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官路中學校長

官路中學校長

發布時間:2021-03-03 02:32:26

⑴ 福清三山中學的學校簡史

福清三山中學,原名福清第十一中學,1960年創建於三山鎮的海瑤村,是一所初級中學。1970年9月,學校本部遷至現址,海瑤村的舊址設為分校。 遷校後校名也更改為「福清三山中學」。1973年9月,學校本部開始招收高中學生,升格為完全中學。1984年9月,海瑤分校獨立為「海瑤初級中學」。
創校五十載,幾代人篳路籃縷、歷盡滄桑,迄於今日,已成福清市一所老字型大小的完全中學。學校現有45個教學班,學生2200多人,教師145人。校園總面積103畝,教學樓3棟,圖書館1棟,綜合科教樓(在建中)1棟,辦公樓1棟,學生宿舍樓3棟,教師宿舍樓4棟,學生宿舍樓3棟,學生食堂1棟,禮堂1棟,綜合運動場1個。
五十年來,學校先後培養了二萬多名初高中畢業生,他們有的考上了大中專院校,成為中專生、大學生,乃至碩士生、博士生;有的搏擊於經濟的潮頭,成長為商界翹楚;有的發展於海外,成長為僑界名人;更多的成長為各行各業的骨幹、接班人。校友們為福清的振興,祖國的騰飛,世界的繁榮,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60—1970)
頭六任領導班子和師生們,為學校的呱呱墜地、發育成長奉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早在1960年,在時人稱之為「華僑縣長」的高至榮的大力支持下,學校誕生於海潮漲落的三山鎮的海瑤村。它實際上是小學附設的初中班,首任校校長由玉瑤小學校長何世美兼任。1960年招收兩個班,教師有陳泰銀、高紹貴、林正銀等人。1961年,學校掛牌命名為「福清第十一中學」,招收兩個班,教師有林家祥、薛攀俊、郭成斌、鄭國英、魏德春、王正理等人。1961年至1962年,由教導主任俞昌輝主持工作。學校有了名稱,來了老師,招了學生,卻沒有校舍。學校寄居於海瑤村的李厝舊祠堂、舊禮拜堂、群眾廳堂。時值國家經濟「三年大困難」時期,師生們是在「糠菜半年糧」,飲水靠要肩挑手提。
1962至1963年,創辦於東翰鎮的「福清第十二中學」停辦,王源達和趙德仙兩位同志調到「福清第十一中學」,並分別就任副校長、教導主任,開展工作。同時調入的教師有程道霖、余天佑、鍾裕祥、林和明、王朝福、陳文順、王賦根。1964年仲夏,天大旱,師生睡三更起五更都打不到「甘霖」,自己動手,鑿井取水,在高厝祠堂內挖出一口井來。井水噴涌,師生雀躍,解了「無水之飲」、「無水之炊」愁苦。
1966年1月至1970年1月,翁武官任教導主任並主持工作,林家祥任總務主任。時值「文化大革命」劫難,學校困難可想而知。1967至1968年停止招生兩年,學校工作由薛攀俊主持。1969年,師生們利用課余時間,輪流當小工,上山挖石頭做基石,下海洗貝殼燒牆灰。建築材料積累夠了,在海瑤村李厝祠堂的後面營建了創校九年來的第一幢五間高台式的平房校舍,為福清第十一中學爭得了「一席之地」。從海瑤村舊校址畢業的校友中不乏有「才人」,如原福清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振英,現公安部監察局局長俞勇、原福清市副市長高紹炳等。
翻閱當年的史冊,泛黃模糊,與其說是長年的塵灰使然,不如說是先輩的汗水使然。 (1970-1974)
1970年初,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主任由三山公社副主任翁在官兼任,副主任由「貧下中農宣傳隊」李貴仕兼任。學校的日常工作由王賦根負責。1970年9月,現校址破土動工,籌建工作主要由王賦根、王正理、陳遵金、郭重枝、薛攀俊、郭成斌等人負責。這時候招8個班,分為4個連隊,每連100人左右,4個連隊中每月輪流1個連隊到南倪村農業中學參加社會實踐勞動。其中的第二連校址設於三山村寶蓮厝。這一年,王文視、彭敏星、余乃英、林正銀、高至國等老師調入。
故事在重復中著演繹著不同的情節,師生們「半工半學」,教、讀之暇,有的到當山南麓,平整場地,開挖地基,有的上山砍樹造屋樑,有的下海洗貝殼燒牆灰。建築材料准備就緒後,1971年底,壘土夯築成,架木鋪瓦成頂,一幢十間單層「交椅式」教學、辦公兩用房建成了。
