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校教育案例分析
家長的做法已經嚴重干擾了學校的正常工作和教學秩序.
如果我是校長的話回,針對學校考試差的問答題,應該找准原因,針對原因入手,可以徵求老師家長和學生的意見,進行交流.如果真針對的是紀律,對學生加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舉行一個類似"校風校紀規范月"這個活動中有獎勵有懲罰.讓同學們在紀律上留有很深的認識,再一個是可以校長親自檢查,到教室進行督導.和同學們交流.
如果我是該班的老師,上課不再是專心的教學生,而是要時刻注意家長,怎麼教才讓家長感覺好,不再是以學生為中心了.老師不會在專心的聽講,而心理老是在感覺後邊的家長.
2. 如何用教育學心理學原理分析初中生早戀案例
進入青春期,孩子們開始意識到兩性差異,對異性好奇心增強,日益希望與異性接觸,同異性交往。渴望、喜歡與異性同學往來,這是青春期學生的性心理發展的必然。但這只是從人的自然屬性上分析,屬於人的一種生物性本能反應。
人之所以有別於動物,就在於人的本質屬性--社會性。一個正常的社會成員,在其社會化過程中會不斷地用社會規范、倫理道德、紀律守則要求自己,約束自己,監管自己,使個人的言行符合社會要求,得到社會的承認。故,異性交往問題就不能是僅憑一時情感沖動的行為,而要蒙上一層社會性的面紗加以規范。
早戀的提出就是根據個體生活的自立程度和與法定最低結婚年齡的相差程度作為標准來衡量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凡中學生的「戀愛」都屬於早戀。
起初他們對異性的「愛慕」常常是廣泛的,幾乎是針對所有同齡異性。男孩子表現為主動找女生說話,喜歡在她們面前顯露自己的才能,以博得女性的青睞;女孩子則注重自己的外表修飾,主動幫助異性或要求異性的幫助,有時會矯揉造作,甚至假意迴避,而更多的則是默默注意異性的舉止、言行。
伴著男女間的彼此接觸和青春期性意識的進一步發展,他們對異性的愛慕逐漸趨於專一化,由原來泛泛地對異性的好感,漸漸發展成為對某個具體異性的追求。男性大多以漂亮的女孩子為追求的目標;女生多以勇敢、堅強、有才華的男生為對象。一旦選中就會產生強烈的情感。在這種情感的驅使下,他們會尋找各種時機將感情的信息傳遞給對方,或含情脈脈、或大膽傾訴、或鴻雁傳情,甚至故意給對方造成難堪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雙方彼此愛慕已久,那麼,一定條件之下,早戀就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