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初中學生化學論文大全

初中學生化學論文大全

發布時間:2021-02-25 18:42:49

『壹』 初中化學論文500字左右就行。

海洋空間利用

世界人口迅速增長,使陸地空間顯得越來越擁擠,海洋空間的開發利用問題越來越令人關注。海洋可利用空間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個部分,隨著人類逐步向海洋挺進,海洋將成為人類活動的廣闊空間(圖3.19未來海洋空間利用示意)。

海洋環境不同於陸地,它的環境和生態條件有其復雜性和特殊性。人類活動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抗禦多變的海洋氣象狀況和海水的運動;深海活動要能適應黑暗、高壓、低溫、缺氧的環境;海水的腐蝕性強,海冰的破壞性大,對工程設備材料和結構有嚴格的要求。因此,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對科學技術和資金投入的依賴性大、技術難度高、風險大。

海洋空間利用已從傳統的交通運輸,擴大到生產、通信、電力輸送、儲藏、文化娛樂等諸多領域。交通運輸方麵包括海港碼頭、海上船舶、航海運河、海底隧道、海上橋梁、海上機場、海底管道等。生產空間有海上電站、工業人工島、海上石油城、圍海造地、海洋牧場等。通信和電力輸送空間主要是海底電纜。儲藏空間方面,有海底貨場、海底倉庫、海上油庫、海洋廢物處理場等。文化娛樂設施空間包括海洋公園、海濱浴場和海上運動區等。

海洋運輸和港口建設

海洋曾經是人類從事交通運輸的天然屏障。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在努力將海洋屏障變為海上坦途。最初,人們利用人力、風力或洋流作為動力,駕駛木船在近海活動。隨著歐洲人到達美洲大陸,世界海洋航運由近海轉向遠洋。之後,世界大洋重要的航道陸續開辟。20世紀初,開辟了通往南極和北極的航道,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相繼開通。現在,人類已經能夠將船舶駛人世界任何海域(圖3.20世界主要海運路線)。

20世紀60年代,世界石油生產和運輸增長,大型油輪得到發展。集裝箱船的興起,帶來了海洋貨物運輸的革命。今天,穿梭在遼闊海洋上的是百萬噸級的大型集裝箱貨輪和巨型油輪。這些船舶不僅擁有無線電導航和全球定位技術等現代化儀器設備,還可以選擇最佳航線服務,以節省能源和航時,減少危險。

沿海港口是海洋運輸船舶停泊、中轉和裝卸貨物的場所,也是人們開發利用海洋空間的主要場所。港口一般有一個服務區域,即腹地,該區域的商品和貨物通過這個港口向外擴散。為了完成運輸任務,港口要有配套的設施,如碼頭、裝卸設備等,還要有高效率的運作服務。在港口發展過程中,受內外因素的影響,港口的規模、服務功能和范圍可能有所變化。例如,某些國家的政府為吸引船舶來本國港口中轉,對港口實行特殊政策,將港口辟為自由貿易區、自由港等,不需或很少繳納費用。

荷蘭的鹿特丹很早就是世界貿易的中心。之後,鹿特丹港又通過開鑿連通北海的運河,改善水運條件而持續發展。鹿特丹利用中轉散裝貨物的機能,發展了農、礦產品加工業和造船工業(圖3.21鹿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中繼貿易也帶動了腹地近代工業的迅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歐各國經濟復興,鹿特丹成為歐洲聯盟的大門,港灣和航空設施得到完善,港口的中轉機能更加突出。現在,鹿特丹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腹地覆蓋了歐盟的半數國家。

圍海造陸

沿海地區人地矛盾激化,使人們將眼光投向大海。荷蘭人從13世紀就開始圍海造陸,目前,荷蘭有 1/5的國土是從海中圍起來的。圍海造陸是緩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徑,但是它需要經過充分的科學論證,特別是做好以水利工程為中心的配套建設。

在近岸淺海水域用砂石、泥土和廢料建造陸地,通過海堤、棧橋或者海底隧道與海岸連接,這種新建陸地稱為人工島。世界上一些沿海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法國、荷蘭等都已建造了人工島。其中以海上城市(圖3.22日本神戶人工島)的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興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費用巨大,需要以強大的國力作基礎。
澳門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不足以滿足發展居住、綠化、交通、工業、商業等的建設需要。澳門沿岸有許多淤積成的淺灘,有的在落潮時能露出水面,澳門人將它們視為良好的後備土地資源。 100多年來,澳門人利用填海造陸的辦法使土地面積擴大了1倍(表3.2澳門歷年土地面積的變化和圖3.23澳門歷年填海范圍)。

海洋環境保護

海洋環境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進入海洋,超過海洋的自凈能力;二是海洋生態破壞,即在各種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響下,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一)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物絕大部分於陸地上的生產過程。海岸活動,例如傾倒廢物和港口工程建設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污染物進入海洋,污染海洋環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類的健康。

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棄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它們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附近。1953-1970年,日本九州島水俁灣發生的汞污染事件,就是因為工廠在生產有機產品過程中,排出含汞廢物。這些有害物質流入海洋後,逐漸在魚和貝類體內富集。最後導致100多人嚴重中毒,並先後死亡。

核電站和工廠排出的冷卻水,水溫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時,往往給海洋生物帶來影響。施入農田的殺蟲劑隨雨水流進河流,或者隨土壤顆粒在河口附近淤積,最終進入海洋。偶發性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輪事故,引起石油滲漏和溢出,造成海洋污染。

(二)海洋生態破壞

除海洋污染外,人類的生產活動,例如工程建設和漁業生(圍墾和濫捕等),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例如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升,都會使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和改變。人類對某些海洋生物的過度捕撈,導致海洋生物資源數量減少,質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種瀕臨滅絕。有些海岸工程建設和圍海造田缺乏科學論證,破壞了海岸環境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目前,海洋開發活動還缺乏綜合的、長遠的規劃、綜合效益比較差。

石油污染和監測防治

沿海工業生產和海運航線上的船舶,是石油污染的主要來源。因此,石油污染區域集中於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線。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為污染跡象明顯,污染物集中,危害嚴重,因而倍受公眾的關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點。

為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很多國家在試驗新的原油裝載方法。有些國家配備了除污船,用來清除港口水面垃圾和污油。

海洋權益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20世紀60年代以來,出現了世界性的開發海洋熱潮。海洋科學和技術迅猛發展,成為當代新技術革命的重要領域之一。為適應國際海洋開發、保護和管理的新形勢,國際社會經過20多年的努力,通過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於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海洋法公約的誕生,使國際海洋法律制度發生了重大變革。例如,長期爭執不休的領海寬度問題得到了解決;國際海底及其資源確立為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產。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全球144個沿海國家除擁有12海里領海權外,其管轄海域面積可外延到200海里,作為該國的專屬經濟區,享有勘探、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資源的主權。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為473萬平方千米,約相當於我國陸地面積的二分之一,因此,加強海洋綜合管理顯得日益重要。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誕生,為建立國際法律新秩序邁出了重要一步。但是,因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要兼顧各個國家的利益和要求,還有許多不完善和不明確之處。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例如,在封閉和半封閉的海域,周邊國家主張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就有可能存在著重疊,還有一些島嶼主權爭議和漁業資源分配等問題,這些都有可能成為相鄰國家關系緊張,甚至引發國際沖突的新的因素。因此,相鄰國家間管轄海域劃界和海洋權益,要求有關國家本著友好協商的精神,予以公平合理的解決。
海水化學資源概況

海洋化學資源是指海水中所蘊含的可供人類利用的各種化學元素。海水的成分非常復雜,全球海洋的含鹽量就達5億億噸,還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如金達500萬噸,鈾達42億噸,所以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礦產資源庫。海洋資源的持續利用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全世界每年從海洋中提取淡水20多億噸、食鹽5000萬噸、鎂及氧化鎂260多萬噸、溴20萬噸,總產值達6億多美元。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缺水的地區愈來愈多,海水淡化已成為獲得淡水資源重要的途徑,所有這些都是海洋化學要研究的。

海洋生物資源
1、海洋生物資源量估計。海洋是生物資源寶庫。據生物學家統計,海洋中約有20萬種生物,其中已知魚類約1.9萬種,甲殼類約2萬種。許多海洋生物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為人類提供了豐富食物和其他資源。世界海洋浮游植物產量5000億噸,摺合成魚類年生產量約6億噸。假如以50%的資源量為可捕量,則世界海洋中魚類可捕量約3億噸。

2、海洋生物資源開發狀況。開發海洋生物資源的主要產業是海洋漁業,另外還有少量海洋葯用生物資源開發。1989年世界海洋漁業產量約8575萬噸。1990年世界漁業總產量估計(正式統計數字尚未見報道)為1億噸,其中海洋漁業產量也比1989年有所增長。其中,世界各大洋的漁業產量分別為:太平洋0.54億噸,大西洋0.24億噸,印度洋0.6億噸。

