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興寧市興民中學資料
興民中學簡介
興民中學創辦於1903年,校址在城內大巷裡李家祠一帶,初時稱興民學堂,是由清末秀才肖惠長倡辦,清末進士抗日護台愛國志士丘逢甲為首任校長的一所新型學校。1913年改辦為四年制中學,1923年定為三年制初級中學。1929年,興民、縣立、高級三間中學合並,命名為興寧縣立第一中學,原興民中學校舍為一中校舍的一部分,稱為北院,初中班級設於此。1956年,興民中學在現校址復辦,1970年起增辦高中,並逐步成為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
從1978年起,學校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所制定的各項方針政策,制定了「以教學為主」的各項制度和措施,充分地調動了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學校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不斷完善。1985—1986年,上級撥款14萬元,旅港同胞李發、陳日章、張丙海、李育松、王冶東、陳橋新等先生慷慨解囊,共投入26萬元建成了先賢樓;1986—1988年間,香港嘉應商會會長劉宇新先生與曾憲梓、羅煥昌等18位先生,籌集港幣80萬元(其中劉宇新先生贊助35萬元),重修了學宮的大成殿,重建了文峰書院和戟門;1989—1991年,劉宇新先生又獨資40萬元港幣,改建了尊經閣,建造了尊師樓,並將學校園改建為愛生樓;1991—1993年學校投入67萬元拆除原膳堂建造了綜合大樓;1997—1998年由李學淵之子李祖慧先生認捐100萬元,多方籌資共投入270萬元拆除明倫堂,建造了綜合性辦公大樓——學淵樓,由劉宇新先生捐資10萬元拆除原科學館建造了宇新讀書亭;1998—1999年投入147萬元拆除靠近南街居民的一棟舊教學樓,並在原址重建一棟新教學樓;2000—2001年投入500多萬元購買了連接運動場南端,佔地6000多平方米的興寧市印刷廠整體,並把主樓改造裝修成14個教室;2001—2002年投入近90萬元建造了高大雄偉新校門。此外,1988—1997年學校在校外共建造了4棟教師住房。
現在整個校園終年綠樹成蔭、繁花掩映、環境幽雅。校內有古色古香的欞星門、狀元橋、戟門、大成殿、尊經閣以及飛閣流丹的讀書亭。其中大成殿是省級文物,殿內保存著清代康熙御匾「萬世師表」。校內還新辟了生物園、地理園、文化長廊以及素質教育專欄,文化氛圍濃郁,是」學院式、園林化」的求學育人的理想場所。新建的校門保持著明末清初的建築風格,紅牆綠瓦,美侖美奐,氣宇軒昂,是興城一大景觀。校內有分散的互不幹擾的教學樓5棟,綜合樓1棟,學生宿舍2棟,師生廚房1棟。圖書館藏書6萬余冊,各類報刊100多種。有獨立的標准足球場1個,羽毛球場2個,籃球場3個。 綜合樓裝備了一個階梯教室,兩個多媒體教室,三個計算機教室(各有電腦60台),一個課件製作室,一個語言實驗室以及一個用於教師培訓的計算機室。全校共有教職工217名,專任教師163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3人(含特級教師1人),中學一級教師98人;有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勞動模範5人、市級以上優秀教師10多人,組成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自2000年4月評為「梅州市一級學校」以來,學校緊緊圍繞「辦出水平、辦出特色」這一宗旨,高度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設置專門機構負責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成立文學社、文藝隊、合唱團、足球隊、籃球隊和各類學生社團。我校「南院」文學社刊物《興民文苑》至今已出版了148期,學生的優秀作文專集《採薇》亦已出版了五輯。文體活動多姿多彩,學校文藝隊多次代表興寧市參加省、市中學生文藝匯演並獲獎。學校重視藝術教學工作,做到「四到位」:領導到位、師資到位、教學設備到位、措施到位。去年高考,我校藝術類考生共有18人上省線,遙遙領先於其它普通完中。我校去年開設的初一年級音樂特色班,經過半年多的探索、實踐,收到顯著成效。特色班的學生在文體方面文化成績方面均遠遠高於普通班,真正達到了全面發展。
