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莆田二中的老師是剛去管的嚴還是一直都管這么嚴高一新生。
看老師了,看他是怎麼樣的老師····有的老師剛開始給下馬威,以後就慢慢溫和了
B. 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學的辦學特色
體育強校,百年傳統
早在1898年,莆田二中前身哲理中學蒲魯士等美籍校長將西方體育引進來,從那時起,哲理中學就把體育列為正課,開設了籃排球、田徑、體操等項目。1908年,校長曾學理還兼任體育教師,親自教授田徑知識與技術等,決定每學期舉行一次校運會,規定每位學生選報兩個項目參賽。在當時,這些體育項目活潑新穎,成為師生課余最喜愛的活動,體育很快在校內形成群體活動,從中涌現一批體育尖子,到二、三十年代,哲理中學在莆田最早涌現體育新星。1921年夏,程天泗等四位學生被縣里選派參加全省聯合運動會分別奪得跳高第一、二名,1925年吳德懋代表中國參加第七屆遠東運動會,獲得五項全能冠軍,為祖國爭得唯一一塊金牌。由於幾任校領導重視體育工作,哲理中學從三十年代起幾經發展,在全縣乃至全省,已成為一所體育強校,在體育比賽中,一直名列前茅,「旋風」排球隊成為聲震全省的一支勁旅。1934年省運動會,哲理學生林啟仁榮獲十項全能冠軍和標槍第一名,唐元柳獲標槍第三名。 40年代,威震京滬的莆田田徑訪問團以哲理中學為主力,歷時56天,連戰皆捷,轟動全國體壇,成為中國體育史上破天荒的壯舉。1946年夏,美軍一支籃球隊途經莆田,一到就下「挑戰書」,該校「旋風」隊昂然迎戰,二戰皆捷,打得美軍目瞪口呆,當時莆田城可謂萬人空巷,大快人心。哲理中學為莆田體育發展首開先河,堪稱「田徑之鄉」的發祥地。
建國以後,在黨的領導下,莆田二中更加重視體育工作,田徑活動開展更為普遍,名將高手也層出不窮:跳高三星王國忠、黃壽鏘和陳文藻先後打破舊中國紀錄;陳鍾元又獲第一屆全運會跳高冠軍;60年代李玉鳳的自行車競技多次打破全國紀錄,榮獲亞洲新興力量運動會兩項冠軍;李元璋作為「文革」後第一批田徑健將,是國家隊跳遠名手,多次訪問歐、亞、非三洲,為國爭光;鄧建才也被選進國家田徑集訓隊……。所有這些,使莆田二中成為名聞遐邇的體育強校,1973年學校遷入新址後,體育又有新發展,出現「領導重視、教師關心,社會支持、學生自覺」的生動局面,學生體育鍛煉達標率達93%,先後被共青團中央授予「活躍的中學生活先進學校」,被國家體委、教委評為「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先進集體」、「霍英東發展體育基金會學校獎」,被中國田徑協會授予85-87年「全國雛鷹起飛獎」,96年國家體委、國家教委授予「全國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准施行辦法》先進單位等。同時,體育尖子輩出,1984年在全國第三屆中學生運動會籃球分區賽獲男子組第五名和精神文明獎;1986年獲全國「田徑之鄉」實踐田徑分區賽第一名(總評第二名),1987年蟬聯冠軍;男籃在全國第三屆中學生運動會中獲精神文明獎;1997年全國少年籃球賽獲第四名。十幾年來,學校派出學生參加全國賽,54人獲前八名,112人成為國家二級以上運動員,其中運動健將級運動員各3名,為高等院校輸送271多名合格體育新生,被省教委、省體委定為「培養高水平運動員」試點學校。 1991年9月,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來莆田二中視察時,欣然親筆題詞:「全面發展,學有特長」這是對學校體育工作輝煌的歷史與注重師生素質提高的肯定,也是對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指明了方向。 自1988年起至今,莆田二中學生體育達標率,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近三年來超過94%,這是推行「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育人目標、提高素質教育的豐碩成果。同時學校還始終把體育教育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在培育學生心理素質上下功夫,如庄嚴升國旗制度;奧運健兒事跡報告會;重大活動中大型的體育比賽;培養「團結、競取」精神的600位師生參加的藝術周拔河、乒乓球、負重跑、籃球、排球賽,「五一」、「五四」以「亞運」、「奧運」為主題的歌詠比賽;火炬環城越野跑、石室岩與東圳水庫春遊計千人次,「六一」節800多人參加的游園活動中繞圈、打籃球、打乒乓球、跳木馬賽;暑假學生幹部夏令營中爬山、游泳賽,一年一度1千多位高一新生為期一周的軍訓;培訓400多位女生組成的藝術團體操為莆田縣首屆藝術節獻演;徒步行軍考察江口僑鄉;與貧困鄉的平海東湖中學「手拉手」活動;「愛我二中、美該校園」的簽名活動和建設校園的勞動鍛煉等等。通過這些豐富多樣、全體學生參與的活動,著力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從體育角度不斷開掘美育的廣度與深度,錘煉與培育他們成為具有壯美體魄。身心健康的「四有」新人!2005年又獲得貫徹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