各國海洋漁業的發展水平差別很大。長期以來,日本和原蘇聯是漁業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漁業大國。中國的漁業發展比較快,1990年漁業產量達到1200多萬噸,成為第一漁業大國。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一些國家,以及南朝鮮和東南亞的某些國家,漁業也比較發達。

3、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潛力。世界大洋生物資源的開發潛力是很大的。如前述各國專家所估計的,世界海洋漁業資源的總可捕量在2-3億噸之間,目前的實際捕撈量不足1億噸。另外,葯用和其他生物資源也有很大開發潛力。近年來,日本等國正在探索大洋深水區的生物資源開發問題,首先是進行資源調查,同時開發新的捕撈技術。據報道,過去被認為是海洋中的荒漠的大洋深水區,蘊藏著大量的中層魚類資源,其中僅燈籠魚的生物量就有9億噸,每年可捕量可達5億噸。南大洋磷蝦資源年可捕量可達0.5?億噸。另外,水深200?000m的區域也有許多其他經濟魚類,如長尾鱈科魚類,深海鱈科魚類,平頭魚科魚類,以及金眼鯛、鰈魚等,可捕量約3000萬噸。

海洋礦藏資源概述
用「聚寶盆」來形容海洋資源是再確切不過的。單就她的礦產資源來說,其種類之繁多,含量之豐富,令人咋舌。在地球上已發現的百餘種元素中,有80餘種在海洋中存在,其中可提取的有60餘種,這些豐富的礦產資源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於海洋中:海水中的「液體礦床」;海底富集的固體礦床;從海底內部滾滾而來的油氣資源。

海水中最普通的是鹽,即氯化鈉,是人類最早從海水中提出的礦物質之一。另外還有一種鎂鹽,它們是造成海水又咸又苦的主要原因。除了這兩種外,還有鉀鹽、碘、溴等幾十種稀有元素及硼、銣、鋇等,它們一般在陸地上比較少,而且分布較分散,但又極具價值,對人類用處很大。

據估計海水中含有的黃金可達550萬噸,銀5500萬噸,鋇27億噸,鈾40億噸,鋅70億噸,鉬137億噸,鋰2470億噸,鈣560萬億噸,鎂1767萬億噸等等。這些東西,大都是國防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的必需品。例如鎂是製造飛機快艇的材料,又可以做火箭的燃料及照明彈等,是金屬中的「後起之秀」,而世界上目前有一半以上的鎂來自海水。

海水是寶,海洋礦砂也是寶。海洋礦砂主要有濱海礦砂和淺海礦砂。它們都是在水深不超過幾十米的海灘和淺海中的由礦物富集而具有工業價值的礦砂,是開采最方便的礦藏。從這些砂子中,可以淘出黃金,而且還能淘出比金子更有價值的金剛石、石英、鑽石、獨居石、鈦鐵礦、磷釔礦、金紅石、磁鐵礦等,所以海洋礦砂成為增加礦產儲量的最大的潛在資源之一,愈來愈受到人們的利用。

這種礦砂主要分布在淺海部分,而在那深海底處,更有著許多令人驚喜的發現:多金屬結核錳結核就是其中最有經濟價值的一種。它是1872-1876年英國一艘名為「挑戰號」考察船在北大西洋的深海底處首次發現的。這些黑乎乎的,或者呈褐色的錳結核鵝卵團塊,有的象土豆,有的象皮球,直徑一般不超過20厘米,呈高度富集狀態分布於300-6000米水深的大洋底表層沉積物上。

據估計整個大洋底錳結核的蘊藏量約3萬億噸,如果開採得當,它將是世界上一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目前,錳結核礦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的開發熱點。在海洋這一表層礦產中,還有許多沉積物軟泥,也是一種非同小可的礦產,含有豐富的金屬元素和浮游生物殘骸。例如覆蓋一億多平方公里的海底紅粘土中,富含軸、鐵、錳、鋅、錮、銀、金等,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大洋底發現了33處「熱液礦床」,是由海底熱液成礦作用形成的塊狀硫化物多金屬軟泥及沉積物。這種熱塗礦床主要形成於洋中脊,海底裂谷帶中,熱液通過熱泉,間歇泉或噴氣孔從海底排出,遇水變冷,加上周圍環境中及酸鹼度變化,使礦液中金屬硫化物和鐵錳氧化物沉澱,形成塊狀物質,堆積成礦丘。有的呈煙筒狀,有的呈土堆狀,有的呈地毯狀從數噸到數千噸不等,是又一項極有開發前途的大洋礦產資源。

石油和天然氣是遍及世界各大洲大陸架的礦產資源。石油可以說是海洋礦產資源中的「寵兒」,又被稱為「黑色的金子」。據報告,1990年,全世界海上石油已探明儲量達2.970×1010噸,海上天然氣已探明儲量達1.909×1013M3。油氣加在一起的價值佔了海洋中已知礦產物總產值的70%以上。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然而目前全世界已開採石油640億噸,石油的枯竭在所難免,從海灣戰爭可以看出石油的價值所在。所以人們轉而求助的就是海洋石油資源。天然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又稱為沼氣,成分主要是甲烷。由於含碳量極高,所以極易燃燒,放出大量熱量。1000立方米天然氣的熱量,可相當於兩噸半煤燃燒放出的勢量。因此,天然氣的價值在海洋中僅次於石油而位居第二。

海洋能源概述
浩瀚的大海,不僅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更有真正意義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它既不同於海底所儲存的煤、石油、天然氣等海底能源資源,也不同於溶於水中的鈾、鎂、鋰、重水等化學能源資源。它有自己獨特的方式與形態,就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溫度差、鹽度差等方式表達的動能、勢能、熱能、物理化學能等能源。直接地說就是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溫差能、海流能及鹽度差能等。這是一種「再生性能源」,永遠不會枯竭,也不會造成任何污染。
潮汐能就是潮汐運動時產生的能量,是人類利用最早的海洋動力資源。中國在唐朝沿海地區就出現了利用潮汐來推磨的小作坊。後來,到了11-12世紀,法、英等國也出現了潮汐磨坊。到了二十世紀,潮汐能的魅力達到了高峰,人們開始懂得利用海水上漲下落的潮差能來發電。據估計,全世界的海洋潮汐能約有二十億多千瓦,每年可發電12400萬億度。
今天,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潮汐發電廠就處於法國的英吉利海峽的朗斯河河口,年供電量達5.44億度。一些專家斷言,未來無污染的廉價能源是永恆的潮汐。而另一些專家則著眼於普遍存在的,浮泛在全球潮汐之上的波浪。
波浪能主要是由風的作用引起的海水沿水平方向周期性運動而產生的能量。
波浪能是巨大的,一個巨浪就可以把13噸重的岩石拋出20米高,一個波高5米,波長100米的海浪,在一米長的波峰片上就具有3120千瓦的能量,由此可以想像整個海洋的波浪所具有的能量該是多麼驚人。據計算,全球海洋的波浪能達700億千瓦,可供開發利用的為20-30億千瓦。每年發電量可達9-萬億度。
除了潮汐與波浪能,海流可以作出貢獻,由於海流遍布大洋,縱橫交錯,川流不息,所以它們蘊藏的能量也是可觀的。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洋流,在流經北歐時為1厘米長海岸線上提供的熱量大約相當於燃燒600噸煤的熱量。據估算世界上可利用的海流能約為0.5億千瓦。而且利用海流發電並不復雜。因此要海流做出貢獻還是有利可圖的事業,當然也是冒險的事業。
把溫度的差異作為海洋能源的想法倒是很奇妙。這就是海洋溫差能,又叫海洋熱能。由於海水是一種熱容量很大的物質,海洋的體積又如此之大,所以海水容納的熱量是巨大的。這些熱能主要來自太陽輻射,另外還有地球內部向海水放出的熱量;海水中放射性物質的放熱;海流摩擦產生的熱,以及其他天體的輻射能,但99.99%來自太陽輻射。因此,海水熱能隨著海域位置的不同而差別較大。海洋熱能是電能的來源之一,可轉換為電能的為20億千瓦。但1881年法國科學家德爾松石首次大膽提出海水發電的設想竟被埋沒了近半個世紀,直到1926年,他的學生克勞德才實現了老師的夙願。
此外,在江河入海口,淡水與海水之間還存在著鮮為人知的鹽度差能。全世界可利用的鹽度差能約26億千瓦,其能量甚至比溫差能還要大。鹽差能發電原理實際上是利用濃溶液擴散到稀溶液中釋放出的能量。
由此可見,海洋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只要海水不枯竭,其能量就生生不息。作為新能源,海洋能源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興趣。

