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中學生上網的利弊研究報告

中學生上網的利弊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2021-02-12 01:43:43

① 談中學生上網的利與弊

中學生上網利與弊

問題提出

今天當我們步入網路社會,發現青年與網路之間存在眾多的契合點,正是這些契合點使青年對互聯網「一網情深」。青年在網路影響下千狀百態雖然向社會展示了其眾多絢麗之處,也令人倍感驚喜。但不少青年網民的失色表現卻無論如何不能給社會增輝,不能讓人高枕無憂。

內容一 青少年用戶使用互聯網的特徵

一、用戶開始使用互聯網的時間:約80%的用戶從1999年或2000年開始使用互聯網,網齡大都不長。具體分布如下:1997年以前佔6.3%;1998年佔14.0%;1999年佔36.20%;2000年佔43.50%。

二、上網地點:58.8%的青少年用戶在家裡上網,31.5%的用戶在親戚朋友家上網,在網吧、咖啡廳或電子游戲廳上網的佔20.45%,在父母或他人辦公室上網的佔15.0%,在學校上網的佔10.8%。

三、上網時間和對上網時間的滿意度估計:青少年用戶平均每周上網時間212分鍾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約30分鍾左右。37.0%的用戶認為自己上網時間「正好」,認為「比較多還能滿足」的用戶佔12.0%,認為「太多了」的僅為0.7%。31.7%的用戶認為「比較少」,18.5%的青少年用戶認為「太少了」。也就是說,50%的青少年用戶對上網時間並不滿足。

四、互聯網功能的使用:玩游戲佔62%;使用聊天室佔54.5%;收發電子郵件佔48.6%;下載儲存網頁佔39.7%;使用搜索引擎佔25.0%;訂閱新聞佔21,9%;網路電話佔14.7%;網上尋呼佔14.3%;製作和更新個人網頁佔12.6%;上傳文件佔9.4%;公告板(BBS)佔9.2%;代理伺服器佔2.3%。

五、用戶和非用戶對互聯網的需求;用戶選擇「獲得更多的新聞」為最重要的需求的比例最高,其均值為3.81(滿分為5分,以下同)。以下依次是:「滿足個人愛好」為3.74;「提高課程的學習效率」為3.71;「課外學習和研究有興趣的問題」為3.67;「結交新朋友」為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均值為2.8l。

內容二 網路的影響

一 網路的正面影響
1、網路有助於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網路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網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網上「毫無顧忌」地進行真實心態的平等交流,這對於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並開展正面引導和全方位溝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於網路信息的傳播具有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特點,青少年可以同時和多個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動,從而提高思想互動的頻率,提高教育效果;由於網路信息具有可下載性、可儲存性等延時性特點,可延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動的時間,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導和教育。還可以網上相約,網下聚會,實現網上德育工作的滋潤和補充,從而及時化解矛盾,起到溫暖人心,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學習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國教育資源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網路提供了求知學習的廣闊校園,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學到在校大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修滿學分、獲得學位。這對於處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的青少年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解脫,它不但有利於其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於家庭乃至於社會的穩定。
3、開拓青少年全球視野,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上網使青少年的政治視野、知識范疇更加開闊,從而有助於他們全球意識的形成。同樣,又可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通過上網,可以培養他們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閱覽各類有益圖書,觸類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二 網路的負面影響
1、對於青少年「三觀」形成構成潛在威脅。青少年很容易在網路上接觸到資本主義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思想處於極度矛盾、混亂中,其人生觀、價值觀極易發生傾斜,從而滋生全盤西化、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網路改變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網上公開、坦白地發表觀點意見,要求平等對話,對青少年工作者的權威性提出挑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達到預期。同時,上網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體意識淡薄,個人自由主義思潮泛濫。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識。有關專家調查,網上信息47%與色情有關,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網上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還有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也在網上發布擾亂政治經濟的黑色信息,蠱惑青少年。這種信息垃圾將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識,污染青少年心靈,誤導青少年行為。
4、網路的隱蔽性,導致青少年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一方面,少數青少年瀏覽黃 色和非法網站,利用虛假身份進行惡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網路犯罪增多,例如傳播病毒、黑客入侵、通過銀行 和信用卡盜竊、詐騙等。這些犯罪主體以青少年 為主,大多數動機單純,有的甚至是為了「好玩」、「過癮」和「顯示才華」。另外,有關網路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給青少年 違法犯罪以可乘之機。

內容三 上網青年的各種「症狀」

第一,認知上的「快餐——硬結」症

對於眾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聯網好比知識快餐一樣,大大激發了他們急於求知的強烈慾望,在滑鼠輕點之間就能立刻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單位時間里的學習、工作效率。 而對網上各種時髦展品,他們在好奇心、求知慾驅使下流連忘返,從不審視、懷疑它的構造成份和運轉功效,整個大腦於囫圇吞棗之際成了一個受動而麻木的機器,致使許多硬結不但吞噬著青年人本應充滿活力和主見的青春大腦,而且阻塞著他們對真知的內化。

第二,情感上的「狂瀉——冷漠」症

對於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擺脫父權主義、順應主義教育的青年來說,雖然在現實中其情感表露總要受到他人及社會的左右,但他們身上被壓抑的諸多情感卻可以在網路世界中肆意暴發。上網交友,網上聊天、在BBS中高談闊論成了人們忘記權威壓制、排遣孤獨,宣洩不滿的暢通渠道。只是我們觀察到,盡管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青年緩解壓力、平衡心理、但過多虛擬的網上情感交流無疑讓許多青年在放飛情感的同時,總想試圖將自己真實的情感深埋心底,不願向真實世界坦露,並懶得與活生生的人進行情感交流。 生活中,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不為世間情感所動,顯出一副冷漠姿態。互聯網成了一部分人面對現實情感世界的心靈之鎖。

