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指導學生修改作文
[推薦]2005年中考作文預測20題[2]
二十一
面對紛繁的生活,我們常常有許多感悟;當我們看見一輪紅日冉冉升時,我們也許會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氣蓬勃與旺盛的生命力,當我們看見葉子從樹上落下,我們也許會感悟到生命的短暫,而應該珍惜時光發奮進取……
朋友,你對生活有什麼感悟呢?請以《感悟——》為題 寫一篇文章。要求:
1、在「感悟」後面的空白處填一個詞或短語。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書寫清楚,600字左右。
〔構思綱要點撥〕
「感悟」後面所填詞語可經是動詞(動詞短語),寫對某一種活動的感悟,如「感悟踢球」;也可以是名詞(名詞短語),寫對某一事物的感悟,如「感悟飛瀑」,或對某一段時光的感悟,如「感悟高三」;甚至於可以是形容詞,寫對事物屬性的感悟,如「感悟美麗」,敘寫自己對美麗的感覺、感受與領悟,說明什麼是真正的美麗。
寫議論文必須以具體形象為也發點,以對基本一形象的感悟,闡發為主要內容。比如《感悟花芽》可以寫自己面對花芽時產生的聯想,表述自己「願做小小的花芽,讓風雨的洗禮催開成功的花朵」的觀點,然後以別人看來「花芽太小」「花芽太嫩」「花芽太弱」三句話,分別引出若幹事例——有志不在年高的事例,年小位卑也能為國爭光的事例,論證花芽雖小、嫩弱,但歷經奮斗磨練,定能催開成功的花朵的道理。
寫抒情散文必須讓自己的情感與具體形象(細節)水乳交融。比如寫《感悟高三》,構思時高三學習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會浮現在眼前。寫什麼?高三生活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可以根據高三生活的一些特點,選取典型細節,在還將有敘夾議中抒發感情。
寫記敘散文或小小說必須設置情節,安排人物。人物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她)」,情節(或者說人物的命運)是文章的「感點」,人物的「感悟」一般在結尾「畫龍點睛」,但高明的寫法可以讓人物的感悟貫串在整個情節,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二十二
散步的時候/我走直路/兒子卻故意/把路走彎/我說/把路走直/就是捷徑//兒子說把路走彎/路就延長
要求:根據本詩的內容,聯系實際,寫一篇抒發你對自己的人生路的感受,或闡發你對人生路的看法的文章。
注意:1、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2、題目自擬。
3、不少於600字。
二十三
閱讀,已經融入我們中學生的生活之中,於你而言又如何呢?請寫一篇文章,可以描述你自己的閱讀故事,可以抒寫你自己的閱讀得失,也可以介紹你自己閱讀的習慣方法,或是你閱讀的體驗認識……
注意:1、文章要緊扣「閱讀」這個話題,中心要突出,2、題目自擬3、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4、600字以上。
二十四
樹的年輪,一圈一圈……是誇父赤足刻下的腳印?是春蠶銀絲紡織的花環?是歷史留下的印痕?是風雷灌制的唱片?樹的年輪,引我浮想聯翩……
要求:1、題目自擬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於600字。
二十五
請以「歌曲」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1、文章內容只要與歌曲有關都符合要求2、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發表議論,抒發感情,展開想像,但不可以寫成詩歌;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
二十六 門
提示語:門,我們每天進進出出,人的一生也會進進出出各種各樣的「門」,但我們有時卻入不了「門」有時又出有了「門」;有時摸不著「門」,有時打不開「門」;有時希望關著「門」……它給我們帶來多少喜悅、多少煩惱、多少啟迪、多少警策。
要求:1、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內容具體,要運用聯想和想像3、不少於600字。
二十七
春天,不單是四季之首的名詞,春天,與美好在一起。
挨過漫漫嚴冬,人們希望春光永駐;聽著諄諄教誨,人們感覺如坐春風。春暉,為詩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圖畫洋溢微型機。
孩子們唱著春天的歌謠,老人們喚出青春的記憶……即將告別高中學習生活的你們,處在世紀之交的青年人,又是怎樣感受「春天」,怎樣思考「春天」的呢?
請你寫一篇作文,傾聽自己的心聲或講述「春天」的故事。
要求:1、作文取材不加限制。題 目自擬2、內容要具體,寫現實,想未來都可以。3、除詩歌外,不限文體;全文不少於600字。
二十八
梵文《百喻經》里有個故事,說一個愚人要住三層樓,卻不讓匠人造底下兩層。錢鍾書先生曾引用這個故事,說明學術研究不能一味追求那種飄飄凌雲的空中樓閣。但在文學世界裡,空中樓閣又確乎是不可缺少的。我們高一的語文課本里有一篇課文就叫做《我的空中樓閣》。
請以上面的話題為范圍,自所題目,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不要寫劇本和詩歌。
二十九
培根在《談憤怒》一文中提到;「怒氣就好像傾塌的房屋,它在其倒下的地方留下一片廢墟。」我們身邊常見到發怒之類的人和事,自己也有此類感受。
請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題 目自擬,文體不限(除詩歌外)。
三十
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橋。通道上,石橋、板橋、人行天橋;公園里,廊橋、花橋、九曲橋;以至邊結人際關系,締結美好情緣的「心橋」「鵲橋」。這一道道的風景,可許演繹著感人肺腑的故事,或許傾訴著令人難忘的情思,或許寓含著耐人尋味的哲理……面對它們,你會想到什麼呢?