『貳』 求一篇初中化學學生論文..要快啊..1000字左右

1.明確學習化學的目的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它是古往今來無數中外化學家的化學科學研究和實踐的成就,它編入了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無機物的分類及相互間的關系等知識;它充滿了唯物辯證法原理和內容,它介紹了許多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和他們對事業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的學風。化學對工農業生產、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們的衣、食、注行樣樣離不開化學。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通過化學課的學習,要掌握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學會動手做實驗的能力,為今後搞科學實驗打下基礎。 因此,通過初中化學課的學習,初三學生不僅能學到初中階段的系統的化學基礎知識,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中外化學家的愛國主義思想、行為和對科學的不斷進娶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科學態度及嚴謹學風的教育,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為今後學習高中化學及其他科學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課前要預習 上課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時間自覺地預習老師第二天要講的內容。學會先預習,後聽課這種良好的學習方法。預習的好處很多:(1)它能強化聽課的針對性,有利於發現問題,抓住重點和難點,提高聽課效率;(2)它可以提高記聽課筆記的水平,知道該記什麼,不該記什麼,哪些詳記,哪些略記;(3)它可以節省課後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通過預習時的獨立思考和聽課時留下的深刻印象,從而縮短課後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4)它可以培養自學能力。預習的過程就是自覺或獨立思考的過程,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使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預習的方法是:(1)通讀課文。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與重點,要把自己看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或用鉛筆在書上作一些記號,用以提醒自己上課時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識、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自己不懂的問題,詳細對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麼不同,這樣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2)掃清障礙。在讀課文後了解了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聯系已學過的與之有關的基礎知識,如果有遺忘的就要及時復習加以彌補,這樣才能使新舊知識銜接,以舊帶新,溫故知新;(3)確定重點、難點和疑點。在通讀課文和掃清有關障礙後,在對新知識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思考課文後的習題,試著解答,在此過程中找出新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如果有潛力,還可以做點預習筆記。 3.聽好每堂課 聽課是學習過程的核心環節,是學會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學的知識,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功在課堂,利在課後,如果在課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後復習和做作業都不會發生困難;如果上課時不注意聽講,當堂沒聽懂,在課堂上幾分鍾就能解決的問題,課後可能要花費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所以,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好每一堂課,是學習好功課的關鍵。聽課時,一定要聚精會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過的思路和反復強調的重點及難點。邊聽課、邊記筆記,遇到沒有聽明白或沒記下來的地方要作些記號,課後及時請教老師或問同學。同時,還要注意聽同學對老師提問的回答以及老師對同學回答的評價:哪點答對了,還有哪些不全面、不準確和指出錯誤的地方,這樣也能使自己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斷是非。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聽課時,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擾和雜念,眼睛要盯住老師,要跟著老師的講述和所做的演示實驗,進行積極地思考,仔細地觀察,踴躍發言,及時記憶,抓緊課堂上老師所給的時間認真做好課堂練習,努力把所學內容當堂消化,當堂記住。 4.認真記好筆記 要學好化學,記筆記也是重要的一環。記筆記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聽課的效率外,對課後復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要學會記筆記,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因此,在認真聽講的同時,還應該記好筆記。記筆記的類型有: (1)補充筆記。講新課時做補充筆記,老師講的內容是根據學生的實際將課本內容重新組織,突出重點加以講解,記筆記是邊看書,邊聽講,邊在書本上劃記號,標出老師所講的重點,並把老師邊講邊在黑板上寫的提綱和重點內容抄下來,還要把關鍵性的、規律性的、實質性的內容和對自己有啟發的地方扼要地在書本上或筆記本上寫上幾句,把老師講的但書上沒有的例題記下來,課後再復習思考。 (2)實驗筆記。老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重在通過實驗驗證化學原理或掌握化學性質或物質的製法操作。可做簡明圖解、補充筆記,把老師所做的演示實驗的現象及講解記下來,書上有實驗插圖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補充,例如,在氧氣的實驗室製法裝置圖邊上記下老師講的重點:①葯品不能堆積在試管底部,而應平鋪在試管底部,記:「是為了增大受熱面積,葯品受熱均勻,氣體容易逸出」;②給試管加熱時,為什麼要先把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加熱,然後集中在葯品部位加熱?記:「讓試管受熱均勻,不易破裂」。 (3)改錯筆記。習題或試卷評講課是老師糾正學生在作業或試卷中的「常規武器」,指導解題思路、規律、技巧和方法的課。在聽課時,不要只抄正確答案,關鍵是要用紅筆訂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錯解,以利於與正確答案作對比,找出答錯的原因,過一段時間還應把以前做錯的題再重做一遍,看看現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這種筆記是在作業或試題空隙處做簡明的「眉批」或「注釋」。 (4)系統筆記。復習小結課時,老師把課本內容進行系統歸納總結,是書上沒有的,因此要做系統的筆記。將筆記每面一分為二,一半寫板書的內容,一半記講解,課後結合復習加以整理、修改和補充,成為一個整體,以利於加深、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歸納知識的能力和全面的復習。筆記的形式有:①提綱式,以文字表述為主,適用於概括教材的主要內容或歸納、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點;②綱要式,以化學式、關系式或關系框圖來表述,適用於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製取及相互間的變化、計算知識的概括等;③圖表式,以文字、表格、線圖來表述,適用於有關概念、化學基本原理、物質的性質、實驗等進行歸類對比。 5.認真觀察和動手實驗 在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中編入了81個演示實驗、10個必做的學生實驗和9個學生選做實驗,還安排了13個家庭小實驗。因此,通過這些演示和學生實驗,學會觀察老師演示實驗的操作、現象,獨立地做好學生實驗,上好實驗課,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首先,在課堂上要認真觀察老師所做的每一個演示實驗的操作和實驗現象。化學實驗是很生動、很直觀的,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學生若只圖看熱鬧,光看現象,不動腦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無助於學習的提高,所以,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實驗前,要明確觀察的內容是什麼?范圍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這就叫做明確觀察的目的,目的明確了才能抓住觀察的重點進行觀察。觀察時還要仔細、全面。例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演示實驗,實驗目的是驗證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銅被氫氣還原成銅。觀察時先看清反應物是無色的氫氣和黑色的氧化銅粉末,反應的條件是加熱,生成物是水和亮紅色的銅。 其次,要上好學生實驗課,課前必須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時,自己要親自動手,不做旁觀者,認真做好實驗內容里所安排的每一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嚴格按實驗要求操作,對基本操作要反復進行練習,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要耐心細致地觀察,認真思考,准確如實地記錄。 6.課後及時復習 一堂課的內容,十多分鍾就可以復習完,有時也可以像過「電影」一樣地過一遍。復習能加深理解,復習能鞏固知識。 復習要及時,不能拖。復習中不懂的問題要及時請教老師,這樣,在學習上就不會留存障礙,不留疑點,為以後順利學習打好基矗復習時,要重視教科書,也要讀聽課筆記,要反復讀,邊讀邊回憶老師的講解,邊理解書上的內容。 7.認真完成作業 做作業是練習的極好機會,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一定要親自動手做,絕不能抄別人的作業。節後習題和章後復習題一定要認真完成,不能馬虎。做作業要在復習好了以後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動地、獨立地完成每次作業,多思多問,不留疑點,並盡可能地把做過的作業都記在腦子里,因為沒有記憶就沒有牢固的知識,只有用心記憶才會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練的基礎上「巧」起來。 8.學會閱讀課本 精讀是認真地讀懂並理解及記憶重點內容和定義,把這些內容與有關的舊知識聯系起來。精讀主要用於課後復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使知識系統化。 精讀時要在理解概念的定義或定律全文的基礎上,剖析具有關鍵性的字詞,強化對關鍵字詞的認識。例如電解質的定義:「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關鍵性字詞是「化合物」和「或」字。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關鍵字詞是「和」字和「都」字。對這些關鍵字詞要認真思考,並把它標出記號或作眉批,以備以後再次復習時注意。 對於比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內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復讀。認真地思考、分析、整理、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可把重要內容、關鍵詞句記在筆記本上,還可寫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想法和認識,或記下不懂的問題,以備查問。 9.讀化學課外讀物 學好化學,要重視閱讀課外讀物,例如《中學化學教學參考》、《中學生數理化》、《課堂內外》等雜志和科普讀物,它們的內容緊扣化學教學大綱和教材,其針對性和適用性很強,配合教學進度,指導解析疑難,注意智力開發,重視能力培養;它們的題材廣泛新穎,內容豐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活潑,圖文並茂。它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透徹理解教材,靈活運用知識,培養探索精神,它們是學生的好朋友

『叄』 我是一名初中生,我需要寫一篇化學探究性小論文,1000~2000字,該怎樣寫誰有範文借我看一下

一談你對化學的了解
2談現今化學的發展狀況
3談你對化學的學習方法
4談你對學習化學的感受。
5談你對學習化學有什麼改進的地方
6談你對改進後的狀況。
7談你對與未來化學發展的觀點
8總結前7點~
9OK!

