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心理健康小知識資料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體各方面得到良好發展,能在學習和社會活動過程中與人建立良好關系,能諒解他人,辨別是非,在遇到困擾時能克服困難。
目前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尚無統一公認的標准。綜合多數心理學家和醫學家的觀點看,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碼應具有如下標准:
1. 身體健康,智力正常。身體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標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條件。
2. 人格完整,意識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懷坦白,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熱愛生活,興趣廣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並自尊自愛,尊重他人,善於調節自己的言行舉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齡特點。
3. 樂於交流,善於結友。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善於結交知心朋友,與朋友能溝通心靈,友好相處,對矛盾和分歧,能正確對待,妥善處理,並有樂於助人的願望和行為。
4. 情緒穩定,樂觀開朗。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溫度計;樂觀能使人心情開朗。保持相對的樂觀、穩定的情緒,就能在順境中積極向上、謙虛謹慎,在逆境中意志頑強並能戰勝困難。
5. 有所追求,積極進取。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於面對現實,勇於承擔責任。
對青少年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通常從政治上、思想上、品德上分析得多,而從心理上分析得少,以簡單、呆板、僵化、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一切,盲目追求升學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包括競爭力、情緒、情感、性格、自我意識、人格傾向、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等等方面,往往處於一種自發形成和盲目發展的危險狀態。
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要保持良好心態,提高自身修養,樹立家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觀,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從根本上避免外在的、強制的、過度的教育,並給孩子以情感上的支持
『貳』 簡述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點
中學生心理健康 一、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學習類問題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其問題有:
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
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出現厭學情緒。
3.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
(二)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其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教師的關系問題。其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仰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
2.同學間的關系問題。中學生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
3.與父母的關系問題。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專橫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
(三)青春期心理問題
1.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是趨於關閉封鎖的外在表現和日益豐富、復雜的內心活動並存於同一個體,可以說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志。
2.情緒情感激盪、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盪。這種動盪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
3.早戀。中學生一般尚未成年,我們把中學生這種未成人時的戀愛稱為早戀。中學時代,特別是高中生,正值青春發育期,而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
(四)挫折適應問題
中學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關系方面的、興趣和願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
心理健康是指各類心理活動正常、關系協調、內容與現實一致和人格處在相對穩定狀態。說得通俗點,心理健康的標志是: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人際關系良好,能適應環境,有幸福感,在學習、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水平的標准,有以下十項:心理活動強度、心理活動耐受力、周期節律性、意識水平、暗示性、康復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會交往、環境適應能力。
二、我國新時期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依賴心理
當前,獨生子女學生越來越多,日益成為在校生的主體。他們有的在「糖水」里長大,從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溺愛、嬌寵,好比溫室里的花朵,缺少獨立意識,什麼事情都要依賴家長。
2.自負心理
主要是由於父母的過分溺愛和嬌寵,獨生子女成為整個家庭的軸心 ,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強,總想事事佔先搶頭,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認識不到「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更有強中手」。他們一旦遭遇挫折失敗,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絕路。
3.自私狹隘心理:表現為心胸狹窄,自私自利,常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把個人利益看得過重,經常感到委屈,吃虧而鬱郁不樂,具有較強的報復心理。
4.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學生由於各種原因對自己的品質、智力、能力等感到懷疑並做出過低評價所產生的心理感受。自卑心理一旦形成並得到發展,就會對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產生日益顯著的消極影響,特別是中學生尚處於心理發展不穩定的年齡階段,自我否定意識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緒的巨大波動和思想觀念的急劇變化,嚴重影響其學習和生活。
5.抑鬱心理:抑鬱心理是中學生較常見的一種心理失調症,是中學生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一種消極情緒。處於抑鬱情緒狀態下的中學生,經常生活在焦慮的心境中,他們內心孤獨卻不願向同學、老師和家長傾訴。
6、孤僻心理:主要表現是喜歡獨處,實屬單飛的雁,不願與他人接觸,沉默寡言,內心產生壓抑、苦悶。這種心理往往嚴重影響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間的心理隔膜,影響人際交往,往往使學生陷入孤獨無助的境地。
7.焦慮異常心理:焦慮心理是一種以擔心、緊張或憂慮為特點的、復雜而延續的情緒狀態。當人們預期某種危險和痛苦境遇將發生時,通常都會產生焦慮反應,這種焦慮反應是帶有普遍性的正常的適應性反應。然而,焦慮的程度過於嚴重時,就變成了懼怕,人的主觀感覺就變得緊張不安,易產生不愉快預感。
8、恐懼心理:是指對某種特定對象或境遇產生了強烈、非理性的害怕。而實際上 這類引起害怕的對象或境遇,一般並不導致危險或威脅。對某一特定事物或現象的特殊害怕,是中學生最為普遍的恐懼心理。
9.易怒心理:所謂易怒就是指容易沖動、急躁,愛發脾氣,喜怒無常,報復性強,常有干危險、愚蠢事的沖動,事後冷靜下來又後悔。現實生活中,有些中小學生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本來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別人看來不以為然,而他卻犯顏動怒,火冒三丈。
