A. 跪求挑戰杯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範文,請大家幫幫忙!
中學生上網是一個被社會廣為關注的話題。究竟中學生上網有何得利弊,中學生自己又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為此,我們以「中學生為什麼愛上網」為主線,進行了一系例關於中學生上網的較全面的調查。本次調查主要以問卷形式,得到了高一年段500名同學的熱情支持。在些特表感謝。
我們將調查結果整理成以下五個部分。
1、 中學生上網最大的理由
(特別說明:由於一些調查題目被答卷者跳過,所以我們在按百分比計算時出現了小數點後兩位數的情況,不影響數據的准確性。下同)
成因分析:過去,很多人認為,大多數中學生上網是為了擺脫學習生活中的壓力,網路的虛擬世界是他們發泄的最佳場所。然而,我們的調查顯示,中學生上網最大理由是方便,其次是因為好玩。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很顯而易見的,網路通訊的方便快捷,網上購物的價廉物美,網上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網上大量的音樂,最新的新聞,都給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結論:大多數的中學生上網,是因為上網方便,但我們也須注意到,有30.23%的學生上因為好玩而上網,而這「好玩」,多辦又指的是上網玩游戲,如何正確引導中學生正確上網,是家長和學校都應該關注的問題。
2、 中學生對網上有害信息的看法。
調查顯示,有64.34%的中學生認為上網不會學到有害的東西,有20%左右的同學認為上網會學到有害的東西,而15.66%的同學認為上網是否會學到有害的東西要看你是否有自製力。
成因分析:網上存在許多不良信息,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在我們的調查中卻發現,64.34%的同學認為上網不會學到有害的東西。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又對近20同學進行了采訪,結果和調查的結果大致相同,有14位同學認為上網不會學到有害信息。他們的理由是,雖然網上存在不良信息,但作為高中生,他們有辨別的能力。一位受訪的同學表示:「網上存在有害的東西,學校和社會也存在有害的東西,我們能在學校和健康成長,為什麼不能在網上健康成長?」大多數同學也表示,網上雖然存在有害信息,但我們不一定就會「學到」有害的東西。
結論:對於網上不良信息,國家和社會堅決打擊固然是重要的,但中學生更應該提高過濾有害信息的能力,這樣才能盡可能地避免在網上學到有害的東西。這才是治根本的辦法。
3、 學生和家長所擔心的問題一致。
14.73%的中學生認為家長們對孩子上網的擔心源於「怕孩子交上不良朋友」,66.66%的學生認為家人擔心的是「沉迷游戲不能自拔」,21.71%的學生認為「過度上網有損孩子健康」。我們又對20位學生家長進行了訪問,結果與學生所想的基本一致:20位家長中有11位認為他們最擔心的是孩子沉迷游戲不能自拔,其後才是「怕孩子交上不良朋友」
成因分析:虛擬的網路游戲對年輕人特別是高中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而且,在中學生上網的各種活動中,最容易沉迷的也是游戲成癮,這點上,中學生和家長的認識並沒有分歧。
結論:中學生對家長的擔心還是比較了解的。盡管如此,仍有很多中學生沉迷於網路游戲不能自拔,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生活甚至身心健康。網路游戲對有些中學生來說無異於毒品:明知道他的危害,還是要去吸。可以說,網路游戲對中學生來說是幾乎沒有一點好處的。有的學生認為,玩網路游戲可以開發智力,但這其實是個借口,有專家報告,過度上網,特別是上網游戲或連續上網6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低於常人。因此,我們呼籲廣大的高中學生:為了自己和家長,請不要把網路游戲作為你的心靈家園。
4、 我校中學生上網時間(平均每周)
現象:2小時以下(49.61%)2小時到8小時(36.43%)8小時以上(11.62%).總體看來,我校學生上網時間是較為合理的。但在深入調查中,我們仍然發現有11%的中學生在「用在網上的時間比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多」。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
原因分析:上網過度的同學,大多是家中有可上網的電腦,並且父母對其上網時間沒有任何控制,以致出現「用在網上的時間比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多」這一現象。
結論: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特別是高中生。花在網上的時間比用於學習的時間多,確實是一種極為不好的現象,家長雖然不該對孩子的生活進行過多的干涉,但也必須有一定的指導與限制,這樣有利於避免孩子上網過度。
5、 上網是否影響中學生的社交
13.95%的學生認為會影響社交,58.14%的學生認為肯定不會影響社交 24.03%認為對社交影響不大。
原因分析:認為上網聊天影響社交的理由是「沉迷於自己的虛擬空間」,而認為不影響社交的學生的理由則是「在聊天過程中,需要聊天技巧,這實際上培養了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不影響現實社交」。
結論:社會交往作為人際關系的一大組成部分,對中學生十分重要,我們可以看到,有58.14%的學生是比較自信的,認為上網聊天不會影響自己的社交。對於上網聊天是否影響中學生社交能力,恐怕也因人而異。這和中學生上網聊天的方式,內容等都有關系。
6、 中學生對網友的態度
有10.08%的學生相信網友的話,18.06%的學生不相信網友的話,而持中立態度的佔70.54%
成因分析:高中生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大多數高中生都能對網友的話持半信半不信的態度。但也有小部分的學生是相信網友的話的。這和網友所說的話有關系,接受調查的學生認為,對於網友的話,如果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他們就相信也無防,但如果發現對方對自己可能有所企圖時,就不相信對方的話。
結論:網上騙子挺多,而騙子們又多以網友的面目出現。高中生涉世不深,可能缺乏一些經驗,所以在上網的時候最好不要對網友的話過分相信,這也是保護自己上網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
B. 急!中學生論文網或者一篇科幻論文範文
科幻
即科學幻想(Science fiction)
科幻的定義眾說紛雲,莫衷一是,尺度差異極大。
比較接近的是:「用幻想藝術的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或者社會發展對人類影響。」
其中最廣義的一種認為:「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現實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
