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中數學實踐性教學中如何實現創新教育的價值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注重數學知識的講授,教師主宰著數學課堂的一切,學生只能認真的聽講努力的學習,教師不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難於發揮,個性發展更是無從談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被知識教學所取代。新課改的實施,使廣大教師提高了認識,轉變了思想。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充分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創新教育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那麼,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了如下探究:
一、初中數學教師要提高創新教育的意識
數學教師首先要理解新課程下的創新教育。「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對中小學生施以教育和影響,促使他們去認識數學領域的新發現、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規律,培養他們具有一定的數學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數學素質基礎。即在全面實施數學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著重研究和解決如何培養中小學生對數學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能以及創新個性的問題。
二、教師要為數學創新教育充分准備
作為教師,首先要在相信學生創新潛能的基礎上,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教師要積極進行自我學習,充分准備。
首先,數學教師自身要具備創新精神,這是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師的主導作用又不可忽視,教師本身所具有的創新精神會極大地鼓舞學生的創新熱情。因此應該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努力提高創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創新性、更靈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和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較適宜的「氣候」和「土壤」。以「升學率」為教育目標的應試教育,使得教師和學生都處於高度緊張的機械的知識傳授中,很難形成創新意識,這些嚴重阻礙了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轉變過去提倡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並重的模式,實現由「教」向「學」過渡,創造適宜於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形成有利於學生主體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健康發展的寬松的教學環境。
第三,創造一套適應創新教育的課余活動。擴展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結構,擴大視野,真正提高學生素質,著眼於未來。
三、開展數學創新教育的策略
第一、提倡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數學知識時,通過有關的實際例子,說明數學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使學生認識學習數學的意義,鼓勵學生學習成才,並積極參加數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成就動機。提倡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了解所有的數學成就都是在舊知識基礎上的創新,這一切都源於對數學濃厚的興趣。源於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有意識地主動學習更多更全面的數學知識,為將來的創新活動奠定扎實的數學功底。學生在接受教育和獲取知識的同時,形成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的觀念和意識。
第二、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創新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因此,若能對數學教材巧安排,對問題妙引導,創設一個良好的思維情境,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學中應打破「老師講,學生聽」的常規教學,變「傳授」為「探究」,充分暴露知識形成的過程,促使學生一開始就進入創新思維狀態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發現問題、總結規律。
數學解題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方位觀察,多角度思考,廣泛聯想,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活躍的靈感,解題後讓學生進行反思和引申,鼓勵學生積極求異和富有創造性的想像,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
第三、加強數學能力的培養,形成創新技能。數學能力是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上的個性心理特徵。其中數學技能在解題中體現為三個階段;探索階段――觀察,試驗,想像;實施階段――推理、運算、表述;總結階段――抽象、概括、推廣。這幾個過程包括了創新技能的全部內容。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加強解題的教學,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同時,進行有意識的強化訓練:自學例題、圖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數學符號、溫故知新、歸類鑒別等等,學生在應用這些方法求知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數學能力,形成創新技能。
第四、開發情感智力教育,培養創新個性品質,美國學者阿瑞提在《創造的秘密》一書中提出:「盡管創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並不是高創造力的先決條件。」可見,創新過程並不僅僅是純粹的智力活動過程,它還需要以創新情感為動力,以良好的個性品質作後盾。
綜上所述,開展數學創新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激勵學生要樹立周恩來同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理想;具有像愛迪生發明燈絲一樣的堅定信念。在「問題數學」中培養學生具有敢於求異、勇於創新的氣魄、自主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利用「錯析教學」,培養學生堅忍不拔,持之以恆,不怕困難和挫折的頑強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徵。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創新情感和個性品質。
② 中學生需要培養創新精神的理論依據是什麼,簡短些就好,
您如果是學生,直接把這題忽略。這種假大空的題,講起來雲山霧罩內,聽起來不知所雲,容考試不會出這么腦殘的題目的。要真的評價這個題目的難度,那不是中學生應該知道的。所以別把寶貴的神經放在研究這玩意上面。
你要是個教師的話,勸你多動腦筋,痛改前非,搞點有實際意義的學問。請恕言之不恭
③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
