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競賽大綱
說明:
1、2016版和2013版相比較,新增了一些內容,比如☆科里奧利力,※質心參考系☆虛功原理,☆連續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熵、熵增。另一方面,也略有刪減,比如※矢量的標積和矢積,※平行力的合成 重心,物體平衡的種類。有的說法更嚴謹,比如反沖運動及火箭改為反沖運動 ※變質量體系的運動,※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不引入轉動慣量)改為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和轉動定理 ,並且刪去了對不引入轉動慣量的限制,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 樂音和雜訊增加限制(前3項均不要求定量計算)。
2、知識點順序有調整。比如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2013版在一、運動學的最後,2016版獨立為一個新單元,---很早以前的版本也如此。
3、2013年開始實行的「內容提要」中,凡用※號標出的內容,僅限於復賽和決賽。2016年開始實行的進一步細化,其中標☆僅為決賽內容,※為復賽和決賽內容,如不說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
(2015年4月修訂,2016年開始實行)
說明:按照中國物理學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9次全體會議(1990年)的建議,由中國物理學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中關於命題原則的規定,結合我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作為今後物理競賽預賽、復賽和決賽命題的依據。它包括理論基礎、實驗、其他方面等部分。1991年2月20日經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討論通過並開始試行。1991年9月11日在南寧經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10次全體會議通過,開始實施。
經2000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19次全體會議原則同意,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做適當的調整和補充。考慮到適當控制預賽試題難度的精神,《內容提要》中新補充的內容用「※」符號標出,作為復賽題和決賽題增補的內容,預賽試題仍沿用原規定的《內容提要》,不增加修改補充後的內容。
2005年,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進行了修訂。依據修訂後的章程,決定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組織編寫《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作為復賽實驗考試題目的命題范圍。
2011年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進行了修訂,修訂稿經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30次全體會議通過,並決定從2013年開始實行。修訂後的「內容提要」中,凡用※號標出的內容,僅限於復賽和決賽。
2015年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進行了修訂,其中標☆僅為決賽內容,※為復賽和決賽內容,如不說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力學
1. 運動學
參考系
坐標系 直角坐標系
※平面極坐標 ※自然坐標系
矢量和標量
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 速度 加速度
勻速及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圖像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拋體運動 圓周運動
圓周運動中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曲率半徑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相對運動 伽里略速度變換
2.動力學
重力 彈性力 摩擦力
慣性參考系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 胡克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非慣性參考系 ※平動加速參考系中的慣性力
※勻速轉動參考系慣性離心力、視重
☆科里奧利力
3.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力矩 剛體的平衡條件
☆虛功原理
4.動量
沖量 動量 質點與質點組的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
※質心 ※質心運動定理
※質心參考系
反沖運動
※變質量體系的運動
5.機械能
功和功率
動能和動能定理 ※質心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 引力勢能
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
(不要求導出)
彈簧的彈性勢能
功能原理 機械能守恆定律
碰撞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恢復系數
6.※角動量
沖量矩 角動量
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和轉動定理
角動量守恆定律
7.有心運動
在萬有引力和庫侖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
開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天體的圓軌道和橢圓軌道運動
8.※剛體
剛體的平動 剛體的定軸轉動
剛體繞軸的轉動慣量
平行軸定理 正交軸定理
剛體定軸轉動的角動量定理 剛體的平面平行運動
9.流體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
浮力
☆連續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
10.振動
簡諧振動 振幅 頻率和周期 相位
振動的圖像
參考圓 簡諧振動的速度
(線性)恢復力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
簡諧振動的能量
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阻尼振動 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11.波動
橫波和縱波
波長 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波的圖像
※平面簡諧波的表示式
波的干涉 ※駐波 波的衍射(定性)
聲波
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 樂音和雜訊
(前3項均不要求定量計算)
※多普勒效應
熱學
1. 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大小的數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和碰撞 布朗運動
※壓強的統計解釋
☆麥克斯韋速率分布的定量計算;
※分子熱運動自由度 ※能均分定理;
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熱運動的動能
※氣體分子的平均平動動能
分子力 分子間的勢能
物體的內能
2.氣體的性質
溫標 熱力學溫標
氣體實驗定律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道爾頓分壓定律
混合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3.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理想氣體的內能
熱力學第一定律在理想氣體等容、等壓、等溫、
絕熱過程中的應用
※多方過程及應用
※定容熱容量和定壓熱容量
※絕熱過程方程
※等溫、絕熱過程中的功
※熱機及其效率 ※卡諾定理
4.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開爾文表述和克勞修斯表述
※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宏觀熱力學過程的不可逆性
※理想氣體的自由膨脹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意義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數學表達式
☆熵、熵增
5.液體的性質
液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
※球形液面兩邊的壓強差
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6.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 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7.物態變化
熔化和凝固 熔點 熔化熱
蒸發和凝結 飽和氣壓 沸騰和沸點
汽化熱 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
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 露點
8.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 ※導熱系數
對流
輻射 ※黑體輻射的概念 ※斯忒番定律
※維恩位移定律
9.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電磁學
1.靜電場
電荷守恆定律
庫侖定律
電場強度 電場線
點電荷的場強 場強疊加原理
勻強電場
均勻帶電球殼內、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
※高斯定理及其在對稱帶電體系中的應用
電勢和電勢差 等勢面
點電荷電場的電勢
電勢疊加原理
均勻帶電球殼內、外的電勢公式
電場中的導體 靜電屏蔽,
※靜電鏡像法
電容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
※球形、圓柱形電容器的電容
電容器的連聯接
※電荷體系的靜電能,※電場的能量密度,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
☆電偶極矩
☆電偶極子的電場和電勢
電介質的概念