請以「橋」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三十一
請以「盼望」為話題 ,寫一篇作文。如;海峽兩岸的同胞盼望骨肉團圓;年邁的父母盼望出門遠行的兒女常回家看看;高考考生盼望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等等。可以記敘、議論、抒情,也可以發揮想像,編故事,內容不限。
要求:1、題目自擬2、除贊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於600字。
三十二
也許你聽過海浪拍擊堤岸,也許你聽過山風掠過林梢,也許你聽過燕語呢喃。也許你聽過雨打芭蕉……這自然的歌聲,會引發你想些什麼?是你本色的學生生活,還是你傾心自然的一段旅程?是你對自然朴實人生的追求,還是對人類與環境關系的思考……
請你寫一篇文章,注意:
1、內容必須與「自然的歌聲」有關,可以從題干中選擇一個角度,也可以選擇新的角度。2、自擬題目3、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4、不少於600字。
三十三
風,有自然界的有人類社會的;有的可愛可親,有的可怕可鄙……
請以「風」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三十四
人生難免會有許多的遺憾;一個單位,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請你以「遺憾」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三十五
根據下面材料和要求作文
「木桶理論」是現代管理科學中的一個概念,一個木桶的容水量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其他的木板即使長出許多也沒有價值,要增加木桶的容量,就必須加長這塊最短的木板。
要求:從這個理論中得到什麼啟示?聯想自己、周圍人或社會上的事物,寫一篇議論文,不少於600字
三十六
美國阿拉斯加一個自然保護區有一種稀珍的鹿種,主人們為了使鹿群不受傷害,將狼、豹野獸捕殺光。從此,這些鹿置於沒有任何危險的「安樂窩」中,活動量逐漸減少,體質也越來越差,在瘟疫滸時大量死亡。後來,主人們特意從外地「引進」狼珍稀的鹿群為了生存,整天來回奔跑,體質和生命力逐漸增強。
要求:請依據提供的這段材料,聯系社會生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字數不少於600字。
三十七
人生幸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賜,也不是聽其自然所能成就的。……若是聽其自然所能成就,何以世界各民族的幸福不能一樣呢? ————陳獨秀
請以「幸福」為作文內容的范圍,寫一篇文章。要求:1、自擬題目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於600字。
三十八 又是————飄香時
無論經過多少年,往日的回憶依舊熾熱,曠野的風吹過窗欞,彷彿又聞到了那————的清香……
1、從花草植物中,任選一種填入所給標題及開關的空白處。
2、以此為開關,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三十九
閱讀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之中」為題作文。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中,那麼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中,那麼他就學會了自卑;如果一個防止了生活在鼓勵中,那麼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中,那麼他就學會頭腦平靜地生活。——《學習的革命》
要求:1、從所給材料中選擇一個加點的詞語或另外再選一個更適合你自身情況的詞語,填寫在題目的橫線上。2、不要寫成詩歌3、不少於600字
四十
材料1
鮮花張開小嗽叭感謝細雨:「是你把我滋潤得這般俊俏,這般美麗。」細雨閃著眸子說道:「說感謝還得先感謝春風媽媽,是她讓我這么做的。」
材料2 稻田裡,一派豐收景象,一個個稻穗長得非常飽實,但它們的頭卻垂得很低,眼睛總是望著根底。
要求:1、發揮合理想像,以《如果沒有——》為題,寫記敘文
2、記敘的內容要與材料寓意一致。
3、不少於600字。
〔審題導引〕
本題屬寓意型材料記敘文。材料的寓意就是記敘文的中心。這兩則材料寓意一致。細雨 讓鮮花去感謝春風媽媽,因為春風是春的使者;稻穗低頭望根,是因為她忘不了這片供給她養料的沃土。於是擴展開去,作為子女,不應忘記哺育我們成長的父母;作為中華兒女,更不應忘記培養我們的祖國。一句話,不能忘根。
⑵ 誰有初中生全方位作文的講稿,或者其他的名師的作文輔導講座的材料(WORD形式)
發了!
[email protected]
郵箱多少啊?