1972年初王賦根被留任為海瑤分校負責人。這個時期,楊賢福、走馬上任擔任「革命委員會」主任,鄭義恩、陳汝貞陸續先後走馬到任,擔任校「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前輩們憑借著他們的威望和才幹,我校的教育事業繼續向前發展,特別是校舍儼然成局,先後建成了另一幢的單層教學樓、單層學生宿舍樓、雙層教師宿舍樓。1973年9月學校從初級中學升格為「完全中學」,開始招收高中學生。
拓荒者、創業者之艱辛,後繼者要由衷佩服,更要永遠銘記。 (1974—1991)
1975年前後,楊賢福、鄭義恩、陳汝貞三位副主任先後榮調。同年學校工作由王朝瑞主持。1976年,在三山公社鄭坤源書記、林香載副書記,三山村黨支部王金全書記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校園面積從原來的五畝擴大到六十三畝。1977年,再落成一幢師生宿舍樓、一幢師生食堂。1978年,師生發揚「愚公移山」精神,在沒有任何機械工具情況下,開辟出200米的跑道的運動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祖國大地,處處煥發生機,也給福清三山中學帶來了明媚的春天。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四年高考連傳捷報,有多位同學考上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等全國名校。1981年,再建成一幢教師宿舍樓,高考中專錄取11人,大專以上12人。1982年,45名高中畢業生參加中專學校、技工學校招生考試,有14名同學錄取中專學校,5名同學錄取技工學校,其中的楊運順同學名列全縣總分狀元,另外還有兩位同學分別奪取了語文、政治桂冠。「山窩窩里可以飛出金鳳凰」,成績博取了兄弟學校的嘖嘖稱贊,成績贏來了上級部門的好評。1981年學校被評為莆田地區「教育先進單位」。1982年,大中專考試全縣現場會在福清三山中學召開,並獲福清縣人民政府、教育局的獎勵,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三層教學樓。1985年的中考,郭有茂同學以總分第一的成績,名列全縣榜首。同年,福清縣人民政府、教育局再次撥款,建造了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三層教師宿舍樓。
1987年夏天,在官路村王銳銀父子的引薦下,在王朝瑞校長、王欽光副校長的爭取下, 「世界福清人聯誼會」日本區副主席王功鏞先生決定出資25萬在我校建造一幢樓宇。這就是「崇興樓」(A座)。取名為「崇興樓」,是為了紀念王功鏞的父親王崇興先生。同年,官路村的另一位旅日華僑王著炳先生,也以母親翁梅宋的名義,捐資3萬元,給全校老師每人製作了一套校服,打造了一個書櫃,給校園鋪設了一條水泥大道。
1987年8月,王朝瑞校長榮調。之後的6年時間歷經5位校長。林中欽校長1987年8月到任,1989年3月退休。1989年3月港頭中學校長林千榮同時主持了三山中學的黨政工作。嚴家霖校長1989年9月上任,1990年2月調走。曾紹明校長1990年2月到任,1991年8月調走。薛希義校長1991年9月上任,1993年3月卸任。1989、1990高中停止招生兩年。
納涼不忘種樹人,喝水不忘鑿井人。後繼者應永懷感恩之心。 (1993—2010)
1993年2月,江慶述校長調入。這位校長原來是江西省一個礦業職工的子弟學校的校長。他下車伊始就對學校的現狀感到很驚訝,說了這么一句話:「沒有想到學校的條件會這么差。」江慶述校長性格堅毅,處事果斷,給學校帶來一陣強勁的風。他多次把當時的校舍無法滿足教學需要的情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市委副書記陳維忠、教育局局長林華春等領導親臨視察後,先後兩次牽頭教育局、財政局、鎮政府在學校進行現場辦公。上級撥款改建了學生食堂、廁所、校門。江校長在尋求上級支持,忙於校內事務的同時,不吝拔冗,四處奔波,走訪僑眷,聯絡僑賢。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先後引進四百多萬元的建校資金。1994年,印尼華僑江祖鏞先生,捐資40萬以他父親江清和的之名為樓名建造了「清和樓」,同時還贈送一台印刷一體機、一台電腦、一台發電機組。