10、逆反心理:一些學生對外界的刺激常產生與常態相背的心理反應,與他人交往採取不合作的對抗態度,對老師、家長的教育感到厭煩甚至頂撞。
11.嫉妒心理:這是一種恐懼或擔心他人優於自己的心理狀態。這種心態重點中學的學生尤為明顯。
12.猜疑強迫心理:表現是遇事多疑、疑心太重。這類同學不能與同學正常交往、和睦相處,久而久之,造成情緒上的不穩定,意志消沉,缺乏自尊自信等。
13、厭學心理:目前中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面對升學難,就業難,出路窄的現象,深感前途渺茫,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力下降,思維遲緩,害怕考試等等。
『叄』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說簡單也簡單,說不簡單也不簡單,也許只要簡單做到下面幾條就可以:
1,養成相對規律的作息習慣。
2,至少有一個好朋友。
3,有一兩種興趣愛好。
4,盡力做好分內的事,少年人為將來而學習是天經地義的事,不必抱怨,也不必賦予這些平常的事以什麼超越的意義,只是去做就是了。
『肆』 淺談怎樣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渠道,同時也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以課堂教學的形式,面向全體學生傳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可以同時做到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所以說,心理健康教育進入課堂是學校開展這項工作的有力保證。開設的課程除了與原有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生理衛生課和青春期教育課等相關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外,還可以利用活動課,班級體或者團隊活動等其他形式,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報告討論座談等。對年齡較小的小學兒童,另外還可以通過組織有關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游戲娛樂競賽等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識和自我保健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2.編寫心理健康指導讀物
學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門應有計劃地組織骨幹教師專家學者編寫出版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參考書,供中小學生們課外閱讀。特別是在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改革中,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融入教材當中。
3.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
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和任務,是達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整體目標的重要途徑。學校通過建立學生心理咨詢與輔導中心或專門活動室,配備相應數量的專兼職教師,就可以對少數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消除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恢復心理健康,增強心理素質。
4.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應以科學的態度,慎重而科學地開展對學生的心理測試以及學習情況和心理健康狀況,可以提高心理咨詢和輔導的效果,為促進每個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服務。
5.全面滲透
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和融合到整個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學科教育,各項教育活動,德育和班主任等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師要增進心理健康的意識,自覺地使教育教學活動和德育工作成為有助於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載體。另外,一般的學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規律來進行教學,充分利用和挖掘學科的特色和優勢,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正常的學科教學中。利用各方面的常識,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心理規律,從而有效的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這種方式可以促進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學校還要注意美化環境和開發隱性教育資源,把環境熏陶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重要渠道和途徑。
6.利用信息媒體
隨著科技的進步,教育的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正在被新的教育模式所取代,因此各國都已注意到了在教育領域中利用信息傳媒教育。利用信息網路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者將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互聯網上針對自己的重症、
難症向自己最信任的教師咨詢,這樣可以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走出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礙的魔沼。利用信息傳媒,這是一個高效率的途徑。
7.建立家庭學校社會的溝通渠道
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心理健康溝通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既然,學生的心理問題的產生和發展與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社會環境有不容忽視的關系,所以單靠學校的力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積極配合起來,將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在此基礎上學校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通過指導使家長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在家庭生活當中創建健康的家庭氣氛,使學生在民主和睦的家庭環境張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質,這樣有利於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和心理素質的提高,最終使三種途徑的教育影響形成最大合力。
(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採取的措施
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採取以下措施和方法
1.注意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心理衛生
根據H·布里奇的研究,動機水平與解決問題的效率的關系描繪了一個倒「U」型曲線。學習動機與學習過程中的緊張與焦慮的情緒狀態是呈正相關的。當緊張與焦慮適量存在時,思考能力,反應速度、動作的靈活性,學習的工作效率都隨著緊張和焦慮的強度的增加而提高。但過度的緊張和焦慮又反而阻礙學習和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在應試教育的籠罩下,很多教師只片面強調學生知識的學習,而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認為能升學就是一名好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學方法都嚴重背離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從而使很多學生積極性受挫,內心產生自卑感,嚴重缺乏自信,甚至放棄學業。都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上蒙上了一層陰影。這種情況長期以往就會表現行為異常和各種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礙。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的要求要適度,適度的要求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心理健康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要加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這樣可以增進心理健康的穩步發展。
