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

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

發布時間:2021-02-22 18:31:34

㈠ 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科的靈魂,體現了學科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觀。化學知識是在社會生活中專發屬展起來的學科,只有服務於生活,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要讓知識融於社會,服務於生活,就必須掌握其核心素養。我們要用科學知識提高生活質量,而不是用...

㈡ 如何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

化學是以實驗為手段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是以觀察物質及其變化為特徵的。因而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如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呢?下面僅就這幾年實驗教學淺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要培養學生進行有目的觀察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實驗時,許多學生往往被某些新奇的現象所吸引而忘乎所以,常常出現無目的、無要求、無方法、漫不經心的觀察,而放過了實驗目的所要求觀察的主要內容,對於已經觀察到的現象,也往往不能完整地描述出它的特點,當然更談不上進一步根據實驗現象去思維和形成教學目的所要求的化學概念了。
例如: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學生對其耀眼的強光、火星四射有很濃厚的興趣,而對燃燒後的產物卻不注意。這樣,由於沒有觀察到黑色固體物質的生成,也就無法准確地描述實驗現象。因此,教師在實驗過程中首先明確實驗目的,制訂好觀察目標。如做製取氧氣實驗時,可制訂如下觀察目標:1、使用哪些儀器?如何組裝?2、葯品的顏色、狀態、氣味如何?3、實驗如何進行操作?包括:(1)、如何檢查氣密性?怎樣加混合物加熱?(2)、如何檢驗生成的氣體?如何拆除儀器?4、產物的顏色、狀態、氣味、溶解度如何等。這樣,由於觀察目的明確、目標具體,學生的觀察活動就會有的放矢的進行,既提高了觀察的效果,克服了觀察的盲目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要引導學生進行全面且有主次的觀察
所謂「全面觀察」是指對物質及其變化的過程和結果,以及實現物質變化所使用的儀器、裝置等都要進行觀察。「有主次地觀察」是要根據實驗目的要求和實驗內容,分清實驗的主要現象和次要現象。在實驗教學中只有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全面且有主次地觀察,才能既觀察到明顯的現象,又不遺漏觀察次要現象,既能觀察到明顯的現象又能迅速地發現不易發現或容易消失的現象。
例如:觀察由亞鐵鹽溶液和鹼溶液反應,生成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沉澱是反應中的主要現象,但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會很快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依次轉變為淺綠、綠色、以至棕色。因而,實驗時要注意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迅速捕捉一瞬既逝的生成氫氧化亞鐵白色沉澱的現象。那麼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既全面且有主次地觀察呢?首先,要教會學生觀察化學反應的方法,一般應遵循「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順序。同時,在觀察時要求學生各種感官並用,不要放過任何能夠捕捉到的現象,要通過實驗向學生揭示對某一物質的性質觀察了解得越全面,就越能找出它與其它物質的區別,突出它的特點,從而確知它是存在著的某種物質。例如:觀察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簡單的用眼看,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就不能將二者區分開來),如果用手摸,則稀氫氧化鈉溶液有滑膩感覺,稀硫酸溶液無滑膩感覺。用紫色石蕊試紙去檢驗,又可觀察到稀氫氧化鈉溶液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稀硫酸溶液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通過各種感官並用,就能對兩種溶液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很容易就能區別出兩種溶液。實踐證明:經常引導學生進行全面且有主次地觀察,就能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素質。
三、要訓練學生准確地描述實驗現象
在要求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全面且有主次的觀察後,教師應適時訓練學生運用准確的語言描述化學實驗現象和結果。如有的學生將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的實驗現象僅描述為有氣體產生,這是很不全面的,說明觀察時沒有用各種感官並用或只是片面地描述這一種實驗現象。另外,有的同學將此現象描述成「有二氧化碳氣體產生」,「有二氧化碳氣體產生」是實驗結果,而實驗結果是通過分析實驗現象作出的結論,單憑觀察是看不到有「二氧化碳產生」的,只能看到「有氣體產生」。這時,教師可重做此實驗,引導學生系統地觀察實驗,全面准確地描述出以下現象:(1)有氣體產生;(2)石灰石逐漸溶解(3)溶液溫度上升等。另外,在化學實驗過程中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准確地描述實驗條件和過程,如: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作用「適量」與「足量二氧化碳」條件和現象的描述不一樣,AlCl3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滴加順序不同,產生的現象也不同。所以,描述時一定要要求學生弄明白實驗的條件和過程,以培養學生准確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
四、要啟發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邊提出問題
觀察是為了感知事物的外在屬性或各事物之間的外部聯系,而感知與思維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因此,觀察不能只停留在感知的層次上。欲取得良好的觀察效果,還必須「觀」「思」結合,啟發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邊提問。如鋅與稀H2SO4的反應,在觀察實驗時,應由氣泡大量引導學生聯想到氣體的生成,當導管導出的氣體能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並使乾燥的燒杯內壁產生水珠時,應引導學生聯想到該氣體是氫氣,至於鋅逐漸變小,甚至無影無蹤時,應引導學生想到可能有可溶性硫酸鋅產生,最終與鋅和稀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聯系起來。如此,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邊提出問題,就能使學生對實驗的觀察與思維活動緊密聯系起來,真正達到由生動的具體到形象的思維的升華。
五、要注意養成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而科學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因而,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實驗中看到什麼現象,就說什麼,不能為迎合教師或書本的知識而把沒有的東西硬說成是看到的;更不能人為加工或修改實驗數據;甚至一切由教師包辦代替。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實驗作風,也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那麼,如何在實踐中更好地做到以上幾點?通過哪些途徑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的目的呢?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
1、 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對學生進行觀察能力的訓練
教師的演示實驗是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的最好教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對學生進行觀察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觀察教師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學會觀察的方法、重點、目標。為學生觀察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
2、 充分利用分組實驗,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形成
學生初步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後,教師要及時利用分組實驗來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形成。實驗前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依據實驗的目的要求寫出觀察提綱,教師把關。實驗後,檢查學生的觀察記錄,及時糾正記錄中存在的片面性,或根據實驗的重點或易忽略的現象進行提問。若實驗中存在問題,要允許學生重做,再觀察,並及時進行總結。以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較快地形成。
3、 充分用好實驗習題,鞏固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形成後,教師要要求學生逐步脫離觀察提綱,運用自己的思維進行有效地觀察。並充分利用實驗習題和教師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課上、外提出不同的研究課題,讓學生獨立操作,邊做邊觀察、記錄。這樣就能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鞏固和發展。
以上幾點僅是些粗淺的認識,在化學實驗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哪些途徑來培養,方法一定還有很多,還有待於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積累、完善。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注意了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那麼,我們所培養的學生就會是將來高素質的、合格人才。

