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市中學生古詩文大賽要背什麼
滕王閣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綮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住。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惟九月,序屬三秋。潦(lǎo)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cān)騑(fēi)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情,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
被綉闥(tà),俯雕甍(méng),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xū)其駭矚。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吟俯暢,逸興遄(chuán)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dì)眄(miǎn)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hūn)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chuǎn);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què)之長風。舍簪笏(hù)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奉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雲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Ⅱ 求第八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初中古詩詞閱讀鑒賞訓練60首
2009第八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初中閱讀70篇(11~22)2009-06-21 16:2611. ★齊人有好獵者
齊人有好獵者,曠日①持久而不得獸,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②於耕作。」獵者曰:「何為?」人不對。獵者自思,得無欲吾致力於耕作有獲而後市良犬乎?於是退而疾③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市得良犬,於是獵獸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也,百事也盡然。
(選自《呂氏春秋》有改動)
【注釋】①曠日:荒廢時日。②致力:致:竭盡(精力)、集中(意志);集中力量從事(某項事業)。③疾:急切從事。
【譯文】
齊國有個喜歡打獵的人,荒廢了許多時日,可什麼野獸也沒獵到。回到家裡,就感到對不起妻子和孩子,走出家門,就感到對不起朋友鄉鄰。他獵不到野獸的原因,是他的獵狗不好。(他)想要買一隻好狗,(可是家裡又十分貧困,買不起。)有個人對他說:「你應該盡力耕田。」這個打獵的人說:「為什麼?」那個人沒有回答他。他就自己想到,該不會是想要我努力耕田有了收獲之後就可以買到好狗了吧?於是,他回家後就辛勤耕田。辛勤耕田,家裡就富裕起來。家裡富裕起來,就(有錢)買到了好狗,於是他每次打獵的收獲,常常超過別人。不僅僅是打獵,許多事情都是這樣。
【閱讀訓練】
1. 解釋句中加點詞語
(1)入 (2)家室 (3)宜 (4)疾耕
2.翻譯
(1)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2)得無欲吾致力於耕作有獲而後市良犬乎?
3.讀了這則故事,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參考答案】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應該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可勉為其難,有時暫時後退是為了更好地前進。(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蠻干,當失敗時,應該注重考慮成功的策略。)
12. ★何梅谷之妻
何梅谷,鄱陽人也。其妻垂老,好事佛,自旦至夕,必口念「觀音菩薩」千遍。何梅谷以儒學聞於時,止之則弗從,弗止又恐貽笑士人。進退狼狽。一日,呼妻至再三,隨夜隨呼勿輟。妻怒曰:「何聒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曰:「僅呼半日,汝即我怒,觀音一日被爾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妻子頓悟,遂止。
(選自明·程文憲《中州野錄》)
【譯文】
何梅谷,是鄱陽人。他的妻子將要老了,喜歡拜佛念經,從早晨到黃昏,一定要嘴裡念「觀音菩薩」上千遍。何梅谷憑著儒學好而在當時出了名,(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佛事,可是妻子不聽從,不阻止呢,他又怕給當時的讀書人留下笑柄,(這樣使得他)進退兩難。一天,他三翻兩次地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呼喊個不停。妻子生氣地說:「為什麼這么吵鬧呢?」梅谷慢慢地回答說:「(我)才喊了你半天,你就對我生氣,觀音菩薩一天被你呼喊上百遍,怎麼能對你不生氣呢?」妻子頓時明白了,於是停止做佛事。
【閱讀訓練】
1. 解釋:
(1)垂 (2)夕 (3)止之則弗從 (4)貽
2.翻譯:
觀音一日被爾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
3.何梅谷為何「進退狼狽」?
