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學生怎麼寫好作文
寫作方法屬於藝術表現方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首尾呼應(也叫前後呼應)、襯托對比、伏筆照應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六大特點
1、穩定性。是指技巧的成熟和穩固。
2、互滲性。文章寫作中的技巧和方法,雖因文章門類和品種的不同有所差異,但在文章寫作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技法又往往是相互參照、相互影響的,於是就形成了寫作技巧的互滲性特點。
3、創新性。寫作技巧如果僅有代代相承、墨守成規(解 釋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成規:現成的規矩、制度。指思想固執保守,守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而無創作發展,那麼文章就會僵化、萎縮,乃至消亡。
4、審美性。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寫作技巧,將不同時空、不同角度的材料組合成絢麗多姿的文章大廈 ,因而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
5、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6、獨立性。獨立自主地創作,不追求華麗的詞彙,而講究真正自我的表現手法。
八大寫作手法
1、第一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由於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採用第一人稱,由於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范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范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
2、第三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用第三人稱敘事,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麼親切自然。
3、順敘法
【特點】 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事情,這就跟事情發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所以易於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運用順敘,要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否則,容易出現羅列現象,犯平鋪直敘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帳,使人讀了索然無味。
4、倒敘法
【特點】倒敘並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採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於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敘法
【特點】 插敘是為了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的追敘;有時是對出場人物的情節作注釋、說明。使用插敘一定要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在插入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
6、補敘法
【特點】 補敘主要用於對上文的敘述補充說明,一般是片斷性的、簡要的,不具備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釋或說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補敘的作用,一般不發展情節、事件,只對原來的敘述起豐富、補充作用。
7、分敘法
【特點】 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有條不紊。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採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生和發展的時間。
8、詳敘法
【特點】 詳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或事情的細節進行詳盡、細致的描敘。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則文章會出現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寫作技巧在寫作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寫作技巧是實現作者寫作意圖的重要條件。一般來說,作者的寫作活動都具有一定的寫作意圖。所謂的寫作意圖,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達什麼樣的生活和思想內容,以及通過這種表達達到什麼目的。而要使這一寫作意圖圓滿實現,就必須依靠寫作技巧。
第二,寫作技巧是構成文學作品藝術性的內在因素。文學作品的藝術性,即文學作品反映社會生活或表達思想感情所達到的完美程度。這種藝術性的取得,決定於作者的世界觀、創作方法和寫作技巧。在具體的作品中,藝術性表現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觀的指導下,運用各種寫作手法,創造出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意境我典型形象,從而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文學作品的藝術性雖不同於形式美,但它更多地體現在與內容和諧統一的藝術形式之中,而藝術形式的完美創造,則依靠寫作技巧。