1995年日本華僑王功鏞先生先後捐資250萬以他父親王崇興的之名為樓名建造了崇興教學樓B座、崇興禮堂、崇興學生公寓A座、崇興學生公寓B座。同年,由老師自行集資還建造了兩棟套房。1996年印尼華僑王命卿先生,捐資100萬以其父親王欽金之字為樓名建造了「聿稱辦公樓」、「聿陳教工宿舍」。這個時期,校園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現了一座座嶄新漂亮的樓宇。中考、高考在這個時期也出現了不菲的成績。1994年的中考,可以說是值得稱贊的,54位同學考上一中、師范學校。1994至1996年,有8位同學在高中會考中成績優異,而被直升保送到高校。在錄取率並不高的年代,高中1994屆王某女考上福州大學,1995屆的陳優金考上武漢科技大學,實屬不易。
1996年8月,江慶述校長榮調。行政班子大幅度調整,原有的成員有的屆齡退休,有的到別校高就。李述賢校長、鄭遵和書記、施明朝副校長等到任。李述賢校長其貌不揚,著裝樸素,到任的第一天,騎著一輛破舊的「重慶」牌摩托來。許多人都感到很驚訝,打心裡說 「這哪是是個校長,明明是個農民。」光從外表看,只能看出李校長樸素的美,他說起話來,三句至少夾一句福清方言,半土不洋,十分逗趣,足見其幽默。8月8日,行政班子開始上班,並美其名曰「暑期辦公」,開辟了一個先河。這次「暑期辦公」研究制定了一整套切實可行的制度,如「三項評比」(後來「無項評比」的母本),「兩考獎勵辦法」,「教職工住房分配製度」等,有些至今沿用。當時的高中規模比較小,原來的六位年段長被縮減為四位,高中三個年段只保留林永國一位年段長,林永國老師便有了「林部長」的美稱。年段長、處室幹事參加行政會,開辟了另一個先河。李述賢校長很重視培養年輕人,他在任短短的兩年時間里,先後大膽起用五位不滿30歲的年輕人到處室主任崗位上任職。這個時期,是學校建章立制,規范辦學的最有成就的時期。校園和諧氛圍是值得稱道的,學校在1997年10月組織了一次全體教師到武夷山旅遊。
1998年8月,李述賢校長榮調,施明朝副校長接任為校長。從這個時候起,學校的高中辦學規模迅速擴大,高中招生從原來的兩個班級,一躍而成八個班。根據學校的發展需要,雖也有對既定的制度做了一些修訂,如「三項評比」改為「五項評比」,但基本上還是沿用原來的制度。施明朝在任的五年是承上啟下,平穩過度的五年。校園主幹道種植了高桿榕,運動場邊鋪設了水泥球場,食堂旁建造了學生飯廳等。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2001年的高考,名列福清一般校第二。游宇斌、何梅英、李琦等同學更是以高分考入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大等名校。
2003年,施明朝校長榮調,王命捷副校長接任為校長。林道挺副校長從福清三中調來,分管教學;陳訓松副校長從海口中學調來,分管德育安全(2009年8月調離,從本校提拔上來的翁嚇強接管他的工作)。2003年8月,行政班子例行「暑期辦公」,主要任務是修訂實行多年的規章制度,刪除不合時宜的,修訂、重訂適應新時期需要的。經多次、多方面論證,教代會通過後,形成了制度化的教育教學工作機制,有效地規范教育教學秩序。從2003年8月,新一任的領導班子就積極地運籌帷幄,決策千里,盡心盡力地描繪著學校的發展藍圖。雖然歷經己任校長,都為學校的硬體設施嘔心瀝血,但學校與同類學校相比,還有仍然很大差距。「窮則變,變則通。」2004年,在校園南面徵得一塊30畝的土地,解決了掣肘學校發展的瓶頸問題。2004年至2010年,先後多方措辭資金,建造了一棟六層的學生宿舍,一棟圖書館、一棟實驗樓。這一切都為書寫學校輝煌的明天投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05年的高考令人驕傲,是許多頻頻再提的當年勇的事情。這一年,本科上線63人,站上了一個歷史的新高。游芳清等三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鄭州大學等全國重點名校。
江山才人,各領風騷。歷史前進的步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⑵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官路鄉官路中學黃忠華