【參考答案】
1.(1)將(2)黃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觀音菩薩」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聽,不阻止她呢,又恐怕會讓讀書人見笑。
13. ★邴原棄學
邴原①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②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③有志,吾徒④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⑤《論語》。
(選自明·李贄《初潭集⑥·卷十二》)
【注釋】①邴原:三國時人,當時著名的學者,與管寧、華歆並稱「遼東三傑」。②惻:憐憫。③苟:假如,如果。④徒:白白地。⑤《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 ⑥《初潭集》:明代思想家李贄所撰,共十二卷,系內府藏本,按內容分為五類:曰夫婦,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類之中又各有子目,皆雜采古人事跡,加以評語。
【譯文】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經過書塾時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說:「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人,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不孤單,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地說:「你想讀書就來吧!」邴原說:「我沒有上學的學費。」老師說:「孩子,你如果有學好知識的志向,我可以白白地教你,不要你的學費。」邴原於是就進了學堂。(他學習異常努力),一個冬天,就能熟練地背誦《孝經》和《論語》。
【閱讀訓練】
1. 解釋:
(1)凡得學者 (2)苟 (3)徒 (4)資
2.翻譯:
(1)孤者易傷,貧者易感。
(2)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
3.塾中的老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什麼?
4.我們應該向邴原學什麼?
【參考答案】
1.(1)能夠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錢,學費
3.發現邴原無學而泣,躬身垂問。得知邴原身世後,甘願舍棄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學費。這位老師「關心貧幼」、「幫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質值得每一個人敬佩。
4.貧不喪志,立志求學,並在學習中刻苦勤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14. ★晉人好利
晉人有好利者,入市區焉。遇物即攫①之,曰:「此吾可羞②也,此物(吾)可服也,此吾可資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市伯③隨而索其直④,晉人曰:「吾利火熾時,雙目暈熱,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為爾物也。爾幸予我,我若富貴當爾償。」市伯怒,鞭之,奪其物以去。旁有哂⑤之者,晉人戟手⑥罵曰:「世人好利甚於我,往往百計而陰奪之,吾猶取之白晝,豈不又賢於彼哉?何哂之有?」
(選自明·宋濂《龍門子凝道記》)
【注釋】①攫(jué):奪取。②羞:通「饈」,美好的食品,這里當動詞用,意為「吃」。③市伯:市場上的管理官吏。④直:通「值」。⑤哂(shěn):譏笑。⑥戟(jī)手:豎起中指與食指如戟形。這是罵人時侮辱人的動作。
【譯文】
有個貪財的晉國人,走進市場。碰到東西就取,說:「這個東西我可以吃,這個東西我可以穿,這個東西我可以收藏,這個東西我可以用。」拿了就走。管理市場的官吏追出來和他要錢,這個晉國人說:「我剛才利慾熏心,兩眼暈眩、發熱,天下的東西都好像是我本來就有的,不知道是你的東西了。幸好你給了我,我如果以後發了財就還你錢。」管市場的官吏生氣了,用鞭子抽打他,把他拿的東西奪回來就離開了。旁邊有人譏笑他,晉人伸手指著他罵道:「世上貪財的人比我還要嚴重,(他們)往往想方設法用陰謀搶奪財物,我還只不過是白天去搶,難道不是比他們好多了嗎?有什麼好笑的?」
【閱讀訓練】
1. 解釋:
(1)即去 (2)索 (3)予 (4)甚於
2.翻譯:
(1)皆若己所固有。
(2)何哂之有?
3.就短文最後晉人的話,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1.(1)離開 (2)求取 (3)給 (4)比……嚴重
3.雖然強搶不是什麼值得表揚的,但晉人的辯解卻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類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當然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風范,說起廉潔慷慨激昂,而暗地裡卻貪得無厭,為自己利益費盡心機者,實在比這晉人還要差!因為他們多了一條更卑劣的品行——虛偽!