《辭海》上對「科幻小說」的定義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跡的新型小說。」
《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第四卷定義為「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體裁,這種體裁的小說以真實或想像的科學理論的發現為基礎。」
正統科幻迷主張科學與幻想缺一不可。倘若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則只能歸為奇幻、魔幻或超現實作品;反之幻想若是付之闕如,那就只是一個科學寫實故事。
在中國大陸科幻迷中有這樣的民間分類:科幻有硬科幻、軟科幻之分,硬科幻對技術描述的要求很高,一般寫硬科幻的作者都必須有扎實的科學知識,而軟科幻就比較寬松,以情節取勝,另外還有一種稀飯科幻的說法,這是軟科幻中的一個特別分支,指軟到極點的科幻作品,這兩類科幻是科幻迷中永恆的爭論,硬科幻迷往往不能容忍毫無科學色彩純幻想被稱為科幻,他們認為,辨別一篇作品是不是科幻,只要把作品中的科學元素去掉,如果文章的意思不變,依然通順,那麼這篇作品就算不上科幻。而軟科幻迷則顯得寬容許多,他們的觀點是只要有科幻因素的都能稱為科幻作品。
但是這兩種科幻的界線並不明顯,比如大家熟悉的《STAR WARS》,有很多人被其各種機械設定所吸引,將其視為硬科幻,也有許多人只是將起作為一部暢銷小說來讀,只看劇情,於是他們認為星戰是軟科幻。 國內的硬科幻代表人當屬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而軟派作家比較多,並沒有誰特別突出。而劉慈欣先生一直以來都主張硬科幻和軟科幻合為一個整體,他認為多餘的分類和爭論會拖慢科幻的發展。
俄裔名小說家納布可夫有句耐人尋味的名言:"科學離不開幻想,藝術離不開真實",或許正是科幻藝術的最佳寫照。
科幻中的科學並沒有任何局限,天文、物理、生物、化學、機械、電子都可以提供很好的題材。除了自然科學之外,社會科學同樣能作為科幻的素材。
實際上,科學可能性的大小必須保持適度的大小才能保證科幻的吸引力,對技術的幻想要求過於嚴苛往往限制了想像力的展開,而幻想的科學含量過低,則失去了科幻的本來意義。
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一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是這樣的:「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可以說,這比一個精確的定義更能概括科幻小說的特質。
科幻為人們提供了幻想的平台,文學文化交流的平台。它為人們接受某些超自然現象做了思想准備--在讀過科幻的人們中更容易接受或理解新的現象或未知的事物。科幻之所以是科學與人的橋梁之一是因為它具有前瞻性。並且這前瞻性具有警世的作用--它關注現在又高於現在,從現在預言未來,從現在中思考遠古,思考未來,思考人類、生物乃至地球、太陽系甚至整個宇宙的未來!它的題材既有厚重又有活潑,形式多樣,無疑激發了人們的從童年時期就有的好奇心。它的深厚的思想性與思考性是人智慧的精華,思想的結晶。
C. 青少年科技創新論文範文
稀土對花卉植物開花期的影響
上海寶山區海濱二中 張蕾菁 吳軍等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鮮花的需求也增加了。鮮花色彩艷麗,清香宜人,但都有花期不長久的缺陷。人們為延長鮮花的保鮮期,曾使用過不少試劑,如阿斯匹林等。我們則嘗試用稀土來延長植物的開花期。
稀土是一類稀有元素。農用稀土主要是鑭和鈰元素的化合物。它對植物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為了解它對花期和花的大小有否影響,我們做了以下實驗。
一、實驗材料
農樂粉狀物(一種稀土肥料),金盞菊,燒杯。
二、實驗過程和記錄將農樂配製成5種不同濃度的溶液,將金盞菊朵插入,另外設一對照組。列表如下:花直徑為3—4cm
農樂溶液
情況記錄
對照
50mg/100ml
花盛開,1周後凋謝
花6天後謝
100mg/100ml
花剛開,2周後謝,花盛開
時比對照組略大
花6天後謝
150mg/100ml
花盛開,1周多後凋謝,葉色好
花6天後謝,枝上葉比前較差
200mg/100ml
花盛開,1周多後凋謝,葉色好
花6天後謝,枝上葉比前較差
300mg/l00ml
花盛開,1周多後凋謝,葉色好
花6天後謝,枝上葉比前較差
三、分析和討論
從上述實驗記錄可以認為:稀土對鮮花的開放時間有一定的延長作用。從50mg/100ml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長開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徑也略有擴大。金盞菊施加稀土後一般能延長開花2--4天。我們認為,這與稀土能促進植物生命活動,促進葉綠素形成,增加有機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葉色較深)有關。稀土也許有促進植物生殖器官吸收有機養料的作用。我們還發現,稀土濃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長花朵開放的時間也越長。至於濃度到達多高才會有負作用,我們還得在以後作進一步研究。
稀土是一種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對植物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張、吳二位同學用農用稀土——農樂做延長花卉植物花期的試驗,是很有實用價值的。從文章來看,這兩位同學確實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
當然,和大多數初次獨立進行科學實驗的同學一樣,他們在實驗方法和實驗報告的表述方面還顯得不夠成熟。不過這沒關系,以後多開展一些這樣的活動,多看一些課外書籍,他們一定會做得更好。與許多同齡人相比,他們已經領先一步了。
首先,從報告的內容來看,作者只進行了一種花卉——金盞菊的花期實驗,所以,報告的題目似改為「稀土對金盞菊花期的影響」更貼切一些。要知道,植物是一個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學研究報告中是不能隨意亂用的。把稀土對某一種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對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這叫以偏概全,往往會釀成大錯。
第二,極稀溶液的濃度應用ppm(百萬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為500ppm。
第三,在報告中應該明確記錄用金盞菊做試驗的數量和次數(至少10株金盞菊,反復多次)。
第四,花的開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謝期,它們的具體日期要記錄明確、完整。注意,實驗記錄中的數據必須是明確的,如「6天」「23小時」等,不能出現「1周多」「10多天」之類比較含糊的數據,要不然「稀土越濃,花期越長」有何根據?
(選自《中學科技》1994年第4期)