那麼什麼是寫作技巧的操作訓練呢?
(一)師法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人類社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寫作材料,而且為我們提供了生動鮮活的關於寫作形式與寫作技巧的深刻啟示。例如,巧合與懸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固有形式或「手法」;對比與映襯,常常是構成大自然優美景觀及「藝術」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人生和自然的規律中寓含著曲折美、變化美、節奏美;「蟬鳴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常見的景象中包含著動與靜相反相成的藝術辨證法則……因此,我們學習寫作技巧,必須首先向生活學習。只有勤於觀察生活,深入體驗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寫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閱讀、借鑒
即從古今中外的優秀文章(以及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中汲取營養。凡優秀的文章,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較高,其寫作技巧往往是嫻熟而又富於創造性。多讀優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內容的同時,注意其寫作技巧,看作者是運用哪些來表現思想內容,實現寫作意圖的,並且分析這些寫作手法的具體運用情況及其所取得的寫作效果。在此基礎上,還應結合實際(寫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藝術修養的實際與題材和表現對象的實際)進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來」,經過改造為我所用。這樣,久而久之,潛移默化,自己的寫作技巧,自然會有所提高。
(三)經常練筆
這是具有本質意義的技巧「操作訓練」。清人唐彪寫道:「諺雲,『讀十篇不如做一篇』。蓋常作則機關熟,題雖甚難,為之亦易;不常做,則理路生,題雖甚易,為之則難。沈虹野雲:『文章硬澀由於不熟,不熟由於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寫才能熟,熟才能生巧,這是不可更易的規律,任何企圖改變或超越這一規律的人,永遠也掌握不了寫作技巧,永遠也寫不出好文章。只有經常寫,反復寫,才可能在寫作者身上固定下一個寫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統」,一個「自動化的」寫作「行動方式」。懂得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懂得那些語言藝術大師們為什麼諄諄勸誡「我們大家都應該寫、寫、寫,寫得盡量多」了。 寫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技能」階段,一是「熟練」階段。「技能」階段,是無法之中求有法,能過觀察、體驗、多讀、多寫,學習並掌握了一些寫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將它們運用於寫作實踐。這是掌握寫作技巧的第一階段。「熟練」階段,是有法之中求變化。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而掌握了包括寫作的辨證藝術在內的多種寫作手法,並能將它們純熟自如、富於創造性地運用於寫作實踐。這是掌握寫作技巧的第二階段。古人說:「學詩當識活法。」「所謂活法者,規矩具備,而能出於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規矩也。」識得「活法」,並能運用「活法」是掌握寫作技巧第二階段的重要標志。 掌握寫作技巧,對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任何否定寫作技巧在寫作中的客觀作用的觀點無疑是錯誤的。但是,我們也不能把技巧絕對化,走到唯技巧論的極端。因為,決定文章價值的主要因素,還是內容,脫離了豐富而深刻的內容,文章的審美價值乃至藝術性,也就不復存在了。這一點,尤其應該引起初學寫作者的重視。
⑵ 怎樣讓中學生寫好作文
如何讓學生寫,這是寫好作文的培養興趣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如果把一篇作文比做一棟大樓,興趣無疑就是這塊基石蓋樓工程基地開拓寫作文就是我們在興趣上樹,要培養興趣,就得多讀書,品讀文學,還要精書在讀精而不在多,雙生生來說應該是選擇適當的書刊來進行閱讀,比如,中學生報刊優秀作文,名著的然後是選讀內容,對其中的一些文章或片段反復的去讀,深深的體會,蘊含的道理,表達的方式,用詞造句的在讀書時要品讀,把經典語句,故事,名言記錄下來,發誓的語言的精美是怎麼表達的?第二部經常動手寫作書就有那種寫作的慾望,有人寫作的慾望,必須動手的,不會寫文章常說萬事開頭難,卻很難,因為它決定了你是否能寫出好的文三首先,第三步,有了興趣之後有了,有了寫作的能力,就要求在內涵上有所造詣,這就要求償文前先有一個主題心鎖在一篇文章的質量好壞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但真的優質到底如何?還是要看的,這就是所謂的主題,感情用事,感情深,人流有時候覺得自己一片茫然,不能太寬泛,放了就如煙花,可看而不可否,如何有三種方式,第一種大眾化,也就是說,別看標題,或者讀了幾句就能明白這篇文章,第二種,第二種方法量量生化,對於一件事情可能會反思幾個思想,就需要從自身出發,看自己適合表達哪種主題所表達的方式,各種素材可能會比較豐富,最能突出這一主題,才在同類中才能出類拔萃脫穎而出,第三種讀壁畫,這種要求擺脫常規思維模式發散的思想,去定位主題,要寫好作文,既要堅持多讀多寫,還要注入情感與良好的態度,這是縱向上的要求,綜上所述,發現這其實不難,只要用心,恆心,真心,誠心,信心,就能寫出好的作文來
⑶ 中學生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初中生學習寫作不是搞文學創作
