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西省洪同縣大槐樹人為什麼要遷徙
這一切,還須從元末明初說開去。元朝末年,農民起兵造反事件不斷,官方則瘋狂鎮壓,這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中原地區又接連發生水、旱、蝗、疫四大災害,天災和人禍折磨得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
後來,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達、常遇春北伐,進取山東,收復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結束了元末長年的兵災,但水、旱、蝗、疫已使中原之地「死亡百姓無數,村莊城邑多成墟」。
『貳』 遂昌中學的歷史沿革
遂昌中學前身為遂昌縣立初級中學,創辦於1944年(民國33年)秋,原址在縣城東街。 1941年9月,根據地方熱心教育人士的倡議,縣政府行政會議擬定籌辦遂昌縣立初級中學,專案呈報省教育廳申辦。1944年春,縣政府委教育科長葉萼著手籌備工作,聘請各機關法團負責人和社會熱心教育人士共36人成立籌備委員會。4月29日,籌委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該會簡章和遂昌縣籌集縣立初級中學基金及開辦費之辦法,推縣長鄭惠卿兼任主任,劉凱任副主任,葉萼、周彥、王佩劍、葉啟煌分任總務、設計、募集和工程等組組長。後共計募集基金田產608畝、開辦費59萬余元(法幣)。擇縣城東街「地方行政幹部訓練所」(原天寧寺僧辦仁一小學)和天妃宮燼余舊址為校舍。7月,縣政府委葉萼為校長,聘教職員15人,借縣黨部為試場招考學生,錄取100人,分甲乙兩班授課。學制三年。實行春秋兩季招生。定10月25日為學校成立日,舉行學校成立暨校長宣誓就職典禮,並勒石為紀。由於當時抗日教訓方殷,且對本縣「民眾性格」有所反省,辦學人員遂定「尚武進取」為校訓。教師王馨一、顧瓊頤譜寫了校歌。學校行政組織,校長下設教務、訓育、事務三處和基金保管委員會。學生組織,有學生自治會、童子軍及各級的級會。是年冬,經縣政府批准,將與學校毗連的縣青年團宿舍和設在徐氏宗祠的國民兵團部分別遷讓擴為校舍,並將徐祠中堂辟為學校大禮堂。
1945年3月,籌委會第八次會議決議新建學校首座教室(土木結構、二層八室)一幢,建築費由各鄉鎮屠宰豬只每市斤2元配額帶收。
1946年夏,葉萼因任省參議員不能兼任校長而辭職。國民黨縣黨部推陳傑繼任校長。後因「學運」,迫於師生壓力,陳於1949年1月辭職。縣黨部劉(凱)、蘇(紘)派與葉萼為了爭奪縣中校長和學校基金保管委員會的職權,分別推出繼任人,爭奪激烈,風波迭起,校長人選無法產生,終由縣長許揚本兼任至遂昌解放時止。從學校創建到遂昌解放,歷時四年有餘,共招學生6屆,11個班,550人;共畢業學生4屆,4個班,153人。
1949年5月,縣長殷鐵飛兼任校長,程萬宜任校務主任,主持工作。1949年8月,縣府決定遂昌縣立簡易師范學校並入本校。學校體制按上級指示改校長制為校務委員會制,縣府委王念勤、羅岷、程昌晉、朱松茂、周錫齡和學生代表葉路順、包子容(後選)共七人組成校務委員會,王念勤任主任委員。學校行政組織,校委會下設教務、事務、生活指導三處和經濟稽核委員會。全校有10個班,學生283人(縣中6個班,學生207人;簡師4個班,學生76人)。聘教職員30人。學制三年,仍實行春秋兩季招生。學校設本部與分部兩處,共計佔地面積6569平方米(含操場3038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582平方米。
1950年春,簡師學生先後畢業,全校僅留初中6個班。由於春荒,農民生活困難,學生紛紛休學,僅108人在讀。縣府和學校面對當時學生嚴重輟學和教育經費拮據的暫時困難,採取應急措施:厲行節約,緊縮開支;教職員實行緊編,編余教職員離職學習或另調工作;積極動員學生入學;成立工讀委員會,開展工讀活動。9月,王念勤調出,主任委員由副主委羅岷代理。
1951年3月,商文傑任校委會主任委員。1952年11月,根據縣府呈報,衢州專署文教科批復,改校委制為校長制,縣委副書記、副縣長戴萬祥兼任校長,商文傑任副校長主持工作,直至1955年6月。這段時間,學校認真貫徹向工農開門的方針,落實多吸收工農子弟入學、培養工農家庭出身的學生幹部、加強對工農子弟的學習輔導和對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補助等措施;重視配合黨的中心,積極組織師生開展社會宣傳,除經常進行街頭宣傳外,還多次公演《紅旗歌》、《血仇淚》、《王秀鸞》、《光榮夫妻》等大型歌劇;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蘇聯先進教學經驗,試行學業成績五級記分制;1952年9月,以語文、數學二科為重點,成立文史、數理二個教研組;成立醫療室;1952年8月,改教職員聘任制為組織任用制,教職員隊伍趨向穩定。1953年起改春秋兩季招生為秋季招生。1954年11月,中國教育工會遂昌縣立初級中學基層分會成立。1955年4月,開始推行《准備勞動與衛國制預備級體育鍛煉標准》。
1955年6月,縣委宣傳部部長梁青山兼任校長,王唐漢任第一副校長主持工作。學校進行社會主義教育,努力提高師生思想覺悟;加強教學工作與社會政治運動和生產實際的聯系,在各科教學中研究政治思想性和勞動教育性;積極貫徹勤儉辦學方針,提倡艱苦樸素作風,動員和組織師生大力開展增產節約運動。1956年1月1日,校名按縣人民委員會規定稱浙江省遂昌初級中學。夏,縣府在大柘創辦新建初級中學,商文傑調任該校副校長。7月底,本校改稱浙江省遂昌第一初級中學,大柘新建初中改稱浙江省遂昌第二初級中學。
1957年整風反右運動中,由於遭受當時「左」的路線干擾,學校有40%的教職員被清洗或調離,成為學校有史以來教職員隊伍變動最大、人心思危的一年。1958年開展教育革命運動。年初,學校領導動員和組織部分師生上白馬山大平殿創辦半農半讀中學1所,有高中、初中各1個班,學生70餘人,教工5人。這批師生在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上,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修好舊廟、倉庫當校舍,邊上課,邊勞動,開墾山地50餘畝,種植了糧食和經濟作物。辦學不到三個月,師生奉令撤回城內上課。下半年,在全民大辦鋼鐵運動中,學校領導又發動本校和第二初中的全體師生赴50華里外的應村鄉潘坑口的一個深山冷塢里開展先建營地、後煉鋼鐵的活動。二個多月時間,就地搭起大小草蓬23座,協助當地農村搶收晚秋作物15萬余斤,油茶籽近3000斤,煉鐵70餘斤。12月,兩校師生又奉令返回原校上課。這一年,由於原有的教學秩序被視為「清規」而遭到廢除,師生長時間上山下鄉,學業荒廢,教學質量嚴重滑坡。
