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江陰市第一中學的發展規劃
1998年,該校根據市委、市府規劃新建市一中,創江蘇省重點高中的要求和學校發展建設系列規劃,圍繞江陰市市長王偉成"一中應是全市的一流學校"和徐海峰副市長"抓住機遇,腳踏實地,重建'重點',繼往開來,科教興國,再作貢;題詞要求,向著建設"現代化,有特色,高質量"江蘇省重點高中邁進。
1998年9月,沈婭梅同志任江陰一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99年,沈婭梅同志任江陰一中校長兼黨總支書記,何香娟同志任副校長,俞偉人任黨總支副書記。
2008年,陳華同志任江陰一中校長兼黨委書記。
目標定位促發展,育人為本樹新風
校訓:勵實
校風:愛國礪志,求實創新
教風:精心耕耘,言傳身教,啟迪疏導,教書育人
學風:勤學善思,團結進取
創新務實抓方向,碩果累累催人進
(1)領導身先士卒,師生精誠團結
沈婭梅同志1986年7月江蘇教育學院化學系本科畢業,1994年8月任長涇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1995年參加南京師大教育管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進修並結業,1997年獲江蘇省「紅杉樹」優秀園丁獎,1999年3月至6月參加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17期研修班進修,被評為無錫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學科帶頭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任江陰市教育學會中學化學研究會副會長,無錫市十二屆人大代表,無錫市十二屆婦女代表大會執委。沈婭梅校長是一位現代教育管理意識強,作風過硬,務實創新,具有較強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科研型校長。
學校領導班子結構合理,精誠團結,人員精幹,學歷達標,有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作風民主正派,職責分明,責任到人。
學校實行低重心的二級管理體制,校長全面負責,黨總支保證監督,教代會民主管理,堅持崗位責任制,實行教師聘任制和年度考核獎懲制,科學的管理責任制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全校教職工愛校如家,向心力、凝聚力不斷增強,形成了「班子有志氣、隊伍有士氣、工作有生氣、集體有正氣」的教師形象,為學校工作再上新台階作出應有貢獻。
(2)德育工作放首位,又紅又專育英才
為培養學生擁有以高尚的國格、完善的品格、健康的性格為內涵的主體人格,學校建立了由黨總支領導,政教處主管,團隊幹部、年級組長分管,班主任負責,任課教師、校外輔導員和學生幹部積極參與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齊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網路,並確定了各年級階段目標:高一:自律與適應,高二:責任與精神,高三:務實和創新,並開展「養成規范--健全人格--培養情操--確立理念」序列教育。
(3)抓教師隊伍建設,促教學質量飛躍
學校注重教師隊伍建設,貫徹「剛(制度上,規范上)柔(情感上,生活上)相濟,和諧發展,點(骨幹教師)面(教師整體)結合,共同提高」的方針,確認適合學生發展需求的就是好教師,由學生、社會(家長)、學校三個方面對每位教師進行考核。實行校級學科帶頭人制度,進一步完善導師制,一支政治上要求進步、事業上渴求成功、道尩律銜?聳Ρ懟⒁滴襠杴笫到?〉*1997年以來,*
一批青年教師在市級以上教育教學基本功競賽、教學業務競賽獲獎,16名教師被評為市級以上先進個人、勞動模範,20名教師參加碩士研究課程進修。1999年中、高考均取得優異成績,1名同學獲得外語類第一名好成績,2000年有11名學生獲得保送生推薦資格。任漢峰老師獲省物理課件製作一等獎,梅芳老師的語文電教課獲江蘇省二等獎。97年以來在評優課活動中有2人在省級比賽中獲獎,6人在無錫市比賽中獲獎,課件製作中有2件在無錫市級中獲獎,論文47篇在各級各類評比中獲獎。
(4)實施現代化教育,創科技特色學校 學校各種教育教學設備齊全,設施一流,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一流特色,學校奠定了扎實基礎。96年獲江蘇省航模比賽綜合團體一等獎,彈射機團體冠軍,劉嘉獲單項冠軍。97年參加江蘇省「光華杯」航模比賽獲B組綜合團體亞軍,獲二塊銀牌,二塊銅牌,6個人次單項進入前五名。98年參加江陰市中小學生航模車模比賽獲團體一等獎。99年參加無錫市中小學科技模型競賽獲優秀組織獎,綜合團體特等獎和空模、車模、建設模型三個單項團體等獎,三個單項第一名。99年參加 江蘇省科技模型比賽,初二學生獲二個第三名。2000年初二學生花亮、李奇瑕參加江蘇省科技模型競賽獲團體金牌。多年以來該校多次承擔無錫市、江陰市大型比賽組織工作和為江陰市中小學校」。
該校從1985年起被省體委省教委命名為江蘇省足球傳統學校,繼95年後97、98年又獲無錫市中學生足球賽冠軍,97年獲江陰市第四屆運動體育綜合實力第三名,98年江陰市田徑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十名,江陰市中學生「宏澄杯」男子籃球賽第五名。99年江陰市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初、高二雙獲第八名,江陰市首屆中學生健美操比賽一等獎,江陰市廣播操比賽優秀獎,2000年無錫市第五屆運動會,初、高中足球隊雙雙榮獲冠軍,同時97年被評為江陰市紅十字會先進集體。