文學創作是少數人從事的一種職業,
中學生怎樣寫作文
。我們中學生寫作是為了學習表達。社會中的人彼此要交流思想感情,傳達信息等,都必然要用到寫作,所以中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也需要寫作這個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不學會寫作,將來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都會遇到重重困難。
2、寫作是表達過程,閱讀是理解過程,閱讀在先,寫作在後
閱讀中,理解別人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就理解了別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技巧。學習了別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技巧,學習了別人的語言,久而久之,自己也會在表達中運用。這是一個借鑒、模仿、運用、提高的過程。因此,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提高。中學生應該在多讀的基礎上多練,才能逐步寫好作文。
3、中學不要害怕作文
作文並不可怕,寫作和說話是一致的。葉聖陶先生認為:寫作就是「寫話」,自己怎樣說就怎樣寫。把自己的話用筆寫出來就是寫作。因此大可不必害怕寫作。「文無定法」,但它有「法」,關鍵問題是貴在得「法」。
4、寫作和說話有區別
話說完就過去了,而文章可以保存下來,可以反復修改,反復加工,使表達的意思更准確、更全面、更生動。寫作的表達效果比說話要好。因此,寫作時態度要認真,注意修改,把自己的意思更好地表達出來。否則,就不能使寫作的這一優點發揮出來。
5、寫作是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思想
思想是客觀事物在我們頭腦中的反映。我們寫作反映的也是客觀世界。客觀世界是怎樣的就怎樣寫,是什麼就寫什麼。如實地反映客觀世界,才能寫好作文。話是自己的,思想也是自己的。不要說連自己也不懂的話,不要說自己沒有的想法,不要說不是自己的思想。因此,寫作時不要照搬別人的話,不能編造、說假話,因為編造和虛構是不同的,編造是說假話,虛構是一種藝術創作的方法。
二、怎樣收集材料
織布需要棉花或羊毛;蓋樓需要磚瓦、水泥、鋼筋;造機器需要鋼材;寫作需要材料。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米,再巧的媳婦也做不出飯來。沒有材料,再高明的作者也寫不成文章。有許多同學一寫文章就犯愁,不知道寫什麼好,主要原因是沒有材料。收集材料、獲得材料是寫作的基礎,是寫作過程的第一步。收集材料的途徑有三條:
1、觀察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是為了反映生活。要想准確地反映生活,必須了解生活。了解的方法是觀察。用我們的各種感官去感受、去考察、去調查、去撮要各種事物的特徵。了解生活現象,了解生活本質,從而正確地認識生活,這是寫作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材料。
2、閱讀書籍、報刊、文獻等文字資料
文字資料是人類積累下來的知識、經驗,是一座寫作材料的寶庫。通過閱讀,可以汲取營養、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並獲得大量的寫作材料。古今中外創作出重要作品的作者,無不是博覽群書,從書中獲得豐富營養的。著名作家鄧拓說:「半個月讀一本天文學,積累了一些有用資料,半個月讀一本地質學,又積累了一些有用資料,半個月不多,一年有十二個月就有二十四本了。」馬克思寫《資本論》,僅經他摘抄的主要參考書就達1500多種。因此我們必須經常讀書。不僅要讀文學書,還要讀些理論書;不僅要讀社會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書。這樣才能擴大知識面,提高認識能力,收集到有用而豐富的材料。
3、思考、分析觀察閱讀得來的直接和間接的材料,形成個人的某種見解、觀點。
我們在觀察中,感受到外界現象,會產生一種心理活動,或激起一種情感,或有自己的認識看法。這種情感、認識對寫作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有了自己的感受才能寫出獨特的文章,才能感染別人。因此,我們在觀察中要善於捕捉這種感受,有一點苗頭就緊緊抓住,反復仔細體味,盡力擴大感受力。有了感受還應及時記下來,以免稍縱即逝。
在閱讀中得到材料後,還必須進行一番分析、研究,經過自己頭腦的深入思考,從而取得新的認識,形成新的觀點,哪怕是一些不成熟的、零碎的看法。這些認識、觀點、看法也是寫作的材料,在寫議論、說明、應用文章時有重要作用。
我們對觀察到的某些情景,有時還必須通過想像、聯想,去擴展生活的圖景,豐富寫作的材料。例如《荔枝蜜》一文,作者由蜜蜂的特徵,聯想到具有類似特徵的農民。作者在寫蜜蜂的同時也描寫了農民。通過聯想把對蜜蜂的描寫加以深化。許多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都是這種聯想的運用。因此,想像、聯想也是獲得材料的一種重要方法。
三、怎樣積累材料
我們通過觀察、閱讀、分析研究獲得的材料,就在頭腦中留下了印象。為了便於以後寫作,我們應該把這些材料積累起來,儲存起來。
積累材料的方法很多,應根據積累的內容恰當地選擇,
怎樣寫好作文
《中學生怎樣寫作文》(http://www.unjs.com)。
1、對觀察到的內容及觀察時的感受,可採用記觀察日記的方法進行積累
作為中學生應該養成記觀察日記的習慣。這樣做,不僅把觀察到的材料積累下來,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觀察力,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在寫觀察日記時,要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實際上已經在訓練寫作了,長期寫下去,材料豐富了,遣詞造句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2、用各種方法進行積累
閱讀書籍、報刊、文獻得到的材料及對材料分析進而形成個人的見解,可用筆記、卡片、剪報等形式進行積累。積累的內容有:
