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中學生與父母關系調查

中學生與父母關系調查

發布時間:2021-03-03 01:51:00

A. 急!!!!幫幫我!!!!中國學生與父母的關系現狀調查

在剛剛過去的幾個月里,美國《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雜志社的編輯和研究人員走訪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泰國以及中國的香港地區和台灣地區的3212名青少年。訪談的內容涉及到父母有多麼愛他們、父母如何關心他們的學習、他們與父母溝通得怎樣,以及父母是否與他們討論關於性和毒品等敏感的問題,選擇的等級由A到D,積極意義的程度依次遞減。下面是這次大范圍訪談的一些信息和結果:

一、父母與孩子的溝通

調查發現,不到1/3的青少年在傾聽和理解方面給予了父母A的評價。在新加坡和中國的香港地區、台灣地區,承認自己的父母不管自己說什麼都注意傾聽的不到一半。一位新加坡18歲的男中學生這樣說道,「我希望我的媽媽不要總是那麼霸氣(bossy),而是注意煩聽我的意見。」|
在理解年輕人的生活世界方面,16%的青少年給予了他們父母D或E的評價。一位印度尼西亞的17歲男中學生說,「我的爸爸根本不理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和願望祈求。」一位新加坡的16歲女中學生也說,「到21世紀了,我真的希望我的父母不再假定我們的生活跟他們的生活沒有什麼兩樣。」在能夠記得孩子的好朋友們的名字方面,得到A或者B的父親人數只有母親人數的一半,其中64%的青少年給予母親A或B的評價,33%的青少年給予了父親A或B的評價。在香港地區,只有1/4的父親得到A或B的評價。
青少年對父母愛打聽自己的私事非常反感,有抵觸情緒。在父母允許他們獨立方面,1/3的學生都給予了很低的評價(C或者更低)。菲律賓檳梅市的一位18歲女孩說,「我都18歲了,父親還總是處處限制我的自由。」
父母最難跟孩子聊起的一個話題可能就算是性了。在與孩子討論性話題方面,超過1/3的母親得到的評價是D,幾乎有一半的父親得到的評價是E。在這方面,泰國的母親得到的評價是最高的,1/4得到了A的評價。
在討論毒品等話題時,父母的表現明顯提高。幾乎2/3的父母在關於毒品的建議方面都得到了A或B的評價。泰國的父母得到的評價最高,得到A或B評價的比例達到88%,接著是菲律賓。比較而言,韓國的父母得到的評價最低,有1/4的父母得到的評價是F。

二、父母對於孩子的關心與幫助

在無條件給予愛的方面,81%的青少年給予了父母較高的評價(A或B),在以父母為驕傲的方面,2/3的青少年給予了父母A或B的評價。
學生在學校里要學習好,會有很多的壓力,但是父母在輔導孩子們功課時卻沒有得到較好的評價,平均只有45%的父母得到了A或B的評價。在印度尼西亞,只有37.5%的父母在輔導學生家庭作業方面得到了A或B的評價。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這個比例徘徊在50%左右,其中父親比母親在這個比例上還要低一些。香港地區的父親得到的評價是最低的,40%的父親得到的評價是D或E。在此項調查中,泰國的父母得到的評價總體是最高的,但是當問到他們對孩子學習的幫助時,也只有平均C+的評價。
關於這種情況,供職於泰國精神健康署的一位心理學家這樣解釋道,「父母認為所有與教育有關的事情都是教師的責任;包括學生的家庭作業。這種概念根深蒂固以至於家長下會積極主動地介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一位新加坡兒童協會(the Singapore Children's,Society)的主任,同時也是《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關於青少年成長方面專欄的撰稿人,她認為這或許是一個能力問題而不是一個意願問題,「對於許多父母而言,僱用一個家庭教師或者送孩子去上輔導班都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快捷的解決辦法還是嘮叨和督促。」
雖然70%的父母會接受孩子們學習的現狀,但是青少年仍然反映,他們要滿足父母的期望很困難。在鼓勵沒有進取心的孩子努力向上方面,父母平均都得到了B的評價,但是青少年們都抱怨父母對他們的學習成績過於關心。台灣地區一位15歲的女中學生說,「媽媽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果或者說只有我取得了好的學習成績時,她才會愛我。」一位香港地區的15歲男中學生這樣說道,「在我媽媽的價值觀里,好學生就是學習成績好,能夠找到一份受人尊敬的工作。」
曼谷的一位16歲的女孩說,「如果不是給我的父母看,我不會太介意我的成績匯報卡。」從她完成所有的考試到成績報告卡發布的那一天,這位中學二年級的學生一直在擔心,「我知道父母會注意成績報告單上的每一分,我彷彿在備戰一樣。」

