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我們曾說中學生初學文言文時

我們曾說中學生初學文言文時

發布時間:2021-03-15 09:34:31

❶ 文言文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文言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在文言文中,實詞的數量比虛詞多得多,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實詞的詞義,只有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的意義,對文言詞語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積淀,才有可能比較順利地閱讀文言文。學習文言實詞,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區別古今詞義的異同。

漢語從右代發展到今天,詞義不斷演變,其中一些基本詞彙和一般詞彙中極少一部分的意義,古今意義沒有什麼變化,這類詞對於我們學習文言文不會造成什麼困難。但另外有一些詞語,文言文中雖然常用,但隨著舊事物、舊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詞義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詞義的擴大。

詞義擴大是指詞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范圍擴大,即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由狹窄到寬泛,使原義成為新義外延的一部分。例如「秋」,指由一個季節擴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著打瞌睡擴大到指睡眠。

(2),詞義的縮小。

詞義縮小是指詞義所反映客觀事物的范圍縮小,即由整體到部分,由寬泛到狹窄,使新義成為原義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漢,如「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現在,「丈夫」專指女子的配偶。「臭(xiù)」,由泛指所有氣味到專指穢氣。「湯」由泛指熱水、開水到專指菜湯、肉湯等。

(3),詞義的轉移。

詞義的轉移是指詞義由指甲事物變為指乙事物。如「學者」,古代指「求學的人」,如「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禪山汪》),現在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對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權勢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現在,在改革開放背景下,其意義基本上變成了指有不正當行為的女子。如果你稱呼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為小姐,那麼,這位小姐會很生氣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

(4),詞義的褒貶色彩發生了變化。例如,「謗」,古代指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是個中性詞。如「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鄒忌諷齊王納諫》,現在,「謗」用於誹謗,指無中生有地說別人的壞話,是個貶義詞。

以上四種情況,是古今詞義變化的主要類型。大量的古今意義既有聯系又有差別的詞的存在,是文言文學習的主要障礙。我們學習文言文,必須結合學習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計劃、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詞的常用義。

2,注意區分古今漢語中的單音詞和復音詞。

現代漢語中復音詞占絕大多數,而文言中則以單音詞為主,因此,我們在文言文閱讀中,不要把文言中的雙音節詞誤認為是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例如,「非常之觀,常在於險處」(《游褒禪山》)中的「非常」,古義是兩個詞:不同一般。而今義則是一個表示程度的副詞。另外,也不要把文言中的復音詞分開來解釋。例如:「日暮,所擊殺無慮百十人」(《馮婉貞》)中的「無慮」是個聯綿詞,意思是「大概」、「大略」之義,這個意思與「無」、「慮」二字毫無關系,不能拆開來講。

3,要注意古代漢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

和現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也有一詞多義現象。如果我們只懂得一個多義詞的一種或者兩種意義,在閱讀文言文時便輕易拿一種或者兩種意義去文釋,就有可能產生理解上的錯誤。為了避免出現錯誤,我們要有意識地作好知識積累和整理工作。我們的教科書中,每篇文言課文後面都有這方便的練習題,這是幫助我們作積累和整理工作,必須認真完成,千萬不可忽視。詞義積累多了,遇到多義詞就可以比較准確地選擇義項了。另外,我們還需要了解關於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方面的知識。每個詞都有它本來的意思,即本義。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新產生的意義就是它的引申意義。如:「妻」,古義就是用手去抓住一個女子,今義則是指男子的配偶。「孫」,古義表示我的兒子的兒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傳,今義則指兒子的兒子。

4,要注意通假字現象。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在古代,因為音同或者音近的關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這種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現象叫做「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識別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時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閱讀就越困難。對於初學者來說,掌握通假字的辦法就是多讀文言作品,多查字典,作好知識的積累工作。

二,學習文言虛詞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文言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代詞。虛詞的詞彙意義比較抽象,但是,它有表達語氣、組織實詞等多種語法功能。文言虛詞,特別是常用虛詞在文言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用法比較靈活。閱讀文言文,要善於辨析虛詞的意義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把虛詞理解錯了,就會影響到對整個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便的問題。

1,分清實詞和虛詞。

文言虛詞大多是由實詞虛化而成的。例如,「所」的基本意義是「處所」,後來引申為表示「……的地方」或者「……的人」,作結構助詞。又如,「之」的基本意義是「往」,後來虛化為代詞、助詞、語氣詞等,成為用得最多的虛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它」,作代詞用。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主謂的獨立性,動詞,往。起拼湊語氣的作用。從上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知道,某個詞是實詞還是虛詞,要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才能確定,其基本原則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2,了解古今虛詞的差異。

古今完全不同的虛詞,我們只要掌握它們在古代的意義和用法就行了,如《六國論》「而以六國破亡之顛故事」中的「故事」,但是,有些虛詞,古今都用它,如《六國論》「至於顛覆,理固宜然」中的「顛覆」。這就需要我們特別注意它們之間的不同,要用分析的眼光去逐字審閱,不要以今律古。

3,辨析同一虛詞的不同用法。

文言虛詞使用頻率高,用法靈活多變,一個虛詞往往兼有多種詞性,表達多種語法關系,如「而」,可以作連詞用;也可以作代詞用。作連詞用可以表示並列關系,可以表示偏正關系,可以表示承接關系,可以表示遞進關系,還可以表示轉折關系。

4,體察虛詞表達的不同語氣。

古人稱虛詞為「辭」、「語辭」、「語助」,可見,虛詞在表達語氣方便的重要。一段文言文,如果沒有虛詞連綴其中,就會丟掉「性情」,失去活力。若不用虛詞,就表達不出說話人在表面上的自謙中隱含的抱怨和得意之情。學習文言文,我們要反復吟詠,體察虛詞所表達的語氣,並從中總結出一些規律。如:「夫」、「蓋」常表示發語,「者」常表示提頓,「得無」、「無乃」常表示推測、反問等。常用的文言虛詞只有幾十個。越是常用的虛詞,用法往往越是靈活。如果確實掌握了它們的意義和用法,閱讀時就可以掃除虛詞方便的一大障礙。

三,掌握詞類的活用現象。

文言中有些實詞在句子中臨時改變了它的語法功能,詞的詞義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就是詞的活用。如果一個詞已經活用成了別的詞,我們還按其原來的用法去解釋,就會講不通。因此,掌握詞類活用的基本規律,結合具體語鏡,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意義,對我們學習文言文來說是很重要的。詞類活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

動詞、形容詞、名詞用作有「使」、「令」意義的動詞,具有「使賓語怎麼樣」的意思,這就是使動用法。 在古代漢語中,動詞的使動用法一般只限於不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本來不帶賓語,用於使動時,後面就帶賓語,但這種情況較少。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在中古以後就改變了讀音,例如:「晉侯飲(yìn)趙盾酒」,這就與及物動詞的其他用法區別開來了,但並不能一概而論。

2, 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

這是指形容詞、名詞用作有「認為」、「以為」意義的動詞,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麼樣或者主語把賓語當作什麼。

3, 名詞用作動詞。

名詞活用作動詞後,就具有動詞的語法特點,不再表示人或物,而是表示與這個名詞有關的動作、行為。例如:「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籍:登記。《鴻門宴》)。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都屬於名詞用如動詞,在古代漢語中,名詞作使動、意動的較少,但用著一般動詞的則相當普遍。在古代漢語中,方位名詞也常作動詞。

4, 名詞作狀語。

在古代漢語中,名詞常用作狀語,直接修飾、限制動詞謂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方式、處所、憑借的工具等。

另外,我們還要注意三個問題:

一是要注意區別意動和使動。在這里,我們提供兩種區別方法:
第一,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怎麼樣,是客觀的,而意動用法則是主語以為或認為賓語怎麼樣,是主觀的看法,客觀不一定必然如此。
第二,動詞、名詞活用為動詞的,一般情況不用於意動(動詞本身就無意動用法,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用作使動和意動卻常見)。

二是要注意詞類活用的條件。要鑒別一個詞是否已活用成另一類詞,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所處的地位,前面有哪些詞類和它相結合,構成什麼樣的句法關系,具備了哪些語法特點等。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以及名詞用如動詞,都是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這可以從它們的語法條件的變化看出來。下面舉出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一些比較重要的語法條件。

1,兩個名詞連用,如果既不是並列結構,又不是偏正結構,則前一個名詞常就活用為動詞,後一個名詞作它的賓語,兩個名詞連用,有時還可以是主謂結構,前一個名詞作主語,後一個名詞活用為謂語,

2,名詞、形容詞放在「所」字後面活用為動詞。例如:「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3,名詞、形容詞放在「能」、「可」、「欲」等能願動詞後面,活用為動詞。例如:「子謂公冶長:『可妻也……』」。

4,名詞放在副詞後面活用為動詞(副詞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動詞或形容詞的修飾語)。例如:「秦師遂東」。

5,名詞、形容詞放在「之」、「我」等代詞前面,活用為動詞。例如
「下之,小之……,不外是矣」。

6,名詞後面用介詞結構作補語,這個名詞活用為動詞。例如:「晉師軍於慶柳」。
7,名詞用「而」連接時,活用為動詞。例如:「隆禮尊賢而王」。

三是要注意弄清楚一個問題:詞類的活用,是說某個詞本來屬於某一詞類,只是入句後臨時具有另一詞類的性質,不是說這個詞屬於兩個詞類。例如:我們不能說「晉師軍於慶柳」中的「軍」既是名詞,又是動詞。