D. 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礙。要知道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簡單的造句開始,從三、五句的小對話、小作文開始,要敢開口,敢動筆,要寫一句爭取對一句,這樣可以有成就感,體會到語言運用的快樂。練習寫作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運用的過程,要從學習英語開始,就多記一些重點詞彙、典型句式、精彩段落,日積月累,積少成多。這樣可以擴大詞彙量,增加知識儲備,有效地減少文章中的病句,給寫作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還要說、寫結合,邊學邊練,從仿寫到自由發揮,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要養成踏實寫作的良好習慣,不間斷堅持訓練,不斷加大難度,爭取一年上一個台階。
其次,要寫好一篇英語作文,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非常重要。
1.認真審題立意,定文章之靈魂。對命題作文必須認真審題,對自由作文必須立好意。
文章要有明確的主題,必須具備4個條件:准確、鮮明、深刻、集中。以「我的老師」為例,文章的主題是關於記敘我最欣賞的一位老師,因而就不能泛泛談論老師這一職業或自己的幾位老師。
2.草擬提綱,打造文章之骨架。審好題,立好意後,就要寫提綱,打造文章的骨架。文章布局要做好幾件事:安排好層次段落,鋪設好過渡,處理好開頭和結尾。如命題作文中有提示句,還要從提示句的關鍵詞出發,圍繞關鍵詞開拓思路,發揮聯想,記錄下聯想到的東西。
提醒你:多讀些典故啊,成語故事啊,詩詞歌賦名句名言什麼的組裝進去。這樣看起來作者文學修養挺好,知識積累也挺豐富的。對你的文字印象也好了。君子善假於物嘛~歷史人物那麼多,那可是隨便那來就可以用的。綜觀歷屆的滿分作文,誰不是一堆屈原蘇東坡啊~~~
其實優美的語句有這么些特點讓它們看上去很美,1:排比,這樣的話有一種有氣勢的對稱美。這是很常見又有用的方法。尤其用在開頭,對第一印象的建立非常有幫助。2:壓韻,讀起來,即使是默讀也有一種音律美。3:盡量用一些「文縐縐」的詞語代替口語,不要用街頭聊天所用的那些俗話,書面一點,就顯得貌似很有氣質了。
至於新穎的話題,其實現在用得挺泛濫很多都會落入嘩眾取寵的境地。一般有如下幾種:1,故事新編。用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當然,要別人沒有看到的角度,這樣大家會覺得你富有思辯力。2:小小說,學學歐亨利吧,曲折的故事和意想不到的結局,當然中心要反映深刻的社會問題,這是加分的大頭。3,用你的口替古人說話,假裝自己是誰誰誰,比如自己是屈原啊~然後描寫「自己」的感受什麼的。寫的深情一點,當然符合歷史的情況下可以煽點情,這樣就不錯了。
其實平時多練練這種文體有好處。即使得不了特別高的分,也絕對不是低分,對於求穩的同學非常適合。
E. 初一學生科學論文範文
一 網路的正面影響
1、網路有助於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網路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網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網上「毫無顧忌」地進行真實心態的平等交流,這對於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並開展正面引導和全方位溝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於網路信息的傳播具有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特點,青少年可以同時和多個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動,從而提高思想互動的頻率,提高教育效果;由於網路信息具有可下載性、可儲存性等延時性特點,可延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動的時間,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導和教育。還可以網上相約,網下聚會,實現網上德育工作的滋潤和補充,從而及時化解矛盾,起到溫暖人心,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學習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國教育資源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網路提供了求知學習的廣闊校園,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學到在校大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修滿學分、獲得學位。這對於處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的青少年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解脫,它不但有利於其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於家庭乃至於社會的穩定。
3、開拓青少年全球視野,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上網使青少年的政治視野、知識范疇更加開闊,從而有助於他們全球意識的形成。同樣,又可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通過上網,可以培養他們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閱覽各類有益圖書,觸類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二 網路的負面影響
1、對於青少年「三觀」形成構成潛在威脅。青少年很容易在網路上接觸到資本主義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思想處於極度矛盾、混亂中,其人生觀、價值觀極易發生傾斜,從而滋生全盤西化、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網路改變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網上公開、坦白地發表觀點意見,要求平等對話,對青少年工作者的權威性提出挑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達到預期。同時,上網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體意識淡薄,個人自由主義思潮泛濫。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識。有關專家調查,網上信息47%與色情有關,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網上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還有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也在網上發布擾亂政治經濟的黑色信息,蠱惑青少年。這種信息垃圾將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識,污染青少年心靈,誤導青少年行為。
