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初中高中 > 蒿坪初級中學紅五月

蒿坪初級中學紅五月

發布時間:2021-02-26 00:03:48

❶ 安康的人口民族

建國後,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安康市人口增長較快。
到1960年安康市人口增長到186.66萬人,凈增人口39.91萬人;到1970年安康市人口增長到225.73萬人,十年間凈增人口39.07萬人;到1980年安康人口增長到259.93萬人,十年凈增人口34.2萬人;到1990年底安康人口增長到284.34萬人,十年凈增人口24.41萬人。從1949年到1990年的41年間,安康凈增人口137.59萬人,年增長率為2.29%。
據《安康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安康市常住人口為2629906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665668人相比,十年共減少35762人,下降1.34%,年平均下降0.13%。
2011年全市常住總人口263.0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5萬人,全市城鎮化率35%。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138.97萬人,佔52.84%;女性124.02萬人,佔47.16%;
14歲以下43.64萬人,佔16.59%;15~64歲195.77萬人,佔74.44%;65歲以上23.59萬人,佔8.97%。
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2.62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5.43萬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91.62萬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98.81萬人;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4.54萬人。
2011年人口出生率9.6‰,人口死亡率7.03‰,人口自然增長率2.57‰。 安康市是少數民族雜居區。全市有23個民族。截止2014年底,全市年末常住人口為264.20萬人,出生率為9.96‰,自增率為2.72‰。總人口以漢族為主, 漢族占總人口的99%,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蒙古族、土家族、壯族、苗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白族、黎族、畲族、東鄉族、納西族、錫伯族、京族、普米族、俄羅斯族、土族、僳僳族等22個,人口約2.84萬餘人(2007年),佔全市總人口約0.9%,居陝西省第二位。在22個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約2.75萬人,滿族300餘人,蒙古族200餘人,其他少數民族一般在百餘人左右,有的人數很少,甚至僅有幾人。少數民族在全市10個縣區均有分布。其中漢濱區約1.4萬人,佔全市少數民族人口60%,寧陝、紫陽、旬陽少數民族較多,均佔10%左右。有少數民族聚居鄉1個(占居民人口總數30%以上),即寧陝縣江口回族鄉;街道辦事處1個,即漢濱區老城辦事處。
安康總面積23529平方公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0.1公里,南北最大距離236.2公里。其中陸地23130.44平方公里,佔98.%;水域398.6平方公里,佔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5人。其中耕地總面積380094公頃,常用耕地面積191478公頃,林地1658496公頃,森林覆蓋率59.9%,荒山荒地91691公頃,水域面積39861公頃。 襄渝、陽安、西康3條電氣化鐵路過境安康,其中襄渝鐵路(襄陽—重慶)在境內長262公里,為雙軌電氣化鐵路,設白河縣、旬陽縣、安康市、紫陽縣站,與漢丹鐵路、焦柳鐵路兩線銜接,與陽安、寶成鐵路相通,成渝、川黔兩線相連,是聯絡中國中原和西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
陽安鐵路(陽平關—安康)境內長100公里,為單軌電氣化鐵路,設石泉、漢陰、安康車站,是橫貫陝南,連接寶成、襄渝、西康鐵路干線的聯絡線。
西康鐵路(西安—安康)境內268公里,目前為單軌電氣化鐵路,復線工程已於2009年開工,2013年底建成通車;境內設有小河鎮、旬陽北站,是隴海、襄渝兩大幹線的一條聯絡線,也是華北、西北地區進渝入川和連接大西南的新通道。西康鐵路是中國橋隧比例最高的鐵路,其中著名的秦嶺隧道全長18.5千米,位居中國第三。西康鐵路運輸設計為年貨運量9000萬噸,日行旅客列車20對、運行時速約85公里。 包茂高速公路(包頭—茂名)、十天高速公路(十堰—天水)過境,其中包茂高速公路境內長143.87公里,雙向四車道,有小河、茨溝、潭壩、五里、流水、蒿坪、紫陽、毛壩等出口,向北通往西安、延安、榆林、鄂爾多斯、包頭等地,向南通往萬源、達州、重慶、桂林、梧州、茂名等地。
十天高速公路(十堰—天水)境內長221公里,雙向四車道,有白河、茅坪、雙河、呂河、神河、茅坪、旬陽、安康、蒲溪、澗池、漢陰、池河、石泉等出口,向東通往十堰、武漢,向西通往天水、蘭州。
國道316、國道210過境,其中316國道(漢白公路)境內長286公里,雙向兩車道,是溝通西南、西北和中南在區的重要道路。210國道(西萬公路)在境內191公里,雙向兩車道,是一條穿越秦巴山區,連接陝川渝的要道。
省道S310紫漁公路境內長77公里,是連接安康,出漢中鎮巴的通道;S207安嵐公路原長92公里,幾經改線,現長83公里,是嵐皋同縣外聯系的唯一公路;平鎮公路原長123公里,經過改造現長108公里,是鎮坪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安白公路全長193公里。由安旬路(57.2公里)和旬白路(135.91公里)連接而成,是陝南通往湖北重要道路;旬(陽)鎮(安)公路全長110公里,境內長73公里,是旬陽通往西安的捷徑;兩(河)佛(坪)公路,全長54.4公里,境內長10.4公里,是石泉通往漢中佛坪的道路。