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郜魁東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教育已成為落實數學素質教育的一個重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愈來愈顯得重要。一、 數學教師要首先更新教學觀念,具有創新意識數學學科的創新教育,要求數學教師首先要從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圈子中跳出來,具備明晰而深刻的創新教學理念,具有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改變過去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進行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充分體現新課程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思想,把教學的重點和立足點轉移到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上來,通過教師深入地挖掘教材,高效地駕馭教材,把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與教材內容有機地相結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激發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勇於創新的能力。二、學生的創新興趣是培養和發展創新能力的關鍵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1、利用學生渴求他們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心理,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興趣產生於思維,而思維又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教學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問題高低適度,問題是學生想知道的,這樣問題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慾,學生因興趣而學,而思維,並提出新質疑,自覺的去解決,去創新。2、合理滿足學生好勝的心理,培養創新的興趣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會對從事的學習失去信心,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幾何圖形設計大賽、數學笑話晚會、邏輯推理故事演說等等,展開想像的翅膀,發揮它們不同的特長,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感受自己勝利的心理,體會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機會和快樂,培養創新的興趣。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3、利用數學中圖形的美,培養學生的興趣生活中大量的圖形有的是幾何圖形本身,有的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的,也有的是幾何圖形組合,它們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在教學中宜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給學生最大的感知,充分體會數學圖形給生活帶來的美。在教學中盡量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繫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中,產生共鳴,使他們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慾望,驅使他們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4、利用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數學家的童年趣事、某個結論的產生等等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學生一般喜歡聽趣人趣事,教學中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發展的歷史和歷史上數學家的故事,象數學理論所經歷的滄桑,數學家成長的事跡,數學家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數學中某些結論的來歷,既可以了解數學的歷史,豐富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習其中的創新精神。三、開展多種創造性的活動,創設動手的機會和空間動手實踐能 力的訓練就是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反復實踐的過程中培養科學精神和創新的意識。在教學中,千萬不要忽視了能讓學生動手實踐是的機會。我們應多給學生一些自由時間,讓學生多做一些創造性的動作,教師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開動腦筋,拓寬思維,並發現自己在分析的問題、解決問題時的不足,正確認識不足之處。除而外,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如進行小製作、小發明,並經常表揚學生的勞動成果,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創造發明慾望,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四、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創造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獨特 性、求異性、批判性等思維特徵,思考問題的突破常規和新奇獨特是創造思維的具體表現。數學學科,作為思維體操學科,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最合適的學科之一,我們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作為數學教學的 核心要求。 ①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觀察是信息輸入的通道,是思維探索的大門。敏銳的觀察力是創造思維的開端。可以說,沒有觀察就沒有發現,更不能有創造。②注意培養想像力。想像是思維探索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可以包羅整個宇宙。」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想像,往往能 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獲得數學發現的機會,鍛煉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首先要使學生 學好有關的基礎知識。其次,新知識的產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像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
④ 如何培養中學生創新能力
詞: 創新意識 主動性 積極性 熱愛和尊重 興趣 創設情境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今推進全面素質教育的核心和最終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真正主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通過自學、討論、探究、實踐、研究性學習等形式,能讓學生動腦、動手、動情,在主動學習中獲取知識和學會本領,從而使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現在的高中課本中理論層次有所降低,可讀性增強,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創造了條件。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自學、討論、探究、實踐、研究性學習等形式,自己提出問題,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問題,結合教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