『肆』 初中化學論文要怎麼寫,寫一些什麼東西

初中化學論文-淺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學校的教育活動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以課堂教學形式進行的,研究課堂教學模式是教育、教學必革的重要課題。初中化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進素質教育,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是十分重要。
一、研究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21世紀的教育,應該是素質教育,教育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化學教育不能僅僅局限於化學知識的傳授,而應當成為關於化學的廣泛應用及社會價值的教育,要主動地適應受教育者的興趣和目的多樣性的需要。特別是初中化學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是化學基礎教育階段,不僅僅要關心提高化學課程的理論水平。學科知識體系等學術性問題,還要特別關注每天都會接觸到諸多社會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如水、食物、環境保護、能源和材料、資源等。初三化學是起始學科,僅僅設一學年,受中考(含預選)時間、分數、學校的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初中化學教學時間短、任務重、適應慢、難度大,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研究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精心設計和選用一定的教學模式,精心設計和選用一定的教學模式,有利發揮教師的創造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師生共同活動,完成教學任務。
二、課堂教學模式
我國關於課教學模式的說法大致有三種。第一屬於方法范疇,認為教學模式就是教學方法,或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第二、教學模式是各種教學方法在具體時間、地點在具體時間、地點和條件下表現為不同的空間結構和時間序列,從而形成不同的教學模式;第三、教學模式是人們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對教學結構作出的主觀選擇。綜合各種認識下,我們所要研究的教學模式是教學過程的結構,在教學理論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節,配有相應教學策略和教學措施,並將教學模式具體轉化為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
三、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
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框架和主要流程:
教學理論
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教學評價
1、教學理論和教學思想
任何教學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為依據。教學理論和教學思想決定了教學環節的選擇和教學策略和運用,明確了教學評價的指向,可以認為教模式是教學理論的一種簡化形成。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標准。教學目標是教學模式構成的核心因素,它對教學策略、教學程序、教學評價等起著制約作用。正確地制約作用。正確地制定教學目標,首先要轉變觀念,增強改革意識,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教育學生有社會責任感;教學學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教學學生獨立自主,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成為學習的主人;教育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自已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
3、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是教學活動環節的順序結構,確定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應該完成的各項教學任務。
4、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教學活動中為教學服務並體現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原則。教學策略確定了在教學活動中師生生活動的方式、方法、任務、地位、關系等。教學策略一般可分為教師的策略,學生的策略。教學策略一般可分為演繹推理、歸納推理、聯想推理、類比遷移、分層遞進、形象比喻、摹仿操作、自主探究、激發支機、師生合作等
5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效果的測量。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為中心,依據教學程序、教學策略、教師素質、師生活動、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既要評教、評學,又要評價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
介紹幾種課堂教學模式
I、引導------探究教學模式
1、教學理論布魯納的發現法學習理論認為:認識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產品。奧蘇貝爾的同化理論認為:學生認知結構中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導致新舊知識的同化,不僅使新知識獲得了意義,而且知識也因得到了修飾而獲得新的意義。用引導------探究的方式教會學會學生學習
2、功能目標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發揚探究精神,激發創造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學力。培養學生學會查閱資料、分析資料、測定和處理數據的科學方法
3、教學程序課題興趣----素材疑問----點拔、假設、驗證----評論、結論
4、教學策略教的策略是分層遞進,學的策略是自主探究。
5、教學評價內部動機:直接經驗的獲得;知識只結構的形成;思維能力的培養。
II、輔導------自學教學模式
1、教學理論現代教學論認為大腦的情感邊緣系統部分是通向持久記憶的大門,激發情感,會把學到的東西溶入記憶中去。
2、功能目標調控學習過程,達到有效學習;從感知、理解、識記等方面逐步得到發展,從而達到雙基落實和知識技能的提高。
3、教學程序
主題情感----目標閱讀思考----設疑討論質疑----反饋講評
4、教學策略教的策略:創設情境、激活思維、組織討論、評價激勵;學的策略:知識編碼、有效記憶、集體效應、創造思維。
5、教學評價教學目標多元化、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學習結果的檢測等。
合肥市初中義務教育化學課堂教學模式卡片
設計人:朱世賢
學校:安農大附中
章節:第五章第四節《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一、理論依據: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裡、由淺及深、由此及彼」這一規律。
教學思想:1、「教學主導,學生主體。」2、遵人認識規律,根據所教班級學生年齡牲和知識水平等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安排。
二、功能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展學生智力,培養自學能力(閱讀、觀察、思維、想像以及化學實驗操作)
三、實施條件:1、學生已經獲得了氫氣和氫氣的實驗室製法初步知識,有過動手做實驗的初步實踐;2、本節教材的寫法採用的是計論模式,便於學生學生自學;
3、本節課演示實驗操作簡單易行,所需儀器葯品均為中學化學實驗常用物品。
四、教學程序:1〖復習〗討論氧氣和氫氣實驗定製取垢比較,掛出小黑板表格:
(二氧化碳為後來拼續部分)填表過程中鼓勵差生發言。
淺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合肥市教委教研室蒯世定
學校的教育活動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以課堂教學形式進行的,研究課堂教學模式是教育、教學必革的重要課題。初中化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進素質教育,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是十分重要。
一、研究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21世紀的教育,應該是素質教育,教育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化學教育不能僅僅局限於化學知識的傳授,而應當成為關於化學的廣泛應用及社會價值的教育,要主動地適應受教育者的興趣和目的多樣性的需要。特別是初中化學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是化學基礎教育階段,不僅僅要關心提高化學課程的理論水平。學科知識體系等學術性問題,還要特別關注每天都會接觸到諸多社會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如水、食物、環境保護、能源和材料、資源等。
初三化學是起始學科,僅僅設一學年,受中考(含預選)時間、分數、學校的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初中化學教學時間短、任務重、適應慢、難度大,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研究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精心設計和選用一定的教學模式,精心設計和選用一定的教學模式,有利發揮教師的創造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師生共同活動,完成教學任務。
二、課堂教學模式
我國關於課教學模式的說法大致有三種。第一屬於方法范疇,認為教學模式就是教學方法,或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第二、教學模式是各種教學方法在具體時間、地點在具體時間、地點和條件下表現為不同的空間結構和時間序列,從而形成不同的教學模式;第三、教學模式是人們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對教學結構作出的主觀選擇。綜合各種認識下,我們所要研究的教學模式是教學過程的結構,在教學理論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節,配有相應教學策略和教學措施,並將教學模式具體轉化為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
三、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

1、教學理論和教學思想
任何教學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為依據。教學理論和教學思想決定了教學環節的選擇和教學策略和運用,明確了教學評價的指向,可以認為教模式是教學理論的一種簡化形成。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標准。教學目標是教學模式構成的核心因素,它對教學策略、教學程序、教學評價等起著制約作用。正確地制約作用。正確地制定教學目標,首先要轉變觀念,增強改革意識,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教育學生有社會責任感;教學學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教學學生獨立自主,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成為學習的主人;教育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自已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
3、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是教學活動環節的順序結構,確定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應該完成的各項教學任務。
4、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教學活動中為教學服務並體現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原則。教學策略確定了在教學活動中師生生活動的方式、方法、任務、地位、關系等。教學策略一般可分為教師的策略,學生的策略。教學策略一般可分為演繹推理、歸納推理、聯想推理、類比遷移、分層遞進、形象比喻、摹仿操作、自主探究、激發支機、師生合作等。
5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效果的測量。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為中心,依據教學程序、教學策略、教師素質、師生活動、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既要評教、評學,又要評價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
四、介紹幾種課堂教學模式
I、引導------探究教學模式
1、教學理論布魯納的發現法學習理論認為:認識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產品。奧蘇貝爾的同化理論認為:學生認知結構中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導致新舊知識的同化,不僅使新知識獲得了意義,而且知識也因得到了修飾而獲得新的意義。用引導------探究的方式教會學會學生學習
2、功能目標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發揚探究精神,激發創造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學力。培養學生學會查閱資料、分析資料、測定和處理數據的科學方法。
3、教學程序課題興趣--→素材疑問--→點拔、假設、驗證--→評論、結論
4、教學策略教的策略是分層遞進,學的策略是自主探究。
5、教學評價內部動機:直接經驗的獲得;知識只結構的形成;思維能力的培養。
II、輔導------自學教學模式
1、教學理論現代教學論認為大腦的情感邊緣系統部分是通向持久記憶的大門,激發情感,會把學到的東西溶入記憶中去。
2、功能目標調控學習過程,達到有效學習;從感知、理解、識記等方面逐步得到發展,從而達到雙基落實和知識技能的提高。
3、教學程序
主題情感--→目標閱讀思考--→設疑討論質疑--→反饋講評
4、教學策略教的策略:創設情境、激活思維、組織討論、評價激勵;學的策
略:知識編碼、有效記憶、集體效應、創造思維。
5、教學評價教學目標多元化、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學習結果的檢測等。
合肥市初中義務教育化學課堂教學模式卡片
設計人:朱世賢
學校:安農大附中
章節:第五章第四節《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一、理論依據: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裡、由淺及深、
由此及彼」這一規律。
教學思想:1、「教學主導,學生主體。」2、遵人認識規律,根據所教班級學生年齡牲和知識水平等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安排。
二、功能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展學生智力,培養自學能力(閱讀、觀察、思維、想像以及化學實驗操作)。
三、實施條件:1、學生已經獲得了氫氣和氫氣的實驗室製法初步知識,有過動手做實驗的初步實踐;2、本節教材的寫法採用的是計論模式,便於學生學生自學;
3、本節課演示實驗操作簡單易行,所需儀器葯品均為中學化學實驗常用物品。
四、教學程序:1〖復習〗討論氧氣和氫氣實驗定製取垢比較,掛出小黑板表格:
(二氧化碳為後來拼續部分)填表過程中鼓勵差生發言。

