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中學生的心理培養

中學生的心理培養

發布時間:2021-02-21 07:15:26

中學生怎樣提高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的組成部分。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經過後天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質包括人的認知能力、情緒和情感品質、意志品質、氣質和性格等個性品質多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結構特別是大腦結構的特殊機能,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心理素質具有人類素質的一般特點,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紀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質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視對少年兒童的心理素質教育,也成為社會和時代的要求。可以通過下列方法提高心理素質 (1)自我肯定:人要不斷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進步,而否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向肯定方向發展,自我肯定,保持堅定的信念,往往是事業成功的關鍵。(2)拋棄自卑。自卑需要三個條件:一是缺乏成功的體驗;二是缺乏客觀公正的評估;三是自我評估偏頗。要拋棄自卑,首先要戰勝自我,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要有適當的動機,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要對自己有一個科學的評估。(3)增強自信。A、關注自己的優點。在紙上列下十個優點,不論是哪方面(細心、眼睛好看等等,多多益善),在從事各種活動時,想想這些優點,並告訴自己有什麼優點。這樣有助你提升從事這些活動的自信,這叫做「自信的蔓延效應」。這一效應對提升自信效果很好。B、與自信的人多接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點對增強自信同樣有效。C、自我心理暗示,不斷對自己進行正面心理強化,避免對自己進行負面強化。一旦自己有所進步(不論多小)就對自己說:「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等等,這將不斷提升自己的信心。D、樹立自信的外部形象。首先,保持整潔、得體的儀表,有利於增強一個人的自信;其次,舉止自信,如行路目視前方等,剛開始可能不習慣,但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有發自內心的自信;另外,注意鍛煉、保持健美的體形對增強自信也很有幫助。E、.不可謙虛過度。謙虛是必要的,但不可過度,過分貶低自己對自信心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F、學會微笑。微笑會增加幸福感,進而增強自信。G、揚長避短。在學習、生活、工作中,抓住機會展現自己的優勢、特長,同時注意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進步,肯定能增強自信。(4)心理調節和情緒調節。(穩定情緒、學會控制情緒:遇事沉著、冷靜思考)

② 中學生需要什麼樣的心理教育

初中畢業可以學習一個餐飲行業,發展不錯的, 學習好了工作也輕松,相當好就業的,可以好好的學習一下。

不少的初中生選擇學習是西餐,因為西餐這塊的發展是真的比較不錯的, 不管是在就業,還是在創業上都是很容易的。而且工作也輕松。 所以的話,你可以好好考慮一下,也不是干體力活的。

③ 如何培養中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中學生應具備的八種心理素質
自本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國際競爭向科技競爭和人才競爭的轉向,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這場競爭實際上是一場民族素質的競爭。大多數人都懂得,要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培養現代化的人才,關鍵在教育。此時,正值我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時期。這個學年,是我校第二個「三年目標」的第一年,這對我們來講是如何開好局、起好步的重要時期。

這一時期對我們全校師生要求是高的,任務是艱巨的。為此,學校倡導各年級同學要提高主體意識,發揮主體精神,要在人格的自我塑造、智力的自我、身心的自我磨礪上嚴格要求自己。然而,主體精神能否得以充分發揮,增強以下八種心理素質致關重要。

一是主動性。這是人主體精神的直接反映。只有充分發揮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克服惰性,深入實踐,加深體驗,才能較好地鑒別、吸收外界的信息,從而完善個人的品質、人格和知識結構。

二是進取心。進取心是由實現理想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強烈的動機,具有驅動、修正個人行為的重要作用。只有不斷進取、不斷創新、不斷追求,才能真正發揮主體精神,走上成功之路。

三是堅韌力。它包括耐力和毅力,做人、做事、各方面都需要持之以恆、鍥而不舍、經得住挫折和失敗的精神,在困境中磨礪、經受考驗,養成堅不拔的頑強性格。

四是表現欲。表現欲是一種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才乾的主觀願望。表現的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俗話說「實踐出真知」,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去參與、去展示自己,從而得到鍛煉。這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格,沒有表現欲的人,不可能發揮好主體精神。

五是抗干擾力。在一個人的自主發展的過程中,隨時都會遇到干擾因素。外面的世界既精彩也無奈,這就需要有正確的是非觀,能把握得住自己,善於排除來自客觀和主觀的各種不良誘因對自己的干擾。

