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施甸縣第一完全中學怎麼樣
簡介:施甸縣第一完全中學(施甸一中)創建於1940年秋,原名甸陽中學,後更名為保山第二專中學,屬1963年分縣後,定名為「雲南省施甸中學」。1971年開辦高中。是施甸縣基礎教育的主要基地。
注冊資本:345萬人民幣
❷ 施甸縣第三代殘疾人證卡可以在自動取款機上取款嗎
第三代殘疾人證卡在自動取款機上取款。首先要到銀行去激活。並且卡裡面要有錢。才能在自動取款機上取錢。
❸ 施甸縣第一完全中學遷建設工程
公交來線路:916路快→地鐵源2號線,全程約59.1公里1、從懷柔區步行約290米,到達明珠廣場站2、乘坐916路快,經過11站,到達東直門站(也可乘坐916路空調、916西)3、步行約170米,到達東直門站4、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3站,到達鼓樓大街站5、步行約820米,到達北京市第一七七中學A出口
❹ 保山施甸縣有哪些學中小學校名及分布區域!
施甸一中在縣城。二中在由旺,三中在姚關。其他的比如酒房、舊城、太平、何元等各個鄉鎮都有中學。都在各自的中心。還有大樓、躲安。呵呵。但高中的話只有最前邊的才有。
❺ 保山的歷史沿革
保山是古人類發源地之一。境內出土的「蒲縹人」遺址,挖掘出大量房屋遺跡、用火遺跡、勞作工具、動物化石等各類可資鑒定的實物標本2300餘件,構成一部內容翔實厚重、形象鮮明生動的無字史書,經鑒定至少有八千多年的歷史。[3]
至少在三千多年前,保山就已經存在部落國家。在漢朝勢力觸及保山這片領土之前,傣族先民已經在保山盆地建立部落國家「勐掌」(傣語「勐」意為「地方、國家」,「掌」意為「象」,「勐掌」即「象之地」或「象之國」);[1]漢朝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中將「勐掌」記述為「乘象國」。[4]
公元前425年,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傣族部落小國以「勐掌」為中心組建聯盟國家,「勐掌」被其它小國稱作「勐達光」(傣語意為「中央之國」;「勐」意為「地方、城邦、國家」,「達光」意為「目光焦聚的地方」,延伸為「中央、中心」或「老大」、「大哥」),「勐掌」首領成為整個聯盟國家的共主、各國百姓稱其為「詔隆」(意為「大王」)、各國首領稱其為「哀隆」(意為「大哥」);[1]《華陽國志》、《後漢書》[5]等漢文典籍將這個聯盟國家記述為「哀牢國」(「哀牢」即傣語「哀隆」的變音),[1]後期的傣文典籍將這個聯盟國家記述為「達光國」。[1]
公元前109年,漢朝征服「勐達光」(哀牢國)東面的雟(洱海周邊)、昆明(洱海以東)、滇(滇池周邊)等部族和國家設「益州郡」,將勢力延伸入「勐達光」(哀牢國)境內設不韋(今隆陽)、嶲唐(今雲龍漕澗)、比蘇(今雲龍)、邪龍(今巍山)等縣(據點);[1]之後,「勐達光」將王城由怒江以東的「勐掌」(保山盆地)遷至怒江以西的「勐緬」(騰沖盆地)、以此避開漢朝的威脅。[5]
公元47年,「詔達光」(哀牢王)賢栗遣使拜訪漢朝越雟郡太守,請越雟郡太守向漢朝皇帝轉達歸附之意;同年,「勐達光」(哀牢國)成為漢朝的附屬國。[6]
公元69年,「詔達光」(哀牢王)柳貌攜所屬77個邑王、5萬余戶、55萬多人徹底並入漢朝,[1]漢朝將前期佔領設縣的哀牢地(怒江以東至洱海一帶)劃出、與後期歸順的哀牢地(怒江以西)合設永昌郡;[1]永昌郡轄哀牢縣(怒江以西地區)、不韋縣(保山盆地)、嶲唐縣(漕澗盆地)、比蘇縣(雲龍河河谷平地)、邪龍縣(巍山盆地)、葉榆縣(洱海盆地)、雲南縣(祥雲盆地)、博南縣(永平盆地)等8個縣及數十個屬邑,[1]在「勐達光」控制的怒江以西地區設置哀牢縣,[1]共8縣合起來在「勐掌」(保山盆地)的中心城「允掌」成立永昌郡(「永昌」為「允掌」的另一種寫法,意為「象城」)、歸「詔達光」(哀牢王)與永昌郡守共同治理。[6]
永昌郡的建制歷經東漢、蜀漢、西晉、東晉、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等王朝;但在西晉滅亡後,永昌郡的建制形同虛設、朝廷任命的官員無法到任;陳(南朝)代梁(南朝)後,中國內地王朝徹底放棄永昌郡,永昌境內各土目統轄自治。從公元69年東漢設置永昌郡、到公元557年陳朝放棄永昌郡,永昌郡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488年。
公元738年,「蒙舍」(漢朝邪龍縣、今巍山縣)傣族(哀牢人)入主洱海盆地建立「蒙舍龍」(漢譯「南詔國」);公元762年,「蒙舍龍」(南詔國)統一瀾滄江以西各部、設永昌節度。[7]