三、父母在孩子眼中的人格與形象魅力

在提供一個安全而溫馨的家庭方面,很多青少年都給予父母A級的評價。87%的青少年認為他們的父母非常勤勞。在韓國甚至90%以上的青少年給予他們父母辛勤工作的評價是A或B。這也是父親在為數不多的選項上領先母親的項目,其中選擇父親的有2186人次,選擇母親的有2136人次。
如果把父母做一個對比會發現,在尊重孩子隱私、允許孩子獨立以及幽默感方面,父親的得分普遍比母親要高。特別是在菲律賓,父親的幽默感得到A或者B的評價的佔到76%。這同時也表現出被訪談者性別差異較大的幾個問題之一;認為父母有幽默感的女生比男生高出10個百分點。
87%的青少年對他們父母在工作勤勞方面都給予了A或B的評價,在傾聽和理解自己的孩子方面,母親比父親總體上得到的評價更高,平均要高出8個百分點。馬尼拉德拉薩立大學(De La Salle University)心理系主任瑪利亞(Nadelene Santa Maria)多年來對亞洲的青少年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她這樣解釋說,「在東南亞國家,母親在家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她們往往是孩子尋求情感支持的對象。」
在面對生活的困難方面,孩子真正認為父母的建議有用的比例也很低。在很多項指標都表現不錯的韓國,該項表現量差,總共只有66位母親得到A的評價,甚至比香港的父親得到的評價還低。
不管父母相信不相信,他們的孩子都認為自己的父母比較酷,盡管他們的那種酷不會流行。香港的父母在此項上得到的評價相對量低,父親和母親相應的等級分別是4和5;而印度尼西亞的父母得到的評價最高,得到的評價分別是7和8。一半以上的青少年認為自己的母親對時尚有一些把握。香港的母親得到的評價最低,平均為C,而在3212名青少年中只有1025名給予自己的父親A或B的評價,或許可以這樣解釋,香港的父母是因為在努力工作以保證孩子們能有一個溫馨而安全的家,以至疏遠了對流行時尚的緊跟。
在綜合表現方面,75%以上的青少年給予了他們的父母A或B的評價。其中,68%的父親和83%的母親都得到了A或B的評價。泰國的母親得到的評價最高(93%的比例選擇A或B),台灣地區的父親得到的評價最低(45.5%的比例選擇A或B)。
這次的調查發現,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父母在綜合評價上平均為B級,在華人社會里,比如新加坡、中國的香港地區和台灣地區平均評價是C+。在對孩子的愛的表達方面,新加坡、中國的香港地區和台灣地區的父母得到了282個D或E,而東南亞其他的5個國家總共只有242個D或E。
通過此項調查,許多青少年認為為人父母的不易。正如一位新加坡中學生所言,調查使得他們認識到「父母做了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盡全力給予孩子最好的。孩子和父母之間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理解。」

四、一些相關調查的國際比較

美國《讀者文摘》的編輯和研究人員在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做過相似的調查,發現,如果從1到10依次是程度遞進的話,在對孩子嚴格要求方面,亞洲的父母評價是6.5,比非亞洲裔的父母往往要高出1.5。印度尼西亞的父親被認為是最嚴格的,級別達到了7.3,而韓國的母親只有5.1。
在比較調查世界各地青少年得到的信息時,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很大的差異就是對於父母給的零花錢的態度:73%的亞洲男性青少年認為父母給予的零花錢合適,澳大利亞、英國和加拿大的比例依次是61%、48%和30%;69%的亞洲女性青少年認為父母給予的零花錢合適,澳大利亞、英國和加拿大依次是59%、41%和24%。

B. 初中生與父母的關系(調查報告)

大部分初中生與父母的關系都不怎麼好,主要是因為缺少溝通,所以才會有這樣回那樣的矛盾產答生,如果現在就有矛盾,那麼建議盡快和父母溝通,不要嫌煩,因為父母總是擔心孩子的,把能說的事情,煩惱的事情向他們傾訴出來,就會使關系更進一步,要和父母做朋友。比如說我吧,我連交女朋友都跟我媽說,我媽也不會在意,只是提醒我不要耽誤學習。所以,常溝通就會是關系密切。