第三、意志上的「自主——膨脹」症

在互聯網這一無人管理的區域內,青年人能夠以己為中心,以己需要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個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網上資源、自主地在游戲中扮演各類角色、自主地設計令人驚嘆的「小製作」、「小發明」等等,這種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現雖然在相當程度上利於青年個性的張揚。 但我們也為一部分人在極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獨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脹表現所震驚:一些青年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個性,總想通過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現而一鳴驚人,於是利在互聯網上隨意製造思想和議論的巨大泡沫,甚至為了達到讓世人把他當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損害別人數據、破壞他人網站,侵入別人系統等過激行為,以至釀發可怕的阻塞網路交通的網路地震。

內容四 充分認識網路發展中的「青年問題」,積極尋求對策
1、充分認識網上思想滲透問題,強化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必須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使他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努力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強化愛國主義意識和宏揚民族精神。
2、切實加強網上文明行為規范的建設。要廣泛開展以宣傳《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為主題的各項活動,積極引導青少年遵守網路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保護意識,不隨意約見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空間。努力創造干凈、健康、文明、有序的網路環境。
3、構建網路和社會互動的青少年教育體系。網路時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 工程,因此政府、社會、家庭要協作聯動,努力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要把傳統的青少年教育的政治優勢和互聯網的特徵有機結合起來;二是把黨、政府和群眾團體的組織力量和培養網上青年志願者的工作結合起來;三是把網站的建設工作與對現有青少年組織和機構運行機制進行必要的改革結合起來,以適應網路發展需求。另外,還要著重加強對青少年 的社會化教育,提高青少年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使他們勇敢地直面現實世界,積極投入到改造社會的實踐中去。
4、培養一批適應網路時代要求的青少年工作者。調查顯示,目前青少年工作者中有5.6%的人根本不會用電腦,38.4%的人根本沒有接觸過網路,這種情況很難適應網路時代的教育要求,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青少年工作 者隊伍網路技術的培訓,讓他們盡快掌握和互聯網有關的知識和技能,豐富自己的知識容量,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這樣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
5、開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年網站,積極佔領網路陣地。目前,大多數青少年網站沒有新鮮感、時代感,顯得比較呆板,不容易產生強烈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因此我們要盡快建設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獨特而富有新意的青少年網站,以「主題鮮明、形式活潑、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風格對青少年進行正面教育,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同時,要加強青少年教育軟體的開發製作,利用法律和技術上的可行性打擊網上違法犯罪現象,走「以法治網」的良性發展軌道。

