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如何加強對中學生的法制教育
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使他們自覺樹立法律權威,養成認真學法,從而知法、懂法,進而自覺守法、善於用法、勇於護法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近年來,為預防青少年犯罪,讓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春雷教育在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採取了如下對策:,
一、進一步完善學生法制教育基地。
迎合青少年心理和性格特點,把法制教育與法制宣導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對發生在他們周邊的案例,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增強青少年學生辨別是非善惡與自我保護的能力;設立固定法制宣傳欄,在學校宣傳櫥窗及班級板報開辟校園法制教育園地。
二、把法制教育課列入學校必修課程,建立法制教育課程體系,把法制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
根據青少年心理成長發育的特點及認知和接受能力,編寫一套適合於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法律教材,使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系統化、體系化、持續化,明確法制教育在學年編制、課時分配、學周安排和教材編寫中的地位及重要性,把法制教育落到實處。
三、建立心理教育輔導機構,使學生對法律意識、法制觀念達到思想認知層面的深刻認識。
以預防性為目標,以學習輔導、人格輔導、生活輔導為內容,以平等公正、理解尊重、真誠微笑、信任保密為原則,通過班隊活動、悄悄話信箱、師生談心、心理輔導熱線、宣傳板報、學科教育滲透等多種途徑,構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四、實行新的法制教育途徑,為法制教育開辟新的渠道。
在講課時,學校老師通過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有關的法律知識。探索出一種既不影響學校教學計劃,又不增加學生學業負擔的法制教育模式,即在不改變學校教學計劃的前提下,對各學科教學內容預先進行科學設計,在教學內容中努力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或滲透點,將法律知識教育融入到學科教學內容中。
❷ 為如何加強中學生的法治教育建言獻策
加強中學生的法治教育,能夠塑造出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念,遵紀守法,擁護國家法律法規,作為一個良好的公民,對社會穩定都是極大的好處的
❸ 如何加強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英盛觀察法律意識乃社會法制之根本,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建立及正常運行依賴於法律意識的完善。當代中學生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的強弱,直接關系著依法治國進程的快慢,甚至決定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當前,與中學生有關的違法犯罪案件明顯增多,除了受社會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影響外,法律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加強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刻不容緩,必須從根本上加強和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所謂法律意識是指人們關於法和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是人們關於法律和法律現象的本質及作用的理性認識,是法律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實際上支配人們法律活動的思維方式。中學生的法律意識體現在他們初步形成了崇尚法律、尊重法律的權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依法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的思想觀念。它是中學生對法律問題的自覺反映。法律意識不是自發形成的,它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學習中自覺培養的結果,也是法律文化傳統潛移默化影響的結果。
法律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依法治國條件下,法律意識成為推進法治進程的先導觀念。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對於推進我國法治化進程,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保證中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一、培養中學生的法律意識要和道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五育並舉,德育為首」,道德教育在中學生的健康成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眾所周知,人們生活在社會中,其行為不僅要受到法律規范的約束,更多的還要受道德規范的引導和調整。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傳統觀念和社會輿論的引導、榜樣的示範及人們的信念來維持,道德行為主要依靠自我約束,但道德與法制密切相關,許多道德規范就體現在法律條文之中。如果中學生普遍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具有高尚的理想與情操,那麼學校的法制教育就一定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有效地促進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因此,應當採取多種途徑和措施,如主題班隊會,以案說法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講座、演講、徵文等競賽活動,組織和舉辦展覽會、報告會、演講會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向學生傳授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識和基礎理論知識,自覺地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有效預防和減少中學生違法犯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同時,應當強化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著重抓好學生在日常行為方面依法辦事的養成教育。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法治」觀念,知法、愛法、守法、用法。強化日常行為的法律意識,採取系列有效措施,填補養成教育空白,掃除學生法律意識盲點,使中學生法律意識的教育培養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
二、培養中學生的法律意識要和法制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眾所周知,法制教育是培養中學生法律意識的主要形式。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最重要場所。中學法制教育是國家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工程,對學生進行法律素質培養教育,不僅可以普及法律知識,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法律意識,促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進而達到自律,從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中學生正處在心理和生理的發育變化時期,人生觀和世界觀尚未形成,理解事物及判斷是非的能力也較弱。因此,中學法制教育主要是對中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使其了解法的作用和我國法制的原則,樹立憲法權威的觀念和依法享有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的觀念。同時,使他們懂得公民應依法辦事,違法必須受制裁,從而提高其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增強社會責任感。在中學法制教育內容上,要注意從公民與法律、道德與法制、民主與法制、國家政權制度與法制關系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依法治國、依法辦事以及個人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的教育。要著重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守法用法意識,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學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