(1)語言積累:如精彩的詞語積累、識字量的積累、詞彙量的積累、生動的描寫、精彩的句子、特殊的句式等。
(2)技巧積累。
(3)思想積累:如系統的理論、新穎的觀點、深刻的分析、精闢的見解等。
(4)事例積累:如有意義的事件、史實、精確的數字等。
(5)警句、格言的積累:包括諺語、俗語、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參考聯等。
(6)個人的見解、心得、感想的積累。
用筆記、卡片積累有摘錄式、提要式、心得式、索引式四種。語言積累、事例積累、思想積累、警句格言的積累都適用摘錄式。將書籍、報刊中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有關的重要內容摘錄下來。摘錄時要一字不漏,連標點符號也不可遺漏或標錯,還要寫上作者和出處,註明摘錄的書籍名稱及頁碼。摘錄的內容要分成幾項,按項摘記。例如中學生可按刻苦學習、樹立志向、團結奮進、艱苦樸素、遵守紀律、堅持鍛煉、愛國愛民、講究文明、尊敬師長、注意方法等內容去摘錄。技巧積累、思想積累、事例積累適於運用提要式。提要式一般用於長的篇目,不能全文摘錄,只要記摘要點就可以了。心得式是對別人的見解、心得、感想適用的一種筆記形式。索引式是對記過的筆記、卡片進行編排、整理、列出索引,以備查找。
四、怎樣對待觀察與寫作的關系
觀察是寫作的基礎。不會觀察,就談不上會寫作。生活就像是一個作文材料的寶庫,而打開寶庫的鑰匙是觀察。你如能對生活進行認真的觀察,就拿到了寶庫的鑰匙,裡面有無窮無盡的材料供你選擇。觀察是寫作的門徑,只有首先學會觀察,才能談得上可以學會寫作,所以應該學會觀察。
要學會觀察就應該正確地認識觀察。有的同學認為觀察就是「看」,我們認為這只是觀察的一部分。觀察光用眼看是不夠的,還要用耳去聽,用鼻子去聞,用手觸摸,用身體的各部分去感受。我們周圍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論是人物、動物、植物、景物、事物、科學現象……無不具有自己的特色。而每一事物又都有不同的方面,如蘋果有色彩、有形狀、有重量、有味道、有氣味等。如不調動各種感覺器官去綜合觀察,就不能全面地、正確地認識觀察對象的特徵,寫出的文章就會是片面的、局限的。觀察除了綜合運用各種感官外,還要運用腦這個思維器官去思考。因為觀察的目的不僅是要了解觀察對象的現象特徵,還要了解它的本質,及其事物之間的聯系,事物的發展規律。要了解本質和規律,必須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分析。要分析現象裡麵包含的原因,思考各種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例如,我們聽到別人說話,就要想想他為什麼說這樣的話。看到人物的表情,就要思考這種表情反映了人物什麼心情。觀察到別人的行為,就要考慮他這種行為的心理及這種行為會產生什麼後果。看到樹葉從樹枝上落下,就要分析樹葉落下的原因,是季節變化還是病蟲害。多想想,多向自己有意識地提問,在觀察中就能特別注意,使得深入細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觀察到需要觀察的東西,真正了解我們的生活,了解我們的環境,才能真正提高觀察能力。
一個人如果不熱愛生活,他怎麼能有心思去認真觀察生活呢?要觀察生活就必須熱愛生活,處處留心。有的同學在老師的要求下,勉強地看了兩眼周圍的世界,或者心不在焉地隨便東瞅西看,既沒調動各種感官去觀察,也沒用腦去思考,他就不會有多大的收獲。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對生活有興趣、有好奇心。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總想看看、聽聽、摸摸、問問,想研究研究,並想親自去做一做。這樣聽一聽、看一看、問一問……才能使精力集中,全神貫注,系統而周密地進行觀察。
五、怎樣正確地觀察生活
1、抓住事物的特徵
人們常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上的事物各種各樣、千姿百態。各種事物都有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志,即這一事物有別的事物不具有的東西,這就是該事物的特徵。觀察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事物的這個特徵。
觀察時要善於抓事物的特徵,即從人的個性,事物的差異,准確地認識和把握事物。例如《春》這篇文章,作者在寫春雨時,就抓住了春雨的細、密、多的特點。這說明作者在觀察時注意辨別春雨和其他季節的雨的不同點。《在烈日和暴雨下》中也寫到了雨,那是夏季的一場暴雨。而作者則著重地描寫了暴雨的急、猛、大的特點。可見春雨和夏日暴雨是不同的,而兩位作者都是善於在觀察中抓事物特徵,我們要學習這種觀察的方法。
⑷ 初中生怎樣寫好作文10篇
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常聽有些中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真不知道該 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學生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了,但仔細一看,剛開個頭,敷衍幾句,就草草收場.內容 空泛籠統,不知所雲.針對這些情況,我常常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會說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說 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由於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頭腦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 .