C. 中學生與父母溝通情況的調查

代溝與溝通
課題:《中學生與父母溝通情況調查研究》
研究者:張盈穎 虞佳陽
對這個課題進行調查、研究的張盈穎、虞佳陽說:「是一篇報道促使他們對此感興趣的。報道說:一位風華正茂的16歲少年,老師眼裡的三好學生、父母心中的懂事孩子,在一夜之間突然離家出走,沒有一絲預兆。突如其來的變故令孩子的父母措手不及,揪心不已。」
他們分別對百餘名初中生和高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地采訪。結果發現,有50%以上的學生與他們的父母是很少溝通的,而經常和父母交流的,只佔了10%左右。溝通往往是以談話、聊天為主,也就是說,中學生與父母主要的溝通方式是對話溝通。
傳統觀念認為,子女與父母有了好的家庭關系,溝通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但調查結果並非如此。那些自認為與父母關系很好的中學生在與父母的情感溝通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有65%的中學生覺得與父母聊天「對自己幫助不大,沒什麼感覺」,甚至有15%的同學覺得與父母聊天常常話不投機,有時無話可說。
分析整理調查得來的數據,他們發現,思想上的差異是子女與父母間正常溝通的最大障礙,在所有被調查者中佔到了70%。其中,代溝問題、父母對子女學科成績的過度關心以及家長頭腦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造成現代中學生與父母之間溝通障礙的三大原因。
調查還表明,親子彼此交談的談話內容多半是關於子女的學習,有近65%。而很少有父母會談及自身,僅16%左右的家長會偶爾提及,但也只輕微帶過。這樣子女就很難了解父母心裡的一些想法,無助於溝通。且如問題涉及到了個人隱私,幾乎93%的父母都會下意識採取迴避。
家庭成長環境
課題:《關於家庭教育環境對學生健康成長重要性的調查報告》
研究者:章敏敏
研究者章敏敏首先提出,家庭教育環境就是家庭、父母或長輩對子女的直接教育和間接影響的綜合。她說:「對我們做子女的來說,家長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非常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一個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長。」而她通過對杭州高級中學和浦沿中學的24名學生的調查表明,當今社會,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是不夠理想的。在所有被調查者中,認為自己父母對家庭教育比較重視的有14名,佔59%;不夠重視的有8名,佔33%;根本不重視的有2名,佔8%。
而章敏敏這位下半年才讀高一的女生認為,每個人的成長,尤其是心理行為的養成和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取決於家庭教育的作用。中學生,對父母的心理行為還是有依賴。她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上海家庭教育研究會在1997年對1326名中小學生的家長及其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的測試中得出的結論是:家長沒有心理健康問題,其子女有行為問題的比例就比較少,占學生總數的11.67%;而家長自身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其子女有行為問題的高達60%。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的行為不端問題直接與父母的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關系。而在日常 ,家長脾氣暴躁、古怪、動輒打罵孩子的現象也為數不少,孩子們說:「親愛的父母,難道你們真的不知道這樣會影響我們嗎?」
父母的思想品德素質也在子女的思想品德形成中起著奠基作用。章敏敏在調查中發現,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那麼一部分家長在這方面的素質不高。僅以父母是否有賭博行為為例,24名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20%的家長有時要去賭博,8%的家長幾乎天天都要參加賭博。她說:「在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的思想品德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肯定要影響到子女。」
通過調查訪問,本課題研究者還歸納總結出學生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教育環境,各位有心的家長不妨對照一下: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家庭。在這個家庭里,父母要具有良好的個人素質,不僅通情達理、善解人意,而且能充分信任孩子,讓孩子時刻能感受到父母是最可信的人;這個家庭里的父母還要學會因材施教、講究教育方式,並且經常抽出時間陪同孩子遊玩。在此基礎上,父母能正確看待孩子的考試分數,不會在別人面前隨意責怪孩子,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且能善於發現和鼓勵孩子發揮特長。
(原載《家庭教育導報》2001年8月3、10日合刊,記者沈愛群)

