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西部地區農村初中學生思維訓練的教學探究

西部地區農村初中學生思維訓練的教學探究

發布時間:2021-03-11 18:22:46

㈠ 如何培養農村初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腦對當前事物的間接反映,反映的是事物內在的聯系和本質,即平常所說的動腦筋、思考」。《數學新課程標准》總體目標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在數學思考方面,發展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繹能力。由於目前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薄弱 ,硬體設施與城鎮小學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學生學習生活環境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訓練相對於學習的知識內容明顯滯後,以致學生升入初中後要學習相同的教材內容,按照新課標要求實現數學思考方面的目標存在較大的困難和障礙,直接影響著初中數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發展。為此,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降低要求,找准思維訓練的鏈接,在樹立新課程理念的前提下,創新教法,探索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才能實現不同學生在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一、熟悉學生、找准思維訓練的切入點《數學課程標准》基本理念指出:「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維方式將導致不同的學習傾向」。教師面對新任課班級的學生要通過提問、作業、測評、語言交流、家訪等不同方式了解來自邊遠山區和薄弱小學的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思維能力的缺陷,發現他們認知水平的差異,耐心幫助來自邊遠山區和薄弱小學的學生,找准切入點,引導學生走出由於大量地重復作業,單純地死記硬背和一味模仿而形成的簡單機械的思維模式套路,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促使學生開展有效的數學思維活動,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打好基礎。二、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思維訓練目標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材中敘述性的語言、符號、圖形、閱讀材料、課題探索、例題、習題都是知識的載體。知識的性質、結構、特點決定語言的類型,語言符號及運算式子又反作用於思維,促進各種形式思維的發展,不同的知識結構和語言形式對思維訓練起不同的作用。如幾何語言屬於抽象概念,適宜訓練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函數圖象注重直觀性,則適宜訓練形象思維。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可以設計一定的思維訓練方向。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可以這樣進行設計:1、用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猜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這個猜測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直覺思維的過程。2、通過合作學習,有步驟地准確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並找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異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3、通過在數軸表示解集,培養形象思維。4、通過糾錯練習,培養思維的批判性。在選擇練習和作業時要不斷創新,增強針對性。若用選擇判斷題,就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若選擇逆向思考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若選擇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思維的獨創性和靈活性;用和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三、發展學生智力,培養思維品質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是發展智力,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的前提和基礎。1、類比遷移,培養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達到較高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表現在能善於深入地思考問題,從繁雜的現象中抓住並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由於農村初中學生的認知結構缺損程度較大,他們不善於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因而思考問題缺乏深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先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恰當的類比,抓住知識系統中相同、相近、相似的要素聯系,實現知識的遷移,從而獲得扎實牢固的新知識和技能,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的思維向深層發展.2、合理聯想,培養思維的敏捷性。思維的敏捷性是指一個人在進行思維活動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學習中表現為運算正確迅速,觀察圖形避繁就簡,能准確地找出已知條件中有價值的因素,思路清晰,過程簡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強化知識和技能訓練,同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合理而豐富的聯想,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思維過程更加敏銳。在進行扇形面積公式s= LR時自然聯想到三角形面積公式S= ah,兩個公式相象,但其元素有著本質的區別:L是弧長,R是扇形半徑,a是三角形底邊,h是底邊上的高其內在聯系是計算弓形面積時,a成為弧L所對的弦,h是弦心距,S弓形=S扇形—S三角形。 3.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培養思維的多維性。思維的多維性是指思維活動具有較高的靈活程度,能善於沿著不同角度,輻順著不同的方向,選擇不同方法對同一問題從多層次,多方位的認識。數學教學應當引導學生不拘泥於狹隘的單一思路,探求多種思路,一題多解,培養思維的多維性。如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先引導學生回顧實驗及啟示,師生共同得出基本證法,然後分組討論找尋其它證法。這樣教學活動就成了學生展示不同思維的過程,也是教師引導學生 創新理念的生成過程。 4、規范數學語言,培養思維的邏輯性。思維的邏輯性表現為遵循邏輯規律,使思考的問題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前後連貫。在數學課上,教師通過提問,鼓勵學生口述概念、定理、公理及解題過程來實行語言調控,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做語言簡潔規范,邏輯性強。四、點燃智慧的火花,發展思維能力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要實現新課標中數學思考方面的四個目標:1、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抽象就是對一事物的整體信息有所取捨,將其本質屬性的信息加工處理,形成概念和理論模型。如通過對事物的計數,抽象出「自然數」的概念,從拉直的線,桌子邊,光線等事物的屬性中,略去小彎曲,舍掉粗細,抽取「直」的特徵,從而獲得「直線」從概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注重實際問題中數和形的特徵,而忽視其它性質,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純粹的數量關系和幾何問題,從而利用純粹的數學模型中解決現實問題。如觀察溫度計時只抽出刻度線和數值得到數軸。讓學生設法用數表示教室中同學的座位,得方位的表示方法。2、豐富對現實空間圖形的認識,發展形象思維。在數學學習中,學生通過對空間或圖形的形式進行感知獲得表象,並對這些表象進行加工改造,按照一定的規律描述而形成新的形象就是形象思維。新課程在小學已經了解一些簡單的幾何知識,教師可讓學生在回顧小學知識的基礎上,啟發他們想像規則幾何體的平面圖形,能用一般語言或數學語言描述它們之間的關系。如用平行、垂直、共點、共線、全等、相似等描述點、線、圖形之間的關系。 為了幫助學困生的思維發展,可以讓學生動手做一些幾何模型,如做正方體,然後將模型展開,看一看展開圖有多少個正方形,反過來能看出哪些由正方形連成展開圖能圍成正方體;製作聖誕老人的帽子,並設法計算其面積等,引發學生想像力,逐步建立幾何圖形觀念,發展形象思維。3、經歷觀察、實驗、猜測、發展合情推理能力。推理---是根據判斷之間的關系,從一個或幾個判斷作出一個新的判斷的思維形式,推理所依據的判斷叫前提,得出的新判斷叫結論。合情推理,就是合乎初中學生的思維態勢和情感的推理,可分為:⑴歸納推理,通過對事物部分特徵的研究,推斷更大范圍內事物的整體特徵,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和性質的思維方式,代數中運算律多數是這樣概括出來的。⑵類比推理,其本質是相似性擴張。可以引導學生對有相似性的問題作出模仿、移植、推廣,能根據外形或意義相似性套用公式。套公式是最典型的類比,含有「代入」,「等量代換」的概念,結論正確可靠。在解應用題時,要善於將問題情境與所學過的數學模型進行類比,如銀行利率、物品價格升降、產品成本升降、人口增長率等在本質上相似,都可以增長率所推出的數學模型來解決。在新課程中,從七年級到九年級上學期的幾何學習中常常採用看一看、畫一畫、比一比、量一量、猜一猜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這種探索——發現——歸納——猜想的學習方式就是為了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4體會證明過程,發展演繹推理能力演繹推理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事實的推理,是數學中進行嚴格論證的基本工具。新課標要求,初中數學教學初步發展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演繹推理的基本模式是三段論式,即:⑴M——P (M具有P的性質) 大前提⑵S——M (S屬於M) 小前提⑶S----P (S具有P的性質) 結論數學的證明過程是一連串的三段論連接起來的,常把大前提省略(初中學生寫在後面的括弧里。)如:⑴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 (大前提)⑵矩形屬於平行四邊形 (小前提)⑶所以矩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結論)書寫格式:∵矩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OA=OC OB=OD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按照新課標要求,在七、八年級學習幾何知識讓學生做到以下幾點:⑴理解並記憶幾何基礎知識,正確地把握定義、公理、定理的含義,它們是幾何證明的理論依據(常常作為大前提)。⑵掌握正確地識圖和畫圖方法,識圖就是看圖,能看懂簡單圖形的幾何意義,通過分析會把復雜圖形看成簡單圖形的組合和拼湊,在拆分的過程中找出已知條件和要證結論有什麼關系。⑶學會運用幾何語言。引導學生理解幾何圖形與語言敘述之間的聯系,做到能根據敘述的語言符號想像出或畫出圖形;同時也能把圖形用幾何語言敘述清楚。如:直線a平行於直線b幾何語言是:a∥b圖形:a _________ b__________⑷掌握分析思路,規范書寫過程。由於農村初中學生在同一班級基礎水平差異較大,在教學時應適當降低對部分學生的要求,先易後難,逐步掌握分析法(倒思順證,即分析思路是由結論找向條件;書寫證明過程由條件到結論)。同時引導學生探索綜合法,學會用「兩頭湊」的方法分析思路。