六是善於自我調控。主體精神的正常發揮需要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思維、感情、情緒,使自己保持平靜、愉悅和專注的心態。

七要寬容精神。主體精神的發揮離不開老師、家長、和同學的支持與幫助。可是,有人的地方必然有矛盾、有摩擦,只有具備了寬容的精神,才能做到海納百川,才能做到善待他人,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因此,「寬容」和「善待」是人際交往中應有的良好心理和態度。交往的「鑰匙」是真誠,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心胸狹隘,否則,就會妨礙自己的健康成長。

八是樂觀豁達。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應充滿信心,保持愉快開朗的心態。只要學會開導自己,對學習、生活、體、環境、藝術都充滿興趣,心胸就會真正豁達開朗起來。

以上幾點僅供同學們參考,真誠地希望你們勇敢地迎接挑戰,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精神,取得長足的進步,實現自己各自的願望。

④ 如何培養中學生積極健康心理品質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需達到兩個標准:一是基本標准:智力活動達到同齡人正常水平。二是理想標准:觀察注意思維和語言能力達到同齡學生的較好水平,思想開放敏捷,在一定的場合樂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如何培養中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世界衛生組織對人的健康心理下的定義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和諧積極的一種全面狀態和相應的行為,是人們對自身身心與他人、與家庭、與生活環境、與事業、與社會和諧的積極地適應,是人的潛能的最大實現,是人的各自優勢的最大發揮,從而愉快的幸福的學習工作生活。我國著名的少兒心理衛生專家陶國泰曾經指出,堅強的意志,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性格,頑強的適應能力以及同周圍的環境融洽協調的能力,這是少兒心理健康必備的因素。
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需達到兩個標准:一是基本標准:智力活動達到同齡人正常水平。二是理想標准:觀察注意思維和語言能力達到同齡學生的較好水平,思想開放敏捷,在一定的場合樂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培養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內容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培養學生樂意接受新事物,以積極的情緒和態度適應新生活的心理,二是引導學生做班級和學校的主人,培養在不同的場合中能盡快充當好相應角色的積極心理,培養對集體對他人親密的情感,三是引導學生開發自身的潛能,培養終身學習的自主意識,四是結合各學科的教學,努力培養學生具有科學的思想方法,加強邏輯思維和辨證思維的訓練。
作為老師,我們應從以下幾點著手去培養中小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①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正確的人生態度來源於正確的認識,正確的世界觀。抱有正確人生態度的人,對周圍的事物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即有遠大的理想,又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會變革時期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頭腦清楚,眼界開闊,立場堅定,即不保守,也不冒進……總之,正確的人生態度使他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時比較客觀、穩妥,與時代共同進步,心態始終保持健康水平。
②擁有滿意的心境
滿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內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工作、對學習、對生活都比較滿意,沒有心理障礙。滿意的心境來源於正確的認識,由於他們能一分為二地論人論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悅納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外貌、德才學識有正確的分析。他們在別人的議論包圍中既不會被贊揚、歌頌沖昏頭腦,又不會因批評、責備而煩惱,因為他們對自己心中有數,能從別人的議論中吸取有益的東西。他們不自驕自傲,也不自輕自賤。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不會淹沒在別人的議論中無所適從,他們總是處於一種獨立自主的狀態。他們對別人也有一種客觀的、全面的評價,不會忽冷忽熱,不會苛刻地要求別人。對工作、生活、學習也有正確的標准,既不好高騖遠,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總是滿意的、愉快的。
③培養和諧的人際關系
樂於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愛。這是因為他們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因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與人為善的人能夠與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協調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際關系和諧,心情當然就比較舒暢,心理會處於健康狀態中。
④培養良好的個性
統一的人格良好的個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志,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保持統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熱情而不輕浮,堅韌而不固執,禮貌而不虛偽,靈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魯莽,既有堅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頑固執拗,始終保持堅強的意志,誠實、正直的作風,謙虛、開朗的性格。
⑤適度的情緒,充分的理智
人與動物區別在於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須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適度的情緒,不過悲、過喜、過憂、過怒。要用積極的情緒戰勝消極情緒,不使消極情緒、過激情緒維護較長的時間。要始終保持熱情飽滿、樂觀向上的情緒,而不低下猥瑣、淚喪悲觀的情緒,更不會反復無常。
中小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年齡階段。要從未成熟兒童期向逐漸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轉換過程中,會產生種種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心理輔導老師,幫助他們順利安全渡過青春發育期,並把這一時期轉化為學習的"最佳期",人生的"黃金時代"。
所以我們的職責在於通過心理輔導,給學生以一定的幫助、指導,促進他們認識結構和情感與態度模式有所變化,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和選擇,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新環境,不斷保持與增進身心健康,使人生有統合與豐富的發展,邁向自我實現。