15.★范仲淹罷官
範文正公守邠(bīn)州①,暇日率僚屬登樓置酒,未舉觴(shāng)②,見縗絰(cuī dié)③數人營理④葬具者。公亟令詢之,乃寓居士人⑤卒於邠,將出殯近郊,賵(fèng)殮⑥棺槨(guǒ)⑦皆所未具。公憮然,即徹⑧宴席,厚賙(zhōu)⑨給之,使畢其事。坐客感嘆有泣下者。
【譯文】
范仲淹鎮守邠州時,閑暇的時候帶領下屬和官員登上城樓准備酒宴,還沒有舉起酒杯,就看見幾十個穿著孝服的人正在籌辦裝殮之物。他馬上派人去詢問,原來是一個客居在外的讀書人死在了邠州,將要埋葬在近郊。下葬時入殮的衣服、棺材外面的套棺都沒有準備。范仲淹很傷感,立即撤掉了酒席,重重地救濟了他們,讓他們能完成裝殮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嘆甚至有感動得流下眼淚的人。
【注釋】①邠(bin)州:古州名,在今陝西境內。②觴(shāng):酒杯。③縗絰(cuī dié):喪服,此指穿著喪服。④營理:籌辦。⑤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讀書人。⑥賵 (fèng) 殮:下葬時入殮的衣服。⑦槨(槨)(guǒ):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套棺)。⑧徹:通「撤」。⑨賙(zhōu):救濟。
【閱讀訓練】
1. 解釋:
(1)亟 (2)具 (3)憮然 (4)畢
2.翻譯:
(1)暇日率僚屬登樓置酒
(2)坐客感嘆有泣下者。
3.從上文中摘出最能體現范仲淹「先天下之後而憂」思想的有關詞句。
4.這個故事表現了范仲淹怎樣的品質?
【參考答案】
1.(1)急忙,趕快 (2)具備,齊備 (3)失意的樣子 (4)結束,完畢
3.亟令詢之、憮然,即徹宴席,厚賙給之。
4.表現了范仲淹體恤民生艱難、心繫百姓疾苦的道德風范與人格魅力。
16.★一知半解
宋人有學者,三年反而名其母①。其母曰:「子學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賢者,無過堯、舜,堯、舜名。吾所大者,無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賢不過堯、舜,母大不過天地,是以名母也。」其母曰:「子之於學者,將盡行之乎?願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於學也,將有所不行乎?願子之且以名母為後也。」
(選自《戰國策·魏策三》)
【注釋】①名其母:直呼他母親的名字。
【譯文】
宋國有個求學的人,(求學)三年後回到家居然直呼他母親的名字。他母親說:「你學習了三年,(現在)回到家卻直呼我的名字,(這是)什麼原因?」她的兒子說:「我所認為是聖賢的人,沒有超過堯、舜的,可對堯、舜是直呼他們的名字;我所認為大的東西,沒有大過天地的,可對天地也是直呼它們的名字。現在母親你賢明不會超過堯、舜,母親你大不可能超過天地,因此我就直呼母親的名字。」 他的母親說:「對於你所學的,你將要全部按照它實行嗎?希望你有可能改掉的就是直呼母親的名字;對於你所學的,你會有不實行的嗎?希望你姑且把直呼母親名字這件事放在後面(暫緩實行)。」
【閱讀訓練】
1. 解釋
(1)而名其母 (2)吾所賢者 (3)是以 (4)子之於學者
2.翻譯
(1)吾所大者,無大天地,天地名。
(2)願子之且以名母為後也。
3.題目「一知半解」是對文中宋人的諷刺,它諷刺了宋人的什麼?
【參考答案】
1.(1)卻 (2)聖賢 (3)因此 (4)用在主語和介詞結構之間,無義
3.讀死書而不善於運用,變得非常迂腐,甚至連基本的人世常識和人情倫理都忘卻了。
17.★非所言勿言
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為勿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詭①;非所爭勿爭,以避其聲②。明者視於冥冥;智者謀於未形;聰者聽於無聲;慮者戒於未成。世之溷濁③而我獨淸,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選自《說苑·說叢》)
【注釋】①詭:欺詐,姦猾。②聲:聲望,名聲。③溷濁:渾濁。
【譯文】
不需你說的你就不要說,從而來避免禍害;不需你做的你就不要做,從而來避免危險;不需你拿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從而來避免欺詐;不需你爭取你就不要爭取,從而來避免損害名聲。眼睛明亮的人能看到昏暗的地方,有智慧的人能在事情沒有發生時進行謀劃;聽力靈敏的人能在無聲中聽到聲音;善於思考的人能在禍患沒發生時做好防備。這個世界很渾濁,只有我很清白,所有的人都醉了,只有我還清醒。
【閱讀訓練】
1. 解釋:
(1)患 (2)冥冥 (3)謀 (4)戒
2.翻譯
聰者聽於無聲;慮者戒於未成。
3.「世之溷濁而我獨淸,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中的「獨清」、「獨醒」的具體體現是什麼?