D. 中學生與父母溝通的調查報告

中學生和父母關系調查報告
泉州市城東中學 傅美蓉、蔡阿鳳、萬秋虹
指導老師:蔡亞理
現在,大部分中學生和父母之間不常溝通,甚至從未有過,有的中學生朋友因此自我封閉,成績直線退步……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溝通的。海倫凱勒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何時才能學會我們全部彼此相互關心,我們是整體的一員。你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嗎?……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一系列問題,如何學會溝通呢?
我們小組對此產生了興趣,決定通過調查和訪問來研究研究,首先,我們決定調查一下同學們對他們父母的看法。
調查時間:2003年4月24日——29日
調查地點:城東中學
調查對象:城東中學初中一年級,共650人左右
調查方法:發放調查問卷、訪談記錄
調查過程:由蔡亞理老師利用上課的時間,發放調查問卷,採用不 記名、不記號、不記班級,交卷時背朝上的放著,再由老師收回,做到完全尊重個人的隱私,目的是為了能達到調查的真實性。
調查結果統計:
一、問卷調查的結果
1、你是獨生子女嗎?

2、你的性格如何?

3、你現在的性格多半由於什麼因素形成的?

4、你的父母為你請過家教嗎?

5、當你的成績不理想時,你父母對你怎樣

6、在家裡,你覺得誰最疼你。

7、你有過離家出走的念頭嗎?

8、如果你父母處處為你安排生活程式,你會厭煩嗎?

9、你認為人生有沒有意義?

10、面對一個問題,你是對的,而你的父母堅持說是錯誤,你該怎麼辦?

11、你曾主動找你父母談心嗎?

12、如果你們常談心過你會徹底說出自已心中最想說出的話嗎?

13、如果有一天父母離異,你會恨他們嗎?

14、父母吵架,你會勸架嗎?

15、你體諒父母嗎?

16、現在你有一個遠大而又堅定的理想嗎?

17、對於你的理想,你父母知道嗎?

18、面對金錢和親情的抉擇,你會選擇哪一個?

19、有一天和父母上街,遇見一個極可憐的乞討者,你想施捨卻被他們 阻攔,你的心情怎樣?

20、你父母在意你的感受嗎?

通過調查,我們覺得當前現象——中學生和父母之間不常溝通,正如我們之前所預料,它已蔓延在每個人的心中,形成一個漏洞,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溝通,可喜的是,每個人都想溝通,溝通使人喜悅,心中的落寞將隨風而散。
我們對此有幾點建議和看法:1、互相尋找溝通的機會,隨機尋找談話的內容(主題)。2、互相理解,處事對人心平氣和。3、多體諒對方的難處,多想想對方的優點。4無論多忙,都要抽空關心對方。5、適當在一起做一些事情,例如:外出遊玩、一起下廚、一起購物等,調近彼此間的距離。6、煩惱時主動找對方傾訴,反之,對方煩惱時應極樂意當個忠實聆聽者。
我們的看法:
所有的所有都源於溝通,除外,溝通的前提,你要主動、樂意、適當和你父母說說你自己的想法、看法,你必須隨時隨地打心底地去體諒父母的苦衷;多坦白,多想著他們。

E. 你經常與父母交流嗎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與父母交流正常,但也有少數中學生不能與父母進行有效溝通。某

One possible version:
A recent survey shows most students often communicate with their par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who think it embarrassing to share their ideas with them.
Actually everyon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family communication. It can strengthen the bond of the whole family and bridge the gap between children and parents. Besides, sharing your personal problems and emotions will greatly help rece the pressure on you and build up your confidence.
As for my family, we have a special dinner together every Saturday evening, over which everyone present takes turns to share one problem while the others try to suggest solutions. In this way the whole family can enjoy every single bit of life. I think my family will stick to the tradition forever.

F. 中學生與父母之間存在什麼問題和矛盾

心理專家曾對學生家長做過深入調查:反應出家長普遍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有76%的中學生家長沒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雖然時代在進步,可家長更多的還是繼承上一輩的教育方式,結果現在親子矛盾愈演愈烈,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多,這恐怕也是社會長期忽視心理科學所付出的代價。

在與學生、家長的直接接觸中,石家莊心理咨詢心理治療中心的專家發現學生與家長之間的矛盾最為集中地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一、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期望值過高,讓學生感到太大壓力;忽視孩子其他素質的提高,特別不注重孩子情緒、情感的變化。

二、是家庭不和睦,孩子與父母一方感情疏遠,長期不說話,甚至產生反感。

三、是父母對孩子的交往,尤其是與異性同學的交往干涉較多,習慣於盤查對方的情況。

四、是家長對孩子過分關愛或者對孩子評價不妥,從而引發親子矛盾。

五、是家長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干涉,比如限制外出和活動,家長往往是害怕孩子學壞了,但孩子認為自己要出去接觸社會,增長見識。