卧槽,早就聽說過,沒見過真人

⑶ 大家推薦幾本政治小說

官路復迢迢:《廳長奮斗史》
作者制:香帥楚留香

本書以林雄一生官路為敘事主線,著重刻畫人物內心,通過全方位潑墨清江省東州市科研官場別樣畫卷,勾勒出主人公作為官場中人,在事業發展的三個階段,在如何抵制權力的引誘與侵蝕、美色的誘惑與糾纏以及應對各色陰謀與圈套的獨特成長心路過程中一步步完成自己從普通職員到科技廳長的最終蛻變。

青年成長史:《局長成長史》
作者:徐浩瀚

小說描繪進取之人生,是青年人入世進步的啟蒙力作,是中年人反思共鳴的生活再現。22歲大學畢業,30歲成為中學校長,36歲成為市教育局局長,主人公方圓一步步成長的歷程,能給讀者怎樣的借鑒與啟發

這兩本比較有名氣, 也許你不喜歡,我也不知道, 呵呵。 但是還是希望可以幫助你。

⑷ 求一部經典官場小說 我要做風流校長之校長之道

推薦你看官路迢迢,這本書挺好看的

⑸ 內厝中學(廈門十九中) 大概情況,和學費還有招生要求。是否想海滄招生

網路名片
學校位於廈門市同安區內厝鎮上塘村,創辦於1993年8月。原校名為「福建省同安第十九中學」,1997年8月同安縣撤縣改區後,更名為「廈門市同安第十九中學」。1998年8月升格為普通完全中學。 為了適應2002年廈門市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發展的需要,1998年7月8日,廈門市人民政府下文(廈府1998綜068號)批復,同意學校升格為普通完全中學。 為適應構建「大廈門」構想,廈門市人民政府於2002年9月11日下文(廈府2002231號)批復,同意對同安區所轄中學進行更名,「廈門市同安第十九中學」也相應更名為「廈門市內厝中學」。
2006年2月,學校通過省三級達標學校驗收,步入省重點中學行列,學校是福建省67所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之一。 學校現有教職工162人,初中17班,高中30班,2200多名學生,學校現有校園面積83200㎡,校舍面積19301㎡。學校擁有100m直跑道和300m環形跑道運動場,實驗室、圖書館及體、美、音設施達到省頒Ⅰ類標准。 學校初中部施教區仍為內厝鎮上塘村、霞美村、蓮前村、趙光村、曾厝村、美山村和官路村等7個行政村的小學畢業生。高中部原為劃分施教區招生,2004年9月起,改為面向全市招生。 二 艱苦創業與升格發展 學校開辦以來,全體師生艱苦奮斗,吃苦耐勞,齊心協力,迎難而上,發揚「諧和奮進」的校訓精神,在資金緊缺,設備簡陋,校舍基建長期滯後,學習、工作、生活條件相當困難的條件下,團結拚搏,開拓進取。 1993年8月29日,學校召開第一次教職工大會,並宣布正式開學。9月1日,首屆98級初中6個教學班,290名學生正式上課。 1995年秋,該校初中部達到預定辦學規模後,學校面臨辦學條件不足的諸多壓力。 1996年5月1日,學校第一幢單身教工宿舍樓開工基建, 10月1日宿舍樓竣工驗收後投入使用,暫時緩解了教職工住宿難的困境。 1997年6月,縣教育局立項撥款基建了辦公綜合樓,建成後解決了校黨政及處室辦公室、圖書室、會議室和綜合活動室等問題,再一次緩解校舍緊張的局面,學校進入相對穩定發展的時期。 1998年升格為完全中學。從此,學校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也渡過創業史上三年最為緊張艱難的時期。 1998年8月完成擴建高中征地21.5畝和基建前期准備工作,1999年7月19日,高中部教學綜合樓竣工驗收。但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校舍緊張的局面再一次嚴峻起來。 為了適應升格完中學校建設的需要,調整不合理的校園布局,消除校門口通道與國道搭接處和校內主通道橫跨運動場跑道的諸多隱患,於2000年5月9日又徵用土地9.65畝,8月中旬正式施工,平整後建新圍牆,西移擴建運動場,校門推進改建至國道路口20米處,並將原規模建於高中部教學樓前的師生宿舍樓調整至新征的校門口地,實現學校生活區、教學區、運動區等大區域的合理布局。 2000年8月,在區檔案局和有關專業人員的支持協助下,我校檔案室建設通過省檔案局的驗收。 2005年9月學校新征地51畝,總投入235.2萬元(含地上物)。 三 辦學目標、辦學思想和校訓、校風 學校創辦伊始,就根據學校的性質、任務、條件和發展前景,前瞻性地確立了明確的辦學目標、辦學指導思想和校訓、校風要求,並通過1995年5月召開的首屆教代會及1997年7月和1999年7月先後召開的第二屆、第三屆教代會審議通過的校長學校工作報告和學校發展規劃目標予以確立和闡發,成為全校師生共同奮斗的目標、努力的方向和辦學規范要求。根據學校創建和事業發展的需要,關於辦學目標和任務,在不同的辦學階段,又有不同的表述、修訂和發展。 為適應教育形勢和學校自身的發展,2005年8月,經過向全體教職工徵求意見,並獲教代會審議通過,學校對原有辦學目標、辦學宗旨和校訓、校風進行修訂。修訂後的具體內容如下: 辦學宗旨:以人為本,諧和奮進;以德育人,諸育並舉;以質立校,彰顯特色。 辦學目標:構築永續發展學校,培育全人全才學生。 校訓:諧和奮進 校風:求真務實、勤學善思、文明守紀、團結進取。 教風:愛崗攻業,以真育人,行為世范。 學風:友善誠信,自主獨立。 四 以德育人 諸育並舉 重視、加強和改進學校的思想工作。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和《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明確德育工作的總體目標,遵循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社會的要求,科學地規劃高、初中各年級德育的具體內容,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 開展生動活潑的德育活動,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層次性、實效性和創造性。加強德育基地建設,構建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參與德育的新格局。 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強化班級管理。選用有責任心,有愛心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注重班幹部的選拔和任用,讓學生自我管理。加強班集體建設,開展創建文明班級活動。 