【參考答案】
1.(1)禍害,災難 (2)糊塗、愚昧的樣子(昏暗的樣子)(3)謀劃(4)防備,戒備
2.聰明的人,還沒有一點聲響時就預計到了;會思考的人還沒有成功時就做好防備。
(聽力靈敏的人能在無聲中聽到聲音;善於思考的人能在禍患沒發生時做好防備。)
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為勿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詭;非所爭勿爭,以避其聲。
【特別說明】
本段中「紅色字體」為對原書的「文段」和「參考答案」的修改,敬請讀者自察。
18.★武王問治國之道
武王問於太公曰:「治國之道若何?」太公對曰:「治國之道,愛民而已。」曰:「愛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敗,生之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國之道,使民之義也,愛之而已矣。」
(選自《說苑·政理13》)
【譯文】
武王問姜太公:「治理國家的方法是什麼?」太公回答說:「治理國家的方法就是愛護百姓罷了。」武王說:「愛護百姓是做什麼事?」太公答:「給他們以利益而不要加害於他們,讓他們成功不要使他們失敗,使他們好好活著而不要殺害他們,給了他們的東西就不要再搶回來,使他們快樂別讓他們痛苦,對他們和顏悅色而不要怒目相向。這是治理國家的方法,使百姓有合宜的道德、行為,憐愛他們罷了。」
【閱讀訓練】
1. 解釋:
(1)道 (2)而已 (3)若何 (4)利
2.翻譯:
(1)愛民若何?
(2)此治國之道,使民之義也,愛之而已矣。
3.文中具體體現「治國之道」的內容是什麼?
【參考答案】
1.(1)方法 (2)罷了 (3)怎麼樣 (4)利益,好處
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敗,生之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
19.★君子之言
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 君子之學也,入於身(耳),藏於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於不足見,終於不可及也。君子慮福弗及,慮禍百之,君子擇人而取,不擇人而與,君子實如虛,有如無。
【譯文】
君子的話少而真實,小人的話多而虛假。君子的學習,傳入耳中,記在心裡,從自身做起。君子的治事,從一些不易看到的地方開始,最終使人不能趕上。君子考慮幸福往往不能周全,但思考禍患卻百倍於思考幸福。君子在領取財物時要看對象,施與財物時卻不選擇人。君子的充實如同空虛一樣,有如同沒有一樣。
【閱讀訓練】
1. 解釋:
(1)寡 (2)弗及 (3)慮 (4)禍
2.翻譯:
(1)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
(2)君子擇人而取,不擇人而與。
3.君子之言與小人之言的區別在於什麼?