2.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能力
醫學心理學家丁瓚教授曾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我們說,人類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社會的人,一個人不可能鼓勵的得到長足發展。中小學很快就要走上社會,因此,培養學生正確對待集體與個人,正確處理師生、親子等關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能力是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1)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我們說父母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第一任啟蒙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巨大。在家庭生活方面,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要給予適當的評價,切忌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另外,最重要的不能對孩子過於嚴厲和溺愛,這樣孩子往往產生心理不平衡和心理沖突,產生不健康的人際關系。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羅森塔爾效應」表明,教師對學生良好的期望會增強學生自覺鑽研和深入探索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我們說理想的師生關系不僅是教與學的關
系,而且是一種彼此尊重,從而促進雙方共同發展的互動關系。教師在給學生進行知指導或評價時,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並且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口語要親切,要充分使學生感到批評之後的友情和善意。
(3)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學生把自己投入到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分享集體的歡樂,分享集體的痛苦。指導學生要經常與別人討論問題,交流意見,溝通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3.定期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評價
定期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評價,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著預定目標順利開展。為此,要求全體教師重視其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正確組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校園的環境建設,學校的心理氛圍都要進行全面評價。
4.開展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研究
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研究是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重要分支,有利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和質量的提高,也有利於中小學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和方法。為此必須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既要具有良好的理論和科學素質,又要具有從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經驗。所以說,要讓他們學習心理科學和教育科學的有關理論,使他們充分了解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變化規律,理順心理變化的前因後果,掌握心理輔導的技術、途徑和方法,從而提高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科學研究的質量。
5.指導學生自我認識,培養自我接受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作為中小學生會遇到各種復雜的情境,作為教師則必須指導學生對他自己的能力、品格、行為習慣進行正確認識,針對各種復雜情境合理應對,從而適應情境的變化。研究表明,一個人對他自身的認識和他的實際情況越接近,那麼他會對環境或社會的適應能力越強,對公眾復雜局面能做到順利以赴,磨練自己的意志,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另外,還要培養中小學生自我接受能力,對於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要繼續保持和發揚,對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也要加以更正,正視自己的弱點,不要逃避現實,自欺欺人。特別注意對自卑心理比較強的學生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他們最大限度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特長,給他們盡可能多的創造達到成功的機會,使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增進自信心,逐步形成自我接授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6.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情緒生活的能力
情緒是在生活中由一定的原因所引起的一個人的情緒是復雜多變的,有時候高漲而有時候低落,所以情緒不但包括高心、喜悅、歡欣等愉快積極情緒狀態,也包括厭惡、恐懼、焦慮等消極的情緒狀態,我們說健全的情緒狀態有助於事情的成功解決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指導中小學生培養具有健全的情緒生活能力作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1)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控制情緒
指導學生學會如何控制情緒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學會對心境的調節控制,對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在日常生教學過程中,從中小學生學習,工作等方面幫助學生學會對心境的調節和控制。其次,當學生在激情發生之間,教師應指導學生竭力把注意力轉移到無關事情上去,當學生愈
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措施18_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處在激情狀態中,教師應愈平靜,以免產生消極作用。最後,中等程度的應激狀態對人的行為產生積極的作用。因此,當突發事件發生時,教師應指導學生保持中等程度的應激狀態。
(2)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多方面情趣
教師應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如通過音樂、書法、外出參觀學習等活動,增強他們的適應能力,這樣能使他們情緒穩定,解除心理緊張,陶冶他們的情操,
(3)教師應鼓勵學生把心靈中的積郁吐出來
情緒上的積郁如果長期憋在心裡,就會影響身心健康,但一旦把它吐出來就會感到舒暢,能起到安定作用,
綜合以上所闡述的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措施,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運用心理學等多學科的理論和技術,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與技能的教育與訓練輔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整體素質提高的教育活動,所以說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長與發展,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的教育在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教師的努力配合下,我相信一定能把我國中小學學生培養成為智力正常、情緒適中、意志健全、人格統一、人際關系和諧、與社會協調一致、心理特點符合年齡特點的新時期的中小學生,從而推動素質教育穩步快速的向前發展。
『伍』 關於中學生心理健康與(或)家庭教育的知識,越多越好,謝謝!