⑤ 如何正確引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正確引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通過: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和學生交朋友,進行傾心談話用遠大理想的推動作用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用無限的愛心感化學生,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等等。

一是要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觀察應該在學生沒有覺察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學生的行為。在平常的教學過程、課外活動、學生的交往過程直至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注意觀察學生的精神面貌、言談舉止、行為動作、興趣愛好、待人接物的表現。

二是要和學生交朋友,進行傾心談話。有經驗的老師,經常通過與學生的促膝談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學生的心理或思想問題。談話可以最親切、最直接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還可以察言觀色、隨機應變,獲得或發現學生心理的一些重要信息。

三是用遠大理想的推動作用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中學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來源於成績的不理想和同學相處不好。老師要對學生的挫折心理給以正確的指導,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初一入學時,很多學生一時不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有的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心理受到嚴重的挫折。針對這種情況,就要用遠大的理想來激勵學生。

四是用無限的愛心感化學生,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熱愛學生是形成教育藝術的基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對愛撫情感的渴求是每一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需要。老師只有把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田,師生間才能產生心心相印的體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藝術之樹只有植根在愛的土壤里,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5)中學生的心理培養擴展閱讀:

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不健康的因素的原因:

一、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漸增加,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服從長輩的意識淡薄,喜歡獨立思考,不願別人把他們的意志強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過分強調自我,唯我獨尊,對於老師家長善意的批評、幫助不願接受。

二、脆弱、孤獨的封閉心理。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而他們的父母因忙於事業,大多無暇顧及他們,有些孩子就會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不願與老師同學談心裡話,把自己的心理封閉起來。

三、應試教育下的繁忙學業、激烈競爭,也是學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激烈的升學競爭,家長們都望子成龍,這種迫切的願望使學生心理負擔日益加重。頻繁的測驗、考試使學生經常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超負荷的學習強度使學生精神緊張,心情壓抑。