資料來源: 《當代青年研究》2002、4

關於中學生上網利與弊的

關於中學生上網利與弊的調查與研究
中學生上網的好處
網路的信息化特徵催生中學生的現代觀念的更新,如學習觀念、效率觀念、全球意識等。它使中學生不斷接觸新事物、新技術,接受新觀念的挑戰。中山大學心理學系主任楊中芳教授認為,除非法黃色和暴力網站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外,網路帶給孩子正面的東西遠比負面的要多。並且,對於中學生來說,網路是不可迴避的東西,無論你喜不喜歡,它都要註定成為中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東西,不讓中學生上網,反而對他們的成長不利。那麼中學生上網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一、開闊視野
網際網路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網路全書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學生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動態,極大地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二、加強對外交流
網路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裡,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地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由於網路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中學生上網可以進一步擴展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實現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時現在的中學生以獨生子女為多,在家中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能與人交往的。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可能會給他們特別是內向性格的人帶來壓力,網路給了他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境。
三、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的發展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網際網路就提供了這個無限多樣的發展機會的環境。中學生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發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利用網際網路就可以學習、研究乃至創新,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網上可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給中學生進行大跨度的聯想和想像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為創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料,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拓展當今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
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有15%的人因為上網而提高了學習成績,這也是我們上網值得驕傲的一點。網際網路上的資源可以幫助中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是合適的學校和教師,這一點已經開始成為現實,如一些著名的網校。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許多學習困難的學生,學電腦和做網頁卻一點也不叫苦,可見,他們的落後主要是由於其個性類型和能力傾向不適從某種教學模式。可以說,網際網路為這些「差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聰明才智的廣闊天地。
科技發展史不斷證明,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有有益於人類發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類利益的一面。網路作為信息社會的技術新生兒,也毫無例外地具有這種雙面特徵。同時由於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不成熟性、網路的特殊性和網路發展的不完善性,我們在看到電腦網路對中學生有利一面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它的消極影響,並引起足夠重視。
中學生上網的弊端
一、網路信息的豐富性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網路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上各種信息良莠並存,真假難辨,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網上色情、反動等負面的信息屢見不鮮。同時,網路的互動性與平等性,又使得人們可以在一個絕對自由的環境下接收和傳播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對於身體、心理都正處於發育期,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都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抵擋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個別網吧經營者更是抓住中學生這一特點,包庇、縱容、支持他們登陸色情、暴力網站,使他們沉迷於網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學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盜、搶劫、強奸、殺人的犯罪道路。如我們在人民網上找到《狼群出沒的互聯網》文章(http://www.people.com.cn/GB/it/52/303/20021128/876736.html),裡面的內容主要是介紹了2000年以來我國以及別的國家由於青少年上互聯網而發生的犯罪事件。
二、網路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豐富多彩的互聯網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於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觀念也充斥其間,對於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中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導致喪失道德規范。同時互聯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使中學生在網路上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卻了社會責任。部分中學生並不認為「網上聊天時說謊是不道德的」,認為「在網上做什麼都可以毫無顧忌」等,使得中學生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力大大減弱,網上不良行為逐漸增多。
三、網路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
網路可以即時傳送文字、聲音、圖像,為中學生人際交往提供多媒體化、互動性的立體途徑。網上收發電子郵件方便、快捷, QQ新奇、及時,聊天室輕松愉快,BBS的討論自由、廣泛,中學生通過這些途徑可以與許多互不相識的人交談、來往,互相幫助,互相傾訴。但是,這種社會化只是一種虛擬的社會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存在機器的阻隔,是一種「人——機——符號——符號——機——人」形式的交往。這種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動雙方的諸多社會屬性,帶有「去社會化」的特徵,與真實社會情境中的社會化相去甚遠。而且,網路上的青年交往范圍大多隻限於青年與青年之間的同輩交往,中學生與家長、親戚朋友、老師等之間的社會互動較少,代際間的學習、互動明顯不足。這一點從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還是聊天。
四、網路的誘惑性造成中學生「網路上癮」、「網路孤獨」等症狀。
網路到處都是新鮮的事物,而且在不斷地增加著。因此對易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中學生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中學生對網路的極度迷戀。男性中學生是網迷的主要人群,由於他們心理素質不強,自製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成為網路性心理障礙的多發群體。患者因為將網路世界當作現實生活,脫離時代,與他人沒有共同語言,從而表現為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有自殺意念和行為。醫學上把這種症狀叫作「互聯網成癮綜合征」,簡稱IAD。
分析引起弊端的原因
一、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原因
中學生時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個體從小學進入初中、高中階段,其身心發展起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出現了對其心理與行為有重要影響的兩方面需要,第一是性的成熱,使中學生性意識與性沖動出現,即出現了性的需要;第二是由於身體的全面發展,使中學生產生了成人感,出現了強烈的獨立性需要。這些身心發展特點就勢必導致了他們容易受網上信息的干擾。
二、互聯網本身原因
互聯網具有全球性、互動性、信息資源及表現形式豐富和使用方便等特點,這為以盈利為目的色情服務業提供了難得的營業場所。這些網站為吸引顧客,往往在主頁上張貼色情圖片,使任何在網上沖浪的人有意無意地就能看到,中學生當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學生一旦接觸這些內容,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
三、家長和學校原因
我們的調查數據中有79.4%的中學生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上網引導。當今社會,中學生家長將大量的時間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中學生便用上網來消磨時間。學校作為中學生最為集中並接受教育的場所,是中學生受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環。但是有的學校忽視對學生的網路道德教育,忽視我們的傳統教育往往迴避的青春期教育問題,導致中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網路道德意識。
四、社會原因
目前網吧經營競爭激烈,致使一些業戶出於營利目的,不顧法律和道德,投中學生好奇心,專搞不正當競爭。同時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對網吧的管理上,還不夠和諧一致,「三證」不全的網吧還大量存在。防範措施和監管制度仍滯後於網路技術的發展。
電腦網路對中學生心理發展及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雙重的,有消極影響更有積極影響,關鍵在於廣大心理衛生工作者、學校、家庭、社會如何進一步發揮電腦網路積極的心理效應,控制和減少其消極作用,這是面臨的一個全新課題。我們根據調查的數據和結果來就如何正確引導和防治上網帶來的弊端,提出如下建議:
消除弊端的建議
一、中學生自身要遵守網路道德規范,養成上網的良好習慣。
中學生不要沉浸於網上聊天、游戲等虛擬世界,不瀏覽、製作、轉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謾罵語言聊天,不輕易和不曾相識的網友約會,盡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學習生活有益的東西並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製力;在上網之前,最好能擬個小計劃,把要做的事情先寫下來,一件一件的去做。中學生要在學校和家長的教育下,在感性與理性認識相結合中學會五個拒絕:一是拒絕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絕網路侵害;三是拒絕不良癖好、不良行為;四是拒絕黃、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絕進入未成年人不應該進入的網吧。總之,中學生要自覺遵守互聯網道德規范,自覺抵制不良網路信息的侵蝕。
二、家長要積極主動關心孩子,正確引導上網。
作為家長一定要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避免學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況下私自去網吧上網。另外部分中學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聯網,家長應該對網路有一定的認識,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的目的,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到底看些什麼,學到了什麼,並且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交流、成長。心理咨詢實踐表明,許多家庭教育失敗的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家長與孩子上網,可以提供兩代人交往探討的話題,共同上網,查找信息、評論是非這就是一個實施家庭教育的好機會。家長要有超前意識,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養和能力,爭取成為自己子女最佩服的人。加強對孩子上網監管,更是每個家長責無旁貸的事情,嚴格控制孩子的上網內容、上網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網路作用,既藉助網路幫助中學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負面影響。同時父母應該加大對孩子的網路安全教育,加強與學校的信息溝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網吧登陸不良網站,以免受到網路侵害或引發違法犯罪。
三、學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加強中學生全面素質教育。
學校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與遵紀守法及網路自護的教育,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各學校的法制校長和德育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在學生中以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網路法制教育,並組織專題討論。同時要用鄧小平理論教育和引導廣大中學生,充分考慮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們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增強他們道德判斷能力,指導他們學會選擇,識別良莠,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鼓勵他們進行網路道德創新,提高個人修養,養成道德自律。同時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校園網吧,提供學生安全健康的上網環境。
三、建立適合中學生的綠色網站,佔領網路前沿。
目前,形形色色的網站很多,但健康、具有教育功能的網站缺少點擊率。因此,需要加強網路工作的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既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了解熟悉中學生心理特點,思想情況,又了解網路文化特點,能比較有效地掌握網路技術的隊伍,建設一批能吸引中學生「眼球」的綠色網站,在網上進行生動活潑的教育,弘揚主旋律。適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網站,用主旋律和喜聞樂見、深入淺出的內容吸引中學生、凝聚中學生,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一代中學生就一定能夠茁壯、健康地成長起來。
四、國家和地方要加大網路管理力度,規范互聯網及相關事業的有序發展。
自從互聯網誕生以來,網路犯罪就成為網路發展的伴生物。網路犯罪蔓延迅速,涉及面廣,隱蔽性強,危害性大,已經成為網路社會的一顆毒瘤。我國在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發布了《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法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網路的健康發展。我們的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等相關部門還要加強協調配合,加大對網吧的管理與查處力度,堅決取締違規操作的「黑」吧,並對有營業執照的網吧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另外要利用計算機技術手段,加強網路「防火牆」的研製,特別是加強對網上不良信息進行過濾的軟體的開發。要建立網路監察機制,成立網路監察安全部門,招募網上警察,加大打擊力度,以對付日益猖獗的網上犯罪。
研究結論:
網路社會已經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發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互聯網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的成效。
我們要引導和規范相結合,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腦」和上網習慣。通過各種途徑告訴中學生網路的虛幻性、信息的龐雜性,對其上網繼續指導和適當規范,使其有防範意識,學會區分現實生活和網路世界的區別,培養他們的網路道德意識。對中學生進行網路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他們的網路信息意識。同時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護,多聽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既帶好路,又提供「保護」,在目前網路法規和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也許是目前家庭和學校解決上網不利影響的較為可行的一條重要途徑。