安康全市公路總里程19448公里,100%鄉鎮通油路,100%建制村通公路,90%的建制村通水泥路。有10個二級客運站,30%以上的鄉鎮有等級客運站,10%的建制村有停靠點。 【高等院校】:安康學院
【高等職業教育】: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安康技術學院、陝西經貿管理專修學院。
【中等職業學校】:有31所,主要有安康工業學校、旬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石泉縣職業教育中心、白河縣職教中心等學校等。
【重點高中】:安康中學、漢濱高級中學、安康市高新國際中學、安康市第二中學、江北高中、恆口高級中學(漢濱二中)、張灘高級中學(漢濱三中)、白河縣高級中學、旬陽中學、白河一中。
【重點初中】:安康市第一初級中學、安康市高新國際中學、漢濱區第一初級中學
【知名小學】:安康市第一小學、安康市第二小學、安康培新小學、果園小學、江南小學、紅旗小學、鼓樓小學
【優秀幼兒園】:安康市政府機關幼兒園、安康市幼兒園、漢濱區鐵路幼兒園
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全年招收普通本專科學生6502人,其中本科3048人;年末在校學生20894人,其中本科10425人。全市共有小學639所,在校生175558人;普通中學196所(其中初中160所、高中36所),在校生144670人(其中初中85934人、高中58736人)。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分別為99.99%和99.97%。全市共有中等職業學校16所,招生9876人,年末在校學生24448人。市共有幼兒園393所,在園幼兒(包括附設幼兒班)78558人;特殊教育學校2所,在校殘疾學生277人。 米黑糊 康兮壽兮黑米糊是紫陽縣康兮壽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開發的新一代營養產品。康兮壽兮黑米糊選用西北富硒產品種植區的有機富硒黑米作為原料,採用先進的生產加工技術製作而成。康兮壽兮黑米糊在加過過程中保留了黑米中含有的粗蛋白質、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灰分、黑米所含錳、鋅、銅等無機鹽等,不僅如此紫陽縣康兮壽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還保留了黑米中特有的維生素C、葉綠素、花青素、胡蘿卜素及強心甙等特殊成分,至此康兮壽兮黑米糊就完全保留了黑米中各種營養成分。
為了讓人們更方便的享受黑米所帶來的益處,紫陽縣康兮壽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特將黑米加工為易攜帶,易食用的黑米糊產品。通過對黑米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康兮壽兮黑米糊適用於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們食用,特別是那些產後婦女、先天性貧血、腎虛的朋友。
針對都市女性白領康兮壽兮黑米糊在包裝上盡可能的簡單,讓那些忙於工作的人用最短的時間就能夠吃上營養價值豐富的早餐。不僅如此康兮壽兮黑米糊原料地處大西北有機富硒種植區因此康兮壽兮黑米糊還具有抗癌防衰老等養顏功效,長期食用康兮壽兮黑米糊會使得更多的愛美女性青春永留。
由於黑米中所含的營養元素具有益氣補血的作用,這對於那些先天性貧血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幫助,長期食用康兮壽兮黑米糊作為營養早餐從而調解身體發育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康兮壽兮黑米糊憑借著其營養價值高,食用簡單方便,已是都市白領不可或缺的營養早餐。
核桃油
依託安康北部秦嶺山區富硒地區生產的油質核桃資源,以康兮壽兮核桃油為代表的富硒核桃油成為近來興起的營養特產,康兮壽兮核桃油精選秦嶺山區優質有機核桃為原料,經物理壓榨而成,充分保留了核桃特有的營養物質,油質純正清涼,色澤金黃,口感清淡,易被消化吸收,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幫助調節體內油脂平衡,是最適合嬰幼兒,孕婦等食用的天然保健食品。康兮壽兮核桃油營養成分:每100g核桃油中含有11.5~25g的油酸,50~60g的亞油酸, 6.5~18g的亞麻酸,6~10g的棕櫚酸,2~6g的硬脂酸,康兮壽兮核桃油同時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每升含有維生素E 100mg~120mg.鋅5.5mg.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參與合成人體內多種含硒酶和含硒蛋白。 蒸面 蒸面是安康風味小吃一絕,它和「羊肉泡」已成為當地人早點之首選,也是外地遊客頗具口碑的風味小吃。以麵粉為主料,添加少許食鹽用水和成面漿,將麵糊盛入表面塗擦食油的鐵制或鋁制圓蒸面鑼里,放入在大口鐵鍋水裡蒸,數分鍾後,一圓型、清黃、柔軟的蒸面即成。再配之豆芽,澆上醬油、醋、蒜泥、芝麻醬、油潑辣子即可食用。
早在建國初期,安康的蒸面就以鼓樓街西面的「麻素福」、大北街的「劉銀娃」聞名。他們蒸的面軟硬適度,佐料講究,味道獨特。特別是「麻素福」自有磨房,自提細籮白面,生意很紅火。在經歷幾十年變化後,安康又重新涌現出一批受人歡迎,味道可口的上等蒸面。如安康市東關的「馬家」、城關南馬道的「翁家四弟兄」、西關的「蘭家」、新城北門口「焦家」及培新街「譚記」等。 八大件 安康「八大件」是安康飲食風俗最正宗的代表,是安康酒席桌上一種菜餚組合的名稱。在安康,「八大件」被用來招待非常尊貴的客人,或者家中有大喜事,主人才認真地備上「八大件」與親朋分享並酬謝鄉親,只有過大年的時候是個例外,安康的家家戶戶招待客人一律上「八大件」。在安康,吃「八大件」講究極大。
「八大件」菜品中分為冷盤和熱菜兩大類,冷盤亦為下酒菜,上席正中必須放葉青的菠菜,左右兩邊分別為鹵豬耳朵和醬香牛肉,左邊正中為熗菜,右邊正中為鹵魔芋,下邊正中一定是蓮藕,一邊為白河變蛋,一邊為酸辣雞胗。一定要按上青下白,四角為葷四邊為素菜的擺法。