1958年下半年,學校創辦高中,招生1個班,學生31人。校名改稱遂昌中學。8月,學校有中共黨員3人,開始建立支部,王唐漢任支部書記。12月,松陽、遂昌兩縣合並,校名又稱為遂昌縣第二中學。12月,周兆貴任學校副校長,主持工作。1960年2月,葉光榮任中共遂昌二中支部書記。同年9月,根據上級規定,為適應教育革命的需要,學校改為「三·二」制,即高中三年,初中二年。1961年11月,周兆貴任校長。
1961年下半年至1962年,貫徹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根據省教育廳黨組和縣委的文件規定,對教師實行精簡。共有2名教師精簡回家,9名教師調出。從1960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學校深入學習和認真貫徹《全日制中學工作條例(草案)》和《中共中央關於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指示》,加強以階級教育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建立正常教學秩序、認真培養良好的教風學風,學校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升學率穩步回升至全地區的上游水平;成立勞動生產委員會,按照教學計劃規定,組織師生參加校內外勞動,各班生產狀況定期評比,師生勞動成為制度化、正常化。學校有勞動基地40餘畝,每年糧菜茶的收入可觀。
1966年6月19日,全校師生舉行聲討「三家村」大會,學校「文化大革命」開始,次日起開始「停課鬧革命」。此後,以趙正修為首的縣委工作組織進駐學校,師生先後外出「大串聯」,紛紛成立名目繁多的戰斗隊、造反隊,開展「破四舊(舊文化、舊思想、舊風俗、舊習慣)」,揪斗「走資派」和「反動學術權威」。以後,學校大大小小的戰斗隊、造反隊在中央實行「革命大聯合」的號召下聯合成兩大群眾組織——聯合兵團和聯合總部。由於1967年1月29日奪權(縣委、縣府領導權)事件中的互相摩擦,他們逐步發展為長期對立,互相傾軋,直至動用槍支武鬥的兩派。校舍、設備遭受空前破壞,學校長期處於癱瘓狀態。
1968年9月,以毛富瑞為隊長的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工宣隊)進駐學校,開始貫徹中央「復課鬧革命」的指示。1969年2月,學校三屆(1966—1968年)高初中學生477人全部「畢業」,遵照毛澤東主席關於「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大都下鄉或回鄉務農。9月,成立遂昌二中革命委員會,張永成任主任。1969年秋,根據毛澤東主席關於「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精神,學制由「三·二」制改為「二·二」制。初中恢復招生,廢除招生考試制度,實行「自願報名,群眾推薦,學校復查,領導批准」的招生辦法,共招7個班,376人。由於初中多年未招生,小學畢業生眾多,次年起又恢復春秋兩季招生。改原班級名稱為以連、排命名。校址設本部(東街)與分部(原遂師校址)兩處。1971年2月,以初中招生的同樣辦法,恢復高中招生,共2個班,109人,多系三屆下鄉回鄉勞動鍛煉的初中畢業生。同年4月,學校第一個校辦工廠——電鍍廠創辦。1972年,學校招生又改春秋兩季招生為秋季招生。9月,改連排建制為年段組和教學班。周兆貴任黨支書。1974年6月,周兆貴任校革委會主任。1975年8月,工宣隊撤離學校。1974—1975年,學校貫徹「開門辦學」方針,動員和組織全校師生在成屏公社源口大隊創辦農村分校,分年級輪流停課勞動,先後兩期工程歷時近百天,師生集中勞動時間過多,教學秩序嚴重干擾,教學質量直線下降。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學校開始撥亂反正,教學秩序迅速恢復正常。從此學校步入穩定和興盛時期。1978年8月,學校撤消革委會,恢復校長制,周兆貴任校長。1978年9月,學制恢復為「二·三」制,初中改制從當年的初中畢業班(部分學生)開始過渡。規模為5個年級,18個教學班。12月,學校教育工會恢復。
1981年2月,洪復初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5月,省教育廳公布本校為全省80所重點中學之一。10月,實行黨政分工,洪復初任黨支書,鄭存宜任校長。1982年1月,遂昌、松陽分縣,學校復名遂昌中學。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軍委常委粟裕大將為本校題寫校名和科學館名。9月,學制改「二·三」制為「三·三」制。1983年9月,學校首屆教職工代表大會召開。
1984年3月,張世愛任黨支書;同年6月,雷月明任校長,鄭存宜任名譽校長。是年10月,學校科學館(建築面積1776m2)建成,投入使用。1985年,縣政府投資為學校征地10340m2,用於興建運動場等。1986年建成男生宿舍樓1幢(建築面積1706m2),加之1992年建成的女生宿舍樓(建築面積1048m2),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1978~1992年,學校建設共投資140.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78.9萬元,學校自籌61.6萬元,用以改善學校基礎設施。計徵用土地11282.13平方米;拆除破舊校舍8幢,3466平方米;新建校舍15幢,15111平方米;擴建體育場地8675平方米;綠化校園4630平方米。學校佔地面積比「文革」前擴大了一倍。
1989年,學校領導班子開始實行「五個一」工作制度,即兼教一門課,主管一方面工作,當好一名值周組長,分管一個年級,深入一個教研組,形成了領導「廉政、民主、求實、創新」的作風,同時帶動教師形成「五認真」(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批改、認真輔導、認真考試)的教風,學生形成「好學、精思、刻苦、求真」的學風,幾年後學校的教育教學面貌有了根本改變,1991年始,學校辦學質量一直列全區前茅,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1989年秋起,高中年招6個班,初中減至年招2個班,學校辦學向以高中為主的格局過渡。
1990年8月,中共遂昌縣委批准,遂昌中學黨支部改設為黨總支部委員會,雷月明任總支書記。是年,學校被省教委、省體委命名為「浙江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1994年,學校建立了行政會議制度。7月,高一招生始行「一刀切」做法,切入新生80人。10月25日,學校隆重舉行建校五十周年慶祝活動,各地來賓、校友及師生2000餘人參加慶典。
1996年11月,吳一鳴同志任校長、黨總支書記。