http://rsz.ccjy.cn/parents/jzxx/jzzy1999.htm
以上,有5篇關於這的文章.
----------------------------------------
http://www.daiyue8.cn/fanwen/HTML/53712.html
一、心理健康的涵義
關於心理健康的確切涵義,國內外並沒有一個公認的統一界定。心理學家英格里斯(H.B.English)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哪種情況下能進行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力,並能充分發展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豐富的情況,而不僅僅是免於心理疾病。」社會學者玻肯(W.W.Bochm)的看法則是,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準的社會行為,一方面為社會所接受,另一方面能為自身帶來快樂。
快樂月亮船
快樂月亮船
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曾給心理健康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並將個人的心境發展成為最佳的狀態」。我國心理學家葉弈乾(1996)認為「當所有的心理活動過程包括心理操作和心理適應過程以及兩者的相互作用都處於正常狀態時,個體心理才是正常健康的」。
由此可見,雖然人們所站的角度不同,對心理健康的理解有一定的差異,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處,那就是: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發展的智能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良好個性、良好處世能力和自我潛能最大發揮的心理特質結構。也就是說,心理健康的涵義不能停留在適應的層面,它還包括個體的自我完善和積極的發展。另外,在理解心理健康的涵義時,我們必須明白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對心理健康有不同的認識。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心理健康的標准也會發生相應變化。
二、心理健康的標准
(一)心理健康的一般論述
心理是否健康,以什麼作為標准,並不像軀體健康那樣已經具有比較客觀的指標和檢測手段。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間並沒有一個絕對的界限,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民族文化,對心理健康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目前心理學界對心理健康尚沒有一個公認的一致的標准。國內外許多心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對此進行積極探
索,提出了各種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坎布斯(A.W.Combs)就認為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應有四種特質:
①積極的自我概念;
②恰當地認同他人;
③面對和接受現實;
④主觀經驗豐富,可供取用。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和密特爾曼(Mittelman)也曾提出了心理是否健康的十條標准:
①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②是否對自己有較充分的了解,並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能力;
③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標是否切合實際;
④能否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
⑤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⑥是否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⑦能否保持適當和良好的人際關系;
⑧能否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⑨能否在集體允許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⑩能否在社會規范的范圍內,適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我國學者張聲遠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三條標准,即認識自己,悅納自己,控制自己,簡稱自知、自愛、自製(自律)。
(二)心理健康的標准
1.正視現實,接受現實
心理健康的人能夠面對現實,接受現實;主動地適應環境的變化,對周圍的環境事物能夠客觀地認識和評價;對突發事件能較好地接受而不逃避現實;對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能做到妥善處理;對挫折、失敗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容易以幻想代替現實,不敢面對現實,缺乏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挑戰,或怨自己生不逢時,或怨社會環境對己不公,因而難以適應環境。
2.正確評價和悅納自己
心理健康的人能充分認識自身存在的價值,正確看待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有自知之明,能對自己作出恰當、客觀的評價,能確立與自己能力相吻合的目標,對自己的現狀和前途充滿自信,努力發展自己的潛力,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正確對待。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缺乏自知之明,確立的目標總高於自己的實際水平,對自己總是不滿意,總希望自己完美無缺但又無法實現,於是總和自己過不去,自責、自怨,內心常處於不平衡的狀態,從而失去對自我的客觀認識和評價。
3.接受他人,善與人處
心理健康的人不僅能接受自我、悅納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悅納他人,充分認識、肯定別人存在的重要性,樂於與人交往,讓他人了解和接受自己,人際關系和諧,有自己的朋友,具有同情、友善、信任、尊重等積極的態度,因而有充分的安全感。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總是將自己孤立於群體之外,甚至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
4.樂觀進取,反應適度