⑶ 如何培養中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
一、目前學生自改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寫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寫作實踐中形成的。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積極思維的過程,也是將新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然而,經過多方面的觀察了解和思考,我發現學生不善於主動自改作文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⑴作文寫好後,學生對修改作文缺乏濃厚的興趣,缺乏熱情,缺乏自主性。
⑵字數不多,不知道如何才算寫具體了、生動了。
⑶沒有養成自主修改的習慣,很多時候依賴老師去修改。
⑷修改文章該從哪兒下手?從整體到局部還是從局部到整體?用什麼方法修改?學生有不少困惑。
二、對策
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強弱是衡量其獨立習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教學生修改作文,不僅能促進「寫」,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發展智力,增強寫作能力,而且能讓學生在不斷品嘗成功的過程中養成認真修改、勤於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一篇好文章,與其說是寫出來的,不如說是改出來的,那麼,作為語文教師該如何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激發興趣,培養自改意識
人的各種活動無不是由一定的動機引起的。學生的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學生自己改作文,首要的是必須有正確的、積極的動機作為內部的推動力,逐步增強自改的意識,從而最大限度地形成自改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對於自改作文,小學生心理上有著各種各樣的障礙,有的缺乏耐心,有的應付老師,多數學生抱著輕率的態度,寫完就算,不想修改。總之大部分學生缺乏正確的、積極的修改動機。所以要培養學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必須從激發自改動機、培養學生自改意識做起,並且要將這一工作貫穿於作文教學過程的始終。
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古今中外名人影響孩子。例如,歐陽修,古代文南中記載他「作文既畢,貼之牆壁,坐卧視之,改正盡善,方出以示人」。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就是幾經斟酌修改後才定下來的。歐陽修、王安石等一些古代大作家對自己的詩文都下那麼大的修改之功,這正告訴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絕不能輕視修改這個環節。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本班同學修改文章有趣的有效的實例,進行目的意義的教育,培養和激發學生修改的興趣;或通過正確評價賞識學生自改的成果,激發學生自改的積極性;也可以通過比賽形式,不斷地誘發學生自我完善自改作文的願望,等等。這些做法對於培養自改作文的興趣和意識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2、循序漸進,授之以漁
小學生自改作文意識和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的心理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萌發於低年級,發展於中年級,形成於高年級。而自改能力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發展、深化的過程。因此教師有必要把握三個階段的特點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低年級教學要重視語感的培養,多讀多悟多說多練,在讀中感悟語言規律,在說的實踐中不斷內化吸收,形成一定的修改意識和習慣。
中年級教學中首先教會學生修改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刪、增、調、換」法。修改訓練需要老師在閱讀與作文修改兩條線上訓練,經過多次反復訓練才能熟練掌握。
到了高年級,由於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同時、平行地增長,由於有了前面的蓄積與沉澱,加上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各種各樣的修改練習,就能為學生所掌握,形成他們自己的能力。同時為促進他們能力的發展,多組織他們參與一些寫作競賽、徵文競賽、讀書活動,等等,在實踐活動中得到磨練,成長起來。
3、務實求活,扎實訓練
所謂「務實」就是教師要整體把握《課程標准》對作文修改要求,把自改意識的培養和能力的訓練有計劃、有梯度地落實到教學中去,做到胸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求活」指的是教學方式的靈活多樣。
⑴局部入手。
從局部段落入手是初學寫作者常用的修改程序。初稿完成後,讓學生養成讀一讀的習慣,看看標點使用是否正確,有沒有錯別字,詞語搭配是否恰當,句子表達是否准確等。然後從整體著眼,看看中心是否明確,材料是否真實,段落、層次是否清晰,詳略安排是否得當等。
⑵即時點撥。
也就是學生作文時,教師不要閑著,要仔細巡視,發現個別學生作文中需要修改的地方,及時指出,或用符號畫出來,學生及時修改。發現普遍性的問題,則選擇合適的時候,把問題擺在黑板上,大家來探討議論,解決問題。
⑶下水示範。
下水示範就是領著學生學會批改方法。學生的習作交上來查閱後,找出共性的問題,選擇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或投影給學生,在課堂上修改,根據本次作文的重點要求啟發、引導學生自己修改,修改中,教師不要越俎代庖,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進行激烈爭論,在修改實例中自覺自主地獲得修改作文的知識經驗和方法技能。
⑷合作修改。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同學之間互相交換讀作文,看看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再進行修改,或請一位同學朗讀自己修改後的作文,小組對這位同學的作文進行評議,加以修改。
學生參與學習小組互換習作細讀,討論修改,他們既當「讀者聽眾」又當「評委老師」,學會指出習作的優點,又學會找出現問題或不足之處,在互評互議互改中,學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既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⑸讀讀改改。