2、【板書】學習氣體實驗室製作法的思路和方法;
(1)需要研究該氣體實驗室的化學反應原理;
(2)需要研究製取該體所採取的實驗裝置;
(3)需要研究如何驗證該氣體。
3、【引題】通過對氧氣實驗室製取的比較可知:製取氣體的人口選擇取決於化學反應原理,收集氣體的方法取決於該氣體扔物理性質。下面我們要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請同學們運用上面所總結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共同來研討。
【板書】第四節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4、【討論】已經的能夠著重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有:木炭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加熱石灰石;高溫下木炭還原氧化銅;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講述】以上這些化學反應雖然都有二氧化碳產生,但在實驗室里製取二氧化碳都不採用,為什麼?這個問題留待課後去探討,請同學們閱讀課本
93頁內容:(一)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二)、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三)、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閱讀後帶著下列問題觀看演示實驗:
為什麼不用普通漏斗?為什麼長頸漏斗要插入液面下?回顧一下怎樣證明集氣瓶里已充滿二氧化碳?
【實驗】先由教師演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操作,再請丙名化學成績較好的學生上台做製取、收集和檢驗二氧化碳的實驗。實驗後及時討論和講評觀察到的現象和實驗操作。
6、【小結】仍以表格方式用小黑板拼續在氧氣和氫氣的製取比較表的右面。強調製取二氧化碳的瓜原理,寫化學方程式(此處是否介紹復分解反應,酌情掌握)要過細分析。
7、【板書】泡沫滅火器原理(化學反應方程式)
【實驗】由教師演示泡沫滅火器實驗,簡要介紹人口裝置。(若時間允許,最好能將一隻報廢的泡沫滅火器實物邊拆邊講,以滿足學生興趣。)
8、【布置作業】(1)課後思考討論在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能不能用碳酸鈣?在泡沫滅火器里能不能用石灰石?能不能用稀鹽酸?
(2)習題:課本96頁2、3、4題:
(3)酌情做家庭小實驗。
五、教學策略:綜合運用討論、啟發、實驗、聯想、回憶等方法,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既要活躍課堂氣氛,又要兼顧課堂秩序和教學進度,在時間分配上要靈活掌握。
六、教學評價:本節內容既是元素化合物知識也是實驗課,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好教材,教學中能利用初中生好奇、好動、最喜歡觀看和親自動手做實驗的特點引導思考和討論,對「實驗室里製取二氧化碳,稀鹽酸和大理石是理想的葯品」和採用的是實驗裝置加深了理解。

『伍』 初中化學小論文(600字左右)

人體酸鹼度影響健康

上學時作實驗,經常會用到PH值,同學間開玩笑總說「女生是酸性的,男生是鹼性的」,不過從沒人認真想過自己的酸鹼值到底是多少。如今這一化學術語真的用到了人身上,而且研究結果明確顯示:酸性體質是亞健康的表現,健康人要鹼性不要酸性。

什麼是酸性體質?

山東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省千佛山醫院營養科主任杜慧真介紹,健康人內環境的PH值在7·35 到7·45 之間,即我們的體液應該呈弱鹼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質代謝。「可是根據調查,只有10%的人PH值在此范圍內,屬於鹼性體質,多達70%的人是酸性體質,體液PH值經常徘徊在7·35左右或稍低,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

與鹼性體質者相比,酸性體質的人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腹瀉、便秘等,到醫院也檢查不出什麼毛病。如果長期處在酸性體質不加以改善,女性的皮膚會過早地黯淡和衰老;兒童會造成發育不良、食慾不振、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中老年人則會因此引發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杜主任介紹,85%的痛風、高血壓、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體質。

「當然,這只是PH值稍低一點的表現,如果體液『酸』得厲害,人就受不了了。」杜主任說,當人的體液PH值低於中性7時就會產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時就會變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到6·7時人就會死亡。

六大原因造成人體酸化

飲食結構不合理 我們在平常的飲食中往往是精米白面、雞鴨魚肉蛋,一旦這些酸性食物成為我們的主食,酸性體質也就不知不覺地形成了。

運動不足 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但現代人以車代步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大大減少,長久便會導致酸性代謝物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過重的心理負擔 由於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感情上承擔著不同的壓力。當這種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便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不良嗜好 煙、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制的抽煙飲酒等,極易導致人體的酸性化。

生活不規律 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

環境的嚴重污染 由於飲用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造成嚴重污染,人們攝入這些含有有害元素的飲水、食物和吸入有害空氣後,其中的酸性物質會滯留在體內造成體質酸性化。

吃出「鹼性」健康人

既然飲食結構不合理可以導致酸性體質,那麼多吃鹼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一定能糾正酸性內環境。

「海帶可以說是鹼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帶能很好地糾正酸性體質。」杜主任說,平時感到勞累、疲乏、渾身酸痛的時候,不妨吃些海帶。此外,人們常說喝茶能解乏,除了茶葉中的興奮成分外,茶鹼「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也起到緩解疲乏的作用。「大量運動過後,體內脂肪動員產生乳酸,讓我們肌肉酸痛,這時吃個蘋果,吃飯時以蔬菜為主,肯定能緩解一下。」

杜主任說,既然酸性體質是人體大量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結果,那麼平時就盡量少吃這些食物。「實在想吃時可以把它們和鹼性食物一起搭配,比如燉肉時放些海帶,燒牛肉時加些蘿卜等等。」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強酸性 蛋黃、乳酪、白糖、西點、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中酸性 火腿、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弱酸性 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泥鰍等。

弱鹼性 紅豆、蘿卜、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中鹼性 蘿卜干、大豆、胡蘿卜、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檸檬、菠菜等。

強鹼性 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天然綠藻類。

在日常生活中誰會注意自己的人體液體什麼時候處於最佳健康狀態,可是科學家已經研究出了人體細胞處於最佳運作狀態時的體液平均酸鹼度應該是7.4,屬於弱鹼性的體液環境。人體細胞在這樣一個弱鹼性的環境中最具備活力和最有生命力,新陳代謝最旺盛。

那麼當您的體液處在小於7.0的弱酸性的體液環境中時,您的身體會出現哪些不適的感覺呢,您可能還不知道嚴重的話還會發生疾病。

如果能有一種方法及時發現自己體液趨於弱酸性的變化,並且經過膳食及時的去干預它,健康就會離我們更近。本節目就是通過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全面地介紹了您所關心的問題。

『陸』 初中化學小論文

給你一個網站參考吧。
http://www.kj333.com/guest/hmhtml/hmlist24_4.htm
燃燒是一種同時伴有放熱和發光效應的激烈的化學反應。放熱、發光、生成新物質(如木料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份並剩下碳和灰)是燃燒現象的三個特徵。燃燒是一種氧化反應,其中氧氣是最常見的氧化劑,但氧化劑並不限於氧氣,氧化並不限於同氧的化合。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至今仍是人們的主要能量來源,其目的不是制備生成物,而是獲得能量。研究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與方法不僅對節約能源、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至關重要,而且,對減少因不完全燃燒產生的CO等有害氣體、煙塵等對空氣的污染,也具有重要意義。一般說來,燃料在空氣中的燃燒,是燃料和空氣中氧氣的氧化還原反應。為使燃料充分氧化,應保證有足夠的空氣。同時,為保證固體和液體燃料燃燒充分,增大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固體燃料粉碎、液體燃料以霧狀噴出等)也是有效的措施。
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不論固體,液體和氣體,凡能與空氣中氧或其它氧化劑起劇烈反應的物質,一般都是可燃物質,如木材,紙張,汽油,酒精,煤氣等)2.充足的氧氣
3.達到物質的著火點
滅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採取措施以至少破壞其中一個條件則可達到撲滅火災的目的.,滅火的基本方法有三個:(1)冷
卻法: 將燃燒物質降溫撲滅,如木材著火用水撲滅;(2)窒息法:將助燃物質稀釋窒息到不能燃燒反應,如用氮氣、二氧化碳
等惰性氣體滅火。(3)隔離法:切斷可燃氣體來源,移走可燃物質,施放阻燃劑,切斷阻燃物質,如油類著火用泡沫滅火機。
當今世界常用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又是化學工業中極為重要的原料,它們又細分為(1)固體燃料:木柴、煙
煤、揭煤、無煙煤、木炭、焦炭、煤粉等;(2)液體燃料;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3)氣體燃料:天然氣、人工煤氣、液
化石油氣等
清潔燃料:液氨、酒精、液氫(最清潔的燃料,燃燒產物是水)、甲醇等