小學生上網的利與弊
小學生正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對什麼東西都是很好奇的,特別現在電腦比較普遍了,上網也是一種時尚,很多人都會想,現在的年輕人有誰不會用QQ呢,小學生由於他們的好奇,如果讓他們上網,很容易產生一種心理,就是上網很好玩,以至於在學校學校的時候都會想著快點放學了吧,我要回家上網了,會產生對學習厭惡的行為。
當然讓小學生上網也有一定的好處,可以讓他在網上學習一些知識,比如說英語和一些與教材相關的知識,但是盡量不要讓小學生接觸游戲,小學生玩游戲很多都比高年級學生瘋狂。

② 中學生上網利與弊(研究性學習)

網路給我們帶來的利與弊
【摘要】
網路的涌現猶如雨後春筍一般,走進千萬個家庭和社會各個領域。網路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後,網路的精彩,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網路之中。我們可以利用網路來看電影、看電視、聽音樂等等。網路可以幫助我們學習,網路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好地方,與傳統的教育相比,網路學習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與普及,網上學習正逐漸成為全球化的教育和培訓模式。這種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學習方式,不但使我們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習成本,而且學習不再受地域與時空的限制。在我國,遠程教育市場競爭更是如火如荼。「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當來勢洶洶的網路化浪潮正所向披靡地在神州大地涌動的時候,「網路教育」這種新的教育學習方式應運而生。網路提供了一個平等、自由的環境,容易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網上討論交流,可以在思想的撞擊中產生創造的靈感;學生對網路上資源進行探索、分析,能更好地鍛煉辯證思維、發散思維等創造性思維品質。
【關鍵詞】
網路、學習、教育、發展、普及、靈感、思維
【前言】
網路的信息化特徵催生中學生的現代觀念的更新,如學習觀念、效率觀念、全球意識等。它使中學生不斷接觸新事物、新技術,接受新觀念的挑戰。對於中學生來說,網路是不可迴避的東西,無論你喜不喜歡,它都要註定成為中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東西,不讓中學生上網,反而對他們的成長不利。那麼中學生上網到底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呢?
【正文】
一、網路教育的優勢分析
與傳統的教育相比,網路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1.網路提供最優秀的教育資源。傳統授課方式中,真正能享受到最優秀教師服務的只是少數人,而在網路課堂,任何人都可以輕松享受到他們的服務。現在網上推出「視聽課堂」,目的在於將名師的課件「真實展現」,「一網打盡」。通過視頻,更加形象直接地將網校的名師們所設計的原汁原味課件呈現給所有學員,學生可以看得見、聽得著,在名師的精彩講解中學習。其特點是:針對性強,所有課程設置都會根據學科、知識點進行重難點講解,保證學生利用有限時間學到最關鍵的內容;知識點全,包括各個學科的全部知識點,讓學生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名師高質量的教育;實戰性好,好的網校課件從內容上就具有良好的實戰性,讓學生學到最實用的技能,能從容應試,注重知識的應用,具有實用、快速的實戰效果。
2.隨時隨地、靈活有效,個人掌握學習主動權。有網際網路的地方就可以上網路課堂,時間、地點隨你安排,學習不再和其它活動沖突。
3.個性化學習。教學內容按課量/章節劃分,明白的可以不聽,不明白可以多聽幾遍,直到聽懂。四是提供課堂答疑,服務體貼周到。網上特定各類課程答疑專區,可以隨時向老師咨詢並得到滿意答復。五是功能完善,操作簡便。課程選擇、進度的控制、課堂預習、聽課筆記、帳戶管理、在線測試等功能完備,操作更簡便。六是效益更高,費用更省。可節省許多交通費、住宿費及寶貴時間,使學習效率更高,還可以參加國內、外英語考級、考試等等,用處多多。
此外,網路使師生關系、教材形式、教育模式有了新的變化,傳統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灌注式教學被一種自主選擇、參與式教學取代,學生學習具有更大的選擇性,他們既可以應用網路請教全球資源的教師,又可和教師同時或異時互動地學習,達到教育資源的共享,使他們學習方式更趨廣泛與靈活。教材方面,課本與光碟、網路課堂的同步推進,拓寬了教學內容,通過網際網路這一媒介,延伸到多元化的信息世界,更有助於廣大教師對教與學的思維轉化與手段更新,使得為人類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一代又一代的社會棟梁成為可能。
二、網路教育的負面影響
當然,互聯網也是一把雙刃劍,它為人類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它對青少年的學習成長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禍福共倚,利弊共存,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互聯網不良的一面即其危害性集中表現在它對青少年學習與成長的負面影響中。我們不妨看看幾個案例,真是令人觸目驚心!曾經發生在北京的「藍極速」網吧縱火案,失去家人照料的少年張某、宋某讓25人失去親人。重慶三名初中生通宵達旦上網,睏倦後坐在火車軌道上被軋致死。安徽一名大學生沉迷網吧,四年制大學競上了六年還沒畢業。一位17歲高一學生由於沉迷於網吧,一天一夜未回家,第二天早晨10點猝死於網吧之中。另有兩個雙胞胎姐妹因為沉溺於泡網吧,結交一位男網友,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兩姐妹復讀初三兩年而未考上高中,害怕父母失望而責罵她們,竟然購買了強力鼠葯放在碗中將父母毒害死,多麼殘忍和令人痛心啊!
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上述幾例雖是特殊的,但其中無不包含網際網路對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學生)所造成的巨大傷害,由於他們分辨力不強,不能正確地把握和控制自己,而受害其中,這無疑是對教育不利的。
三、趨利避害,強化網路正面教育與全方位管理
青少年是家庭和民族的希望,是祖國乃至世界未來的主宰者。網路對他們的危害如果任其發展,我們的將來不堪設想,而禁止和壓抑是不行的。那麼,如何才能使他們擺脫網路的危害,化弊為利,趨利避害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力解決:
1、提高全社會網路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
據了解,目前大多數從事網吧經營的人員文化素質偏低,且一味追求經濟利益,缺乏對國家、民族及其子孫後代負責的思想觀念,引導青少年健康文明上網的意識淡薄。因此,創建綠色網上空間、推進網路文明建設勢在必行,尤其是規范並提高網路從業人員的道德意識、法制意識、責任意識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
2、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大監管力度
盡管各個網吧門口都掛著「未成年人不準入內」的牌子,但上網者和網吧經營人員卻都熟視無睹,以致於一些青少年娃娃常常出入於網吧,泡網吧,一次要泡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小時,有的一天要泡幾次,有的甚至幾天不回家。因此,無論是家庭、學校、公安部門以及其他有關方面,都應該增強監管意識,加大監管力度。有關執法機關和部門應堅持打防並舉、預防為主的方針,不單單是查出問題罰款了事,應立足於從源頭抓起,齊抓共管,都來關心和愛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3、大力加強青少年網站的文明建設和「網法」建設
家庭是青少年上網的有益陣地,家長要操上心、負起責,通過提高自身的網路素養,引導孩子們健康文明上網,把千萬家庭建設成為青少年學習求知的加油站,使億萬家長成為青少年防止網路傷害的保護神。學校和社會各界、社區開設的網站,應仿效四川省成都市的辦法,在有條件的地方開設不以盈利為目的、健康的、公益性的「少兒綠色網上空間」,不但讓孩子們玩得高興,同時也讓家長們放心。與此同時,我們希望加強網法建設,盡快把「網法」織起來,不能再「疏漏」了,否則後患無窮。盡管在虛擬的網路世界,沒有地位、權力、種族、貧富、疆界的區分,人們可以隨心所欲、暢通無阻,想看想說什麼就看什麼說什麼,有的置法紀於不顧,想干什麼就干什麼,青少年網路犯罪之所以呈上升趨勢,就與目前網路的法制建設還不全面有關,亟待規范管理和網法建設雙向進行。
4、切實加強學校對學生的引導式教育
對於在校學生,限制和禁止他們上網是不現實、不科學的。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黃金時期,他們求知慾強,對新生事物感興趣,除網吧採用必要的技術手段對未成年人屏蔽一些不健康的內容、過濾垃圾信息外,更重要的是從校園入手,從學生在網路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入手,採取一種引導式教育模式,使在校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利用網路而不沉迷其間,從而創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文明。在網路空間,我們要創造一種新思想、新文明,使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得到凈化和升華,科學文化素質得到提高和增強,使網路教育真正成為學生成才與成功的良師益友和有效途徑。

