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生的叛逆表現
1.客觀因素
⑴ 社會環境
環境(突出社會環境、特別是教育環境)是學生心理現象形成、發展的決定性條件,但是,這並不是說環境可以機械地或任意決定心理現象的形成、發展。初中生的心理現象依賴於主體與周圍客觀條件的對立統一,最終要通過其活動表現出來。
⑵家庭的影響
現在由於獨生子女比例上升,在一般的家庭環境中,往往是六位大人共同教育一名孩子,對孩子形成了一種溺愛,那麼在初中時期,孩子把在家裡的獨尊地位在學校里表現出來,就很容易形成逆反。
2.主觀因素
⑴盲目性
具有這種心理的學生,一事當前,無論其正確與否都盲目的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不考慮可行還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隨心所欲,不考慮後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靜的思考。
⑵感應性
具有逆反心理的學生常常給教師「挑刺」,給學校挑「毛病」,甚至發展到以沖撞教師為榮,以敢於和教師唱對台戲為榮,把教師、學校對學生的每一個要求都說成沒有必要,我行我素。這種逆反心理對先進層來說是一種逆向拉力,對後進層來說是轉化的阻力,影響著兩頭。如不善加引導,對班風、校風建設影響很大,妨礙學生進步。
⑶自發性
沒有什麼人指使,也沒有十分明確的指向目標,不知該做什麼與不該做什麼。往往不受約束,不聽勸告,一意孤行,只圖「心裡痛快」。事後教師處理嚴了他不服,處理輕了他會認為教師軟弱可欺,從而變本加厲地「出難題」。四是可變性。有的學生具有逆反心理但並不是處處逆反,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和教育的作用,因勢利導,逆反可以發生逆轉,具有可變性。
二、我們的對策
針對學生逆反心理,特別是初一學生的那種沖動型的逆反,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1.挖掘「閃光點」
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學生更是如此,一旦他們有了進步,就應該立即表揚。否則,學生的心理得不到強化,就會喪失信心。特別是對待後進生,教師就更應該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在全面充分肯定他們優點的同時,懇切地提出希望。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潛力和前途,進步得更快。在我一(1)班有位叫周聯康的同學,很聰明,也很逆反,在一次出其不意的表揚中,他突然在一次英語測試中成績非常突出,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同時該學生的逆反心理就會煙消雲散,就會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學習。
2.融洽感情
當教師讓學生感到可親、可敬、可信賴時,學生就願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尤其對那些遇到挫折而對生活失去信心,並用懷疑、敵視的態度對待周圍一切事物的學生,則要給予他們更多的安慰和關懷。我班的趙城由於遇到感情問題,生活和學習感到無助,我發現這個學生特別的敏感,覺得好象周圍的人都看不起她一般,做事顯的非常的沖動。在一次早餐中,由於帶隊教師對我班學生的晨練的表現不滿,在就餐時,沒讓我班學生先走(那天早上論到我班先走的),作為生活委員的她就認為老師對他有意見,把早餐券給撕了,拒絕就餐。在她的帶領下,全班有13位同學拒絕就餐。班主任老師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但該學生接受不了,就逃離了學校,在多方的尋找下,方回到教室。在這一次,作為班主任的我重新對該學生細心地進行了教育,她才漫漫地向老師道來自己的想法和心理感受。在這以後的幾次交談中,她把我當成了她的知心朋友,性格也好了很多。所以教師應學會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要盡量縮小「代溝」,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要做到同學生心理相容。師生感情越深,學生的逆反心理越小。
3.開啟心靈窗口
學生之所以產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認知與情感或者是認知與意向發生矛盾。「心病還得心葯治」,為此,我們應加強對有逆反心理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解決他們的心理症結,特別是青春期教育。在本學期中,我班舉行了多次的青春期教育活動,「中學生的早戀問題」,「你的問題你作主」等活動。讓學生,讓具有逆反心理的學生開啟他們的心靈窗口,闡述他們美好的人生和燦爛的未來。使逆反順時針發展,讓我們的學生充滿著個性而富有情趣。
只要我們教師認真探索原因,找出其思想根源,然後用真誠的愛心去感化我們學生,用恰當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同時兼有耐心和決心並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作用,我們相信我們的逆轉的學生會順轉的。讓我們用愛撐起又一片藍天。
Ⅱ 中學生 為什麼 那麼叛逆
青春期也叫來叛逆期,是人自成長過程中生理上的自然現象,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是在3歲左右,叛逆期並不是壞事,而是人尋找自我,增強自我個體意識的一個時期,沒有叛逆期的孩子,往往在自我意識的方面會顯得不足,沒有主見,以及承擔責任與義務方面的意識淡薄。所以叛逆期是個關鍵的時期,理性的對待叛逆期會對成長很有幫助。
Ⅲ 怎樣處理初中生的叛逆期
你好!