公元902年,「蒙舍龍」(南詔國)漢裔權臣鄭買嗣殺死南詔王及南詔貴族八百餘人,建立「大長和國」,洱海盆地陷入亂局;[7]公元937年,前南詔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平定洱海地區亂局,建立「大理國」,繼承南詔國的政治遺產,仍設永昌節度(後改永昌府)。[6]
公元1253年,蒙古可汗忽必烈率軍沿川藏邊界南下滅大理國,先後平定大理國的八府、四郡、四鎮、三十七部,在保山設永昌三千戶,隸屬大理上萬戶;公元1274年,元朝建雲南等處行中書省(雲南行省),撤萬戶、千戶、百戶等軍政合一轄區,設路、府、州、縣等行政區,永昌三千戶改為永昌州(後升級為府),隸屬大理路;[8]公元1286年,大理等處宣撫司、鎮康茫施柔遠等路宣撫司、鎮西平緬麓川等路宣撫司合並為大理金齒等處宣撫司,治地在大理路永昌府;[8]公元1291年,大理金齒等處宣撫司升為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代雲南行省管轄雲南西部地區,治地仍在大理路永昌府。[8]
公元1312年,「勐卯」(瑞麗江河谷盆地)的傣族頭人思汗法兼並周邊地區、建立「勐卯弄」(麓川國);[6]公元1316年,「勐卯弄」(麓川國)向東擴張、佔領永昌地;保山成為「勐卯弄」(麓川國)領土。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國)歸附元朝、其控制區域置平緬宣慰司;保山屬平緬宣慰司「勐掌」地。
公元1382年,明朝擊垮雲南的元朝勢力置雲南都指揮使司(軍事機構),進入「勐卯弄」(平緬宣慰司)怒江以東領地設金齒衛指揮使司(軍事機構)與永昌府(行政機構);公元1384年,「勐卯弄」迫於壓力歸附明朝、其控制區域置麓川平緬宣慰司;公元1390年,明朝裁金齒衛指揮使司與永昌府,設金齒軍民指揮使司、統轄金齒地(註:「金齒」為大擺夷,「銀齒」為小擺夷,今為傣族)軍政事務;今保山境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
公元1399年以後,明朝逐步「析麓川地」(使麓川平緬宣慰司僅剩今梁河南部、芒市、隴川、瑞麗及緬甸木姐、南坎等地);公元1428年,麓川平緬宣慰司脫離明朝、恢復「勐卯弄」(麓川國)向周邊擴張;公元1439年,「勐卯弄」(麓川國)擊敗明軍,佔領金齒軍民指揮使司;今保山境屬「勐卯弄」(麓川國)。[6]
公元1441年、公元1442年、公元1448年,明朝傾半國之力三征麓川,數十萬內地漢族軍民進入金齒地;麓川之戰結束後, 大部分內地漢族軍民留在金齒地屯守,同時分金齒軍民指揮使司轄地增設騰沖軍民指揮使司、轄高黎貢山以西地區,金齒軍民指揮使司轄高黎貢山以東地區;今保山境分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騰沖軍民指揮使司。
公元1522年,明朝裁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和騰沖軍民指揮使司,原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和騰沖軍民指揮使司轄地合設永昌軍民府、所屬軍事衛所,潞江安撫司、鎮道安撫司、楊塘安撫司、瓦甸安撫司、鳳溪長官司、施甸長官司、茶山長官司等劃入永昌軍民府;公元1524年,原金齒軍民指揮使司直轄地設保山縣,[6]原騰沖軍民指揮使司直轄地設騰越州;永昌軍民府領瀾滄江以西所有土司、土府、土州、州、縣以及瀾滄江以東的永平縣。
公元1659年5月,滿清征南將軍趙布泰、提督線國安率軍攻入保山,在保山等地進行大規模屠城(史稱「永昌之屠」),清繳南明殘余勢力。清朝在保山設永昌府,領土府一,廳、縣、土州、長官司各二及安撫司三,宣撫司五,是雲南省領州縣級政區最多、設治也最復雜的府。
公元1913年,民國政府在全國推行省、道、縣三級管理體制,永昌府被裁撤、所屬行政區由上一級的滇西道(後改騰越道)直轄;公元1930年,裁騰越道(原滇西道)、設第一殖邊督辦,轄雲南西部12個縣、10個行政區;公元1938年,裁第一殖邊督辦、所屬縣一級行政區由省府派出的行政督察專員管轄;[9]今保山境先後歸滇西道(騰越道)、第一殖邊督辦、省府派出的行政督察專員管轄。
公元1950年,共產黨領導的政府設保山專區,轄保山縣、昌寧縣、雙江縣、鎮康縣、騰沖縣、龍陵縣、潞西縣、耿馬設治局、瀘水設治局、瑞麗設治局、隴川設治局、蓮山設治局、盈江設治局、梁河設治局等14個縣級行政區[9]。