六、是家長與孩子缺乏溝通,有的甚至是把雙向溝通變為父母單向的訓斥。

心理專家說,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態度決定一切」。只要是家長和學生雙方的態度好,溝通所有的矛盾都是可以解決的。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不要被好奇心、猜疑心所左右,更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而子女則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即使父母在某些方面令自己反感,也不要出言不遜,激化矛盾,雙方可用心設計一些輕松、有趣的話題加強溝通。

G. 《中學生家庭關系調查》的資料

堅守思想政治課主陣地 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這是我們黨貫徹十六大精神、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重大舉措,也是我們國家重視和關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突出表現。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全民性的偉大工程,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參與和努力。中學生是未成年人中佔比例很大的群體,思想政治課又是對中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戰場,所以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方面肩負者特殊的使命,那麼我們應如何堅守思想政治課主陣地,更好的推進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呢?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推進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就要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因為中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教師的品德和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品德和言行,他們的道德修養和自身的品行素質將對學生的一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雖然目前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的整體素質不錯,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社會上仍有一部分教師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經不起金錢的誘惑,形成了一切向「錢」看的時代觀念,他們把這種思想帶進了學校,帶進了課堂,影響著自己的學生;還有的老師道德缺失,干出了一些令人震驚的事;還有的老師在課堂上講著要孝敬父母,可是生活中卻在虐待自己的老人,這一切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學生,所以加強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是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前提。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進一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從自身做起,不斷學習,與時俱進,不斷塑造自己完美的教師形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用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自己的學生,推進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二、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課的學科性質,探索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途徑

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系統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以及有關社會科學常識教育的必修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課的這一德育性質決定了教育的內容:初一政治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初二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教育,幫助學生初步形成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所需要的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初三政治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發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使學生理解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根本原因,明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立志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可見,初中三個年級的思想政治課都貫穿著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們的政治教師要充分利用本學科的德育性質,依託三個年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從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入手,探索適合中學生特點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徑,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比如我們清苑縣在抗日戰爭中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地道戰,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冉庄的地道遺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學生民自尊心和自豪感;再如我們可以結合「神州五號」發射成功的事例讓學生展開專題討論,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學生自強不息、敢於創新、勇於奉獻的民族精神。總之,我們要特別重視從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聯系社會生活和學生的實際,從正在發生的活生生的實際中尋找教育源泉,選取鮮活的有價值的事例與學生共同討論,引導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結合中學生思想道德實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我國未成年人有3.67億,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群體,雖然說我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總體上是好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近年來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帶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國際敵對勢力利用各種途徑加緊對我國未成年人思想文化滲透;國內某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嚴重影響著未成年人;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假冒偽劣、欺騙欺詐活動有所蔓延;封建迷信、邪教和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以權謀私等消極腐敗現象和有害信息也通過網路腐蝕著他們的心靈。可以說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現狀不容樂觀,必須引起我們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特別是我們中學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課這一德育教育的主戰場,幫助學生在人生的征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用我們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導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總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我們作為中學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時刻認識到自己肩頭的重任,不斷探索適應中學生特點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途徑,從總體上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H. 關於父母的調查報告800字

第一份
中學生和父母關系調查報告
指導老師:蔡亞理

現在,大部分中學生和父母之間不常溝通,甚至從未有過,有的中學生朋友因此自我封閉,成績直線退步……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溝通的.海倫凱勒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何時才能學會我們全部彼此相互關心,我們是整體的一員.你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嗎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一系列問題,如何學會溝通呢

我們小組對此產生了興趣,決定通過調查和訪問來研究研究,首先,我們決定調查一下同學們對他們父母的看法.

調查時間:2003年4月24日――29日

調查地點:城東中學

調查對象:城東中學初一年級,共650人左右

調查方法:發放調查問卷,訪談記錄

調查過程:由蔡亞理老師利用上課的時間,發放調查問卷,採用不 記名,不記號,不記班級,交卷時背朝上的放著,再由老師收回,做到完全尊重個人的隱私,目的是為了能達到調查的真實性.

調查結果統計:

一,問卷調查的結果

1,你是獨生子女嗎

2,你的性格如何

3,你現在的性格多半由於什麼因素形成的

4,你的父母為你請過家教嗎

5,當你的成績不理想時,你父母對你怎樣

6,在家裡,你覺得誰最疼你.