B. 江蘇省有多少國際高初中學校
江蘇省共有100多所高中。
1.南京外國語學校99.5
2.南師附中93.3
3.江蘇省蘇州中學92.7
4.江蘇省揚州中學92.5
5.南京金陵中學92.1
6.江蘇省天一中學90.
7.無錫市第一中學91.4
8.江蘇省泰興中學90.8
9.徐州市第一中學90.7
10.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90.5
11.江蘇省南通中學90.45
12.南京市第一中學90.4
13.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90.35
14.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90.2
15.南京市中華中學90.1
16.江蘇省啟東中學90.0
90分以上16所,為江蘇頂級學校。
18.南通第一中學89.4
19.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89.1
20.鹽城中學89.0
21.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88.5
22.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88.1
23.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88.0
24.常州市第一中學87.7
25.江蘇省溧水高級中學87.45
26.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87.1
27.蘇州市第一中學87.0
28.蘇州市第十中學86.4
29.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86.15
30.南京市第十三中學85.5
31.鎮江市第一中學85.2
32.徐州市第三中學85.0
33.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84.75
34.蘇州中學園區83.7
35.蘇州新區第一中學83.4
36.江蘇教育學院附屬中學83.1
37.江蘇省淮陰中學82.7
38.南京市第九中學82.65
39.江蘇省常熟中學82.6
40.江蘇省姜堰中學82.6
41.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82.5
42.江蘇省木瀆中學82.5
43.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82.4
45.江蘇省崑山中學81.6
46.江蘇省如皋中學80.8
47.江蘇省宜興高級中學80.7
48.江蘇省鎮江中學80.4
49.江蘇省懷仁高級中學80.2
50.江蘇省黃橋中學80.2
51.南通市第三中學80.1
52.南京市江寧高級中學80.05
53.江蘇省泰州中學80.0
80分以上53所。
54.姜堰市第二中學79.9
55.江蘇省濱海中學79.1
56.江蘇省華羅庚中學78.4
57.蘇州市第六中學77.6
58.江蘇省清江中學77.5
59.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77.4
60.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77.2
61.江蘇省邗江中學75.7
62.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75.4
6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栟茶中學75.4
64.鹽城第一中學74.8
65.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74.1
66.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74.0
67.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72.2
68.江陰市長涇中學71.5
69.江蘇省侯集中學71.4
70.張家港高級中學70.6
71.江蘇省奔牛高級中學70.2
7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70.0
70分以上72所學校
73.江蘇省羊尖高級中學69.4
74.包場中學67.1
75.江陰市第一中學67.0
76.豐縣中學66.2
77.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65.2
78.蘇州第三中學65.1
79.東山高級中學64.7
80.蘇大附中64.4
81.南京市第五中學64.3
82.江蘇省東台中學63.2
83.蘇州新區二中63.1
84.太倉市沙溪高級中學60.5
85.江陰市青陽中學60.1
86.通州市西亭中學60.0
87.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60.0
60分以上級別87所,屬於優秀級學校
88.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59.3