讀,到少讀兩遍,可小聲讀,也可以不出聲。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就會發現。有些錯別字、漏字、筆誤及重復的句子,只要學生自讀幾遍就能發現並糾正過來。以有聲語言支持思考活動,有利於找出錯漏的字詞或標點,改正拗口的詞句,刪除重復的詞語,補充合理的內容,使習作達到文通字順。
⑹對話交流。
有時候,學生的作文寫得不夠具體,究其原因是主要是觀察事物比較籠統,不夠精細,這時教師與學生有必要面對面地對話交流,有針對性地指導,喚起學生對作文材料的記憶,再現當時的情景,認識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重新選材構思,安排詳略,修改後的作品就生動具體了。
作為語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作文自改能力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當然,小學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要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還要體現作文知識能力訓練過程的系統性和漸進性。
⑷ 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引導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訴真情
摘要:生活是多樣化的,每個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異彩紛呈的。讓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訴真情,做一個真人,這是我們老師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加以恰當的引導,引導他們在寫作文時要做到說真話、訴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達自己真實思想和心理感情為中心的寫作中發展和提高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把作文變成讓學生說真話、訴真情的一項活動,使學生愛寫作文,並通過作文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表面出自己的內心世界。關鍵詞:語文課程標准、文學、人學、品德修養、興趣、藝術價值、審美價值。正文:對語文老師來說,批改作文是令人頭痛的事情,倒不是由於任務繁重,而是在一個班級,五十多人,其雷同之多,其敘事抒情之假,令人疑惑不解,繼而不免產生了反感甚至厭惡感。在他們的作文中,我們看不出學生在想什麼,他們的生活到底怎麼樣……於是我們大聲指責學生:「你們為什麼不在作文中說真話?」然而,當我們沉下思緒,反省我們自己時,發現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學生不願把心裡話說給老師聽;可能是學生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造成思想一致;可能是學生有一種惰性;可能是老師不自覺的拿了一個套子去「套」學生的作文……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我手寫我口,一向是我們所提倡的。寫真話也是很重要的,這一點,在許多方面早已有體現,新《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寫作要「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的體驗」,老一輩教育家諄諄告誡「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若作文中假話連篇,虛情假意,又怎麼能「求真」,又怎麼能「做真人呢」?當然,要讓學生做到在作文中說真話,寫出生動活潑,有個性的作文,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做的工作非常之多,而其中,老師的工作影響最大。現在,我就本人在工作中的一些淺薄的體會談談幾點愚見。一、堅持激勵,激活學生寫真話的願望。想要讓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敢於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就要讓學生想寫,讓學生有強烈的願望。在這里,教師的思想必須超前,樹立起讓學生說真話的意識,從多方面去引導學生,撞擊學生的思想的火花,使學生樂於說真話,形成一種人人樂於說真話的氛圍。在課文分析及課外閱讀指導中,尤其是分析一些文字朴實、情感真摯的文章時,應注意引導學生鑒賞文中的真實情感的傾訴。在初中階段,有許多這樣的文章:《背景》、《回憶我的母親》、《我的老師》、《誰是最可愛的人》、《一面》、《紙船》……如果老師能在課堂上注意引導和灌輸,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並在作文中注意要說真話,只有說真話作文才能打動人,才是好文章。在作文訓練指導時,老師要注意激勵學生在作文中敢於說真話,敢於傾訴自己的情感,敢於袒露出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所謂文學即人學,作文也應該是心靈世界的展現。在作文中我們能真誠地敞開心扉,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真實地與讀者交流,讓大家一起分享快樂,分擔憂愁,那我們就不會擔憂作文寫不好,看上去令人頭疼。同時,我們還要鼓勵學生內心獨特的感受。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個性、興趣、生活經歷都不盡相同。因此,對外界也會有與眾不同的體驗與感受,在作文中如果我們能引導學生把這些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展現在作文中,又何愁出現「千人一面」的局面呢?在作文講評時,對學生習作中抒發自己真情實感,有自己獨特體驗的閃光點,都必須予以鼓勵、表揚,使他嘗到說真話的甜頭,樂於在作文中說真話。在學生的習作中,既有現實生活中積極美好的一面,允許存在消極陰暗低落的一面。只有這樣,我們的作文才會遠離「假、大、空」,我們的作文才會有活力。二、堅持訓練方式的多樣化,擴展學生說真話的內容空間。在作文教學中,應採用多種訓練形式,不斷翻出花樣,使作文教學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並在作文課中充分發掘學生的素材,擴展學生說真話的內容空間。首先,應注意開設情境作文課。在活動中激發情感,面對實情實景,師生在共同創設的特定范圍有組織、有目的、有對象的寫作,容易釀造氛圍,調動情緒,觸發靈感。比如在風中、雨中、雷中,或月下、花間、霞光里,寫一景緻;比如憑窗遠眺,寫遠山、遠天,那該是一種怎樣的境界;比如開展寫作「活動課」,報告、講座、演講、交流、討論、辨論、競賽、實驗、展覽等,變「單一」為「多樣」,變「靜寫」為「活寫」,這樣,又何愁學生思維不活,感情不真,作文不好呢?其次,在作文命題上注意創新。現在的作文題,很多是單一的、片面的。如《難忘的一件事》、《難忘的一個人》,有許多學生從小學寫到初中,反反復復,學生有何新鮮感,有何想像力,有何情感表述?長此以往,學生便應付了事。所以,要使學生說真話,作文題也應該多樣化,要吸引人。