開展《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團委、學生會領導的文明督導隊開展對學生儀容儀表,行為規范的督導檢查及評比活動。 加強法制教育,開展學生「帶法回家」活動,增強學生與家長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育人的自覺性。 辦學以來,長期堅持狠抓「考風」建設,注重考風考紀教育,嚴格考試規范和集體評卷制度,提高師生對狠抓考風考紀意義的認識。 實施「綠洲工程」,做好後進生的認定、跟蹤及轉化工作。嚴肅校紀,對違紀的學生將在「操行」等級評定中給予體現。聘請區、鎮政法幹部來校為師生做法制專題報告。 經過幾年來的改革、探索和實踐,已經逐步建立起校長為主負責,分管副校長直接領導,政教處直接負責,段、班認真落實,教職工齊抓共管,學科德育滲透,教書、管理、服務、環境育人,高、初中德育目標遞進層次化,專題化,基地化的學校德育工作新格局。 學校每年都舉行形式多樣的體育單項比賽或體育節活動。1995年10月19日至20日,學校舉行首屆田徑運動會,以後每年都舉行學校田徑運動會。重視加強學生的審美教育,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努力構建諧和美的校園景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校園生活中受到藝術美的熏陶。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校園藝術節活動,結合重大節日開展大型文藝活動。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學生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 以教學為中心,走教研教改興校之路 教學 19993級(首屆)初中中考均值、合格率和綜合比率均獲全縣第五名,六個班級的班平均值都超縣均值線,全年級超額完成縣下達的目標要求34個百分點。94級初中中考總分和大多數學科超區均值線,7人超600分(重點中學同安一中錄取線),實現首屆600分以上零的突破。 1998級高中(首屆)地理全省畢業會考,優秀率59.6%、合格率99.6%。1998級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五科省畢業會考和1999級地理會考又獲佳績。 2001年首屆高三(1998級高中)高考,222名考生中,考上全國重點大學14名(目標完成率240%,居原同安區全區第一),一般本科以上54名、專科以上的有171名,總上線率76.7%,受到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的肯定表揚,獲得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2001年中考(1998級初中)獲得區(原同安區)教育局頒發的教學質量進步獎。 2002年高考再戰告捷。363名考生中,上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線的有20名(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250%)、上一般本科大學線的有52名(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120.93%)、上專科線的有235名(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101.73%)。 2003年高考,406名考生中,本科一批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400%、本科二批上線56名(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169.70%)、專科批上線330名(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161.76%),總上線率81.3%(藝術類上線考生、上本科一批錄取線的體育類考生未統計在內)。 2004年高考,400名考生中有340名考上高一級學校,本科一批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122.22%、本科二批以上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162.22%、本科三批以上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222.22%;其中梁耀極同學奪得高考理科總分全區第一名,梁友星同學獲得高考理科投檔分全區第一名、總分第二名,許德興同學奪得高考文科全區第二名。 2005年高考,本科一批在沒有市目標任務的情況下有12人上線,本科二批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132.61%,本科三批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125.37%,專科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103.59%。 2005年中考普通高中上線率達44%,比全區平均37%的普高上線率高出7個百分點。 2006年高考,本科三批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518.75%,本科目標完成率全市第一。 2006年中考全科及格率53.03%,位居翔安區前列。由於各項評價指標進步顯著,獲得區教育局頒發的教學質量進步獎。 教改、課改 1997年9月開始在97級及98級初中實施「因材施教,分類推進」課題的教改實驗。2000-2001學年起,被授予「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課題——福建省『指導——自主學習』實驗學校」。 2001年全面啟動新一輪教改課題實驗,堅持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把課題研究作為推進學校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重大舉措,同時根據課題的總體目標和本校具體條件,確定實驗的主攻方向,制定具體實施計劃,積極組織校本培訓和校本實驗。 