☆電介質的極化與極化電荷
☆電位移矢量
2.穩恆電流
歐姆定律 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
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 ※基爾霍夫定律
電流表 電壓表 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
補償電路
3.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 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 ※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 ※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 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 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P-N結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及其微觀解釋(定性)
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掌握機理)
超導現象 ☆超導體的基本性質
4.磁場
電流的磁場 ※畢奧-薩伐爾定律
磁場疊加原理
磁感應強度 磁感線
勻強磁場
長直導線、圓線圈、螺線管中的電流的磁場分布(定性)
※安培環路定理及在對稱電流體系中的應用
※圓線圈中的電流在軸線上和環面上的磁場
☆磁矩
安培力 洛倫茲力 帶電粒子荷質比的測定
質譜儀 迴旋加速器 霍爾效應
5. 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
※感應電場(渦旋電場)
自感和互感 自感系數
※通電線圈的自感磁能(不要求推導)
6.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 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交流電的矢量和復數表述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感抗和容抗
※電流和電壓的相位差
整流 濾波和穩壓
☆諧振電路 ☆交流電的功率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
☆感應電動機原理
理想變壓器
遠距離輸電
7.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電磁振盪 振盪電路及振盪頻率 赫茲實驗
電磁場和電磁波
☆電磁場能量密度、能流密度
電磁波的波速 電磁波譜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 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光學
1. 幾何光學
※費馬原理
光的傳播 反射 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 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 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焦距與折射率、球面半徑的關系
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 放大鏡 顯微鏡 望遠鏡
※其它常用光學儀器
2.波動光學
光程
※惠更斯原理(定性)
光的干涉現象 雙縫干涉
光的衍射現象
※夫琅禾費衍射
※光柵 ※布拉格公式
※分辨本領(不要求導出)
光譜和光譜分析(定性)
※光的偏振 ※自然光與偏振光
※馬呂斯定律 ※布儒斯特定律
近代物理
1.光的本性
光電效應 ※康普頓散射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子的能量與動量
2.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 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
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
※用玻爾模型解釋類氫光譜
原子的受激輻射 激光的產生(定性)和特性
3.原子核
原子核的尺度數量級
天然放射性現象 原子核的衰變 半衰期
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 中子的發現 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
質能關系式 裂變和聚變 質量虧損
4.粒子
「基本粒子」 輕子與誇克(簡單知識)
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實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物質波
※德布羅意關系
※不確定關系
5.※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假設
洛倫茲變換
時間和長度的相對論效應 多普勒效應
☆速度變換
相對論動量 相對論能量 相對論動能
相對論動量和能量關系
6.※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單位制
國際單位制與量綱分析
數學基礎
1. 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2. 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運算,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3.※微積分初步及其應用:
含一元微積分的簡單規則;
微分:包括多項式、三角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導數,函數乘積和商的導數,復合函數的導數。
積分:包括多項式、三角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簡單積分。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實驗
(2013年開始實行)
說明:.
本次擬修改的部分用楷黑體字表示,新補充的內容將用「※」符號標出,作為復賽題和決賽題增補的內容;※※則表示原屬預賽考查內容,在本次修改中建議改成復賽、決賽考查的內容。
一. 實驗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常委會組織編寫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中的34個實驗是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考試內容的范圍.這34個實驗的名稱是:
實驗一實驗誤差;
實驗二氣軌上研究瞬時速度;
實驗三楊氏模量;
實驗四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實驗五氣軌上研究碰撞過程中動量和能量變化;
實驗六測量聲速;
實驗七弦線上的駐波實驗;
實驗八冰的熔化熱;
實驗九線膨脹率;
實驗十液體比熱容;
實驗十一數字萬用電表的使用;
實驗十二制流和分壓電路;
實驗十三測定直流電源的參數並研究其輸出特性;
實驗十四磁電式直流電表的改裝;
實驗十五用量程為200mV的數字電壓表組成多量程的電壓表和電流表;
實驗十六測量非線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實驗十七平衡電橋測電阻;
實驗十八示波器的使用;
實驗十九觀測電容特性;
實驗二十檢測黑盒子中的電學元件(電阻,電容,電池,二極體);
實驗二十一測量溫度感測器的溫度特性;
實驗二十二測量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
實驗二十三用霍爾效應測量磁場;
實驗二十四測量光敏電阻的光電特性(有、無光照時的伏安特性;光電特性);
實驗二十五研究光電池的光電特性;
實驗二十六測量發光二極體的光電特性(用eU閾=hc/λ估算發光波長);
實驗二十七研究亥姆霍茲線圈軸線磁場的分布;
實驗二十八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實驗二十九測量薄透鏡的焦距;
實驗三十望遠鏡和顯微鏡;
實驗三十一光的干涉現象;
實驗三十二光的夫琅禾費衍射;
實驗三十三分光計的使用與極限法測折射率;
實驗三十四光譜的觀測.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從《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的34個實驗中確定並公布不少於20個實驗作為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競賽復賽實驗考試的內容範圍,復賽實驗的試題從公布的實驗中選定,具體做法見《關於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考試、命題的若干規定》.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實驗以本《內容提要》中的「理論基礎」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作為命題的基礎.
三. 其 他 方 面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有較大的開闊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科技、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 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 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指定參考書
1.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辦公室.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參考資料.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1985~2002;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專輯.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2007.
2. 沈克琦.高中物理學1.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7;高中物理學2.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8;高中物理學3.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8;高中物理學4.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9.
