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什麼
焦慮症的病症關鍵有下列好多個層面:
1.身體主要表現。人體上的不適是焦慮症普遍的早期症狀,比如,經常會覺得發慌,胸口發悶,老是覺得有一座高山壓在心中,心率在沒有運動過量和遭遇焦慮不安事兒的情況下,也情不自禁的加速,四肢乏力,做一些簡易的日常事務,也如同重擔,身體機能比較嚴重降低。非常大一部分的身患焦慮症的人,還伴隨晚間失眠,第二天早晨卻很早醒來時,而且經常做惡夢的睡眠質量問題。除此之外,手和腳哆嗦,食慾不佳,頭暈眼花這些也全是焦慮症的前期症狀,比較嚴重時,乃至會有一種性命將要完畢的瀕死感。
2.精神自主運動躁動不安。經常主要表現為心神不安、情緒沒法寧靜、心神不安、潛意識的去做一些動作、沒法注意力不集中,像小猴子一樣煩躁不安的踱來踱去。
3.生理性的心態煩躁不安。病人可能會有一種將要有風險來臨的覺得,感覺有某類災禍將要來到自身頭頂,乃至會出現即將死亡的感覺,因此,病人經常會突發或持續性的出現無緣無故的恐懼心理,心態躁動不安,迷惘手足無措的焦慮情緒這些。許多 病人也有憂鬱症症狀,對自身現階段和未來的日常生活填滿消極心態,欠缺對日常生活的幸福希望和生活情趣,對人生道路覺得迷惘,心態不會受到控制,莫名其妙的和身邊的人產生爭執,對周邊的全部東西都看不慣,要想摧毀見到的全部東西等。
4.了解阻礙。輕度性的焦慮症病人有時候還存有一些認知能力層面的欠佳情況。比如,對周邊的自然環境遲鈍,不可以立即做出行為,思維方式越來越簡易,沒法清楚的認知能力周邊事情和對周邊狀況的改變做出立即的答復,致力於自身的身體狀況,一直擔憂病症發病這些。
為防止得了焦慮症,在生活起居中,應當維持開朗樂觀,多和人開展交流與溝通,調整情緒心裡的煩悶心態。愉快的情緒是最好是的預防劑。
② 中學生如何克服學習中的焦慮緊張
中學生心理健康標准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能了解自我,悅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不僅能現實的認識自我,承認自我,接受自我,而且還要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能力、特長和性格中的優缺點,能做到客觀、恰當的自我評價,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視現實,生活、學習目標符合實際,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尋苦惱。對自己的不足或某些無法補救的缺陷,能正確對待,安然接受。 樂於學習、工作和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應樂於學習、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出來,取得成就,獲得滿足感。能夠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自覺完成學習和工作任務,而不以此為負擔。在遇到困難時,能努力去克服,爭取新的成就。 善於與同學、老師和親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樂於交往,尊重友誼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往往表現出樂群性,有人際關系交往的慾望。能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團結互助,對人善良、誠懇、寬容、公正、謙虛有愛心。能尊重他人的權益和意見,正確對待他人的短處和缺點,善於與各種類型的人相處。 情緒穩定、樂觀,能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狀態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主導心境始終處於輕松、活潑、快樂的狀態。雖然因學習、生活中的挫折、失敗或不幸,也會有悲、憂、愁、怒、煩等消極情緒體驗,但不會長期處於消極、悲觀不可自拔的體驗中,更不會因此而輕生。善於適度的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能隨時排解各種煩惱,喜不狂,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謙而不卑,自尊自重。決不因一時沖動而違反道德行為規范,能在社會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滿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穩定、樂觀的情緒。 保持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的中學生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處於協調統一之中,有正確的人生觀,能以此為中心,把需要、動機、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樂於生活、學習,興趣廣泛,性格開朗,胸懷坦盪,辦事機智果斷,表裡如一,行為上表現出一貫性與統一性。 