㈢ 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一、加強實驗教學,激發探究慾望
1 、做好演示實驗 ,創設學習情境
2 、 引導學生回自答主探究 ,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二、合理安排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真諦
三、對「活動與探究」的進行處理,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新課程給教師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 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更多的去思考, 讓每一個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去體驗探究 性學習的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系、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 方法,在學習實踐中逐漸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㈣ 探討如何培養初中生的化學學科素養

為進一步規范中小學理科實驗教學活動,更好地開展符合新教材要求的實驗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動手能力,各地陸續對初中畢業生進行了實驗操作能力的考查。可見各級教育部門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重視。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使學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是《化學課程標准》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化學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之一。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下面談談個人的一些體會。一、提高教師自身實驗操作技能,增強演示實驗的准確性演示實驗是在學生的注視下由教師完成的,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學生也會模仿教師的操作,演示實驗有很強的示範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實驗操作技能,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對演示實驗要作一次自我操練,切實掌握好演示實驗的要領,便於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及時改進,使每個演示實驗做到萬無一失。例如: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中預留多少水才不致使集氣瓶底炸裂;鐵絲伸入集氣瓶中由上而下的速度問題;引燃的火柴桿的長度問題等。教師要親自操作,切實掌握要領和注意事項,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演示實驗時,學生要觀察化學儀器和裝置;要觀察化學實驗操作(包括觀察實驗儀器的持拿方法和使用方法,觀察實驗裝置的安裝方法,觀察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操作的步驟和方法);要觀察化學物質及其變化。因此在演示實驗中,哪怕一個細枝末節,都要當作大事處理。教師只有提高了自身實驗技能,以規范的操作示教,才能加強學生規范實驗技能的意識,促進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二、激發學生實驗興趣,在愉悅中提高操作能力初中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本身就有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實驗本身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實驗興趣,使學生願意進行化學實驗,樂於進行化學實驗,在愉悅中提高操作能力。在初中化學第一節課,教師要增設一些趣味實驗,比如:「魔棒點火」,「燒不壞的手帕」,「滴水著火」,「白花變成彩色花」等,我在做完趣味實驗時,問學生「你自己想不想進行化學實驗?」學生的回答震耳欲聾:「想」。當學生具有濃厚的化學實驗興趣時,其中樞神經處於興奮狀態,就能夠認真操作,敏銳觀察,促進化學實驗順利進行,並能在實驗中產生愉快、滿足、喜悅等情感體驗,從而使化學實驗興趣進一步加強,接受和提高操作能力也會很快。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在積極激發學生化學實驗興趣的同時,要注意克服影響學生化學實驗興趣的消極因素,比如:化學實驗中的爆炸,衣物腐蝕,人身傷害,實驗失敗等。教師要向學生講清楚實驗規則和安全要求,一定要按規則進行操作,避免發生一些實驗失敗或安全事故,從而使學生降低實驗興趣。三、做好充分准備,上好分組實驗分組實驗是學生提高操作能力的主戰場,是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中心一環。所以要做好充分准備,上好分組實驗。老師方面的准備:首先,要求教師做好實驗的預試。與演示實驗和邊講邊實驗的預試相比,對學生實驗課的預試實驗的要求應更高一些。除掌握實驗成敗的條件和關鍵外,還要估計學生獨立進行實驗時可能發生的困難,擬出上課時向學生交待的注意事項,並作好課中巡視指導計劃。指導計劃應包括重點指導實驗內容和操作技能,重點指導的學生以及巡視指導的路線等。比如:可以根據學生實際設計一張實驗報告單,把重點的部分以填空的形式出現,課前預習時能填的填好,需要在實驗過程中填的需做實驗才能完成。其次,應充分准備好儀器、葯品和器材,並將儀器,葯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實驗室的清潔、整齊。