1997年,學校硬體設施有了進一步改善。投資20萬元用於修繕飯廳,改建男生宿舍盥洗室等;投資13萬元,購置電腦7台、教室彩電24台,安裝教室電扇126台。1998年,完成校門下側東街拆建工作;拆除籃球場邊二層磚混教室,新建籃球場、排球場各一個;11月,投資33萬元重建學校廁所。
為使學校有更大的發展空間,1997年,學校響應政府指示,決定遷址新建。1998年2月5日,於縣城西南荷花灘舉行遂昌中學新校奠基儀式。
1999年5月,吳一鳴校長提議修改校訓、校風。7月,教代會六屆三次會議通過了由吳一鳴校長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的新校訓和 「文明、團結、認真、進取」的新校風。
1999年8月,投資近2000萬元的遂昌中學新校(一期工程)建成並投入使用;8月27日,學校搬遷新址。根據遂教普[1999]6號文件,學校初中部分離,原校址移交改辦遂昌三中。11月26日,舉行了隆重的「遂昌中學搬遷新址儀式」,遂昌中學完成了世紀性的遷校。
開始,新校條件艱苦,全部建築只有3幢教學樓、1幢微機樓、1幢實驗樓、1幢辦公樓,女生宿舍還在施工中,男生宿舍、活動場所均缺。學校改用舊倉庫為食堂,租借原縣百貨公司覆船路倉庫3幢、酒廠路10號羅育文私宅改造為男、女生臨時寢室。1999年10月,學校籌資興建2#3#4#男生宿舍樓,並自建了水泵房、水井和蓄水池,新建了宣傳窗、不銹鋼雕塑(江金榮創意,吳樟根設計)和店面房。增加購買山地6200 m2。
2000年6月,學校向縣建行貸款2250萬元(其中775萬元為縣教委轉貸,已經用於一期工程建設),用於二期工程建設。學校徵用了縣百貨公司覆船路倉庫(建築面積2685 m2,佔地面積4622 m2,徵用款計185萬元),把其中4幢改造為學校第二食堂;8月又建成男、女生公寓樓4幢(10755 m2),保證了學校封閉式管理的順利進行。下半年又建成室外水泥球場(8400 m2)、塑膠網球場(1088 m2),並給每位教師配備了一台電腦。是年,行署謝力群專員、省教育廳李志強副廳長、潘行法處長等領導來校視察。
2001年2月,省教育廳發文核准遂昌中學為省二級重點中學。5月,1982屆校友在同學會期間,以葉煥強為首捐建位於教師辦公室前太湖石一座。學校還興建了三立亭、休閑花架、小魚塘,校園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7月,根據縣教育局部署,學校首次實行教職工末位淘汰制度,有2位教師被交流。是年,省教育廳侯靖方廳長,勞動人事廳陳仲方廳長,世界著名科學家、校友朱亞峰先生,浙江師范大學徐暉校長等來校視察;另有四位美國客人來訪。
2002年3月,開展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全校師生共計捐種樹款47000元。4月,遂昌中學被評為首批「浙江省綠色學校」。建成H型輕鋼結構風雨操場(1365 m2),開辟竹山公園(道路總長700餘米,台階600餘步),拓寬了學生的活動空間。8月2日,因高考成績顯著,縣委、縣政府專門為遂昌中學舉行慶功大會,頒發嘉獎令。10月,學校被評為「全國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先進集體」,還通過了省二級重點中學、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復查。11月,中共遂昌縣委批准,遂昌中學黨總支改設為中國共產黨遂昌中學委員會,吳一鳴任書記。是年,省政法委斯大孝書記偕夫人來校視察。
2003年3月,全校師生為身患白血病的王凱同學捐款計14000元。因辦學特色鮮明,浙江日報社、麗水日報社分別派記者來校采訪遂昌中學少數民族學生教育和時事新聞課教育的成功經驗;德國國家教育電視台記者霍爾格·呂切爾先生來校拍攝學生學習場景。10月,邀請省特級教師胡勤、朱昌元、金一聲、楊林來校講學,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11月,向教工借資320萬元修建的圖書綜合大樓(4800 m2)投入使用,長約160米、高11米的竹山大磡砌築完成,圖書綜合大樓下側的足球場地得到初步平整;學校另投資100 余萬元,完善了校園網路,安裝了多媒體教室、視聽閱覽室,添置圖書15000冊,使硬體設施達到了省一級重點中學標准。是年,市委樓陽生書記,省教育廳張緒培副廳長、顧瑋處長等領導來校視察。
2004年6月,學校被省教育廳核准為省一級重點中學。葉雪平同學以692分獲高考麗水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麗水市劉希平市長,中國版畫大師楊可揚先生,中國美院教授、版畫家趙延年先生等來校視察。
『叄』 李敏洪的歷史
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 ),新東方創始人,著名英語教學與管理專家。江蘇省江陰市夏港街道人。曾擔任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全國青聯常委等社會職務。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1991年從北大辭職,進入民辦教育領域,1993年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現任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等職。被媒體評為最具升值潛力的十大企業新星之一,20世紀影響中國的25位企業家之一。
成長經歷
高中故事
1976年,「四人幫」被粉碎了。第二年5月份,因鄰村一個女孩高中退學回家,俞敏洪在母親的幫助下進入高中讀書,由於在家耽誤了將近一年時間,在我進入高中的時候,高一馬上就結束了,而當時高中一共就兩年,所以,俞敏洪實際上只讀了一年高中。進入高中以後,我的成績一直落在班裡其他同學的後面。讀了一年後,老師要求大家全部參加高考,因為自己對於學習的熱愛,所以盡管只讀了一年高中,俞敏洪也就和大家一起報名參加高考。[1]
三次高考
第一次:復習了10個月作用的高中課程之後,俞敏洪參加了1978年的高考。當時的錄取分數其實很低,他報考的常熟市地區師專外語錄取分數線是38分,俞敏洪的英語卻只考了33分,別的幾門也不理想。
第二次:高考失利之後,俞敏洪沒有特別失望,家裡人也沒有給他什麼壓力,反正不行就在農村幹活。俞敏洪在家裡開手扶拖拉機,插秧,割稻,後來去大隊初中當了代課老師。1979年,俞敏洪再次參加高考,他的總分過了錄取分數線,但英語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師專的錄取分數線變成了60分,結果再度落榜。
第三次:1980年的高考開始了,英語考試時間
生活照 (20張)
是兩個小時,俞敏洪僅僅用了40分鍾就交了卷。俞敏洪的英語老師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說你一個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結果你自己給毀了。他認為俞敏洪這么快就交卷,肯定沒有考好。但是,俞敏洪確實只需要40分鍾。