訓練書寫過程,可以先口述,後用語言敘述,再用數學符號表達,最後規范格式,不斷完善發展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 「思維是人腦對當前事物的間接反映,反映的是事物內在的聯系和本質,即平常所說的動腦筋、思考」。《數學新課程標准》總體目標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在數學思考方面,發展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繹能力。由於目前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薄弱 ,硬體設施與城鎮小學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學生學習生活環境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訓練相對於學習的知識內容明顯滯後,以致學生升入初中後要學習相同的教材內容,按照新課標要求實現數學思考方面的目標存在較大的困難和障礙,直接影響著初中數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發展。為此,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降低要求,找准思維訓練的鏈接,在樹立新課程理念的前提下,創新教法,探索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才能實現不同學生在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一、熟悉學生、找准思維訓練的切入點《數學課程標准》基本理念指出:「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維方式將導致不同的學習傾向」。教師面對新任課班級的學生要通過提問、作業、測評、語言交流、家訪等不同方式了解來自邊遠山區和薄弱小學的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思維能力的缺陷,發現他們認知水平的差異,耐心幫助來自邊遠山區和薄弱小學的學生,找准切入點,引導學生走出由於大量地重復作業,單純地死記硬背和一味模仿而形成的簡單機械的思維模式套路,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促使學生開展有效的數學思維活動,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打好基礎。二、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思維訓練目標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材中敘述性的語言、符號、圖形、閱讀材料、課題探索、例題、習題都是知識的載體。知識的性質、結構、特點決定語言的類型,語言符號及運算式子又反作用於思維,促進各種形式思維的發展,不同的知識結構和語言形式對思維訓練起不同的作用。如幾何語言屬於抽象概念,適宜訓練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函數圖象注重直觀性,則適宜訓練形象思維。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可以設計一定的思維訓練方向。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可以這樣進行設計:1、用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猜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這個猜測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直覺思維的過程。2、通過合作學習,有步驟地准確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並找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異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3、通過在數軸表示解集,培養形象思維。4、通過糾錯練習,培養思維的批判性。在選擇練習和作業時要不斷創新,增強針對性。若用選擇判斷題,就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若選擇逆向思考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若選擇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思維的獨創性和靈活性;用和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三、發展學生智力,培養思維品質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是發展智力,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的前提和基礎。1、類比遷移,培養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達到較高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表現在能善於深入地思考問題,從繁雜的現象中抓住並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由於農村初中學生的認知結構缺損程度較大,他們不善於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因而思考問題缺乏深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先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恰當的類比,抓住知識系統中相同、相近、相似的要素聯系,實現知識的遷移,從而獲得扎實牢固的新知識和技能,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的思維向深層發展.2、合理聯想,培養思維的敏捷性。思維的敏捷性是指一個人在進行思維活動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學習中表現為運算正確迅速,觀察圖形避繁就簡,能准確地找出已知條件中有價值的因素,思路清晰,過程簡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強化知識和技能訓練,同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合理而豐富的聯想,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思維過程更加敏銳。在進行扇形面積公式s= LR時自然聯想到三角形面積公式S= ah,兩個公式相象,但其元素有著本質的區別:L是弧長,R是扇形半徑,a是三角形底邊,h是底邊上的高其內在聯系是計算弓形面積時,a成為弧L所對的弦,h是弦心距,S弓形=S扇形—S三角形。 3.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培養思維的多維性。思維的多維性是指思維活動具有較高的靈活程度,能善於沿著不同角度,輻順著不同的方向,選擇不同方法對同一問題從多層次,多方位的認識。數學教學應當引導學生不拘泥於狹隘的單一思路,探求多種思路,一題多解,培養思維的多維性。如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先引導學生回顧實驗及啟示,師生共同得出基本證法,然後分組討論找尋其它證法。這樣教學活動就成了學生展示不同思維的過程,也是教師引導學生 創新理念的生成過程。 4、規范數學語言,培養思維的邏輯性。思維的邏輯性表現為遵循邏輯規律,使思考的問題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前後連貫。在數學課上,教師通過提問,鼓勵學生口述概念、定理、公理及解題過程來實行語言調控,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做語言簡潔規范,邏輯性強。四、點燃智慧的火花,發展思維能力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要實現新課標中數學思考方面的四個目標:1、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抽象就是對一事物的整體信息有所取捨,將其本質屬性的信息加工處理,形成概念和理論模型。如通過對事物的計數,抽象出「自然數」的概念,從拉直的線,桌子邊,光線等事物的屬性中,略去小彎曲,舍掉粗細,抽取「直」的特徵,從而獲得「直線」從概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注重實際問題中數和形的特徵,而忽視其它性質,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純粹的數量關系和幾何問題,從而利用純粹的數學模型中解決現實問題。如觀察溫度計時只抽出刻度線和數值得到數軸。讓學生設法用數表示教室中同學的座位,得方位的表示方法。2、豐富對現實空間圖形的認識,發展形象思維。在數學學習中,學生通過對空間或圖形的形式進行感知獲得表象,並對這些表象進行加工改造,按照一定的規律描述而形成新的形象就是形象思維。新課程在小學已經了解一些簡單的幾何知識,教師可讓學生在回顧小學知識的基礎上,啟發他們想像規則幾何體的平面圖形,能用一般語言或數學語言描述它們之間的關系。如用平行、垂直、共點、共線、全等、相似等描述點、線、圖形之間的關系。 為了幫助學困生的思維發展,可以讓學生動手做一些幾何模型,如做正方體,然後將模型展開,看一看展開圖有多少個正方形,反過來能看出哪些由正方形連成展開圖能圍成正方體;製作聖誕老人的帽子,並設法計算其面積等,引發學生想像力,逐步建立幾何圖形觀念,發展形象思維。3、經歷觀察、實驗、猜測、發展合情推理能力。推理---是根據判斷之間的關系,從一個或幾個判斷作出一個新的判斷的思維形式,推理所依據的判斷叫前提,得出的新判斷叫結論。合情推理,就是合乎初中學生的思維態勢和情感的推理,可分為:⑴歸納推理,通過對事物部分特徵的研究,推斷更大范圍內事物的整體特徵,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和性質的思維方式,代數中運算律多數是這樣概括出來的。⑵類比推理,其本質是相似性擴張。可以引導學生對有相似性的問題作出模仿、移植、推廣,能根據外形或意義相似性套用公式。套公式是最典型的類比,含有「代入」,「等量代換」的概念,結論正確可靠。在解應用題時,要善於將問題情境與所學過的數學模型進行類比,如銀行利率、物品價格升降、產品成本升降、人口增長率等在本質上相似,都可以增長率所推出的數學模型來解決。在新課程中,從七年級到九年級上學期的幾何學習中常常採用看一看、畫一畫、比一比、量一量、猜一猜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這種探索——發現——歸納——猜想的學習方式就是為了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4體會證明過程,發展演繹推理能力演繹推理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事實的推理,是數學中進行嚴格論證的基本工具。新課標要求,初中數學教學初步發展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演繹推理的基本模式是三段論式,即:⑴M——P (M具有P的性質) 大前提⑵S——M (S屬於M) 小前提⑶S----P (S具有P的性質) 結論數學的證明過程是一連串的三段論連接起來的,常把大前提省略(初中學生寫在後面的括弧里。)如:⑴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 (大前提)⑵矩形屬於平行四邊形 (小前提)⑶所以矩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結論)書寫格式:∵矩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OA=OC OB=OD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按照新課標要求,在七、八年級學習幾何知識讓學生做到以下幾點:⑴理解並記憶幾何基礎知識,正確地把握定義、公理、定理的含義,它們是幾何證明的理論依據(常常作為大前提)。⑵掌握正確地識圖和畫圖方法,識圖就是看圖,能看懂簡單圖形的幾何意義,通過分析會把復雜圖形看成簡單圖形的組合和拼湊,在拆分的過程中找出已知條件和要證結論有什麼關系。⑶學會運用幾何語言。引導學生理解幾何圖形與語言敘述之間的聯系,做到能根據敘述的語言符號想像出或畫出圖形;同時也能把圖形用幾何語言敘述清楚。如:直線a平行於直線b幾何語言是:a∥b圖形:a _________ b__________⑷掌握分析思路,規范書寫過程。由於農村初中學生在同一班級基礎水平差異較大,在教學時應適當降低對部分學生的要求,先易後難,逐步掌握分析法(倒思順證,即分析思路是由結論找向條件;書寫證明過程由條件到結論)。同時引導學生探索綜合法,學會用「兩頭湊」的方法分析思路。訓練書寫過程,可以先口述,後用語言敘述,再用數學符號表達,最後規范格式,不斷完善發展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