心理健康的人情緒穩定、樂觀,熱愛生活,樂於工作,既能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又能積極進取,不斷開拓自己的生活空間,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體驗成功的喜悅,積極的情緒多於消極的情緒。面臨各種環境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的強度和刺激的強度相一致,該激動時激動、該冷靜時冷靜,恰如其分,做到喜不狂、勝不驕、敗不餒、謙而不卑、自尊自重。
5.智力正常,人格完整
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准,也是人進行正常生活、學習、工作所必備的心理條件。同時,心理健康的人還擁有完整和諧的人格,表現為性格開朗、為人處世靈活而穩定;思考問題的方式合理而適中;情緒反應穩定而適度;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與社會生活融為一體。
6.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人的心理和行為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都有其相應的心理行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應具有與多數同齡人相符的心理行為特徵,若一個人心理行為嚴重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如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是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情感豐富的人生階段,因而應表現為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如表現過於老於世故,則有悖於這一階段的年齡特徵。
三、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動態過程,因此,影響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礙的因素也是復雜、多樣的,其中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會的等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遺傳因素
人的心理主要是在後天環境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然而,人的心理發展與遺傳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統計調查及臨床觀察,許多精神疾病的發病原因確實具有血緣關系。同時,遺傳上的易感性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存在的,以遺傳素質為基礎的神經類型及各個年齡階段所表現的身體特徵也影響著人的心理活動。
2.病毒感染與軀體疾病
由病菌、病毒(例如腦梅毒、斑疹傷寒、流行性腦炎)等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染病會損害人的神經組織結構,導致器質性心理障礙或精神失常。這一點對兒童影響尤為嚴重,是造成智力遲滯或痴呆的重要原因。
3.腦外傷及其他因素
腦外傷或化學中毒,以及某些嚴重的軀體疾病、機能障礙等,也是造成心理障礙與精神失常的原因。
(二)社會因素
1.生活環境因素
生活中的物質條件惡劣,生活習慣不當如攝取煙、酒、食物的過量等,都會影響和損害身心健康。其次,不良的工作環境、勞動時間過長、工作不勝任、工作單調以及居住條件、經濟收入差等,都會使人產生焦慮、煩躁、憤怒、失望等緊張心理狀態從而影響人的心理健康。此外,生活環境的巨大變遷也會使個體產生心理應激,由此帶來心理的不適。
2.重大生活事件與突變因素
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變化尤其是一些突然變化的事件,常常是導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的原因,比如家人死亡、失戀、離婚、天災、疾病等。由於個體每經歷一次生活事件,都會給其帶來壓力,都要付出精力去調整、適應,因此,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不幸事件太多或事件較嚴重、突然,個體的身心健康就很容易受到影響。
3.文化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包含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個人心理發展而言,早期教育和家庭環境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個體早期環境如果單調、貧乏,其心理發展將會受到阻礙,並會抑制其潛能的發展,而受到良好照顧,接受豐富刺激的個體則可能在成年後成為佼佼者。另外,兒童與父母的關系,父母的教養態度、方式,家庭的類型等也會對個體以後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早期與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關系,得到充分父母愛,受到支持、鼓勵的兒童,容易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並對成年後的人格良好發展、人際交往、社會適應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傑克布迪(1980年)通過大量的臨床觀察發現,成年期的抑鬱與青春期前愛的持續的缺乏和喪失有著密切的聯系。學校教育的失當,例如學校的教育方法、學校的人際關系、校風等方面的問題,教師的教育態度、人格狀況不良等,都會導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此外,不同的社會文化對人的心理健康也有重大影響。文化精神病學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科學、教育、宗教、風俗、傳統文化、社會習慣等)中精神病的發病率與臨床表現形式都存在明顯的差異。比如,在發展中國家狂躁或抑鬱性精神病較少見,而在發達國家抑鬱症卻是頗為常見的病症。
(三)心理因素
1.情感因素
人的心理活動總是通過人的情感變化而影響內臟器官的活動。積極、愉快的情感對人的生活起著良好的作用,有助於發揮機體的潛能,提高工作效率,增進人體健康。近代醫學科學實驗研究已肯定消極情感對身心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起著不良作用。例如,無所依靠和失望的情緒會降低一個人的免疫力。情緒在心理變態中起核心作用,情緒異常往往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的先兆,因此,良好的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