2002-2003學年,繼續積極參與課改實驗,重視課改的過程管理,設置課改教師專業成長檔案袋,在課改教師的集體備課中推行「說課」和「教學案例」研究活動。 通過三年的努力,我校市級課題「指導——自主學習」整體教改實驗於2003年3月順利通過結題。市級課題「關於教師角色轉換與建立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關系的研究」於2003年4月順利通過市教科室中期檢查。國家「十.五」重點課題「新課程與學習方式轉變」實驗研究於2003年4月順利通過福師大課程中心的中期檢查。 2006年3月,學校被確認為福建省67所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之一。 現有國家級課題1個,省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4個,區級課題2個。 教研 繼續推行《廈門市內厝中學教研組長工作考核方案》,加強教研組的建設,規范教研組長工作要求。 集體備課是教研活動的核心,加強集體備課,進行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的研討活動是教研工作的重點。 收集學校各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學校辦學的成功經驗、教育教學的成功經驗、優秀教案集、CN級或市級論文集等,並對各類資料進行整理,以便供全體教職工查閱、借鑒,與兄弟學校交流。 繼續發揮校內刊物《教育信息》、《求索》(每兩周各一期)宣傳導向作用。匯編《廈門市內厝中學教育論文、案例匯編》。 六 學校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和民主化 1995年6月10日,首屆教代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同安十九中爭創「文明學校」三至五年規劃目標(草案)》、《同安十九中教職工請假及考勤獎懲制度(試行)》、《同安十九中教學工作常規(試行)》、《總務處工作常規要求(試行)》、《周末、節假日值班職責要求》、《值班人員職責要求(試行)》。 1997年12月18日,修訂出台《同安十九中實施素質教育方案》。1999年1月,進一步修訂出新的《同安十九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意見》。 1997年7月25日,第二屆教代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同安十九中關於開展選拔和培養優秀青年教師骨幹工作實施意見》、《同安十九中教職工辦喪補助辦法》、《同安十九中單身教職工宿舍管理條例》。 1999年7月26日,第三屆教代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同安十九中爭創文明定級學校三至五年規劃目標》,《同安十九中教職工聘任制試行方案》。 2001年12月23日,第四屆教代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爭創綠色文明學校》、《廈門市同安第十九中學爭創文明定級學校「十五」規劃目標》、《廈門市同安第十九中學教職工健康檢查制度》。 2002年1月13日,第四屆教代會第二次會議修訂出台《同安十九中普通高考目標管理獎勵暫行辦法》、《廈門市同安第十九中學關於「班級績效評估」學生參加學科競賽計分的修訂方案》,1月25日審議通過《廈門市同安第十九中學中考獎勵暫行辦法》、《廈門市同安十九中教研組長工作考核方案》、《廈門市同安十九中教學常規量化評估方案》。 2002年11月18日,第四屆教代會第三次會議修訂通過《同安十九中高中會考獎勵暫行辦法》。 2003年3月6日,第四屆教代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廈門市內厝中學教工住宿安排方案》。 2005年4月18日,第四屆教代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廈門市內厝中學教職工申訴辦法》(討論稿)。 七 教師隊伍建設和青年業務骨幹培養 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質量觀和人才觀,端正教育方向,增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形成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良好師德風范,為加快我校教育改革和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奠定思想基礎。 努力致力於提高師資隊伍業務素質,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從而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幾年來,針對我校青年教師多、教學經驗不足的特點,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加強外校,特別是教學經驗豐富的學校的聯系,向他們學習,收效甚大。 學校領導努力創造條件,關心教師的成長。學校校級領導、各處室領導分工具體、明確,分別下到各年段、各教研組指導工作、解決實際問題。鼓勵教師「練好內功」,積極參加業務進修和教研、教改活動。 2005年,在《關於開展2006年度翔安區名師評選活動的通知》的基礎上,通過了《廈門市內厝中學名師工程實施方案》(修改稿),啟動了新一輪名師培養計劃。 八 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1995-1997.7在市、區、鎮各級領導和各界關心扶持下,下撥投入和多方集資130多萬元,完成了運動場平整、跑道鋪設、場地設施添置;籃、排球場整修,包括水泥球場建設;校門口斑馬線、大批體育器材和工作生活設施;部分綠化、美化校段工程;教工宿舍樓核試驗綜合樓興建。 1999年7月19日,高中部教學樓竣工並順利通過驗收。 1997-1999兩年投入教職工宿舍樓興建、膳廳擴建、校園部分水泥路、籃球場、校訓雕塑及部分綠化美化景點、新停車棚、衛生設施、宣傳欄等小項目工程修建,添置圖書設備,墊付教學綜合樓前期工程款等自籌為主的資金。征地21.5畝,完成三通一平、圍牆、排水溝和3100平方米高中部教學實驗樓基建。市財政撥款200來萬元,主要用於升格完中征地和高中部教學實驗樓基建。添置儀器設備16萬元;建好電腦室;辦公與教學管理,信息處理基本實現電腦化;改造學校低壓線路。 2001年2月實驗教學樓竣工並順利通過驗收,總投資205.33萬元。 2005年6月食堂宿舍樓和辦公樓(奮進樓)擴建竣工並順利通過驗收,總投入412.804萬元。 2005年9月學校新征地51畝,總投入235.2萬元(含地上物)。 2006年11月,圖書館竣工並順利通過驗收,總投資約249.39萬元。 姓名 職務 任期