四,注意掌握幾種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現代漢語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對的,我們主要要掌握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變式句五種句式。

1, 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在現代漢語中,一般要用判斷詞「是」表示判斷,而文言中的判斷句一般不用判斷詞,而是直接用名詞或名詞短語作謂語表示判斷,並且往往藉助某些助詞、語氣詞、副詞來表示或加強判斷語氣。主要形式有:

⑴,主語後面用助詞「者」表示提頓,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煞尾。

⑵,只在主語後面用「者」表示提頓。

⑶,只在謂語後面用「也」煞尾。

⑷,「者」、「也」都不用。

⑸,謂語前用副詞「乃」、「即」、「必」「則」等加強語氣。

⑹,用「為」表示肯定判斷。

⑺,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定。

⑻,用「是」作判斷動詞,文言文中也有。

2, 被動句。

被動句的主語不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發出者,而是行為的接受者。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助詞來表示被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⑴,用介詞「為」引進行為的主動者。

⑵,用介詞「於」引進行為的主動者。

⑶,用助詞「見」表示被動。

⑷,用介詞「被」表示被動。

⑸,用「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⑹,用「見……於……」的格式表示被動。

3, 省略句。

文言句子中有一些組成成分,習慣上常常省略,翻譯成現代漢語時需要補充。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 省略主語。包括承前省、蒙後省、自述或對話省。

②, 省略謂語動詞。例如:「一股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 省略賓語。

④, 省略介詞「於、「以」。

4, 疑問句。

文言中的疑問句,一般要用疑問代詞或疑問語氣詞提出問題。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⑴, 用疑問代詞提出問題。

⑵, 用疑問語氣詞提出問題。

5, 變式句。

文言中,有些句子的語序和現代漢語里相對應的句式不同,常見的有以下四種情況:
⑴,主謂倒裝句。

⑵,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 凝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②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③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

⑶定語後置。文言中,一些修飾性的定語常置於中心語之後。

⑷,介詞結構後置。在現代漢語里,介詞結構常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古代漢語里有些則置後作補語。

五,掌握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可歸結為增、調、留、換四字。

第一,贈。古代漢語同現代漢語一樣,為了使語言精煉簡潔,都有省略現象,而且比現代漢語更為普遍。從省略的方式說,有承前省,蒙後省和對話省;從省略的內容來說,既可是主語、謂語、賓語,又可以是介詞詞根。我們閱讀文言文時,遇到這種省略情況,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出來,以便正確理解文意。

在古代漢語中,量詞較之臨近的數詞,是一種很不發達的詞類,動量詞在先秦不存在,物量詞也不多見,現代漢語又是量詞很豐富的一種語言。因此,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要找出相應的量詞補充進去。

第二,調。古代漢語詞序有些特殊的規律,諸如賓語前置、定語和狀語後置、主語倒裝等。翻譯這些句子時,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詞序,就容易使人費解,產生歧義,造成理解錯誤。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古今漢語詞序變化的規律,對原文進行調整,使之符合現代漢語詞序特點,這就是「調」。

文言文,尤其是韻文中,常有一種「倒文」的語言現象。這種倒文或「語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協韻」。我們閱讀古文時,遇到「倒文」這種語言現象,就必須根據內容,顛倒過來進行翻譯。

第三,留。「留」 即保留原文不譯,如國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號,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稱和度量衡標准等,均不譯。

一些基本詞彙,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見的事物,古今意義相同,翻譯時保留不譯。如果不是基本詞,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詞語,也不必翻譯。
此外,古人為了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常引用詩句、民謠、格言、諺語進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三峽》),這句民謠就保留不譯,否則就會失去引詩所特有的韻味。

第四,換。漢語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許多文言單音詞不能在現代漢語中靈活運用,只能充當雙音詞的一個詞素,翻譯時就要用現代漢語中詞義相同或相當的詞語去替換文言詞語,這就是「換」。例如:「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廉頗藺相如列傳》)。這里除了帝號「燕王」 和方位詞「上」 無需更易而外,其餘都要換用與現代漢語詞義相同或相當的詞,譯作:「我曾經(跟你)在邊境上會見燕王」。

以上所說的「增」、「調」、「留」、「換」的翻譯方法,不是各自獨立的,在具體翻譯過程中,它們是相互關聯,交並運用的,不能截然分開。

六,掌握文言文翻譯技巧。

在翻譯時,除了掌握以上四種方法外,還要掌握一點技巧。

第一,對句中的字、詞、句進行充分想像。這種想像就是要調動平時的積累。一是對字詞的不同用法的想像。如翻譯「君無尤焉」一句中的「焉」字之前,可把句末「焉」的各種用法作一比較,一個個的淘汰,然後確定一個譯出後合乎原文意思的用法。處在句末的「焉」,一般講,一是疑問句中作疑問語氣詞,但這句不是疑問句,故否一也;二是作形容詞尾,但是,「尤」是「責怪」之意,動詞,故否二也;三是句末作兼詞,但此句不需要作兼詞後的介詞引出名詞或代詞,故否三也;四是作代詞。此句中「焉」字若譯成代詞「他們」,就恰與全句的意思統一了。二是對各種句式的充分想像。以「莫之死」為例,此句句首用了無定代詞「莫」,而且賓語是代詞「之」,故此句是一個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的句子,那麼,這句話就應先譯成「莫死之」。再來作第二步,這個「死」是自動詞,不能支配賓語「之」。想一下,是使動用法還是意動用法,是處動用法還是為動用法,逐一考慮,是為動用法,故這句可譯為「沒有誰為他們死」,這樣,譯出的意思與全文就統一了。

第二,要學會運用一些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語法知識進行分析。有些句子,我們只有通過語法分析,才能正確地理解,達到准確翻譯的目的。如「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句中「疾」是「憎恨」之意,如果把「疾視」 放在一起,就譯成了「憎恨看」,這顯然不通。那麼,就應將「疾」 後的整個結構作為「疾」 的賓語,即憎恨的對象,再來解剖這個「對象」,即「疾」 的賓語是「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但要注意,「視」 的賓語只是「其長上之死」,這里,「視其長上之死」與「不救」是通過「而」連接的兩種「行為」。再看「視」的賓語,「其長上之死」,這是一個主謂短語作「視」的賓語,故「之」就是一個取消句子獨立性的助詞了。經過這樣逐字分析,這一句就可譯為「恨(他們)看著他們的長官戰死而不去救護」。再把這句譯文放到全文中去看,意思也就與全文統一了,故此時可以放心地肯定自己的譯文了。

由上觀之,我們無論是對字、詞、句式的想像,還是對句子結構的語法分析,都要以平時對文言文基礎知識和翻譯技能的積累為前提。因此,我們平時就要下苦功夫記一些有關文言知識和有關譯文技巧方面的東西,否則就會源泉枯竭,不管怎樣找「竅門」也是翻譯不出來的。古代有一個很有學問的秀才,奉命要在三天之內完成一篇命題作文,卻急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他的老婆見狀,不以為然地說:「你作這個文章,難道比我生孩子還難?」秀才喟然長嘆:「你生孩子雖然難,但畢竟你肚子里還有孩子,我作這個文章,肚子里啥也沒有。巧媳婦也難煮無米之炊啊!」這個故事,也進一步證明了我的觀點的正確性。

那麼,怎樣下苦功夫呢?下面談談自己在學習實踐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第一, 學習文言文要重視誦讀。

程端禮在《朱子讀書法》中說:「若讀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不忘。某舊苦記文字不得,後來只是讀,今之記得者,皆讀之功也。」 此話實為經驗之談,值得我們借鑒。我們在學習文言文時,多熟讀背誦一些文質皆美、深淺適度的文言詩文,在頭腦中多儲存一些文言信息,這對認知遷移、閱讀理解都是大有益處的。
誦讀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用朗讀的方法,反復孰悉課文,逐步加強理解,直至背誦的一種學習方法。它有別於一般的死記硬背,它以宏觀駕馭微觀,以微觀充實宏觀,循序漸進,反復誦讀,由讀到懂,由懂而用,是學習文言文的一種好方法。

第二, 要勤查工具書。

工具書是專供翻檢查閱的圖書,它具有特定的排檢方法,讀者據此可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他所要了解的知識或材料。我們在學習文言文中,應充分利用文言工具書,把它作為百問不煩的老師,解難釋疑。工具書的種類繁多,可供我們學習文言文時查閱的工具書有:《古代漢語常用字典》、《常用文言虛詞詞典》、《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辭海》、《辭源》等。其中,《古代漢語常用字典》和《常用文言虛詞詞典》體積小,內容豐富,不僅價格便宜,而且便於攜帶,是我們學習文言文必備的工具書。
第三, 要多作練習。

「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將知識長期保存在大腦中,但僅憑對新知識的識記是不能保證這一目的的實現的。」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識,還必須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練習,以積累知識,進一步提高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 要善於積累資料。