興民中學近百年來,為國家培養了萬千英才。如革命家陳坦、張中、鄧逸凡、伍晉南;著名烈士藍勝青、陳錦華;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著名科學家李善邦、李敦化;教育家王越、陳子明;著名電影藝術家袁文殊;美術家羅清楨;還有後起之秀數理專家柯惠新、解放軍高級將領柳河生、著名演員陳銳等都是從興民中學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可謂「桃李滿天下,美譽傳四海」。近幾年中考、高考,升學人數和升學率均位居普通完中前列, 2001年高考,省線入圍257人,藝術考生上省線人數為18人,居全市完中之冠;2002年高考又獲優良成績,高考分數上重點線的有10人,本科線的有95人,入省線人數達247人。另有30名藝術類考生參加考試,有20人入圍,達到了」低進高出」的預定目標,超額完成市教育局下達的任務,高考排名為全市第三。
B. 興民中學現任校長
如果是廣東梅州興寧的興民中學,校長就是刁仕良。
C. 興寧興民中學是農村學校還是城市學校
興寧興民中學,屬於市屬的學校,教師的工資待遇,同市內中學學校一樣。因為學校處在農村,如果屬於艱苦地區,可以享受艱苦地區的補貼。如果不屬於艱苦地區,不享受艱苦地區的補貼。
D. 想問興寧市 興民中學的校長是誰
興民中學 刁仕良校長
E. 興寧市興民中學校風怎麼樣
一中是考場,家炳是情場,興民是情場我讀書時是這樣講的。
F. 廣東興寧中考只考了530多,連興民中學都上不了,請問怎麼才能讀高中,就興民中學,有關系的或者能幫忙的速進.
運氣好點還能上沐炳,不過,華僑、寧中就可定行的啦 ...350?轉屋卡掌...興民中學 華僑中學都還有希望,不過這個分數不建議讀高中 沒有多大意義,即使...
G. 羅映球的個人履歷
1914年 出生於廣東梅州興寧寧新鎮大路村。父羅兆泉,泥水匠;母賴滿招,務農。
1928年 15歲,學刻印章。
1929年 16歲。1月至2月,魯迅以「朝花社」名義出版藝苑朝華畫輯《近代木刻選集》(一)(二),拉開紹介創作木刻的序幕。
1931年 畢業於以彩小學。8月17日至22日,魯迅在上海舉辦木刻講習會,標志中國新興版畫運動的開始。「九一八事變」,隨後日寇佔領東北三省,中國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運動。
1932年 考入興寧縣立一中,拜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為師(淵公當時兼任興寧一中、興民中學兩校學監),得到何老先生的悉心載培和教導。後畢業於國立西湖藝術學院,美術教師劉漢光輔導其學習中國畫,帶領出外寫生。
1934年 在永和補習館補習至1935年,期間,結識畫家傅思達,繪畫受其輔導。
1936年 開始在文宇小學任教。結識羅清楨,受其影響,開始木刻創作。在上海《大公報》發表木刻作品多幅,其中有一幅反映工人失業自殺的作品《失業者》。有作品《骨肉流離道路中》等。
1937年 「七七事變」,日寇全面侵華戰爭開始,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參與「興寧抗敵後援會」,繪制國難地圖等抗日宣傳活動。
1938年 在興寧義正小學當美術教師。暑假,與同學曾鐸良、羅文耀在興寧東門的立範小學舉辦三人聯展,畫展內容以宣傳抗日為主,大部是漫畫和一些木刻國畫。有木刻作品《作坊》。