❷ 紫陽縣的教育

紫陽縣幼兒教育始於1950年,其後時停時辦。1985年底,全縣僅縣城有幼兒園1所,部分小學設有學前班,招收幼兒入學。全縣接受幼兒教育的幼兒占幼兒總人數(3~6周歲幼兒數)的1.3%。
1950年春,城關聯校附設幼稚班,招收學齡前兒童20名入學;同年,毛壩關、高橋、紅椿壩、瓦房店、洞河、蒿坪河、漢王城等鎮也在完全小學內附設幼兒班,共招收學齡翦兒童約200名。1953年所有幼稚班皆停辦。
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縣城創建幼兒園,分設大兒班、小兒班。4~6歲幼兒入大兒班,2~4歲幼兒入小兒班。入園幼兒48名,有教職工6人。同年,各集鎮也紛紛創建幼兒園,共20餘所,招收幼兒500餘名,有教職工50餘名。1960年因天災人禍財力不敷,各集鎮幼兒園皆停辦。1966年秋縣幼兒園停辦,1978年6月恢復。到1985年,園內有教職工21名,幼兒160餘名。
1983年以來,城關、蒿坪、毛壩、高灘、瓦房等小學附設學前班,以解決幼兒入園困難。每校每學年約招收30名學齡前兒童入學,施以幼兒教育,受到群眾歡迎。
截止2012年,紫陽縣共有幼兒園32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7576人。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實行教育改革,停製科興學堂,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紫陽縣將書院、義學悉改為學堂。縣城有高等小學堂1所,初等小學堂2所,其他東、西、南、北4鄉24地皆設初等小學堂,共50餘所。課程有:修身、讀經、國文、算術、歷史、地理、格物、圖畫、體操等。
民國初,改學堂為學校。十二年(1923)知事楊家駒創建城關初級女子學校。至十四年(1925)全縣共有高等小學校1所、初級國民小學校51所(其中:城關6所,東區18所,西區8所,南區11所,北區8所)、初級女子學校10所(其中:城關1所,東區1所,西區3所,南區3所,北區2所)。二十七年(1938)各地女校停辦。後改縣立高等小學校為城關中心小學校,並建保國民小學(初級小學)。至1949年底,全縣共有中心小學12所,保國民小學120所。課程有:國語、算術、歷史、地理、美術、音樂、體操、勞作等。
紫陽縣解放後,原中心小學改稱完全小學,學制仍為6年,課程有國語、算術、常識、體育、歌詠等。原保國民小學,或撤或並,統稱普通小學(即初級小學,簡稱普小),課程有國語、算術、珠算、圖畫、體育、歌詠等。1953年全縣共有完全小學12所,普小178所,共分340班(其中復式班163個),在校學生9279名,適齡兒童入學率為40%。1957年全縣共有小學192所,553班,在校學生18644名,比1953年增加1倍。經過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到1960年,全縣共有小學226所,在校學生23732人。1961年秋,國家對中小學實行全面整頓,紫陽縣對小學撤並後保留198所,在校學生7036名,比1960年減少70%。1965年貫徹公辦和民辦相結合的辦學方針,全縣共辦耕讀小學878所,吸收耕讀學生1233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60%。「文化大革命」期間,學制改為5年,課程只設政語、數學、軍體、音樂等,由於受極「左」思潮影響,學校紀律鬆弛,教學質量下降。1979年以後,各學校通過整頓,學習紀律和風氣開始好轉,學生學習成績上升,主要課程有:語文、數學、歷史、地理、思想品德、體育、唱歌、圖畫等。1985年,全縣有小學494所(其中完全小學110所),在校學生463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7%,普及率達到93%,鞏固率達到99%,畢業率達到90%。
截止2012年,紫陽縣共有小學102所,招生827人,在校學生20972人。 民國三十年(1941)紫陽縣立初級中學創立,校址在縣城。首期招生120名,學制3年,首屆畢業生58名。三十七年(1948)有6個班(含2個簡師班),在校學生242名。1956年新建高橋初級中學,校址在高橋鎮,首期招生52名。1957年全縣共有初級中學2所,在校學生805人。1958年縣城初級中學設高中班,成為紫陽縣第一所完全中學,學制為三三制;同年,毛壩中學、蒿坪民辦中學成立。1960年瓦房、漢城等區鎮相繼建立初級中學,全縣時有完全中學1所、初中7所,在校學生1998名(高中生217名)。1961年經調整後,保留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學學制改為二二制,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內容大多是工農業生產常識;同時在全縣范圍內不顧辦學條件,盲目發展中學教育,片面強調區區有高中,社社有初中。到1976年,全縣完全中學發展到11所,初中發展到78所,在校學生10704名。1979~1982年對中學布局作了調整。到1983年,保留完全中學3所、初中24所(單設初中10所,八年制學校14所)。1985年初中畢業率為98%,高中為100%;初中升學率為25.5%,高中為9.6%。
截止2012年,紫陽縣共有普通中學20所,招生數4226人,在校學生15382人。
小學、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均達到10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5.0%。小學、初中、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為99.13%、98.39%、99.23%。