撰書立說,需要引經據典,旁徵博引,需要用大量 的資料,這些資料往往要靠平時的點滴積累。積累資料的方法各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歡在讀過的書上作記號,有的人善於作知識卡片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黑格爾年輕時並沒有特殊的天賦和才能,可是他善於積累,把讀過的東西詳細地摘要在一張張活頁卡片上,然後分門別類地加以整理、排列,逐一貼上標簽。這樣的日積月累,反復思考運用,終於使他成為知識淵博的大哲學家。我們在讀書求學中注意積累資料,必將受到很大的益處。它不但能培養和提高你的閱讀、分析能力,「使人精確」(培根語),而且還能減輕你的大腦負擔,當這些資料變成你的「第二大腦」時,你使用這些資料便能得心應手,八面來風,人家「踏破鐵鞋無覓處」,你卻「得來全不費功夫」。

中學生該不該學習文言文

要。不學怎麼才能進行高中階段的學習,畢竟學習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又必須是貫通的。當然,初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可以選擇一些志士仁人,或是普通人上進、奮斗、自強不惜的實例,文章不求長,只求有一定的內涵,由易而難。

我覺得,文化的傳承需要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所以學習中國精粹的古典文化是必要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不重視中國特有文化,那麼最後導致的必然是民族精神的淪喪。
但是,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是文學家或文學愛好者。如果教育的結果都一致指向文學,那麼我們不得不承認:教育失敗。
文言文要學,但我認為應該有個度。過猶不及,如果我們過多的注意篇章的字詞的解釋或句式的特殊變化,那麼好好的文學文化就會被肢解成七零八落的碎片。如果學生被教厭了,他們還會去學習中國的特有文化嗎?
我看關鍵不在該不該學文言文,而是該怎樣學習文言文,重點學習文言文中的哪些內容?「理論」的走向還要靠「高考實踐」來檢驗!!

文言文當然要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跟中國古典文學是母與子的淵源關系,現當代文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大多需要從古典文學中去追本溯源,可以說沒有古典文學就沒有現當代文學.
不過,有一個問題必須注意,畢竟,古典文學只在古代的官學中盛行,並不為廣大勞動人民所操持,本身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說實用價值不大,這就好象為什麼毛筆字逐漸被鋼筆字被替代的原因一樣,固然有內涵深沉的東西,但絕不是所有的東西能為當代所用.對於社會發展的節奏而言,絕不是適應時代的東西,所以,應該以棄為主,揚為次.如果不是研究的需要,不客氣的說,很多古典文學完全可以只為部分專門研究的人士而用,沒必要讓學生來學.即使想讓學生學習,但學生也只是學了些皮毛,形式上學到了,卻永遠領略不到古典文學的高深內涵.
古典文學,尤其是文言文,少學為宜.

這個「中學生都」的概念有說道。是從全球的范圍看,還是單從中國的范圍看。
從前者看,當然不用都學文言文,你就是給人家——很多外國人——錢,人家也不會學,他們有自己本民族的東西,從民族傳承的角度,他們的政府會要求他們吸納本民族的精髓,並使其世代相傳。
作為中國人,當然要學中華民族的精髓了。我們不能簡單把文言文看成是語言,應當看成是我們民族的精髓。既是精髓,就無需探討該不該學了。補充說一點,這精髓,是純人文的東西,現時的中國青年太缺這些東西了,就快要迷失中華民族的本性了。
不學文言文的人,將因其是中國人而沒有了中國味兒讓外國人瞧不起。新新人類,是講享受、講實用的,是大腦貧乏、目光短淺的一類人。他們不愛學文言文。什麼時候中華民族迷失了本性,大概就是因為他們以及他們的後代沒有去傳承吧?(心痛)我的老家有個世代單傳的老中醫,他是眼角掛著淚花離開人世的,因為它的兒子死活也不學那些東西。正因為這個當兒子的不學祖傳的東西,所以他也就因為沒有了中醫的色彩而不再受人仰視。
從政治的高度、民族的高度出發,政府都會要求我們的學校教文言文的。作為有中國味兒的中國人我贊成。

❸ 中學時的文言文

《紅樓夢》里寶玉和黛玉談禪時曾言及此句。

❹ 為什麼中學生要學文言文

你好,我是一名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 :)
初中的我也曾有過和你一樣的想法,但是現在觀念也改變了不少哦~

首先,文言文應該算是中國燦爛文化的一部分,我們可以不深入細致的研究,但最起碼要對其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我覺得文言文語言優美精煉,讀起來朗朗上口,有一種音樂美,現代文有時就做不到這一點。比如像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是非常精彩的一篇文章,我個人很喜歡哦~~

第三,文言文的內涵豐富,反復咀嚼之後便會有恍然大悟醍醐灌頂的感覺,文言文蘊含的哲理和道理並不因其是古人之結論便已落後於這個時代,恰恰相反,有很多東西是我們現代人並沒有感悟到的。比如像荀子的《勸學》,就是指引我整個高中自強不息,一點一滴積累知識的一片很出色的文章!還有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文章後面的幾段議論相當出色!條理清楚,層層深入。以及蘇軾的《石鍾山記》,要求我們做事要眼見為實,這恰恰體現了哲學的一切從實際出發!

文言文並不是今後就用不到了。學得多了,讀得多了,背得多了,文言文就在潛移默化當中提高你的文學素養和鑒賞能力,使你懂得更多東西,這在今後人生道路上都是可以用到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點認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但是有很多觀點不是只聽別人談談就可以讓自己接受的,主要還是靠你自己觀念的轉變~~~希望你可以慢慢喜歡上文言文~~:)

❺ 剛上初中,文言文差,怎麼辦

學習文言文,需要多看,多讀,多聯系。
我給你一些文言文讀書技巧吧:

一,學習文言實詞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文言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在文言文中,實詞的數量比虛詞多得多,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實詞的詞義,只有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的意義,對文言詞語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積淀,才有可能比較順利地閱讀文言文。學習文言實詞,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區別古今詞義的異同。
漢語從右代發展到今天,詞義不斷演變,其中一些基本詞彙和一般詞彙中極少一部分的意義,古今意義沒有什麼變化,這類詞對於我們學習文言文不會造成什麼困難。但另外有一些詞語,文言文中雖然常用,但隨著舊事物、舊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詞義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詞義的擴大。
詞義擴大是指詞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范圍擴大,即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由狹窄到寬泛,使原義成為新義外延的一部分。例如「秋」,指由一個季節擴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著打瞌睡擴大到指睡眠。
(2),詞義的縮小。
詞義縮小是指詞義所反映客觀事物的范圍縮小,即由整體到部分,由寬泛到狹窄,使新義成為原義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漢,如「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現在,「丈夫」專指女子的配偶。「臭(xiù)」,由泛指所有氣味到專指穢氣。「湯」由泛指熱水、開水到專指菜湯、肉湯等。
(3),詞義的轉移。
詞義的轉移是指詞義由指甲事物變為指乙事物。如「學者」,古代指「求學的人」,如「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禪山汪》),現在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對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權勢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現在,在改革開放背景下,其意義基本上變成了指有不正當行為的女子。如果你稱呼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為小姐,那麼,這位小姐會很生氣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
(4),詞義的褒貶色彩發生了變化。例如,「謗」,古代指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是個中性詞。如「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鄒忌諷齊王納諫》,現在,「謗」用於誹謗,指無中生有地說別人的壞話,是個貶義詞。
以上四種情況,是古今詞義變化的主要類型。大量的古今意義既有聯系又有差別的詞的存在,是文言文學習的主要障礙。我們學習文言文,必須結合學習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計劃、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詞的常用義。
2,注意區分古今漢語中的單音詞和復音詞。
現代漢語中復音詞占絕大多數,而文言中則以單音詞為主,因此,我們在文言文閱讀中,不要把文言中的雙音節詞誤認為是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例如,「非常之觀,常在於險處」(《游褒禪山》)中的「非常」,古義是兩個詞:不同一般。而今義則是一個表示程度的副詞。另外,也不要把文言中的復音詞分開來解釋。例如:「日暮,所擊殺無慮百十人」(《馮婉貞》)中的「無慮」是個聯綿詞,意思是「大概」、「大略」之義,這個意思與「無」、「慮」二字毫無關系,不能拆開來講。
3,要注意古代漢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
和現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也有一詞多義現象。如果我們只懂得一個多義詞的一種或者兩種意義,在閱讀文言文時便輕易拿一種或者兩種意義去文釋,就有可能產生理解上的錯誤。為了避免出現錯誤,我們要有意識地作好知識積累和整理工作。我們的教科書中,每篇文言課文後面都有這方便的練習題,這是幫助我們作積累和整理工作,必須認真完成,千萬不可忽視。詞義積累多了,遇到多義詞就可以比較准確地選擇義項了。另外,我們還需要了解關於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方面的知識。每個詞都有它本來的意思,即本義。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新產生的意義就是它的引申意義。如:「妻」,古義就是用手去抓住一個女子,今義則是指男子的配偶。「孫」,古義表示我的兒子的兒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傳,今義則指兒子的兒子。
4,要注意通假字現象。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在古代,因為音同或者音近的關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這種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現象叫做「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識別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時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閱讀就越困難。對於初學者來說,掌握通假字的辦法就是多讀文言作品,多查字典,作好知識的積累工作。
二,學習文言虛詞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文言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代詞。虛詞的詞彙意義比較抽象,但是,它有表達語氣、組織實詞等多種語法功能。文言虛詞,特別是常用虛詞在文言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用法比較靈活。閱讀文言文,要善於辨析虛詞的意義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把虛詞理解錯了,就會影響到對整個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便的問題。
1,分清實詞和虛詞。
文言虛詞大多是由實詞虛化而成的。例如,「所」的基本意義是「處所」,後來引申為表示「……的地方」或者「……的人」,作結構助詞。又如,「之」的基本意義是「往」,後來虛化為代詞、助詞、語氣詞等,成為用得最多的虛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它」,作代詞用。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主謂的獨立性,動詞,往。起拼湊語氣的作用。從上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知道,某個詞是實詞還是虛詞,要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才能確定,其基本原則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2,了解古今虛詞的差異。
古今完全不同的虛詞,我們只要掌握它們在古代的意義和用法就行了,如《六國論》「而以六國破亡之顛故事」中的「故事」,但是,有些虛詞,古今都用它,如《六國論》「至於顛覆,理固宜然」中的「顛覆」。這就需要我們特別注意它們之間的不同,要用分析的眼光去逐字審閱,不要以今律古。
3,辨析同一虛詞的不同用法。
文言虛詞使用頻率高,用法靈活多變,一個虛詞往往兼有多種詞性,表達多種語法關系,如「而」,可以作連詞用;也可以作代詞用。作連詞用可以表示並列關系,可以表示偏正關系,可以表示承接關系,可以表示遞進關系,還可以表示轉折關系。
4,體察虛詞表達的不同語氣。
古人稱虛詞為「辭」、「語辭」、「語助」,可見,虛詞在表達語氣方便的重要。一段文言文,如果沒有虛詞連綴其中,就會丟掉「性情」,失去活力。若不用虛詞,就表達不出說話人在表面上的自謙中隱含的抱怨和得意之情。學習文言文,我們要反復吟詠,體察虛詞所表達的語氣,並從中總結出一些規律。如:「夫」、「蓋」常表示發語,「者」常表示提頓,「得無」、「無乃」常表示推測、反問等。常用的文言虛詞只有幾十個。越是常用的虛詞,用法往往越是靈活。如果確實掌握了它們的意義和用法,閱讀時就可以掃除虛詞方便的一大障礙。
三,掌握詞類的活用現象。
文言中有些實詞在句子中臨時改變了它的語法功能,詞的詞義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就是詞的活用。如果一個詞已經活用成了別的詞,我們還按其原來的用法去解釋,就會講不通。因此,掌握詞類活用的基本規律,結合具體語鏡,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意義,對我們學習文言文來說是很重要的。詞類活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
動詞、形容詞、名詞用作有「使」、「令」意義的動詞,具有「使賓語怎麼樣」的意思,這就是使動用法。 在古代漢語中,動詞的使動用法一般只限於不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本來不帶賓語,用於使動時,後面就帶賓語,但這種情況較少。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在中古以後就改變了讀音,例如:「晉侯飲(yìn)趙盾酒」,這就與及物動詞的其他用法區別開來了,但並不能一概而論。
2, 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
這是指形容詞、名詞用作有「認為」、「以為」意義的動詞,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麼樣或者主語把賓語當作什麼。
3, 名詞用作動詞。
名詞活用作動詞後,就具有動詞的語法特點,不再表示人或物,而是表示與這個名詞有關的動作、行為。例如:「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籍:登記。《鴻門宴》)。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都屬於名詞用如動詞,在古代漢語中,名詞作使動、意動的較少,但用著一般動詞的則相當普遍。在古代漢語中,方位名詞也常作動詞。
4, 名詞作狀語。
在古代漢語中,名詞常用作狀語,直接修飾、限制動詞謂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方式、處所、憑借的工具等。
另外,我們還要注意三個問題:
一是要注意區別意動和使動。在這里,我們提供兩種區別方法:第一,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怎麼樣,是客觀的,而意動用法則是主語以為或認為賓語怎麼樣,是主觀的看法,客觀不一定必然如此。第二,動詞、名詞活用為動詞的,一般情況不用於意動(動詞本身就無意動用法,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用作使動和意動卻常見)。
二是要注意詞類活用的條件。要鑒別一個詞是否已活用成另一類詞,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所處的地位,前面有哪些詞類和它相結合,構成什麼樣的句法關系,具備了哪些語法特點等。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以及名詞用如動詞,都是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這可以從它們的語法條件的變化看出來。下面舉出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一些比較重要的語法條件。
1,兩個名詞連用,如果既不是並列結構,又不是偏正結構,則前一個名詞常就活用為動詞,後一個名詞作它的賓語,兩個名詞連用,有時還可以是主謂結構,前一個名詞作主語,後一個名詞活用為謂語,
2,名詞、形容詞放在「所」字後面活用為動詞。例如:「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3,名詞、形容詞放在「能」、「可」、「欲」等能願動詞後面,活用為動詞。例如:「子謂公冶長:『可妻也……』」。
4,名詞放在副詞後面活用為動詞(副詞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動詞或形容詞的修飾語)。例如:「秦師遂東」。
5,名詞、形容詞放在「之」、「我」等代詞前面,活用為動詞。例如
「下之,小之……,不外是矣」。
6,名詞後面用介詞結構作補語,這個名詞活用為動詞。例如:「晉師軍於慶柳」。
7,名詞用「而」連接時,活用為動詞。例如:「隆禮尊賢而王」。
三是要注意弄清楚一個問題:詞類的活用,是說某個詞本來屬於某一詞類,只是入句後臨時具有另一詞類的性質,不是說這個詞屬於兩個詞類。例如:我們不能說「晉師軍於慶柳」中的「軍」既是名詞,又是動詞。
四,注意掌握幾種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現代漢語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對的,我們主要要掌握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變式句五種句式。
1, 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在現代漢語中,一般要用判斷詞「是」表示判斷,而文言中的判斷句一般不用判斷詞,而是直接用名詞或名詞短語作謂語表示判斷,並且往往藉助某些助詞、語氣詞、副詞來表示或加強判斷語氣。主要形式有:
⑴,主語後面用助詞「者」表示提頓,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煞尾。
⑵,只在主語後面用「者」表示提頓。
⑶,只在謂語後面用「也」煞尾。
⑷,「者」、「也」都不用。
⑸,謂語前用副詞「乃」、「即」、「必」「則」等加強語氣。
⑹,用「為」表示肯定判斷。
⑺,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定。
⑻,用「是」作判斷動詞,文言文中也有。
2, 被動句。
被動句的主語不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發出者,而是行為的接受者。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助詞來表示被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⑴,用介詞「為」引進行為的主動者。
⑵,用介詞「於」引進行為的主動者。
⑶,用助詞「見」表示被動。
⑷,用介詞「被」表示被動。
⑸,用「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⑹,用「見……於……」的格式表示被動。
3, 省略句。
文言句子中有一些組成成分,習慣上常常省略,翻譯成現代漢語時需要補充。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 省略主語。包括承前省、蒙後省、自述或對話省。
②, 省略謂語動詞。例如:「一股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 省略賓語。
④, 省略介詞「於、「以」。
4, 疑問句。
文言中的疑問句,一般要用疑問代詞或疑問語氣詞提出問題。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⑴, 用疑問代詞提出問題。
⑵, 用疑問語氣詞提出問題。
5, 變式句。
文言中,有些句子的語序和現代漢語里相對應的句式不同,常見的有以下四種情況: ⑴,主謂倒裝句。
⑵,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 凝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②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③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
⑶定語後置。文言中,一些修飾性的定語常置於中心語之後。
⑷,介詞結構後置。在現代漢語里,介詞結構常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古代漢語里有些則置後作補語。
五,掌握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可歸結為增、調、留、換四字。
第一,贈。古代漢語同現代漢語一樣,為了使語言精煉簡潔,都有省略現象,而且比現代漢語更為普遍。從省略的方式說,有承前省,蒙後省和對話省;從省略的內容來說,既可是主語、謂語、賓語,又可以是介詞詞根。我們閱讀文言文時,遇到這種省略情況,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出來,以便正確理解文意。
在古代漢語中,量詞較之臨近的數詞,是一種很不發達的詞類,動量詞在先秦不存在,物量詞也不多見,現代漢語又是量詞很豐富的一種語言。因此,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要找出相應的量詞補充進去。
第二,調。古代漢語詞序有些特殊的規律,諸如賓語前置、定語和狀語後置、主語倒裝等。翻譯這些句子時,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詞序,就容易使人費解,產生歧義,造成理解錯誤。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古今漢語詞序變化的規律,對原文進行調整,使之符合現代漢語詞序特點,這就是「調」。
文言文,尤其是韻文中,常有一種「倒文」的語言現象。這種倒文或「語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協韻」。我們閱讀古文時,遇到「倒文」這種語言現象,就必須根據內容,顛倒過來進行翻譯。
第三,留。「留」 即保留原文不譯,如國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號,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稱和度量衡標准等,均不譯。
一些基本詞彙,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見的事物,古今意義相同,翻譯時保留不譯。如果不是基本詞,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詞語,也不必翻譯。
此外,古人為了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常引用詩句、民謠、格言、諺語進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三峽》),這句民謠就保留不譯,否則就會失去引詩所特有的韻味。
第四,換。漢語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許多文言單音詞不能在現代漢語中靈活運用,只能充當雙音詞的一個詞素,翻譯時就要用現代漢語中詞義相同或相當的詞語去替換文言詞語,這就是「換」。例如:「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廉頗藺相如列傳》)。這里除了帝號「燕王」 和方位詞「上」 無需更易而外,其餘都要換用與現代漢語詞義相同或相當的詞,譯作:「我曾經(跟你)在邊境上會見燕王」。
以上所說的「增」、「調」、「留」、「換」的翻譯方法,不是各自獨立的,在具體翻譯過程中,它們是相互關聯,交並運用的,不能截然分開。
六,掌握文言文翻譯技巧。
在翻譯時,除了掌握以上四種方法外,還要掌握一點技巧。
第一,對句中的字、詞、句進行充分想像。這種想像就是要調動平時的積累。一是對字詞的不同用法的想像。如翻譯「君無尤焉」一句中的「焉」字之前,可把句末「焉」的各種用法作一比較,一個個的淘汰,然後確定一個譯出後合乎原文意思的用法。處在句末的「焉」,一般講,一是疑問句中作疑問語氣詞,但這句不是疑問句,故否一也;二是作形容詞尾,但是,「尤」是「責怪」之意,動詞,故否二也;三是句末作兼詞,但此句不需要作兼詞後的介詞引出名詞或代詞,故否三也;四是作代詞。此句中「焉」字若譯成代詞「他們」,就恰與全句的意思統一了。二是對各種句式的充分想像。以「莫之死」為例,此句句首用了無定代詞「莫」,而且賓語是代詞「之」,故此句是一個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的句子,那麼,這句話就應先譯成「莫死之」。再來作第二步,這個「死」是自動詞,不能支配賓語「之」。想一下,是使動用法還是意動用法,是處動用法還是為動用法,逐一考慮,是為動用法,故這句可譯為「沒有誰為他們死」,這樣,譯出的意思與全文就統一了。
第二,要學會運用一些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語法知識進行分析。有些句子,我們只有通過語法分析,才能正確地理解,達到准確翻譯的目的。如「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句中「疾」是「憎恨」之意,如果把「疾視」 放在一起,就譯成了「憎恨看」,這顯然不通。那麼,就應將「疾」 後的整個結構作為「疾」 的賓語,即憎恨的對象,再來解剖這個「對象」,即「疾」 的賓語是「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但要注意,「視」 的賓語只是「其長上之死」,這里,「視其長上之死」與「不救」是通過「而」連接的兩種「行為」。再看「視」的賓語,「其長上之死」,這是一個主謂短語作「視」的賓語,故「之」就是一個取消句子獨立性的助詞了。經過這樣逐字分析,這一句就可譯為「恨(他們)看著他們的長官戰死而不去救護」。再把這句譯文放到全文中去看,意思也就與全文統一了,故此時可以放心地肯定自己的譯文了。
由上觀之,我們無論是對字、詞、句式的想像,還是對句子結構的語法分析,都要以平時對文言文基礎知識和翻譯技能的積累為前提。因此,我們平時就要下苦功夫記一些有關文言知識和有關譯文技巧方面的東西,否則就會源泉枯竭,不管怎樣找「竅門」也是翻譯不出來的。古代有一個很有學問的秀才,奉命要在三天之內完成一篇命題作文,卻急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他的老婆見狀,不以為然地說:「你作這個文章,難道比我生孩子還難?」秀才喟然長嘆:「你生孩子雖然難,但畢竟你肚子里還有孩子,我作這個文章,肚子里啥也沒有。巧媳婦也難煮無米之炊啊!」這個故事,也進一步證明了我的觀點的正確性。
那麼,怎樣下苦功夫呢?下面談談自己在學習實踐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第一, 學習文言文要重視誦讀。
程端禮在《朱子讀書法》中說:「若讀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不忘。某舊苦記文字不得,後來只是讀,今之記得者,皆讀之功也。」 此話實為經驗之談,值得我們借鑒。我們在學習文言文時,多熟讀背誦一些文質皆美、深淺適度的文言詩文,在頭腦中多儲存一些文言信息,這對認知遷移、閱讀理解都是大有益處的。
誦讀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用朗讀的方法,反復孰悉課文,逐步加強理解,直至背誦的一種學習方法。它有別於一般的死記硬背,它以宏觀駕馭微觀,以微觀充實宏觀,循序漸進,反復誦讀,由讀到懂,由懂而用,是學習文言文的一種好方法。
第二, 要勤查工具書。
工具書是專供翻檢查閱的圖書,它具有特定的排檢方法,讀者據此可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他所要了解的知識或材料。我們在學習文言文中,應充分利用文言工具書,把它作為百問不煩的老師,解難釋疑。工具書的種類繁多,可供我們學習文言文時查閱的工具書有:《古代漢語常用字典》、《常用文言虛詞詞典》、《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辭海》、《辭源》等。其中,《古代漢語常用字典》和《常用文言虛詞詞典》體積小,內容豐富,不僅價格便宜,而且便於攜帶,是我們學習文言文必備的工具書。
第三, 要多作練習。
「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將知識長期保存在大腦中,但僅憑對新知識的識記是不能保證這一目的的實現的。」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識,還必須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練習,以積累知識,進一步提高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 要善於積累資料。
撰書立說,需要引經據典,旁徵博引,需要用大量 的資料,這些資料往往要靠平時的點滴積累。積累資料的方法各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歡在讀過的書上作記號,有的人善於作知識卡片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黑格爾年輕時並沒有特殊的天賦和才能,可是他善於積累,把讀過的東西詳細地摘要在一張張活頁卡片上,然後分門別類地加以整理、排列,逐一貼上標簽。這樣的日積月累,反復思考運用,終於使他成為知識淵博的大哲學家。我們在讀書求學中注意積累資料,必將受到很大的益處。它不但能培養和提高你的閱讀、分析能力,「使人精確」(培根語),而且還能減輕你的大腦負擔,當這些資料變成你的「第二大腦」時,你使用這些資料便能得心應手,八面來風,人家「踏破鐵鞋無覓處」,你卻「得來全不費功夫」。