回答的有點多請耐心看哈!
希望能幫助到您!望及時採納謝謝!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從改變自身開始,重新建立正面的親子關系。
要建立正面的親子關系,首先父母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滿足家長[微博]虛榮心的一個物品,或者延續父母意志的復製品;其次要明白培養的唯一方式就是引發孩子自身的成長力,讓他有意識地自己去成長,而不是讓他為了父母或者別的什麼去成長。
在親子關系的建立中,有「三條高壓線」和「兩個陷阱」是家長應該特別注意的。「三條高壓線」分別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壞性地批評和強迫,它們會極大地損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獨立意識,破壞親子關系。「兩個陷阱」是「有條件的愛」和「輸不起的心態」。
千萬不要用物質獎勵去激發孩子做某件事的動力,這是交易而不是愛,在這種條件下,你無論做什麼,孩子都不會感受到你的愛,他不會感激你,他認為這是有條件的交換。調查數據顯示,仍然有23%的家長保有此種心態,他們認為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孩子就應該好好學習。
「輸不起的心態」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不信任孩子,想知道孩子的所有事情,甚至希望時刻監視孩子,知道他(她)的一舉一動,這會讓孩子非常反感,破壞你們之間的信任和關系。現場調查表的統計數據顯示,近一半的家長表示關於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想知道,這說明,至少近一半的家長都可能陷入了「輸不起的心態」這個陷阱中。
「八個工具」助你建立正面親子關系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真正的人,具體說起來,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六種人格: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進取精神、學習興趣和好習慣。糜仁海說:「其中,孩子有了前三種人格,就一定不會出問題,會健康地成長,如果他還具備後面的人格,他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要想培養孩子的六種人格,正面的親子關系至關重要,如何建立正面的親子關系?糜仁海介紹了「八個工具」:愛、表揚、鼓勵、確認、理解、陪伴、制定規則和批評。「只要家長能夠用好這些工具,就能夠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每個父母都會說自己的是愛孩子的,但是孩子是否能感受到你們的愛呢?「做好聽、說、看、做這四個方面,運用好『愛』這個工具,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糜仁海說,「要像聽領導說話一樣聽孩子說話;有話要直接和孩子說,永遠不要說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不要人前教子;要充滿愛意地看孩子,不盯著孩子的成績單;為孩子所做的事情要適度恰當,不要過多和過少。」表揚是一個使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好工具,但是近三分一的家長卻認為表揚會讓孩子驕傲,「只要表揚的方式得當,就能起到很好的正面作用,包括表揚孩子的優點和即時表揚,具體步驟是:陳述事實,確認值得表揚的原因,表達高興的心情和期望他(她)繼續保持的願望,最後還要有身體接觸,比如擁抱一下孩子、拍拍肩膀和拉起孩子的手等等。」
無論在孩子失敗還是成功的時候,父母都應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重新再來的勇氣和再接再厲的信心。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怎麼做或者具備什麼品質,那麼當發現孩子某次這樣做了,父母就要大聲地說出來加以確認,這會讓孩子記憶深刻,幾次之後,孩子就會形成好的習慣。父母要多和孩子輕松地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做某件事情的原因,真正地去理解孩子。父母要盡可能和孩子呆在一起,只有在一起,父母才能知道孩子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怎樣做的,才能和他們交流,讓彼此更多了解和信任。制定規則時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只有孩子自己同意的規則,他才能遵守,才有用。發現孩子犯錯後給予批評時,應該就事論事,陳述事實並指出後果,注意一定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並表達正面的希望。
只盯成績單會破壞親子關系
家長不要只盯著孩子的成績單。「如果你只盯著成績單,就會忽略孩子的學習狀態和心理成長,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也會破壞你與孩子間的親子關系。」從調查數據看,超過三分一的家長表示,自己的情緒跟著孩子的成績走。
「我常常聽許多家長抱怨,『我的孩子數學不好』、『他英語不行』等等,這就是家長盯著成績在給孩子『定性』。」專家說:「這種定性對孩子會形成負面的心理暗示,那就是『我學不好數學了』、『我沒語言天分,學不了英語』,這會限制了孩子的進步。」她認為,家長應該從正面鼓勵孩子,要看到孩子在暫時學得不太好的科目上擁有更大的進步空間和潛力。「我的孩子以前偏科,文科成績不太好,作文還老跑題,但我從來不說他語文不行,我總是告訴他,『你的語文有很大的潛力』。後來,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他的作文不跑題了,中考[微博]還考了個靚分。」