面對挫折和失敗具有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禦機制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時,能夠表現出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響或改變自己的目標和正常的學習生活。能駕馭自己的情緒,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進中的困難。自覺運用自我防禦機制,隨時可排泄影響學習和健康的情緒困擾,消除各種焦慮、緊張、恐懼、煩惱等情緒現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狀態。 熱愛生活、熱愛集體,有現實的人生目標和社會責任感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熱愛自己的學習生活,積極投入有樂趣的生活中,自信自己的存在對社會和對國家有意義、有價值。能堅持不懈的努力,從事有意義的事業,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國家利益,勇於承擔社會義務,善於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社會服務。 心理特點、行為方式符合年齡特徵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其認知活動、情緒反應、性格特徵等心理特點以及行為表現應與其年齡階段相符合,與其充當的社會角色相適應,保持一定年齡階段的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能與現實的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與適應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能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快節奏的生活,保持良好的適應狀態。能夠根據客觀的需要,主動調整自己的言行,在暫時無法改變客觀環境的情況下,能主動改變自己,以適應社會環境的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態,並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 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過強的逆反狀態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能保持相對穩定而常態的生活方式,不因生活的變故和學習環境、學習任務的改變而產生過度的焦慮和思危心理及不必要的負擔。能坦然處事,保持安寧的心理狀態。善於合理的提出和表達自己的意願及要求,不盲目沖動,不表現與成人的反抗對立的情緒。能有效的控制和改變消極的逆反心理與行為,使之健康地成長。
③ 中學生焦慮有哪些表現
自己知道
④ 中學生遭遇考前焦慮症怎麼辦
面對所有的焦慮都可以用森田技術來解決,它的核心和精髓就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順其自然」正確認識自然的概念,例如自然情況下考試之前就是會有緊張、不安的情緒在的,這完全是屬於正常現象,只是不同的人的程度或表現方式不同而已,首先接受了這一點對自己就會好很多;其次在"順其自然"的同時,也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觀的現實中,該工作就去做工作,該學習就去學習,該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當然也許剛開始的時候,那些困惑你的觀念、雜念仍舊讓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們是遲早會自然地消失的,並努力地去做好現實生活中你該去做的事情。那麼,那些雜念、情緒就會在你認真做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消失了。
⑤ 面對中學生的焦慮心理,我們應該怎麼辦
中學生焦慮什麼吖,就是一個學習啊,沒有其他的煩心的事情,感覺應該開心快樂的生活,開開心心的學習。
⑥ 如何看待中學生青春期焦慮症
高速發展的社會促進著我們快速的思維著,很多有識之士每天的時間都是很緊迫的,善於安回排自己的時答間,我們可以說他們工作效率強;而對一些不擅長把握時間、不能合理安排工作的人,他們工作時可能比較吃力,整日惆悵滿腹。這些人很有可能伴有一定的焦慮症狀。焦慮症正是來源於這種無形的心理壓力,一旦患上焦慮症就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
[詳細]
1.極參加文體活動,包括聽輕松音樂、打球、跳舞,能迅速減輕焦慮。按時吃葯,注意葯物副作用,盡量調節自己的情緒,樂觀開朗。