⑥ 中學生要樹立怎樣的心理健康心裡

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增大,對人心理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21世紀,又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每個人都想取得成功,而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具有健康的成功心理,但健康成功的心理是通過從小培養出來的。幾年來,隨著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不斷增多,考試焦慮、社交恐怖、人際交往障礙、性心理障礙等導致自殺、離家出走、犯罪等事件的頻繁出現,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高度重視。特別是現在,我們面對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學習困難、情緒不穩、孤獨膽小、懼怕挫折、缺乏毅力,進而存在著懶惰、怯懦、自私等缺點。這就要求學校教育應充分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方法,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通過多種形式及途徑,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和人格魅力,引導學生掌握「自我意識、自我激勵、情緒控制、人際交往、承受挫折」的基本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充分運用學校教育資源,通過激勵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生活和交往中能以積極的心態、滿腔的熱忱、平和的心理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事情,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所以培養中小學生健康的成功心理不僅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更是當務之急的工作。怎樣培養中小學生健康的成功心理呢?
一、創設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良好的環境直接塑造著學生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創設良好環境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必要途徑。
1、聯系學生的心理實際,編寫系統的校本課程。實踐證明,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學生的思想實際不可能完全相同。如何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是有效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關鍵。為了系統的引導學生進行人格的自我評價,情緒的自我調節,性格的自我塑造,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從事學習、生活和交往,研究及編寫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課程,既能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心理知識教育又能開展心理素質培養,是值得倡導的現代教育研究課題。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無論是物理的,還是人文的,對人的心態有很大影響。生活和學習在整潔、衛生、綠化、美化的校園,能使人心情舒暢、愉悅;教室里張貼的科學巨匠畫像,能激發人積極向上、奮發進取;文明禮貌語言的使用,能營造和諧融洽的人際氛圍;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校園廣播、壁報,能使學生汲取更多的營養。反之,生活在一個惡劣的、充滿視覺聽覺上污染的環境,必然使人厭惡、焦慮、煩燥、緊張不安,甚至會導致行為上的偏差。所以為了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的積極影響是很有必要的。
二、 開展各項心育活動,提高學生心理品質
現在的學生遇到的心理問題都有其共同特點,主要有:1、學習問題,包括學習困難,成績落後,考試焦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2、人際交往問題,包括人際關系問題,異性交往問題和家庭關系問題。由於自身的某些原因,性格上或是沒有掌握好人際交往技巧,和同學之間相處不和諧,要麼關系冷淡,凡人不理,要麼關系緊張,劍拔弩張。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獨生子女從小養成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別人都要圍著自己轉,沒有學習和別人交往的技巧,容易和人發生沖突或交往不當。異性交往似乎是青春期階段學生和教師的永恆話題,現在也是一樣的備受學生關注。家庭中和父母的關系也越來越多的被學生們提出,認為父母不了解自己,干涉自己太多,從一系列的由於父母監管過嚴,孩子殺父母的事件中我們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更多的探討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3、自信心、自製力、情緒控制等問題,這些應該算是一些常見問題,是學生們成長的一部分,反映出他們更多的關注自己,感受自己,渴望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質。
針對這些共同的心理特點,教育工作者應改變以往工作總結式的班會特點,逐漸滲透心理輔導內容,以學生關心的心理問題為主題,互相探討。
一是定期召開主題班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主題班會《欣賞和贊美別人》,從為什麼欣賞別人,如何欣賞別人等方面進行討論後,讓學生通過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引導他們正確的認識他人,對待他人,與他人和睦相處,向他人學習,克服妒忌等不良心理,樹立正確的心態。從學生的感性問題入手,諸如學習問題、交往問題、自我保護等,分層次設計問題,設置特殊情境,讓學生分組討論,使學生對自己關心的問題有一定的了解。
二是定期舉辦心理講座的開展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針對學生開展的教育。主要為高一年級的學生講青春期教育,側重於生理方面,對於一些青春期身體保健,應注意的常見病症應有詳細的講解。心理老師為高一年級的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講座,包括有生理方面,性意識方面及自我保護等內容。通過講座形式,使學生們了解更多關於青春期不同階段的知識,揭開一些困擾自己又難以開口請教的問題,起到青春期教育普及的目的。第二部分是針對教師的培訓。作為一名教師應如何看待學生,如何尊重學生的人格、獨特的個性,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和學生成為朋友,加強師生間溝通等,使全體教師樹立現代學生觀,如何從心理角度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第三部分是對於家長的教育。為了使家庭教育能更好的配合學校教育,對家長的心理教育指導也是非常關鍵的,為此我們可利用學生家長會為家長們作心理指導講座,指導家長正確認識孩子的心理問題,如何和孩子溝通,怎樣從心理角度做孩子的教育等等,使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了解,為學校的心理教育工作的更好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輔導
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輔導是團體咨詢在學校教育的擴展,它可以是以講座的形式面對全校或某個年級的學生進行輔導,也可以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以班級授課制為組織形式進行的,有利於列入學校教育工作安排,有利於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它面對的是絕大多數心理健康的學生,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與生活實際,有計劃地安排教育內容,就心理健康的知識及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指導,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又能有效地有針對性地解決一些現實問題,維護學生的健康心理。由於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具有上述優勢,所以它成了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主要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不同於其它學科課程,它不是心理學的教學,掌握心理學的有關名詞概念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心理學的運用,即運用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和心理發展實際,以課堂教學的形式,直接影響和干預他們現實的心理狀態。一方面要講授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了解什麼是健康的心理,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惑怎樣進行自我調適以及怎樣維護自己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已經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帶有普遍性的困惑與問題進行指導和幫助,既要解決學生中的現實問題,又要有效地防止新的問題產生。所以我們強調在教育實踐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必須防止學科化的偏向。