分數出來以後,俞敏洪的英語是95分,總分387分。當年,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是380分。填志願的時候,老師對俞敏洪說,如果你想上北大,語文一定要及格,不然北大不會要你,但俞敏洪的語文是58分。俞敏洪不敢下筆填北大,還是老師幫他填的志願。
8月底,俞敏洪的同學們幾乎都拿到了錄取通知書,他卻什麼也沒收到。按常規,北大是第一個發錄取通知的,老師就說俞敏洪大概沒戲了。這時候,俞敏洪真的特別難受。有一天俞敏洪和媽媽在地里種菜,大隊的人找到俞敏洪說縣里有電話來。
俞敏洪急忙跑過去,縣教育局長對俞敏洪說你的錄取通知下來了。俞敏洪問他是哪個學校,他故意說自己不知道。俞敏洪拿到通知書一看是北京大學,當時就樂瘋了,和兩個考上大學的同學一起,像范進中舉一樣跑到馬路中間又蹦又跳,連大卡車都停下來了。[2]
北大經歷
俞敏洪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從農村來的學生,開始不會講普通話,結果從A班調到較差的C班。在多數人眼裡,俞敏洪屬於沉默寡言被別人冷落的後進生,別人津津樂道的愛情對他來說卻完全真空。「北大5年,沒有一個女孩子愛我。」他說。因此,孤獨、耐心、堅韌……所有磨練人的品性他都一一具備了。他說對愛情的飢渴使他「見到任何一個女孩都想撲上去」。顯然是誇張之說,但依然貼切地描述了他那時的心境。[3]
在北大的四年裡,俞敏洪把每天的時間都放在讀各種各樣的文學、哲學、社會科學和其他一些我能讀懂的自然科學著作上。四年畢業的時候,我讀了大量的書,英語書反而成了其次的東西。所以俞敏洪在北大的四年,英語學得非常糟糕。分班時,50個同學分成三個班,因為我的英語考試分數不錯,就被分到了a班,一個月後,我就被調到了c班。c班叫做「語音語調及聽力障礙班」。大三的一場肺結核使我休學一年
1985年從北京大學畢業,留校任外語系教師。大學畢業時,俞敏洪的成績依然排在全班最後幾名。但是,當時他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俞敏洪知道我在聰明上比不過同學,但是俞敏洪有一種能力,就是持續不斷地努力。在任教期間,俞敏洪第一次愛情邂逅了愛情,據其本人回憶,那是1986年3月26日的晚上9點,那時他的身份是北大一名英語教師。[3-4]
由於在外做培訓惹怒了學校,當時北大給了他個處分。他覺得呆下去沒有意思,只好選擇了離開。那時是在1991年底,他即將邁向而立之年,走出北大成了人生的分水嶺。
「北大踹了我一腳。當時我充滿了怨恨,現在充滿了感激。」俞敏洪說,「如果一直混下去,現在可能是北大英語系的一個副教授。」
這些幸運和不幸,都在北大降臨於他。但俞敏洪並沒有就此消沉,也沒有逆來順受,而是毅然選擇離開。這就是北大精神,這就是北大精神造就的「叛逆」。[3]
創業之路
創業的痛苦
第一個痛苦是自己兩次遭遇綁架,險些被撕票;
第二個痛苦是自己在沒有成功之前,天天遭受著悍妻的折磨;
第三個痛苦是遭遇了不講情理的學校領導,最終憤然辭職,忍受著失業的痛苦;
第四個痛苦是請來了王強、徐小平這兩個老哥們,不曾料想權力日漸被架空,真是「引狼入室」;
第五個痛苦是領導著一個只會談論尼采哲學、動輒大喊大叫的董事會,活活嚇跑了拎著幾千萬現金想來投資的養豬老闆,痛失一筆龐大的資金;
第六個痛苦是十分後悔將新東方上市,但如今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
創業緣起
妻子的嘮叨: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俞敏洪把他棄教從商的決定,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妻子沒完沒了的嘮叨。他以自己那種特有的坦白說道:「我的一些朋友掙到了更多的錢,我妻子希望我也能更成功。她覺得,與他們相比,我是個失敗者。」於是俞敏洪奮起迎接挑戰,創建了新東方學校,並將其打造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教育公司,在34個城市建立了英語學校和其它學習中心。在一個財政年度,有100多萬學生入學,將新東方的收入推高了36%,達到逾10億元人民幣(合1.36億美元)。
未獲美國大學獎學金:俞敏洪也表示,之所以創辦新東方,也是由於他沒能獲得美國大學的獎學金。為了籌到足夠的錢讓自己去美國留學,俞敏洪干起了業余語言家教,同時還在北京大學教授英語。最終,他放棄了這種兩班倒的工作方式,因為他意識到,要花5年多才能籌到去美國的學費。
創業經過
在好不容易疏通關系,獲得了一張開辦私人學校的許可證後,1993年11月,他在北京的首家新東方學校向13名學生敞開了大門。
此舉最終使俞敏洪得以成行美國。但他目的地是紐約證交所,而不是一所大學。自從在紐約證交所進行首次公開發行以來,新東方的市值已升至逾20億美元。經過配售後,俞敏洪現持有新東方25%的股權,同時通過其它員工和同事持有的股份保留著投票控制權。
坐擁約2億美元的資金,俞敏洪決心在全國各地開辦更多學校,並將業務范圍拓展至語言培訓以外,新東方很快將增設數學課程。他希望提高新東方的市場份額。中國的語言培訓業市場規模為30億美元,較為割裂,新東方所佔的市場份額約為5%。
接掌民辦大學
2013年10月9日,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正式向外界公布,已接手一所民辦大學耿丹學院,並擔任理事長。俞敏洪早在2008年就已成為耿丹學院理事會成員。2013年8月6日上午,耿丹學院召開理事換屆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耿丹學院理事會,全體理事一致推選俞敏洪理事擔任理事長。[5]
『肆』 福鼎市第三中學的學校歷史
五十年來,學校大致經歷了初創、發展、文革、鞏固、開拓和創新六個階段。 (1956—1958)
1956年9月,上級派陳希立籌建「白琳小學附設初中班」。在此之前,福鼎全縣僅有福鼎一中一所完中。初中班的設立,使白琳、店下、秦嶼、點頭、磻溪、管陽、硤門、嵛山這一廣大地區的人民子弟得以就近升入中學學習。初創時,校舍設在白琳溪坪文昌閣,借用白琳小學教室上課。來自上述地區的近百名寄宿生租賃王渡頭舊茶館(現為白琳酒廠),擠睡統鋪。晚自習在廳堂走廊,八人圍坐一張餐桌。1957年春,由白琳小學校長陳明陶選定校址,在白琳楊武爺崗(現校址)建了三間教室。楊武爺崗原是山坡地,雜草叢生,蟲蛇出沒,岩石嶙峋,亂石累累。學校負責人一邊抓教學,一邊帶領師生利用課余時間,披荊斬棘,鑿石挖土,用雙手開辟校園,艱苦建校。1957年秋,上級撥款500元,建了一幢五楹兩層木構的師生宿舍,接著,興建了一座簡陋的膳廳和廚房,還新建教學樓,增加了九個教室,初步形成了教學區。1958年,特大台風颳倒膳廳,師生們只好在教室用餐。但師生們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自己動手拔茅草,建了一座茅屋膳廳。在白琳鎮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師生們繼續辟草萊,搬亂石,開辟大小兩個操場,使學校逐步初具規模。