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海洋環境
海洋資源類型
海洋中有豐富的資源。在當今全球糧食、資源、能源供應緊張與人口迅速增長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開發利用海洋中豐富的資源,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人類開發利用的海洋資源,主要有海洋化學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底礦產資源和海洋能源四類。
海水可以直接作為工業冷卻水源,也是取之不盡的淡化水源。發展海水淡化技術,向海洋要淡水,是解決世界淡水不足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海水中已發現的化學元素有80多種。目前,海洋化學資源開發達到工業規模的有食鹽、鎂、溴、淡水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豐富的海洋化學資源,將廣泛地造福於人類。
海洋中有20多萬種生物,其中動物18萬種,包括16000多種魚類。在遠古時代,人類就已開始捕撈和採集海產品。現在,人類的海洋捕撈活動已從近海擴展到世界各個海域。漁具、漁船、探魚技術的改進,大大提高了人類的海洋捕撈能力。海洋中由魚、蝦、貝、藻等組成的海洋生物資源,除了直接捕撈供食用和葯用外,通過養殖、增殖等途徑還可實現可持續利用。
在大陸架淺海海底,埋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硫、磷等礦產資源。在近岸帶的濱海砂礦中,富集著砂、貝殼等建築材料和金屬礦產。在多數海盆中,廣泛分布著深海錳結核,它們是未來可利用的潛力最大的金屬礦產資源(圖3.14《深海錳結核》)。
海水運動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它們屬於可再生能源,而且沒有污染。但是,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開發利用它們,必須採用特殊的能量轉換裝置。現在,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是潮汐發電和波浪發電,但是工程投資較大,效益也不高。

海洋漁業生產

海洋漁業資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陸架海域,也就是從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約200米深的大陸海底部分。這里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圖3.15《大陸架剖面示意》)。這些浮游生物是魚類的餌料,它們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勻,一般在溫帶海區比較多。
溫帶地區季節變化顯著,冬季表層海水和底部海水發生交換時,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豐富的營養鹽類,這些營養鹽類來自海洋中腐爛的生物遺體。暖流和寒流交匯處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餌料比較豐富。這些地方通常是漁場所在地(圖3.16《世界主要漁業地區的分布》)。因此,盡管大陸架水域只佔海洋總面積的7.5%,漁獲量卻佔世界海洋總漁獲量的90%以上。
世界主要漁業國都分布在溫帶地區,這些溫帶國家魚產品消費量高,市場需求大。中國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漁獲量較多的國家。中國在充分利用近海漁場(圖3.17《舟山漁場的沈家門漁港》)和淺海灘塗大力發展海洋捕撈和海水增養殖業的同時,遠洋捕撈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海洋水產品在食品結構中比重較大。

海洋油、氣開發

海底油氣的開發,開始於20世紀初。它的發展經歷了從近海到遠海、從淺海到深海的過程。受技術條件的限制,最初只能開采從海岸直接向淺海延伸的油氣礦藏。80年代以來,在能源危機和技術進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與開發飛速發展,海洋石油開發迅速向大陸架挺進,逐漸形成了嶄新的近海石油工業部門。
地質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方法來尋找海底油氣礦藏,然後通過海上鑽井來估計礦藏類型與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業開發價值。
海上鑽井平台(圖3.18《海上鑽井平台》)是實施海底油氣勘探和開採的工作基地,它標志著海底油氣開發技術的水平。工作人員和物資在平台和陸地間的運輸一般通過直升機完成。油氣田離煉油廠一般都較遠,油氣要經過裝油站通過船舶運到目的地,或直接由海底管道輸送至海岸。
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采是一項高投資、高技術難度、高風險的工程,國際合作和工程招標是可行方式之一。

海洋空間利用

世界人口迅速增長,使陸地空間顯得越來越擁擠,海洋空間的開發利用問題越來越令人關注。海洋可利用空間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個部分,隨著人類逐步向海洋挺進,海洋將成為人類活動的廣闊空間(圖3.19未來海洋空間利用示意)。

海洋環境不同於陸地,它的環境和生態條件有其復雜性和特殊性。人類活動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抗禦多變的海洋氣象狀況和海水的運動;深海活動要能適應黑暗、高壓、低溫、缺氧的環境;海水的腐蝕性強,海冰的破壞性大,對工程設備材料和結構有嚴格的要求。因此,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對科學技術和資金投入的依賴性大、技術難度高、風險大。

海洋空間利用已從傳統的交通運輸,擴大到生產、通信、電力輸送、儲藏、文化娛樂等諸多領域。交通運輸方麵包括海港碼頭、海上船舶、航海運河、海底隧道、海上橋梁、海上機場、海底管道等。生產空間有海上電站、工業人工島、海上石油城、圍海造地、海洋牧場等。通信和電力輸送空間主要是海底電纜。儲藏空間方面,有海底貨場、海底倉庫、海上油庫、海洋廢物處理場等。文化娛樂設施空間包括海洋公園、海濱浴場和海上運動區等。

海洋運輸和港口建設

海洋曾經是人類從事交通運輸的天然屏障。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在努力將海洋屏障變為海上坦途。最初,人們利用人力、風力或洋流作為動力,駕駛木船在近海活動。隨著歐洲人到達美洲大陸,世界海洋航運由近海轉向遠洋。之後,世界大洋重要的航道陸續開辟。20世紀初,開辟了通往南極和北極的航道,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相繼開通。現在,人類已經能夠將船舶駛人世界任何海域(圖3.20世界主要海運路線)。

20世紀60年代,世界石油生產和運輸增長,大型油輪得到發展。集裝箱船的興起,帶來了海洋貨物運輸的革命。今天,穿梭在遼闊海洋上的是百萬噸級的大型集裝箱貨輪和巨型油輪。這些船舶不僅擁有無線電導航和全球定位技術等現代化儀器設備,還可以選擇最佳航線服務,以節省能源和航時,減少危險。

沿海港口是海洋運輸船舶停泊、中轉和裝卸貨物的場所,也是人們開發利用海洋空間的主要場所。港口一般有一個服務區域,即腹地,該區域的商品和貨物通過這個港口向外擴散。為了完成運輸任務,港口要有配套的設施,如碼頭、裝卸設備等,還要有高效率的運作服務。在港口發展過程中,受內外因素的影響,港口的規模、服務功能和范圍可能有所變化。例如,某些國家的政府為吸引船舶來本國港口中轉,對港口實行特殊政策,將港口辟為自由貿易區、自由港等,不需或很少繳納費用。

荷蘭的鹿特丹很早就是世界貿易的中心。之後,鹿特丹港又通過開鑿連通北海的運河,改善水運條件而持續發展。鹿特丹利用中轉散裝貨物的機能,發展了農、礦產品加工業和造船工業(圖3.21鹿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中繼貿易也帶動了腹地近代工業的迅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歐各國經濟復興,鹿特丹成為歐洲聯盟的大門,港灣和航空設施得到完善,港口的中轉機能更加突出。現在,鹿特丹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腹地覆蓋了歐盟的半數國家。

圍海造陸

沿海地區人地矛盾激化,使人們將眼光投向大海。荷蘭人從13世紀就開始圍海造陸,目前,荷蘭有 1/5的國土是從海中圍起來的。圍海造陸是緩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徑,但是它需要經過充分的科學論證,特別是做好以水利工程為中心的配套建設。

在近岸淺海水域用砂石、泥土和廢料建造陸地,通過海堤、棧橋或者海底隧道與海岸連接,這種新建陸地稱為人工島。世界上一些沿海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法國、荷蘭等都已建造了人工島。其中以海上城市(圖3.22日本神戶人工島)的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興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費用巨大,需要以強大的國力作基礎。
澳門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不足以滿足發展居住、綠化、交通、工業、商業等的建設需要。澳門沿岸有許多淤積成的淺灘,有的在落潮時能露出水面,澳門人將它們視為良好的後備土地資源。 100多年來,澳門人利用填海造陸的辦法使土地面積擴大了1倍(表3.2澳門歷年土地面積的變化和圖3.23澳門歷年填海范圍)。