③ 緊急求一篇 名字叫 中學生上網的利與弊 中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當今社會,網路發展迅速,網吧隨之紅火起來。城區繁華街道兩旁的網吧如雨後春筍般地開設起來,醒目的招牌,閃爍的霓虹燈,似乎為城市增添幾分繁華,然而誰又了解繁華背後隱藏些什麼呢?

目前,城區辦證的網吧也打著正規的牌子讓許多中小學生上網,未辦證的更不在話下,這些網吧吸引了大批的學生。但是如同「窗戶打開了,新鮮空氣進來了,蒼蠅也飛了進來」一樣,雖然一些中學生通過上網學到了新的知識,了解了外面的世界,縮短了人際之間的距離,但是也有很多學生由於迷戀於上網而浪費了大好時光,耽誤了學業,甚至有的離家出走,有的品德低下……有的甚至走上了盜竊、搶劫等犯罪的道路。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應該承認,中學生上網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增強了微機學習興趣,提高了微機學習成績:打字速度快,經常玩游戲的同學反應速度快,思維敏捷。但由於網吧管理不善,加之中生學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中學生上網也存在很多弊端,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

1 、影響中學生的學業。中學生上網,不能很好地休息,上課無精打采,精神恍惚;有的即使上課時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有的為了上網甚至曠課、逃學……諸如此類的現象日益增多,浪費了大好的時光,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影響了學業。

2、影響中學生的健康成長。目前,大多數中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缺乏與他人溝通的機會,如果再沉迷於網路游戲,就會使他們減少和人交流的願望,甚至會患上「電腦自閉症「,處於亞健康狀態或直接導致心理障礙。經常聊天的同學生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這與現實生活極其不符,不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尤其對一些心靈單純的少女來講,如不及時調整心態,很容易上當受騙。有的網吧來往人員很多,魚龍混雜,煙霧繚繞,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

3、誘發中學生犯罪,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

如今是信息的時代,上網是他們的權利,學校和社會不可能也不應該禁止。但是中學生正處於成長之中,他們上網弊遠遠大於利,特別是「不健康上網」給中學生帶來了嚴重危害,我們必須對他們的上網行為給予關心、引導和教育,使互聯網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陣地。為此,提出建議:

作為學校,如果只是強行禁止學生上網,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應該變「堵」為「疏」,採取多種形式,運用典型事例,加強法制教育、網德教育、責任意識教育和自我保護意識教育,使學生徹底認清「不健康上網」的危害,注重引導學生「健康上網」。另外,還要建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通過家長幫助學生克服「網路成癮症」,實現「健康上網」。