㈡ 怎樣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

1、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是指能隨事物的變化而隨機應變的及時性,以及不過多地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如果缺乏思維靈活性,我們的思維就會更加傾向某種具體的方式和方法,很容易出現鑽牛角尖的情況,片面追求解決問題的模式化和程序化,長此以往造成思維出現惰性。
擅於從舊的模式和普遍制約條件中脫離出來,找到正確的方向;針對知識可以運用自如,善運用辯證思想來平衡事物之間的關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懂得變通和調整思路等等,這些是思維靈活性養成的直接表現。
2、培養數學思維的嚴謹性
思維的嚴謹性是指考慮問題的嚴密、有據。要提高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必須嚴格要求,加強訓練。
落實到孩子學習生活中去,就是要求在學習新知識時從基本理念開始,做到在思路清晰的前提條件下穩扎穩打,逐步深入,在這個相對來說緩慢的過程中養成思考問題周密的思維習慣,在進行論證推理時掌握足夠的理由作為依據;在練習試題時善於留心題干中的隱蔽條件,詳細答題,不吝嗇地寫出解題思路。
3、培養數學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以及思維活動的深度和難度。相信大多數學生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有時候老師評講試卷,一聽錯題的解題過程很容易就懂了,恍然大悟自己居然犯了如此低級的錯誤,但一旦離開書本和老師就無法領會到解題方法和實質,實現獨立解題。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透過現象看數學的本質,掌握最基礎的數學概念,洞察數學對象之間的聯系,這是思維深刻與否的主要表現。
4、培養思維的廣闊性
思維的廣闊性是指對一個問題能從多方面考慮。具體表現為對一個事實能作多方面的解釋,對一個對象能用多種方式表達,對一個題目能想出各種不同的解法。在數學學習中,注重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拓廣解題思路,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5、培養思維的批判性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思維活動中善於嚴格地估計思維材料和精細地檢查思維過程。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善於從已有的答案和解題過程中提煉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能一味盲從,要學會用批判性的思路去進行各種方式的反思和檢驗。就算思想上完全接受了東西,也要謀改善,提出新的想法和見解。