同時我們還應看到,人的感受與體驗是在實踐中獲得的,心理狀態是人的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碰撞的反映,心理狀態的變化和改善也只能在實踐和活動中實現。所以在教學進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要以實踐和活動為基礎展開,除了一些必要的知識需要講解外,主要是以群體參與性的活動形式為主。在教學內容上,一方面我們強調心理素質各個方面的水平都要呈螺旋式上升與提高,內容要有一定的系統性;另一方面每堂課的具體內容要具有針對性,要針對學生中帶有普遍性的典型的問題或困惑,即貼近學生實際,因為我們並不強調學生應得到什麼結論,而是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態。在教學組織上,學生是積極參與的主體,教學效果如何取決於學生的參與度,取決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否真正地調動起來;教師是指導者,以正面引導為原則,組織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與體驗。通常以個案導入引發學生的內心活動,可創設某種模擬情境,讓學生實際感受;也可以組織討論,讓學生充分訴說或在辯論中明理。
以活動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必要途徑,也很受學生歡迎,但如何提高其實效的問題應認真考慮。活動課上熱熱鬧鬧,課後學生一無所得,這不是我們所希望的結果。作為指導教師,准確地把握活動目的和有效組織活動進程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著眼點必須放在學生的感受和體驗上,感受與體驗越深,教育效果越明顯。同時要營造一個群體互動的情境,就學生切身關心的問題或可能出現的問題充分地傾訴並展開熱烈的討論,在互動的情境中溝通、分享,從而使學生的心理狀態得到調節與改善。
在學校里,由於最熟悉最了解自己學生的人是班主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組織和教學一般由班主任承擔,但也有由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承擔的。一般每周一節,利用班會、思想品德課或思想政治課、社會實踐或活動課時間安排,課時可長可短。
除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外,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要充分利用校園環境中的宣傳陣地,如在校園廣播、黑板報、壁報、校園期刊(學生手寫小報)等,開辟心理健康園地,讓關心心理健康成為全體學生自己的事。
四、面向學生個體進行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學生面對學習的壓力也隨之增大,可能出現青春期躁動和一系列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他們迫切需要專業心理輔導來擺脫這些不良情緒。學校的心理咨詢工作應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開設電話咨詢、信件咨詢、學生個體咨詢及家長咨詢。在心理咨詢過程中,我們力求相互信賴,注重情感,並在十分融洽的氣氛中診斷症結,擬訂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人格的自我評價,情緒的自我調節,性格的自我塑造,以獲得心理疏導的圓滿成功。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從事學習、生活和交往。
面向全體,照顧差異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當個別學生在自我發展、課業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碰到心理障礙,感受到強烈的心理困擾時,或個別學生因心理障礙困擾而出現行為偏差傾向時,就需要學校專門的咨詢人員進行咨詢和指導。心理咨詢,一般要求由專業人員擔任,他們具有必需的心理科學和教育科學知識,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教育技巧,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在學生中有較高的威信。在心理咨詢中,教師必須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學生,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的心情,體察他們內心的苦惱,協助他們解除心理困擾,解開心頭的疙瘩,跨過障礙,恢復情緒上的平穩,順利度過當前的心理危機,從而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學校心理咨詢和社會醫療機構的心理治療不同,後者的主要對象是精神性疾病患者和心理疾病患者。而在學校心理咨詢中,前來尋求幫助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心理基本健康並關心自己心理健康的,只不過現在遇到了難題,心頭的疙瘩解不開,對周圍的人以及對自己又不相信,持有一種懷疑和否定的態度,故而前來尋求幫助。所以從觀念上講,教師不能把學生當成「病人」,防止心理輔導醫療化的傾向,要把來訪學生看成是心理基本健康的人,滿腔熱情地關心和接納。反之,學生可能會心存疑慮而不會來,或者即使來訪,他所抱的希望也不會多大。
以同情、理解、體諒的態度傾聽學生傾訴自己的苦惱是關心和接納的第一步。心理咨詢的指導效果如何首先取決於學生是否完全地、完整地向教師吐露心中的困惑與苦惱,如果教師能熱情關注,以同情、理解和體諒求得共感後,學生的親近感更為強烈,從而把教師當作知心人,毫無保留地敞開內心世界。有時學生的訴說不完全、不完整,或者只說了一些表面現象而未觸及心靈深處,這不利於教師針對性的指導,因而又需要耐心的啟發和引導。一方面可以採用開放式的提問,廣泛收集有關信息,另一方面也要作出必要的承諾,隱私保密,不向外傳(對有可能出現惡性變化傾向的需要向有關方面轉達或通報)。要幫助學生解除顧慮,讓學生勇敢地坦誠地談論自己的問題,這樣才能了解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教師在心理咨詢中起主導作用。為了保證咨詢的方向性、實效性,教師要運用教育機智有效地把握咨詢進程,即在傾聽時要迅捷地思考,如採取什麼方式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成因、如何設計咨詢會談過程、如何通過會談幫助學生澄清問題解決問題、根據實際准備安排幾次會談等,並隨時調控咨詢進程。心理咨詢是一種雙向活動,當學生傾訴內心困惑後要和學生一起分析困惑或苦惱的成因。學生心理困惑的成因有的比較單一、明顯,有的比較復雜、隱蔽;有的是現實引起的,有的則有歷史淵源。對單一的明顯的成因,可直接讓學生自己說出來;對比較復雜的也不明顯甚至有其歷史淵源的成因,教師和學生就要共同分析。教師的分析要因勢利導,逐層深入。同時要掌握學生的一些背景材料,如學生是否在單親家庭生活的、以前是否受到過傷害、家長對他的學習壓力怎樣、社區環境的影響如何、最近有無遇到突發事件等,這樣能使成因分析透徹,使學生口服心服,有利於下一步的指導。指導是以會談形式進行的。根據學生的問題,在分析成因的同時就可以提出或和學生一起探討如何澄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案與策略。在幫助學生作出抉擇前,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解決抉擇過程中的內心沖突,因為這個解決過程需要學生自己反省,這種反省就是追根溯源,實際上仍然是成因的分析。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的各種影響可能是產生心理問題的成因,但作為主觀方面,心理問題總是由個體的一些不合理的認識引起的,改變認識的過程就是調適過程。學生只有通過自省後才能看清自己心理問題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認識,從而在教師的指導下建立自己的合理的正確的認識,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所以在會談中啟發學生展開積極的思想斗爭,引導他們作出正確的抉擇,是心理咨詢的關鍵所在。咨詢效果的觀察也十分重要。會談過程中要通過對學生語言、表情和形體動作的觀察來分析指導效果,控制咨詢進程;同時在咨詢後也要通過對學生言行舉止的觀察來看他的心理狀態改善得如何,如果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教育成效,就要繼續安排咨詢指導。
總之,中小學生正處在自我教育力量逐漸增強,他人教育力量作用逐漸減弱的「換檔」關鍵期。抓緊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他們健康的成功心理,使他們具有健康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對待生活積極主動,樂觀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強,不怕困難和挫折,具有適應各種生活環境的能力,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天職。