比如,看到新聞寫新聞評倫,從看奧運到歌頌奧運精神,從喜愛的明星到評價影視等等。這樣,題目吸引人了,學生自然喜歡寫,作文自會內容新穎,情感真實豐富。另外,老師還可以抓住一些機遇,讓學生寫一些應用類文章。比如,學生違紀了,讓他寫一份檢討,要求寫清楚事件,對自己的看法,並幫他修改,對其中成功之處提出贊揚;比如,學生心中有委屈,也可讓學生把心中之委屈用筆墨傾訴出來……這些做法,既可以讓學生反省自身,提高品德修養,又可以提高其作文積極性,讓他們了解如何說真話、訴真情,何樂而不為?三、堅持指導學生觀察,積累素材,廣開學生說真話的源泉。於漪說:「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要深入生活,體會生活,才會了解周圍的人和事、景和物,才會有所發現」。生活中有大量有趣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材料,如果不仔細去觀察、體驗、收集,很容易從我們身邊溜走。因此,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接觸社會,細心體驗,積累素材。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又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依據這些,在作文中應抓住時機,指導學生對觀察有直接興趣,勾起觀察動機。在我教《山中避雨》時,我想讓學生談一談「出色空雨亦奇」的感受並寫一篇短文,學生無甚材料,腦中空空,開始草草了事。在後幾天連續陰雨,我帶著學生在檐下、在雨中充分體驗雨中之趣,在作文時,學生寫作熱情與前一次截然不同,興趣盎然,寫作也輕松自然,作文也很具體生動。其次,養成觀察習慣。我讓學生對教室外面那幾塊地的莊稼進行一個周期觀察。學生以此為內容分別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連續作文,形成一個系列,這樣觀察的目的性就很強,學生也開始有意識的留心周圍的事物,結合自己細細的體驗,寫出內容真實,情真意切的文章來。再次,教給學生觀察方法。激發興趣,養成習慣只是第一步,關鍵還要指導學生怎樣進行觀察,即觀察方法。使學生有目的、有準備地去觀察。關於如何觀察,於漪老師在《於漪教你寫作文》中敘述得相當細致,於老師說:觀察要調動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認真觀察,讓觀察材料入目、入心、入耳,觀察要有序;觀察要細致全面;在觀察時要注意獨特發現,要注意主動尋覓;觀察忌籠統,不能大而化之,要拆開來看,拆穿來看。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就是按於老師講的去做,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不過我覺得要補充一點的是觀察時要注意聯想,讓觀察所得更加豐富。最後,學生觀察了,還要要求學生自覺地把觀察結果記載下來,其形式多種多樣,可以讓學生寫日記,可以寫隨筆,可以寫雜感,可以寫周記,反正,學生要把觀察所得記錄下來。現在,通過一段時間指導和監督,學生觀察自覺性較好,能主動觀察,每個人都能自覺地記載下來,每個人都在寫日記。四、堅持訓練以情感人,增強文章的情動力。真摯感情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因為它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誠」,而誠本質上是一種善,而善有「合目的性」的特點,也就是合乎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和願望。因為它是人類生存、社會進步、歷史發展這些人利益和願望得以實現的保障。而與誠或真摯相反的則是偽。即虛偽、偽作,顯然它屬於惡的范疇,而一切惡,都是人類利益和願望實現道路上的障礙和破壞性因素。與廣大人民的利益與願望背道而馳。正因為如此,善敢於在自己的旗織上大寫真誠二字,惡則要用偽詐作為自己的遮羞布;我們在很多情況下,是根據誠偽來識別善惡的。也正因為如此,絕大多數人從本能上就有嫌惡向善的感情和心理傾向。作品抑惡揚善、勸善懲惡,否定偽詐表現真誠,與人性的本質一致和相通,因此才會引起讀者強烈共鳴,從而發揮出巨大的感召力和沖擊力,使人受到強烈感染和打動。感情的真摯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文章作品的藝術價值或審美價值。列·托爾斯泰就認為,作者用他所見體驗過的感情感染了觀眾(或聽眾),這就是藝術。在他看來,藝術的價值要由它的感染力來決定,而這種感染力取決於作者的感情,特別是感情的獨特性、清晰度和真摯程度。其中真摯程度又是最主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為有了真摯也就有獨特和清晰;否則,感情虛偽,再獨特和清晰也沒有意義。不管托翁的觀點是否有偏頗,但觀賞戲劇、影視與閱讀的實踐告訴我們:對於戲劇、小說等文學作品來說,最高的評價莫過一個「真」字,包括表現生活的真實和作者、演員感情的真摯。這兩方面實際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東西,不能分割也不可分割的。就是一般的記敘、議論性文字,它們的教育作用的發揮,往往也要藉助於感染力和動情力,或者說,只有具備了動情力和感染力,才會有實際意義的說服作用或教育作用。所以有人說,感情的真摯在寫作中比什麼都重要。我們要寫出好文章,首先要有一顆赤誠的心,即一份真摯的感情,說真話、訴真情。作文和做人是一致的。堅持一個「真」字,不但有助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助於我們健康人格的形成。總之,讓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讓他們養成說真話的習慣,做一個真人,這是我們老師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雖然要走的路很長,要做的事很多,但是我們應該為此努力。在最後,我想抄一段我在上網時看到的一段話,即使有抄襲的嫌疑,但它也是我的心裡話: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在廣闊的社會中擷取生活中絢麗的浪花,引導學生不拘一格的形式表達,不拘一格的思想,寫上自己的、自然的作文。若能如此,是中學生之幸,教育之幸。
⑸ 《如何指導學生修改作文》評課
1、這是一堂學生愉快的活動課。
教育——這首先是人學。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慧發展,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等就談不上教育。特別對於傾吐學生內心,展示學生真實生活的作文來說,激發學生說真話,吐真情是很關鍵的。對於學生來說,首先應該激發的是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好動而形象性強的他們最樂於接受的就是活動的課型。所以劉老師的課定位在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上。在課堂上,盡可能地讓學生自主交流、活動。如在學生的自由修改中重現本次作文的要求,而不是老師的硬塞;在評賞同學的習作中,讓學生做個小老師,相互點評,又讓同學與同學面對面地交流,更激發了學生修改的興趣等等。在改中學,在學中改,作文修改課就成了學生愉快的活動課。
2、這是一堂陶冶學生性情的審美課。