4.列出文中的兩對反義詞。
【參考答案】
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慮 (4)災難,禍害
3.前者寡而實,後者多而虛。
4.寡——多、實——虛、有——無
20.★劉備納賢
初,涿郡①劉備,中山靖王之後也。少孤貧,與母以販履為業,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於色。嘗與公孫瓚②同師事盧植,由是往依瓚。瓚使備與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為平原相。備少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相友善,備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備周旋,不避艱險。常山趙雲為本郡將吏兵詣公孫瓚,劉備見而奇之,深加接納,雲遂從備至平原,為備主騎兵。
(節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涿(zhuō)郡:地名,在今河北中部。②公孫瓚(zàn):人名
【文化常識】
說「劉關張」:在歷史上,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關系親密的「恩若兄弟」。再加上《三國演義》的渲染,虛構了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為兄弟的情節,發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們一起反董卓、抗曹操、伐東吳,謀大業,同心同德,生死與共。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在民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結義、結拜就是將沒有血緣關系的群體和人,以一種虛構的血緣關系為特徵的、准宗族組織的形式結合在一起,形成團體的凝聚力,這是弱小群體抵禦強暴、免於飢寒的最常用的手段。桃園結義作為後人效仿的經典和楷模已然深入到社會。
【譯文】
當初,涿郡人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他小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家境貧苦,和母親一起靠販賣草鞋為生。劉備身高七尺五寸,雙手下垂時能夠超過膝蓋,(耳朵很大,)自己一回頭都能看得到;他胸懷大志,平時很少說話,高興、憤怒等表情不在臉上輕易流露。他曾經與公孫瓚一起在盧植門下學習儒家經義,所以前去依附公孫瓚。公孫瓚派他與田楷奪取青州,建立了戰功,因此把他任命為平原國相。劉備年輕時與河東人關羽、涿郡人張飛交情深厚,他與這兩人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但是在大庭廣眾之中,關羽和張飛整日站在劉備身邊侍衛。他們跟隨劉備應付周旋,不避艱險。常山人趙雲率領本郡的隊伍前去拜見公孫瓚,劉備見到趙雲後,認為他膽識出眾,便用心交結。於是趙雲就跟隨劉備到了平原國,為他統領騎兵。
【閱讀訓練】
1.解釋:
(1)後 (2)顧 (3)依 (4)以為 (5)詣 (6)奇
2.翻譯:
(1)少孤貧,與母以販履為業。
(2)②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於色。
3.劉備的人生經歷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參考答案】
1.(1)後代 (2)回頭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為 (5)拜見 (6)以……為奇
3.要有一番作為,就要善於海納百川。(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1.★絕妙好辭
魏武①嘗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②」八字。魏武謂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別記所知。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為「辤」;所謂「絕妙好辤」也。」魏武亦記之,與修同,乃嘆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
(節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語》)
【注釋】①魏武:指曹操。②齏(jī)臼(jiù):搗粉末的器具。
【文學常識】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撰寫,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等三十六門,該書所記個別事實雖然不盡確切,但反映了門閥世族的思想風貌,保存了社會、政治、思想、文學、語言等方面史料,價值很高。《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及白描等文學手法,佳句多多,典故不俗,後人對「魏晉風度」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部著作,尤其是摹劃人物,只寥寥數語,精神面貌便躍然紙上,誠為中華文學中的瑰寶奇葩。可惜的是,《世說》一書剛剛撰成,劉義慶就因病離開揚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時年僅41歲,宋文帝哀痛不已,贈其謚號為「康王」。
【譯文】
魏武帝曾經從曹娥碑下經過,楊修跟隨著。碑的背面題寫了「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魏武帝對楊修說:「你懂不懂得它的含義?」楊修回答說:「懂得。」魏武帝說:「你不要說,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魏武帝才說:「我已經懂得了。」於是讓楊修另外記錄下他所理解的意思。楊修記道:「黃絹,是有色的絲,在字中是一個『絕』字;幼婦,是年少女子,在字當中是一個『妙』字;外孫,是女兒之子,在字當中是一個『好』字;齏臼,是受辛之器,在字當中是一個『辭』字:合起來就是『絕妙好辭』的意思呀!」魏武帝也記下了這八個字的含義,與楊修所記相同,於是他感嘆說:「我的才能比不上你,竟然相差了三十里。」
【閱讀訓練】
1.解釋:
(1)過 (2)不 (3)行 (4)女子 (5)記
2.翻譯:
(1)卿未可言,待我思之。
(2)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
3.從文末曹操感嘆自己的才能不如楊修,說明楊修是______的人。
【參考答案】
1.經過 (2)同「否」 (3)走 (4)女兒的兒子 (5)記錄 2.略
3.才高八斗,絕頂聰明
22.★牧童捉小狼
兩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少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童於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且號且抓。其一童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號抓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動。童下視之,氣已絕矣。
(節選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文言知識】
說「且」。「且」的義項較多,在句中一般作虛詞用。當它作為連詞的時候,一般有三個義項:表示並列,可譯為「又」;表示遞進,可譯為「而且」;表示讓步,可譯為「尚且」。文中的「且號且抓」應該表示並列,是又叫又抓的意思。
【譯文】
兩個牧童走進山林里(恰好)走到一個狼窩前,窩里有兩只小狼,(兩個牧童)謀劃著各抓一隻。(他們)各自爬上一棵樹,兩棵樹相距幾十步遠。過了一會兒,老狼回來了,它鑽進狼窩一看,小狼不見了,心裡非常驚慌。一個牧童在樹上又是扭小狼的腳,又是揪它的耳朵,故意讓它哀號。老狼聽到小狼的叫聲,仰頭看見了(牧童和小狼),憤怒著沖到樹下,一邊嚎叫一邊連爬帶抓(著樹干想爬上去)。(這時)另一個牧童也在另一棵樹上欺負得小狼急促地哀號起來。老狼(聽到了)停下(它的)嚎叫四周張望,才遠遠看見另一棵樹(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離開這棵樹奔跑向另一棵樹下,(它)像剛才那樣狂叫撕抓。第一棵樹上的小狼又叫,它又轉身奔向第一棵樹。口中叫個不停,腳下奔跑個不停,來來回回跑了幾十趟,跑得漸漸慢了,叫聲漸漸弱了;不一會兒,(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過了許久,便一動不動了。牧童下樹一看,老狼已經斷氣了。
【閱讀訓練】
1.解釋:
(1)去 (2)故 (3)趨 (4)狀
2.翻譯:
(1)入穴失子,意甚倉皇。
(2)乃舍此趨彼,號抓如前狀。
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
【參考答案】
1.距離 (2)特意 (3)快速跑 (4)樣子 2.略
3.要善於用智慧戰勝比自己強大的敵人。
Ⅲ 古詩詞背誦比賽形式
一、 活動主題:
誦經典詩詞,揚傳統文化,做文明少年。
二、 參賽對象:
一至六年級學生。
三、 比賽時間:
5月27日早讀課。
四、 比賽地點:
各班教室。
五、 比賽內容: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
六、比賽形式:
每班隨機抽取四人背誦。從(1)班開始,依次進行。
七、評分標准:
1.吐字清晰,普通話標准,正確把握詩詞節奏。
2.背誦熟練,語調把握好。
3.感情飽滿真摯,表達自然,能正確把握詩詞內容,聲情並茂,朗誦富有韻味和表現力。