3.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常務委員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參 考 資 料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常務委員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第1~20屆試題解析: 力學分冊.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第1~20屆試題解析: 電學分冊.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第1~20屆試題解析: 熱學、光學與近代物理分冊.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❷ 物理競賽的章程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在1991年2月12日經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通過,並在1997年2月17日進行修改。
第一條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對外可以稱中國物理奧林匹克,英文名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縮寫Cpho)是在中國科協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這項活動得到國家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司的正式批准。
競賽的目的是促使中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興趣,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幫助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物理課外活動,活躍學習空氣;發現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培養。
第二條全國中學生物競賽要貫徹「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競賽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可以比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和教材有所提高翱擴展。
第三條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競賽者主要是在物理學習方面比較優秀的學生。競賽應堅持學生自願參加的原則.競賽活動主要應在課余時間進行,不要搞層層選拔,不要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第四條學生參加競賽主要依靠學生平時的課內外學習和個人努力。學校和教師不要為了准備參加競賽而臨時突擊,不要組織「集訓隊」或搞「題海戰術」,以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身體健康。學生在物理競賽中的成績只反映學生個人在這次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水平,不應當以此來衡量和評價學校的工作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第五條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由中國物理學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領導。全國競賽委員會由主任1人、副主任和委員若幹人組成。主任和副主任 由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委任。委員的產生辦法如下:
1.參加競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推選委員1人;
2.承辦本屆和下屆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推選委員3人;
3.由中國物理學會根據需要聘請若幹人任特邀委員。
在全國競賽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由主任和副主任組成 常務委員會,行使全國競賽委員會職權。
第六條在全國競賽委員會領導下,設立命題小組、組織委 員會和競賽辦公室等工作機構。
命題小組成員由全國競賽委員會聘請專家和高等院校教師 擔任。
組織委員會由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與有 關方面協商組成,負責決賽期間各項活動的籌備與組織工作,組織委員會主任兼任本屆全國競賽委員會副主任。
競賽辦公室是全國競賽委員會的常設工作機構,負責處理 有關競賽的日常事務。
第七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在地方科協領導下與各有關方面協商組成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以下簡稱地方競賽委員會),負責組織和領導本省、自治區、 直轄市有關競賽的各項活動。地方競賽委員會受全國競賽委員會指導,但根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具體情況,在決定有關預賽和復賽的各項工作安排時,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
第八條凡報名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學生均在地方競賽委員會指定的地點參加預賽(筆試)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各地方競賽委員會組織賽場和評定成績。競賽時間為3小時。
第九條預賽成績優秀的學生可參加復賽;復賽的筆試題由全國競委會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滿分為160分,筆試時間為3小時。復賽實驗由地方競賽委員會命題和評定成績,滿分為40分,實驗時間為3小時,復賽實驗的日期、地點和組織辦法由各地方競賽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參加復賽的人數不得少於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決賽人數的5倍。
第十條各地方競賽委員會根據學生復賽的總成績,擇優推薦3名學生參加決賽。對於在上屆競賽中成績較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給予獎勵名額,凡有1名學生獲一等獎,就獎勵1名.在當年舉行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金、銀、銅獎的學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凡有1名學生獲獎,也獎勵1名。一省所得獎勵名額總數以4名為限。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決賽的名額可增加3名。
地方競賽委員會如認為有必要,可在復賽之後以適當的方式進行加試,以復賽和加試的總成績作為推薦的依據。加試滿分不超過30分,加試人數不得超越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推薦人數的2倍。決定進行加試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加試辦法應經地方競賽委員會討論通過,上報全國競賽委員會備案,並在復賽前向全體參賽學生明確公布。若參加決賽的最後一個名額有兩名以上的學生成績相同,則地方競委會可對他們採取臨時加試,選取成績最好的1名。
決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命題和評定成績。決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競賽時間各3小時。理論筆試滿分為140分,實驗滿分為60分。在評定一等獎時,可對部分學生增加口試,口試滿分為40分。在評選二等獎和三等獎時,口試成績不計入總分。
第十一條競賽命題要從我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但題目的內容不必拘泥於現行的教學大綱和統編教材。競賽題目既包括理論筆試題,也包括實驗操作題;既要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要著重考查學生的能力,以利於促進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學習物理。
第十二條預賽、復賽和決賽命題均以全國競賽委員會制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為依據。
第十三條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每學年舉行一次。在校中學生可向學校報名,經學校同意,由學校到地方競賽委員會指定的地點報名。
第十四條各地方競賽委員會按全國競賽委員會的要求書面向全國競賽委員會辦公室集體報名。
第十五條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只評選個人獎,不搞省、地、市、縣或學校之間的評比。根據決賽成績,每屆評選出一等獎15名左右、二等獎30名左右、三等獎60名左右,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給予獎勵。在舉行決賽的城市召開授獎大會,頒發全國中學 生物理競賽獲獎證書、獎章和獎品。
第十六條對於在預賽和復賽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全國競賽委員會設立賽區(以省、市、區為單位)一、二、三等獎,委託各地方競賽委員會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進行評定;獎勵名額根據參加預賽的人數按全國競委會規定的比例確定。賽區一、二等獎的評定應以復賽成績為准,對於賽區一、二、三等獎獲獎者均頒發由中國物理學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署名蓋章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賽區獲獎證書「。
地、市、區、縣及學校,對在預賽中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給予表揚,以資鼓勵;也可以頒發有紀念意義的獎品。
第十七條對優秀學生的獎勵應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獎勵要適當,不宜過多。
第十八條對在決賽中獲獎和獲賽區一、二等獎的學生的指導教師,由各地方競賽委員會確定名單,以全國競委會名義給予表彰,發給榮譽證書。
第十九條學生參加預賽和復賽所需食、宿、交通費用原則 上由學生自理。有條件的地、市、區、縣或學校,對參加復賽的經濟確有困難的學生可適當給予補助;
參加決賽的學生的食、宿、交通費用,由地方競賽委員會與有關方面協商給予補助。
第二十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競賽活動所需經費由地方競賽委員會、教委(教育廳、局)、地方科協及有關方面協商解決。報名費收入全部由地方競賽委員會留用,預賽和復賽試卷費及組織預賽和復賽所需經費由地方競賽委員會負擔。
第二十一條復賽實驗以外的命題費用及組織決賽活動所需經費由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負責籌措,全國競賽委員會給予適當的補助。
第二十二條經費開支應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
第二十三條本章程經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後施行。本章程的個性權及解釋權屬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
從第2屆開始,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一、二等獎獲得者中選出我國准備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集訓隊。經過短期培訓,從中選出正式參賽的代表隊。1986年7月,我國首次參加了在英國舉行的第17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3名選手全部獲獎。在以後的歷屆國際競賽中,我國每年選派5名學生參賽,至今共派出68人,全部獲獎。共獲金牌39塊、銀牌16塊、銅牌9塊、表揚獎2名,位居參賽各國前列.