89.江蘇省金壇中學59.2
90.震澤中學59.0
91.江蘇省淮安中學58.7
92.宜興官林中學57.2
93.江陰市華士高級中學56.4
94.江蘇省響水中學56.0
95.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55.8
96.漣水縣中學54.3
97.徐州高級中學52.4
98.江蘇省泗陽中學52.3
99.江蘇省溧陽高級中學51.6
100.連雲港板浦高級中學50.8
C. 南京市高考英語成績在江蘇排名
江蘇高中排名
1.南京外國語學校
2.南師附中
3.江蘇省蘇州中學
4.江蘇省揚州中學
5.南京金陵中學
6.無錫市第一中學
7.江蘇省天一中學
8.江蘇省泰興中學
9.徐州市第一中學
10.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
11.江蘇省南通中學
12.南京市第一中學
13.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
14.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15.南京市中華中學
17.江蘇省啟東中學
18.南通第一中學
19.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
20.鹽城中學
21.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
22.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
23.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24.常州市第一中學
25.江蘇省溧水高級中學
26.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27.蘇州市第一中學
28.蘇州市第十中學
29.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
30.南京市第十三中學
31.鎮江市第一中學
32.徐州市第三中學
33.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
34.蘇州中學園區
35.蘇州新區第一中學
36.江蘇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37.江蘇省淮陰中學
38.南京市第九中學
39.江蘇省常熟中學
40.江蘇省姜堰中學
41.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42.江蘇省木瀆中學
43.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
45.江蘇省崑山中學
46.江蘇省如皋中學
47.江蘇省宜興高級中學
48.江蘇省鎮江中學
49.江蘇省懷仁高級中學
50.江蘇省黃橋中學
51.南通市第三中學
52.南京市江寧高級中學
53.江蘇省泰州中學
54.姜堰市第二中學
55.江蘇省濱海中學
56.江蘇省華羅庚中學
57.蘇州市第六中學
58.江蘇省清江中學
59.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
60.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
61.江蘇省邗江中學
62.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
6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栟茶中學
64.鹽城第一中學
65.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
66.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
67.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
68.江陰市長涇中學
69.江蘇省侯集中學
70.張家港高級中學
71.江蘇省奔牛高級中學
72.南京市行知中學
73.江蘇省羊尖高級中學
74.包場中學
75.江陰市第一中學
76.豐縣中學
77.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
78.蘇州第三中學
79.東山高級中學
80.蘇大附中
81.南京市第五中學
82.江蘇省東台中學
D. 江陰市第一中學的平安校園方案
為了進一步貫徹上級關於維護社會穩定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校園環境的綜合治理,全力構建管理網路,有計劃、有部署地推進我校創建「平安校園」活動。特製訂本創建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保安全、抓質量、求發展」為主題,突出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確保學校工作順利進行。正確處理好推進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和維護學校穩定工作的相互聯系,齊心協力,努力營造安全、文明、祥和的教育教學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創建平安校園活動的廣泛宣傳,制度完善,強化責任,落實措施等,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校園風無安全事故,無糾紛案件,無上訪事件,無周邊環境問題。以求師生平安,秩序井然。