4、網路的隱蔽性,導致青少年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一方面,少數青少年瀏覽黃 色和非法網站,利用虛假身份進行惡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網路犯罪增多,例如傳播病毒、黑客入侵、通過銀行 和信用卡盜竊、詐騙等。這些犯罪主體以青少年 為主,大多數動機單純,有的甚至是為了「好玩」、「過癮」和「顯示才華」。另外,有關網路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給青少年 違法犯罪以可乘之機。
內容三 上網青年的各種「症狀」
第一,認知上的「快餐——硬結」症
對於眾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聯網好比知識快餐一樣,大大激發了他們急於求知的強烈慾望,在滑鼠輕點之間就能立刻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單位時間里的學習、工作效率。 而對網上各種時髦展品,他們在好奇心、求知慾驅使下流連忘返,從不審視、懷疑它的構造成份和運轉功效,整個大腦於囫圇吞棗之際成了一個受動而麻木的機器,致使許多硬結不但吞噬著青年人本應充滿活力和主見的青春大腦,而且阻塞著他們對真知的內化。
第二,情感上的「狂瀉——冷漠」症
對於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擺脫父權主義、順應主義教育的青年來說,雖然在現實中其情感表露總要受到他人及社會的左右,但他們身上被壓抑的諸多情感卻可以在網路世界中肆意暴發。上網交友,網上聊天、在BBS中高談闊論成了人們忘記權威壓制、排遣孤獨,宣洩不滿的暢通渠道。只是我們觀察到,盡管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青年緩解壓力、平衡心理、但過多虛擬的網上情感交流無疑讓許多青年在放飛情感的同時,總想試圖將自己真實的情感深埋心底,不願向真實世界坦露,並懶得與活生生的人進行情感交流。 生活中,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不為世間情感所動,顯出一副冷漠姿態。互聯網成了一部分人面對現實情感世界的心靈之鎖。
第三、意志上的「自主——膨脹」症
在互聯網這一無人管理的區域內,青年人能夠以己為中心,以己需要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個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網上資源、自主地在游戲中扮演各類角色、自主地設計令人驚嘆的「小製作」、「小發明」等等,這種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現雖然在相當程度上利於青年個性的張揚。 但我們也為一部分人在極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獨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脹表現所震驚:一些青年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個性,總想通過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現而一鳴驚人,於是利在互聯網上隨意製造思想和議論的巨大泡沫,甚至為了達到讓世人把他當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損害別人數據、破壞他人網站,侵入別人系統等過激行為,以至釀發可怕的阻塞網路交通的網路地震。
內容四 充分認識網路發展中的「青年問題」,積極尋求對策
1、充分認識網上思想滲透問題,強化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必須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使他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努力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強化愛國主義意識和宏揚民族精神。
2、切實加強網上文明行為規范的建設。要廣泛開展以宣傳《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為主題的各項活動,積極引導青少年遵守網路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保護意識,不隨意約見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空間。努力創造干凈、健康、文明、有序的網路環境。
3、構建網路和社會互動的青少年教育體系。網路時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 工程,因此政府、社會、家庭要協作聯動,努力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要把傳統的青少年教育的政治優勢和互聯網的特徵有機結合起來;二是把黨、政府和群眾團體的組織力量和培養網上青年志願者的工作結合起來;三是把網站的建設工作與對現有青少年組織和機構運行機制進行必要的改革結合起來,以適應網路發展需求。另外,還要著重加強對青少年 的社會化教育,提高青少年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使他們勇敢地直面現實世界,積極投入到改造社會的實踐中去。
4、培養一批適應網路時代要求的青少年工作者。調查顯示,目前青少年工作者中有5.6%的人根本不會用電腦,38.4%的人根本沒有接觸過網路,這種情況很難適應網路時代的教育要求,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青少年工作 者隊伍網路技術的培訓,讓他們盡快掌握和互聯網有關的知識和技能,豐富自己的知識容量,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這樣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
5、開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年網站,積極佔領網路陣地。目前,大多數青少年網站沒有新鮮感、時代感,顯得比較呆板,不容易產生強烈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因此我們要盡快建設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獨特而富有新意的青少年網站,以「主題鮮明、形式活潑、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風格對青少年進行正面教育,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同時,要加強青少年教育軟體的開發製作,利用法律和技術上的可行性打擊網上違法犯罪現象,走「以法治網」的良性發展軌道。