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裡編的准 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 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 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 心》,並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後來莫泊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說:「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 間很注意地觀察它,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魯 迅也曾說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這是魯迅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由此可見,要 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事物,提高觀察能力.但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呢?這里我想談兩點:
⑸ 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
寫作方法屬於藝術表現方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首尾呼應(也叫前後呼應)、襯托對比、伏筆照應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六大特點 1、穩定性。是指技巧的成熟和穩固。 2、互滲性。文章寫作中的技巧和方法,雖因文章門類和品種的不同有所差異,但在文章寫作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技法又往往是相互參照、相互影響的,於是就形成了寫作技巧的互滲性特點。 3、創新性。寫作技巧如果僅有代代相承、墨守成規(解 釋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成規:現成的規矩、制度。指思想固執保守,守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而無創作發展,那麼文章就會僵化、萎縮,乃至消亡。 4、審美性。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寫作技巧,將不同時空、不同角度的材料組合成絢麗多姿的文章大廈 ,因而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 5、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6、獨立性。獨立自主地創作,不追求華麗的詞彙,而講究真正自我的表現手法。 八大寫作手法 1、第一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由於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採用第一人稱,由於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范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范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 2、第三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用第三人稱敘事,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麼親切自然。 3、順敘法 【特點】 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事情,這就跟事情發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所以易於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運用順敘,要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否則,容易出現羅列現象,犯平鋪直敘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帳,使人讀了索然無味。 4、倒敘法 【特點】倒敘並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採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於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敘法 【特點】 插敘是為了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的追敘;有時是對出場人物的情節作注釋、說明。使用插敘一定要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在插入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 6、補敘法 【特點】 補敘主要用於對上文的敘述補充說明,一般是片斷性的、簡要的,不具備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釋或說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補敘的作用,一般不發展情節、事件,只對原來的敘述起豐富、補充作用。 7、分敘法 【特點】 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有條不紊。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採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生和發展的時間。 8、詳敘法 【特點】 詳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或事情的細節進行詳盡、細致的描敘。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則文章會出現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寫作技巧在寫作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寫作技巧是實現作者寫作意圖的重要條件。