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中學生道德發展的特點

中學生道德發展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1-03-09 05:12:38

❶ 教育心理學: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

主要有制兩大特徵:
一、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觀念與道德思想
2.自我意識增強
3.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
4.品德結構更為完善
二、品德發展由動盪向成熟過度
1.初中階段發展
2.高中階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❷ 中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有哪些

中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

1、抽象邏輯思維逐步占優勢

(1)中學生一般能擺脫具體事物的限制,運用概念、提出假設、檢驗假設來進行抽象邏輯思維。

(2)中學生在思維過程中已有預見性特徵,即能在復雜活動或問題解決之前有計劃、有策略。

(3)中學生的思維具有形式化的特徵,即中學生能時常有意或無意地運用邏輯規律來解決問題。

(4)中學生在思維活動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或自我監控能力,即表現為中學生不但能考慮如何解決問題,還能對自己的思維進行自我反省、自我調控,確保思維的正確性和高效率。

(5)中學生思維的獨創性在逐步增長。突出表現在他們能不斷提出新的假設、理論,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明顯增強。

2、辯證邏輯思維開始發展

(1)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理論思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著辯證思維的發展,從而形成了抽象思維和辯證思維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新局面。中學生基本上能理解一般與特殊、演繹與歸納、理論與實踐等的辨證關系,能用全面、發展、聯系的觀點去分析和解決間題。

(2)中學生的思維結構趨於穩定,並基本完整與系統化。中學生由於理論思維的發展,思維結構的內部關系更加協調,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演繹與歸納、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認知與非認知因素等形成了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從而使中學生思維的功能更完善,思維的效率更高。

中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

1、中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

(1)中學生認知結構的基本體系形成

中學生認知結構的各種要素迅速發展,認知能力不斷提高,認知的核心成分——思維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論思維的轉化,抽象邏輯思維占優勢地位,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有了很大發展。

(2)中學生認知活動的自覺性明顯增強

由於理論思維和自我意識的發展,中學生的觀察力、有意識記能力、有意想像能力迅速發展,思維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確,認知系統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能力明顯增強。

(3)認知與情意、個性得到協調發展

中學生的認知發展離不開情感。意志和個性等。情感、意志、需要。興趣、動機、理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對認知活動起走向。發動、維持和調控的作用;同時,認知發展又促進了情意、個性等發展。因此,中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情意、個性等形成協調發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體水平得到提高。

2、中學生觀察力發展的特點

(l)目的更明確

他們能主動地制訂觀察計劃,有意識地進行集中地、持久地觀察,並能對觀察活動進行自我調控。

(2)持久性明顯發展

中學生意志能力增強,能排除各種干擾,堅持長時間觀察。

(3)精確性提高

在觀察活動中,中學生能全面深入地了解細節。既重整體辨認,又重細節辨認;觀察的正確率逐步提高;對觀察對象本質屬性的理解逐步深化。

(4)概括性更強

中學生抽象邏輯思維漸占優勢,言語表達能力進一步發展,觀察的概括性、深刻性明顯提高。

觀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中學生的觀察力要做到: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提高觀察的自覺性;教給觀察的方法;培養觀察的濃厚興趣;多種感官(眼。耳、鼻、舌、身)共同參與;加強觀察、思維和語言的協調發展。

3、中學生記憶發展的特點

(1)有急記憶佔主導地位

有意記憶是有目的、有計劃。需要意志努力的識記。人要獲得完整的、系統的知識和技能,主要靠有意記憶。中學生能自覺地、獨立地提出較長遠的識記任務,選擇相應的識記方法,自我檢查識記效果,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記憶水平。盡管中學生的有意識記佔主導地位,但無意識記仍是不可缺少的。許多東西是通過無意識記,在輕松愉快中獲得的。

(2)理解記憶為主要識記方法

理解記憶是藉助思維的力量,在理解事物意義和本質的基礎上進行的識記。隨著思維的成熟和語言的發展,中學生的理解記憶成為主要的記憶方法。

(3)抽象記憶占優勢

隨著語言和抽象思維的發展,學習內容的加深,學生要掌握大量科學概念,抽象記憶也隨之發展起來,並在中學階段居於優勢地位。

中學生的情感發展特點

1、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中學生產生了與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相關的情感