網路確實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其傳遞的信息也夾雜著色情、暴力和危險的陷阱,家庭和社會有責任對青少年進行網路安全教育。因此希望家長、學校及社會有必要採取行動,擔負起輔導我們中學生健康上網的責任。

④ 關於中學生上網利與弊的調查報告1500字

中學生上網利弊調研報告

網路的信息化特徵催生中學生的現代觀念的更新,如學習觀念、效率觀念、全球意識等。它使中學生不斷接觸新事物、新技術,接受新觀念的挑戰。中山大學心理學系主任楊中芳教授認為,除非法黃色和暴力網站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外,網路帶給孩子正面的東西遠比負面的要多。並且,對於中學生來說,網路是不可迴避的東西,無論你喜不喜歡,它都要註定成為中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東西,不讓中學生上網,反而對他們的成長不利。

  1. 時間:2012年7月-2012年8月

  2. 地點:學校周邊及網路

  3. 方式:統計和網上問卷調查

  4. 報告人:**

網上對2500名學生的問卷調查查得上網人數為1257人,其中高一學生471人;高二學生786人。上網地點:距離學校500m—1500的公共網吧(86%),還有少數同學在家裡上網(14%),說明公共網吧是中學生的主要上網場所。並且有些公共網吧在一些偏僻小巷裡,不易被家長和老師發現,還有一些網吧開設在二、三樓,甚至陰暗潮濕的地下室,所以很多學生上網家長並不一定很清楚。

科學研究表明中學生的上網心理有八種:一、從眾心理,二、好奇心理 ,三、自卑心理 ,四、求異心理 ,五、逆反心理 ,六、放鬆心理 ,七、求知心理,八、迷戀心理。

上網目的:

中學生上網吧,大部分是純粹的玩游戲(佔60%),有一部分是聊天(25%),也有一部分學生是查資料(15%)。現在,中學生上網的人數仍在與日俱增,很多學生趕時間,只要有新的游戲下載,馬上去申請帳號,並很快沉迷其中。例如很多學生進網吧,只想把自己的帳號升級,奪得好的戰備。

上網的弊端

一、網路信息的豐富性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網路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上各種信息良莠並存,真假難辨,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網上色情、反動等負面的信息屢見不鮮。同時,網路的互動性與平等性,又使得人們可以在一個絕對自由的環境下接收和傳播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對於身體、心理都正處於發育期,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都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抵擋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個別網吧經營者更是抓住中學生這一特點,包庇、縱容、支持他們登陸色情、暴力網站,使他們沉迷於網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學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盜、搶劫、強奸、殺人的犯罪道路。如我們在人民網上找到《狼群出沒的互聯網》文章,裡面的內容主要是介紹了2000年以來我國以及別的國家由於青少年上互聯網而發生的犯罪事件。

二、網路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豐富多彩的互聯網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於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觀念也充斥其間,對於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中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導致喪失道德規范。同時互聯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使中學生在網路上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卻了社會責任。部分中學生並不認為「網上聊天時說謊是

不道德的」,認為「在網上做什麼都可以毫無顧忌」等,使得中學生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力大大減弱,網上不良行為逐漸增多。

三、網路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 網路可以即時傳送文字、聲音、圖像,為中學生人際交往提供多媒體化、互動性的立體途徑。網上收發電子郵件方便、快捷, QQ新奇、及時,聊天室輕松愉快,BBS的討論自由、廣泛,中學生通過這些途徑可以與許多互不相識的人交談、來往,互相幫助,互相傾訴。但是,這種社會化只是一種虛擬的社會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存在機器的阻隔,是一種「人——機——符號——符號——機——人」形式的交往。這種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動雙方的諸多社會屬性,帶有「去社會化」的特徵,與真實社會情境中的社會化相去甚遠。而且,網路上的青年交往范圍大多隻限於青年與青年之間的同輩交往,中學生與家長、親戚朋友、老師等之間的社會互動較少,代際間的學習、互動明顯不足。這一點從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還是聊天。

當然上網也有好處

一、開闊視野 網際網路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網路全書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學生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動態,極大地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二、加強對外交流 網路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裡,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地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由於網路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中學生上網可以進一步擴展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實現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時現在的中學生以獨生子女為多,在家中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能與人交往的。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可能會給他們特別是內向性格的人帶來壓力,網路給了他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境。

三、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的發展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網際網路就提供了這個無限多樣的發展機會的環境。中學生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發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利用網際網路就可以學習、研究乃至創新,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網上可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給中學生進行大跨度的聯想和想像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為創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料,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調研結論:

網路社會已經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發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互聯網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的成效。 我們要引導和規范相結合,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腦」和上網習慣。通過各種途徑告訴中學生網路的虛幻性、信息的龐雜性,對其上網繼續指導和適當規范,使其有防範意識,學會區分現實生活和網路世界的區別,培養他們的網路道德意識。對中學生進行網路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他們的網路信息意識。同時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護,多聽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既帶好路,又提供「保護」,在目前網路法規和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也許是目前家庭和學校解決上網不利影響的較為可行的一條重要途徑。