❸ 物理競賽考試大綱在哪找得到
力 學
1、運動學
參照系。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對速度。
矢量和標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勻速及勻速直線運動及其圖象。運動的合成。拋體運動。圓周運動。
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
2、牛頓運動定律
力學中常見的幾種力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慣性參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彈性力。胡克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開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衛星的運動。
3、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力矩。剛體的平衡。重心。
物體平衡的種類。
4、動量
沖量。動量。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
反沖運動及火箭。
5、機械能
功和功率。動能和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引力勢能。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不要求導出)。彈簧的彈性勢能。
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恆定律。
碰撞。
6、流體靜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
浮力。
7、振動
簡揩振動。振幅。頻率和周期。位相。
振動的圖象。
參考圓。振動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8、波和聲
橫波和縱波。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波的圖象。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聲波。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聲音的共鳴。樂音和雜訊。
熱 學
1、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的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力。
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的勢能。物體的內能。
2、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3、氣體的性質
熱力學溫標。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普適氣體恆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理想氣體的內能。
理想氣體的等容、等壓、等溫和絕熱過程(不要求用微積分運算)。
4、液體的性質
流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
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5、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6、物態變化
熔解和凝固。熔點。熔解熱。
蒸發和凝結。飽和汽壓。沸騰和沸點。汽化熱。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
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露點。
7、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對流和輻射。
8、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電 學
1、靜電場
庫侖定律。電荷守恆定律。
電場強度。電場線。點電荷的場強,場強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的場強和殼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勻強電場。
電場中的導體。靜電屏蔽。
電勢和電勢差。等勢面。點電荷電場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電勢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電容器的連接。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
電介質的極化。介電常數。
2、恆定電流
歐姆定律。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
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
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補償電路。
3、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機理)。
超導現象。
4、磁場
電流的磁場。磁感應強度。磁感線。勻強磁場。
安培力。洛侖茲力。電子荷質比的測定。質譜儀。迴旋加速器。
5、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系數。
互感和變壓器。
6、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整流和濾波。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感應電動機原理。
7、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電磁振盪。振盪電路及振盪頻率。
電磁場和電磁波。電磁波的波速,赫茲實驗。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光 學
1、幾何光學
光的直進、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
2、波動光學
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光譜和光譜分析。電磁波譜。
3、光的本性
光的學說的歷史發展。
光電效應。愛因斯坦方程。
波粒二象性。
原子和原子核
1、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玻爾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輻射。激光。
2、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級。
天然放射現象。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中子的發現。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
質能方程。裂變和聚變。
基本粒子。
數學基礎
1、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積分進行推導或運算。
實驗基礎
1、要求掌握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的全部學生實驗。
2、要求能正確地使用(有的包括選用)下列儀器和用具:米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停表。溫度計。量熱器。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萬用電表。電池。電阻箱。變阻器。電容器。變壓器。電鍵。二極體。光具座(包括平面鏡、球面鏡、棱鏡、透鏡等光學元件在內)。
3、有些沒有見過的儀器。要求能按給定的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儀器。例如:電橋、電勢差計、示波器、穩壓電源、信號發生器等。
4、除了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學生實驗外,還可安排其它的實驗來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但這些實驗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應超過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論基礎),而所用儀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圍內。
5、對數據處理,除計算外,還要求會用作圖法。關於誤差只要求:直讀示數時的有效數字和誤差;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不做嚴格的要求);主要系統誤差來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要擴及到課外獲得的知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參考資料
1、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辦公室主編的歷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參考資料》。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編的《高級中學課本(試用)物理(甲種本)》。
❹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競賽章程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
(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1991年2月12日制定,2004年11月30日修訂) 第一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對外可以稱中國物理奧林匹克,英文名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縮寫為CPhO)是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這項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物理學會主辦,並得到國家教育部的批准。
競賽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主動性,促使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幫助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物理課外活動,活躍學習空氣;發現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培養。
第二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要貫徹「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競賽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可以比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擴展。
第三條 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者是對物理學習有興趣並學有餘力的在校普通高中學生。競賽應堅持學生自願參加的原則。競賽活動主要應在課余時間進行,不要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第四條 學生參加競賽主要依靠學生平時的課內外學習和個人努力。學校和教師不要為了准備參加競賽而臨時突擊,不要組織「集訓隊」或搞「題海戰術」,以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身體健康。學生在物理競賽中的成績只反映學生個人在這次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水平,不應當以此來衡量和評價學校的工作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第五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制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設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簡稱全國競委會) ,統一領導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活動。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由主任一人、副主任和委員若幹人組成。主任和副主任由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聘任,組成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簡稱常委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可設名譽主任,由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聘任。
全國競委會委員任期一年,產生辦法如下:
1.每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各委派委員1人
2.承辦本屆或下屆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各委派3人
3.由常委會根據需要聘請若幹人任特邀委員。
第六條 常委會在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領導下主持全國競委會工作;制定有關競賽工作的各項實施細則。
全國競委會在決賽期間召開全體會議,研究和討論與本屆和下屆競賽有關事宜,交流組織競賽活動的經驗,提出意見和建議;審議通過決賽獲獎學生名單。