①自我意識的發展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達到了新的水平,他們開始對自己的內心世界發生興趣,要求了解自己,開始「想到自己」,甚至「發現了自己」。他們在評價別人的個性品質中逐漸學會了評價自己的個性品質。

②與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有關的情感的發展中學生十分關心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並由此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他們也很關心別人的內心活動。

2、中學生情感中常常會出現自相矛盾的現象

例如,一個中學生有時能自覺幫助他人,富有同情心,但有時卻會變不講理地欺侮人。這是因為他們對事物雖然形成了自己的認識,但還不穩定。

3、中學生有熱情,容易沖動,情感不穩定

中學生有著少年的熱情與沖動,他們要求參加成人的生活和勞動,想取得成人的權力。但是中學生的熱情由於沒有穩定的世界觀指導,往往時高時低,不能持久。尤其是遇到困難挫折時容易泄氣。

4、中學生開始關心政治和國家大事,對世界觀的問題開始發生興趣,情感的社會性更加明朗

5、中學生的友誼比較穩定

這種穩定性建立在共同的情緒體驗、愛好和興趣之上,也建立在個性品質的估價上。這種友誼有時會維持終身。中學生友誼的破壞是由於吹毛求疵,對人要求過嚴造成的,它表明中學生的思想認識開始復雜起來,但處理問題又很簡單。

6、中學生高級情感的發展

①道德感的發展中學生的道德感的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水平及層次,從產生道德感的條件或形式上來看,主要是以內部的、主動的、自覺意識到的道德理論、道德標准為指導而產生的。同時,對道德的行為原則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開始能用道德准則去評價自己和別人的行為。因此,他們的道德行為就更加自覺、深刻,形成了一種與道德觀點、道德行為。道德情感相聯系的信念。

②理智感的發展中學生的理智感是與人的認識活動、認識興趣是否得到滿足相聯系的情感。中學生隨著學習內容向縱深發展,以及對個體能力的意識,對學科的興趣越來越穩定,並與以後的職業選擇、志向確定聯系起來。中學生理智感最突出的特點是產生那些跟穩定的、深刻的認識、興趣相聯系的情緒體驗以及與智力活動的一般發展有關的情緒體驗。中學生的求知慾非常強烈,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既進行認知性的學習,也進行情感性的學習,兩者相輔相成。

③美感的發展中學生對美的體驗不僅與具體事物形象相聯系,而且能欣賞一定的、概括的藝術美,不僅形成了與理解並評價藝術作品所描繪的現實有關的情緒體驗,並擁有了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

中學生社會性發展特點

與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相比,中學生的心理帶有更大的社會性。如果說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更多地依賴於心理的成熟和家庭、學校環境的影響,那麼中學生的心理發展及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則更多地取決於社會和環境以及夥伴關系的影響。

中學階段是理想、動機和興趣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世界觀從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階段,是品德發展和行為選擇的重要階段。榜樣、同伴、人際交往。社會輿論、家庭環境以及社會風氣等將對中學生良好的品德或不良品德的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用。理想。動機、興趣、世界觀和人生觀等個體意識傾向性,是中學生心理與行為的重要動力系統。

從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來看,兒童青少年自我意識發展中評價能力的發展,是個體社會性發展的標志。我國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青少年評價能力的發展階段為:模仿性評價——道德性評價——內在性評價——全面性評價。其內容是:

1、4-7歲,學前後期到小學初期:以成人評價為依據,對個別事物某些方面的外部表現作出評價。

2 、8-11歲,小學中期到小學後期:自我評價的獨立性和依據道德標准進行評價的原則性明顯增強。

3 、12-17歲,初中至高中:由外部行為評價轉向自覺地對別人、對自己的內在品質和內心世界作出評價。

4 、18歲以後,升學或者就業:表現出接近成熟的階段,較全面地對自己、對別人作出評價。

中學生的思想比較敏感,有時比小學生和成年人更容易產生變革現實的願望,然而中學生也容易走另一個極端。品德不良往往容易出現在中學階段,青少年的違法犯罪率,在總數中所佔比例最高;心理疾病的發病率,從中學階段起,開始逐年增高,青春期是精神病發病的高峰階段。因此,中學生在這一階段的發展中既包含了積極內容,也容易產生消極的因素。

總之,中學生社會性的發展水平,是在動盪中。矛盾中不斷提高,是在問題的不斷產生又不斷解決。再產生再解決的過程中向前發展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狀況很不穩定,可塑性大。因此,中學生的教育和培養工作,在整個教育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❸ 初中生思想品德的特點有哪些