1958年,學校改為連隊建制,庄孝趙任學校連長,配合陳希立帶領師生投入大煉鋼鐵運動。 (1959—1966)
1958年,班級猛增9個班,學生數達500餘人。1959年3月,縣政府正式將「白琳小學附設初中班」改名為「福鼎縣第三中學」,並派陳世良任校長。
當時,學校有「三差」。一是辦學條件差,校舍不足,教師曾一度睡統輔,缺少辦公室,教學設備缺乏而簡陋,僅由福鼎一中支持,圖書僅有二百餘冊;二是教師大部分學歷不達標,全校沒有一人是師大畢業;三是學生入學基礎差,程度參差不齊。但校長陳世良領導有方,教導主任陳希立等竭智盡忠,依靠全體教職工,樹雄心,立壯志,團結奮進,克服重重困難,精心施教,使學校面貌不斷改觀,教育質量逐年提高。連續三屆畢業班學生中考成績均名列地區前茅,成為地、縣教學的一面紅旗,受到地、縣教育局的表彰。
學校正確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提出「重政治、抓教學,搞勞動」的具體行動綱領。
「重政治」,主要是加強學校黨、團建設。兼任學校團支部書記的單春根老師,有計劃地在學生中發展團員,積極開展團隊活動。學校同時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建立教師獎懲制度。學期有初評,學年有總評,並在優秀教師中發展黨員,成立學校黨支部,陳世良兼任黨支部書記。支部生活制度健全,認真開展批語與自我批評,保證並發揮了黨的核心領導作用。學校嚴格執行各方面制度。如班主任跟班、科任教師配班制度,定期與家長聯系,教師家訪制度,學校生管和班級紀律評比制度,領導、教師聽課制度,師生請假制度等等。堅持做到有布置要求,有檢查總結,有評比獎懲。積極開展文體活動,寓教於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大特色。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歌詠、文藝表演比賽,師生自編自演。學校文藝宣傳隊經常到翁江、翠郊等地宣傳演出,深受當地群眾歡迎。學校組織文體小組,經常開展比賽活動。鄭仲起老師組織的音樂興趣小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卓有成效。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師生課餘生活,還培養了一批人才。此外,各班開辟專刊,學校舉辦「共產主義教育欄」,每周一期,及時表彰師生中的先進事跡。由於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師教有目標,學生學有目的,即使在糧食低標準的困難時期,學校教學、工作和生活仍然秩序井然。
「抓教學」方面,學校提出「狠抓『雙基』教學,扎扎實實打好基礎」,「為國育才,為校爭光」等口號,並變為師生的共同行動。突出「苦」、「早」、「交」、「學」四個字。「苦」即要求教學鼓干勁,下苦功夫,環環扣緊,「雙基」過關,不留「夾生飯」。「早」,學校早計劃,下學期工作,上學期期末就做好安排,教師利用假期備課,擬訂教學計劃。每學期一開學,學校就宣布了教育教學計劃,各教研組、各科教學亦訂好工作計劃在實踐過程中不斷予以修訂、充實。各項工作按計劃進行,有條不紊。「交」,就是重視經驗交流,團結協作,各學科密切配合。從教研到各科教學,期初、期中、期末,全校開展全面檢查,總結經驗,肯定成績,表彰先進,糾正偏差,克服薄弱環節。「學」,就是強調教師以老帶新,邊教邊學,互相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全力以赴提高教學質量。
「搞勞動」方面,學校辦有農場、磚瓦廠,各班設有學農基地。學校開設勞動課,組織學校到農場種植小麥、地瓜等作物,並割草燒磚瓦,砌學校圍牆。這不僅培養了學生勞動習慣,還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能。
這期間,教職員工和學生中感人事跡層出不窮,如校長陳世良在困難時期,不僅對供應的米糠食品絲毫不染,還千方百計組織師生採集野果、野菜和藕桿等做多種代食品。教導主任陳希立創業艱辛,既當教師又當醫生,任勞任怨,象慈父般關心師生。林叢生教師不僅教學認真負責,而且對學生要求嚴格,以身作則,班級管理是學校的一面紅旗。方茂發老師在教學設備缺乏的情況下,克服困難,製造校具,是技術革新的尖兵,趙炳發老師坦任俄語、地理、體育等課程,除搞好教學法外,還積極開展工作各種體育活動,給師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蔡聯濱老師兼抓生管,每天起早摸黑,日夜巡視,常在三更半夜為學生蓋被,對學生愛護備至。庄孝趙教師連續多年,任畢業班語文教師,中考語文成績曾獲全縣第一名,地區前三名。他總結的教學經驗印發地區各中學,並在《福建教育》上發表。還有總務潘正章積極為教學服務,及時添置供應教學用品,廉潔奉公,精打細算,是個好當家。特別是工友楊春梅愛護學生如子女,對待師生親如一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態度和藹,令師生難以忘懷。優秀生蔡慕熙等,思想好,勞動好,學習好,大部分學科成績都達到滿分,成為考不倒的學生。 (1966—1976)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運動波及全國。運動初期學校領導被指為「當權派」靠邊站,師生寫大字報,以後學語錄,講路線,談觀點,接著停課鬧革命,搞串連。以後中央文革雖然提出復課鬧革命,串聯還是無法停止,一直鬧到六七年五月,學校暫由陳希立主持校務。上級再次重申「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與勞動相結合」。可是運動縱深發展,派性愈演愈烈,課已復不成了。六八年秋,上級一邊號召學生上山下鄉,隨便發給畢業證書算是畢業了,一邊派支左部隊進校。接著上級又提出「工人階級領導一切」,派了工宣隊接替支左部隊,本校的工宣隊是由白琳茶廠工人組成。同時,學校實行大聯合,接著批鬥「一小撮」,給「一小撮」掛牌、遊街。1968年12月,學校成立革委會。革委會、工宣隊帶領學生下鄉到翁江、瓜園、翠郊、棠園、車陽、牛埕下支援農業,白天割稻,晚上學「寶書」斗「一小撮」, 這是文化革命運動中期。