㈢ 我是怎樣在初三幾何教學中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

「思維是人腦對當前事物的間接反映,反映的是事物內在的和本質,即平常所說的動腦筋、思考」。《數學新課程標准》總體目標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在數學思考方面,發展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繹能力。由於目前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薄弱 ,硬體設施與城鎮小學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學生學習生活環境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訓練相對於學習的知識內容明顯滯後,以致學生升入初中後要學習相同的教材內容,按照新課標要求實現數學思考方面的目標存在較大的困難和障礙,直接影響著初中數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發展。為此,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降低要求,找准思維訓練的鏈接,在樹立新課程理念的前提下,創新教法,探索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才能實現不同學生在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一、熟悉學生、找准思維訓練的切入點《數學課程標准》基本理念指出:「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維方式將導致不同的學習傾向」。教師面對新任課班級的學生要通過提問、作業、測評、語言交流、家訪等不同方式了解來自邊遠山區和薄弱小學的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思維能力的缺陷,發現他們認知水平的差異,耐心幫助來自邊遠山區和薄弱小學的學生,找准切入點,引導學生走出由於大量地重復作業,單純地死記硬背和一味模仿而形成的簡單機械的思維模式套路,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促使學生開展有效的數學思維活動,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打好基礎。二、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思維訓練目標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材中敘述性的語言、符、圖形、閱讀材料、課題探索、例題、習題都是知識的載體。知識的性質、結構、特點決定語言的類型,語言符及運算式子又反作用於思維,促進各種形式思維的發展,不同的知識結構和語言形式對思維訓練起不同的作用。如幾何語言屬於抽象概念,適宜訓練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函數圖象注重直觀性,則適宜訓練形象思維。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可以設計一定的思維訓練方向。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可以這樣進行設計:1、用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猜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這個猜測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直覺思維的過程。2、通過合作學習,有步驟地准確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並找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異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3、通過在數軸表示解集,培養形象思維。4、通過糾錯練習,培養思維的批判性。在選擇練習和作業時要不斷創新,增強針對性。若用選擇判斷題,就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若選擇逆向思考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若選擇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思維的獨創性和靈活性;用和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三、發展學生智力,培養思維品質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是發展智力,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的前提和基礎。1、類比遷移,培養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達到較高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表現在能善於深入地思考問題,從繁雜的現象中抓住並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由於農村初中學生的認知結構缺損程度較大,他們不善於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因而思考問題缺乏深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先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恰當的類比,抓住知識系統中相同、相近、相似的要素,實現知識的遷移,從而獲得扎實牢固的新知識和技能,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的思維向深層發展.2、合理聯想,培養思維的敏捷性。思維的敏捷性是指一個人在進行思維活動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學習中表現為運算正確迅速,觀察圖形避繁就簡,能准確地找出已知條件中有價值的因素,思路清晰,過程簡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強化知識和技能訓練,同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合理而豐富的聯想,溝通知識間的內在,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思維過程更加敏銳。在進行扇形公式s= LR時自然聯想到三角形公式S= ah,兩個公式相象,但其元素有著本質的區別:L是弧長,R是扇形半徑,a是三角形底邊,h是底邊上的高其內在是計算弓形時,a成為弧L所對的弦,h是弦心距,S弓形=S扇形-S三角形。 3.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培養思維的性。思維的性是指思維活動具有較高的靈活程度,能善於沿著不同角度,輻順著不同的方向,選擇不同方法對同一問題從多層次,多方位的認識。數學教學應當引導學生不拘泥於狹隘的單一思路,探求多種思路,一題多解,培養思維的性。如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先引導學生回顧實驗及啟示,師生共同得出基本證法,然後分組討論找尋其它證法。這樣教學活動就成了學生展示不同思維的過程,也是教師引導學生 創新理念的生成過程。 4、規范數學語言,培養思維的邏輯性。思維的邏輯性表現為遵循邏輯規律,使思考的問題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前後連貫。在數學課上,教師通過提問,鼓勵學生口述概念、定理、公理及解題過程來實行語言調控,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做語言簡潔規范,邏輯性強。四、點燃智慧的火花,發展思維能力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要實現新課標中數學思考方面的四個目標:1、建立數感和符感,發展抽象思維。抽象就是對一事物的整體信息有所取捨,將其本質屬性的信息加工處理,形成概念和理論模型。如通過對事物的計數,抽象出「自然數」的概念,從拉直的線,桌子邊,光線等事物的屬性中,略去小彎曲,舍掉粗細,抽取「直」的特徵,從而獲得「直線」從概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注重實際問題中數和形的特徵,而忽視其它性質,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純粹的數量關系和幾何問題,從而利用純粹的數學模型中解決現實問題。如觀察溫度計時只抽出刻度線和數值得到數軸。讓學生設法用數表示教室中同學的座位,得方位的表示方法。2、豐富對現實空間圖形的認識,發展形象思維。在數學學習中,學生通過對空間或圖形的形式進行感知獲得表象,並對這些表象進行加工改造,按照一定的規律描述而形成新的形象就是形象思維。新課程在小學已經了解一些簡單的幾何知識,教師可讓學生在回顧小學知識的基礎上,啟發他們想像規則幾何體的平面圖形,能用一般語言或數學語言描述它們之間的關系。如用平行、垂直、共點、共線、全等、相似等描述點、線、圖形之間的關系。 為了幫助學困生的思維發展,可以讓學生動手做一些幾何模型,如做正方體,然後將模型展開,看一看展開圖有多少個正方形,反過來能看出哪些由正方形連成展開圖能圍成正方體;聖誕老人的帽子,並設法計算其等,引發學生想像力,逐步建立幾何圖形觀念,發展形象思維。3、經歷觀察、實驗、猜測、發展合情推理能力。推理---是根據判斷之間的關系,從一個或幾個判斷作出一個新的判斷的思維形式,推理所依據的判斷叫前提,得出的新判斷叫結論。合情推理,就是合乎初中學生的思維態勢和情感的推理,可分為:⑴歸納推理,通過對事物部分特徵的研究,推斷更大范圍內事物的整體特徵,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和性質的思維方式,代數中運算律多數是這樣概括出來的。⑵類比推理,其本質是相似性擴張。可以引導學生對有相似性的問題作出模仿、移植、推廣,能根據外形或意義相似性套用公式。套公式是最典型的類比,含有「代入」,「等量代換」的概念,結論正確可靠。在解應用題時,要善於將問題情境與所學過的數學模型進行類比,如銀行利率、物品價格升降、產品成本升降、人口增長率等在本質上相似,都可以增長率所推出的數學模型來解決。在新課程中,從七年級到九年級上學期的幾何學習中常常採用看一看、畫一畫、比一比、量一量、猜一猜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這種探索--發現--歸納--猜想的學習方式就是為了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4體會證明過程,發展演繹推理能力演繹推理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事實的推理,是數學中進行嚴格論證的基本工具。新課標要求,初中數學教學初步發展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演繹推理的基本模式是三段論式,即:⑴M--P (M具有P的性質) 大前提⑵S--M (S屬於M) 小前提⑶S----P (S具有P的性質) 結論數學的證明過程是一連串的三段論連接起來的,常把大前提省略(初中學生寫在後面的括里。)如:⑴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 (大前提)⑵矩形屬於平行四邊形 (小前提)⑶所以矩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結論)書寫格式:∵矩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OA=OC OB=OD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按照新課標要求,在七、八年級學習幾何知識讓學生做到以下幾點:⑴理解並記憶幾何基礎知識,正確地把握定義、公理、定理的含義,它們是幾何證明的理論依據(常常作為大前提)。⑵掌握正確地識圖和畫圖方法,識圖就是看圖,能看懂簡單圖形的幾何意義,通過會把復雜圖形看成簡單圖形的組合和拼湊,在拆分的過程中找出已知條件和要證結論有什麼關系。⑶學會運用幾何語言。引導學生理解幾何圖形與語言敘述之間的,做到能根據敘述的語言符想像出或畫出圖形;同時也能把圖形用幾何語言敘述清楚。如:直線a平行於直線b幾何語言是:a∥b圖形:a _________ b__________⑷掌握思路,規范書寫過程。由於農村初中學生在同一班級基礎水平差異較大,在教學時應適當降低對部分學生的要求,先易後難,逐步掌握法(倒思順證,即思路是由結論找向條件;書寫證明過程由條件到結論)。同時引導學生探索綜合法,學會用「兩頭湊」的方法思路。訓練書寫過程,可以先口述,後用語言敘述,再用數學符表達,最後規范格式,不斷完善發展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 「思維是人腦對當前事物的間接反映,反映的是事物內在的和本質,即平常所說的動腦筋、思考」。《數學新課程標准》總體目標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在數學思考方面,發展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繹能力。由於目前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薄弱 ,硬體設施與城鎮小學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學生學習生活環境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訓練相對於學習的知識內容明顯滯後,以致學生升入初中後要學習相同的教材內容,按照新課標要求實現數學思考方面的目標存在較大的困難和障礙,直接影響著初中數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發展。為此,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降低要求,找准思維訓練的鏈接,在樹立新課程理念的前提下,創新教法,探索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才能實現不同學生在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一、熟悉學生、找准思維訓練的切入點《數學課程標准》基本理念指出:「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維方式將導致不同的學習傾向」。教師面對新任課班級的學生要通過提問、作業、測評、語言交流、家訪等不同方式了解來自邊遠山區和薄弱小學的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思維能力的缺陷,發現他們認知水平的差異,耐心幫助來自邊遠山區和薄弱小學的學生,找准切入點,引導學生走出由於大量地重復作業,單純地死記硬背和一味模仿而形成的簡單機械的思維模式套路,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促使學生開展有效的數學思維活動,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打好基礎。二、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思維訓練目標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材中敘述性的語言、符、圖形、閱讀材料、課題探索、例題、習題都是知識的載體。知識的性質、結構、特點決定語言的類型,語言符及運算式子又反作用於思維,促進各種形式思維的發展,不同的知識結構和語言形式對思維訓練起不同的作用。如幾何語言屬於抽象概念,適宜訓練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函數圖象注重直觀性,則適宜訓練形象思維。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可以設計一定的思維訓練方向。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可以這樣進行設計:1、用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猜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這個猜測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直覺思維的過程。2、通過合作學習,有步驟地准確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並找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異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3、通過在數軸表示解集,培養形象思維。4、通過糾錯練習,培養思維的批判性。在選擇練習和作業時要不斷創新,增強針對性。若用選擇判斷題,就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若選擇逆向思考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若選擇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思維的獨創性和靈活性;用和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三、發展學生智力,培養思維品質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是發展智力,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的前提和基礎。1、類比遷移,培養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達到較高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表現在能善於深入地思考問題,從繁雜的現象中抓住並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由於農村初中學生的認知結構缺損程度較大,他們不善於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因而思考問題缺乏深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先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恰當的類比,抓住知識系統中相同、相近、相似的要素,實現知識的遷移,從而獲得扎實牢固的新知識和技能,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的思維向深層發展.2、合理聯想,培養思維的敏捷性。思維的敏捷性是指一個人在進行思維活動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學習中表現為運算正確迅速,觀察圖形避繁就簡,能准確地找出已知條件中有價值的因素,思路清晰,過程簡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強化知識和技能訓練,同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合理而豐富的聯想,溝通知識間的內在,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思維過程更加敏銳。在進行扇形公式s= LR時自然聯想到三角形公式S= ah,兩個公式相象,但其元素有著本質的區別:L是弧長,R是扇形半徑,a是三角形底邊,h是底邊上的高其內在是計算弓形時,a成為弧L所對的弦,h是弦心距,S弓形=S扇形-S三角形。 3.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培養思維的性。思維的性是指思維活動具有較高的靈活程度,能善於沿著不同角度,輻順著不同的方向,選擇不同方法對同一問題從多層次,多方位的認識。數學教學應當引導學生不拘泥於狹隘的單一思路,探求多種思路,一題多解,培養思維的性。如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先引導學生回顧實驗及啟示,師生共同得出基本證法,然後分組討論找尋其它證法。這樣教學活動就成了學生展示不同思維的過程,也是教師引導學生 創新理念的生成過程。 4、規范數學語言,培養思維的邏輯性。思維的邏輯性表現為遵循邏輯規律,使思考的問題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前後連貫。在數學課上,教師通過提問,鼓勵學生口述概念、定理、公理及解題過程來實行語言調控,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做語言簡潔規范,邏輯性強。四、點燃智慧的火花,發展思維能力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要實現新課標中數學思考方面的四個目標:1、建立數感和符感,發展抽象思維。抽象就是對一事物的整體信息有所取捨,將其本質屬性的信息加工處理,形成概念和理論模型。如通過對事物的計數,抽象出「自然數」的概念,從拉直的線,桌子邊,光線等事物的屬性中,略去小彎曲,舍掉粗細,抽取「直」的特徵,從而獲得「直線」從概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注重實際問題中數和形的特徵,而忽視其它性質,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純粹的數量關系和幾何問題,從而利用純粹的數學模型中解決現實問題。如觀察溫度計時只抽出刻度線和數值得到數軸。讓學生設法用數表示教室中同學的座位,得方位的表示方法。2、豐富對現實空間圖形的認識,發展形象思維。在數學學習中,學生通過對空間或圖形的形式進行感知獲得表象,並對這些表象進行加工改造,按照一定的規律描述而形成新的形象就是形象思維。新課程在小學已經了解一些簡單的幾何知識,教師可讓學生在回顧小學知識的基礎上,啟發他們想像規則幾何體的平面圖形,能用一般語言或數學語言描述它們之間的關系。如用平行、垂直、共點、共線、全等、相似等描述點、線、圖形之間的關系。 為了幫助學困生的思維發展,可以讓學生動手做一些幾何模型,如做正方體,然後將模型展開,看一看展開圖有多少個正方形,反過來能看出哪些由正方形連成展開圖能圍成正方體;聖誕老人的帽子,並設法計算其等,引發學生想像力,逐步建立幾何圖形觀念,發展形象思維。3、經歷觀察、實驗、猜測、發展合情推理能力。推理---是根據判斷之間的關系,從一個或幾個判斷作出一個新的判斷的思維形式,推理所依據的判斷叫前提,得出的新判斷叫結論。合情推理,就是合乎初中學生的思維態勢和情感的推理,可分為:⑴歸納推理,通過對事物部分特徵的研究,推斷更大范圍內事物的整體特徵,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和性質的思維方式,代數中運算律多數是這樣概括出來的。⑵類比推理,其本質是相似性擴張。可以引導學生對有相似性的問題作出模仿、移植、推廣,能根據外形或意義相似性套用公式。套公式是最典型的類比,含有「代入」,「等量代換」的概念,結論正確可靠。在解應用題時,要善於將問題情境與所學過的數學模型進行類比,如銀行利率、物品價格升降、產品成本升降、人口增長率等在本質上相似,都可以增長率所推出的數學模型來解決。在新課程中,從七年級到九年級上學期的幾何學習中常常採用看一看、畫一畫、比一比、量一量、猜一猜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這種探索--發現--歸納--猜想的學習方式就是為了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4體會證明過程,發展演繹推理能力演繹推理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事實的推理,是數學中進行嚴格論證的基本工具。新課標要求,初中數學教學初步發展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演繹推理的基本模式是三段論式,即:⑴M--P (M具有P的性質) 大前提⑵S--M (S屬於M) 小前提⑶S----P (S具有P的性質) 結論數學的證明過程是一連串的三段論連接起來的,常把大前提省略(初中學生寫在後面的括里。)如:⑴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 (大前提)⑵矩形屬於平行四邊形 (小前提)⑶所以矩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結論)書寫格式:∵矩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OA=OC OB=OD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按照新課標要求,在七、八年級學習幾何知識讓學生做到以下幾點:⑴理解並記憶幾何基礎知識,正確地把握定義、公理、定理的含義,它們是幾何證明的理論依據(常常作為大前提)。⑵掌握正確地識圖和畫圖方法,識圖就是看圖,能看懂簡單圖形的幾何意義,通過會把復雜圖形看成簡單圖形的組合和拼湊,在拆分的過程中找出已知條件和要證結論有什麼關系。⑶學會運用幾何語言。引導學生理解幾何圖形與語言敘述之間的,做到能根據敘述的語言符想像出或畫出圖形;同時也能把圖形用幾何語言敘述清楚。如:直線a平行於直線b幾何語言是:a∥b圖形:a _________ b__________⑷掌握思路,規范書寫過程。由於農村初中學生在同一班級基礎水平差異較大,在教學時應適當降低對部分學生的要求,先易後難,逐步掌握法(倒思順證,即思路是由結論找向條件;書寫證明過程由條件到結論)。同時引導學生探索綜合法,學會用「兩頭湊」的方法思路。訓練書寫過程,可以先口述,後用語言敘述,再用數學符表達,最後規范格式,不斷完善發展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