一旦孩子有了某種與「成績提高」無關的興趣,大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馬上加以禁止,「這種做法有可能把孩子推到你的對立面,」解素蔚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促使孩子自己去鑽研,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並給予正確的引導。比如,孩子喜歡閱讀、愛看雜書,家長就應該保護他的閱讀興趣,尤其是在寒暑假,要支持、鼓勵孩子多看各類書籍
Ⅳ 中學生叛逆怎麼辦
不必過分理會他們的。只要可以讀好書就可以了。這個時候的叛逆是屬於共同的特性,過了這個冫階段自然而然地會好起來的。
Ⅳ 中學生太叛逆怎麼辦
避免兩極教育誤區
家長應辯證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該階段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侍機張揚;同時,由於孩子身心發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們形成的諸多想法並不成熟甚至偏激,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確引導孩子。但在現實的教育中,一些家長卻很容易陷入教育兩極分化的誤區。
誤區一:全面打擊。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頂嘴、不聽話等,大為惱火,覺得不把孩子的這股「邪勁」壓下去,孩子就有可能變壞。於是家長採取了強硬的措施,非打即罵。漸漸地,孩子表面上恢復到以前那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實際上,已關上心靈深處那扇與父母交流的大門。
誤區二:放任自流。在現實中,一些家長面對難教的孩子,在幾度管教而無多大起色後便失去了信心,開始對孩子放任自流。此時,無論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樣,家長都不再過問、指導。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響,行為發生偏差,待家長懊悔時,才發現已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後,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自主權「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麼」諸如此類的話是不少家長的口頭禪。建議家長們面對叛逆期的孩子盡量少說這樣的話,內心深處認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是不會接受這種命令的口吻的。
發言權「考不上大學就去掃馬路」等話語,不少家長都對孩子說過,雖然是為了孩子好,但他們的耳朵已經長繭,叛逆期的他們對這些話可以說是「百毒不侵」了。這時家長應少說多聽,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時間支配權這個時期的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將孩子的時間按自己的意願排得滿滿的,要將時間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對安排的不合理處,家長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全盤否定孩子。
表決權家中的一些大事,如搬家、買房之類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徵求孩子的意見,有著民主氛圍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動向父母靠近。
隱私權孩子在進入初中後,一些家長發現,以前經常跟自己說心裡話的孩子變得不太愛搭理自己了,孩子開始有了自己上鎖的日記本、私人信件。徐教授稱,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同家長交流,也不必過於強迫,尤其是不要偷窺孩子隱私,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對於叛逆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會感覺到與之不好溝通。這里介紹幾條比較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
尊重孩子: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換位思考: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現在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症結。
忌從學習入題: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成績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談正事。
穩定情緒: 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後,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許孩子犯錯: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Ⅵ 中學生叛逆
家長對待叛逆的孩子都不要輕舉妄動,也不要暴力壓制,了解原因,選擇合理對策才是最理智的。
北京艾方教育心理老師建議:對於叛逆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溝通!
