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處於什麼地位
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教育的主體
1.學生是教育的客體
其一,學生是教師分析研究的對象,是教師教育的對象,不能顛倒兩者的位置。
其二,在教育過程中,學生作為管理教育對象,自覺服從教師合理的調度,在教師的指導下,規范地學習是學生的基本任務。
2.學生又是教育的主體
⑵ 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什麼地位是任何人都能取代
在創新教育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方法:一、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尊重學生的生命尊嚴現在教師對學生主體性關注還是服務和服從於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的需要,沒有提升到對學生生命意識的關注。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理、情感體驗和學習成果。孩子的自尊心需要保護,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理,尊重學生,不諷刺挖苦學生,不歧視學生,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正確運用表揚與批評,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情感表現,必須要關心他們,時刻想著他們,同情他們的痛苦和不幸,關心他們的生活冷暖和學習進步,關心他們各方面發展和做人的好壞。對學生的尊重,還表現在肯定、賞識學生的學習成果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贊賞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從成功中增強自信,享受成功的快樂。二、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立思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還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機會,教師要把的時間還給學生,教師要更加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不能再用權威的答案來統一學生的學習結果。教師要激勵和尊重學生多樣性的獨立思維方式。因此,學習活動要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加討論,激盪學生思維,啟發學生獨立運用數學知識思考與創造的意識,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三、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素質教育的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的個性、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為了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個性是很有必要的。尊重學生個性,就是要以學生主動發展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充分認識個體價值,樹立自信心。1、教師要多研究學生的性格、氣質、意志、興趣等個性對性格內向、認真吃苦的學生,要想方設法教給他們活學活用、融會貫通的方法,使她們變苦學為巧學;對性格活潑、興趣廣泛的學生,要教給他們深化知識、夯實基礎的方法,使其變淺學為深學;對學習勤奮、成績優異的學生,要教給他們博學多思、擴大知識面的方法;對基礎薄弱、自卑感強的學生,要教給他們制定目標、改進策略的方法,使他們能變厭學為願學。2、教師要及時轉變角色,轉變態度,轉變方式教師過去總是被許多美麗光環包圍著,如「紅燭」、「園丁」「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等等。在這里邊種氣氛里,學生思維的火花被壓制了,想像的翅膀被折斷了,創新意識沒有了,特長得不到發揮,個性得不到張揚。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做到及時轉變自己的角色,並隨時注意摒棄自己的陳規陋習,解除學生的束縛,與學生積極互動,以平等的身份面對所有的學生,以對話的形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自覺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體驗性、探究性不斷發展和提升。
⑶ 怎樣理解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
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陣地,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教育體制和要求,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工作作風,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⑷ 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教育的主體
1.學生是教育的客體
其一,學生是教師分析研究的對象,是教師教育的對象,不能顛倒兩者的位置。
其二,在教育過程中,學生作為管理教育對象,自覺服從教師合理的調度,在教師的指導下,規范地學習是學生的基本任務。
2.學生又是教育的主體
這里有三點說明:
其一,學生對於教師及教師的教育影響有其主觀評價,對教師的教育影響有選擇性。
其二,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
其三,學生是不斷發展的主體。
⑸ 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要怎麼理解
正確認識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地位
一、教師的主導地位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的三個角色:教師是指導者、組織者、激勵者。
1、教師首先是一個指導者
2、 教師應該還是一個組織者
3、教師還是一個激勵者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育上,學生的主體作用即教師「以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發展的過程。其中,學習主體的主動努力程度往往決定其學習的效果。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
1、自主性,學生的意識是在教育者的影響下形成的,但這種主體意識一經形成,就具有明顯的獨立性,表現為對外界的影響具有分析、判斷和選擇的傾向,凡事都要經過他自己的思考,才能做出抉擇。
2、獨特性
學生學習的獨特性,實際上也就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差異性。它是學生主體的一個重要表現。
3、能動性
學生的能動性主要指學生在認知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自覺、積極和主動的特徵。學生作為能動的認知的主體,是要經過自己頭腦的認識加工,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把外在的知識、信息、要求、影響等等,內化為自身的東西,形成為主體的認知、經驗和行為品德。
4、創造性
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是學生主體性的最高表現。它表明學生在學習這一特殊的認知-實踐活動中,具有探索新知、追求新知的方式和內在意向,具有無限潛力。
5、整體性
整體性是指學生主體在認識-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生理與心理、智力與非智力、認識與行為等方面的特徵,它是學生主體性形成的基礎所在。
⑹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地位是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主,教師起到引領的作用
⑺ 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處於什麼地位
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
⑻ 5.現實生活中學生在教育過程的地位如何,理想中的地位是什麼,造成現實和理想的
現實生活中,中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就是被教育者,是應試教育的受教者。是不得不享受的地位。理想中的地位,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造成現實和理想的差異的,或者說是對立的原因,在於社會。其中包括,貌似公平的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錄取制度,用人單位以學歷為招聘標準的招聘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