2.個性特徵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徵,它對人的心理健康有非常明顯的影響。這是因為人們總是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對致病原因及已形成的疾病作出反應,因此,個體的個性特徵往往比引起疾病的病原性質更能決定疾病的表現。研究表明,各種精神疾病特別是神經官能症,往往都有相應的特殊人格特徵為其發病的基礎。美國學者弗里曼(Freeman)研究發現,多數心臟病人都具有「A型性格」。有人還發現癌病患者具有所謂「亞穩定個性」,即以抑制傾向為特徵的個性特點。因此,培養和完善健全的人格是預防和減少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一項重要措施。
3.心理沖突
心理沖突是人們面對難以抉擇的處境而產生的心理矛盾狀態。由於心理沖突帶來的是一種心理壓力,這種壓力往往會增大個體適應環境的困難,因而,在多數情況下都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產生不良的影響。尤其是當沖突長期得不到緩解時,便會產生緊張和焦慮的情緒,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心理疾病。雖然心理沖突並不一定全是壞事,但劇烈而持久的沖突無疑會有損身心健康,應盡量避免。
-------------------------------------------
( 家庭教育知識 )http://qingyuan.tianxine.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86
這個,復制不下來.
------------------------------
( 家庭教育知識 )http://www.cphyxx.com/view.asp?id=78
『陸』 中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短文500字以上
中學生心理健康常識
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進程。特別是隨著獨生子女群體數量的增大,家庭問題的復雜化,現代觀念更新的加快,素質教育,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新課題,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生活,擇業和人際關系,培養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徑。筆者認為,青年學生首先應學習一些心理知識,促使他們對自己的認識,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並且對將來的學習生活都有好處。其次,青年學生應了解心理健康的標准,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培養滿意的心境,形成良好的個性和統一的人格,始終保持熱情飽滿,樂觀向上的情緒。最後,筆者認為,心理輔導也是促進學生正確的認知結構和情感與態度模式形成的重要途徑。正文 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按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盡可能充分發展並提高學生的心理潛能,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和諧發展。現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素質教育也不再是呼聲日緊,而是提上的日程化的位置,對教育的關注,從家庭到社會,處處可以體現。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隨著獨生子女群體數量的增大,家庭問題的復雜化,現代觀念更新的加快,素質教育,特別是心理素質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個新課題,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好學習、生活、擇業和人際關系,培養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徑。
一. 中學生應該學習一點心理知識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科學。心理學知識對學習大有益處,它可以促進學生對自身的認識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學生學習了心理學的知識以後,能按心理學規律去學習,學習成績就會有較大的提高。比如:學習了記憶的規律,就可以解決上課不專心,開小差的問題;學習了思維規律,就可以解決記不住,記不牢以及死記硬背的問題;學習了有意注意的規律就可以使思維開闊、更敏銳、更富有創造性,還可以調節考前情緒,消除緊張,輕松上考場。
2、心理學知識還可以解答中學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難問題,從而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比如,學習了有關性格的知識,就可以使自己對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從而矯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鍛煉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學習了情感的知識,可以使自己學
會調節情緒、升華情感的方法;學習了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變化規律,從而主動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順利地度過青春發育期。
3、學習了心理知識不但能提高自己,還能對正確地處理好人際關系有所幫助。因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時,也學會了了解同學的心理,這樣便可以對不同氣質、性格的同學採取相應的態度,從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強與同學的友誼。心理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不論學生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現在學一些心理學的基礎知識都是有益的,將來的祖國建設需要心理素質較高的一代青年。為了學生的現在也為了將來,中學生應學習一點心理學。
二.保持心理健康,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如果你問一位中學生"你健康嗎"他也許會說:"我當然健康,瞧,我壯得象頭小牛犢,從沒生過病。"可是健康不應只指體格健壯與否,還應包括心理在內的健康。嚴格地說,只有體格健康還算不上是健康,因為健康不只是體格健壯與否,還包括心理健康與否,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過一個響亮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並解釋:健康不僅是指一個人沒有疾病,而且是指一個人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狀態。也就是說,健康與否從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三個方面來評價。現在不少中學生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如膽小、憂郁、孤僻、依賴、神經質、人際關系不良等。那麼,怎樣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生理健康的指標較明確,判定容易一些,而心理健康的判定便較為困難,因為心理健康具有明顯的相對性和模糊性。