❸ 想知道: 安康市安康市紫陽縣蒿坪復青鄉在哪

蒿坪鎮地處巴山腹地,位於紫陽縣東北部,東與漢濱區大竹園鎮相鄰,南與紫陽縣洞河鎮、城關鎮相連,西與紫陽縣雙安鎮毗鄰,北與漢濱區洪山鎮接壤。距紫陽縣城16公里,安康市區42公里,是紫陽的北大門。全鎮轄19個行政村,一個社區居委會,99個村民小組,7000餘戶3.1萬餘人,擁有耕地面積42124畝,其中水田3685畝,林地11萬畝, 90%居民為漢族,有少量的回族居民,國土總面積為113.9平方公里。
蒿坪地名由何而來,無從考證,相傳在明朝前期,蒿坪鎮是個人跡罕至、蒿草成片、惡竹瘋長、荊棘遍野、蛇蠍成群、螞蝗遍地、狼狐流竄的是一個瘴癘、洪荒之地。後湖廣、江浙一帶居民逐漸遷入此地,刈除蒿草,廣種糧食,此地便日益繁榮起來,因此地當初蒿草茂密,地勢較為平坦,有長約20餘公里的川道,人們便把這里稱為蒿坪,流經此地的河流便稱作蒿坪河。新中國成立時,蒿坪是個「區」,轄蒿堰、復青、北陡、寶獅、雙安五個鄉,後撤區並鄉為蒿坪鎮。
蒿坪鎮屬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區。年平均降水量為1200mm,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降水多集中在6—9月,夏季多發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最低海拔421.7米,最高海拔1283.6米。境內地勢較為平坦,蒿坪河和北溝上下有近30公里的川道,在被古人稱為「峰有千盤之險,地無三尺之平」的紫陽縣來說,蒿坪鎮卻儼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模樣,素有紫陽縣「小烏克蘭」之美稱。境內河溪密布,眾山交錯。蒿坪河自西而下縱貫整個集鎮流入漢濱區大竹園鎮注入漢江,沔浴河自東向西流經電光村、全興村、雙安鎮匯入漢江,王家河由西向東北流經王家河村、天紫村並入從漢濱區洪山鎮流下的五洋河,注入漢江。
蒿坪鎮境內交通便捷,通訊發達。在建的北環路和硒谷大道與恆(口)紫(陽)路、蒿(坪)漢(王)路、蒿(坪)大(竹園)路縱貫、橫穿全鎮,將形成「米」字形交通樞紐網;包茂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留有匝道),已實現蒿坪與安康市區「半小時經濟圈」,與西安、重慶兩大都市「三小時商貿圈」;村級公路連通全鎮19個行政村,通村水泥路入戶率達85%以上;手機信號覆蓋全鎮,網路、固話、有線電視入戶率居全縣前列。
蒿坪文化底蘊深厚,是京劇聲腔之母「漢調二黃」的發祥地,素有紫陽 「戲窩子」之俗稱。自清朝嘉慶時期至今,漢調二簧在當地數代藝人的傳承下,不斷得到發揚光大。一些對漢劇情有獨鍾的老藝人成立了一個叫「蒿坪藝樂社」的民間組織,潛心鑽研漢劇,廣收門徒,大力傳承和發揚漢劇,引起縣市相關部門的重視。市委已將蒿坪定為振興漢劇實驗基地予以扶持。在傳統文化不斷繁衍的同時,該鎮的教育事業也得到飛速發展,目前有各類學校13所,其中初級中學和中心小學各1所,農村完小4所,初小3所,公立幼兒園1所,私立幼兒園3所,在校中學生839人,小學生1652人,入園幼兒824人,2010年順利通過省級「教育強鎮」驗收。