學生方面准備: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實驗內容,要求學生在預習中做到明確實驗目的,熟悉實驗內容,並理解實驗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驟,掌握實驗裝置所需的儀器和組裝過程,並了解相關的注意事項(包括操作、儀器的使用和安裝、葯品用量、觀察現象、廢物處理,安全防護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項),扼要地做好實驗筆記,為能自覺地、有目的地、獨立地進行實驗打好基礎。四、結合教學,開辟「第二課堂」,開放實驗室 「第二課堂」是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和發現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能培養一批實驗操作能手,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因此要把「第二課堂」看作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一部分,應列入教研活動計劃之中。實驗室是學生進行操作技能訓練的主要場所,所以要鼓勵學生在科技活動時間及自由活動時間到實驗室做一些實驗。這樣既能解決個別學生在課堂上未解決的問題,同時通過開放實驗室也培養了一批實驗操作能手,這些操作能手在分組實驗中擔任小組長,能夠帶動和指導小組成員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開放實驗室應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第一階段主要是訓練基本操作。第二階段是氣體的製取與物質性質實驗等,第三階段側重探究性實驗以及課後小實驗。雖然開放實驗室是以學生主體,但是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

㈤ 在化學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幾種能力

初中化學課標中都培養學生的哪些學習化學的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是獲取化學知識和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教學中滲透的素質教育應著重培養學生的三種能力,即觀察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化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把培養學生的三種能力能力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來抓。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以教學中的某些題型為例,淺談學生的三種能力培養。

一、設計圖形,培養學生觀察問題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觀察問題問
題片面性,把裝置看成是貯氣裝置,這是學生
沒有正確理解裝置,想當然的結果。在教學中
教師要善於設計圖形,教會學生觀察圖形的結
構的特徵,從而全面掌握裝置不同用途。教會
學生養成仔細觀察問題的習慣和能力,許多化學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如上圖(1)貯氣: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時氣體從 端通入,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時、氣體從 端通入,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瓶內先裝滿水,氣體從 端通入,若要用水將裝置中的氧氣排出進行實驗,水應從 端通入。(2)洗氣: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裝置內應盛的物質是 ,氣體應從 端通入。(3)檢驗:證明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裝置內應盛 、要除去二氧化碳最好盛 。(4)量氣:要測量氣體體積,還需要用到的一種儀器是 ,測量時瓶內先裝滿水,氣體從 端通入,該法適用於測量 的氣體的體積。
通過觀察講解之後學生便會發現裝置的結構特徵,從而掌握裝置不同用途。
二、設計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所教內容,多設計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如設計這樣問題。下圖是水通電分解的示意圖,請從宏觀、微觀兩個方面寫出獲得的有關化學信息。

水分子 氧原子 氫原子 氧分子 氫分子
(1) (2) (3) (4)
這一題可增強學生對元素符號、化學式表示宏觀、微觀化學意義了解,幫助學生總結出此類題型規律,知道化學意義中的宏觀、微觀區別和聯系。
再如(1)水是由 組成的。(2)水是由 構成的。
(3)水分子是由 構成的。
(4)每個水分子是由 構成的。
此題可增強學生對分子、原子、離子等構成物質,分子由原子構成及元素組成物質理解。
三、靈活運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最終必須形成為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教師應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上。這種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能否學好化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例如:某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時,先仰視讀數為20ml,倒去一部分液體後又府視讀數,示數為11ml,該同學倒去液體的體積為 (①大於9ml ②小於9ml ③等於9ml ④無法判斷)。解決此類題在學生學完量筒正確使用後並靈活運用,正確理解「俯大仰小」函意。對以後學習將起到很大幫助。