三、2010年學校年度「平安校園」創建工作領導小組:
陳華校長任組長,任國榮、陳東革副校長任副組長,陳友寶、陳惠恩、顧建軍、顧文偉、羅月霞、姚玉清、張志剛、顧忠偉、高玉芬、張廣宇等為組員。
四、工作任務與措施
(一)明確工作重點。根據局文件精神,學校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創建平安校園的工作重心:
1. 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毒品危害等教育。
2. 要加強未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法制教育,切實提高師生的遵紀守法觀念。
3. 要認真開展網路安全教育,提高學生抵制網路文化中的腐朽、消極內容的能力。
4. 要加強對校舍和教學設施的安全檢查,及時排除危房、消除安全隱患,嚴防倒屋傷人事件的發生,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
5. 對容易引發火災、存放危險品及人員集中的場所作重點檢查,要對消防設施進行定期維護更換,確保消防器材的完好。
6. 要加強對實驗室、機房等重點部位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嚴格劇毒品、易燃易爆品的管理。
7. 加強飲食衛生管理工作。
8.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創建寬松、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
9. 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工作。
10. 做好貧困學生的幫困結對助學,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
(二)廣泛宣傳,增強師生安全意識。
開展創建平安校園活動是新形勢下學校確保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舉措。關繫到教育系統的穩定,和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因此,要充分利用班、周會課集中講座、板報宣傳、校園廣播廣泛宣傳,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工作要求以及安全防範知識等。積極引導和教育師生增強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強化安全防範意識。
(三) 加強教育,提高安全防範能力。
重點是加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師生的安全防護知識和衛生常識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防電、防水、防火、防毒及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措施等方面的學習。並注重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防範能力。
(四) 完善制度,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結合學校實際和創建平安校園的工作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特別是要完善安全和衛生管理制度,諸如,學生安全管理制度、學校設施定期檢查制度。重大事故報告制度。大型活動審批制度、流行病預防隔離制度、治理周邊環境協調制度,使得相關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並在實際工作中依章辦事,狠抓落實。
(五) 排查隱患,安全工作防患未然。
為確保師生安全,按照上級要求全面排查安全和衛生隱患。對學校存在的安全和衛生隱患要進行全面深入的排查。並一一進行登記造冊,逐一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針對我校實際主要對以下方面進行排查:1.危房、危牆、基建場地等基礎設施。2.護欄、陽台、窗戶、戶外體育設施等。3.用電設施。4.交通方面。5.師生飲水、食品衛生。6.學生課外活動。7.環境衛生。8.教育不當造成的隱患等。9、後進生(特別是有不良行為的)。10、校園周邊環境。對以上隱患排查情況均要有專人負責督促整頓,確保各項安全防患於未然。
(六)協調關系,加強周邊環境治理。
學校將盡全力協調與當地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及學校周邊村、組與村民的關系。爭取他們多方面的支持。嚴厲打擊破壞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人和事。依法治理周邊環境。同時,注重協調與全體家長之間的聯系。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消除誤會,增進了解,密切關系,努力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得以正常進行。要教育學生遠離網吧、游戲廳等嚴禁未年人進入的場所,遠離不潔的小攤商販等。