全國競委會委員在任期內負責常委會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工作上的聯系。
第七條 常委會下設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簡稱命題組)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辦公室(簡稱辦公室)等工作機構。
命題組成員由常委會聘請專家擔任。命題組負責預賽、復賽理論試題及決賽的理論、實驗試題的命題工作。
辦公室負責處理有關競賽的日常事務。
第八條 每年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與有關方面協商組成該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組織委員會(簡稱組委會),組委會負責決賽期間各項活動的籌備與組織工作以及命題會議的會務工作。
組委會工作接受常委會指導。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與各有關方面協商組成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簡稱地方競委會)。地方競委會要按照《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和常委會制定的有關競賽工作的各項實施細則,負責組織和領導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競賽的各項活動。
地方競委會的工作受全國競委會的指導和監督。 第十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每年舉行一次,包括預賽、復賽和決賽。在校高中學生可向學校報名,經學校同意,由學校到地方競委會指定的地點報名。凡報名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學生均在地方競委會指定的地點參加預賽。預賽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辦公室統一制卷。各地方競委會組織賽事和評定成績。預賽滿分為200分,競賽時間為3小時。地方競委會不得組織其它考試來確定學生參加預賽的資格。
第十一條 復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題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辦公室統一制卷。理論考試滿分為160分,時間為3小時。各地方競委會組織賽事和評定成績。復賽實驗由地方競委會命題和評定成績,滿分為40分,實驗時間為3小時。復賽實驗的日期、地點和組織辦法由各地方競委會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
參加復賽的學生由地方競委會根據預賽成績確定。參加復賽理論考試的人數不得少於本賽區一等獎名額的5倍。參加復賽實驗考試人數不得少於本賽區一等獎名額的1.2倍。
第十二條 各地方競委會根據學生復賽的總成績(理論考試成績和實驗考試成績之和)擇優推薦3名學生參加決賽。對於在上屆決賽中成績較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給予獎勵名額,凡有學生獲一等獎者,一律獎勵1名。在當年舉行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金、銀、銅獎的學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每有1名學生獲獎,就獎勵1名。
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決賽的名額可增加3名。
若參加決賽的最後一個名額有兩名以上的學生總成績相同,則地方競委會應根據他們的理論成績高低擇優確定一名;若理論成績最高的學生有兩名以上也相同,則地方競委會可對理論成績並列最高的學生以筆試的形式進行加試,選取成績最好的1名。
決賽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決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競賽時間各3小時。理論滿分為140分,實驗滿分為60分。由組委會聘請高校教師閱卷評分。
由常委會聘請專家組成評獎組,由評獎組核審學生決賽成績,提出獲獎名單,最後由全國競委會審議通過。 第十三條 競賽內容要從我國目前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但不必拘泥於現行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常委會要根據此原則編寫《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
第十四條 預賽、復賽和決賽理論命題均以《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為依據。復賽實驗題目從《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中選定。決賽實驗命題以《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為基礎。 第十五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只評選個人獎,不搞省、地、市、縣或學校之間的評比。
根據決賽成績和參加決賽人數,每屆評選出決賽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人數各占參加決賽人數的1/6和1/3。若一(或二)等獎最後一個名額有兩名或兩名以上的學生總成績相同,則都評為一(或二)等獎。由全國競委會給予獎勵。在舉行決賽的城市召開授獎大會,頒發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獲獎證書。
第十六條 對於在預賽和復賽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全國競委會設立賽區一、二、三等獎,由地方競委會按學生成績進行評定。賽區一等獎的評定以復賽總成績為准。賽區二等獎的評定以復賽理論成績為准。賽區三等獎的評定標准由地方競委會根據學生成績和當地實際情況決定。賽區一、二、三等獎獲獎者均頒發相應的獲獎證書。
賽區一等獎的名額由常委會決定。賽區二、三等獎的名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確定。
對獲獎學生的獎勵要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第十七條 對在決賽中獲獎和獲賽區一、二等獎的學生的指導教師,由各地方競委會確定名單,以全國競委會名義給予表彰,發給榮譽證書。 第十八條關於競賽守則和紀律、監督和懲罰,按中國科協頒布的有關條例中的規定執行。
第七章經 費
第十九條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所需經費應根據中國科協的規定主要通過各種途徑自籌,但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
第二十條學生參加預、復賽應繳納報名費和試卷費。報名費收入全部由地方競委會留用,試卷費上交全國競委會辦公室。參加決賽的學生要交納決賽參賽費,作為全國競委會和組委會進行與決賽有關的各項工作的部分經費。
學生參加競賽所需食、宿、交通費用原則上由學生自理。對經濟有困難的學生由地方競委會與有關方面協商給予補助。
第二十一條 決賽活動所需經費由組委會負責籌措,全國競委會給於適當補助。
第二十二條 經費開支應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向學生收取的費用應根據競賽成本核定,不以贏利為目的。 第二十三條本章程由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制定。本章程的解釋權屬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
❺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競賽大綱
1、 運動學:
(1)坐標系 、直角坐標系、平面極坐標 、自然坐標系、矢量和標量。
(版2)質點運動權的位移和路程 、速度、 加速度、勻速及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圖像。
(3)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拋體運動 、圓周運動、圓周運動中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4)曲率半徑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相對運動 伽里略速度變換。
2、動力學:
(1)重力 、彈性力、 摩擦力。
(2)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 胡克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3)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4)非慣性參考系 、平動加速參考系中的慣性力。
(5)勻速轉動參考系慣性離心力、視重。
3、物體的平衡: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2)力矩 剛體的平衡條件。
❻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
(1991年2月12日經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通過、 1997年2月17日修改) 第一條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對外可以稱中國物理奧林 匹克,英文名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縮寫Cpho)是在中國科協領導下,由國中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這項活動得到國家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司的正式批准.
競賽的目的是促使中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興趣,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幫助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物理課外活動,活躍學習空氣;發現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培養.
第二條全國中學生物競賽要貫徹「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競賽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可以比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和教材有所提高翱擴展.
第三條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競賽者主要是在物理學習方面比較優秀的學生.競賽應堅持學生自願參加的原則.競賽活動主要應在課余時間進行,不要搞層層選拔,不要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第四條學生參加競賽主要依靠學生平時的課內外學習和個人努力.學校和教師不要為了准備參加競賽而臨時突擊,不要組織「集訓隊」或搞「題海戰術」,以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身體健康.學生在物理競賽中的成績只反映學生個人在這次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水平,不應當以此來衡量和評價學校的工作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第五條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由中國物理學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領導.全國競賽委員會由主任1人、副主任和委員若幹人組成.主任和副主任 由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委任.委員的產生辦法如下:
1.參加競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推選委員1人;
2.承辦本屆和下屆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推選委員3 人;
3.由中國物理學會根據需要聘請若幹人任特邀委員.
在全國競賽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由主任和副主任組成 常務委員會,行使全國競賽委員會職權.
第六條在全國競賽委員會領導下,設立命題小組、組織委 員會和競賽辦公室等工作機構.
命題小組成員由全國競賽委員會聘請專家和高等院校教師 擔任.
組織委員會由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與有 關方面協商組成,負責決賽期間各項活動的籌備與組織工作,組 織委員會主任兼任本屆全國競賽委員會副主任.
競賽辦公室是全國競賽委員會的常設工作機構,負責處理 有關競賽的日常事務.
第七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在地方科協領導下 與各有關方面協商組成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 會(以下簡稱地方競賽委員會),負責組織和領導本省、自治區、 直轄市有關競賽的各項活動。地方競賽委員會受全國競賽委員 會指導,但根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具體情況,在決定有關預賽和復賽的各項工作安排時,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 第八條凡報名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學生均在地方 競賽委員會指定的地點參加預賽(筆試)由全國競賽委員 會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各地方競賽委員會組織賽場和評 定成績.競賽時間為3小時.