4.精神飽滿,表情自然,姿態得體大方。
八、比賽評委:
一年級:二年級語文老師;
二年級:一年級語文老師;
三年級:四年級語文老師;
四年級:三年級語文老師;
五年級:六年級語文老師;
六年級:五年級語文老師。
註:請每個年級全體語文老師全程參與整個過程。每個老師一定要准時到達,個人自主打分,然後取平均分作為班級競賽成績。
Ⅳ 上海市初中古詩文閱讀大賽 要背哪些
我想應該是有發一本書的吧【因為我也參加了】
有70%是書上的內容
20%是語文書課本上的
10%是要靠自己平時積累的、、、
具體考哪些就不知道了,好好看書就好了
加油吧~一起努力
Ⅳ 中學生古詩文大賽是個什麼樣的賽事
受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帶動,滬上學生學習詩詞的熱情高漲。2月26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中回學生答古詩文閱讀大賽舉行了高中組團體決賽。最終,上海中學獲得團體金獎,上外附中和七寶中學獲得團體銀獎,團體銅獎則被上海市實驗學校、復旦附中和松江二中獲得。
「粉色封面、便攜皮套、小開本、輕型紙……某微信公眾號日前推出的青春版《紅樓夢》號稱是『《紅樓夢》225年出版史上的最優質版本』,卻在出版圈和讀者中引起軒然大波,豆瓣網友甚至對該書發出『一星』集體差評……請談談你們對此事的看法。」
2月26日的賽題不僅貼近現實生活,甚至還將蘇軾與「霸道總裁」等網路詞語相連,引得學生一片歡笑。據悉,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自2002年以來,已成功舉辦15屆,總計參加初賽人數超過200萬名中學生,覆蓋全市所有中學。據介紹,過去學生們對詩歌更多強調的是記憶和背誦,2010年後,大家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訴求不斷增多,也更注重經典典籍的欣賞和傳統文化的推廣,這也是這一賽事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Ⅵ 當代學生古詩文大賽
買本語文基礎知識手冊吧 收集的都是名言警句
自然名句
1.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原游》
3.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4.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蘇軾《水調歌頭》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8.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晉.陸機《擬明月何皎皎》
10.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朝.王維《鳥鳴澗》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趙嘏《江樓感舊》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唐.李白《把酒問月》
13.暮雨不來春不去,花滿地月朦朧--宋.賀鑄《江城子》
14.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唐朝--岑參《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
19.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朝.劉長卿《別嚴士元》
20.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元月廿七日望湖樓醉書》
21.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唐.李賀《雁門太守行》
22.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內樹,若個是真梅--唐.東方虯《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唐朝.李白《北風行》
2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花鳥草蟲名句
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53.里《小池》
2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2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2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9.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絕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78.春江晚景》
3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3.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唐.劉禹錫《秋詞》
時日節日名句
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
4.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宋.辛棄疾《青玉案》
5.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6.困人天氣近清明--宋.蘇軾《浣溪沙》
7.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宋.晏殊《破陣子》
8.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杜牧《清明》
9.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更能銷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宋.辛棄疾《摸魚兒》
11.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李清照《如夢令》
1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有約》
1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14.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唐朝.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15.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16.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宋.蘇軾《贈劉景文》
17.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清.趙翼《野步》
1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登高》
19.滿城風雨近重陽--宋.潘大臨《斷句》
20.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宋.晏殊《蝶戀花》
愛國名句
1.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病起書懷》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4.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國.楚.屈原《國殤》
5.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6.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9.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10.讀書本意在元元--宋.陸游《讀書》
11.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陸游《示兒》
12.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3.楚雖三戶能抗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宋.陸游《金錯刀行》
14.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宋.鄭思肖《二礪》
1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楚.屈原《離騷》
16.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三國.曹操《蒿里行》
17.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紳《憫農》
18.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19.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20.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
21.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唐,聶夷中《詠田家》