1、是年齡特點。
中學生年齡多為11-12歲到17—18歲,他們的身心正處在急劇的發展、變化和趨向成熟的時期,他們的知識增長迅猛,智力提高很快,他們的思想發展有顯著特點:(1)他們還帶有兒童那種天真、單純、幼稚、有依賴性、缺乏自覺性的特點,同時他們又渴望向成人看齊,力求懂事達理,要求別人尊重,希望成為獨立自主的人。在發展中他們的品德常表現出幼稚與懂事、依賴與獨立、自覺與不自覺的錯綜復雜的矛盾斗爭。(2)他們對人際關系、男女交往、社會問題日益感興趣,他們渴望知道更多的社會情況,開始關心家庭問題,關心周圍環境的變化,關系國家和國際大事,考慮自己的理想、追求、道路與職業。但是,他們畢竟涉世不深,社會經驗不足,思想尚不成熟,識別是非能力不強,因而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與行為的影響。(3)他們的思想情感,具有沖動性,血氣方剛、好勝要強、敢說敢幹,富有熱情與正義感,但他們缺乏社會經驗,遇事急躁而不沉著,對人對事往往只看一點,未弄清楚便輕率下結論。
2、時代特點
人們的思想和道德價值觀是隨著社會的民展、時代的前進而變化的。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由於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實行各方面的改革,我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反映到學生頭腦里,必然會形成新的道德價值觀、新的思想特點。
(1)要求振興中華,但急於求成。當他們感到祖國的發展未能符合個人的願望時,常常可能因具體問題而沖動起來,牢騷滿腹、亂發議論、對現實不滿、迷惘悲觀,極少數人甚至還可能做出不利於國家和人民的事來。我們要看到和愛護學生愛國的主要一面,引導他們了解國情,維護祖國的利益,體諒國家的困難,把振興中華的理想和熱情,轉化為努力學習、建設幸福美好的社會主義祖國的強大動力。
(2)願為現代化建設作貢獻,但不善於作符合實際的選擇。在一些社會思潮的左右下,他們往往以為上大學、當專家、搞研究和發明創造,才是有貢獻、有價值的,而其他取向則沒意思。因而當升學有希望時,他們尚能積極努力、嚴格要求自己;可是一旦升學不太可能時,他們有可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放鬆學習,停滯不前,自暴自棄,他們不容易正確對待自己,不善於根據祖國的需要與個人的情況,對自己的奮斗目標、道路和職業作出符合實際的選擇。
(3)思想活躍、參與意識強,但缺乏組織紀律觀念。他們的參與意識較強,要求民主,爭取發言權,能積極向班級、學校提出合理意見和建議,有的積極關心國家大事和參與社會活動。這些都是可貴的,符合時代要求的。但是,青少年認識有時片面,生活經驗不足,組織紀律觀念薄弱,缺乏自製力,有時沖動起來往往固執己見,與集體對立,不接受教師的指導,我行我素。

❹ 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

學生的心理發展具有四個基本特徵:1、連續性和階段性:連續性特徵是指在心理發展過程中,後一階段的發展總是以前一階段的發展為基礎的,而且又在此基礎上萌發出下一階段的新特徵,表現出心理發展的連續性。階段性特徵是指在心理發展過程中,當某些代表新特徵的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取代舊特徵,從而處於優勢的主導地位,表現為階段性的間斷現象。2、定向性和順序性:這是指在正常條件下,心理的發展總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後順序。盡管發展的速度可以有個別差異,會加速或延緩,但發展是不可逆的,階段與階段之間也是不可逾越的。3、不平衡性:心理的發展可以因進行的速度、到達的時間和最終達到的水平而表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模式。一方面表現為個體不同系統在發展的速度上、發展的起訖時間與到達成熟時期上的不同進程,另一方面也表現為同一機能特性在發展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速率。4、差異性:任何一個正常學生的心理發展總要經歷一些共同的基本階段,但在發展的速度、最終達到的水平以及發展的優勢領域往往不盡相同,表現出個體之間的差異性。。

❺ 初中生心理發展的總體特點

特點: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②抽象邏輯思維已佔主導地位,但仍以具體形象作支柱,並出現反省思維;
③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有所發展,但帶有片面性和主觀性;
④心理活動的隨意性顯著增長,可長時間集中精力學習,能隨意調節自己的行動;
⑤產生成人感,獨立意識強;
⑥關心自己和別人的內心世界,社會高級情感迅速發展;
⑦道德行為更加自覺,但自控力不強。