(七)開展活動,創建工作不拘形式。
為促使全校師生人人重視、人人參與創建工作,學校擬在全校開展以下幾項活動:1.開展「安全與衛生知識」專題講座。2.開展「安全在我身邊」徵文競賽。3.組織「安全隱患全面排查與整改」專項活動。4、創建活動與優秀班集體評比活動緊密結合。促進創建工作的全面展開。
(八)加強領導,創建工作常抓不懈。
為切實加強對創建平安校園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領導小組,由校長景盛任組長,校中層幹部為成員。負責對本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查。並且分工負責有關工作,責任到人。使得該項工作常抓不懈,抓有成效。
(九)強化責任,確保創建工作到位。
為了加強學校對安全工作的管理指導、督促。按照《江陰一中創建平安校園活動實施辦法》。明確學校行政人員、班主任課任老師、家長及學生本人的責任。並分別與教職工簽訂安全管理工作責任狀。與家長和學生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加大督查力度。同時,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對因工作失職,玩忽職守或教育不當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要從嚴追究責任人的責任。確保創建工作落實到位。
E. 連雲港新海中學在江蘇的排名
1.南京外國語學校
2.南師附中
3.江蘇省蘇州中學
4.江蘇省揚州中學
5.南京金陵中學
6.無錫市第一中學
7.江蘇省天一中學
8.江蘇省泰興中學
9.徐州市第一中學
10.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
11.江蘇省南通中學
12.南京市第一中學
13.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
14.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15.南京市中華中學
17.江蘇省啟東中學
18.南通第一中學
19.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
20.鹽城中學
21.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
22.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
23.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24.常州市第一中學
25.江蘇省溧水高級中學
26.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27.蘇州市第一中學
28.蘇州市第十中學
29.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
30.南京市第十三中學
31.鎮江市第一中學
32.徐州市第三中學
33.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
34.蘇州中學園區
35.蘇州新區第一中學
36.江蘇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37.江蘇省淮陰中學
38.南京市第九中學
39.江蘇省常熟中學
40.江蘇省姜堰中學
41.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42.江蘇省木瀆中學
43.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
45.江蘇省崑山中學
46.江蘇省如皋中學
47.江蘇省宜興高級中學
48.江蘇省鎮江中學
49.江蘇省懷仁高級中學
50.江蘇省黃橋中學
51.南通市第三中學
52.南京市江寧高級中學
53.江蘇省泰州中學
54.姜堰市第二中學
55.江蘇省濱海中學
56.江蘇省華羅庚中學
57.蘇州市第六中學
58.江蘇省清江中學
59.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
60.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
61.江蘇省邗江中學
62.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
6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栟茶中學
64.鹽城第一中學
65.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
66.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
67.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
68.江陰市長涇中學
69.江蘇省侯集中學
70.張家港高級中學
71.江蘇省奔牛高級中學
72.南京市行知中學
73.江蘇省羊尖高級中學
74.包場中學
75.江陰市第一中學
76.豐縣中學
77.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
78.蘇州第三中學
79.東山高級中學
80.蘇大附中
81.南京市第五中學
82.江蘇省東台中學
83.蘇州新區二中
84.太倉市沙溪高級中學
85.江陰市青陽中學