1939年冬,羅映球有感於早年就讀興寧一中之時,自己不僅在思想上受到革命導師何子淵的熏陶和啟迪,而且在學業和生活上,亦得到何老各方面的關懷和接濟,感慨良多,特披衣秉燭,作《木棉報春》一幅,親手贈予自己革命道路的領路人子淵先生,聊表對淵公的崇高敬意。(轉贈勝天家兄,特贈子淵先生留念,弟惠〈繪〉像,一九三九年冬。紫房日照胭脂影,素艷風吹膩粉開,丁丑冬月映球畫)。並欣然接受淵公囑托,與子淵外甥王立會面,每周六指導王立木刻。
冬,與王立、王建華主辦了《詩與木刻》三期。【王立,廣東興寧人。1943年參加中國木刻研究會。曾任廣東畫院秘書長,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理事。何子淵第八的妹妹之長子。】
同年,大女兒出生。與原配陳氏生。6月下旬汕頭地區大部分淪陷,未淪陷的興寧、梅州市梅縣區遭日機轟炸。創作木刻《搶修敵機炸毀的橋梁》。
1940年 在梅州舉辦個人國畫展。啟文中學的校長觀展之後,遂生聘教之意。有木刻作品《強迫捐餉》。
1941年 在梅州啟文中學(1949年後改為隆文中學)任教。為啟中壁報繪制抗日漫畫。有木刻作品《在敵人的鐵蹄下》。受邀興寧防空指揮部畫地圖。刻了木刻連環畫《一個人的受難》發表在《防空季刊》上。出版個人畫集。
H. 興寧市興民中學的介紹
興民中學創辦於清光緒29年(1903年),校址在興城大巷裡李家祠一帶,初時稱興民回學堂,答由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蕭惠長創辦,抗日護台愛國志士丘逢甲為首任校長(聘),何子淵為首任學監(督學)的一所新型學校。1913年改辦為四年制中學,1923年定為三年制初級中學。1929年,興民、縣立、高級三間中學合並,命名為興寧縣立第一中學,原興民中學校舍為一中校舍的一部分,稱為北院,初中班級設於此。1956年,興民中學在現址復辦,1970年起增辦高中,並逐步成為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
I. 劉松茂的人物經歷
1981年7月起從事教育來教學工源作,至今已有24年。先後在一所小學(葉南鎮中心小學),一所初中(葉東中學),一所農村完中(寧中中學)和三所城內完中(興民中學、沐彬中學、興寧一中)從事教育教學和學校領導工作。1991年8月至今,歷任葉東中學校長、寧中中學副校長、興民中學副校長、校長、沐彬中學校長和興寧一中校長,2005年8月至今任中共興寧市教育局黨組成員、教育局副局長兼興寧市第一中學校長。1992年3月至6月參加廣東省嘉應教育學院舉辦的初級中學校長崗位培訓班脫產學習、1999年10月至12月參加廣東教育學院舉辦的完中校長崗位培訓班脫產學習、2004年10月10日至12月9日參加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舉辦的第五期全國初中校長高級研修班學習。
J. 興寧市興民中學的辦學特色
自2000年4月評抄為「梅州市一級學校」以襲來,學校緊緊圍繞「辦出水平、辦出特色」這一宗旨,高度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設置專門機構負責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成立文學社、文藝隊、合唱團、足球隊、籃球隊和各類學生社團。我校「南院」文學社刊物《興民文苑》至今已出版了148期,學生的優秀作文專集《採薇》亦已出版了五輯。文體活動多姿多彩,學校文藝隊多次代表興寧市參加省、市中學生文藝匯演並獲獎。學校重視藝術教學工作,做到「四到位」:領導到位、師資到位、教學設備到位、措施到位。2006年高考,該校藝術類考生共有18人上省線,遙遙領先於其它普通完中。該校2006年開設的初一年級音樂特色班,經過半年多的探索、實踐,收到顯著成效。特色班的學生在文體方面文化成績方面均遠遠高於普通班,真正達到了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