2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3.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唐.陳陶《隴西行》
24.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宋.楊萬里《竹枝詞》
25.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殘陽--宋.李綱《病牛》
26.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明.於謙《詠煤炭》
立志名句
1.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國.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國.屈原.<<離騷>>
3.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戰國.屈原<<漁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龜雖壽>>
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北朝民歌.<<折楊柳歌辭>>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
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代白頭吟>>
9.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唐.李世民<<賜蕭禹>>
10.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贈韋侍御黃活裳二首>>
11.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氣歌>>
1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絕句>>(<<烏江>>)
13.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唐.岑參<<憶長安曲二章寄龐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酬樂天詠志見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難>>
16.少年心事當拂雲------唐.李賀<<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
22.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
23.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卧龍------唐.竇庠<<醉中贈符載>>
24.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
25.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論治體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於謙<<石灰吟>>
28.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燮<<竹石>>
3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31.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清.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
思鄉離愁名句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採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2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渭城曲>>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25.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贈別>>
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贈別>>
29.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寄黃幾復>>
3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
31.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水調歌頭>>
32.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思念家鄉的完整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逢入京使 唐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人日思歸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旅次朔方
劉皂
客舍並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
卻望並州是故鄉。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南浦別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望驛台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台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 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
村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心情名句
1.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經.小雅.小雯>>
2.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3.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唐.李白<<秋浦歌>>
4.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唐.杜甫<<夢李白>>
5.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南唐.李煜<<相見歡>>
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7.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眺樓做官別校書叔雲>>
8.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唐.杜牧<<遣懷>>
9.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韜玉<<貧女>>
10.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唐.李商隱<<錦瑟>>
11.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白居易<<長恨歌>>
12.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唐.白居易<<琵琶行>>
13.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宋.陸游<<書憤>>
14.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煥<<涼州詞>>
15.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陰>>
16.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宋.李清照<<聲聲慢>>
17.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宋.李清照<<一剪梅>>
18.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19.人到愁來無處會,不關情處總傷心------宋.黃庭堅<<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
20.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清.黃仲則<<癸已除夕偶成>>
21.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22.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後>>
23.陶陶然樂在其中------唐.楊炯<<登秘書省閣詩序>>
24.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5.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唐.杜甫.同上.