❹ 如何加強中學生法制教育
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當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點有:①犯罪呈低齡化趨勢。據有關部門統計,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齡為16歲,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齡已降低到14-15歲。②社會閑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違法犯罪青少年多數是輟學生、失學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務工的青年農民等。他們大多閑散在社會,無所事事,極易發生違法犯罪行為。③在校學生作案逐年遞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約占青少年作案人數的18-22%。④犯罪的類型復雜,他們或敲詐勒索,或盜竊搶劫,或聚眾斗毆,或殘害親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計算機犯罪。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廣泛開展以「二法一例」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
二)不斷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隊伍建設和基地建設
(三)深入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安全教育日"活動方案 之類的東西都可以放在上面,版面設計的簡潔一點比較好,插入一些卡通版的警察形象之類的東西……
❺ 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理論依據有哪些
把社會復主義法治理制念貫穿於大中小學法制教育全過程。小學階段要重點開展法律啟蒙教育,讓學生初步了解憲法、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未成年人權利的基本內容和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法規,具備自我保護的意識,初步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初步樹立規則意識、平等意識、權利義務觀念。初中階段要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憲法的基本知識,了解法治的精神,理解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習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民事、刑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律知識,了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關內容,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提高依法保護合法權益的意識、能力。高中階段要讓學生形成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懂得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知道法律的功能、作用,了解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主要法律以及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我國批準的重要國際公約。高等學校要進一步培養學生法律意識,使學生了解現代法學的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基本法律原則、法律制度及民事、刑事、行政法律規范,提高運用法律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❻ 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時,在青少年群體中深入開展什麼的重要途徑
學校教育。來要針對不同自年齡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識能力,通過宣傳板報、牆報、報告會、演講會、座談會、主題班會、法制課、知識競賽、徵文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宣傳有關法律,引導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教育青少年自覺學法、懂法、守法、護法。
要在社區、學校建立青少年法律學校和法制宣傳欄;要充分發揮團校、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營地和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等青少年活動和學習場所的功能,以互聯網、報刊和影視等多種媒體為依託,廣泛開展青少年喜愛、便於參與的法制實踐活動,幫助青少年在實踐中掌握法律知識,在體驗中增強法制觀念。
(6)加強中學生法制教育擴展閱讀
指導思想
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憲法教育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
❼ 為什麼要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政治回答
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政治的原因:
一是教育管理缺乏制度化。
盡管社會各界都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應試教育的影子仍然揮之不去,升學率還是家長、社會以至學校自身對教育成果的評判標准,法制教育相比學校其他課程教育來說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育時間上沒有確定統一的法制課時,在教育內容上缺乏成套、正規的教材,在教育對象上主要集中在在校學生身上,在教育成效上也沒有明確、規范的考評指標,以至於法制教育脫節、死角現象比較突出;
二是教學方式缺乏多樣化。
當前,我國青少年法制教育主要以學校教育為主,往往局限於課堂教學,側重於法律知識的灌輸,機械地、簡單地講授法律條文,枯燥無味,法律實踐活動少,與青少年日常生活實踐結合程度不高,教育效果不明顯。有的地方盡管在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採取了一些生動形象、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模擬法庭、法制文藝小節目、現身說法等,但活動范圍、時間有較大限制,難以形成長期效應;
三是師資隊伍缺乏專業化。
絕大多數學校的法制課教師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課教師兼任,個別學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長兼任,既缺少必要的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又缺乏實踐經驗,大部分僅依靠自學課本掌握一些理論知識,遇到實際問題就束手無策,甚至解答不了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有的學校雖然聘請了法制副校長或兼職法律教師,但因受課程安排和兼職教師時間、精力有限的制約,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法制副校長也限於工作繁忙,只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