中學生上網的好處
網路的信息化特徵催生中學生的現代觀念的更新,如學習觀念、效率觀念、全球意識等。它使中學生不斷接觸新事物、新技術,接受新觀念的挑戰。中山大學心理學系主任楊中芳教授認為,除非法黃色和暴力網站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外,網路帶給孩子正面的東西遠比負面的要多。並且,對於中學生來說,網路是不可迴避的東西,無論你喜不喜歡,它都要註定成為中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東西,不讓中學生上網,反而對他們的成長不利。那麼中學生上網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一、開闊視野
網際網路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網路全書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學生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動態,極大地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二、加強對外交流
網路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裡,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地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由於網路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中學生上網可以進一步擴展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實現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時現在的中學生以獨生子女為多,在家中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能與人交往的。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可能會給他們特別是內向性格的人帶來壓力,網路給了他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境。
三、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的發展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網際網路就提供了這個無限多樣的發展機會的環境。中學生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發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利用網際網路就可以學習、研究乃至創新,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網上可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給中學生進行大跨度的聯想和想像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為創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料,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拓展當今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
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有15%的人因為上網而提高了學習成績,這也是我們上網值得驕傲的一點。網際網路上的資源可以幫助中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是合適的學校和教師,這一點已經開始成為現實,如一些著名的網校。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許多學習困難的學生,學電腦和做網頁卻一點也不叫苦,可見,他們的落後主要是由於其個性類型和能力傾向不適從某種教學模式。可以說,網際網路為這些「差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聰明才智的廣闊天地。
科技發展史不斷證明,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有有益於人類發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類利益的一面。網路作為信息社會的技術新生兒,也毫無例外地具有這種雙面特徵。同時由於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不成熟性、網路的特殊性和網路發展的不完善性,我們在看到電腦網路對中學生有利一面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它的消極影響,並引起足夠重視。
中學生上網的弊端
一、網路信息的豐富性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網路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上各種信息良莠並存,真假難辨,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網上色情、反動等負面的信息屢見不鮮。同時,網路的互動性與平等性,又使得人們可以在一個絕對自由的環境下接收和傳播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對於身體、心理都正處於發育期,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都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抵擋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個別網吧經營者更是抓住中學生這一特點,包庇、縱容、支持他們登陸色情、暴力網站,使他們沉迷於網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學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盜、搶劫、殺人的犯罪道路。