一九七五年秋,上級派吳本棟同志接替李篤英主持校務。隨後又派王祖修同志來校共同主持校務。根據上級指示精神,要打破課堂教學舊框框,紅衛兵上講台自教自學,教師只能從旁指導。接著號召學習江西龍崗辦學精神,學校要以黃帥、張鐵生為榜樣。紅旗雜志不斷發表文章,「只怕紅旗落地,不希罕衛星上天」。這時,學校真的開門辦學,學生半天學習,半天勞動。本校師生初戰葛藤嶺,開辟茶園五畝,既種茶又種地瓜。為了更好地學習龍崗精神,七四年春又大戰雞心崗,種茶、施肥、鋤草,做為學生主要學習內容之一,當時發畢業文憑的標準是看誰掌上繭最硬,誰的成績就最好,就能得到文憑。從1973年到1975年的高二班級都辦了赤醫班,為期二個月,由陳希立同志擔任醫葯知識這一門課。他把中醫、西醫、青草、針灸編成講義印發給學生,以便治療農村一般常見病。每年端午節前後一星期帶領學生到太姥山一帶采覓青草,這對以後學生上山下鄉在缺醫少葯的鄉村多少有所幫助。 (1976—1991)
恢復高考制度後,撥亂反正,學校及時採取了以下措施:(一)立即派遣負責教務的陳承寶同志與擔任文、數兩科的陳希立、丁振奎同志到福安、霞浦兩縣教學水平較高的兄弟學校求教取經。(二)起用老教師,重新讓游紹珊老師任課, 以實際行動來改變鄙視老教師為「臭老九」的錯誤觀念,隨後恢復了陳希立同志的教導職務。(三)恢復了各教研組,開展了備課、聽課等教學活動。(四)大力加強班級共青團工作,以提高學生思想認識,使學生認清「紅」與「專」的關系。(五)抓計劃制定,抓工作制定,抓總結,要求教師期中有小結,期末有總結,教務處把質量好的計劃,小結、總結以及較典範的教案、作業批改加以介紹推廣,以便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學校各項工作開始走上正軌,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教師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無私奉獻,學生夜以繼日、卧薪嘗膽、忘我攻讀。丁振奎、陳承寶、趙炳發、吳傳敦、張帆、謝瑞喜、季炳家、黃聯輝、林宣賢、繆恩澤等畢業班教師帶動學生奮力拚搏,鼎力爭先,使學校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嶄新面貌。中、高考成績逐年提高。政治科高考成績連續四年名列地區紅榜;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科高考成績連續三年名列地區紅榜。一九八○年,中、高考錄取人數達 27人,其中上大學本科就達7人,升學率在全縣名列前茅。
八二年以後,由於教師調動頻繁,給學校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一九八四年八月,上級任命趙炳發為校長,吳傳敦為副校長,成立新的領導班子,建立健全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並充分發揮教師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大力培養並大膽起用青年教師,使他們很快成為學校教學工作上的骨幹力量,從而保證了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青年骨幹教師銳意進取、不斷改革,使歷年中考成績穩步上升。八四屆初中畢業生許元年榮獲全縣中考成績總分第一名;八五屆初中畢業生馬協玲,榮獲寧德地區中考成績總分第一名,直接被集美航海學院錄取,創福鼎縣初中畢業生直接上大學的先例;八七屆初中畢業許桂芬,榮獲全縣中考成績總分第一名,於90年榮獲「庄彩芬獎學金」,後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讀,現為留美博士後。
這幾年,學校還克服重重困難,重新管理雞心崗茶園,辦校辦工廠,搞服務部,踏踏實實地開拓著勤工儉學的道路。
這時期,學校出現了許多感人的事跡。已故校長趙炳發,身患重病,危在旦夕,仍為學校教學樓的基建工程,四處奔波,日夜操勞,終因過度勞累,引起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為了黨的教育事業,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副校長吳傳敦,以校為家,全身心投入學校工作,殫精竭力,嘔心瀝血,被傳為佳話。
八八年十一月,上級任命黃益壽為校長,新的領導班子進一步建立健全「一職責、三常規、五制度」等學校各項管理制度。一職責:行政人員崗位職責;三常規:德育工作常規、教學管理常規、各科教學常規;五制度:考勤制度、教師工作量化評估制度、教學工作獎懲制度、班級年段工作量化評估制度。強化量化管理,加強教育教學工作。同時,充分發揮教研組在教學工作中的紐帶作用。各教研組廣泛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分別舉辦了各種有聲有色、異彩紛呈的智力競賽,促進了教學工作。八九年中考單科成績平均分,語文科居全縣第二名,政治科第二名,數、理、化三科均第三名。九一年中考,英語科平均分躍居全縣第二名。
八二年以後,由於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我校中考成績優秀的學生,全部輸送到福鼎一中和中等專業學校深造,致使本校高中生源減少,學生素質有所下降,高中錄取的新生存在「三中最高分,不如一中最低分」的狀況,極大地影響了幾年來的高中教學。但廣大高中教師在逆境中求生存,群策群力,忘我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幾年來每年都向高等院校輸送了一批合格新生,升學率名列全縣第三名。
學校在抓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十分重視德育工作,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由副校長洪桂約專職負責。學校堅決貫徹「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制定了「勤奮、嚴謹、求實、進取」的校訓,充分發揮黨、團組織的先鋒模範作用,注重對學生進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教育。八年底,開展普法教育,使師生增強了法制觀念,形成了遵紀守法、講法護法的良好校風。八九年初,開展「學雷鋒樹新風」活動,拾金不昧、助人為樂蔚然成風,推動了學校各方面工作。同時,學校大抓整頓校園治安工作,成立了以校長黃益壽為組長的「整頓校園治安工作領導小組」,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並採取一系列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學校因此被寧德地區公安處、寧德地區教育局評為「整頓校園治安秩序先進單位」。