作文能力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即語感。而語感的培養,就在於對學生潛移默化的熏陶中。這是一種感悟,很難用直白的語言來傳授。有一位偉人說:「每一部偉大作品的精華部分,總是無法把它解釋得很清楚。因為它好,所以它好。」學生要多讀佳作,從中感悟語言的魅力,感受表達的順暢,從而提高語感,自如地運用於寫作中。在短短的一堂作文修改課中,學生的語感慢慢地提升了。在《池塘美景》的修改中學生大膽想像,我聽到修改後的美景文采飛揚,表達流暢。這也便是審美熏陶的過程,學生在評賞中,自覺地感受到了什麼是語言美,怎樣來美美地表達。
⑹ 怎樣指導中學生批改作文
新課程標准在教學策略中重點指出:在重視引導學生的自我評改和互相修改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通過對學生自我評改能力的培養可以把教師從繁重的教學勞動中解脫出來,提高教學效率。
加強學生作文評改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心理品質,有利於培養學生與人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培訓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語文作文課教學實踐證明: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自己批改作文,形成「範例引導」,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自我修改的能力,指導學生掌握批改作文的標准和方法。學生掌握了標准和方法,會大大促進構思與修改能力的提高。因為這些標准實際上也是寫作的重點要求,學生明確了要求,學有方向,就會更好地實行自我調控,也就達到了「以改促寫」的目的。
要評改作文就必須讓學生掌握評改的標准,參考魏書生老師的標准,我制定了自己的作文評改標准,分為:格式、結構、內容和語言四部分。為了便於學生把握,我又把這個標准細化。一是制定常規標准,即從卷面、錯別字,標點符號、修辭手法、遣詞造句、語言表達等常規方面制定出詳細的評改標准,這一標准,印發給學生,供其長期使用。二是制定特定標准,即根據寫前指導提出的本次作文的具體寫作要求,從文章的審題、立意、選材組材、謀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符合文章實際的特定標准。我告訴學生閱讀時盡可能找出同學作文閃光的語句,並在這些文字下面加圈一示鼓勵。批語要多寫鼓勵性語言。經過一段時間的評改,錯別字少了,卷面更清楚了,通過批改其他同學的作文,既有學習又有借鑒,看到別的同學不注意標點,聯想到自己,不用老師和同學糾正,下次自己就特別注意,達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經過反復的探索與實踐,我把作文的評改辦法做了總結,初步形成了比較合理的作文批改模式。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教學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調動人的原有認知結構的某些線索,經過思維的內部整合作用,人就頓悟或產生新的認知結構,情境所提供的線索起到一種喚醒或啟迪智慧的作用。情境是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可以是「看」的情境、「聽」的情境、「說」的情境和「讀」的情境。實踐感受情境、語言描述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角色體驗情境、媒體再現情境等都可以在教學中嘗試。多種情境的創設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自改作文的積極性,同時在對照和比較中達到了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共同批改,「範例」引領。
我把一些作品的原文和經過修改的「定稿」一起出示,這樣做就降低了作文評改的難度,給學生們提供了可以參照的「範例」, 「範例」引領,具體揭示了文章可以從哪些地方入手修改和應該怎樣改。學生從中可以學到寫作的技巧和寫作方法。
三、精心選文,突出重點。
在學生的作文收上來後,教師一定要宏觀上加以把握,從中選出三至四篇例文,這里既要有成功的習作,又要有存在明顯不足的習作,而且幾篇選文應該各有特色,要具有代表性。優秀的習作:或立意角度別出心裁,或語言有明顯的個性,或結構新穎獨到等等。存在不足的文章:或偏離題意,或思路混亂,或語言晦澀等等。將文章按原貌列印出來,發給學生(或用多媒體展示)。這樣做就達到了宏觀與微觀的結合,普遍與重點的有機結合,克服了「眉毛鬍子一把抓」的毛病,做到了在突出重點的時候,兼顧其他訓練重點。
四、指導評改,明確重點。
因為作文訓練是有重點的。教師要根據訓練重點讓學生明確立意,即「應該寫什麼」;還要讓學生分析例文的選材,即「寫了些什麼」,能否為主題服務;還要考究一下文章的結構,即「是怎麼寫的」,看它的結構安排是否合理。這樣,不僅鍛煉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掌握,還能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
五、分組評改,集思廣益。
若干個學生為一組,每組推薦出一位組長。然後各小組確定其中的一篇作為評改重點,對文中的標點、字、詞、句等方面進行討論、修改。最後由小組長將組員的意見綜合起來,寫好評語,總結發言。
六、互換作文,綜合評改。
將每一位學生的作文發下去,同桌之間互換修改作文,並寫好評語,交流討論。
七、作者談文,教師點評。
教師可事先通知原文的作者,讓他們作好准備,重點談一下在動筆之前,是怎樣構思、布局,怎樣行文,怎樣收束,怎樣修改,有何收獲,給所有的學生以借鑒。最後,教師對這次作文及評改作出點評。
⑺ 怎樣上好一堂作文修改課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學生:「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多寫多改,養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於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 修改能力是寫作的基本能力之一,常言道「文不厭百回改」,作文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然而當前,許多中學生寫作文要麼是一遍完成,不加修改,要麼根本就不會修改。長此以往,形成了作文質量難以上台階的局面。
筆者認為:修改作文,僅僅靠教師的集中批閱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師傳統的精批細改,只是把老師的理念強加在學生作文里,學生缺乏自主的感受和認識,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完全放在被動的位置上,造成學生厭寫、厭改,甚至有些同學作文本發下去以後,連批語看也不看就束之高閣了,這樣,教師的修改就失去了它的指導作用。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修改作文的權利首先應屬於本人。所以教師必須利用作文修改課引領學生自己進行作文修改,讓學生在修改中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那麼該如何上好作文修改課呢?