二、網路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豐富多彩的互聯網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於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觀念也充斥其間,對於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中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導致喪失道德規范。同時互聯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使中學生在網路上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卻了社會責任。部分中學生並不認為「網上聊天時說謊是不道德的」,認為「在網上做什麼都可以毫無顧忌」等,使得中學生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力大大減弱,網上不良行為逐漸增多。
三、網路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
網路可以即時傳送文字、聲音、圖像,為中學生人際交往提供多媒體化、互動性的立體途徑。網上收發電子郵件方便、快捷, QQ新奇、及時,聊天室輕松愉快,BBS的討論自由、廣泛,中學生通過這些途徑可以與許多互不相識的人交談、來往,互相幫助,互相傾訴。但是,這種社會化只是一種虛擬的社會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存在機器的阻隔,是一種「人——機——符號——符號——機——人」形式的交往。這種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動雙方的諸多社會屬性,帶有「去社會化」的特徵,與真實社會情境中的社會化相去甚遠。而且,網路上的青年交往范圍大多隻限於青年與青年之間的同輩交往,中學生與家長、親戚朋友、老師等之間的社會互動較少,代際間的學習、互動明顯不足。這一點從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還是聊天。
四、網路的誘惑性造成中學生「網路上癮」、「網路孤獨」等症狀。
網路到處都是新鮮的事物,而且在不斷地增加著。因此對易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中學生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中學生對網路的極度迷戀。男性中學生是網迷的主要人群,由於他們心理素質不強,自製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成為網路性心理障礙的多發群體。患者因為將網路世界當作現實生活,脫離時代,與他人沒有共同語言,從而表現為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有自殺意念和行為。醫學上把這種症狀叫作「互聯網成癮綜合征」,簡稱IAD。
分析引起弊端的原因
一、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原因
中學生時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個體從小學進入初中、高中階段,其身心發展起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出現了對其心理與行為有重要影響的兩方面需要,第一是性的成熱,使中學生性意識與性沖動出現,即出現了性的需要;第二是由於身體的全面發展,使中學生產生了成人感,出現了強烈的獨立性需要。這些身心發展特點就勢必導致了他們容易受網上信息的干擾。
二、互聯網本身原因
互聯網具有全球性、互動性、信息資源及表現形式豐富和使用方便等特點,這為以盈利為目的色情服務業提供了難得的營業場所。這些網站為吸引顧客,往往在主頁上張貼色情圖片,使任何在網上沖浪的人有意無意地就能看到,中學生當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學生一旦接觸這些內容,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
三、家長和學校原因
我們的調查數據中有79.4%的中學生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上網引導。當今社會,中學生家長將大量的時間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中學生便用上網來消磨時間。學校作為中學生最為集中並接受教育的場所,是中學生受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環。但是有的學校忽視對學生的網路道德教育,忽視我們的傳統教育往往迴避的青春期教育問題,導致中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網路道德意識。
四、社會原因
目前網吧經營競爭激烈,致使一些業戶出於營利目的,不顧法律和道德,投中學生好奇心,專搞不正當競爭。同時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對網吧的管理上,還不夠和諧一致,「三證」不全的網吧還大量存在。防範措施和監管制度仍滯後於網路技術的發展。
電腦網路對中學生心理發展及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雙重的,有消極影響更有積極影響,關鍵在於廣大心理衛生工作者、學校、家庭、社會如何進一步發揮電腦網路積極的心理效應,控制和減少其消極作用,這是面臨的一個全新課題。我們根據調查的數據和結果來就如何正確引導和防治上網帶來的弊端,提出如下建議:
消除弊端的建議
一、中學生自身要遵守網路道德規范,養成上網的良好習慣。
中學生不要沉浸於網上聊天、游戲等虛擬世界,不瀏覽、製作、轉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謾罵語言聊天,不輕易和不曾相識的網友約會,盡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學習生活有益的東西並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製力;在上網之前,最好能擬個小計劃,把要做的事情先寫下來,一件一件的去做。中學生要在學校和家長的教育下,在感性與理性認識相結合中學會五個拒絕:一是拒絕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絕網路侵害;三是拒絕不良癖好、不良行為;四是拒絕黃、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絕進入未成年人不應該進入的網吧。總之,中學生要自覺遵守互聯網道德規范,自覺抵制不良網路信息的侵蝕。
二、家長要積極主動關心孩子,正確引導上網。