7,你有過離家出走的念頭嗎

8,如果你父母處處為你安排生活程式,你會厭煩嗎

9,你認為人生有沒有意義

10,面對一個問題,你是對的,而你的父母堅持說是錯誤,你該怎麼辦

11,你曾主動找你父母談心嗎

12,如果你們常談心過你會徹底說出自已心中最想說出的話嗎

13,如果有一天父母離異,你會恨他們嗎

14,父母吵架,你會勸架嗎

15,你體諒父母嗎

16,現在你有一個遠大而又堅定的理想嗎

17,對於你的理想,你父母知道嗎

18,面對金錢和親情的抉擇,你會選擇哪一個

19,有一天和父母上街,遇見一個極可憐的乞討者,你想施捨卻被他們 阻攔,你的心情怎樣

20,你父母在意你的感受嗎

通過調查,我們覺得當前現象――中學生和父母之間不常溝通,正如我們之前所預料,它已蔓延在每個人的心中,形成一個漏洞,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溝通,可喜的是,每個人都想溝通,溝通使人喜悅,心中的落寞將隨風而散.

我們對此有幾點建議和看法:1,互相尋找溝通的機會,隨機尋找談話的內容(主題).2,互相理解,處事對人心平氣和.3,多體諒對方的難處,多想想對方的優點.4無論多忙,都要抽空關心對方.5,適當在一起做一些事情,例如:外出遊玩,一起下廚,一起購物等,調近彼此間的距離.6,煩惱時主動找對方傾訴,反之,對方煩惱時應極樂意當個忠實聆聽者.

我們的看法:

所有的所有都源於溝通,除外,溝通的前提,你要主動,樂意,適當和你父母說說你自己的想法,看法,你必須隨時隨地打心底地去體諒父母的苦衷;多坦白,多想著他們.

第二份
中學生與父母關系調查報告

體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曾是合法的教育手段。報紙上曾登過這樣一種現象:就在不久前的英國,教師與家長,尺長與巴掌,巴掌與屁股,還經常發生親密接觸。但體罰與塑造學生自尊心,健康人格的教育理念嚴重沖突,也違反相關的人權立法。所以,今天的我們,在理論上不必再受皮肉之苦了。打人不對,毋庸置疑。只是,我們不能同時無視另一種情況,即打並不是傷害學生自尊的唯一途徑,一些在批評上口不擇言的家長,在學生心靈上造成的創傷,癒合的速度遠比一個發紅的巴掌印慢。

所以,值得我們討論的,並不是打或不打,而是愛還是不愛;是真愛,還是盜用愛的名義……

我就中學生與父母關系這個問題,對50位學生(包括我的鄰居和在附近學校補習的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我發現:

「有心事時是否願與父母講」這一項,選A即「什麼都說」的佔30%;選B 即「偶爾」的佔62%;選C 即「很少」的佔8%。

「你與父母是否發生意見分歧」這一項,選A即「經常 任何一件事」的佔6%;選 B 即「某些方面」的占

48%;選C 即「很少」的佔46%。

「與父母觀點不一致時,你會……」這一項,選A 即「爭吵」的佔18%;選B 即「讓步」的佔40%;選C 即「避開話題」的佔42%。

通過以上各項所佔百分率,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現在的中學生與分母的交流溝通很少,起碼在這一方面做得還是不夠好。有些同學非常不理解父母的有些行為,認為他們做得不對,產生反感情緒,而有的學生卻能夠接受父母的一些行為和教育手段。那麼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對還是錯呢,下面是我們調查的學生的一些發言與觀點:

觀點一: 父母的教育?

每個人都在錯誤中不斷長大,父母教育我們最有效的辦法不是打罵而是做我們的朋友!

——甲方某生

父母常常和我說平等、平等,可是平等的家庭為什麼還會出現「暴力」?

——甲方某生

父母不是常常教育我們要以理服人嗎?可為什麼他們卻要以打來屈人?

——某甲方生

我們原諒和愛的教育。

——甲方某生

觀點闡述者(甲方某生):

媽媽,我相信,而且不容置疑,再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受到了您百般的呵護。然而,隨著我的長大,您慢慢的變了。您原來看到我很快樂;但是,現在,您不停的往我耳朵里塞話,您要我怎麼做,我就必須怎麼做,從來不允許我說二話。我嘗試任何一種新想法,您都百般阻撓,甚至拿出讓我疼痛的手段——毆打,我只好屈服了!