海洋環境保護

海洋環境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進入海洋,超過海洋的自凈能力;二是海洋生態破壞,即在各種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響下,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一)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物絕大部分於陸地上的生產過程。海岸活動,例如傾倒廢物和港口工程建設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污染物進入海洋,污染海洋環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類的健康。

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棄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它們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附近。1953-1970年,日本九州島水俁灣發生的汞污染事件,就是因為工廠在生產有機產品過程中,排出含汞廢物。這些有害物質流入海洋後,逐漸在魚和貝類體內富集。最後導致100多人嚴重中毒,並先後死亡。

核電站和工廠排出的冷卻水,水溫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時,往往給海洋生物帶來影響。施入農田的殺蟲劑隨雨水流進河流,或者隨土壤顆粒在河口附近淤積,最終進入海洋。偶發性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輪事故,引起石油滲漏和溢出,造成海洋污染。

(二)海洋生態破壞

除海洋污染外,人類的生產活動,例如工程建設和漁業生(圍墾和濫捕等),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例如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升,都會使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和改變。人類對某些海洋生物的過度捕撈,導致海洋生物資源數量減少,質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種瀕臨滅絕。有些海岸工程建設和圍海造田缺乏科學論證,破壞了海岸環境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目前,海洋開發活動還缺乏綜合的、長遠的規劃、綜合效益比較差。

石油污染和監測防治

沿海工業生產和海運航線上的船舶,是石油污染的主要來源。因此,石油污染區域集中於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線。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為污染跡象明顯,污染物集中,危害嚴重,因而倍受公眾的關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點。

為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很多國家在試驗新的原油裝載方法。有些國家配備了除污船,用來清除港口水面垃圾和污油。

海洋權益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20世紀60年代以來,出現了世界性的開發海洋熱潮。海洋科學和技術迅猛發展,成為當代新技術革命的重要領域之一。為適應國際海洋開發、保護和管理的新形勢,國際社會經過20多年的努力,通過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於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海洋法公約的誕生,使國際海洋法律制度發生了重大變革。例如,長期爭執不休的領海寬度問題得到了解決;國際海底及其資源確立為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產。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全球144個沿海國家除擁有12海里領海權外,其管轄海域面積可外延到200海里,作為該國的專屬經濟區,享有勘探、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資源的主權。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為473萬平方千米,約相當於我國陸地面積的二分之一,因此,加強海洋綜合管理顯得日益重要。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誕生,為建立國際法律新秩序邁出了重要一步。但是,因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要兼顧各個國家的利益和要求,還有許多不完善和不明確之處。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例如,在封閉和半封閉的海域,周邊國家主張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就有可能存在著重疊,還有一些島嶼主權爭議和漁業資源分配等問題,這些都有可能成為相鄰國家關系緊張,甚至引發國際沖突的新的因素。因此,相鄰國家間管轄海域劃界和海洋權益,要求有關國家本著友好協商的精神,予以公平合理的解決。
海水化學資源概況

海洋化學資源是指海水中所蘊含的可供人類利用的各種化學元素。海水的成分非常復雜,全球海洋的含鹽量就達5億億噸,還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如金達500萬噸,鈾達42億噸,所以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礦產資源庫。海洋資源的持續利用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全世界每年從海洋中提取淡水20多億噸、食鹽5000萬噸、鎂及氧化鎂260多萬噸、溴20萬噸,總產值達6億多美元。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缺水的地區愈來愈多,海水淡化已成為獲得淡水資源重要的途徑,所有這些都是海洋化學要研究的。

海洋生物資源
1、海洋生物資源量估計。海洋是生物資源寶庫。據生物學家統計,海洋中約有20萬種生物,其中已知魚類約1.9萬種,甲殼類約2萬種。許多海洋生物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為人類提供了豐富食物和其他資源。世界海洋浮游植物產量5000億噸,摺合成魚類年生產量約6億噸。假如以50%的資源量為可捕量,則世界海洋中魚類可捕量約3億噸。

2、海洋生物資源開發狀況。開發海洋生物資源的主要產業是海洋漁業,另外還有少量海洋葯用生物資源開發。1989年世界海洋漁業產量約8575萬噸。1990年世界漁業總產量估計(正式統計數字尚未見報道)為1億噸,其中海洋漁業產量也比1989年有所增長。其中,世界各大洋的漁業產量分別為:太平洋0.54億噸,大西洋0.24億噸,印度洋0.6億噸。

各國海洋漁業的發展水平差別很大。長期以來,日本和原蘇聯是漁業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漁業大國。中國的漁業發展比較快,1990年漁業產量達到1200多萬噸,成為第一漁業大國。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一些國家,以及南朝鮮和東南亞的某些國家,漁業也比較發達。

3、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潛力。世界大洋生物資源的開發潛力是很大的。如前述各國專家所估計的,世界海洋漁業資源的總可捕量在2-3億噸之間,目前的實際捕撈量不足1億噸。另外,葯用和其他生物資源也有很大開發潛力。近年來,日本等國正在探索大洋深水區的生物資源開發問題,首先是進行資源調查,同時開發新的捕撈技術。據報道,過去被認為是海洋中的荒漠的大洋深水區,蘊藏著大量的中層魚類資源,其中僅燈籠魚的生物量就有9億噸,每年可捕量可達5億噸。南大洋磷蝦資源年可捕量可達0.5?億噸。另外,水深200?000m的區域也有許多其他經濟魚類,如長尾鱈科魚類,深海鱈科魚類,平頭魚科魚類,以及金眼鯛、鰈魚等,可捕量約3000萬噸。

海洋礦藏資源概述
用「聚寶盆」來形容海洋資源是再確切不過的。單就她的礦產資源來說,其種類之繁多,含量之豐富,令人咋舌。在地球上已發現的百餘種元素中,有80餘種在海洋中存在,其中可提取的有60餘種,這些豐富的礦產資源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於海洋中:海水中的「液體礦床」;海底富集的固體礦床;從海底內部滾滾而來的油氣資源。

海水中最普通的是鹽,即氯化鈉,是人類最早從海水中提出的礦物質之一。另外還有一種鎂鹽,它們是造成海水又咸又苦的主要原因。除了這兩種外,還有鉀鹽、碘、溴等幾十種稀有元素及硼、銣、鋇等,它們一般在陸地上比較少,而且分布較分散,但又極具價值,對人類用處很大。

據估計海水中含有的黃金可達550萬噸,銀5500萬噸,鋇27億噸,鈾40億噸,鋅70億噸,鉬137億噸,鋰2470億噸,鈣560萬億噸,鎂1767萬億噸等等。這些東西,大都是國防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的必需品。例如鎂是製造飛機快艇的材料,又可以做火箭的燃料及照明彈等,是金屬中的「後起之秀」,而世界上目前有一半以上的鎂來自海水。

海水是寶,海洋礦砂也是寶。海洋礦砂主要有濱海礦砂和淺海礦砂。它們都是在水深不超過幾十米的海灘和淺海中的由礦物富集而具有工業價值的礦砂,是開采最方便的礦藏。從這些砂子中,可以淘出黃金,而且還能淘出比金子更有價值的金剛石、石英、鑽石、獨居石、鈦鐵礦、磷釔礦、金紅石、磁鐵礦等,所以海洋礦砂成為增加礦產儲量的最大的潛在資源之一,愈來愈受到人們的利用。

這種礦砂主要分布在淺海部分,而在那深海底處,更有著許多令人驚喜的發現:多金屬結核錳結核就是其中最有經濟價值的一種。它是1872-1876年英國一艘名為「挑戰號」考察船在北大西洋的深海底處首次發現的。這些黑乎乎的,或者呈褐色的錳結核鵝卵團塊,有的象土豆,有的象皮球,直徑一般不超過20厘米,呈高度富集狀態分布於300-6000米水深的大洋底表層沉積物上。

據估計整個大洋底錳結核的蘊藏量約3萬億噸,如果開採得當,它將是世界上一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目前,錳結核礦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的開發熱點。在海洋這一表層礦產中,還有許多沉積物軟泥,也是一種非同小可的礦產,含有豐富的金屬元素和浮游生物殘骸。例如覆蓋一億多平方公里的海底紅粘土中,富含軸、鐵、錳、鋅、錮、銀、金等,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大洋底發現了33處「熱液礦床」,是由海底熱液成礦作用形成的塊狀硫化物多金屬軟泥及沉積物。這種熱塗礦床主要形成於洋中脊,海底裂谷帶中,熱液通過熱泉,間歇泉或噴氣孔從海底排出,遇水變冷,加上周圍環境中及酸鹼度變化,使礦液中金屬硫化物和鐵錳氧化物沉澱,形成塊狀物質,堆積成礦丘。有的呈煙筒狀,有的呈土堆狀,有的呈地毯狀從數噸到數千噸不等,是又一項極有開發前途的大洋礦產資源。