㈣ 如何激發農村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案例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新課改對數學課堂教學提出的要求。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制約下,課堂教學以課本為主,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脫節,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嚴重脫節。課堂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被動,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個性壓抑,學習效率低下,學生的學習潛力難以得到發揮,課堂教學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面對陳舊的課堂教學模式,面對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我校教師都迫切希望改變如今的課堂教學現狀,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體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總之,開展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尋找有效數學課堂教學策略,能促使教師從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揭示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的途徑和方法,改變以往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從而引起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這對於提高課改的實效性、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以及促進學校發展都具有很高的實踐意義。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研究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合理配置數學教學活動中原有的與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有利於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本課題研究能較好地推進學校課程改革的步伐,同時切實解決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華而不實」問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培養一批觀念新、業務素質高、實驗操作能力強的教學骨幹教師。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堂教學是中學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開放性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在實施課堂教學中,應把「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合作研究,創新思維習慣,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探究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創新思維習慣以及收集、分析、判斷處理信息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視為主要研究目標。應把如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育參與熱情,鍛煉研究能力作為研究的重點。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主要研究如何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全面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育教學質量。
本課題預定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索研究:
一是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調查研究;
二是分析影響農村初中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因素;
三是探索激發農村初中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策略。
五、課題研究的措施
(一)活動方式
本課題組將研究的整個過程定位在「研究、學習、實踐」這三者結合點上,要求每學期應針對所研究的內容,寫好一份階段性研究計劃,作好一次專題匯報,搞好一節或幾節優質研究課,寫好一份階段性研究總結,展示一次研究成果,積累一些研究資料,撰寫一篇或多篇有價值的研究論文,以完善研究過程的各個階段,達到過程化管理的目的。
(二)前階段的主要工作
從開題到現在,課題研究已歷時一年多,全體成員能統一認識,明確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自覺地把課題研究與自身成長結合起來,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善教學行為。通過學習和研究文獻進一步認識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我們通過調查、分析和課題論證,積極撰寫了立項報告,該報告受到有關領導的肯定與好評。
從開題以來,在學校和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全體成員能緊緊圍繞課題目標,嚴格按照計劃開展實驗。到目前為止,基本能堅持每兩周開展一次研究課,形成教學反思案例10多份;全體成員能積極撰寫相關論文,已發表或獲獎的論文有2篇;形成教學課件20多個;自製教具2 件。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全體成員的教科研意識大大加強,能在教學中積極「反思」,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由學生對教師的評議表可見)、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所改變。
(三)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學習《數學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及相關資料,了解目前國內農村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研究的程度等材料,不斷提升課題組成員的教學理念。
2、行動研究法。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教學採用的方法和手段、教具學具、課件的製作等進行設計,並在實踐中驗證,發現問題不斷改進。
3、經驗總結法。對課題方案實施中及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從理論的高度進行歸納與分析,形成有價值的教學理念和實際經驗,指導課題改革的實踐。
六、研究重點與策略(前階段研究的重點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和具體策略)
本課題前階段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以調查影響農村初中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因素及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三個方面具體研究對策。
1、調查影響農村初中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因素。
通過調查問卷反饋分析,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有:小學基礎薄弱,畏難情緒,師生關系不和諧等,其中小學基礎薄弱和畏難佔80%以上。對數學學習很感興趣的同學分析來看,他們充滿自信,對學好數學不怕困難且很有信心。因此克服畏難情緒、培養自信心是改變這一現狀的關鍵點。
2、研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措施
(1)分層教學
七年級一進校,對每位學生都定位為C組,經過一段時間,對照標准將部分同學提升為B組,再過一段時間,將一批最優秀的學生提升為A組。並說明組別不是終生制的,每月調整。從而形成了一個可進可退的競爭機制,實際中看到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調動了每一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課堂練習的設計,要有層次性,即設計出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其中基本要求一致,習題技巧分三個層次,分別與三個層次學生的水平相適應。課後布置作業也是數學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但是布置課後作業切勿一刀切,否則會使C組學生吃不消,導致抄襲作業,而使A組學生吃不飽。為此布置課後作業同樣要有層次性,作業量與難易程度要與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承受能力相適應。一般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每位學生都應完成的基礎題,選做題只要求A組和B組學生完成。
這樣通過分層次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高,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同時也避免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有利於發揮學生自身的潛力,有利於因材施教,有利於教師分層指導和個別輔導。
(2)、小組合作,相互競爭。
首先將班級學生分成六人一組,各組中三層次學生搭配,課堂教學中,探究活動明確分工,輪流發言,以優帶差。每天課堂開展小組競賽,形式多樣,並設置優秀小組獎、最快進步獎、優秀個人獎等,通過小組合作,C組學生也有了充分的表現機會,大大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3)、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和鮮艷的色彩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能改變數學課堂單調、枯燥的形式,特別是課件中的動畫演示更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有利於教師解釋一些棘手的問題。據調查,絕大多數學生對數學多媒體課更感興趣。
(4)、建立成長記錄袋。
七年級開學初,學生每人發一個成長記錄袋,內容包括:每次數學測驗分數,想對老師說的心裡話,我的下一個奮斗目標,數學小論文,成敗史,獲得的榮譽,老師的誇獎,學習心得等。通過成長記錄袋的建立,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數學成績變化,制定一個個短期的奮斗目標,記錄老師對我的誇獎等等,學生能通過一個個小的成功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通過一次次失敗總結經驗,及時糾正錯誤。據調查,部分學生就是從建立成長記錄袋中逐步樹立信心,從而提高了興趣。
七、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
1.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通過多樣性、實效性的學習 ,達到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支撐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的目的。09年4月邱良志老師參加在安慶市舉行的《安徽省級課題研究工作年會》、邱良志老師參加全國《新課程新精彩名師數學課》觀摩活動。邱良志老師的論文《談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體驗》獲明光市二等獎。邱良志老師的《探索激發農村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參加省級論文交流。朱家選老師的論文《關於農村中學數學教育的「憂患與希望」》獲明光市一等獎。
2.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沈曉理老師在蘇巷分會組織的數學優秀課評比活動中獲二等獎,邱良志老師參加08年滁州市教壇新星評比,陳培富老師獲明光市教學能手稱號等。
3.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了,喜歡數學的人數多了。課堂效率明顯提高了,有效的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快樂。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參與數學活動。
4、形成了一些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手段:(1)分層教學。通過分層次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高,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同時也避免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有利於發揮學生自身的潛力,有利於因材施教,有利於教師分層指導和個別輔導。
(2)小組合作,相互競爭。將班級學生分成六人一組,各組中三層次學生搭配,課堂教學中,探究活動明確分工,輪流發言,以優帶差,大大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3)、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和鮮艷的色彩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能改變數學課堂單調、枯燥的形式,特別是課件中的動畫演示更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有利於教師解釋一些棘手的問題。據調查,絕大多數學生對數學多媒體課更感興趣。(4)、建立成長記錄袋。學生每人一個成長記錄袋,內容包括:每次數學測驗分數,想對老師說的心裡話,我的下一個奮斗目標,數學小論文,成敗史,獲得的榮譽,老師的誇獎,學習心得等。通過成長記錄袋的建立,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數學成績變化,制定一個個短期的奮斗目標,學生能通過一個個小的成功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八、保障措施
學校對教育教學科研非常重視,校長經常參加課題組會議參與研討;本課題組的各成員也有明確的分工。本課題的組長是我校數學教研組組長,有組織、開展教學研究工作的經驗;李校長和羅主任都曾是數學教研組主要負責人。本課題組有明光市教育局教研室葉超主任指導和本校3位高級教師進行理論指導;有多名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師進行實踐研究;我們將課題研究與校本研究有機結合,每雙周組織一次集體理論學習;每個課題組成員,每學期開一到兩次校級或分會級公開課;每個課題組成員每月至少聽課3次,並寫出評課意見。學校擁有四十多台電腦和一個多媒體教室可供實驗研究;有藏書兩萬冊的圖書館和豐富的網路資
源;有十二個初中班級可供對比實踐。學校對本課題研究的經費全力支持,保障了本課題研究的良好運作。
九、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今後的發展方向
雖然課題組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並積累了豐富的實踐材料,但由於我們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論素養還有待提高,本課題研究的內容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挖掘,研究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調查研究的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如分層教學的實踐遇到很多困難,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明顯等。下一階段,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將實踐轉化為理性的思考,豐富研究的內涵,推廣研究成果的應用效應.具體表述為:
教師方面:
1.進一步進行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
2.探索有效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加強實踐後的提煉,努力形成有效課堂教學手段;
4.加強課堂教學中評價體系研究。
學生方面:
1. 進一步開展「小組合作」、「小組競賽」活動,互相幫助、相互競爭,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共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2. 鼓勵學生獨立提問、大膽質疑和認真反思,養成質疑和反思的好習慣。