您很聰明,知道我在摸火後感到灼痛,以後就不會再去摸,您便用同樣的手段來讓我按您的規矩干好每件事!您說您想用切膚之痛讓我與虛偽、懦弱、殘忍、狡詐這些最骯臟的品質永遠隔絕。但是,事實說明您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您總是要使用令人畏懼的「毆打」,所以,我開始學會欺騙,我開始變得虛偽!您對我施以武力,讓我看到了武力的能量,於是,我仿效您的做法——對別人施以武力……您始終無法站在我的角度考慮,面對您的毆打帶來的問題,繼續用毆打解決。結果,如同生物鏈的某一節被破壞一樣,造成惡性循環。

我敢說,絕大多數父母打過自己的孩子,是否上帝真給了為人父母者這一道赦免?

觀點二:愛你,打你;打你,愛你!

我對他們打我沒有任何怨恨或反感,我明白他們是為了我好。如果沒有昨天他們打我,就沒有今天優秀的我!

——乙方某生

我的父母從沒打過我,可他們失望的眼神和嘆氣,使我比打我一頓還要難受得多。

——乙方某生

「打」是一種特殊的愛,一種有著殘酷外表的柔軟的愛。

——乙方某生

觀點闡述者(乙方某生):

我一直認為父親是個好父親,因為他從來不偷看我的日記,也從不私拆我的信。日記是我傾訴的好對象,我把我的秘密藏進了日記本里,那把小鎖鎖著我的夢。可那次我回家,父親把我的日記本一摔說,你一天到晚盡給我想些什麼?那個男生是誰,你給我說清楚!事實上從父親摔本子時,我的情緒已是火山爆發狀態。我打斷了他的話,你看我日記了?父親一瞪眼:是。你憑什麼?我眼裡快噴出火來。憑我是你父親。他吼。你是我父親就可以隨便看我日記?我大聲吼回去。他狠狠地瞪著我,說你認不認錯?我說我沒錯。「啪」一聲清脆極了,是父親的巴掌扇到我臉上的聲音。緊接著心臟部位響起更清脆的破裂聲,痛的我淚水也流了下來。

從小到大,無論我怎麼錯他從來沒打過我,這次他居然扇我巴掌?!

我恨你!

我扔下三個字後摔門而去。我就是喜歡那位很帥很陽光的男生,難道愛也有錯嗎?他竟打了我!那一夜我去了同學家,我憤憤的想:我再也不要見到他了!

然而,第二天,我就在學校的門口見到了滿臉焦灼的父親,他拉過我的手,說:「回家吧。」我的淚噴涌而出。後來,弟弟告訴我,爸爸打了我那一巴掌後,自己也哭了。那一晚他為了找我,一夜沒合眼。我現在才慢慢的懂了,其實打也是一種愛,打你因為愛你,愛你所以才打你!

在上述幾位同學的闡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有的同學與父母的關系是很危險的,很不互相諒解,作孩子的一時任性,說出讓父母傷心的話,作父母的一時激動打了孩子。其實事後想想,何必呢,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呢?我們都說「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其實父母也是很心疼我們的,作為子女應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一想,多諒解他們。那麼,有些事就不會出現「打」的局面了。

有的同學認為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缺點,不如其他同學的父母,在調查表中,我們作了一下統計。「認為自己的父母不如同學的父母好」的佔19.8% ,「沒有這么想過」的佔79.5%說明還是有一部分人不能夠真正看到父母真摯的愛,與父母仍存在一些矛盾。

學生心目中好父母的形象

我們歸類了一下,有以下幾點:

①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

②教育孩子不偏激

③善解人意

④能給以巨大的鼓舞與安慰

⑤有特長、有豐富的知識

⑥不對子女的學習成績有過多的要求

作為兒女,你覺得你平時表現怎樣?有何想法?今後怎樣做?

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平時表現的不太好,太讓父母操心了,有時讓父母傷心,覺得自己愧對父母。

但都表示以後會更加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答他們,多幫他們做家務。有的同學還說要給父母洗腳,事雖小但說明我們作子女的已經長大,能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假如父親是梁的話,母親就是牆!

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溫暖如春;

父愛是一鴻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便蒙上歲月的風塵仍然清澈澄凈。

與中學生與父母關系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
© Arrange www.lksy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