父母要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了解孩子到底想什麼。做到下面幾點:
第一,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和家長對著乾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
第二,如何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去溝通。孩子們通常把自己的東西鎖起來,有一些心裡話也不和你說,甚至和你有強烈的情感上的沖突。當孩子有強烈的情感反應出現的時候,家長要去聽,不要去講道理,這是一種沒有效果的做法,已經被無數人證明了。我們要傾聽孩子為什麼有這么強烈的情緒反應,是不是因為孩子渴望成為成人、渴望獨立,我們沒有滿足孩子的這種需要。
第三,因為他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我們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孩子們常常說,我爸爸、媽媽不信任我、不理解我。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讓他獨立去做,接納他們做得不那麼好的一面。因為他們處於半成人期、兒童化的狀態,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父母千萬要記住:叛逆的孩子看似有個性,有主見,他們實則很脆弱,很迷茫。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站在十字路口,面對周圍的誘惑與困擾而無能為力,於是就選擇任性而為。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真心的愛自己的孩子,就要用寬大的胸懷、用有效的教育方法,讓我們親愛的孩子們知道路該怎麼走吧!還有問題可在艾方咨詢(北京艾方教育 提供)
Ⅶ 初中生叛逆怎麼辦
一是傳統思想影響著一些家長。 中國長期的家長專制思想在一些家長中仍然存在,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識,總認為孩子還不成熟,要絕對服從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則就是「忤逆」「對著干」,因此,孩子不會或很少會把父母當成自己的傾訴對象,怕自己做錯事後,受到家長責備。許多中學生認為自己做錯事後,最反感家長的指責,而對他們反感的原因是因為家長們盛氣凌人,態度生硬。
二是家長認識上的錯誤,造成教育方式不當。一些家長缺乏普通的心理學常識,對子女教育急於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經常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別是孩子們有了過失時,不是與孩子們一起分析錯誤,商量補救辦法,而是責罵甚至毆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錯誤時感到孤立無援,產生叛逆心理。還有,如前面舉過的小軍的家長的例子,認為只要是主觀上對孩子好,就可以不講究教育方法。
三是父母與子女缺乏雙向交流,產生思想矛盾。隨著高中生的成長,獨立意識漸強,要求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於對子女的保護,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子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沖突、矛盾。或許有些家長因工作繁忙,很少與子女談心,進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嚴格的規定來約束限制子女的行為。因此,作為子女的高中生沒有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與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
另外,大眾媒體一些不恰當的渲染也是導致叛逆心理一個因素。比如一些影視作品,極力美化叛逆者的個人行為,誇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個人主義。
在家不聽父母話,在校不聽老師話;擾亂課堂紀律,不完成作業,時有逃課現象;對學校倡導的事往往對著干,甚至不時搞點惡作劇或破壞公物。他們對老師或父母的教育常會表現為很不服從,告訴他不能這么做,他偏要那麼做,甚至公開頂撞。
1.確立適合青少年實際的教育目標和要求
過高的教育教學目標、過重的學習負擔,是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對學生進行品德行為指導時,要認真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要求,准確把握學生品德發展階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漸進,切忌急躁冒進,盡可能避免師生對抗情緒的產生。對這些同學須真誠相待,並主動與他們溝通思想,通過交談,統一認識,達成協調感情以取得學生信任之目的。為此,我主動與之談心交朋友,尊重其人格,發現閃光點,給予信任和激勵,用其所長,啟迪其自愛自強,確立適合學生實際的教育目標和要求。如我班的小陳同學,愛好運動,不喜學習,而家長管教甚嚴,最終導致矛盾尖銳,常與老師對著干。針對其特點,我先與其家長交談,使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特點;再與小陳交談,使其理解家長的苦心,最終母子和好如初。同時,改革置學生於被動地位的課堂教學,大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確立適合青少年實際的教育目標和要求,為其增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多開辟適合其表現的舞台。現在,大多數老師反映小陳同學比以前聽話了。