86.通州市西亭中學
87.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
88.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
89.江蘇省金壇中學
90.震澤中學
91.江蘇省淮安中學
92.宜興官林中學
93.江陰市華士高級中學
94.江蘇省響水中學
95.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
96.漣水縣中學
97.徐州高級中學
98.江蘇省泗陽中學
99.江蘇省溧陽高級中學
100.連雲港板浦高級中學
江蘇前一百名高中
F. 江陰市第一中學的校服是哪裡做的
是同桌的你做的,非常時尚有朝氣,質量也好,靠譜~
G. 江蘇多少高中
1.南京外國語學校99.5
2.南師附中93.3
3.江蘇省蘇州中學92.7
4.江蘇省揚州中學92.5
5.南京金陵中學92.1
6.無錫市第一中學91.4
7.江蘇省天一中學90.9
8.江蘇省泰興中學 90.8
9.徐州市第一中學90.7
10.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90.5
11.江蘇省南通中學90.45
12.南京市第一中學90.4
13.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90.35
14.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90.2
15.南京市中華中學90.1
16.江蘇省啟東中學90.0
90分以上十六所,為江蘇頂級學校。
18.南通第一中學89.4
19.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89.1
20.鹽城中學89.0
21.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88.5
22.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88.1
23.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88.0
24.常州市第一中學87.7
27.蘇州市第一中學87.0
28.蘇州市第十中學86.4
29.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86.15
30.南京市第十三中學85.5
31.鎮江市第一中學85.2
32.徐州市第三中學85.0
33.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84.75
34.蘇州中學園區83.7
35.蘇州新區第一中學83.4
36.江蘇教育學院附屬中學83.1
37.江蘇省淮陰中學82.7
38.南京市第九中學82.65
39.江蘇省常熟中學82.6
40.江蘇省姜堰中學82.6
一共江蘇省有40所高中。
H. 江陰市第一中學的歷史沿革
前身為1907年(光緒33年)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創辦的勵實兩等小學堂。1910年(宣統2年),美國人潘雅谷捐建三層洋房一座,增設初中部,定名勵實中學。一年後,其妻捐建二層洋房兩座,實行男女分校。男校為勵實中學,女校為輔實中學。
1919年,青年學生受革命浪潮影響,為喚起民眾,全校學生積極參加抵制與查抄日貨行動,曾到南門輪船碼頭扣留奸商數船日紗,面對奸商及幫凶走狗的竹杠棍棒,毫不畏懼,與之徒手搏鬥。後將查抄日貨的罰款,在壽山公園(現中山公園)建造孫中山先生紀念塔。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在中共江陰支部書記孫選發動下,學生上街演講,高呼向帝國主義討還血債口號,聲援上海工人罷工斗爭。輔實女校學生咸至城廂挨戶募捐,該活動在《申報》連續報道。下半年,勵實中學建立青年團組織。
1927年,勵實中學堵鐵鈞、范福生等教師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深惡痛疾,在愛國熱情驅使下,組織開展地下工作,驅逐學校當局。校長沈文蔚下令停辦勵實中學。1928年,勵實中學復校,聘王省三為校長。
1937年,校舍遭日機轟炸,勵實、輔實被迫停學。部分輔實女校師生遷至勵實春暉樓上課,又名私立春暉初中。1937年冬,勵實、輔實復校,私立春暉中學停辦。同年兩校合並,增設高中部,定名私立澄江中學。1940年,高中部並入上海教會聯合中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初中部被日寇封閉。1946年秋,澄江中學復校,聘黃思恩為校長。解放前夕,學校有10個班級,學生446名,教工45名。
1949年4月23日,百萬雄師橫渡長江,江陰解放。江陰縣人民政府接管學校。1952年2月8日,江陰縣人民政府正式接辦,定名江陰縣第二中學,中共黨員李紀彥任校長,美籍教師和傳教士返國,終與美國教會割斷關系。從此,學校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952年秋,高中部並入江陰縣中,學校成為江陰縣重點初級中學。1953年7月,江陰師范停辦,師生全部並入二中。1956年,學校更名江陰縣第一初級中學,仍屬重點中學。1959年,學校發展至8軌24班,學生1000餘名,被蘇州地區行政公署命名為地區重點初級中學。1961年,學校榮獲江陰縣中小學先進集體稱號。
"文革"期間,學校遭受破壞較嚴重,領導和教師遭受不同程度的迫害。
1970年,周谷坤任黨支部書記兼革命委員會主任。學校招收高中班,恢復完全中學。