❻ 中學生該不該學習文言文

中學文言文教學費時不少,成效甚微,這種狀況由來已久。但是原因何在呢?根據初步考察,我想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請大家一起來看看是不是這樣。

一、要求籠統,目標不明

中學文言文教學的要求是什麼?遠的且不論,單說解放後,就有多種不同的提法:

(一)「養成閱讀文言參考書的初步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編的《高級中學語文課本》《編輯大意》);

(二)「培養學生閱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初步能力」(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高級中學文學教學大綱》《說明》);

(三)「培養學生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課本》《說明》);

(四)「具有初步閱讀文言文的能力」(196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說明》);

(五)「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制訂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說明》)。

為什麼再三修改,變來變去?主要還是表述不清楚。現在清楚了嗎?恐怕也未必。請問:什麼叫做「淺易文言文」?它和「淺近文言文」、「普通文言文」有什麼區別?什麼叫做「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它和「閱讀文言參考書的初步能力」以及「初步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有什麼不同?再有,這里所謂「閱讀能力」,主要是指認讀能力、理解能力,還是鑒賞能力?或是三者兼而有之?這一系列的問題,單從《教學大綱》中的那句話,是看不清楚的。在教材中也找不到這方面的有關說明。廣大教師只好根據個人的理解去進行教學,結果是見仁見智,各行其是。有的大談寫作技巧,把文言文教學等同於現代文教學;有的大搞文學分析,把文言文教學等同於古典文學教學;有的大講語法知識,把文言文教學等同於古代漢語教學,等等。這些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離開了中學文言文教學的目標,不利於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要求是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依據,也是檢查教學質量和衡量教學水平的標准。教學要求定得不明確,不具體,會使整個教學工作失去了科學的准繩,從而陷入極大的盲目性。因此,要切實搞好中學文言文教學,就必須根據它的性質和特點,准確而具體地規定教學要求,使文言文教學工作不但有正確的指導思想,而且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

二、忽多忽少,心中無數

為了了解中學文言文教材編寫的歷史狀況,我們翻閱了民國以來,各個時期影響比較大的十套中學語文教材(解放前後各五套),並且作了一些必要的統計和比較。

這十套教材都提出要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可是在選文數量上,卻有很大的懸殊。比如:

解放前的五套教材,選文數量最多的,有7 091篇(吳增祺編《中學國文教科書》1908年版)。最少的,也有332篇(傅東華編《復興初高中國文》1933年版)。

解放後的五套教材,選文數量最多的,有154篇(人教社中語室編《初高中語文課本》1963年版)。最少的,只有36篇(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編《高級中學語文課本》1950年版)。

可見選文數量之差竟高達一二十倍。究竟需要選讀多少篇文言文才合適呢?如果說36篇就可以,那麼選讀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那不是白白浪費寶貴的光陰嗎?反之,如果說非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不可,那麼只選讀36篇,這不是開玩笑嗎?