2、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
政治課教學的任務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去武裝學生,落實科學發展觀。有的知識體系比較抽象,只有在教學中讓學生運用自學、討論、探究、實踐、研究性學習等形式積極「參與」,在師生共同活動基礎上從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培養學生勤思考、愛鑽研、動手、動腦的刻苦精神
以往的傳統教學往往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板書、學生抄板書,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也就難以達到教學三維目標。自學、討論、探究、實踐、研究性學習等形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於鍛煉和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進取精神。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貫徹創新意識
1、 創設教學情境,激勵學生創新意識。
情景教學是一種與創新教育相適應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通過教師創設與教材內容相符合的教學情境,製造一種能激起學生思考的條件和氛圍,使學生在客觀情境中獲得具體的感受,從而激發其相應情感,由此引導學生關注教學內容,產生積極的態度傾向,把激起的強烈情感投入教學活動,進而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需要,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此教師首先自己應刻意求新,不因循守舊,勇於拋棄說教和陳規,努力形成有利於培養具有創造性人才的獨特的教學風格。其次,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創造性的發現和創造性的發揮,巧設疑問,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再次,教師要呵護學生每一個具有新意的沖動和念頭,珍惜他們每一個帶有創意的言行。
2、 師生互動,讓學生感受「主體性」的魅力,激發學生創新熱情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創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傳統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倡導師道尊嚴的不平等的關系。教師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滿堂灌,如此教學,怎麼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新課程改革提出新的教學觀,強調師生的互動關系,倡導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學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為方式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展示自己才華、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機會。教師應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樹立師生平等觀念,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融,才能創造一種平等、尊重、和諧、發展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們把課堂當成自我磨練、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開拓學生思維,把課堂變成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3、 改變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貶低發現和探究,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把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變成僅僅是直接傳授書本知識,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方式,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索、研究等認識活動突出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總之,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我們應該優化課堂結構,實施教學改革,力求突破傳統的教師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上下工夫,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學效率。
⑤ 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引奇激趣——迎接創新的使者
激發學生濃厚的創造興趣和慾望,引導學生多思多問,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首要工作。在教學中,興趣又往往表現為一種好奇心,有好奇心才會有深刻而獨特的思維方式,才會有發明創造。教師應該加倍愛護學生的這種好奇心,迎來創新的使者,拉開求知的序曲。
1.巧設懸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讓學生以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的身份投入學習的思維活動中,才能使學生在課堂的有限時間內迸發創新因素,獲得新的知識。為此,教師必須巧設疑問,以懸念來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如教學《赤壁之戰》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曹操擁有80萬大軍,而劉備和孫權才有3萬聯軍,可是曹操的軍隊為什麼會被打得落花流水呢?這一巧妙的提問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一個大大的懸念,喚起他們的好奇心,使學習的熱情高潮,興趣油然而生。
2.創設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葉聖陶語)。小學語文教材大多文質兼美,有的文筆清晰;有的情深意長,富有感染力;有的富有幻想。在教學中,這些課文可以通過朗讀、錄音、掛圖等來創設特定的情境感染學生,通過一定的情感調控,架起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橋梁,引導學生沉浸在課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圍之中,讓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主動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如《霧凇》這篇課文中,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的霧凇圖,教學的開始,教師播放錄像(霧凇景象),向學生展示霧凇的奇特和壯觀,使學生在欣賞霧凇景色美麗的同時,激起求知的慾望。
3.聯系實際
在語文教學中,應把語文教學與現實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後,教師可以《我與小女孩比童年》為題,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童年進行「說話」訓練。經過這樣聯系現實的訓練,喚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改善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使學生的創新思維更符合現實。
此外,教師還可以採用游戲激趣、導語激趣、活動激趣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誘導質疑——催生創新的萌芽