1976年,"四人幫"粉碎,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知識分子政策落實,教工工作熱情高漲,學校迅速進入正常運作。1978年,李寶根任校長。學校狠抓教學,因材施教,高中教學質量逐年提高,英語班教學效果更為突出。1980年,學校增設機械、紡織、會計、幼師等職業班,成為江陰縣試點學校,經驗在地區教育工作會議介紹。1983年,成為江陰縣教育局直屬學校。1985年,高中面向澄要片招收擇優班。狠抓精神文明建設,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和建設文明班活動;深入開展教學改革,全國物理有序啟動式教改實驗啟動。
學校男女足球隊享譽省內外。1984年,女子足球隊獲省足賽冠軍,7月,女子足球隊代表江蘇省參加華東地區六省一市中學生女子足球賽獲第6名,並獲精神文明獎。同年,學校承辦江蘇省男子少年足球班(小三隊)。1985年,男子足球隊在南京與日本少年足球隊友誼賽,2比0獲勝;1986年,女子足球隊在無錫市與美國旋風女子足球隊友誼賽,3比0獲勝,為祖國贏得榮譽,為學校爭光添彩。1986年6月,被江蘇省體委、教育廳命名為江蘇省足球傳統項目學校;1987年,學校評為無錫市優秀傳統項目先進集體。學校形成一支足球隊、第二課堂、三結合教育特色。 1978年來,擴建辦公樓,新建教學樓、大禮堂、教工宿舍樓、體育樓、食堂等6667M2,翻修操場,建假山、慶耋亭、紫藤架等美化校園,舊顏變新貌。
1990年,在校長何國明主持下,深化內部管理改革,完善校長全面負責、黨支部保證監督、教代會民主管理;三位一體"領導體制。1992年,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對學校常規管理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1992年,新建9號教學樓1250M2,綠化美化校園,1994年,學校被江陰市政府命名為"綠化達標單位"、"文明衛生單位"。
1996年獲無錫市少年軍校先進集體。1997年,獲無錫市"關工會"先進集體。 嚴格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積極開展"三優化一提高"課堂教學活動,收到了"精、實、活、嚴、清"的教學效果。航模隊自1994年以來連創佳績,在江蘇省、無錫市比賽中獲十六項第一,四項冠軍。1993年,翻擴建校舍2500M2,配備微機室、語音室,啟動教育現代化工程,高質量實施義務教育,中考均分達江陰市第四名。
廣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1994年9月,高一(5)班開展"自主、自治、自學"班級管理改革實驗成果在《無錫教育》95年第二期專題報導。1995年9月學校承擔江蘇省級《主體性德育與中學生素質發展》和國家級《學習科學實驗--提高學習效率》等實驗項目。4月,學校評為全國學法研究與成果推廣先進集體。1996年3月,學校被國家教委正式命名為"全國學習科學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初中素質教育實驗列入江蘇省九五重點課題;無錫市農村初中素質教育模式實驗試點學校。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蔚然成風,332篇論文在市級以上正式發表,有8篇獲全國獎,6人次階段成果總結論文在無錫市中學素質教育一、二、三屆年會交流。
強化師資建設,增強實力,著力點是青年教師培養。全面開展"人民滿意"行業達標活動;提供創設進修、參觀、交流、實踐、競賽等機會;學校訂閱306種教育教學刊物供教師閱讀;全面開展"說課--上課--評課"系列活動,在實踐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1996年3月,被江蘇省教委命名為"南京師范大學實習基地"、"蘇州大學實習基地"。
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德育骨幹隊伍形成。1995年8月,被江陰市政府命名為江陰市重點高中。同年,黨支部被江陰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民盟支部被評為江陰市先進,團委被評為江陰市紅旗團委。
1995年,江陰市委、市府決定投資3800萬元,征地100畝,按江蘇省重點高中標准移地新建市一中。
學校已成為江陰市辦校規模最大的一所中學。1997年,學校評為江陰市管理一類學校。
I. 江蘇江陰的高中有哪些
江蘇江陰的高中有: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江陰市第一中學、江陰青陽高級中學、江陰市長涇中學、江陰市華士高級中學、江陰市成化高級中學、江陰市山觀中學、江陰市祝塘中學 、江陰市澄西中學、江陰市要塞中學、江陰市第二中學。
一、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創建於1882年10月27日,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名校。它坐落在長江之濱新崛起的現代化工業港口城市和交通樞紐城市—江陰市城區中心,佔地面積320多畝。現設高中三個年級四十五個班,教職工200餘名。
二、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