為了貫徹黨的十三大提出的「應當加強國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國防觀念」的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近年來,學校把國防教育列入學校德育工作的內容,做為學校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廣泛地開展了國防教育活動。八九年十月,全縣國防教育試點工作在我校開展,成立了以白琳鎮委書記楊建華為組長的專門領導小組,下設秘書、軍訓、教材編寫、宣傳、競賽、後勤等六個組。針對中學生的特點,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國防教育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效:增強了廣大師生的國防觀念,轉變了學風校容,進一步深化了學校教學的改革。
近年來,學校注意培養青年骨幹力量,吸收部分優秀青年教師充實領導班子,增強了學校領導班子的活力。同時,注意培養青年骨幹教師入黨,發揮黨的戰斗堡壘作用。一九九○年,校黨支部分別被縣和鎮評為「先進黨支部」。
近年來,學校還加強了校籃球隊的日常訓練。九○年十月,學生籃球隊參加縣中學生男籃邀請賽,榮獲亞軍。學校堅持進行早讀、課間操、紀律、衛生和好人好事的四項評比、一項公布,完善量化管理制度。
幾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在有關部門有關單位的支持下,學校經過多方集資,先後興建了教學大樓、教師宿舍樓,建築面積達2600平方米;維修了辦公樓、舊教師宿舍樓,修建了燈光球場、操場和大門,整修了大台階及宿舍樓之間的綠化帶。校容貌有了較大的改觀。同時,購置了部分實驗儀器、音響設備、圖書雜志資料,設立了圖書室、閱覽室、廣播室、美術室、物理實驗室、物理儀器室、化學實驗室、化學儀器室、生物室,不斷充實各種教學設備。 (1993-2000)
教育「兩基」工程的啟動,白琳玄武岩的開采,為學校提供了難得的發展良機。剛剛上任的鄭詩贊校長,在廣泛召開黨政部門、群眾及教師分析會匯聚多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憑借個人的魅力與魄力,東奔西走,得到上級領導和社會企業家的支持,籌措到大量資金,帶領全校教職工開展了一場徹底改變校園破舊面貌的戰斗。
1994年學生宿舍樓落成;1996年,投資160萬的學校綜合樓開工建設,改善了學生學習環境;1998年,造價達110萬的福鼎市第一座中學室內燈光球場(兼做師生食堂)竣工。緊接其後,師生宿舍樓擴建改造及操場的整修、廁所修建,為師生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條件。電腦室、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以及相應的儀器設備一一得到配套充實。到1998年四年共籌措投入400多萬元,擴建校園3000多平方米,充實一系列配套工程及相應設備,順利通過省政府「兩基」評估組的驗收。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實施義務教育的短短幾年間,初中班級數急速增加,最高峰時學生數曾達到2100多人。隨著班生數增多,教師人數也在不斷擴充,學校頓時人氣旺盛,一派欣榮。
在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學校及時啟動內部管理改革並逐步深化改革。一系列規章制度的確立,規范了內部管理,強化了隊伍建設,學校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環的發展之路。
辦學條件的改善,規模的擴大,又暴露出了教育質量的不足。為緊抓教育質量這條學校生命線,學校加大對青年教師培養力度,重點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的業務素質,取得一定成效。初中中考成績逐年上升,升學率名列全市農村中學前列。學校先後獲得寧德地區《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先進單位、福鼎市「兩基」工作先進單位、「校園建設年」先進單位等榮譽。 (2001-2006)
二十一世紀初,國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這種形勢下,2001年陳起和同志主持學校工作,適時調整辦學思路與規劃,制定了《十五計劃和2000至2010年發展規劃》,根據規劃精神,我校將縮減初中班級數,擴大高中招生數,並力爭於2005年底實現省三級達標。學校面對社會,立足農村,提出為農村建設培養生力軍,為高校輸送合格人才的辦學目標,全面加強學校管理,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績。
體制改革日趨完善,學校積極進行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實行「三位一體」管理,逐步實現管理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由於人事頻繁變更,學校處室中層幹部配備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項工作的開展。為改變這一現狀,學校決定採用競聘方式選拔中層幹部,由競聘人志願報名並述職,經全體教師投票產生候選人,學校校務會議討論同意並上報上級主管部門考察後審批任命。到目前,經過競聘方式共提拔了7位處室正、副主任。經過幾年發展,學校建立起一支熟悉教育方針政策和學校管理理論,勇於開拓,以實求新,精誠團結,廉潔奉公,深得廣大教職工的肯定的領導班子隊伍。
教育水平穩步發展。九十年代中後期,特別是近五年來,學校大力開展素質教育,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了一大批教育教學骨幹,學校現有中高級職稱40人,其中地市(縣)教壇新秀20人,市(縣)級以上先進教師22人,教師學歷合科率(本科以上)達60%,有效地提升了學校的整體教育水平。2005年12月,學校被確認為省普通高中三級達標學校。2004年學校先後被評為福鼎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文明學校、依法治校先進單位。2005年,學校順利通過寧德市市級文明學校和福建省黨政工共建「教工之家」的評估驗收。