2.避免可樂、油炸食物、垃圾食物、糖、白麥粉製品、洋芋片等易刺激身體食品。
⑦ 中學生嚴重抑鬱嚴重焦慮怎麼辦
建議積極就醫、治療、調理,可以咨詢一下心理醫生。
對於抑鬱症,具體的治療、調理的方法如下:
一,認知療法。
糾正單一、刻板、消極的思維方式,培養綜合、靈活、積極的思維方式。擅於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以長遠眼光看問題,擅於發現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美好、積極、有益的一面。不要誇大缺憾、困難;不要偏激、片面,非黑即白;不要妄自菲薄,或者苛責他人。
二,行為療法。
包括多種具體療法。重在發現、糾正消極、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並支持、培養積極、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包括擁有一些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讀些好書,學習、充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義的、創造價值、助人為樂的事情。等等。
三,目標療法。
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制定合理的目標、計劃,不斷充實自己的生活,堅定自己的腳步。
四,傾訴療法。
人際交往、傾訴交談對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向親友、他人說說自己的心事、煩惱,從而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幫助。即使所談的內容不是令你抑鬱的事情,也能較好地開闊你的視野,調節你的神經。
五,運動療法。
跑步、快走、散步、爬山、郊遊、游園、游泳、打球,等等。這些運動項目(特別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做),都能很好地調節人的身心狀態,減消壓力與抑鬱。
六,音樂療法。
適當聽聽旋律優美、風格健康的音樂、歌曲,對調節人的精神狀態,也較有幫助。不過,凡事過猶不及,非專業人士沉溺音樂,可能會起反作用。
七,飲食療法。
適當多吃一些粗糧類、堅果類、水果類、水產類食品,也能較好地調節抑鬱。
八,葯物療法。
可以咨詢一下心理醫生(或者優秀的中醫),判斷自己的具體情況、類型,然後遵醫囑服葯、調理。
關於焦慮症狀,我具體有如下建議:
一,首先,要承認輕度的焦慮,適度的小心、憂患,有助於人類的自我保護與提高進步。不要一味地、過度地排斥焦慮,而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它。
二,擅於找到並消除引起焦慮的原因。如果有明確原因的話,就直面它,解決它,或者和其他親友們一起解決它。比如考試焦慮的話,與其焦慮不安,那還不如實實在在地好好學習,包括向老師、同學、家長請教、求助。而有的事情(包括一些外因)也許一時解決不了,那就先接納它、適應它,慢慢兒想辦法。
三,學會底線思維,即:做好最壞打算,爭取最好結果。有的時候,太擔心出錯了,過分誇大後果的嚴重性了,才會越發地焦慮、不安。而你如果勇敢、豁達一點,直面並接受最壞結果的話(也許它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可怕),那你將會更加淡定、坦然。然後更加從容、理性地避免不良後果的發生。
四,不斷開闊心胸、視野,爭取樂觀、豁達一些。要有全局眼光(看到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不同的人、事、物,等等),長遠眼光(知道「一切都會過去」這個道理),而不要斤斤計較某一件事情(特別是不重要、非原則的事情)。另外,讀一些勵志類、文學類、傳記類書籍,應該對人格完善,會有幫助的。
五,凡事都要有一個「度」,過猶不及。即使是小心、謹慎,也需要掌握好這個「度」。另外,關於一些名、利慾望(特別是某些不合理的、過分的欲求),也要適當有所收斂,不然總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的話,難免心理出現問題。
六,平時適當戶外活動、體育運動,包括約親友打打球什麼的。這是很好的釋放焦慮、壓力的方法。養成習慣的話,對身體、心理,都很有幫助的。
七,有機會看看心理醫生。症狀嚴重的話,可以開點兒葯。
當然,也歡迎你繼續在這里追加提問,更詳細地詳述你的煩惱、症狀。
⑧ 中學生怎樣對待焦慮心理
要克服考試焦慮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端正對考試的認識。
考試只是檢驗所學知識的一種手段,對考試結果要正確對待。一般情況下,考試反映了平時學習的狀況,是認識自己學習優劣的好時機。因此,要認真對待,盡力發揮自己的水平。同時,又不要把考試的分數看得過重,因為它不是衡量學習質量的一標准。所以,就是考試失敗了,也不要灰心喪氣,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和經驗。