C. 莆田二中怎麼樣
好百年名校。莆田二中創辦至今已近一百四十周年,回顧本校歷史,創業維艱、經營良苦、滄桑巨變,令人亦多景仰,亦多感奮。本校創辦於1878年(清朝 光緒 年初期),初名培元書院,租賃城內坊巷「奕世金紫」民房為校舍,設備簡陋。1890年,美國人蒲魯士和夫人蒲星氏奉派來莆任校長,經他倆悉心經營,學校規模日益擴大。1898年,光緒推行新政,廢科舉、興學校,培元書院應時改名西學堂(即西學齋)。1899年,美國人高德里來莆接任校長,在莆田縣 朱紫鋪和倉邊巷之間闢地數十畝為校址,建起三層樓房一座,稱映雪樓。1902年,學校改名哲理中學。始建於1878年,1952年改名為「莆田第二中學」並沿用至今,1956年被確立為省重點中學,1997年被評為福建省「省一級達標中學」。
莆田市二中新校區,均按國家示範性高中標准配置,佔地面積233.7畝,可容納5000人。 建有教學樓13259平方米(教室90間)、學生宿舍26500平方米(500間)、圖書館3170平方米、辦公樓4800平方米、實驗樓6635平方米、綜合樓7800平方米、交流中心2956平方米、食堂5500平方米、體育館5600平方米、標准游泳池一個、淋浴房550平方米、籃球場16個、雨蓋跑道1120平方米、
人工湖景觀2000多平方米、標准體育場一個、配電房及其他附屬設施工程總建築面積近8萬平方米,教育教學設備 均按國家示範性高中要求配置 ,總投資約1.6億,為興化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位於莆田市荔城區 荔城北大道。莆田二中是超百年名校。新校區於2004年2月動工,2005年3月順利搬遷。學校佔地面積233.7畝,按教學、生活、運動三個功能區域設計建設,20多幢建築布局合理,可容納5000人。
D. 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學的歷任領導
莆田二中歷任領導沿革表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謝錫恩,美國人
阮國興,
薛承恩 倡辦者回 1878-1890 蒲魯士,美國人 創辦人 1890-1893 蒲星答氏,美國人 校長 1893-1898
1904-1905
1909-1916 高德理 校長 1899-1904 章哲明 校長 1905-1909 程奮鵬
曾學理
愛立樞 校長 1916-1918 章文新 校長 1918-1927 劉金標 該校首任華人校長 1927-1929 黃俊英 校長 1930-1949.08 宋慶嵩 代理校長 1949.09-1950.08 黃益三 校長 1950.09-1969.12 楊國華 副校長 1952.10-1953.08 孟 津 第一校長黨支部書記 1954.05-1956.07 王慶忠 朱金先戴文鎖校長曾加華校長2015年-
E. 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學的發展歷程
清光緒四年(西元1878) 美國 基督教衛理公會興化年議會和美以美會 美國傳教士 美國人謝錫恩等合設培元書院於城廂 坊巷, 系興化境內第一個新式學堂, 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改名培元西學堂,遷址城廂區倉後巷, 美國傳教士美國人 蒲星氏任監督(校長), 光緒三十三年培元學堂改稱哲理中學堂。 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美國基督教衛理公會興化年議會設福音書院於城關坊巷,教讀《聖經》、「四書」、教會史。 民國3年(西元1914)福音書院改稱興化道學校,民國22年,西元1933年和哲理中學合並。