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是江蘇省省級重點中學,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江蘇省四星級學校,學校前身為創辦於公元1738年的暨陽書院,早在1960年,該校就被當時的蘇州地區確定為地區重點學校。
根據2015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三個校區合計佔地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三個校區分別為:高中部、初中部、實驗學校),共有140 個教學班,近8000名學生,在職教工近580人。
三、江陰市第一中學
江蘇省江陰市第一中學(NO.1 High School of Jiangyin Jiangsu)位於江陰市城區中心,簡稱江陰一中,是江蘇省重點高中、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
江陰一中創辦於1907年,前身為美國教會創辦的勵實學堂。1997年11月通過江蘇省重點高中驗收,2000年4月通過江蘇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驗收,2004年又順利轉評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
四、江陰青陽高級中學
江蘇省青陽高級中學創建於1927年,坐落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濟發達、交通便捷的江南名鎮──江陰市青陽鎮,是一所歷史積淀豐厚、辦學成績卓著、享譽大江南北的知名學校。
學校佔地面積105畝,建築面積45000平方米,固定資產5000多萬元,師生員工2400多人,下轄青陽二中、桐岐初中、尚仁初中三所初級中學,其辦學規模、辦學水平在江陰市名列前茅。
五、江陰市長涇中學
江蘇省江陰長涇中學坐落於美麗的江南古鎮——長涇鎮,學校創辦於1928年,至今已有81年的辦學歷史。1997年學校被評為「江蘇省重點高中」,2001年被確認為江蘇省「國家級示範高中」,2004年順利轉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網路—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
網路—江陰市第一中學
網路—江陰青陽高級中學
網路—江陰市長涇中學
J. 江陰市第一中學的歷任領導
歷任校級領導一覽表 職務 姓名 時間 備注 黨內 行政 校長 李德理 1907—1926 美國人 沈文蔚 李薇尼 校長 何賡育 1926—1946 王省三 王蘊山 校長 黃思恩 1946—1952 校長 李紀彥 1952—1953 校長 孫啟賢 1954—1959.2 副校長 唐雲泉 1956—1957 副校長 李晉芳 1957—1958 副校長 潘建新 1958—1959 校長 周蘭芳 1959.2—1959.8 黨支部書記 校長 劉謙達 1959.8—1960.8 副校長 沈威鳳 1959—1962 1961—1962主持黨政工作 黨支部書記 校長 黃明泉 1962—1964 副校長 童啟鈴 1964—1972 1964—1965主持黨政工作 副校長 耿龍庭 1966—1970 1966—1969主持黨政工作 革委會主任 董克勤 1968—1969 黨支部書記 革委會主任 周谷坤 1970—1974 副校長 王佩珍 1973—1978 1974-1978主持黨政工作 副校長 戴月明 1976—1978 副校長 李寶根 1978—1979 黨支部書記 校長 李寶根 1979—1987 副校長 劉希簡 1979—1983.1 副校長 陸紀生 1981—1986.7 副校長 楊兆坤 1983—1984 副校長 郁一奇 1984—1986.7 副校長 王洪達 1986.7—1988.7 副校長 陳梁 1986.7—1992.7 黨支部書記 校長 朱仲雲 1987.9—1990.8 黨支部書記 朱仲雲 1990.8—1992 副校長 陸紀生 1988—1997.7 1997.7-1998.8任調研員 副校長 何鴻飛 1988.8—1990.8 調研員 戴月明 1986—1989 黨支部副書記 校長 何國明 1990.8—1993.7 黨支部書記 校長 何國明 1993.7—1998.8 副校長 寧肯 1992.7—1994.8 調研員 趙根歧 1994.7—1995.8 副校長 高洪坤 1995.8—1998.8 1998.8-1999.7任調研員
1999.7- 2001.9任協理員 副校長 章全森 1997.8—1998.8 副校長 何香娟 1997.8—2004.8 黨支部書記 校長 沈婭梅 1998.8—2008.5 2000.3-2002.4任黨總支書記兼校長
2002.4- 2008.5 任黨委書記兼校長 黨支部書記 校長 陳華 2008.5— 2008.5- 任黨委書記兼校長 黨支部
副書記 俞偉人 1998.8—2003.8 2000.3-2002.4任黨總支副書記
2002.4-2003.8任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李忠 2003.3—2004.7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 李忠 2004.7—2010.8 2004.7-2010.8兼任副校長 副校長 趙斌 2003.8—2009.8 副校長 任國榮 2005.8— 副校長 陳東革 2007.8— 副校長 華猛 2010.8- 校長助理 陳友寶 2010.8- 校長蔣志遠2014-2015副校長陳友寶2014-校長李忠2015-副校長陳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