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初中高中 > 馬鞍山市第一中學校長

馬鞍山市第一中學校長

發布時間:2021-03-11 07:51:28

『壹』 馬鞍山市第七中學的首任校長

向送人

『貳』 馬鞍山採石一中首任校長叫什麼

1945年春天,南京中央大學附屬中學教師曹冉功與家居採石鎮的內弟魯亞鶴經過一番精心籌劃,用日寇遺留下來的木材,在翠螺山南麓楊公祠的地基上蓋了十四間麥秸草房,並借用彭公祠、李公祠、楊公祠三公祠的房舍,創立了安徽省當塗縣私立採石中學(簡稱採石中學)。學校成立董事會,魯亞鶴任董事長兼校長,下設校務主任和教務主任負責處理行政和教學的日常事務。教師有十來人,主要聘請南京教育界有一定名望並具有較高教學水平的教師任教,使用中央大學實驗中學教材。該年9月4日學校開學,從初一到高三,為完全中學,共7個班,有學生180多人。設有公民、國文、小代數、范氏大代數、三S平面幾何、立體幾何、解析幾何、三角、物理、化學、植物、動物、生理衛生、英語、歷史、地理、美術、體育等課程。
日寇投降,抗戰勝利。1945年12月,國民政府派鄧吳明以皖南行署專員身份對採石中學進行接管。設在蕪湖縣的湖南同鄉會認為日寇投降後,復興工作應以教育為第一要義,並於1946年元月召開理鑒聯席會議,決定繼續在採石三公祠創辦一所中學,以一千多畝祠田和其他收入為辦學基金;會上選聘了校董,成立了校董會,以鄧吳明為董事長,李培雲任副董事長,魯亞鶴等為董事;推舉李君素女士為校長。由李校長建議經會議討論通過,校名定為「安徽省當塗縣私立剛直中學」。意為「培養學生有剛毅正直的品德,熱愛祖國有作為的新青年」。學校以「剛毅正直」為校訓;鄧吳明作詞,江某某作曲寫了剛直中學校歌,其詞如下:揚子江上,採石磯頭,屹立著剛直中學,這里滋生親愛精誠,且做且學。
學校設教務處、訓育處、總務處,管理日常教學、思想、生活工作。學生成立學生會。1948年是剛直中學全盛時期,從初一到高三共8個班,有300多學生,學生來源除本縣外,還有相當部分來自湖南、蕪湖、南京、上海等地。
學校籃球隊「鷹隊」經常赴南京、蕪湖、合肥比賽,甚至和當時的國家隊也賽過球,球技名震寧蕪,久盛不衰。
剛直中學時期,中共地下黨員馮介然、趙寅明在校活動。當時南京《大剛報》記者陸平經常來校逗留,躲避國民黨特務的跟蹤。
1948年12月至1949年10月,諶漢初、馬維玲、謝錦疇先後任校長、代理校長,主持學校工作。
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為了阻止解放軍渡江南下,沿江布防,在採石太白樓、觀音閣、廣濟寺等處駐軍,嚴重干擾了學校的教學。1948年底,學校遷往南京中山東路逸仙橋附近一棟樓房內繼續辦學。採石解放後,學校於1949年4月從南京遷回原址。
1949年10月至1950年3月,彭建文任校長。
解放後,校長柯育甫和周介仁同志認為「剛直」兩字是前清官僚彭玉麟的謚號,不宜用於校名,因學校傍依長江,提議改名為「大江中學」,並於 1951年元月學校易名為「皖南當塗縣私立大江中學」。撤銷董事會和訓育處。柯育甫為校長,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為推進辦學的民主化,增設校務委員會,由學校各方面代表組成,大事由校務委員會討論決定。1949年10月,解放後的第一屆學生會成立;11月學校成立了團支部,王傳舜為支部書記;成立首屆工會。大江中學時期學生驟減,初高中6個班,學生人數最少時僅有80多人,最多時也只有140多人。1951年9月,高中停辦,僅有3個初中班。這段時期,學校確立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為學生的學習目的,以為工農兵服務的觀點教育學生,以擁護工人階級領導為思想教育的主要內容,並根據人民政府的指示,把時政教育作為學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內容,各班成立讀報小組,每天下午半小時讀報,定期進行時事測驗。
1951年9月,大江中學的高中各班並入當塗中學,學校易名為皖南區當塗縣私立大江初級中學。由地方主管學校行政部門任命周介仁同志為校長。1952年有4個初中班,150名學生。地區團組織派徐瑞麟任學校專職團干。由於私立學校經費十分拮據,教學質量下降,多次報告要求改為公辦。1953年11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蕪湖專區專員公署發文通知學校改為公辦,學校易名為安徽省當塗縣第二初級中學。從此,學校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學校改為公辦後,屬蕪湖專區專員公署教育行政部門管轄。顧非任校長。1954年成立團總支,徐瑞麟同志任第一任團總支書記,協助黨支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學校有了初步發展,相繼蓋了六棟平房,增加了教室,改善了辦公和住宿條件;建立了物理、化學實驗室和動植物標本室。1955年有學生480多人,7個班,教職員工38人。
這其間,學校以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幾個方面都得到發展作為學校教育方針。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生產技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新一代。學校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祖國前途教育和加強自覺紀律教育;教導處、共青團、少先隊、班級通過班會、周會、報告會、故事會、座談會等形式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重理輕文」、「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讀初中就是為了上高中進大學」等思想展開批判。1953年下半年,根據全國中學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對學生加強愛祖國、愛勞動教育,校長和上級團組織向學生作了「熱愛祖國、熱愛勞動」的報告,組織學生學習方誌敏烈士的《可愛的中國》、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等文章,學習了毛主席的兒子上勞動大學,徐建春、呂根澤中學畢業後回鄉務農等事跡。利用課余時間,開墾荒地種向日葵,進行公益勞動,給植物園、花圃澆水、除草,修理課桌板凳,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
1954年上半年,學校組織師生學習過渡時期總路線,學習憲法,組織師生參加抗議美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台灣的活動。該年夏,長江發生罕見的洪水,給學校帶來嚴重困難。下半年,學校開展抗洪救災教育和遵守《學生守則》教育。全校師生員工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戰勝了災荒,克服了困難,堅持了教學。
1955年,學校組織師生參加農業合作化活動,組織教職員工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這一時期,為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組織教師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倡導直觀教學法,教師人人動手自製教具,共製作教具204件。自然學科教研組自製的動物標本被選送到合肥參加安徽省教育展覽。組織教師積極開展持久的聽課活動,教師一般每周聽1節課,教研組長聽2節課,分管教學的領導聽3節課。通過聽課、看教學筆記、查學生作業和試卷,開學生座談會等方法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扎實、全面檢查。這一階段,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有明顯提高。1955年畢業生116人,各科平均成績80分以上的有38人,佔32.8%,70分到80到的有52人,佔44.8%。1956年初三學生不僅全部畢業而且都考取高中。
1956年6月尤建國任校長。同年10月,馬鞍山建市。1957年三月學校易名為馬鞍山市第二初級中學。因無第一而「第二」不妥,7月份始定名為安徽省馬鞍山市第一中學
1964年5月16日,郭沫若同志游覽採石公園,時任校長吳廉生請其為學校題校名,現有「安徽省馬鞍山第一中學」校牌字體即郭沫若手跡。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市第一中學校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