蒿坪鎮基礎設施完善,人居環境優美。2009年8月被列入全省107個重點建設鎮之一,2010年被縣委、縣政府定位於縣城新區予以規劃建設。鎮內超市、商場、賓館、飯店、茶樓、農貿市場、加油站等便民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郵政包裹、申通快遞、信合儲蓄、自動取款等業務均能辦理。停車場、汽車站等大型功能設施集鎮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建中。鎮內建有一個可容納120名五保老人居住的區域敬老院,一個一級甲等衛生院,村村建有衛生室。蒿坪人以勤勞質朴、頭腦精明著稱,街道居民大都有自主經營的小店,家境都比較殷實;農村居民大都有自己的主導產業或外出務工,由於大都踏實肯干,年底大部分都賺了個盆滿缽溢,回家蓋起了自家的「小洋樓」、「小別墅」。現在驅車蒿坪各村,「小別墅」、「小洋樓」比比皆是,具有紫陽板石特色的民居鱗次櫛比,整齊的屹立在各村主要幹道兩旁;村居環境和城鄉面貌得到極大改觀,人民的幸福指數日益提升;
境內環境優美,自然風光獨特。飛瀑直下鐵爐溝、七寶連雲顯月寺、五馬奔槽詹家花房子、氣勢雄渾將軍崖、怪石嶙峋蓑衣洞等自然景點,輔之獨具特色的「富硒農家樂」、千畝精品茶葉觀光園,豆腐乾、豆腐乳、豬蹄子燉藕、蒸盆子等特色風味小吃,吸引縣內外大批遊客慕名前來遊玩,實現綜合收入300餘萬元。
蒿坪鎮自然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尤以煤炭和水土中富含的硒元素最為出名。盛產米花石、頁岩磚等新型建材,以富硒茶、富硒礦泉水為主的食飲品享譽省內外。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區域優勢,富硒食飲品加工、新型建材開發、煤炭開采、礦泉水開發「四張牌」吸引了大批海內外企業前來投資建廠,陝煤集團投資4億元開發的富硒礦泉水已建成投產,蒿坪已邁入全市的工業強鎮和經濟大鎮行列。截至2011年底,鎮內在冊企業947個,從業人員3000餘人,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2.1億元,企業創利稅1167萬元,其中工業企業207個,大中型企業12個,其中投資過億以上規模企業2個;圍繞打造「中國富硒食飲品第一鎮」奮斗目標,全鎮已建成茶園面積10000畝,其中豐產密植精品示範茶園4000畝,茶葉精加工廠18家,2011年全鎮產茶430噸,實現產值1840萬元,人均茶葉收入達570元;富硒畜、禽肉類生產總值2380萬元,人均畜牧收入650元。 全鎮已建成設施蔬菜基地200餘畝,年產蔬菜200餘萬斤,實現綜合收入300餘萬元。
近年來,蒿坪鎮本著「知難而上、苦拼實干、敢為人先、精誠團結」的紫陽精神,勵精圖治,開拓創新,大力實施「工業強鎮、城鄉統籌、產業富民、民生改善」四大戰略,牢牢把握發展與穩定兩條主線,以工業園區為依託,以民生改善為關鍵,以城鎮建設為重點,以移民搬遷為抓手,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突飛猛進,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各項工作在全縣考評中連年位居前列,成為鑲嵌在道教聖地——紫陽茶鄉的一顆璀璨明珠。蒿坪,是一塊沃土。這里人傑地靈,特產豐富,它潛藏著巨大的發展後勁和無限的商機,歡迎您前來休閑旅遊、投資興業