第九條預賽成績優秀的學生可參加復賽;復賽的筆試題 由全國競委會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滿分為140分,筆試時間為3小時。復賽實驗由地方競賽委員會命題和評定成績,滿分 為60分,實驗時間為3小時,復賽實驗的日期、地點和組織辦法 由各地方競賽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參加復賽的人數不得少於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決賽人數的5倍.
第十條各地方競賽委員會根據學生復賽的總成績,擇優推薦3名學生參加決賽.對於在上屆競賽中成績較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給予獎勵名額,凡有1名學生獲一等獎,就獎勵1名.在當年舉行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金、銀、銅獎的學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凡有1名學生獲獎,也獎勵1名.一省所得獎勵名額總數以4名為限.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決賽的名額可增加3名.
地方競賽委員會如認為有必要,可在復賽之後以適當的方式進行加試,以復賽和加試的總成績作為推薦的依據.加試滿分不超過30分,加試人數不得超越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推薦人數的2倍.決定進行加試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加試辦法應經地方競賽委員會討論通過,上報全國競賽委員會備案,並在復賽前向全體參賽學生明確公布。若參加決賽的最後一個名額有兩名以上的學生成績相同,則地方競委會可對他們採取臨時加試,選取成績最好的1名.
決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命題和評定成績.決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競賽時間各3小時.理論筆試滿分為140分,實驗滿分為60分.在評定一等獎時,可對部分學生增加口試,口試滿分為40分.在評選二等獎和三等獎時,口試成績不計入總分. 第十一條競賽命題要從我國目前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 發,但題目的內容不必拘泥於現行的教學大綱和統編教材.競賽 題目既包括理論筆試題,也包括實驗操作題;既要考查學生的基 礎知識,又要著重考查學生的能力,以利於促進學生用正確的方 法習物理.
第十二條預賽、復賽和決賽命題均以全國競賽委員會制 定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為依據. 第十三條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每學年舉行一次.在校中學生可向學校報名,經學校同意,由學校到地方競賽委員會指定的地點報名.
第十四條各地方競賽委員會按全國競賽委員會的要求書面向全國競賽委員會辦公室集體報名. 第十五條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只評選個人獎,不搞省、地、市、縣或學校之間的評比.根據決賽成績,每屆評選出一等獎15名左右、二等獎30名左右、三等獎60名左右,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給予獎勵.在舉行決賽的城市召開授獎大會,頒發全國中學 生物理競賽獲獎證書、獎章和獎品.
第十六條對於在預賽和復賽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全國競 賽委員會設立賽區(以省、市、區為單位)一、二、三等獎,委託各 地方競賽委員會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進行評定;獎勵名額根據 參加預賽的人數按全國競委會規定的比例確定.賽區一、二等獎 的評定應以復賽成績為准,對於賽區一、二、三等獎獲獎者均頒 發由中國物理學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署名蓋章的「全 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賽區獲獎證書」.
地、市、區、縣及學校,對在預賽中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通過 一定的方式給予表揚,以資鼓勵;也可以頒發有紀念意義的獎 品.
第十七條對優秀學生的獎勵應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獎 勵要適當,不宜過多.
第十八條對在決賽中獲獎和獲賽區一、二等獎的學生的 指導教師,由各地方競賽委員會確定名單,以全國競委會名義給予表彰,發給榮譽證書. 第十九條學生參加預賽和復賽所需食、宿、交通費用原則 上由學生自理.有條件的地、市、區、縣或學校,對參加復賽的經濟確有困難的學生可適當給予補助;
參加決賽的學生的食、宿、交通費用,由地方競賽委員會與有關方面協商給予補助.
第二十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競賽活動所需經費由地方競賽委員會、教委(教育廳、局)、地方科協及有關方面協商解決.報名費收入全部由地方競賽委員會留用,預賽和復賽試卷費及組織預賽和復賽所需經費由地方競賽委員會負擔.
第二十一條 復賽實驗以外的命題費用及組織決賽活動所需經費由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負責籌措.全國競賽委員會給予適當的補助.
第二十二條 經費開支應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 第二十三條本章程經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 後施行.本章程的個性權及解釋權屬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
❼ 物理競賽的競賽內容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新大綱: a)運動學
參照系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 相對速度
向量和標量 向量的合成和分解
勻速及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圖像 運動的合成 拋體運動 圓周運動
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
質心 質心運動定理
b) 牛頓運動定律力學中常見的幾種力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 慣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彈性力 胡克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開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衛星運動
慣性力的概念
c)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力矩 剛體的平衡條件 重心
物體平衡的種類
d) 動量
沖量動量 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
反沖運動及火箭
e)沖量矩 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 角動量守恆定律
f) 機械能
功和功率
動能和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 引力勢能 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與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不要求導出) 彈簧的彈性勢能
功能原理 機械能守恆定律
碰撞
g) 流體靜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 浮力
h) 振動
簡諧振動 振幅 頻率和周期 相位 振動的圖像
參考圓 振動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i) 波和聲
橫波和縱波 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波的圖像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駐波
聲波 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頻聲音的共鳴 樂音和雜訊 多普勒效應 a) 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的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 布朗運動 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力
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的勢能 物體的內能
b) 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c)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d) 氣體的性質
熱力學溫標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普適氣體恆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理想氣體的內能
理想氣體的等容、等壓、等溫和絕熱過程(不要求用微積分運算)
e) 液體的性質
液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
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f) 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 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g) 物態變化
熔解和凝固 熔點 熔解熱
蒸發和凝結 飽和汽壓 沸騰和沸點 汽化熱 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
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 露點
h) 熱傳遞的方式
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
i) 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a) 靜電場
庫侖定律 電荷守恆定律
電場強度 電場線 點電荷的場強 場強疊加原理 均勻帶電球殼殼內的場強和殼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 勻強電場
電場中的導體 靜電屏蔽
電勢和電勢差 等勢面 點電荷電場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電勢疊加原理
均勻帶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 電容器的連接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
電介質的極化 介電常數
b) 穩恆電流
歐姆定律 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
電阻的串聯、並聯
電動勢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 基爾霍夫定律
電流表 電壓表 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 補償電路
c) 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 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 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 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 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 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機理)
超導現象
d) 磁場
電流的磁場 磁感應強度 磁感線 勻強磁場
安培力 洛侖茲力 電子荷質比的測定質譜儀 迴旋加速器
e) 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 感應電場(渦旋電場)
自感系數
互感和變壓器
f) 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整流、濾波和穩壓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 感應電動機原理