其次,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樹立自信心。
人的心理是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但人絕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現實的影響,主觀的積極狀態可以減弱和消除消極的影響。考試中要正確對待考場中的各種因素對自己情緒的影響,充分估計自己的才能與知識,相信自己在考試中一定能夠取勝,消除不必要的顧慮和擔憂,順利度過考試這一關。
再次,考試前要有充足的休息。
包括生活節律的重新調整,做些喜愛的運動,使自己的心身放鬆,進入一種「假消極狀態」。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假消極狀態」最有利於激發人的心理潛能,有利於發揮自己的水平。
二、強迫症
[個案]自從進入高中後,琳琳覺得學習比以前更緊張了,可是她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卻是要將家裡所有的東西進行整理、歸類。做完了這些事後,才能集中思想做作業。有時放好的東西又會再拿出來重新放。這樣的事總要重復幾次,最終必須做到全部讓自己認可,才終止這一行為。這花費了琳琳許多寶貴的時間,為此她感到很煩惱,但她表示,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
[應對]一般來說強迫症的背後都有一個潛在的原因,比如父母追求完美,對孩子要求很高等等。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經常發呆、做功課特別慢、咬指甲、聳肩膀等,就得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一種強迫性的行為,這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么做的原因,並及早帶孩子去看醫生。
[小貼士]強迫症是一種通過儀式化行為來減輕內心焦慮的精神疾病,病患會產生揮之不去的想法,出現不得不做的行為。主要表現為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強迫思維是指反復出現在患者腦海里的某些想法、沖動、情緒等,患者能認識到這些是不必要的,很想擺脫,但又擺脫不了,因而十分苦惱。
三、性別角色模糊
[個案]明明是個男孩,今年10歲,長得白白凈凈。由於父親去世早,他從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開學一周後,他的一些異常舉動引起了老師的注意,說話嗲聲嗲氣,經常抱著年輕女教師撒嬌。一個月後,他不僅要抱女教師,還經常去抱女同學,有時還會親女孩子。
[應對]明明這樣的表現顯然是性別角色模糊,心理專家研究後發現,由於明明從小的社會關系網中幾乎都是女性,這使他產生愛跟女孩玩、認為她們同自己一樣的想法。為了改變這一性別偏差,可以請他的外公和學校的男教師經常和他談心、交流、玩耍,同時有意識地安排一些男同學和他一起做游戲,使他在男性榜樣的示範下,肯定自己是個男子漢,並逐漸學會勇敢、堅強。
[小貼士]所謂性別角色模糊是指個體對自己性別角色認同的錯位。一般來說,大約從3歲起,兒童開始逐步形成性別角色的概念。如果小男孩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與周圍女孩子一樣的人,在打扮、表情、舉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為女性化男孩,反之也一樣。
四、恐學症
[個案]青青今年8歲,剛念一年級,原先是一位十分活潑可愛的孩子。可是近半年來,每天早上上學前,她就千方百計找借口賴在家中不肯走,或是發寒、肚子脹、胃痛,或是昨天晚上沒有睡好、吃不消等等。但一到雙休日不用上學時,一切異常情緒就都煙消雲散。後經醫生檢查,發現小青青原來是得了恐學症。
[應對]家長、學校和教師的各種壓力和教育方式不當,及孩子的膽小、敏感、經不起批評等性格特點都易導致恐學症。家長首先要尋找孩子不肯上學的原因,不要採用簡單的恐嚇的方法迫使其去上學。開始時先讓孩子在學校呆一個小時,如果這步成功了,可將時間逐步延長。
[小貼士]「恐學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兒童心理疾病,多見於7—12歲的小學生。由於學生害怕上學,具有恐懼心理,也稱為學校恐怖症。常見的表現是,兒童害怕上學,甚至公開表示拒絕上學,上學時感到勉強、不高興,該上學的時候不去或提出苛刻條件,一旦到校又借故回家,或在上學當日清晨或前一天晚上訴說頭痛、頭暈、腹痛、嘔吐等不適,以上症狀在節假日不出現。
五、體象煩惱
[個案]小亮今年正讀初二,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只是身材瘦長,長相不佳。情竇初開的年紀,他喜歡上了班上的一位女孩子,沒想到表白後,女孩轉身就逃,一邊逃還一邊喊:「難看死了。」「我是不是真的很難看?」小亮不停地問自己,當天回去就照鏡子,鏡子里的他小眼睛、塌鼻子,他越看自己越難看,於是產生了自卑心理。他想「改頭換面」,但沒辦法,於是常常失眠,開始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人多的地方是再也不敢去了,成績終於一落千丈。