⑤ 關於中學生上網利與弊的 研究性學習報告怎麼寫

中學生上網利與弊問題提出 今天當我們步入網路社會,發現青年與網路之間存在眾多的契合點,正是這些契合點使青年對互聯網「一網情深」。青年在網路影響下千狀百態雖然向社會展示了其眾多絢麗之處,也令人倍感驚喜。但不少青年網民的失色表現卻無論如何不能給社會增輝,不能讓人高枕無憂。內容一 青少年用戶使用互聯網的特徵 一、用戶開始使用互聯網的時間:約80%的用戶從1999年或2000年開始使用互聯網,網齡大都不長。具體分布如下:1997年以前佔6.3%;1998年佔14.0%;1999年佔36.20%;2000年佔43.50%。 二、上網地點:58.8%的青少年用戶在家裡上網,31.5%的用戶在親戚朋友家上網,在網吧、咖啡廳或電子游戲廳上網的佔20.45%,在父母或他人辦公室上網的佔15.0%,在學校上網的佔10.8%。 三、上網時間和對上網時間的滿意度估計:青少年用戶平均每周上網時間212分鍾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約30分鍾左右。37.0%的用戶認為自己上網時間「正好」,認為「比較多還能滿足」的用戶佔12.0%,認為「太多了」的僅為0.7%。31.7%的用戶認為「比較少」,18.5%的青少年用戶認為「太少了」。也就是說,50%的青少年用戶對上網時間並不滿足。 四、互聯網功能的使用:玩游戲佔62%;使用聊天室佔54.5%;收發電子郵件佔48.6%;下載儲存網頁佔39.7%;使用搜索引擎佔25.0%;訂閱新聞佔21,9%;網路電話佔14.7%;網上尋呼佔14.3%;製作和更新個人網頁佔12.6%;上傳文件佔9.4%;公告板(BBS)佔9.2%;代理伺服器佔2.3%。 五、用戶和非用戶對互聯網的需求;用戶選擇「獲得更多的新聞」為最重要的需求的比例最高,其均值為3.81(滿分為5分,以下同)。以下依次是:「滿足個人愛好」為3.74;「提高課程的學習效率」為3.71;「課外學習和研究有興趣的問題」為3.67;「結交新朋友」為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均值為2.8l。 內容二 網路的影響一 網路的正面影響 1、網路有助於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網路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網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網上「毫無顧忌」地進行真實心態的平等交流,這對於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並開展正面引導和全方位溝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於網路信息的傳播具有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特點,青少年可以同時和多個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動,從而提高思想互動的頻率,提高教育效果;由於網路信息具有可下載性、可儲存性等延時性特點,可延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動的時間,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導和教育。還可以網上相約,網下聚會,實現網上德育工作的滋潤和補充,從而及時化解矛盾,起到溫暖人心,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學習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國教育資源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網路提供了求知學習的廣闊校園,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學到在校大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修滿學分、獲得學位。這對於處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的青少年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解脫,它不但有利於其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於家庭乃至於社會的穩定。 3、開拓青少年全球視野,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上網使青少年的政治視野、知識范疇更加開闊,從而有助於他們全球意識的形成。同樣,又可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通過上網,可以培養他們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閱覽各類有益圖書,觸類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二 網路的負面影響 1、對於青少年「三觀」形成構成潛在威脅。青少年很容易在網路上接觸到資本主義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思想處於極度矛盾、混亂中,其人生觀、價值觀極易發生傾斜,從而滋生全盤西化、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網路改變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網上公開、坦白地發表觀點意見,要求平等對話,對青少年工作者的權威性提出挑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達到預期。同時,上網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體意識淡薄,個人自由主義思潮泛濫。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識。有關專家調查,網上信息47%與色情有關,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網上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還有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也在網上發布擾亂政治經濟的黑色信息,蠱惑青少年。這種信息垃圾將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識,污染青少年心靈,誤導青少年行為。

⑥ 急~求中學生上網的利與弊調查報告(1500字)