石油和天然氣是遍及世界各大洲大陸架的礦產資源。石油可以說是海洋礦產資源中的「寵兒」,又被稱為「黑色的金子」。據報告,1990年,全世界海上石油已探明儲量達2.970×1010噸,海上天然氣已探明儲量達1.909×1013M3。油氣加在一起的價值佔了海洋中已知礦產物總產值的70%以上。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然而目前全世界已開採石油640億噸,石油的枯竭在所難免,從海灣戰爭可以看出石油的價值所在。所以人們轉而求助的就是海洋石油資源。天然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又稱為沼氣,成分主要是甲烷。由於含碳量極高,所以極易燃燒,放出大量熱量。1000立方米天然氣的熱量,可相當於兩噸半煤燃燒放出的勢量。因此,天然氣的價值在海洋中僅次於石油而位居第二。

海洋能源概述
浩瀚的大海,不僅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更有真正意義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它既不同於海底所儲存的煤、石油、天然氣等海底能源資源,也不同於溶於水中的鈾、鎂、鋰、重水等化學能源資源。它有自己獨特的方式與形態,就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溫度差、鹽度差等方式表達的動能、勢能、熱能、物理化學能等能源。直接地說就是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溫差能、海流能及鹽度差能等。這是一種「再生性能源」,永遠不會枯竭,也不會造成任何污染。
潮汐能就是潮汐運動時產生的能量,是人類利用最早的海洋動力資源。中國在唐朝沿海地區就出現了利用潮汐來推磨的小作坊。後來,到了11-12世紀,法、英等國也出現了潮汐磨坊。到了二十世紀,潮汐能的魅力達到了高峰,人們開始懂得利用海水上漲下落的潮差能來發電。據估計,全世界的海洋潮汐能約有二十億多千瓦,每年可發電12400萬億度。
今天,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潮汐發電廠就處於法國的英吉利海峽的朗斯河河口,年供電量達5.44億度。一些專家斷言,未來無污染的廉價能源是永恆的潮汐。而另一些專家則著眼於普遍存在的,浮泛在全球潮汐之上的波浪。
波浪能主要是由風的作用引起的海水沿水平方向周期性運動而產生的能量。
波浪能是巨大的,一個巨浪就可以把13噸重的岩石拋出20米高,一個波高5米,波長100米的海浪,在一米長的波峰片上就具有3120千瓦的能量,由此可以想像整個海洋的波浪所具有的能量該是多麼驚人。據計算,全球海洋的波浪能達700億千瓦,可供開發利用的為20-30億千瓦。每年發電量可達9-萬億度。
除了潮汐與波浪能,海流可以作出貢獻,由於海流遍布大洋,縱橫交錯,川流不息,所以它們蘊藏的能量也是可觀的。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洋流,在流經北歐時為1厘米長海岸線上提供的熱量大約相當於燃燒600噸煤的熱量。據估算世界上可利用的海流能約為0.5億千瓦。而且利用海流發電並不復雜。因此要海流做出貢獻還是有利可圖的事業,當然也是冒險的事業。
把溫度的差異作為海洋能源的想法倒是很奇妙。這就是海洋溫差能,又叫海洋熱能。由於海水是一種熱容量很大的物質,海洋的體積又如此之大,所以海水容納的熱量是巨大的。這些熱能主要來自太陽輻射,另外還有地球內部向海水放出的熱量;海水中放射性物質的放熱;海流摩擦產生的熱,以及其他天體的輻射能,但99.99%來自太陽輻射。因此,海水熱能隨著海域位置的不同而差別較大。海洋熱能是電能的來源之一,可轉換為電能的為20億千瓦。但1881年法國科學家德爾松石首次大膽提出海水發電的設想竟被埋沒了近半個世紀,直到1926年,他的學生克勞德才實現了老師的夙願。
此外,在江河入海口,淡水與海水之間還存在著鮮為人知的鹽度差能。全世界可利用的鹽度差能約26億千瓦,其能量甚至比溫差能還要大。鹽差能發電原理實際上是利用濃溶液擴散到稀溶液中釋放出的能量。
由此可見,海洋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只要海水不枯竭,其能量就生生不息。作為新能源,海洋能源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興趣。

『柒』 急需2000字左右關於初中化學小論文。

化學與空氣污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所探求到的知識層面也更深入,化學也一步步的走進並影響人們的生活,但同時化學又是一柄雙刃劍,同時也對環境污染造成了一定影響.室內裝修,有毒氣體外泄,燃放煙花爆竹,工業生產等等都對空氣造成了污染.新年之際人們燃放煙花爆竹,在娛樂的同時也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二氧化硫是近年來重要的大氣污染物之一,它可以在硫磺燃燒的條件下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溶解在水中會形成亞硫酸進而形成酸雨.酸雨有很大的危害,能直接破壞農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還會加速建築物、橋梁、工業設備、運輸工具及電信電纜的腐蝕.此外,二氧化硫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嚴重時會使人死亡.由此可見,化學不但可以污染空氣,還影響著人們日常的生命活動.其次,汽車尾氣的排放也是化學污染空氣的又一大實例.在機動車內燃機中燃燒燃料產生的高溫條件下,空氣中的氮氣往往也參與反應,從而產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易氧化生成的二氧化氮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而且二氧化氮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酸雨的來源之一,也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之一,對空氣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尾氣中還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物在一定氣象條件下受太陽紫外線作用,產生出一種具有刺激性淺藍色煙霧,稱為光化學煙霧,這種物質也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然而,汽車尾氣不僅對人產生危害,對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尾氣中的二次污染物臭氧、過氧乙酯基硝酸脂,可使植物葉片出現壞死病斑和枯斑.乙烯可影響植物的開花結果.汽車尾氣對甜菜、菠菜、西紅柿、煙草的毒害更為嚴重.公路兩側的農作物減產與汽車尾氣的污染明顯相關.最貼近身邊的那要說是室內裝修對空氣的污染了.裝修使用的油漆等材料都是通過化學成分的混合反應製取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污染物是甲醛、苯等.甲醛具有強烈氣味,吸入高濃度甲醛後,會出現呼吸道的嚴重刺激.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皮炎.經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苯是一種無色、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液體.長期吸入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並且根據調查,我國每年由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已達11萬,裝修的空氣污染已經被列入對公眾危害最大的五種環境因素之一.我國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萬-5萬人,約50%是兒童.據一家兒童醫院血液科統計,接診的白血病患兒中,90%家庭在半年之內曾經裝修.看來化學污染已經是不可逃避的話題.由以上種種可見化學對空氣污染的嚴重性和對人體的危害.我們生存的空間無一樣離開了化學,化學為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污染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所以,正確的運用化學去解決我們身邊的問題,減少對空氣的污染,才是應該繼續探求的道路.自己寫的,字數肯定夠了,對於初三的學生這個深度也是很符合的.希望LZ能滿意!

『捌』 初中化學小論文範文

化學論文]鋁鍋會變黑嗎? (科技小論文)
有時候會碰到這樣的怪事:一個新買回來的銀光閃閃的鋁鍋,只用來煮了幾次開水,鋁鍋中凡是有水浸到的地方,竟都變成了灰黑色。乍一看來,事情的確有些奇怪,鋁鍋是新的,除水以外還沒有煮過其他東西,難道水會使鋁鍋變黑嗎?

通常的水,表面看來挺干凈,實際上,它裡面已溶解了不少東西,最常見的是鈣鹽、鎂鹽,其次是鐵鹽。不同來源的水所含的鐵鹽有多有少,這些鐵鹽就是使鋁鍋變黑的「禍首」。
由於鋁比鐵更活潑,鋁鍋碰上了含有鐵鹽的水,鋁就能替換出鐵,替換出來的鐵附屬在鋁鍋上,鋁鍋就變黑了。不過,這場化學戲法要變得成功必須有三個條件:

第一,水中含有的鐵鹽較多,

第二,煮水的時間要較長,

第三,鋁鍋必須是新的,

因為舊的鋁鍋表面,有一層薄薄的氧化鋁,這層氧化鋁使得裡面的鋁沒有機會「拋頭露面」,戲法當然變不成了。既然黑色的物質是鐵,因此用已變黑的鋁鍋來煮東西,並沒有關系。用醋可以將這些黑色除去,有時煮幾次番茄等酸性食物,也能使鐵溶解,使鋁鍋重新回復光亮。不過這層黑色的物質可以不必除去,因為除掉後再燒開水又會發黑了,而且每除去一次,會使鋁鍋壁變薄一些,減少鋁鍋的使用壽命。

閱讀全文

與初中學生化學論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