一是對作文修改課教師要有學期或學年的計劃,並能長期堅持。因為作文修改課是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節課兩節課就教會學生全部。誰都知道,一篇作文包含的要素很多,標點是否正確、語言是否通順、立意是否深刻、構思是否合理、中心是否集中、選材是否恰當、層次是否清晰,況且每個要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需要教師或整個教研組制定長期計劃,統一協調。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
二是一堂作文修改課最好只選取一個重點。在一節課內作文修改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的放失。教師一定要先瀏覽學生作文,了解作文初稿情況,根據訓練重點和普遍問題確定重點指導評改的方面。
三是圍繞重點選好例文。最好是本班學生的幾篇習作,它的優缺點極具代表性、針對性。比如我本周作文修改課的重點是「如何做到中心集中」,作文練習是「金錢,我們共同面對的話題」,我選取了本班學生的五篇作文,分別是《錢》、《金錢和財富》、《錢的訴說》、《一張假幣》、《錢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前三篇作文,一會兒寫錢的發展,一會兒寫「我」對錢的渴望,一會兒又寫生命就是金錢、知識就是金錢,一會又寫有些人為了錢而失去人格和理智,一會兒又寫中學生要節儉。我把原文完完全全地展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自己去讀,許多學生感到讀了之後是一頭霧水,不知所雲。這時我就順勢講作文為什麼要中心集中,怎樣才能使中心集中,並讓學生對這三篇文章進行修改,不僅這三個學生受到了啟發,而且也教育了其他學生。最後我又展示了後兩篇作文,一篇是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一篇是寫錢幣的發展歷史的說明文,由於它們選取的角度小,寫起來順手,中心也很集中清楚。「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且這樣的榜樣就在他們中間,更能激起他們寫作的興趣和信心,同時也讓他們明白了「選材角度小能使文章中心集中」這一寫作方法和技巧。
四是運用靈活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一)同桌互評,這只限於簡單問題的修改,例如標點符號的用法、格式,錯別字等。大多同學在作文中不太注意標點符號的用法,一「逗」到底,甚至一篇文章中沒有一個標點。有的不注意標點符號運用的格式,在每行開頭的第一格用句號、逗號、頓號等標點,這些問題較簡單,讓每個學生批改,是能完成任務的,同時也通過「挑別人的刺」,意識到了自己下次寫作文可要注意的問題。(二)小組共評。教師在課前有針對性地挑選一些作文,課堂上把學生按不同水平分成四至六人為一組,每組設立一名小組長,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共同修改一兩篇作文。在修改過程中,每個人都要進行閱讀,然後發表見解。如遇到自己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應說清為什麼要這樣改,並徵求作者意見。對有爭執的問題,老師要給予點撥解決。這樣,共同探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集思廣益,特別是讓後進生得到良好的環境,體驗自己的力量;既發揮了群體的作用,又調動了個體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自改的能力。(三)示範修改。教師展示四五份作文,示範性地全班集中批閱,然後再讓學生批閱其他作文。
值的注意的是課堂作文修改,盡量不要讓學生批改自己的作文,因為自己作文存在的毛病不一定自己能發現得了,自己的思維定勢也限制了自己不一定能改得更好。
五是要及時總結批改成果。無論是同桌互評還是小組共評,都要及時挑選出優秀作文,老師點評,以鞏固強化訓練內容。同時及時糾正學生在批閱中的錯誤地方,由於學生的知識視野狹窄、技能有限,可能會把較好的原作改得面目全非,可能會把正確的句子改得成了病句,甚至改變原文好的立意。更有些態度不端的同學可能會在原作上胡寫亂畫,引起原作者的不滿。總結的過程,也就是教師、修改者、原作者之間共同討論的過程,更是教師深入實際的指導過程。
最後,筆者希望真正能扭轉對於作文修改課的一些偏差認識。過去我們在作文教學中,過分強調了「寫」,寧可花兩課時讓學生寫,也不願花兩課讓學生改,課堂寫作文天經地義,課堂改作文就有點「奢侈」,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再者不能認為批改作文是老師天經地義的責任,讓學生修改作文是老師偷懶、責任心不強。我還是要說,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過程是再學習、再創造的過程,是學生自我積累、自我表達、自我完善的一個有效平台。也只有在課堂上教會了學生作文修改的方法,培養了學生作文修改的意識,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課外進行修改,那時,也許才真正會「事半功倍」、「教是為了不教」呢。
⑻ 引導中學生修改作文的幾種形式
一、把批改的標准和方法教給學生
要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首先要讓學生掌握作文評改的標准和方法,統一規范的評改符號。因此,在首次進行互評互改前,教師至少要用一課時的時間引導學生掌握評改作文的標准和方法,統一、規范評改符號,使學生在評改時有法可循,有規可依。
具體做法如下:教師在學生第一次作文後先通覽全班學生的作文,從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水平高和水平低的習作各一篇作精批細改,以備示範講解。然後,藉助多媒體把兩篇有代表性的習作投射到大屏幕上(或列印),組織、引導學生討論、明確評改的具體要求,統一評改符號、方法和評分標准。最後教師用課件出示(或板書)自己的評改結果,供學生借鑒、參考,讓學生心中有例,從而使互評互改進入正軌,為下一步進行分組互評互改奠定基礎。