[應對]男孩更多地憂慮自己的身軀不夠高大,女孩則擔心自己的形體不夠優美。進入初中的學生,隨著生理的變化,都漸漸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其中不少青少年甚至由於容貌或生理上的缺陷而產生了嚴重的精神負擔,可以說體象煩惱在青少年各種心理煩惱中佔有很高的比例。
心理專家建議,告訴這類孩子,體象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俊男美女也有不足,告訴他們氣質才是最重要的,要學會欣賞自己的才華,比如小亮雖然眼睛小,但很有神,雖然長相普通,但身材不錯。
[小貼士]體象煩惱是一種性心理障礙,一般出現在青春發育期。此時面對性別差異的突然出現,青少年往往缺乏足夠的心理准備。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與他人進行對比,一旦出現較大的差距,其中的一些人就會產生體象煩惱。
六、戀愛受挫
[個案]瘦高、文弱的小楊從高一開始就對同桌女同學產生了好感,買雪糕總是買兩支,有新書主動借給人家,晚上放學還護送同桌回家。學期結束時,小楊便興奮地提出「發展戀愛關系」,同桌卻說他「歪心眼」,並讓老師給調了座位。被澆了冷水之後,小楊不但沒有冷靜下來,反而產生了強迫性思維:「她為什麼不喜歡我呢?我長得太瘦弱?我對她還不夠好?」終日胡思亂想,使他的成績不斷下降,終於有一天,他選擇了輕生。
[應對]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和生理發育往往是不同步的,因而戀愛受挫往往使他們心灰意冷,這時候心理承受力差的就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因此對戀愛受挫的青少年,家長和老師應當及早發覺,並予以正確的引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老師可以對青少年開展青春期性教育,並以優秀的文藝作品和偉人的事跡來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小貼士]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此時一些微小的事情也容易引發心理問題,像戀愛受挫、體象煩惱等屬此類。
七、社交恐怖症
[個案]「要我上台發言,還不如把我殺了。」小張是名高中生,性格內向。上初中時,由於愛斜著眼看同一排的女生,引起了對方的反感。調換座位後,仍無法改變這種行為,後來連男生也不願意坐在他旁邊了。從此他便認為世上最難打交道的是人,十分害怕與人交往。老師說,每次遇到同學必須輪流上台發言,他寧願裝病逃學,也不敢面對朝夕相處的同班同學說話。小張顯然是得了社交恐怖症。
[應對]內向的孩子在青春期過程中如果不注意調整心理狀態,就會懼怕與人交往,從而引發社交恐懼。因此作為父母應及時審視自己對待孩子的行為是否恰當,並盡早糾正不恰當的教育行為,對孩子給予更多表揚和鼓勵。孩子則要注意訓練用大膽而自信的眼光看別人,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礎。
[小貼士]患社交恐怖症的人,面對不熟悉的人講話、在眾人注視下運動或與異性交往時,往往會出現顯著的、持續存在的擔憂或恐懼,擔心自己將面臨窘境或恥辱。患者對所恐懼的環境一般採取迴避行為,即使堅持下來也十分痛苦,經常會出現焦慮、多汗、面紅耳赤等症狀。
八、學習障礙
[個案]小麗今年剛剛入學,可是父母卻發現孩子寫作業時十分粗心,經常多一撇少一劃,把答案抄錯。一次試卷發下來,父母發現中間竟然漏做了很多題,而小麗卻說自己根本沒看見這些題,父母於是覺得孩子學習態度有問題,故意不肯做題,於是打了她一頓,但整整一個學期,這種情況始終沒有得到改善。
[應對]專家指出,小麗其實是有書寫障礙。一般這類患者的眼睛似乎與別人的不一樣,好像「懶惰的眼睛」,會漏掉許多明顯的信息,表現在學習時視而不見,可以把整個題丟掉,事後卻說自己沒看見這道題。這種孩子最易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誤解,其實這是一種特殊的學習能力障礙。只有進行有關的視知覺訓練才能見成效。因此,遇到孩子學習表現不佳時,家長和教師應當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心理出現了什麼問題,嚴重到什麼程度,從而為孩子設計一個個別化的教育方案,針對特殊的學習能力不足進行培訓。
[小貼士]學習障礙是指智力正常,但因學習能力落後而導致成績低下的現象。研究表明,大約有5%—10%的在校生屬於學習障礙兒童。學習障礙是由若干不同類型所構成的,包括書寫障礙、閱讀障礙、數學障礙(又叫非語言學習障礙)。
九、精神分裂症
[個案]小王自從升入高三後,成績每況愈下,每天一回家便躲在房間里不出來,而且幾乎很少跟父母說話,也越來越少與朋友聯絡。一開始王媽媽以為小王是因為升學壓力太大,而出現暫時不適應的情況,豈料小王的狀況越來越怪異,整日自言自語。某天晚上吃完晚飯後,小王竟然聲稱看到閻羅王要奪取他的性命,而父母便是牛頭馬面,於是拿起菜刀想要追殺父母。最後,小王被送入醫院急診,診斷的結果是精神分裂症。