林水波 校長 1993.8~2002.9
蔡輝錄 副校長 1995.8~2002.9
蔡輝錄 黨支部書記 2002.9~2006.9
陳旭升 副校長 1998.8~2002.9
陳旭升 校長 2002.9~
陳旭升 黨支部副書記(兼) 2005.5~
李藝武 副校長 2002.9~
陳再章 副校長 2004.9~
陳永勝 副校長 2006.8~
二、中層領導: 陳清華、陳輝賓、李藝武、陳再章、陳永勝、陳清傳、陳金謀、王樹新、許和妥、林為民、林德志、柯上風、蔡崇偉、陳普育、許文松、李永記、陳國坤、李欽鋒 十四 定期召開教代會,依法治教,民主理校 教代會是教職工群眾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參與學校管理,進行民主監督的基本形式,也是依靠教職工群眾辦好學校的重要途徑。學校創辦伊始,學校黨政領導和工會組織就十分重視發揚民主,充分調動教職工辦好學校的積極性。經過認真的籌備,於1995年6月10日(學校創辦一年零八個月之際)順利召開了同安十九中首屆教代會。以後每兩年選舉一屆教代會代表,定期召開教代會,發揮教代會代表在學校重大事務中的決策、參與、管理和監督的職能。 推行校務公開工作,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我校於2000年1月制訂《同安十九中校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並加以實施。之後還進行多次修訂,確保校務公開工作逐步規范。 十五 工會、共青團組織和學生會 學校創辦伊始,學校黨政領導即著手籌建學校工會組織。 1993年11月成立學校工會組織。學校工會組織成立以來,積極配合學校黨政做好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學習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方針、政策,學習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提高教職工的政治素質。 發揮工會組織的「參與」職能,積極參與籌備、組織召開教代會。配合學校黨政共建「教工之家」。 突出「維權」職能。我校通過建立和實施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工會在開展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同時,代表和維護了廣大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共青團組織作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在校園德育網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校黨政領導歷來十分重視對團隊工作的領導。建校幾年來,在校黨支部的直接領導下,我校團隊組織帶領廣大師生積極投身於學校的兩個文明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班級團支部、少先隊中隊為依託,通過開展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思想教育、社團和文體活動,使廣大師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十六 創優爭先活動和歷年評優表彰情況 學校黨政領導歷來重視加強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勵師生開拓進取,鼓勵師生創優爭先。結合每年教師節、慶祝建黨周年等活動,表彰一批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 學校開辦至今,共有教職工518人次獲得省、市、區、校各級各類綜合表彰,其中,李亞蓮老師於2006年9月榮獲「福建省優秀農村教師」稱號。 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並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第一課堂出成績,第二課堂出成果,學科競賽屢獲佳績。 學校開辦至今,學生獲區級以上各類學科競賽表彰486人次。其中,1996年5月,陳森躍同學榮獲全國化學奧賽一等獎,1996年5月,楊淵海同學榮獲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廈門賽區) 特等獎;2000年1月,楊曉燕同學榮獲全國英語奧賽市一等獎(初二);2000年1月,林建雄同學榮獲全國英語奧賽市一等獎(高二);2001年1月,柯大梅同學榮獲2000年全國英語奧賽(國家級)三等獎;2001年8月,邱清江、王惠瓊、王樹生、許麗娜同學榮獲全國第四屆少兒美術杯書畫大賽二等獎;2003年1月,梁友星同學榮獲2003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福建省賽區一等獎;2003年9月,黃金堯同學榮獲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聯賽福建省賽區第十二屆競賽預賽一等獎;2004年6月,王樹生、許炳祝、許加慶同學榮獲200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奧賽福建賽區第十三屆競賽預選賽一等獎; 2006年5月,陳延滿同學在2006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奧林匹克聯賽中,榮獲福建省賽區第十五屆競賽預選賽一等獎。 自2000年以來,學生在省市各級評優評先活動中共獲得市級以上表彰117人次。其中,省級表彰6人次,林研婷被評為2002年度「省級三好學生」、陳曉彬被評為2003年度「省級優秀學生幹部」、梁友星被評為2004年度「省級三好學生」、許炳祝被評為2005年度「省級三好學生」、許銀行被評為 2006年度「省級三好學生」、王巧玲被評為2006年度「省級優秀學生幹部」;市級表彰93人次,先進班集體18個。