1948年莆田哲理中學--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學前身70周年校慶 ,當時國民政府副總統李宗仁為該校 題詞賀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孫科、 立法院副院長陳立夫 、司法院院長王寵惠、行政院副院長吳鐵城、國防部部長何應欽、 教育部代部長陳雲屏、 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等為莆田哲理中學題詞祝賀。 學校亦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學建校130周年校慶慶典刊 紀念冊》--崢嶸歷程、開放傳統。 莆田二中校內檔案
1952年學校由莆田縣政府接辦,改名莆田第二中學。黃益三任校長。孟津、林文藩先後任黨委書記。1949年以後,學校蒸蒸日上,又興建了科學樓,教學法樓(東風樓,勝利樓)等,擴大了運動場,分上中下三片,師生人數逐年增加,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建國後的前十七年(1949-1966),培養
高中畢業生達3000多名,等於建國前70年的總和(1879-1949年),辦學成績突出,社會聲譽極佳。
1948年莆田哲理中學--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學前身70周年校慶,當時國民政府副總統李宗仁為該校 題詞賀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孫科見圖片,--《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學建校130周年校慶慶典刊 紀念冊》--崢嶸歷程、開放傳統。 莆田二中校內檔案
1956年,被評為福建省省重點中學。1950年以前師生每年組織下鄉支農, 學以致用,既拓展了視野,又得到鍛煉,受到農民的歡迎,得到社會贊譽。「文革」期間,莆田二中校址被占。 1969年,莆田二中被迫停辦。經心系教育有識之士多方奔走呼告,七十年代初遷址莆田市城廂區西郊楊梅山重建。
1973年,黃金溪奉調來莆田二中主持重建校園工作。在一片楊梅上上師生同心協力,幾經艱苦奮斗,校園從小到大,從簡陋到完備,復甦迅速,後來居上。經十幾年重興復業,校園佔地六十四畝,校舍建築面積達一萬四千多平米,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綠樹、紅花相應成趣,同舊址相比,新校園地盤更大,風景秀麗,居市區而靜謐,是師生教學、生活的樂園。福建省政府和社會力量的關心和支持是這個時期學校迅速發展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2005年3月學校搬遷於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溪白村新校區。學校佔地面積233.7畝,可容納5000人,學生全住宿。建有教學樓13259平方米(教室90間)、學生宿舍26500平方米(500間)、圖書館3170平方米、辦公樓4800平方米、實驗樓6635平方米、綜合樓7800平方米、交流中心2956平方米、食堂5500平方米、體育館5600平方米、標准游泳池一個、淋浴房550平方米、籃球場16個、雨蓋跑道1120平方米、人工湖景觀2000多平方米、標准體育場一個、配電房及其他附屬設施工程總建築面積近8萬平方米,教育教學設備均按要求配置,總投資約1.6億。1926年閩中第一個黨團混合支部在莆田二中(初中部哲理中學)建立。哲理「十烈士」載入中共閩中黨史史冊。投筆從戎的學子眾多,軍銜中將2個,少將8個,有「哲理十將軍」之稱。
F. 莆田二中校長是誰
以前是朱金先,現在是郭德翊。
G. 莆田哲理中學就是莆田二中嗎
莆田二中的前身就是哲理中學。學校創辦於1878年,初名培元書院,租賃城內坊巷「奕世金紫」民房為校舍,設備簡陋。1890年,美國人蒲魯士和夫人蒲星氏奉派來莆任校長,經他倆悉心經營,學校規模日益擴大。1898年,培元書院改名西學堂(即西學齋)。1899年,美國人高德里來莆接任校長,在朱紫鋪和倉邊巷之間闢地數十畝為校址,建起三層樓房一座,稱映雪樓。1902年,學校改名哲理中學。30年代,學校已有10多座校舍,校門也從朱紫坊移到倉後程氏祠右,至此校園布局大體形成。1952年改名為莆田第二中學。2005年3月搬遷新校區,位於西天尾鎮溪白村。舊校區稱哲理中學。總之分為新舊兩個校區。
H. 莆田二中 什麼時候建立
莆田第二來中學之前身哲理中學自創建於1878年,
中華民國時期很吊,在整個中國東南沿海都很有名。
1952年改名為「莆田第二中學」,
1956年被確立為省重點中學,
1997年被評為省一級達標中學(莆田市第二所)。
2003年12月通過省一級達標中學復查
2005年3月搬遷位於西天尾鎮溪白村新校區。現在收入的重要來源是在梅山麓的老校區---民辦哲理中學(名義上已經不屬於莆田二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