高中規模不斷擴大。2000年秋,學校共有初中25個班,在校生1300人,其中高中9個班,450人。此後,學校逐步縮小初中招生,擴大高中班生數。2005年秋,共有高中24個班,在校生突破1200人。高中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大提高了白琳及鄰近鄉鎮初中升學率,提高了農村山區高中教育普及率,為發展山區教育和促進我市教育跨越式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硬體設施不斷改善。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校教育設施也在不斷更新、改善與發展。5年來,學校開源節流,多方籌措資金,不斷改善教育設施。2003-2004年,學校投資110多萬,建成綜合實驗樓一座,按三級達標要求配足理、化、生實驗室、准備室、儀器葯品室;投資50多萬建成了包括校園廣播系統、聽音系統、校園計算機網路系統、微機室、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及梯形教室等現代教育設備。2006-2007總投入300多萬的綜合實驗樓正在建設中,這標志著福鼎三中向現代化完全中學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校園環境美雅潔凈。學校重視校園整體規劃和建設,共投資150萬先後徵用原白琳老區彩印廠,改造成師生宿舍;搬遷居民14戶,擴建為操場;徵用原白琳糧站倉庫,擴大校園面積;植樹種花,建造文化小廣場,為師生創造優美和諧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加大綠化、美化的力度。學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建校內雕塑,對櫥窗、宣傳欄、黑板報、教室走廊進行改造。每年開展體育節、科技藝術節比賽,成立文學社、創辦校刊,校園充滿濃厚文化氣息。
教育教學碩果累累。學校不斷優化學校管理模式和教育手段,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五年來,高考上本科線人數近100人,專科以上上線率75%;高中會考平均及格率達97.92%,優良率達79.74%,達到省二級中學標准。學校教科研成績和競賽成績也捷報頻傳。2003年學校承擔了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創新學習與實踐」的子課題「創新學習與情感態度」的研究實驗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05年順利結題。近5年來,教師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或學術會上發表、獲獎的達到60篇;學生競賽獲市(縣)三等獎以上100多人次;學生被評為省、地、市(縣)「三好生」「優秀學生幹部」共有50多人次。
同時,學校積極開展各項德育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0年至今,學校成功舉辦了六屆體育節(田徑運動會),並舉行文藝匯演、詩歌、朗誦、主題演講、知識競賽、徵文活動、志願者服務等活動,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陣地。幾年來,學校學生男子籃球隊在福鼎市中學生籃球賽中屢獲佳績,2005年又成功晉升寧德市甲級隊行列。田徑運動隊、藝術興趣小組在地、市(縣)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
50年來,學校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始終秉承優良傳統和作風,以育才為己任,為社會和高校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50年來,學校向前發展的歷史記載了廣大師生團結一致、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也見證了社會各界和廣大校友對母校關愛與支持。今天,學校在各級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抓住新的機遇,迎接新的挑戰,以新
的理念、新的姿態,不斷向前發展,再創新的輝煌!
『伍』 中的洪三的歷史原型是誰
電視劇遠大前程播出以來,因為精彩的劇情且集結了一眾老戲骨而備受關注,討論度也相當高。不少人看完表示這不就是民國版的韋小寶嗎?雖然人物形象和許文強有點像,不過劇中洪三可沒有什麼原型人物參考,這是陳思誠原創的一個人物。
『陸』 洪洞縣的歷史沿革
洪洞縣,漢語拼音為hongtong xian,讀錯的比較少,《蘇三起解》里的那句「蘇三離了洪洞縣」起到了積極的推廣作用 。
洪洞縣因城南有洪崖古洞而得名。趙城為周繆王封造父之地,後為趙簡子食邑,故名趙城。
在唐、虞、夏、商時代,洪洞、趙城均為冀州之域。西周時洪洞為楊侯國,古城在今縣城東南18公里的范村附近。趙城當時為趙國,今趙城東北三里簡子城為故城。
春秋時,洪洞為悼公之弟乾的食邑,號日楊干,後為羊舌肸食邑。到魯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始為楊縣。趙城為趙簡子食邑之地。洪、趙均屬晉國。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洪洞為楊縣,治所在今范村。趙城屬彘縣,治所在今霍州,均屬河東郡,西漢因之。東漢陽嘉三年(134年),彘縣改為永安,洪洞仍稱楊縣。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洪、趙屬魏。正始八年(247年),置平陽郡,轄楊縣、永安。西晉因之。永安縣治所曾一度在今趙城東北十五里仇池。十六國時,兩縣均屬平陽郡。北朝均屬晉州總管府。北魏仍屬平陽郡,洪、趙屬禽昌縣。隋義寧元年(617年)始置趙城縣。義寧二年改楊縣為洪洞縣。兩縣均屬臨汾郡。
洪、趙二縣自隋置縣以來一直沿傳當代。唐時,洪、趙屬晉州,趙城縣治遷今趙城鎮。
五代十國時,設建雄軍節度使,轄洪洞。趙城無考。北宋洪、趙均屬平陽府。其間熙寧五年(1072年),趙城曾省人洪洞為鎮。元豐三年(1080年)又復縣。金代洪、趙均屬平陽府。元代洪洞屑晉寧路,趙城屬霍州。明清洪趙屬平陽府,府治在臨汾。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開霍州為直隸州,領靈石、趙城二縣,州治在霍州。洪洞仍屬平陽府。 民國初,洪、趙均屬河東道,道治在運城。抗戰爆發後,洪、趙屬第六專署。洪、趙淪陷後,洪洞縣政府駐河西韓家莊,趙城縣政府駐羅雲、雙昌。日偽時期,洪、趙歸冀寧道管轄。抗戰初期,洪、趙歸太岳行晉綏九分區管轄。日本投降後,洪、趙兩縣又成立民主政府,洪洞縣人民政府駐師村,趙城縣人民政府駐興旺峪。
解放後兩縣政府各駐縣城,均屬臨汾專署管轄。1954年7月1日洪、趙兩縣合並為洪趙縣,縣治在洪洞,屬晉南專署。1958年10月洪趙縣與霍汾縣合並,稱洪洞縣,縣治在洪洞城。1959年9月霍汾從洪洞分出,恢復原置。1971年臨汾與運城分署分置,洪洞歸臨汾行署管轄至今,縣人民政府駐洪洞縣城。
『柒』 安徽省霍邱縣洪集鎮洪集中學99屆三(3)班畢業的
你先坐火車或者汽車到南京後,改乘汽車南京到霍邱的汽車,進入霍邱境內時就會有司乘人員提醒你從洪集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