作為家長一定要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避免學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況下私自去網吧上網。另外部分中學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聯網,家長應該對網路有一定的認識,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的目的,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到底看些什麼,學到了什麼,並且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交流、成長。心理咨詢實踐表明,許多家庭教育失敗的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家長與孩子上網,可以提供兩代人交往探討的話題,共同上網,查找信息、評論是非這就是一個實施家庭教育的好機會。家長要有超前意識,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養和能力,爭取成為自己子女最佩服的人。加強對孩子上網監管,更是每個家長責無旁貸的事情,嚴格控制孩子的上網內容、上網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網路作用,既藉助網路幫助中學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負面影響。同時父母應該加大對孩子的網路安全教育,加強與學校的信息溝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網吧登陸不良網站,以免受到網路侵害或引發違法犯罪。
三、學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加強中學生全面素質教育。
學校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與遵紀守法及網路自護的教育,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各學校的法制校長和德育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在學生中以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網路法制教育,並組織專題討論。同時要用鄧小平理論教育和引導廣大中學生,充分考慮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們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增強他們道德判斷能力,指導他們學會選擇,識別良莠,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鼓勵他們進行網路道德創新,提高個人修養,養成道德自律。同時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校園網吧,提供學生安全健康的上網環境。
三、建立適合中學生的綠色網站,佔領網路前沿。
目前,形形色色的網站很多,但健康、具有教育功能的網站缺少點擊率。因此,需要加強網路工作的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既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了解熟悉中學生心理特點,思想情況,又了解網路文化特點,能比較有效地掌握網路技術的隊伍,建設一批能吸引中學生「眼球」的綠色網站,在網上進行生動活潑的教育,弘揚主旋律。適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網站,用主旋律和喜聞樂見、深入淺出的內容吸引中學生、凝聚中學生,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一代中學生就一定能夠茁壯、健康地成長起來。
四、國家和地方要加大網路管理力度,規范互聯網及相關事業的有序發展。
自從互聯網誕生以來,網路犯罪就成為網路發展的伴生物。網路犯罪蔓延迅速,涉及面廣,隱蔽性強,危害性大,已經成為網路社會的一顆毒瘤。我國在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發布了《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法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網路的健康發展。我們的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等相關部門還要加強協調配合,加大對網吧的管理與查處力度,堅決取締違規操作的「黑」吧,並對有營業執照的網吧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另外要利用計算機技術手段,加強網路「防火牆」的研製,特別是加強對網上不良信息進行過濾的軟體的開發。要建立網路監察機制,成立網路監察安全部門,招募網上警察,加大打擊力度,以對付日益猖獗的網上犯罪。
研究結論:
網路社會已經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發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互聯網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的成效。
我們要引導和規范相結合,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腦」和上網習慣。通過各種途徑告訴中學生網路的虛幻性、信息的龐雜性,對其上網繼續指導和適當規范,使其有防範意識,學會區分現實生活和網路世界的區別,培養他們的網路道德意識。對中學生進行網路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他們的網路信息意識。同時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護,多聽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既帶好路,又提供「保護」,在目前網路法規和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也許是目前家庭和學校解決上網不利影響的較為可行的一條重要途徑。
F. 求一篇中學生科技小論文範文
在簡單回顧人類對風能的認識及風能開發史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當前世界上風能資源開發利用
的現狀、風電業發展特點及趨勢,以及國際上一些主要風能開發國家的風能開發利用政策、實施特點及啟示;最後基於當前世界風能開發業發展形勢,認為風能將是21世紀人類理想的替代能源。
關鍵詞:風能;開發現狀;開發政策
G. 怎麼學好初中物理
物理是一種理科課程.初中物理呢,是應用物理的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當中的許多現象的學科.比較貼近於生活.也來自生活.要是想學好物理呢,就必須有合適的方法.如果沒有合適的方式方法的話.你根本就學不會物理的,因為物理是有邏輯性的.那麼怎麼學好初中物理這門學科呢?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學好物理呢?