一般來說,作者的寫作活動都具有一定的寫作意圖。所謂的寫作意圖,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達什麼樣的生活和思想內容,以及通過這種表達達到什麼目的。而要使這一寫作意圖圓滿實現,就必須依靠寫作技巧。 第二,寫作技巧是構成文學作品藝術性的內在因素。文學作品的藝術性,即文學作品反映社會生活或表達思想感情所達到的完美程度。這種藝術性的取得,決定於作者的世界觀、創作方法和寫作技巧。在具體的作品中,藝術性表現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觀的指導下,運用各種寫作手法,創造出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意境我典型形象,從而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文學作品的藝術性雖不同於形式美,但它更多地體現在與內容和諧統一的藝術形式之中,而藝術形式的完美創造,則依靠寫作技巧。 那麼什麼是寫作技巧的操作訓練呢? (一)師法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人類社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寫作材料,而且為我們提供了生動鮮活的關於寫作形式與寫作技巧的深刻啟示。例如,巧合與懸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固有形式或「手法」;對比與映襯,常常是構成大自然優美景觀及「藝術」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人生和自然的規律中寓含著曲折美、變化美、節奏美;「蟬鳴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常見的景象中包含著動與靜相反相成的藝術辨證法則……因此,我們學習寫作技巧,必須首先向生活學習。只有勤於觀察生活,深入體驗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寫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閱讀、借鑒 即從古今中外的優秀文章(以及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中汲取營養。凡優秀的文章,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較高,其寫作技巧往往是嫻熟而又富於創造性。多讀優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內容的同時,注意其寫作技巧,看作者是運用哪些來表現思想內容,實現寫作意圖的,並且分析這些寫作手法的具體運用情況及其所取得的寫作效果。在此基礎上,還應結合實際(寫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藝術修養的實際與題材和表現對象的實際)進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來」,經過改造為我所用。這樣,久而久之,潛移默化,自己的寫作技巧,自然會有所提高。 (三)經常練筆 這是具有本質意義的技巧「操作訓練」。清人唐彪寫道:「諺雲,『讀十篇不如做一篇』。蓋常作則機關熟,題雖甚難,為之亦易;不常做,則理路生,題雖甚易,為之則難。沈虹野雲:『文章硬澀由於不熟,不熟由於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寫才能熟,熟才能生巧,這是不可更易的規律,任何企圖改變或超越這一規律的人,永遠也掌握不了寫作技巧,永遠也寫不出好文章。只有經常寫,反復寫,才可能在寫作者身上固定下一個寫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統」,一個「自動化的」寫作「行動方式」。懂得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懂得那些語言藝術大師們為什麼諄諄勸誡「我們大家都應該寫、寫、寫,寫得盡量多」了。 寫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技能」階段,一是「熟練」階段。「技能」階段,是無法之中求有法,能過觀察、體驗、多讀、多寫,學習並掌握了一些寫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將它們運用於寫作實踐。這是掌握寫作技巧的第一階段。「熟練」階段,是有法之中求變化。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而掌握了包括寫作的辨證藝術在內的多種寫作手法,並能將它們純熟自如、富於創造性地運用於寫作實踐。這是掌握寫作技巧的第二階段。古人說:「學詩當識活法。」「所謂活法者,規矩具備,而能出於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規矩也。」識得「活法」,並能運用「活法」是掌握寫作技巧第二階段的重要標志。 掌握寫作技巧,對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任何否定寫作技巧在寫作中的客觀作用的觀點無疑是錯誤的。但是,我們也不能把技巧絕對化,走到唯技巧論的極端。因為,決定文章價值的主要因素,還是內容,脫離了豐富而深刻的內容,文章的審美價值乃至藝術性,也就不復存在了。這一點,尤其應該引起初學寫作者的重視。
⑹ 中學生如何才能寫好作文
一、多讀。
我們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多看書,包括小說,詩歌,散文,還有歷回史方面的知識,因為答「文史不分家」嘛!呵呵!還要看一些科技知識,比如,太空探索方面的書。這樣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讀小說、歷史讓我們對社會有更深的了解,讀散文詩歌,讓我們對生活有更細膩的感觸,讀科技,尤其是一些科幻的知識,可以激發我們的想像力。在讀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把那些優美的、你認為精彩的部分摘抄下來哦!