⑦ 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培養

表揚與開發

⑧ 中學生為什麼要培養良好的心理

中學生是青年人心智成長的重要階段,是以後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⑨ 中學生良好情緒的培養方法

  1. 敏銳覺察情緒。敏銳地覺察情緒就是能夠自我覺察、了解自己當時的主要情緒,並能予以命名,且大概知道各種感受的前因後果。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了解自己的情緒:

    (1)了解自己的個性特徵;

    (2)了解自身成長經歷及早期經驗;

    (3)反思自己的情緒狀態。

2.平和接納情緒狀態。以平和的心態接納發生在生命中的一切,負面情緒也有它存在的價值。坦然接受自己的情緒,不苛 自己、不過於追求完美,以平常心來面對自己情緒上的波動。

3.正確調整情緒。善於及時調整自己的不良心態。其中包括能夠保持一個正確的理性認知;善於採用多種方式及時宣洩自己的情緒;在遇到生活中的挫折時能夠積極地自我暗示;或使自己的情感升華。有效控制情緒的方法包括:

(1)宣洩:採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人的情緒體驗充分表達出來。如放鬆訓練、氣功、瑜伽等。

(2)轉移:從主觀上努力把注意力從消極或不良情緒狀態轉移到其他事物上去的自我調節方法。

(3)調節認知功能:主要是運用艾利斯ABC合理情緒療法合理改變認知。對自己習慣化的思維方式進行重解,看到問題的不同角度,以更寬廣的視角理解自己和他人。

(4)積極的自我暗示:運用內部語言或書面語言以隱含的方式來調節和控制情緒的方法。

4.有效表達情緒。學會正確表達、合理宣洩情緒。在恰當的時候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體驗。不要把情緒隱藏在心裡,情緒不會因為壓抑而消失,累積的情緒越多,心裡的壓力就越大,總有一天會爆發出來。有效表達包括:

(1)選擇恰當的方式;

(2)進行完整客觀的情緒表達。

5.保持和創造快樂的情緒。我們可以通過陶冶性情的藝術類興趣愛好、身體鍛煉、創造愉快的生活環境等來保持和創造積極快樂的情緒。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的心理培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