心理健康是比較而言的,絕對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們都處在較健康和極不健康的兩端連續線中間的某一點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動態變化的,而非靜止不動的。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從相對的比較健康變成健康,又可以從相對健康變得不那麼健康,因此,心理健康與否是反映某一段時間內的特定狀態,而不應認為是固定的和永遠如此的。另外,一個人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行為和心理,並不意味著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應指出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的狀態,而不能只看一時性的偶爾現象,使斷定心理不健康。心理標準是一個發展的、文化的概念,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也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而有差異。
心理健康的標准,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 正確的人生態度。
正確的人生態度來源於正確的認識,正確的世界觀。抱有正確人生態度的人,對周圍的事物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即有遠大的理想,又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會變革時期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頭腦清楚,眼界開闊,立場堅定,即不保守,也不冒進……總之,正確的人生態度使他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時比較客觀、穩妥,與時代共同進步,心態始終保持健康水平。
② 滿意的心境滿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內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工作、對學習、對生活都比較滿意,沒有心理障礙。滿意的心境來源於正確的認識,由於他們能一分為二地論人論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悅納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外貌、德才學識有正確的分析。他們在別人的議論包圍中既不會被贊揚、歌頌沖昏頭腦,又不會因批評、責備而煩惱,因為他們對自己心中有數,能從別人的議論中吸取有益的東西。他們不自驕自傲,也不自輕自賤。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不會淹沒在別人的議論中無所適從,他們總是處於一種獨立自主的狀態。他們對別人也有一種客觀的、全面的評價,不會忽冷忽熱,不會苛刻地要求別人。對工作、生活、學習也有正確的標准,既不好高騖遠,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總是滿意的、愉快的。
③ 和諧的人際關系樂於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愛。這是因為他們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因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與人為善的人能夠與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協調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際關系和諧,心情當然就比較舒暢,心理會處於健康狀態中。
④良好的個性,統一的人格良好的個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志,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保持統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熱情而不輕浮,堅韌而不固執,禮貌而不虛偽,靈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魯莽,既有堅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頑固執拗,始終保持堅強的意志,誠實、正直的作風,謙虛、開朗的性格。
⑤適度的情緒,充分的理智人與動物區別在於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須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適度的情緒,不過悲、過喜、過憂、過怒。要用積極的情緒戰勝消極情緒,不使消極情緒、過激情緒維護較長的時間。要始終保持熱情飽滿、樂觀向上的情緒,而不低下猥瑣、淚喪悲觀的情緒,更不會反復無常。
三、注重心理輔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年齡階段。要從未成熟兒童期向逐漸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轉換過程中,會產生種種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心理輔導老師,幫助他們順利安全渡過青春發育期,並把這一時期轉化為學習的"最佳期",人生的"黃金時代"。
要了解心理輔導是什麼首先要明確,心理輔導不是什麼?心理輔導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不等同於德育。心理輔導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教導,但倘若只有教導或只在說教,絕對不是心理輔導了。心理輔導也不僅僅是進行邏輯分析,給予忠告與建議,更不是幫助當事人解決問題。心理輔導也不是普通的會見,不是社交式的談話,更不是指責、批評、游說、嘲諷或恐嚇;至於用同情的態度、行為去安慰與開解等,也都不是心理輔導。多年來,學者專家紛紛為心理輔導作出定義。從狹義看,心理輔導最簡單的定義是"幫助一個人自助"。若從廣義看,心理輔導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體來說心理輔導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心理輔導老師的職責在於通過心理輔導,給學生以一定的幫助、指導,促進他們認識結構和情感與態度模式有所變化,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和選擇,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新環境,不斷保持與增進身心健康,使人生有統合與豐富的發展,邁向自我實現。