二、多觀察。
多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對景物、人物、動物、事件等的觀察這樣可以為我們的作文提供豐富的寫作題材。
三、多寫。
首先,寫日記。要記得每天都要寫篇日記,不要把這個當成負擔,我們可以寫今天發生的事情,見過的人,說過的話,讀過什麼書,在讀書的時候有哪些精彩的地方、你有什麼感想。這些都可以寫的。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⑺ 如何寫好中學生的滿分作文
要想寫好滿分作文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如果是寫人的作文的話就要利用一件事來表達這個人的品質,最好只寫一件事。詞句要連貫,通順。語言要風趣。巧妙構思,立意新穎;用詞准確.
2、如果是寫事的話,就要把這件事寫具體,句子要通順,連貫,詞語要豐富,結尾首尾呼應,立意新穎、首尾扣題、感情真摯,開頭點題,末尾呼應開頭。
3、如果是寫景的哈,就要把你們要寫的景色寫好,詞句要優美,辭藻華麗,這樣才能得高分。
當然這只是告訴你的技巧而已,想要寫好作文就要多看作文書,做好作文筆記,把好詞佳句積累起來,最重要的是勤練筆!這樣,你的詞彙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這樣,那粗糙的詞句會變得優美起來的。
相信我!祝你成功!加油!!!^0^
⑻ 如何寫好作文 初中生
⑼ 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
一、觀察的要求觀察是積累素材的好方法,它要求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魯迅先生說過:「若要創作,第一須觀察。……對任何事物必須觀察准確再下筆。」可見觀察在作文中的地位。觀察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觀察要選准立足點。我們可採取定點觀察的方法,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觀察事物。不同的觀察視角會有不同的發現和收獲。
第二、觀察要准確細致,要注意發現事物的特點及其未被人發現的地方。
第三、觀察不局限於視覺方面,還要調動多種感官,或聞、或嗅、或品嘗、或觸摸、或傾聽,還要開動腦筋思考問題。
第四、觀察要作筆錄。
二、積累的要求寫作素材從何而來——源於點滴的積累。比方說吧,工廠要正常生產,必須保證有原材料;在家裡要做飯,先要有米糧和油。要不,等機器運轉再去購買材料,等水開了、油煎好了再去買米,這怎麼來得及呢?
古今許多大詩人、大文學家寫文章、成詩句,他們都尤其注重積累。北宋出口成章、落筆即詩的大詩人梅堯臣不管到哪兒——或和朋友遊玩、或平時吃飯睡覺,他的身邊都帶著一個小袋子,不時把想到的一句、半句詩裝入口袋,甚至是只言片語也不放過。我國元末明初「積葉成章」的唐宗儀,清朝的「煙茶換故事」的「聊齋先生」蒲松齡都是講究積累的典範。
茅盾也告訴過喜歡寫作的人們:應該時時刻刻身邊都有一支筆和一本本子,無論到哪裡,都可以把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隨時記下來。
那麼,積累應該做些什麼呢?
第一、要寫好作文需要准備許多的材料,但材料來自哪裡呢?對我們學生來說,素材來自學習和生活:從大千世界的人物形象,社會動態,到生活瑣事,及我們學習的心得體會,再到一本書、一本雜志、一張報紙,甚至一篇紙、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字,都會是我們寫作的材料。因此我們要多看、多讀、多記。
第二、可以用日記本、摘錄本記下我們每一天搜集的材料,還可以把它們用卡片分門別類地歸納整理出來。這樣寫作時我們就會有材可選,並能選好適合的材料。
第三、積累材料要「以十當一」,越多越好,這樣在用材料時才能作到以「一當十」,做到越精越好。
⑽ 中學生怎樣寫好作文
單練一枝花,你擅長什麼類型的題材,收集材料,爭取設下計劃,規律性滴去練筆,並請求老師點評,然後加以修改,長期下來就會得到提升,不過這是一個階段性的方法,你要有耐心和不怕輸的信心,祝你作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