㈤ '"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這篇論文能讓我參考一下嗎謝謝。我的QQ991806943

西部農村地區義務教育中的突出問題及對策建議
2011-03-15 11:31:31 發布:gjl_xf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 瀏覽次數:23 網友評論 0 條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我國西部地區相繼啟動了「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等。部分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得到「兩免一補」資助,巨大的資金投入和智力支持為西部地區的「兩基」工作注入了強勁動力。但由於種種原因,西部地區義務教育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西部農村地區義務教育中的突出問題

(一)教學質量普遍不高,及格率較低,輟學率也出現了反彈。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西部農村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還不高,農村教育整體薄弱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西部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質量低下。例如,雲南省景洪市景哈鄉中心小學2008-2009 學年六年級樣本班,市統考語文成績及格率 57%,數學及格率41%,全科及格率僅為32.6%。小學升初中不及格率佔到70%-80%。初三年級教學質量檢測成績,語文及格率21.35%,英語及格率5.62%,數學及格率20.79%,全科及格率僅為2.75%。另據調查,雲南省瀾滄縣木嘎鄉2008年的小學畢業成績主要集中於3-9 分和20-29分之間,沒有一個學生達到及格線60分。近年來,西部地區農村學生輟學、流失率偏高,有的地方農村輟學率高達15%以上,嚴重影響了西部地區義務教育質量的提高。

(二)素質教育僅流於形式,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西部地區一些農村學校,義務教育往往僅流於形式和口號,義務教育被窄化為「語文+數學」的教育。西部地區很多農村學校嚴重缺乏體育場所與設施,缺乏美育教育資源,無法有效地開設音、體、美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未能有效地開展,學生的活動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養,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成為一句時髦的口頭禪。應試教育下的標准化考試偏重求同思維,僅關注分數,忽視對能力的全面提升,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據調查,新疆、雲南和貴州等西部省份仍然有55%以上地區中小學的音、體、美等課程無法有效開設,素質教育依然比較落後。

(三)教育觀念普遍不高,農村中小學課程與生活普遍脫節。目前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在辦學方向上出現了搖擺和震動,義務教育的本質屬性被片面化。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和教材的編寫沒有體現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學校課程全是文化課程,教學內容全是書本知識,課程與實踐脫節,教育與生活脫節,教學方法簡單,教學手段單一,農村的孩子和家長把「離農」、「厭農」作為刻苦學習的前提,把升學當作義務教育的唯一目標和出路。很多升學無望的學生感到學校里學的東西對他們沒用,產生厭學情緒。培養的學生一旦未能考上大學,回到農村以後,「幹活放不下架子,脫貧沒有點子,致富沒有法子,全身像個公子」。這種現象又進一步影響了農民對義務教育的看法,形成片面的教育無用論,造成了輟學率的升高,影響了義務教育質量。據調查,甘肅、寧夏和內蒙等西部省份60%以上的中小學有關農業科技知識課程仍然無法有效開設,農業科技教育比較滯後。

(四)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較為落後,令人擔憂。一是數量總體不足,農村地區教師缺編嚴重。2009年,對廣西、四川、青海等省15個縣的109 所中小學進行的專項督導檢查結果顯示,西部各省普遍存在農村教師缺編的現象。西部農村地區由於財力不足,長期招不到足量、合格的公辦教師,師范畢業生又分配不到位,原有教師又流失嚴重,參差不齊的代課教師便大量涌現於西部農村地區的中小學。2009年我國中小學代課教師達40萬人,廣西、西藏、貴州、雲南等省區小學代課教師比例均超過20%,代課教師的大量存在和公辦專任教師的嚴重短缺從根本上制約了農村地區義務教育的質量與健康發展。二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結構難以滿足需求。首先是學科結構不合理。語數等主要學科富餘,而短線學科如藝體學科教師明顯不夠。四川省銅梁縣安居初級中學有20個班,但沒有一個音樂教師。其次是年齡結構不夠合理。農村邊遠學校教師的年齡不同程度存在老化和斷檔問題。重慶市開縣、雲陽、萬州等三峽庫區農村中小學尤其是村小,教師老齡化現象較為嚴重,農村教師平均年齡在40-50歲之間,中老年教師佔了60%-70%。再次是教師素質令人擔憂。西部地區農村學校與發達地區學校的教師相比,在學歷、職稱、能力、水平、見識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教師工作環境較差,收入待遇較低,工作負擔較重。農村中小學教師很少有機會外出參加培訓、開展學術交流,專業發展機會嚴重缺乏,在教育觀念、教學水平、評價方式、課堂管理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五)農村教育經費投入,長期存在嚴重不足的現象。教育經費問題一直是困擾西部農村教育質量提高的瓶頸。2009 年西部地區基礎教育人均經費僅為東部地區的 1/3左右。從省均基礎教育總收入來看,2009 年度東部基礎教育經費省均收入是西部基礎教育經費省均總投入的2.5倍。由於資金短缺,我國西南地區農村中小學普遍存在教學儀器設備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校舍面積偏小、危房率高、圖書達標率低等問題。西部農村地區僅有30%左右的中學和鄉鎮中心校建立了實驗室,而絕大多數實驗室的儀器配備尚不完善,利用率極低。據調查,近幾年來按國家規定的中小學生人均經費,許多地方一直未能足額撥發到校,並且還存在地方政府挪用中小學雜費的現象,加劇了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不足。

二、進一步提高西部農村地區義務教育質量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農村義務教育質量監控制度,全面提升農村義務教育質量。義務教育普及後,實施高質量的農村義務教育已成為新的戰略重點。進行質量監控,最重要的是國家要確立義務教育基準,建立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機制,確保貧困地區學生享有真正的義務教育。應規定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生師比、辦學條件等方面的最低標准,制定改造低於義務教育國家基準辦學條件以下學校的時間表。強化教育督導職能,建立國家義務教育基準監控體系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公示制度,完善經費監督與審計機制。加強農村義務教育預警,保障學生發展水平的質量。