❻ 初中生思想品德的特點有哪些

中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繫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繫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當前中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是年齡特點。
中學生年齡多為11-12歲到17—18歲,他們的身心正處在急劇的發展、變化和趨向成熟的時期,他們的知識增長迅猛,智力提高很快,他們的思想發展有顯著特點:(1)他們還帶有兒童那種天真、單純、幼稚、有依賴性、缺乏自覺性的特點,同時他們又渴望向成人看齊,力求懂事達理,要求別人尊重,希望成為獨立自主的人。在發展中他們的品德常表現出幼稚與懂事、依賴與獨立、自覺與不自覺的錯綜復雜的矛盾斗爭。(2)他們對人際關系、男女交往、社會問題日益感興趣,他們渴望知道更多的社會情況,開始關心家庭問題,關心周圍環境的變化,關系國家和國際大事,考慮自己的理想、追求、道路與職業。但是,他們畢竟涉世不深,社會經驗不足,思想尚不成熟,識別是非能力不強,因而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與行為的影響。(3)他們的思想情感,具有沖動性,血氣方剛、好勝要強、敢說敢幹,富有熱情與正義感,但他們缺乏社會經驗,遇事急躁而不沉著,對人對事往往只看一點,未弄清楚便輕率下結論。
2、時代特點
人們的思想和道德價值觀是隨著社會的民展、時代的前進而變化的。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由於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實行各方面的改革,我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反映到學生頭腦里,必然會形成新的道德價值觀、新的思想特點。
(1)要求振興中華,但急於求成。當他們感到祖國的發展未能符合個人的願望時,常常可能因具體問題而沖動起來,牢騷滿腹、亂發議論、對現實不滿、迷惘悲觀,極少數人甚至還可能做出不利於國家和人民的事來。我們要看到和愛護學生愛國的主要一面,引導他們了解國情,維護祖國的利益,體諒國家的困難,把振興中華的理想和熱情,轉化為努力學習、建設幸福美好的社會主義祖國的強大動力。
(2)願為現代化建設作貢獻,但不善於作符合實際的選擇。在一些社會思潮的左右下,他們往往以為上大學、當專家、搞研究和發明創造,才是有貢獻、有價值的,而其他取向則沒意思。因而當升學有希望時,他們尚能積極努力、嚴格要求自己;可是一旦升學不太可能時,他們有可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放鬆學習,停滯不前,自暴自棄,他們不容易正確對待自己,不善於根據祖國的需要與個人的情況,對自己的奮斗目標、道路和職業作出符合實際的選擇。
(3)思想活躍、參與意識強,但缺乏組織紀律觀念。他們的參與意識較強,要求民主,爭取發言權,能積極向班級、學校提出合理意見和建議,有的積極關心國家大事和參與社會活動。這些都是可貴的,符合時代要求的。但是,青少年認識有時片面,生活經驗不足,組織紀律觀念薄弱,缺乏自製力,有時沖動起來往往固執己見,與集體對立,不接受教師的指導,我行我素。

❼ 小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

小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

(1)逐步形成和諧的道德認識能力。從小學時期開始,兒童形成系統的道德及相應的道德行為習慣,但小學生的道德認識能力具有依附性,同時也缺乏原則性,其發展的趨勢是穩定的、和諧的。

(2)道德言行從比較協調到逐步分化。一般來講,年齡越小,言行越一致;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出現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3)明顯地表現出自覺紀律的形成。自覺紀律的形成和發展是小學兒童的道德知識系統化及相應的行為習慣形成的表現形式,也是小學兒童出現協調的外部和內部動機的標志。

拓展資料

小學生,指正在小學上學的學生,亦指某類成年人的想法和思維方式與同齡人相差甚遠甚至背道而馳,對事物的認知和思考能力如孩子一般幼稚、單純。

舊指在國子監童科和民間蒙館、私塾讀書的學生,今指在小學讀書的學生。《文獻通考·選舉八》:「 徽宗政和四年,小學生近千人,尚有繼至者,分十齋處之。增教諭俸,不許受束脩。自八歲至十二歲,率以誦經書字多少差次補內舍上舍。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道德發展的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