㈥ 中學化學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

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㈦ 淺析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索
摘要:新課程特別強調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本文著重從優化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預習的有效性、注重發揮學生實驗作用等方面,闡述在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做法與體會。
關鍵詞:化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21世紀的教育有四大支柱,即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共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內容更加註重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重視體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對話,使教學成為一種充滿智慧的挑戰。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建立起體現師生交流互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新模式,從而滿足學生發展的要求,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學生終生學習的發展奠定基礎。
「自主學習」的教學是指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運用探索性學習態度和創新精神,發揮自身優勢和潛能,自主獲得知識和創造的本領,使自身的素質得到優化。「自主學習」的教學理論建立在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職責是組織、幫助、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基礎之上。因此指導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要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使學生的學習具有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教師要更新觀念,確立以發展學生能力為目標的教學目的,進行方法指導,以引導學生有效的學習和優化獲得知識的過程。
「自主學習」在化學教學中的實施,充分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學課堂的全過程,培養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談談本人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一些粗淺的看法和做法。
一、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持久的動力
動機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它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主觀因素,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老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其求知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習興趣來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1)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就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動機,讓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實現自主探索性學習。
情境的創設可以是一個魔術,如「燒不壞的手帕」蘸有酒精的手帕點燃後卻沒有燒壞,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增加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度,使學生帶著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情境的創設還可以是一個問題,如在學習物質的量時我提出問題:「一瓶水中有多少個水分子呢?」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有目的但不知如何達到」的心理困境,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願望,也就順利完成了物質的量的教學。
(2)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習化學興趣
化學是一門至初三才開設的學科,旨在為學生提供一些初級的化學知識,培養以後學習化學的興趣。所以,在初中化學授課時,適宜用啟發式教育,通過學生自己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來解釋一些自然界中的現象。比如,關於「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空洞」現象的知識,教師就可以利用這種科普小知識,要求學生去查閱一些課外資料,來解答「為什麼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地球大氣的臭氧層空洞是怎樣形成的?」等一系列的有意義問題。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還能夠觸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良好動機,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高。
(3)建立發展性評價,培育學生的成就感
誠然,興趣帶來成功,興趣促成成功。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面是:成功培育興趣,成功促進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要通過讓學生經常獲得成功來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而發展性評價,尊重和體現個體的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和積極評價,以幫助每個個體認識自我,悅納自己,挖掘潛能,發展特長,最大可能地實現其自身價值。在這種評價體系中,學生一次次被肯定,成功的體驗不斷被強化,也就逐漸樹立了追求成功的信念。這樣,遇上難事就成了他們挑戰自己的機會,碰上失敗就會當成是需要做出更大努力的鞭策。
二、切實提高預習的有效性,教會學生自主學習
故人雲「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因此,提高預習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1、明確預習的目的和意義。課前預習的目的是在於了解教材各知識點,並初步理解和找到疑難問題以便能在課上注意聽講,有利於達到學得快,理解透徹的目標。實踐證明:對比舊模式「上課—反饋」,反觀新模式「預習—上課—反饋」,似乎多了一個環節,但它更有利於課堂上精講,突出重點難點,更有利於學生在課堂上及時練習,當堂鞏固,提高學習效益。
2、明確預習的要求。明確了預習的目的之後,應對