g) 電磁震盪和電磁波
電磁震盪 震盪電路及震盪頻率
電磁場和電磁波 電磁波的波速 赫茲實驗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 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a) 幾何光學
光的直進、反射、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 折射率和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 球面鏡的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 放大鏡 顯微鏡 望遠鏡
b) 波動光學
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光譜和光譜分析 電磁波譜
c) 光的本性
光的學說的歷史發展
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方程
光的波粒二象性 a) 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 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 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 玻爾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輻射 激光
b) 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級
天然放射現象 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 中子的發現 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
質能方程 裂變和聚變
「基本」粒子 誇克模型
c)不確定關系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d)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假設時間和長度的相對論效應
e)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a) 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b) 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消息
c) 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a) 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b) 向量的合成和分解 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c) 不要求用復雜的積分進行推導和運算
❽ 高中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大綱以及規則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
(1991年2月12日經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通過、2004年11月修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對外可以稱中國物理奧林匹克,英文名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縮寫為CPhO)是在中國科協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這項活動得到國家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司的正式批准。
競賽的目的是促使中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興趣,改進學生方法,增強學習能力;幫助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物理課外活動,活躍學習空氣;發現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的對他們進行培養。
第二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要貫徹「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競賽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可以比中學生物理教學大綱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擴展。
第三條 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者主要是在物理學習方面比較優秀的學生,競賽應堅持學生自願參加的原則。競賽活動主要應在課余時間進行,不要搞層層選拔,不要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第四條 學生參加競賽主要依靠學生平時的課內外學習和個人努力,學校和教師不要為了准備參加競賽而臨時突擊,不要組織「集訓隊」或搞「題海戰術」,以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身體健康,學生在物理競賽中的成績只反映學生個人在這次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水平,不應當以此來衡量和評價學校的工作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第二章 組織領導
第五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制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設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簡稱全國競委會),統一領導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活動。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由主任1人、副主任和委員若幹人組成,主任和副主任由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聘任,組成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簡稱常委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可設名譽主任,由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聘任。
全國競委會委員任期一年,產生辦法如下:
1、 每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各委派委員一人;
2、承辦本屆和下屆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各委派3人;
3、由常委會根據需要聘請若幹人任特邀委員。
第六條 常委會在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領導下主持全國競委會工作;制定有過競賽工作的各項實施細則。
全國競委會在決賽期間召開全體會議,研究和討論與本屆和下屆競賽有關事宜,交流組織競賽活動的經驗,提出意見和建議;審議通過決賽獲獎學生名單。
全國競委會委員在任期內負責常委會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工作上的聯系。
第七條 常委會下設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簡稱命題組)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辦公室(簡稱辦公室)等工作機構。
命題組成員由常委會聘請專家擔任。命題組負責預賽、復賽理論試題及決賽的理論、實驗試題的命題工作。
辦公室負責處理有關競賽的日常事務。
第八條 每年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與有關方面協商組成該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組織委員會(簡稱組委會),組委會負責決賽期間各項活動的籌備與組織工作以及命題會議的會務工作。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與各有關方面協商組成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簡稱地方委員會)。地方委員會要按照《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和常委會制定的有關競賽工作的各項實施細則,負責組織和領導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競賽的各項活動。
地方競委會的工作受全國競委會的指導和監督。
第三章 競賽程序
第十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每年舉行一次,包括預賽、復賽和決賽。在校高中生可向學校報名,經學校同意,由學校倒地方競委會制定的地點報名。凡報名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學生均在地方競委會指定的地點參加預賽。預賽(筆試)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辦公室統一制卷。各地方競賽委員會組織賽事和評定成績。預賽滿分為200分,競賽時間為3小時。地方競委會不得組織其它考試來確定學生參加預賽的資格。
第十一條 復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題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辦公室統一制卷。理論考試滿分為160分,時間為3小時。各地方競委會組織賽事和評定成績。復賽實驗由地方競委會命題和評定成績,滿分為40分,實驗時間為3小時。復賽實驗的日期、地點和組織辦法由各地方競委會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
參加復賽的學生由地方競委會根據決賽成績確定。參加復賽理論考試的人數不得少於本賽區一等獎名額的5倍。參加復試實驗考試人數不得少於本賽區一等獎名額的的1.2倍。
第十二條 各地方競委會根據學生復賽的總成績(理論考試成績和實驗考試成績之和)擇優推薦3名學生參加決賽。對於在上屆決賽中成績較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給予獎勵名額,凡有學生獲一等獎者,一律獎勵1名。在當年舉行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金、銀、銅講的學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每有1名學生獲獎,就獎勵1名。
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決賽的名額可增加3名。
若參加決賽的最後一個名額有兩名以上的學生總成績相同,則地方競委會根據他們的理論成績高低擇優確定一名;若理論成績最高的學生有兩名以上也相同,則地方競委會可對理論成績並列最高的學生以筆試的形式進行加試,選取成績最好的1名。
決賽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命題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決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競賽時間各3小時。理論滿分為140分,實驗滿分為60分。由組委會聘請高校教師閱卷評分。
由常委會聘請專家組成評獎組,由評獎組核審學生決賽成績,提出獲獎名單,最後由全國競委會審議通過。
第四章 命題原則
第十三條 競賽內容要從我國目前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但不必拘泥於現行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常委會要根據此原則編寫《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
第十四條 預賽、復賽和決賽理論命題均以《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為依據。復賽實驗題目從《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中選定。決賽實驗命題以《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為基礎。
第五章 獎勵辦法