(二)加強九年制義務教育,降低輟學率。一是依法治教,加大《義務教育法》的宣傳力度。為本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二是建立完整的、操作性強的「輟學」制約機制。由於各地面臨情況不一,建議國家重新審視民族地區的「普九」政策,改進考核標准,制定衡量各地「控輟」工作的不同標准,幫助地方政府在真實的輟學現狀的基礎上作必要且可行的「控輟」努力。確保青少年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家長不得讓其子女停學。三是對於特別貧困地區的農村義務教育可以試行分層組合方式,即增加「5+4」或「6+3」分流模式,讓一部分急於滿足生存需要的農民子弟在接受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時,突出職業技能訓練,使單一形式的九年義務教育配套5年或6年基本文化知識教育加4年或3年職業技術教育的模式,提高農民送子女接受教育的積極性,增強農村教育的適應性。

(三)改革農村教育課程設置,促進西部農村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西部地區農村教育的課程改革,必須依據區域經濟、社會、科技和文化等發展的需要和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向綜合化、個性化方向發展。一是課程目標要適應西部農村發展對國民素質的要求,反映農村教育特徵的基本要求。處理好「社會需求」、「知識體系」、「學生發展」三者之間的關系,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等方面要符合西部農村教育要求的課程形態和教學模式。二是課程體系要適應西部農村社會現在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可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將職業教育的內容逐步納入教學之中。三是合理設計各種課程類別及其比例。重點調整必修課與選修課、普通課程與職業課程、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農村教育課程設置,要根據不同教育層次、類別,劃分文化科學和技術或職業教育課程的比例,每一類別都兼有兩種課程;以分科課為主,適當設置綜合課;以必修課為主,適當設置選修課。

(四)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師資的發展。一是改善西部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待遇。教育投入重點向西部農村邊遠、貧困地區傾斜,逐步縮小城鄉教育硬環境的差距,逐步實現城鄉教師同工同酬。優先提高農村及偏遠地區教師待遇,改善生活辦公條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解決農村教師職稱晉升、住房、子女就業等方面的問題。二是建立東部和西部、教育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城鄉之間教師交流機制。對到西部交流任教兩年、考核合格的東部地區教師,應在職稱、工資等待遇上給予優惠。西部地區還應建立城鄉教師定期交流制度,鼓勵高水平的教師到農村中小學輪崗,並將是否履行過這種義務作為評定職稱的條件。三是完善教師編制核定辦法,適當增加西部農村地區教師編制。應按照現有在校學生數以及校點布局、班級數、班額度及課程變化,重新核定教師編制標准。對於西部農村地區新增加編制教師的工資,應由中央政府撥付專項資金解決。四是改革教育人事制度,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嚴格限制農村教師的准入制度,完善非師范類大中專畢業生從事教育工作的准入制度,實施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聘任制。將具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教師,安排在一線任課。大力推行教職工崗位聘任制度和結構工資制,完善激勵機制。五是完善師資培訓體系。建立以縣教研室和教師進修學校為原點,以片重點中學和鄉鎮中心小學為基點,以完全小學為散點的師資培訓網路,並定期對各校的常規教研和教育科研進行考核評估。

(五)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分工負責、責權明確、運行規范、穩定長效的經費保障機制。實行各級政府的經費分擔制度,逐步實現農村教育的辦學主體由地方轉向中央。建議中央政府負責發放教師工資,撥付公用經費,經費投入約佔65%;由省級政府負責建設校舍和學校設施經費,經費投入約佔20%;地市級政府負責配儀器、保設備、添置圖書資料,經費投入約佔10%;縣級政府和鄉級政府負責維護學校設施,經費投入約佔5%。對於西部特別貧困地區,農村教育投入可以試行完全由中央和省級財政分擔,不再要求貧困地區配套資金。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處長、副教授、哲學博士)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

㈥ 淺談提高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實效的幾點做法

追求課堂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實現預期教學效果的教學活動,都可稱其為「有效教學」。從狹義上講,有效教學是指能使學生獲得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以及價值觀三者有機整合與發展的課堂教學。因此,「有效教學」既是一種理念,又是一種策略。作為一種理念,「有效教學」始終致力於教學效益的提高;作為一種策略,「有效教學」表現為教學者為提高教學效益而採用的一系列具體的行為方式,具體落實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階段。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內,還存在著過於強調個體的接受性學習的狀況,過多地追求知識體系的系統系和完整性,致使學生大部分都是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學習。作為農村初中,教學效率普遍偏低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率呢?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有效教學實踐中,我與學生一起成長和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感受頗深。與此同時,我覺得自己在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困惑,存在著許多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實施有效教學,教師首先得是有效教師」,也就是教師要擁有有效教學的思維、理念。教師的教學理念主要是指教師對學科教學的目標、教學的過程、教學的對象的認識和主張。它決定著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教學的實效性主要是指教師在思想品德課程改革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性。有什麼樣的教學觀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方式,不同的教學方式就有不同的教學效果。很多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是教師說、學生記,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少一些學科知識,但必須要更多的注重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的感受、體驗和參與,避免一味的背誦教學知識內容。長時間的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熏陶下的學生,必然是沒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這更是思想政治課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學科特點與之背道而馳的。所以,新課程下的思想思想品德課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要切實從「學生主題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出發,關注學生綜合性的全面發展、終身持續的發展、活潑主動的發展和有個性特長的發展。「死記」的知識和現成的結論是對學生發展不利的,是低效的、無效的,甚至會阻礙學生的發展。關注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關注獲得知識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永遠是新課程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根本。因此,我決心用更多的時間自己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多與同行交流,多借鑒優秀、成功的教學經驗,努力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和豐富有效教學,勇於承擔教改的責任,力爭當一名「有效教師」。
二、精緻的備課預設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斯霞老師說:「要上好課,首先要備好課,我常常把備課比作指揮員在組織戰役,我總是反復推敲,直到自己認為比較滿意為止。」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樹立大備課觀,實現多維度備課。既要備學生、備課程、備情境、備設計,也要備自己。要把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思考和解決對教材的處理如何能吸引學生學習、問題的設計怎樣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學方式是否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教學過程是否有足夠的時空留給學生自主活動等問題。備課還應注重挖掘教師自身的天賦,一節好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展示教師自身教學個性美的課。用這種美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備課中的難點應該是把握課程和教學模式,追求教學品位,即尋找教育教學的真諦。備課通過尋找教育教學的整體感覺,能把教育教學的真諦體會出來,從而給自己帶來充沛的教育情感和教學激情。
課堂教學的導入是一堂課的切入點,它如同橋梁,聯系著舊課和新課;如同序幕,預示著後面的高潮和結局;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和方向。成功的導入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求知慾望,將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課堂內,使學生能夠很快地進入課堂角色,為整堂課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圍。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導入形式,比如音樂、漫畫、故事、小品、詩歌、謎語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導入,能使學生對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而興趣是動機產生的主觀原因。因此,在導入新課時,要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為學生的學習創設情境,將學生迅速地吸引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學過程中聯系生活實際是現實有效教學的本質和關鍵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初中思想品德是以學生逐漸擴展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以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集體、國家與社會的關系為主線,對道德、心理、法律和國情等多方面的學習內容進行有機整合的課程。其內容、性質、特點和功能,決定了教學過程中必須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創設與學習內容相融合的真實學習情境,還知識的本來面目,是抽象的只是具

㈦ 日常教學中,怎樣對學生思維進行有效訓練

思維訓練的內容很多,就語文教學來說,主要應包括如下幾項:

(一)、形象思維能力訓練

以形象思維為主是初中學生思維的特點。因此,教師應該發揮學生形象思維的力量,對比較抽象的字、詞、句、段、思想,盡可能引導學生依靠形象思維去理解。解詞、造句、閱讀或作文,要包含直觀因素,重視形象的感染,使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協同發揮作用。有的課文刻畫了生動感人的形象,教學時,一方面,要藉助形象,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他們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另一方面,要通過有聲有色的語言,感知課文中鮮明、生動的形象,以促進學生思維、想像,激發他們的情感。

(二)、邏輯思維能力訓練

初中學生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是一個逐步轉化的過程。只有經歷以具體形象性為主導的思維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概括性為主導的思維形式,才能順利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