古人雲:「學貴有疑。」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精華,擁有創新能力的人必須具備敢於質疑的思維品質。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質疑問難,激起探求新知的慾望,迸發出創造的思維火花。
一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探究欲是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內驅力之一。為了增強學生的探究欲,教師應當經常向他們提供能引起觀察和探索的新異情境,要善於提出難易適中而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並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或尋找答案。一位特級教師介紹他在美國聽一位老師上《蚯蚓》一課說,上課一開始,老師出示《蚯蚓》一題,接著就拿出一包還在蠕動的蚯蚓,讓學生每人拿一條,要求學生觀察它的外形和特點,然後發言。許多學生使用放大鏡,翻來覆去地觀察,還有些學生採用了解剖法。不久,學生就一個個爭著說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個學生說蚯蚓的味道是鹹的,因為她把蚯蚓放到嘴中嚼了嚼。這一意想不到的知識是憑借學生敢於嘗試的探究欲而得到的,無疑也是創新思維的萌芽。
二是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質疑精神的心理依據。要培養的質疑精神,就必須保護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有一個學生在初讀課文後提出是「草船『騙』箭」,為什麼課題中卻說是「借」呢?這位學生的提問很有價值的,老師表揚了他的勇於質疑的精神,並鼓勵學生分析課文,探究原因。結果發現原因是有「借」才要「還」,暗示了曹軍造箭射自己,體會了諸葛亮的聰明才幹。此時,大家對於原先提出問題的學生贊嘆不已,那位學生也因有老師的支持和學生的贊賞而對自己更有信心,從此大膽質疑。
三是培養學生的尋疑意識。所謂尋疑意識,是指學習者在頭腦中始終帶著尋找問題的意識,以懷疑的眼光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捕捉可供設疑的細節,挖掘疑點。尋疑可以在各個方面,各個角落,老師要經常引導學生進行尋疑,肯定結果,從而激發尋疑興趣。其次,尋疑貴在主動。只有具有主動積極的精神品質,才能尋找到有價值的問題。教師要注意引導,讓學生樂於尋疑。
總之,從疑問——探索——發現——創新這一路徑中,只有把握好質疑這一關,才能啟動創新思維,捕捉創新靈感,並堅持不懈最終取得創新成果。
三、馳騁想像——舞動創新的翅膀
想像是創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驅力,是人們對頭腦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像滲透在小學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特別是在發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中,想像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1.豐富表象,喚起想像
想像來源於生活實際,但由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新教材中有些課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隔遙遠,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想像力難以拓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來喚起學生的想像。如在學習《大海》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事先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大海的資料,如圖片、文字介紹、有關故事等等。課堂上,組織大家把搜集的信息相互交流、討論,使學生獲得很深的感受。然後,再利用播放關於大海的錄像資料、配樂朗誦等直觀的手段,使學生彷彿置身於大海之中。結合演示,引導學生想像:大海是什麼樣的?站在大海邊,你想對大海說些什麼?大海能為人們做些什麼事情呢?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激情得以迸發,探索大海秘密的慾望發展到了高潮。
2.填補空白,發散想像
所謂「空白」,是指作品給讀者留下的聯想和再創造的空間。在課堂教學中,合理的利用這些「空白」,發散學生的想像,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學習《想飛的烏龜》一課,小烏龜叼著棍子中間,兩只小鳥叼著棍子的兩端,帶著烏龜飛上了高高的天空,因為小烏龜第一次飛上天空,看到地面的美麗景色,一時太高興,剛一張嘴,整個身體就狠狠地摔到了地上。教學這一環節時,教師可這樣啟發學生想像:烏龜掉下來會想什麼?他還想飛,請你為他想想飛的辦法。學生的情感已緊緊和小烏龜連在一起,有的認為小烏龜可憐,有的認為小烏龜可笑,還有的認為小烏龜可嘆……學生各抒己見,在想像中思維相互碰撞、啟發,在文中沒有出現的心理空白處創新,訓練了思維的靈活性。
3.異想天開,拓展思維
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邊的,它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我們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特別是異想天開的創造性想像。如學習《夢想》一文後,教材安排了這樣一組練習填空:
(1)古時候,人們想飛到月亮上去,現在……
(2)古時候,人們想聽到遠方親人的消息,現在……
(3)古時候,人們想到海里采寶,現在……
(4)古時候,人們想,現在……將來……
這是一道永遠也做不完的練習,學生依據前三項練習,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寫出眾多不同的答案,這既是語言和想像力的訓練,又是運用知識和發展創造力的訓練。
四、鼓勵求異——激活創新的靈魂
求異是創造的先驅。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促進學生思維的多向性發展。要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學生在形成求異思維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培養思維的多向性。
(1)同一個任務,鼓勵學生尋求不同方法完成。以識字為例,讓學生記「坐」字,有的學生說,兩個小朋友在蹺蹺板上玩就是「坐」;有的說,「坐」就像老師的天平;有的說一個「土」加兩個「人」就是「坐」……他們運用的方法不同,卻完成了同樣的一個任務——記住「坐」字,對於這樣的現象,教師應予以肯定、鼓勵。
(2)同一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理解或表達。如教學《王冕學畫》一課時,當教師問到「要是能把它畫下來,那該多好哇」中的「好」是什麼意思?有個學生回答說:「畫下來,天天可以看荷花。」「還有別的意思嗎?」教師啟發學生。學生有了興趣,各抒己見:「畫下來,可以讓別人看。」「畫下來,可以跟湖裡的荷花比一比,看誰美?」……這些正是創造性思維中求異思維的反映,它促使學生相互激勵,情緒活躍,在學習的過程中品嘗到求異、探索的樂趣。
(3)適當安排一些具有不確定答案的練習。我們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安排一些「發散性」的練習。如在六年級的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布置這樣一道課堂練習,把「我們收回了澳門」這句話換幾種不同的說法,但不改變原意。學生答案多種多樣:「澳門被我們收回了。」(被字句)「我們把澳門收回了。」(把字句)「我們不是收回了澳門嗎?」(反問句)誰也不能否認我們收回了澳門。」(雙重否定句)……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那麼,埋在孩子們心底的智慧種子,就一定能生根、開花,並結出豐碩的創新之果。
⑥ 中學生如何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考慮問題要從多方面下手,採用逆向思維考慮東西,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專的效果,考慮問題全面了自屬然創新能力就會提高。
我想創新不是那麼簡單的東西,我們無法近距離接觸.但是我們可以細心於周圍的事物,要知道生活中處處是知識,保持一顆好奇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