友情愛情名句
1.嚶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衛風.木瓜>>
4.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5.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8.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
12.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徒步歸行>>
13.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與友人尋山>>
14.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15.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漢.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16.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
17.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王維<<相思>>
18.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唐.李白<<長干行>>
1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歐陽修<<生查子>>
20.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宋.柳永<<晝夜樂>>
21.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唐.李商隱<<無題二首>>
22.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崔護<<題都城南庄>>
2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24.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竹枝詞>>
25.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元稹<<離思五首>>
26.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唐.白居易<<長恨歌>>
27.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唐.李益<<寫情>>
28.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29.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唐.白居易<<長恨歌>>
30.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教化名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3.十年磨一劍------唐.賈島<<劍客>>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
1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郭槐>>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行路難>>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並州>>
19.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哲理名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鶴鳴>>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4.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晉.劉琨<<重贈盧諶>>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登鸛雀樓>>
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7.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8.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憫農>>
Ⅶ 急求一篇文言文背誦比賽搞笑主持稿!大家幫幫忙 謝謝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大家晚上好!
在這寒風蕭蕭的初冬時節,在神8騰飛太空又順利返航的背景下,在這舉國洋溢著歡聲笑語的美好的日子裡,我們迎來了各位文人墨客期待已久的文言文背誦比賽。
對,是文言文。對,你沒聽錯!也許大家已經激動得躍躍欲試了,但還是請大家暫時按捺住自己的激動心情,讓我們先歡迎到場的評委老師們!
開場大概就這樣吧,我只是拋磚引玉,發揮你的想像力吧!
Ⅷ 經典古詩文背誦比賽(除現當代文學以外的經典)
背誦古詩文有以下好處:
1、增強記憶力,記憶古詩文,無疑等於每天做一套腦體操。
2、提高語言文字能力,學生頭腦中有大量的名篇佳句,還擔心他將來寫文章不文思泉湧,出口成章?
3、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中華文化的歷史文化知識蘊含在古詩文經典中,背下這些優秀篇章,增強學生的感悟能力。
4、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能經常進行古詩文朗讀比賽,即可形成壯觀的朗讀氛圍。
5、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千古美文,形成獨特的審美能力。
6、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背下大段的古詩文,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7、磨練學生的意志和堅持力,培養學生的耐性,在長期堅持學習的過程中無形中培養了持之以恆的精神。
8、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文以載道,背下精選的經典古詩文,等於擁有了打開華夏寶庫的鑰匙。
9、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既然背誦古詩文對學生來說好處多多,那麼背誦古詩文不因該成為學生的負擔而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在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文的過程中,要從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絕不能死記硬背。理解記憶、聯想記憶、歸類記憶等都是很好的記憶方法。
理解記憶要求學生對作品的思想內容、結構層次和藝術手法作全面分析,形成自己的閱讀思路,由點到面地進行理解記憶,這樣記憶的時間會更長久。
聯想記憶是我在課堂上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可以從主旨、藝術手法、結構特點等方面進行聯想和比較,這樣既達到對新知識的掌握又達到對舊知識的鞏固,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歸類記憶需要對作品進行分類整理。可從表達方式、抒情類別等方面進行歸類,將同類的作品放在一起記憶,更有助於提高記憶效果。總之無論哪一種記憶方法,都需要有一個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過程。記憶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