㈧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提高課程的適應性,促進課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課程結構、倡導和諧發展的教育、提升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經驗、培養學生的學科觀念等方面,對傳統的課程模式有了實質性突破。課程改革為教學創新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撐。教學改革作為課程改革的呼應,必然應有全方位實質性的推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化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對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一門有用的科學。而我作為一名初三化學教師,深感責任的重大。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科觀念還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階段主要是元素觀、微粒觀、實驗研究方法、物質的分類法、化學價值觀等。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學科觀念、科學創新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提高課程的適應性,促進課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課程結構、倡導和諧發展的教育、提升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經驗、培養學生的學科觀念等方面,對傳統的課程模式有了實質性突破。課程改革為教學創新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撐。教學改革作為課程改革的呼應,必然應有全方位實質性的推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化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它是有用的,對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我作為一名初三化學教師,深感責任的重大。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科觀念還是非常重要的。三年前我參加了我們泰州市舉辦的「泰州市初中化學課改星光大舞台」的決賽,在這次比賽中選手們的亮點很多。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化學課程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觀。
一、 培養學生的元素觀。
我參賽的課題是《框圖型推斷題初探》,本節課主要體現的是一種元素觀,或理解為「原子觀」,重點教學目標:原子守恆的思想,即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
二、 培養學生的微粒觀。
教材第三章講述了物質的微觀構成,學生初步認識物質都是由肉眼看不見的微粒構成;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這些微粒都是不斷運動的。我在第一節時就用濕衣服曬干這一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認識構成水的微粒在不斷的運動,且溫度越高,微粒的運動速度越快。把高錳酸鉀固體顆粒無限制的分割,最後是把它溶解在了水中,顆粒消失不見了,而水卻變成了紫紅色,使學生建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念。讓學生從微觀角度去認識物質認識世界。
三、實驗研究的方法。
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離不開科學的學習過程。科學不僅是一堆事實和理論,更是一種思考和探索的過程,科學的核心是探究。盡管教材中的內容對我們來說是已知的,但對學生來說卻是未知的。因教學中教師必須改變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練習的學習方式,應講或的知識的自然途徑還原為類似於科學家的探究過程,讓學生主動探究,通過「真知」的再發現來還原和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取知識和技能,領悟科學思想觀念,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性學習改變了當前中小學中普遍有的學生被動接受、大量重復訓練的學習方式。學習中教師精心創設研究情境,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師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訓練學生大膽猜測,對於問題作多種假設和猜測,教育學生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計劃、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等科學方法,指導學生得出結論。
學生不再是教學活動和教材使用的被動受體,而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對教材進行能動加工和創造實踐的主體。因而教師要將「教材」變為「學材」,從學生已有經驗和興趣出發,關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親身體驗主動探究、思考研究過程,從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要樹立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意識。新課程下的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統一,其實質是師生互動,是師生間對話溝通,合作與共建,是師生一起分享對課程的理解,改變師生關系,通過師生互動,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其關鍵又在於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從講台上走下來與學生做朋友,從學生角度組織教學,回歸學生的心理世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境界。
教師要實現師生間的互動,還要善於組織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實現生生互動。合作學習既有助於合作精神、團隊意識、集體觀念的養成,又有助於培養學生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分組討論學習交流,這樣可以保持學習的多樣性,激發出更多觀點,形成全面認識,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更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
教師要大膽的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中的化學實驗,將演示實驗盡可能的改為學生的探究性實驗,注意從科學方法論角度鼓勵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引導學生體會實驗設計思路,啟發學生分析研究實驗現象與化學本質的內在聯系,從中使學生的思維深度深化,在更高層次上形成對化學學習的持久興趣和慾望,在潛移默化中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方法和能力,體驗到真理和創新實踐的樂趣。
新課標要求中實驗的方式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取消了過去單獨實驗的編排方式,淡化了學生實驗與演示實驗的區別,實驗不再是簡單的通過實驗演示實驗來訓練某一實驗技能、驗證某個化學知識,而是將實驗融入整個化學課程的始終,因此化學實驗的比重並沒降低。實驗的探究性、開放性、趣味性、綜合性明顯增強,反映了現代化學重視實驗技術革新的發展特點。
四、物質的分類
物質分類的標准不同,結果就不同。如將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進行分類。按照是否是單質來分,氫氣是一組,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是一組;按照物質是否具有可燃性分,氫氣、甲烷、一氧化碳是一組,二氧化碳是一組;按照是否是有機物來分,甲烷是一組,氫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一組;按照是否是氧化物來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一組,氫氣和甲烷是一組。因此,教師在講述這一知識時不能遏制學生的思維。
五、培養學生的化學價值觀。
其實,化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我聽了一節非常有意思的課《雞蛋里的化學》授課老師從雞蛋的外殼,鈣離子的檢驗,碳酸根離子的檢驗,到裡面的蛋清和蛋黃,一一介紹了蘊含在雞蛋里的化學,非常新穎。化學與能源、化學與環境、化學與材料是目前科學家密切關注的問題,可以這樣說假如沒有化學,那麼社會將停滯不前,沒有化學就沒有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我們應該為有化學、學習並研究化學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總之,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新。創新教育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是21世紀教育的必然選擇。教師在教學中要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講解練習做法,不要剝奪學生思維權利,呈現現成結論。創新要求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答案,養成對問題、對新知識的好奇心、求知慾,以及對問題的質疑態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學會,又要會學。要使學生以多種渠道,吸取多方面的認識,開闊視野,以培養創新能力,培養化學學科觀念

閱讀全文

與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