初中物理思維導圖
第五、不懂就問
發現自己有不會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的問同學或者是老師.不懂就問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這樣就把所有的知識點都放在你的腦子里邊了.成為你自己的東西了,而不是別人的東西.
關於怎麼學好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已經告訴給大家了,希望同學們能夠按照上面的方式方法進行學習,對於你們提高成績是很有幫助的.
H. 初中語文成績如何提高
提高語文學習成績,要學會給自己定定計劃,計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於要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寫作能力差,就一周寫一篇作文,如果閱讀差就一天練習一篇閱讀理解,如果基礎知識差就每天抽出點時間記憶背誦一下,等等。
1、學好語文重點之一:字詞、古詩詞、古文等的記憶背誦或賞析。這類知識的學習重點在課堂上,課上要專心,課後多花點時間去記憶背誦、理解運用。
2、學好語文重點二:閱讀一定要強化,最好能夠做到每天練習一篇閱讀。另外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可以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和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時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閱讀的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我自己學生時代練習過,現在也在受益。
3、學好語文重點三:提高寫作能力。寫作的基礎是素材和思路,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高中學習是比較緊張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閱讀在素材積累上就可以提現出很大作用。有了積累,可以多看看那些優秀作文,找找寫作的思路,要多動筆寫,學會借鑒、運用、融會貫通,這樣寫作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
語文成績提高也是需要做題的,平時不能只是一味的記憶背誦,防止眼高手低。
I. 中學生科普論文範文
「魚兒為什麼離不開水」
「魚的呼吸」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八年級上冊中的教學內容。我在認真分析教材和《標准》後,認為通過關於魚呼吸的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學的素養。因此,找把這節課的課題定為魚兒為什麼離不開水,為充分沙發學生的興趣,設計了一系列的探究實驗並做了相關的課件、教具來幫助學生探究魚兒為什麼離不開水的原因。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鰓的位置、形態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進而理解魚兒為什麼離不開水。
能力目標:
1.通過實驗進一步培養學生正確使用顯微鏡等常用工具和儀器的實驗操作能力。
2. 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生產實際問題。
3. 通過探究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實驗、自學和繪圖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生實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2.從常見的生活現象出發,引導學生探究、實驗,使學生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秘。
3.通過學生學以致用,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科學的價值。
4. 通過學生的合作實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
5.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辯證唯物主義……
叛逆思維與科學創新
叛逆思維是科學創新的必要條件,但並不等於科學創新本身,只有經過艱難的探索和長期不懈的苦鬥,才能思人類所未思之題,解人類所未解之謎,創人類所未創之業。
綜觀科學發展史,每一次科學創新都導致科學理論體系和結構的重新建造,使科學達到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推動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變革與進步。那麼,是什麼推動了科學創新?除了客觀上當時已具備了時代條件外,科學工作者主觀上的叛逆思維是一個最重要的內在因素。
何謂叛逆思維?科學上的創新實踐表明,叛逆思維是一種突破常規定型模式和超越傳統理論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領域和新的客體的思維方式。它不迷信原有的傳統觀念和經典信條,對既定事物進行批判性的思考,體現的是一種叛逆精神。這種思維在一般人看來是不合事理甚至是荒謬的,但正是因為採取了這種思維,科學家才得以擺脫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的桎梏,向著嶄新的科學成果躍進和運動,創造出新的觀念和理論來,導致科學革命的出現,實現新舊理論的更替。
可以說,科學史上的每一次科學創新都是叛逆思維的結果,或推翻原有的荒謬學說和過時理論,或突破原有理論限制把科學引向新的領域。馬克思喜歡以「懷疑一切」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人類所創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眼光加以審視,人類思想所建樹的一切,他都做過重新探討。正是在這種批判的審視、探索中,他完成了光芒四射的兩大發現:剩餘價值學說和唯物史觀。仔細觀察大西洋兩岸的形狀,可以發現大陸邊緣拼接恰好吻合,但由於一般人頭腦中存在著大地是不動的概念,未能提出反傳統的設想。20世紀初,德國科學家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