建國三十多年以來,文言文教材忽多忽少,時有時無,這里除了左的路線的干擾之外,主要還是心中無「數」。換句話說,就是到底應該學多大量的文言文才能有效地養成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這一點無論是編者還是教者,都不甚了了。沒有較明確的數量概念,又怎能切實地搞好教學工作呢?

要說「數量概念」,似乎也有。那就是多年流行著的一種說法,叫做「文白比例」。即規定文言文占總篇數的百分之幾十,白話文占總篇數的百分之幾十。其實,這仍然是一個模糊概念。比如文言文佔20%,或30%,到底是多少篇?不知道。這要看課文的總篇數。假如總篇數是500篇,20%就是100篇,30%就是150篇。假如總篇數是100篇,20%就只有20篇,30%也只有30篇。事實上,語文課本的總篇數時多時少,經常處於變化之中。僅以解放後的幾套教材為例,最多的選過300多篇,最少的只有100多篇。 在這種情況下,文言文所佔比例可以是相同的,但實際選文數量要相差兩三倍。可見,所謂「文白比例」,並不能確指,還不是一種科學的計算方法。

那麼,文白之間有沒有比例可算呢?當然有。因為語文課要用大部分時間學白話,用少部分時間學文言。文白所需用的時間要有一個比例,這個比例可以用課時來計算。比如文言文教學時數要佔語文課總課時的百分之幾十;它和白話文教學時數的比例應該是二八開,三七開,或四六開,等等。由於總課時是基本穩定的,所以這樣確定文白比例,比較可靠,也比較科學。

此外,要使學生粗通文言,最少需要熟讀背誦多大數量的文言篇目(包括篇數或字數),需要掌握多少常用詞(包括實詞和虛詞),這對於教材編寫和教學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這些問題至今仍然缺乏一個能為大家所公認的「數」,要提高文言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實現文言文教學的科學化,而「心中無數」則是實現科學化的一大障礙。

三、「文」「白」混合,序列不清

文言文和白話文是兩種書面語言,一種是古代的,一種是現代的,二者雖有不少相通之處,但也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這種差別,決定了文言文教學和白話文教學不能「齊步走」,只能「分步行」(即白話先行,文言後上)。一般說來,白話文教學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而文言文教學要到初中一年級才起步,它們的教學起點相差一大截。所以中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和白話文教學,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規律。應該從實際出發,根據它們不同的教學要求,擬定不同的教材系統,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分別建立起相對獨立的教學體系,這樣才能完成它們各自承擔的教學任務,共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目的。

然而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材一直是「文」「白」混合編排,實際上是忽視了文言文教學的特點,把文言文納入白話文的訓練系統之中,並且按照白話文的教學要求,套用白話文的教學方法來教文言文。這樣就把文言文教學和白話文教學混同起來,既沒有比較嚴格的文言閱讀訓練計劃,也沒有比較科學的文言閱讀訓練程序,只是和白話文穿插著學一些文言文,這樣怎能取得好的效果呢?

把文言文和白話文同時編入教材,混合起來進行教學,大約是從1922年開始的,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了。起初,有人採取這種做法,只是一種權宜之計。然而時間一長,仿效的人多了,就變成了一種傳統習慣。其實,實踐早已證明,這樣做,效果並不好。所以遠在30年代,就有不少有識之士(例如語文教育專家浦江清先生)明確指出「文」「白」混合教學的種種流弊,主張二者分開教學。40年代末,語文教育專家葉聖陶、朱自清、呂叔湘三位先生還親自編選了文言文和白話文兩套教材,供大家研究使用。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當時和後來,他們的意見都沒有被重視,他們的主張也沒有被採納,他們編選的教材,更沒有得到推廣,中學語文教學繼續沿著「文」「白」混合教學的路子,一走又是五六十年。

現在看來,「文」「白」混合教學的辦法,從理論上說,是缺乏根據的;從實踐上看,也是弊多利少的。因為它忽視了文言閱讀訓練的規律,簡單地把文言文插入白話文的教材和教學系統之中,既不能有計劃地進行文言閱讀訓練,又打亂了白話文的教學體系,二者的教學要求都很難實現,結果造成文言文教學和白話文教學兩敗俱傷。這樣的教訓,應該記取。

四、「言」「文」並舉,顧此失彼

這里的「言」,指的是「文言」,或「文言閱讀」。這里的「文」,指的是「文學」,或「文學鑒賞」。「文言閱讀」和「文學鑒賞」,這是兩種訓練,它們雖然有密切的聯系,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硬是把它們混在一起,要求在同一時間內,既要進行文言閱讀訓練,又要進行文學鑒賞訓練,往往是顧此失彼。有時偏重語言知識,可能把文言文教學教得類似大學的古代漢語課;有時偏重文學知識,又可能把文言文教學教得類似大學的古典文學課。在已往的教學實踐中,這兩種傾向都是存在的,都不能很好地體現中學文言文教學的要求。如何處理文言閱讀和文學鑒賞的關系,也是文言文教學改革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

50年代中期,曾經進行過一次「漢語」和「文學」分科實驗。那次實驗的具體做法有不少地方還值得商榷,但實驗的指導思想卻有很多發人深省之處。例如:(一)既要重視語言教育,又要重視文學教育,而且要採取措施,叫它們都落到實處。(二)語言是一門科學,文學是一門藝術,二者性質不同,體系不同,教學任務也有所不同,應該把它們分開,各自組成完備的課程,使學生受到充分的系統的語言教育和文學教育,共同完成語文課的任務。這些思想不僅切中當時語文教學的時弊,直到今天仍有它的現實意義。

文言閱讀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文學鑒賞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鑒賞文學作品(包括古典作品)的能力。前者基本上屬於語言教育的范疇;後者基本上屬於文學教育的范疇。這兩種訓練的任務不同,教學要求也有不同。文言閱讀訓練以「讀懂」為目標,而文學鑒賞訓練卻以「讀懂」為起點,這是性質不同而又密切關聯的兩個訓練階段。它們也是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規律,也應該讓它們建立自己的訓練系統,以便更有計劃地搞好這兩種訓練,全面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這一點,可以從過去「漢語」「文學」分科教學實驗中得到啟發,還可以通過新的實驗進行驗證。

五、死摳語法,煩瑣可怕

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主要是讓學生熟讀和背誦一定數量的文言文(估計五十篇左右),熟悉和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常用詞(估計八百個左右),在這個基礎上,再教給學生一點文言常識(包括最基本的文言語法知識在內),就可以了。這是前人總結出來的基本經驗。

但是,目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著一種值得注意的傾向:有些教師過多過細地給學生講授古代漢語的語法知識,把一些文情並茂的古典名篇講得支離破碎,枯燥無味,既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也無益於閱讀能力的培養。例如:關於漢語語法中的「動賓關系」問題,在現代漢語中,並沒有作進一步的分類,而在文言文教學中,卻有人把它從意義上詳細地加以區分。除了課本上已經提到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之外,又新增加了「為(wéi)動」、「為(wèi)動」、「給動」、「對動」、「替動」、「代動」等多種用法,使這個問題越講越復雜,越講越難懂。其實,我國語法學界對「動賓關系」的看法還很不統一,怎能要求中學教師給學生講得那樣翔實呢?把這些「語法知識」過多過細地教給學生,不但不能幫助他們掌握文言文的語言規律,反而會給他們造成思想上的混亂。結果是「不講倒明白,越講越胡塗。」這種情況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會給文言文教學帶來不良的後果。少則得,多則惑。這一點,應該引起我們大家注意。

六、重「講」常「談」,缺讀少練

文言閱讀能力的養成,主要靠多讀多練。應該強調學生自己動手、動口、動腦,在反復閱讀中學會閱讀,在反復練習中提高能力。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培養興趣,指點方法,啟發思考,答疑解難,把學生的文言文學習逐步引向深入。

然而長期以來,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流行著一種以教師串講為主的教學方法。它雖然也收到了某些效果,但是弊病很大。因為教師的講解佔用了課堂教學的絕大部分時間,學生很少有機會自己讀課文,做練習。即使教師講得再好,學生也只能從聽講中得到某些益處;而長期缺讀少練的結果,勢必影響學生文言閱讀能力的提高,實在有點得不償失。如果課上由教師講解,課外讓學生讀課文,做練習,這不是又額外加重學生負擔了嗎?從教學改革要求提高效率的角度來看,這樣做顯然是不足取的。

有些教師不贊成那種以教師串講為主的教學方法,認為它容易形成「唱獨腳戲」和「滿堂灌」。他們主張採用「談話法」,搞「啟發式」,強調在教師的主導下,師生共同活動。這些認識當然是很好的,但在實踐中往往又產生另外一種傾向,那就是:在課堂上,沒完沒了地「提問」,沒完沒了地「談話」,還有人美其名曰「茶館式的教學」,或「開發智力的訓練」。這種做法也可能會收到某些效果,但是仍然有弊病。因為一長串的「提問」和無休止的「談話」同樣佔用了課堂教學的絕大部分時間,學生還是沒有多少機會自己讀課文,做練習。經驗證明,光靠聽講,缺讀少練,學不好文言文;光靠談話,缺讀少練,也是學不好文言文的。因為要培養閱讀能力,必須盡可能叫學生自己多讀多練,舍此別無他途。