『柒』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意義是什麼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關系最為密切。當我們強調思想道德素質是綜合素質的「靈魂」時,學校德育顯然處於極為重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脫離德育而獨立,但它更多地反映了從內部施行的旨在形成人格特徵的活動。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學校加強德育工作,但是學生的某些認識或行為習慣不僅僅表現為思想道德方面的問題,在多數情況下還反映出心理方面的問題,在教育中如果只是強調外部的社會化的要求而不對學生的內心世界進行心理輔導促進其自我發展形成人格特徵的話,往往收效甚微。比如從宏觀上說,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內容,實施這些教育,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將這社會化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的素質,形成完全的人格,就需要從學生心理實際出發進行引導。因為對學生來說,如何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如何正確對待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等,是形成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的基礎,同時也是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的具體體現。不愛自己的母親能愛國嗎?唯我獨尊、以我為中心,還談什麼集體主義!所以,對學生的自我意識、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指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能否取得實效的重要基礎。我們再看一些具體的學生行為偏差問題,如對小學生之間的打架現象,在德育工作中通常是運用批評教育的手段,但往往就事論事,事過境遷也許再犯,這就增加了教育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如果我們能對此攻擊性行為的成因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懂得在應激狀態下如何自我調適,效果可能會更好。又如對「說謊」這種不良品行,除了教育學生要誠實外,也要從心理輔導的角度去進行引導。舉例來說,「狼來了」的故事是以後果來說明說謊的危害性,但如果換一個角度,讓學生明白,當自己在「寂寞」的時候、在沒有同伴和自己一起玩的時候,不能因閑不住而無事生非,要進行正確的自我調適(如從事一些積極的活動等),那就可以避免因說謊而產生消極後果;在教育實踐中有時我們還會碰到學生為包庇同伴的不良行為而說謊的現象,對此也不能就事論事,應從如何交友、如何正確對待「義氣」方面著手引導。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青少年生理發育的提前,以及文化環境中消極因素的影響,中學生的早戀時有出現,對此不要過早下品行不端的結論,而應該對他(她)們加強青春期教育,除了傳授一些青春期生理知識外,特別要幫助他們掌握青春期心理發展方面的知識以及如何結交異性朋友方面的道理,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當然同時也要進行理想教育。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兩者是融為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將德育的社會化要求內化為個體內在素質的重要手段,在德育中不失時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保證德育工作的科學性與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與智育關系也同樣密切。智育的主要功能在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科學素質,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形成和提高文化科學素質的基本途徑。學習的成功並不完全取決於教師的教,關鍵要看學生的學。就學生個體而言,學習能否獲得成功,取決於其心理素質如何。作為學習目標的目標系統、以智力活動直接參與的操作系統以及保證學習活動順利進行的動力(維持)系統的協同運行,是學習運行的基本機制,三者缺一不可,而這三者正是學習心理的構成。如果說目標系統的確定有鮮明的社會化要求外,操作系統與動力(維持)系統卻正是個體學習能否獲得成功的內因,誰也不能替代。學校對學生進行的學習目的教育,若只停留在一般的社會化要求上,只能使學生達到「要我學」的水平,這種水平對學生主體性與學習潛能的發揮作用甚微,但如果將之提升至「我要學」的水平,這種內因或內驅力將會對學習產生極大的動力作用。學生對學習目的意義的認識實際上具體反映在情感與意志的心理品質上,如「為振興中華而學習」的遠大的理想;愛科學、愛學習、追求真理的強烈的求知慾望;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頑強毅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這些心理品質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和維持學習有效進行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活動離不開智力系統的操作,因而感知、記憶、思維、想像方面的品質及其它方面的能力等則至關重要。開發智力、培養能力是智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實際上就是智育過程中對學生認知心理機能的調節與潛能的開發。
此外,心理素質如何對於人們從事體育活動、藝術活動、生產勞動的關系也很密切。在中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存在著交互作用,心理健康也是提高中小學生審美素質的基礎和條件,並且還有助於勞動觀點和勞動習慣的形成。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其它幾方面素質的水平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對美育、體育、勞動(技術)教育的實施並達成教育目標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