在這個過程中,要重點引導學生領會作文評改的
「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一般要求」就是指任何一篇習作均須達到的常規性要求,即在立意、選材、結構、語言、標點、書寫等方面的要求。具體來講,就是看作文的中心是否明確,有無獨到見解,能否透過現象看本質;看材料是否能有效地表現中心,是否准確、典型、新穎,是否充實,形象是否豐滿;看結構是否嚴謹、思路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行文是否流暢;看語言是否通順流暢、准確得體、簡潔有力、生動形象;看標點是否正確規范;看書寫是否工整,字數是否達到要求。「特殊要求」則是就某一次習作訓練側重某一點、某一方面和某一階段的特殊性要求。無論「一般要求」還是「特殊要求」都要引導學生制定出具體、可操作的細則。
另外,還要引導學生掌握兩種評語及寫作要求。評語有旁評(眉批)和總評(總批)兩種,旁評一般寫在作文右側評語欄中或寫在文字頂端,它是用來指出作文的字、詞、句、段,標點等局部的優缺點的符號及文字。總評寫在作文的最後,是對學生的作文的優缺點做出整體評析。對評語的總體要求應是一語破的,切中要害,指出作文的長處和不足,特別是對作文中存在的問題要重點指出來,切忌做一些不著邊際、泛泛而談、無關作文痛癢的評語。這樣經常性的指導學生實踐,就能使學生逐步領悟、掌握評改作文的方法,並進一步掌握作文的規律。
二、作好示範作文修改指導
讓學生自己修改作文,雖擬訂有一定的標准、要求,但若沒有教師的示範,學生還是難以把握好批改的尺度,所以必要的示範是學生批改好作文的重要一步。教師應當有針對性的選取班裡不同類型(好、中、差)的作文進行修改,利用投影儀做示範批改,讓學生一目瞭然,從而能輕松進入「教師」的角色。影響學生修改作文的主要因素是:「看不出文章的不足,不知怎樣修改好」。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開始評改的階段,需要教師示範指導。從學生作文中選擇一兩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印發給學生,師生共同修改,讓學生懂得修改一篇作文要從立意、選材、結構、語言、標點等方面入手,使用的符號應當合乎通例,評改的語言文字乃至書寫都應合乎規范,要有旁批和總評,要指出主要優缺點,評出成績。通過這種典型示範批改,讓學生得到啟發,多角度地思考文章的優劣得失,找到提高作文質量的途徑。
三、互評互改
這是學生互評互改作文的實質階段。在范改的基礎上,全班大部分作文交由學生互評互改,各小組集體評改組內各人的習作,首先拿到作文的作為第一評改人,第一評改人對自已拿到的第一篇作文負全責。第一評改人評完後交第二評改人,以次類推,每篇作文由組內成員輪流評改一遍,並按集體評改的幾個步驟評改作文。每篇作文限時
10 分鍾完成,然後全組推選出本組範文,參加優秀作文交流。
一個人的作文經過幾個人評,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他們在評改中思考、爭論,看看有沒有用錯的標點,有沒有寫錯別字,有沒有使用不當的詞語,有沒有不通順的句子,還要想想思想內容是否健康,內容是否具體,是不是有中心,有條理,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或動筆加以修改,從而形成良好的評改氛圍,使他們心靈得以自由地溝通,情感得以充分交流。這樣不僅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學生的分析和糾錯能力共同得到提高。所以,在引導學生推敲如何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同時,啟發他們明辨是非,區分美醜,褒善貶惡,奮發向上,真正做到改文育人,完善學生主體人格,通過作文評改,學生對作文更有興趣,更加充滿熱情。
四、改中輔導
學生互評互改過程中,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是在各組間巡迴輔導。一方面幫助學生解決評改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另一方面隨時發現並訂正學生評改中出現的問題。對於典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對學生在評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的疑問等及時作以糾正和指導,並迅速通覽每個小組推薦的優秀作文及評語,在學生互評互改結束時,簡要地總結評價本次互評互改作文情況。
五、改後總評
互評互改後教師更不能萬事大吉,而是把學生評改完的作文本收好,再做進一步批閱,在必要的地方再次修改,寫上教
⑼ 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有六種,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即,「增、刪、改、調、換、留」。
增,指的是增加必要的內容,使文章的語句或內容更加完整。如:「看了這部書,獲得了許多知識。」誰「獲得了許多知識?」句子中沒有回答。可改為:看了這部書,我獲得了許多知識。
刪,指的是刪去與中心無關的語句或內容。如:「蔚藍的天空萬里無雲,藍得像一塊藍玻璃。」句子中的「蔚藍」和「藍得」重復,可刪掉後一個詞。
改,指的是改正文章中錯誤的詞句或內容。如:「我爭先恐後地在課堂上發言。」一個人怎麼能「爭先恐後」呢?可改為:大家爭先恐後地在課堂上發言。
調,指的是調整文章中顛倒的詞語或句子。如:「兩個新舊社會,真是鮮明的對比啊!」「兩個新舊社會」,豈不變成了四個社會了嗎?應把詞序調整過來,改為:新舊兩個社會,真是鮮明的對比啊!
換,指的是換一個合適的詞句或說法。如:「亮亮知道自己錯了,心情很繁重。」「繁重」不能形容心情,應換成「沉重」。
留,指的是原來被刪去的,後來又認為正確的詞句或內容再保留下來。如:「我們偉大的祖國屹立在世界東方。」作者刪去了「世界」二字,後來認為留下更恰當,所以用「△△」符號,把兩字保留下來。
以上舉例,只局限在詞句上。文章中錯誤的內容,不管是詞句,還是段落,都可以用這些方法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