2.為青少年創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首先是創造良好的班集體,充分發揮集體規范和正確輿論的教育作用,培養健康向上的班風學風。其次是積極推進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再次是針對青少年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展示才華,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3.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和教育藝術水平
青少年學生叛逆心理的形成,很多都與教師的教育方法不當有關。為此,教育者首先要著力於提高自身素養,包括心理素質、教育教學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等。教師要具備良好的教育心態,要把關心、尊重、愛護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生置於與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學生出現過激行為時,教師要學會制怒,善於運用教育機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師生沖突。
4.合理利用學生叛逆心理的正效應
教師要大膽利用青少年學生叛逆心理的積極因素,培養其創新意識和能力。在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教師切忌偏頗,講道理既要講有利或好的一面,也要講有害或壞的一面,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在學科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青少年學生逆向思維的特點,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5.注重對產生負向叛逆心理的學生的疏導工作
對學生中已經或即將產生的負向叛逆心理,教師切不可採用壓制和強制服從的辦法,要認真做好疏導工作。學生產生負向叛逆心理,內在的原因是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和識別是非、善惡的能力,看問題容易簡單、片面,但他們思想開放,單純耿直,敢想敢說,只要道理明白了,轉變態度也就指日可待。對這類學生的疏導重在講明道理,消除錯誤的認知因素;其次,要把握和捕捉有利的教育時機,打動學生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鳴;其三,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利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媒介,提高疏導工作成效。
1.依賴階段。這個階段還保持著童年期兒童對父母的依賴,但已經嚮往擺脫父母雙親的束縛。
2.獨立階段。可稱為「擺脫父母束縛的斗爭」階段。這個階段,初中少年學生認為只有擺脫對父母雙親的依附才能成為成熟的人。
3.成熟階段。隨著少年初中學生自身向成熟邁進和向父母雙親爭取獨立的持久沖突,父母往往會逐漸承認其獨立的地位。但在他們逐步取得成人地位的過程中,父母雙親的影響仍繼續起著作用。
1.理解、信任、尊重初中生的獨立性和成人感是父母與少年子女關系協調的基礎
孩子進入初中後與父母的關系疏遠了,這正是初中生走向成熟的開始。作為父母應理解、信任、尊重初中生的獨立性和成人感,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強迫少年子女改變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初中生感到鼓舞,縮小父母與少年子女的心理距離。
2.與初中生平等、民主相處是父母與少年子女關系協調的根本保證
如果父母真正能以平等的姿態,以同志和大朋友的身份與初中生交往,就能縮短初中生與自己的距離,緩和、解除初中生對自己的反抗情緒,使他們樂意接受父母的合理要求,甚至打開他們閉鎖的心理。初中生所要求的平等與民主實際是反對父母的家長式作風、過分的父母尊嚴。他們要求父母與自己平等,如果這種願望得以實現,初中生就會報之以信賴和熱情,這樣,父母的指導教育才能轉化為自我發展的內容。
3.父母要善於和樂於使少年子女接受自己的意見
要使少年子女樂於接受父母的指導,有兩個條件:認識的一致和情感的溝通。要達到認識的一致因素很多,作為父母,要善於傾聽孩子的意見,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理解孩子的內心矛盾。主要的是父母採取耐心說服的教育方法。父母與孩子有互愛的基礎,但父母與少年子女不一定感情溝通。情感的溝通關鍵是要關心少年子女的思想,理解他們的心理煩惱、興趣愛好、同齡好友。作為父母要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