[應對]由於這類疾病常有許多前兆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因此父母或老師應提高警覺,一發現徵兆,立即送醫院治療,以免錯過治療時機。這類患者的挫折應對能力較正常人差,因此在面對較大的生活壓力時,便可能惡化,不能承擔太大的學習任務。應盡量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不要對他們有太高的期望。可以將家中許多壓力較小的家事交由病患處理,讓病患自覺對家裡有貢獻,以提升其自信心。
[小貼士]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多發於15歲到20歲。主要症狀包括思考、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在發病之初,病人可能出現成績或工作表現一落千丈、社交退縮、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等先兆,在潛伏期階段,若未予以適當的處置,病情便會更加惡化,而衍生出幻覺、妄想、語無倫次、行為怪異等症狀。
十、抑鬱症
[個案]小張正讀高一,是某校的特困生之一。有一天他找到班主任老師,緊張而急促地說:「我完了。一個多月了,晚上幾乎通宵失眠,白天神思恍惚還經常嘔吐。」說著懊喪地抬手扶了扶眼鏡,右手腕上一道傷疤赫然而現,這是他不久前試圖割脈自殺留下的痕跡。
[應對]經過心理專家的咨詢,發現小張得了抑鬱症。專家建議,為了避免心理問題導致情緒低落,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安排得充實一些,避免因過多的空想和胡思亂想而產生失落感,多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使自己心情舒暢起來。另外,還可以多與父母及親近同學談心交流,向他們傾吐心頭的積郁,使自己心情愉快起來。
[小貼士]抑鬱症是一種以情緒異常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其特徵是:無趣、無力、無望、無能、無助。症狀包括:極度憂傷、絕望、疲勞、身體疾病。患有抑鬱症的人,其情緒低落的程度和性質都遠超正常變異的界限,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煩惱那樣容易逐漸地「雲消霧散」。
心理求診注意5要素
●有心理問題要及時求診。
每個人都有偏離正確認知的時候,人只要醒著就有情緒表達,因此每個人都會產生心理問題。有心理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的,就要及時求診。
●心理醫生的勞動是高價值的復雜勞動,收費比一般門診高。
美國心理醫生一小時收費200美元,國內社會開設的心理機構一小時收費200元。求診者如因為收費高一些就望而卻步,會延誤心理問題的解決。
●滬上目前有眾多心理咨詢機構,它們各有特長。
找怎樣的心理機構求診一要看其心理咨詢師的組成及其專長,二要看其是否適合自己。
●一個人的心理問題是其個性的反應。
個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穩定性,會頑強地表現在其行為中。心理問題是一個人不良個性的表達,心理咨詢師解決心理問題靠一次往往是不夠的,而要進行幾次甚至十多次的心理干預。求診者要配合心理治療,不要中途中斷,以免前功盡棄。
●家庭對一個人具有重大的影響。
孩子有了心理問家長除應及時帶其到心理咨詢機構進行治療,自己也要虛心向心理醫生求教,找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並積極配合心理干預,這樣才能使心理咨詢發揮最大的效果。
⑨ 中學生焦慮怎麼辦
我是過來人,以下我的經驗和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中學生處於青春回期階段,心理和生答理處於向成熟過度的階段,同時面臨著競爭升學壓力和繁重的學業負擔及逐漸產生的步入社會的意識,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雛形時期。先天條件加上外界環境的影響,其心理復雜性不言而喻。
當代中國教育中,這種焦慮具有普遍性,幾乎人人都會有的,不僅是學生,家長和老師也會有。重要的是找到焦慮根源,事出必有因。分清主次矛盾,找到一個好的心態和方法,平衡利弊,焦慮是一定會解決的。當然,如果要完全解決,需要以上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可通過.多途徑心理疏導調整,但重要的是學生內心的認識,以及自我抗壓、抗焦慮能力的提高,當一個人內心足夠強大的時候,什麼困難和焦慮都是不在話下的。
我初中復讀時也曾有過很多焦慮,戴爾·卡耐基的書《快樂的人生》很不錯,他幫我度過了那段憂郁的日子,可以去看看,是他讓我的心快樂並強大起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