5700

⑹ 誰有破案類,官場類的小說..發給我.高分

官路成長:《局抄長成長史》 作者:徐浩瀚 小說描繪進取之人生,是青年人入世進步的啟蒙力作,是中年人反思共鳴的生活再現。22歲大學畢業,30歲成為中學校長,36歲成為市教育局局長,主人公方圓一步步成長的歷程 【開始閱讀】【我要評論】 小人物成長史:《極品公務員》 作者:謝主隆恩 一介書生怎樣憑借自己的智慧,立足官場,以求發展,鮮為人知的官場潛規則;看不見的烽火硝煙;兵不血刃的官場技巧;五味俱全的人生滋味,一切盡在不言中 【開始閱讀】【我要評論】 官場小人物:《計生辦主任》 作者:布衣榜員 大專畢業的趙繼軍作為最後一批統招生被分配到嵐山鄉計生辦工作(人口與計劃生育辦公室的簡稱)。官場這個大染缸,令一個學校里品學兼優的有志青年變得老謀深算、投機鑽營,為逐名奪利,失去自我。幾翻沉浮之後,看透官場、洞悉人性的趙繼軍會有著怎樣的官場哲學

⑺ 誰知道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鎮初級中學校長和老師的電話。

我知道誰有 有問題找警察叔叔,110,我是雷鋒

閱讀全文

與官路中學校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