這里強調多讀多練的重要性,並不是完全否定「串講法」和「談話法」的作用,而是從文言閱讀訓練的實際需要出發,認為這兩種方法不宜多用,更不能濫用。文言文教學要講求實效,在教學方法上必須有較大的改革,即把目前以教師串講為主或師生共同談話為主,改為以指導學生誦讀為主和學生獨立練習為主。這樣才能把文言閱讀訓練真正搞扎實,把培養學生文言閱讀能力的任務落到實處。

七、零星分散,事倍功半

文言文集中一點學好,還是分散一點學好,這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多年來,在中學語文課中,文言文主要是採取分散教學的辦法。教師一般都是把文言文和白話文穿插起來進行教學。這樣,初中階段平均起來要學四至五篇白話文,才能學習一篇文言文。高中階段平均起來要學二至三篇白話文,才能學習一篇文言文。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文言文教學是星星點點,時隱時現,分量並不很大,可是時間卻拉得很長,這樣做不一定是好辦法。

學習一種語言,需要有一定的學習環境。比如學習現代漢語,就不光是在語文課上學,整個社會都是它的學習環境。一個現代的中國人,只要不是天生的聾啞,天天都可以在家庭和社會的生活中,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和掌握現代漢語。語文課只是它的學習途徑之一。而學習外語就不然。我們周圍沒有那種學習環境,只有上外語課時才能接觸外語,其他的時間卻完全淹沒在我們母語的汪洋大海之中。在這種情況下,零星分散地學,不如相對集中地學。實踐經驗也告訴我們:業余進修外語,每周一次學三年,不如脫產集中學半年的效果好。這是為什麼?因為學習語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必要條件,但是光是理解並不能自然達到精確而牢固的記憶,還必須及時地、經常地進行復習,記憶才能鞏固,否則就會遺忘。在這一點上,學文言文和學外語是相近的。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很少見到文言文的「蹤跡」。學生同文言文的接觸,主要是在語文課上和語文教材之中。如果文言文的學習過於分散,很難做到及時復習,經常復習。這樣時斷時續地學到一點知識,很不容易鞏固,間隔的時間一長,便會產生遺忘。這也是文言文費時不少,成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實驗學校採取相對集中的辦法教學文言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他們的經驗中,可以得到很多的啟發。

八、起步太遲,坐失良機

文言文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為最好?這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現行教材是從初中開始學。「初中學一點,高中重點學。」有人建議初中不要學,高中開始學。還有人建議中學不要學,大學開始學。也有人建議從小學開始學。看法很不一致。根據心理學和神經生理學的研究,參照前人學習文言文的經驗和現在一些實驗學校的經驗,似乎可以說:學習文言文,「宜早不宜遲」。為什麼?前面說過,學習語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記憶。學文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誦讀。15歲以前(包括小學和初中階段)記憶力最好,精力很旺盛,負擔也較輕,這是學習語文的黃金時代,也是進行文言閱讀訓練的最佳時期,應該緊緊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爭取從小學開始學。「小學學一點,初中重點學。」這樣的安排,可能更科學,更理想。但由於目前條件的限制(主要是認識問題和師資問題),要普遍這樣做,恐怕有困難。少數重點學校,或其他有條件的學校,如果同意這種安排,不妨先試一試。

然而,從大面積上看,在近期內,可能還得維持那種「初中學一點,高中重點學」的格局。即便是這樣,文言文的教材和教法,也必須有較大的改革。特別是在總的安排上,一定要趕前不趕後。凡是初中能夠完成的,不要拖到高中;凡是一年級能夠完成的,不要拖到二年級。因為「起步」已經比較遲了,「良機」已經失掉不少了。如果盡量往前趕,還有可能彌補;要是繼續往後拖,將會更加被動。

以上就是造成中學文言文教學少慢差費的主要原因。要提高質量,提高效率,必須緊緊抓住這些弊病,對症下葯,尋求教學改革的良方,在實踐中逐步探明一條文言文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❼ 中學生文言文

論語十則
——孔夫子的智慧板書 【春秋】孔 子
魚,我所欲也
——世界上最難的選擇 【戰國】孟 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在安樂與苦難之間 【戰國】孟 子
曹劌論戰
——智慧的聲音與回響 《左傳》
鄒忌諷齊王納諫
——古人內心的明鏡 《戰國策》
出師表
——歷史與我們內心的荒莽 【三國】諸葛亮
桃花源記
——詩人的精神烏托邦 【晉】陶淵明
三峽
——山川世界的無盡前沿 【北魏】酈道元
馬說
——知音的古典之殤 【唐】韓 愈
陋室銘
——詩人的精神草廬 【唐】劉禹錫
小石潭記
——自然界的清靈之夢 【唐】柳宗元
岳陽樓記
——岳陽樓上的隱居者 【宋】范仲淹
醉翁亭記
——太守的夢境花園 【宋】歐陽修
愛蓮說
——一朵蓮花的精神史 【宋】周敦頤
記承天寺夜遊
——夜色彌漫中的行吟 【宋】蘇 軾
送東陽馬生序
——風雪中的一卷線裝書 【明】宋 濂
關雎
——詩經里的桃花流水 《詩經》
蒹葭
——歷史上最美的秋天 《詩經》
觀滄海
——滄海之上,星空之下 【漢】曹 操
飲酒
——一個人的菊花和酒 【晉】陶淵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煙塵彌漫的他鄉路 【唐】王 勃
次北固山下
——晨曦中的青山綠水 【唐】王 灣
使至塞上
——塞外的長河落日 【唐】王 維
聞王昌齡左迂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的愁心明月 【唐】李 白
行路難
——李白的漫漫精神之路 【唐】李 白
望岳
——對古老泰山的尊崇 【唐】杜 甫
春望
——春天的殘花之痕 【唐】杜 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草廬的風雨故事 【唐】杜 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風雪中的離別之歌 【唐】岑 參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的春色煙柳 【唐】韓 愈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顛簸的人生苦旅 【唐】劉禹錫
觀刈麥
——生活的守望者 【唐】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春光明媚的日子 【唐】自居易
雁門太守行
一一遙想當年漫天秋色 【唐】李 賀
赤壁
一一憂愁的歷史詞典 【唐】杜 牧
泊秦淮
——煙雨秦淮河 【唐】杜 牧
夜雨寄北
——雨夜的憂思 【唐】李商隱
無題
——燦爛星空下的月光之歌 【唐】李商隱
相見歡
——秋天寂寞的梧桐樹 【南唐】李 煜
漁家傲
——古典的牽掛 【宋】范仲淹
浣溪沙
——瞬間的華麗與凋零 【宋】晏 殊
登飛來峰
——閃光的智慧 【宋】王安石
江城子
——蘇軾的放達與滄桑 【宋】蘇 軾
水調歌頭
——月光里的流年似水 【宋】蘇 軾
游山西村
——柳暗花明的歷程 【宋】陸 游
破陣子
——燈花之下的寒光 【宋】辛棄疾
過零丁洋
——宋朝的山山水水 【宋】文天祥
天凈沙
——斜陽下的憂傷之思 【元】馬致遠
山坡羊
——悲痛的黃土 【元】張養浩
己亥雜詩
——晚清的浪漫與迷失 【清】龔自珍

❽ 初中課外文言文!!!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其答案

(一)文徵明習字《書林紀事》
【原文】
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譯文】
文徵明監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准,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美好。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①書遂大進 ②平生於書 ③文徵明臨寫《千字文》
④或答人簡札
2. 將「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代漢語。
譯文
3.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譚學謳
【原文】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於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薛譚於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從此以後,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響遏行雲。
2.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用法、意義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3.翻譯:譚乃高壓求反。
譯文:
4. 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
答:
5. 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麼?
答:
(三)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譯文】
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閱讀訓練】
1. 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並釋義。
①啖粥而讀 音: 義:
②輒以水沃面 音: 義:
③食不給 音: 義:
④乃至被讒受貶 音: 義:
2.「每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確譯句是(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的責任。
B. 常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任務。
D.每天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3.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4.這段文字的層次已在文中劃出,請簡要歸納層意。



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所作《岳陽樓記》中的名句,與該文一樣,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四)司馬光好學《三朝名臣言行錄》
【原文】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患記問不若人 ②迨能倍誦乃止
③迨能倍誦乃止 ④詠其文
2.與「迨能倍誦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B.才美不外見
C.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遠。 B. 其所精通乃終身不忘。
C. 書不可不成誦。 D.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4.文中「獨下帷絕編」意思是只有司馬光徇自苦讀。我們學過一個類似的成語也是形容讀書勤奮,這個成語是
(五)歐陽修苦讀《歐陽公事跡》
【原文】
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譯文】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閱讀訓練】
1.文中「教以書字」的「書」的含義,跟下面哪一句中的「書」相同?( )
A.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
C.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D.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2. 翻譯句子。
①歐陽修四歲而孤。 譯文:
②惟讀書是務。 譯文:
3. 就本文而言,歐陽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是:
4. 歐陽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還有一個促進他成長的原因是

(六)王冕僧寺夜讀《宋學士文集》
【原文】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譯文】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由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凶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閱讀訓練】
1. 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竊入學舍 ②輒默記
③兒痴如此 ④恬若不見
2.與「曷不聽其所為」中「曷」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只有剩骨 B.滿坐寂然 C.坐佛膝上 D.可愛者甚蕃
3.與「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B.必以分人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以刀劈狼首
5. 從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後來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是