第十五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只評選個人獎,不搞省、地、市、縣或學校之間的評比,根據決賽成績和參加決賽人數,每屆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人數各占參加決賽人數的1/6和1/3。若一(或二)等獎最後一個名額有兩名或兩名以上的學生總成績相同,則都評定為一(或二)等獎。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給予獎勵,在舉行決賽的城市召開授獎大會,頒發全國學和物理競賽獲獎證書。
第十六條 對於預賽和復賽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全國競委員設立賽區一、二、三等獎,由地方競委會按學生成績進行評定。賽區一等獎的評定以復賽總成績為准。賽區二等獎的評定以復賽理論成績為准。賽區三等獎的評定標准由地方競委會根據學生成績和當地實際情況決定。賽區一、二、三等獎獲獎者均頒發相應的獲獎證書。
賽區一等獎的名額由常委會決定。若賽區一等獎最後一個名額由兩名以上的學生總成績相同,則地方競委會應根據他們的理論成績高低擇優確定一名;若理論成績最高的學生又兩名以上相同,則地方競委會可對理論成績並列最高的學生以筆試的形式進行加試,選取成績最好的一名。賽區二、三等獎的名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確定。
對獲獎學生的獎勵要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第十七條 對在決賽中獲獎和獲賽區一、二等獎的學生的指導老師,由各地方競委會確定名單,以全國競委會名義給予表彰,發給榮譽證書。
第六章 守則和紀律、監督、懲罰
第十八條 關於競賽守則和紀律、監督和懲罰,按中國科協頒發的有關條例中的規定執行。
第七章 經 費
第十九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所需經費應根據中國科協的規定主要通過各種途徑自籌,但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
第二十條 學生參加預、復賽應繳納報名費和試卷費。報名費收入全部由地方競委會留用,試卷費上交全國競委會辦公室。參加決賽的學生要繳納決賽參賽費,作為全國競委會和組委會進行與決賽有關的各項工作的部分經費。
學生參加競賽所需食、宿、交通費用原則上由學生自理。對經濟有困難的學生由地方競委會與有關方面協商給予補助。
第二十一條 決賽活動所需經費由組委會負責籌措,全國競委會給予適當補助。
第二十二條 經費開支應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向學生收取的費用應根據競賽成本核定,不以盈利為目的。
第八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本章程經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制定。本章程的解釋權屬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2006年2月修訂版。
一、理論基礎
力 學
1、運動學
參照系。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對速度。
矢量和標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標積和矢積
勻速及勻速直線運動及其圖象。運動的合成。拋體運動。圓周運動。
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
2、牛頓運動定律
力學中常見的幾種力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慣性參照系的概念。摩擦力。
彈性力。胡克定律。 慣性力的概念。
萬有引力定律。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開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衛星的運動。
3、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力矩剛體的平衡。重心。物體平衡的種類。
4、動量
沖量。動量。質點與質點組的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質心,質心運動定理。反沖運動及火箭。
5、沖量距
角動量。質點與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不引入轉動慣量)。
角動量守恆定律。
6、機械能
功和功率。動能和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引力勢能。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不要求導出)。
彈簧的彈性勢能。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恆定律。碰撞。恢復系數。
7、流體靜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浮力。
8、振動
簡揩振動[ x=Acos(ωt+α)]。振幅。頻率和周期。位相。振動的圖象。
參考圓。振動的速度υ=-Asin(ωt+α)]和加速度。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簡諧振動的能量。
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9、波和聲
橫波和縱波。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波的圖象。
平面簡諧波的表達式y= Acos(t-x/v)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駐波,聲波。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樂音和雜訊。多普勒效應。
熱 學
1、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的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力。 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的勢能。物體的內能。
2、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3、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可逆過程和不可逆過程。
4、氣體的性質
熱力學溫標。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普適氣體恆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理想氣體的內能。
理想氣體的等容、等壓、等溫和絕熱過程(不要求用微積分運算)。
5、液體的性質
流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6、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7、物態變化
熔解和凝固。熔點。熔解熱。
蒸發和凝結。飽和汽壓。沸騰和沸點。汽化熱。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露點。
8、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對流和輻射。
9、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電 學
1、靜電場
庫侖定律。電荷守恆定律。
電場強度。電場線。點電荷的場強,場強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的場強和殼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勻強電場。
電場中的導體。靜電屏蔽。
電勢和電勢差。等勢面。點電荷電場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電勢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電容器的連接。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電介質的極化。介電常數。
2、恆定電流
歐姆定律。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
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補償電路。
3、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機理)。
超導現象。
4、磁場
電流的磁場。磁感應強度。磁感線。勻強磁場。 長直導線中的電流和磁場。
安培力。洛侖茲力。電子荷質比的測定。質譜儀。迴旋加速器。
5、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感應電場(渦旋電場)
自感系數。互感和變壓器。
6、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整流、濾波和穩壓。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感應電動機原理。
7、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電磁振盪。振盪電路及振盪頻率。
電磁場和電磁波。電磁波的波速,赫茲實驗。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光 學
1、幾何光學
光的直進、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
2、波動光學
光程,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雙縫干涉,單縫衍射。
光譜和光譜分析。電磁波譜。
原子和原子核
1、光的本性
光電效應。光的學說的歷史發展。愛因斯坦方程。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和動量。
2、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玻爾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輻射。激光。
3、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級。
天然放射現象。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中子的發現。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質能方程。裂變和聚變。基本粒子。 誇克模型。
4、不確定關系 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假設時間和長度的相對論效應
6、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數學基礎
1、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積分進行推導或運算。
二、實驗基礎
1、要求掌握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的全部學生實驗。
2、要求能正確地使用(有的包括選用)下列儀器和用具:米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停表。溫度計。量熱器。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萬用電表。電池。電阻箱。變阻器。電容器。變壓器。電鍵。二極體。光具座(包括平面鏡、球面鏡、棱鏡、透鏡等光學元件在內)。
3、有些沒有見過的儀器。要求能按給定的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儀器。例如:電橋、電勢差計、示波器、穩壓電源、信號發生器等。
4、除了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學生實驗外,還可安排其它的實驗來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但這些實驗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應超過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論基礎),而所用儀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圍內。
5、對數據處理,除計算外,還要求會用作圖法。關於誤差只要求:直讀示數時的有效數字和誤差;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不做嚴格的要求);主要系統誤差來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要擴及到課外獲得的知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