小學生上網,有助於早期智力開發。十指與電腦的配合聯動,孩子對計算機網路多種功能的運用,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力、技能和智能,而智力、技能和智能是體現人的素質的三大要素。因此,中小學生上網本身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只要引導和控製得當,確實大有好處。 \n其次,上網有助於拓展孩子的知識領域,通過網路獲取廣泛的新的知識。長期以來,我們比較重視專門人才的培養,而忽視各種知識的整合,因此,素質教育戰略很難完善,在許多領域,缺少復合型新人文學者,直接影響各行業的發展。因此,從小培養我們對多種知識的復合,不僅有助於素質教育的提升,而且對21世紀的人才戰略具有重要意義。還有,上網人口比例提高,有助於加快社會信息化進程,而這個進程,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上網發E—mail,使我們從小樹立電子信函、電子商務、電子寫作的意識,可節省大量木漿紙,提高環保水平;作為祖國的未來的我們,能樹立電子商務意識,利用電子貨幣的意識的提高,是全民族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有助於推進貨幣電子化進程,提升整個民族的素質。學好電腦,還有助於激發我們的創造性。 \n其三,小學生上網可以知道很多的豐富資源和信息。網路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會越來越先進,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它的出現給我們帶來許多變化,人們可以用電腦運算書寫精確書寫。這些都是上網的好處。 \n\n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n陳述辯論 \n正方一辯:各位老師、同學、對方辯友,大家好!人類將步入信息時代,網路越來越強烈地介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貼近我們小學生。小學生上網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呢?我方堅信: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我將從4個方面來闡述我方觀點: \n1. 必要性。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和爆炸,未來的世界是網路的世界,要讓我國在這個信息世界中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21世紀主力軍的我們,必然要能更快地適應這個高科技的社會,要具有從外界迅速、及時獲取有效科學信息的能力,具有傳播科學信息的能力,這就是科學素質。而網際網路恰恰適應了這個要求。鄧小平爺爺不是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嗎? \n2. 實用性。網路世界資源共享,它就像一個聚寶盆,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誰勤於在這座金山上耕耘勞動,誰就會有所得。你可以從中最快地查找學習資料,可以學會更多課堂外的知識,並靈活地運用課內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上網還可以超越時空和經濟的制約,在網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麼問題,你也盡可以隨時通過網路得到老師的指導。而且互聯網上的互動式學習、豐富的三維圖形展示、語言解說等多媒體內容,使得學習變得輕松、有趣,這可是任何教科書都不可能具備的哦!另外,網路上以英語的使用率和內容為最多,分別為84%和90%,這將會促使我們更積極地去學習英語,這難道不好嗎? \n3. 現實性。每所中小學建立電腦教室,普及網路知識,推動小學生家庭上網,實現遠程教育與知識共享是為了培養小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與意識,培養我們獲取、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已成為勢在必行了。再看看我們身邊,學校的網站不正搞的紅紅火火,王老師不也建議大家多多去學校的網站看一看嗎?班級的網站不也都在緊鑼密鼓的製作嗎?如果上網不好,為什麼要建這些網站呢? \n的確,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我們相信,網路存在著一些弊端,但小學生處在學校的教育之下、在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家長的指點下,必能使我們以一個正確的心態來應用網路這種工具。21世紀將是信息時代,我們將會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路知識,就是闖盪未來信息時代的最強有力的武器。讓我們相信,我們今天所付出的一點一滴的努力,終將會聚沙匯塔,終將會獲得回報。所以,我再一次陳述我方觀點: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 \n正方二辯:各位老師、同學,對方辯友大家好!網路帶給人類的好處可謂數不勝數,網路的出現是現代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標志。現代意義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電腦脫離信息時代的人。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曾幻想要足不出戶,就曉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將此幻想變為了現實。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難道還能只讀聖賢書,而不聞天下事嗎? \n對方辯友舉出了種種例子來證明網路對我們小學生的弊端。但是,我要說任何事物在新生階段總會產生一些不適應弊端,如果我們只因為它一點小小的瑕疵而扼殺它,那我們豈不是少了很多現在必不可少的東西? \n網路的快捷同樣也有它的優勢,通過網路,我們可以及時地知道一些最新的新聞;通過網路,我們可以在短短幾小時內訪遍全國各地的小學,在網路圖書館里查詢我們所需資料,藉助網上的資料,從容地完成學業,考試後可以馬上知道成績,有了問題可以隨時通過電子郵件請求老師指導。就拿大家印象最深的非典來說吧,非典時期,廣州、北京一些學校不得不停課,為了實行同步教學,人們發明了網校,每周網校教學內容全部和學校課程進度保持一致,我們在全國各地通過上網都可身臨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這難道不好嗎?因為上述的種種觀點,我方堅信:上網利大於弊! \n\n自由辯論 \n我方可問問題: \n問1:現在學校里裝了「班班通」,如果上網不好的話,學校為什麼要裝「班班通」呢? \n問2:既然對方辯友覺得上網是不好的,那麼請問對方辯友有哪一位沒有上過網?既然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就要帶頭!如果對方辯友認為上網不好的話,那為什麼你們要上網呢? \n問3:如果上網不好的話,那麼當初為什麼要發明網路呢? \n問4:我們小學生僅僅是針對找資料、學習這方面來上網,難道這也有錯嗎? \n對方可能會問的問題: \n問1:現在因為上網過度而引發的疾病並不少,像「上網綜合征」等等,對方辯友對此又如何解釋呢? \n答辯:諸如「上網綜合征」等等疾病的確是有一些,但是,對方辯友,你們難道沒有上過網?你們上過網,又為什麼沒有得「上網綜合征」呢?我們小學生還是有一點自製力的,不會上網過度,因此,這類的疾病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n問2:請問對方辯友,你們口口聲聲說上網是為了查資料,那麼你們在網上用來查資料的時間究竟占總時間的百分之幾呢?! \n答辯:誠然,我們上網並不一定是去查一些資料,但是難道游戲就沒有好處了嗎?不知對方辯友是否玩過一款名為《牧場物語》的游戲,在這款游戲里,你需要自己經營一個牧場。這樣從小培養我們的責任感,難道有弊處嗎? \n問3:請問對方辯友,你們上網究竟是為了干什麼?難道僅僅是查資料,從來沒有去BBS上灌水、去泡泡堂玩過嗎? \n答辯:我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對方,我們在查資料,有時也玩玩游戲。但請對方辯友明確今天的辯題:我們今天討論的是上網利大還是弊大,而不是玩游戲好不好!游戲可以寓教於樂,在玩游戲的同時,我們依舊可以得到許多啟示。游戲就像一個童話故事,請問對方辯友究竟是喜歡三字經呢還是喜歡聽童話? \n總結辯論 \n正方四辯:謝謝主席!對方辯友、老師、同學大家好!首先,我想針對對方辯詞做一些分析。不可否認,對方辯詞精彩絕倫,但真理不是修飾而成的,對方辯詞中的漏洞依舊清晰可見:今天,對方辯友羅列了大量的例子,不惜誇大其詞地說小學生上網如何壞,如何壞!可對小學生上網帶來的一系列利處輕描淡寫,甚至像蜘蛛網一樣輕輕的抹去!這種不尊重事實,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說一葉障目的態度,的確無法令人恭維!其次,我想針對此次辯題做如下分析: \n一、我們將成為明天的建設者,我們肩上擔負的是托起未來的重任。我們的任務是跟上時代的腳步。及時掌握科學技術。我們的年齡也使我們對新生事物既充滿好奇,又缺乏自製力。因此,他們的生活離不開老師、家長的領導,他們的世界時時處處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保護。 \n二、網路有著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優勢:它可以打破時空界限,使人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進行相互交流,可使信息處理更系統,全面。使信息流通更及時、便捷,所以教育選擇了上網,世界選擇上網。這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才競爭成為世界競爭的主流,教育面臨改革。而網路的出現,無疑成了教育改革的好幫手。面對網路這個五彩繽紛的空間,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聽名師講座,可以身臨其境地暢游奇妙太空,我們學習不再僅限於書本,我們也逐漸擁有了更高的科學素質。 \n當然,我方也不否認網路存在弊端。因為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但正如我方辯友所證明的,如果人們更廣泛接觸到的是事物有利的一面,我們又怎能說是弊大於利呢?這就像吃魚一樣,我們有時會被魚刺卡住喉嚨,但我們就不吃魚了嗎?不會。因為魚刺卡喉嚨只是偶爾,如果小心,可以避免這些情況。小學生上網也一樣;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也有信心地說: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謝謝!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上網的利弊研究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