(七)張無垢勤學《鶴林玉露》
【原文】
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譯文】
張九成被貶官到橫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間一扇短窗,每天天將亮時,他總是拿著書本站在窗下,就著微弱的晨光讀書。這樣一直堅持了十四年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頭上,雙腳踏出的痕跡還隱約可見。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張無垢謫橫浦 ②每日昧爽輒執書立窗下
③就明而讀 ④如是者十四年
2. 翻譯劃線的句子。
譯文:
3.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 )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其如土石何
A B
如是者十四年 其寢室有短窗
4.這個故事敘述張九成勤奮學習的事跡。「天才出自勤奮」這是古今學者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真理,請舉出幾個古今中外的有關這個方面的例子

(八)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原文】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發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 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 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或有所聞。
【譯文】
我幼年時候,就喜好讀書,因為家裡貧寒,沒有辦法買到書看,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閱,親手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到時歸還。遇到天寒,硯台里結成堅冰,手指頭不能屈伸,(仍然堅持抄寫)一點也不敢偷懶。抄寫完,立刻送人家,從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別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所以能夠讀了許多書。
到了成年,更羨慕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又恐怕沒有大師、名人來開導自己,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地方上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先輩是德高望重的人,學生擠滿屋子,他說話態度從沒有流露一點客氣。我(畢恭畢敬地)站著侍候在先輩的左右,向他提出問題,詢問道理,彎著腰,側著耳朵專心地請教;有時遭到了斥責,態度越發恭敬,禮節越發周到,不敢回答一句話;等待他高興了,就向他請教問題。所以我雖然很愚笨,還是得了知識,增長了見聞。
【閱讀訓練】
1.下面「以」的用法與另外三項不同的是( )
A. 無從致書以觀 B.計日以還 C.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D.俯身傾耳以請
2.翻譯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②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3. 回答下列的問題。
①「余因得遍觀群書」的原因是什麼?

②「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的原因是什麼?

4. 這則短文贊揚了宋濂怎樣的精神?
答:
(九)師曠論學
【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譯文】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主,但是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點上蠟燭呢?」
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呢?」
師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我曾聽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點蠟燭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暗中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講得好啊!」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晉平公問於師曠曰 ②臣安敢戲其君
③孰與昧行乎 ④何不炳燭乎
2.文中師曠用了三個比喻,意在說明一個什麼道理?
答:
(一0)程門立雪《宋史》
【原文】
楊時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譯文】
楊時到洛陽求見程頤。楊時大概當時有四十歲了。一天拜見程頤的時候,程頤偶爾坐著打瞌睡。楊時與游酢站在門外等著沒有離開。等到程頤醒後,門外積雪已經一尺多厚了。
【閱讀訓練】
1. 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時與游酢侍立不去 頤既覺
2. 你從文中得到什麼啟發?
答:
(一一)鑿壁借光《西京雜記》
【原文】
匡衡勤學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佣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譯文】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鄰居有燭而不逮 ②衡乃與其佣作
③資給以書 ④遂成大學
2. 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譯文:
②衡乃與其佣作而不求償
譯文:
3.與句中「資給以書」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戰 D.必以分人
4.出自這個故事的一個成語是 ,從字面上看,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現在用這個成語形容
(用四字短語作答)
(一二)七錄《明史·張溥傳》
【原文】
溥幼好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譯文】
張溥從小就酷愛學習,凡是所讀的書一定要親手抄寫,抄寫後朗誦一遍,就把它燒掉,又要重新抄寫,像這樣反復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筆的地方,指掌上長了老繭。冬天手指凍裂,每天要在熱水裡洗好幾次,後來他把讀書的房間題名為「七錄」。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所讀書必手鈔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湯數次 ④後名讀書之齋曰……
2.與「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義相同的有( )
A, 可以已大風攣瘺癘 B.鈔已朗誦一過
C.情不能自已 D.扁鵲已逃秦矣
3.翻譯句子。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譯文:
②後名讀書這齋曰「七錄」
譯文:
4.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②名之者誰
③不能名其一處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B.①與②不相同,③與④也不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相同 D.①與②不相同,③與④相同
5. 張溥。之所以成為明末著名學者和文學家,從文中可以看出他 從小在學習上就
(填四字短語),苦練基本功,因而練出了過硬的功夫,可見「
」(用一句名言回答)
(一三)學弈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僵最會下棋的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使弈秋誨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繳而射之 ④為是其智弗若與
2.下列各句與「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A.夫戰,勇氣也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蓮,花之君子者也
3.翻譯:惟弈秋之為聽
譯文:
4.本文通過學弈這件小事,作者意圖在說明一個什麼道理?
答:
(一四)李生論善學者
【原文】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雲『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心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譯文】
王生愛好學習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你不善於學習,是真的嗎?」王生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於學習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學習貴在善於思考,你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麼成就,根據什麼說你善於學習呢?」王生更惱恨,不理睬李生,轉身就跑。過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變了臉色離支,幾乎要拒絕人千里之外,哪裡是善於學習的人所應該具有的(態度)呢?學習的人最大的忌諱,沒有超過自己滿足,你為什麼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貽誤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聽完他的話,感到震驚,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今天才知道你說得對。我把你的話當作座右銘,用來展示明顯的警戒。」
【閱讀訓練】
1. 給下列句中加點的離注音並釋義。
①吾悉能志之 音 義
②李生說之曰 音 義
③不應而還 音 義
④迨年事蹉跎 音 義
2.與「河曲智叟亡以應」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王生不說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見
3.翻譯下面的句子
「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
譯句:
4.選出與「李生故尋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項( )
A.公問其故 B.廣故數言欲亡 C.故為之說 D.桓侯故使人問之
5.李生認為怎樣才是「善學者」?(用原文回答)
答:
(一五)問說《孟塗文集》
【原文】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
【譯文】
一個有見識的人,他做學問必然喜歡向別人提問請教。問和學,是相輔相成的,不學習鑽研不可能發現疑難,不提問請教不能使知識廣博。只是喜歡學習但不願時時向別人請教,還算不上是真正愛學習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許你還不能用於實踐,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東西,也許你還不了解它的細微末節,那麼除了向別人請教,又從哪裡去推斷解決呢?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非學無以致疑 ②而或不達於事
③非問無以廣識 ④舍問,其奚決焉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而」與「好學而不勤問」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C.人不知而不慍 D.面山而居
3.翻譯:「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譯文:
4.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不超過10個字)
答:
(一六)教學相長(節選)《札記》
【原文】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譯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然後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後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後才能自己刻苦地鑽研。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閱讀訓練】
1. 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在( )中注音,在橫線上釋義。
①弗食不知其旨( ) ②教學相長( )
③雖有至道( ) ④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
2. 翻譯句子。
①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譯文:
故曰:教學相長也
②譯文:
3.《教學相長》集中論述了 與 的關系問題,說明了 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論述時先以「 」作比繼而引入「
」,進而又以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後歸結到「 」這個結論。
(一七)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您現在擔任要職,不可以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借口推辭了。孫權說:「我難道要您研究經典成為博士嗎?只要您廣泛閱讀,見識從前的事情罷了。您說事務繁多,哪裡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覺得有很大的收獲。」於是呂蒙開始學習。到了魯肅經過尋陽,跟呂蒙一道議論軍事,非常驚訝地說:「您現在的才幹謀略,不再是當年吳地的阿蒙!」呂蒙說:「讀書人離別三日,就應該重新別眼相看。大多數哥為什麼這么遲才改變看法呢!」魯肅於是拜見呂蒙 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辭別。
【閱讀訓練】
1.選出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項( )
A. 辭以軍中多務 B.以殘年餘力 C.或以為亡 D.以刀劈狼首
2.文中有兩個通假字,這兩個通假字是: 、
3. 翻譯句子,並寫出由此而出的一個成語。
「士別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譯文:
成語:
4. 本文通過記述孫權勸勉呂蒙努力致學的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答:
(一八)顏回好學《史記》
【原文】
回年 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譯文】
顏回二十九歲,頭發全白了,過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們(以顏回為榜樣)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死了,現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閱讀訓練】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發盡白,蚤死 ②今也則亡
2.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①孔子哭之慟 ②門人益親
③弟子孰為好學 ④不貳過
3. 翻譯下面的句子。
「不遷怒,不貳過。」
譯文:
4. 顏回好學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用原文回答)
答:
(一九)邴原泣學《初潭集》
【原文】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譯文】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琅琅)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不孤單,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嶼地說:「你想讀書就來吧!」邴原進了學堂,學習異常努力。一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
【閱讀訓練】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①凡得學者 ②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③吾徒相教 ④徒以有先生也
2. 翻譯句子。
①孤者易傷,貧者易感。
譯文:
②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
譯文:
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
譯文:
3. 書塾中的老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
4. 我們應該向邴原學什麼?
答:
(二十)董遇「三餘」讀書《三國志》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興平中,關中擾亂,與兄季中依將軍段煨。采穭負販,而常挾持經書,投閑習讀,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人有從學者,遇

閱讀全文

與我們曾說中學生初學文言文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