由於初中學生思維水平是在掌握言語和經驗的過程中實現的,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他們的言語,尤其是書面言語,豐富學生的經驗,特別是間接經驗。要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進行多層次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的訓練。比如從概括自然段到概括邏輯段,再逐步過渡到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訓練。再如作文訓練,教會學生在作文之前先根據中心列出條理清楚、簡明扼要的提綱;教學寫人的作文,讓學生從人物外貌、動作、語言、情感等方面去認識和評價,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閱讀教學中,要藉助重點詞句,使學生領會其意義,進而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讓學生從事物的發展、聯系、變化中,合乎邏輯地去理解語言文字。

(三)、創造性思維能力訓練

創造性思維就是人們常說的「舉一反三」的能力。它可以促使人們在他人想法或已有條件的基礎上,產生靈感,發展聯想,提出各種創意、設想、甚至幻想、臆測等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就是解放創造力,發展潛能,集思廣益,從中提出最富有實際應用人才,最富有遠見的創見。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法是多方面的,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創造性想像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大膽進行創造性想像,把語言、篇章結構所表現的意義,形象地表現出來,讓學生具體感受,做到有所感、有所知。如果說理解比較能夠再現形象美的話,那麼想像就可以拓展和創造意境,常言道「詩情畫意,詩中有情,畫中有意」。

選入課本的詩歌和散文,正是由於充滿了詩情畫意,言雖盡而意無窮,才能留給讀者廣闊的想像空間,因此,教學時我總是讓學生馳騁想像的風帆,去開拓最美的意境。

此外,閱讀教學中的學生創造性地復述,表情或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結合閱讀教學進行擴寫,續寫和補寫等片斷練習,作文訓練中的假想性作文,願望性作文等,都可以藉助想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教師要善於發現、鼓勵並支持學生表現出的創造性行為和創造性意識。

(四)、辯證思維能力訓練

辯證思維是在形式邏輯思維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高級抽象思維,其主要特點在於用發展的、聯系的、一分為二的觀點去認識事物。我國心理學界一般認為中學生辯證思維的發展過程是:初一開始學習辯證思維的各種形式,初三是迅速發展的轉折時期,高中階段辯證思維逐漸占優勢地位,直至接近成熟。不過日常教學中,我們往往不無遺憾地發現,相當一部分中學生辯證思維能力遠遠不能適應學習的需要,在閱讀或寫作時,他們容易靜止地、孤立地、片面地分析問題。盡管在思想政治課里,他們較系統地學習了唯物辯證法,但這種能力似乎未能順理成章地遷移到語文教學中來。事實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不能期待坐享其成,我們必須強化辯證思維訓練。這既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也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需要。

中學語文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辯證思維內容。根據對部分課文和考試優秀作文的分析統計,教學中涉及的主要辯證關系有以下范疇:對立和統一、量變和質變、肯定和否定、一般和個別、現象和本質、原因和結果、內因和外因、運動和靜止、必然性和偶然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雖然語文課不同於政治課,但語文教學中的辯證思維應滲透於聽說讀寫活動之中,引導學生實際運用辯證思維的觀點去分析、解決問題,加強辯證思維訓練。

㈧ 怎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21世紀是人類運用所學科學技術激勵競爭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紀,現代教育學、心理學越來越重視對人的自主能力的研究和培養。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發展智力,還應重視加強學生主動探究能力的培養,把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作為教學改革的主導思想。
我認為:教師為學生主動參與探究而創設教學情境要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使教學過程對學生的注意力始終有一種磁石效應。這樣,就要求教師要處理好「學」與「教」的關系,在教法上著眼於「學」。根據學生求知慾和自尊心的特點,培養興趣,激勵進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享受學習的樂趣。
一、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智力發展的基礎。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地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才能體現出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學生,他們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愛學、樂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發揮學生參與學習的主觀能動作用,讓他們進行創造性的學習,教師首先應根據教學內容,探究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創設問題情境,引出學生對知識的興趣,主動探究的慾望。
例如,我在「比例」的教學過程中,適當介紹「黃金分割」的有關知識,並對其進行擴展:書法柳體中的上下結構的字形,上下分界線為分割點;人物繪畫中的眼睛在人臉中的比例為黃金分割點;「美神」維納斯可算是處處存在著黃金分割點;窗戶的長寬比值為黃金分割時,給人的印象最美;雙門電冰箱上下兩門的交叉點設計在黃金分割點處造型最美;音樂會的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黃金分割處給人的形象最美;室內溫度調至230C(23∶37=0,618)時人感到最舒服
又比如在講解圓的內切多邊形面積的極限求圓面積時,我介紹了一下我國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微首創的「割圓術」: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於圓合體而無所失矣。在古代這是一種多麼新奇美妙的思想啊!
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在認識到數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同時也使學生們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他們的主動探究的慾望。
二、創設問題情境,誘導學生去探究。
九年級學生一般在十五、六歲,有好奇、求知的慾望,有動手、動腦的積極性,這是該年齡段學生的思維與心理特徵。因此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是激勵學生學習的重要源泉。
如「二次函數y=ax2的圖象和性質」的教學中,我構建如下過程:
問題一 你知道函數y=2x2的圖象是什麼嗎?請你畫出來,並指出它的開口方向,頂點坐標,對稱軸。
問題二 你知道函數y=-2x2的圖象是什麼嗎?請你畫出來,並指出它的開口方向,頂點坐標,對稱軸。
問題三 你知道函數y=x2的圖象是什麼嗎?請你畫出來,並指出它的開口方向,頂點坐標,對稱軸。
問題四 你知道函數y=-x2的圖象是什麼嗎?請你畫出來,並指出它的開口方向,頂點坐標,對稱軸。
全班分為四個大組,每組解決一個問題,獨立思考8分鍾後,每個大組派兩個代表上黑板合作完成自己的題目,其中一人畫表,另一人畫直角坐標系,合作完成描點、連線。在合作的過程中,可以互相發現問題,取長補短,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在心理上相互依存,克服緊張,恐懼的心理,兩人的合作也可以為課堂教學節省不少時間。上黑板的學生解決完問題後將有關答案,填寫在下表中:
函數 開口方向 頂點坐標 對稱軸
y=2x2
y=-2x2
y=x2
y=-x2 然後進行課堂評論,先由每一大組的學生舉手發表意見評價本組代表的答題情況,如果還有問題,再請其他組的學生回答,最後教師作出評價。在探索過程中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探究精神。
三、靈活運用教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要靠教師的善於運用」。《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教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經驗。」教師應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用活教材,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激勵學生主動探究。
例如:在三角形性質應用的問題中,設計如下例題:由於水資源的缺乏,B、C兩地不得從黃河上的揚水站A處引水,這就需要在A、B、C之間鋪設地下輸水管道。有人設計了三種鋪設方案:如(1)(2)(3)圖中實線表示管道鋪設線路。在圖(2)中AD⊥BC於D;在圖(3)中OA=OB=OC,為減少滲漏,節約水資源,並降低工程造價,鋪設線路應盡量縮短。已知△ABC恰好是一個邊長為a的等邊三角形,請你判斷哪個鋪設方案最好?

又如,在平面上有且只有四個點,請同學們思考,這四個點有一個獨特的性質:每兩點距離之間有且只有兩種長度。例如,正方形ABCD(如圖)
有AB=BD=CD=DA≠AC=BD請畫出具有這種 A B
獨特性質的另外四種不同的圖形,
並標明相等的線段。 D C
這樣,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還給了學生,使他們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評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獲得終身受益的數學探究方法。
四、組建學習小組,不斷提高學生自主探求能力。
前蘇聯心理學家皮卡洛夫羅薩洛夫的研究表明,在倆人協同工作中,氣質類型不同的倆人配合,比氣質類型相同的倆人配合的成績更好。根據倆人合作原則組織人們完成任務時,氣質相異的倆人合作,不僅合作效果好,也有利於整個集體在價值定向一致的基礎上達到集體團結。
學生間的相互交流是學生學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根據氣質互補的原則,將氣質相異的學生組織在一起,個體的學習效果和班級整體合作效果都不錯。
例如:急燥的膽汁質學生與穩重的粘液質學生的配合,前者思維靈活,做題思路活,但往往考慮不周,後者的仔細謹慎正好加以彌補;反應迅速的多血質學生與體驗深刻的抑鬱質學生合作,在解決數學難題、理解數學概念等方面,前者從穩與准上下功夫,後者從深與適上挖潛力,互相協調,取長補短,從學習互助到感情交流,進而互相信任,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不斷提高他們自主探究能力。
總之,為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創設情境,就要求教師把知識性,思維性,趣味性,新穎性,科學性融為一體,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的狀態中,這樣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他們的好奇心,誘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學生就會自然,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與嘗試,從而大膽探究。

閱讀全文

與西部地區農村初中學生思維訓練的教學探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