❹ 蒿坪中學明年的分數線

目前問蒿坪中學明年的分數線,

為時尚早。

可參考近3年的分數線。

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學業進步,馬到功成。

❺ 湖北五峰一中具體位置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第一中學的前身是省立五峰初級中學,創建於1941年,校址設在蒿坪鄉李家灣。1945年,省立初中外遷,縣府籌建縣立初中。1947年,縣中遷到縣城書院坡。1952年秋,學校遷至梅家坪。1956年,縣中正式定名為縣第一中學。1958年秋,五峰一中增辦兩個高中班,成為五峰縣第一所完全中學。1984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成立,五峰縣第一中學改名為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第一中學,被確定為省重點中學。學校建築面積18154平方米,建有寬敞明亮的教學樓,雄偉的綜合實驗樓,舒適的學生公寓樓和亮麗的塑膠運動場,校園內綠樹掩映、鳥語花香,環境優美怡人。

學校現有2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566人,專任教師91人,其中高級教師37人。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針對山區特點,形成了「兩線四層次德育網路」,建立了德育基地和家長學校。積極開展「爭五星、創文明」活動,形成了「文明求實、團結奮進」的校風,「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教風,「勤奮守紀、善學進取」的學風,「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的治校方針。學校歷年高考成績突出,在全縣生源急劇減少的情況下,本科上線人數逐年遞增,近幾年先後有多名學子被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名校錄取。

學校高舉「科研興校」大旗,大興教研教改之風。提倡以研促教,以研興教。近些年學校被「全國中學語文教育中心」吸收為「語文教學本體改革理事單位」、 「全國中語會課內外銜接中心」語文教學實驗學校,被評為物理STS實驗先進學校,開展了中國教育學會、全國中語會「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作文三步教學法」的研究。2004年啟動了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鄉土教育資源與學校德育」的研究,2006年順利結題,在省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目前,鄉土資源庫已經建成並充分發揮起教育功能。學校教研成果豐碩,每年都有100餘篇教研論文或發表或交流或獲獎。學科興趣小組和文體活動健康開展,成績顯著。學科競賽、文體競賽均在全國、全省、全市獲得好成績。

學校銳意改革,克難奮進。先後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市級文明單位、市級衛生先進單位、省級教職代會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十大紅旗單位」等榮譽稱號。

五峰一中立足現在,放眼未來,五峰一中正在科學規劃,准備完成新一輪的校園建設,那時塑膠田徑場、科技樓都將建成,大大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校園環境將煥然一新。

「傳承土家文化,培育創新人才。」過去的五峰一中為社會培養了近萬名的優秀人才,將來的五峰一中也一定能夠培養出更多的棟梁之材。

❻ 紫陽縣蒿坪鎮初級中學怎麼樣

簡介:蒿坪鎮初級中學地處紫陽縣北大門,創建於1969年,服務涵蓋范圍113.09平方公里,2.3521萬餘人,屬內全縣較大容規模初級中學。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教育主管局的領導與支持下,學校搶抓實施「兩基」的歷史機遇,在辦學規模、辦學條件、辦學水平等幾方面得到了跨越式發展。
注冊資本:633萬人民幣

閱讀全文

與蒿坪初級中學紅五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