公元1952年,鎮康縣、雙江縣、耿馬縣(前耿馬設治局)由保山專區劃入新設立的緬寧專區;公元1953年,潞西縣、瑞麗縣(前瑞麗設治局)、隴川縣(前隴川設治局)、蓮山縣(前蓮山設治局)、盈江縣(前盈江設治局)、梁河縣(前梁河設治局)、縣級畹町鎮(由潞西縣析設)由保山專區劃入新設立的德宏泰族𠎠頗族自治區;[6]公元1954年,瀘水縣(前瀘水設治局)由保山專區劃入新設立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區。[10]
公元1956年,保山專區撤銷,[6]所轄保山縣、昌寧縣、騰沖縣、龍陵縣劃入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原德宏泰族𠎠頗族自治區)。
公元1963年,保山專區恢復,轄保山縣、昌寧縣、騰沖縣、龍陵縣、施甸縣(分保山縣西南部太平、由旺、施甸、姚關、酒房5個區設)等5個縣。
公元1970年,保山專區改稱保山地區。[9]
公元1983年,保山地區所轄保山縣改為縣級保山市;保山地區轄保山市、騰沖縣、昌寧縣、施甸縣、龍陵縣。
公元2000年,[6]保山地區改為地級保山市,原保山地區所轄縣級保山市改為縣級隆陽區;保山市轄1個縣級區(隆陽區),4個縣(施甸縣、騰沖縣、龍陵縣、昌寧縣)。[9]
公元2014年,隆陽區所轄潞江鎮與芒寬彝族傣族鄉部分區域劃出、設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直屬地級保山市;保山市轄2個縣級區(隆陽區、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4個縣(騰沖縣、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9]
公元2015年,地級保山市所轄騰沖縣改為縣級騰沖市;保山市轄2個縣級區(隆陽區、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1個縣級市(騰沖市),3個縣(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
❻ 施甸籍的國民黨將領
第七抄十四軍軍長余建勛 (1905—1986),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國民黨滇軍高級將領,起義將領。字銘新。雲南省施甸縣由旺鎮銀川大南村人。雲南陸軍講武堂第18期步科畢業。長期在滇軍任職,抗戰爆發後任第60軍182師539旅1077團團長。
1938年參加徐州會戰。
1939年任第60軍184師551團團長,參加南昌會戰、長沙會戰。
1942年10月任新編第3軍183師少將師長。
1948年5月任雲南省第7區(思普)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
1949年6月任雲南省保安第2旅旅長。
10月任74軍中將軍長,12月9日在昆明參加起義。後任解放軍暫編第12軍軍長,雲南省政協常委,雲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副主任。
1986年6月21日在昆明病逝。
❼ 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由旺鎮的歷史
施甸縣由旺鎮轄街道、楊家、永福、坡腳、大庄、銀川、木榔、源珠、華興、中村、常村、四大庄、躲安、王家、嵐峰、大秧田16個村民委員會,164個村民小組,96個自然村。2003年末全鎮有10109戶,總人口39938人,其中農業人口37026人,佔全鎮總人口的92.7%。
由旺鎮位於施甸縣壩子北端,距縣城18公里,距保山城45公里,歷來是施甸縣經濟發展較快,集市貿易較為興旺,文化藝術較為繁榮的一個大鎮。由旺具有悠久的歷史,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有始建於明朝年間的土主廟、西竺庵、太子寺、山耳寺等名勝古跡(圖二);有始建於光緒16年的由旺文筆塔(「文革」遭徹底毀壞,92年又恢復重);有組建於解放前後至今仍活躍在農村的農民滇劇團和花燈劇團。由旺,是施甸縣民間藝術較為豐富的一個鄉鎮,無論是造型藝術或是表演藝術都具有較為鮮明的地方特色,在縣內、市(區)內甚至省內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從造型藝術上看,有泥塑、木雕、石刻、刺綉、編織、繪畫、染織、紙扎等。
泥塑、木雕、石刻、繪畫(圖三、四) 在由旺的土主廟、西竺庵、太子寺、山耳寺等古建築上都顯示了極高的工藝水平。明、清以來塑造的各種佛象栩栩如生,人物造型有鮮明的性格特點,文革期間遭到徹底毀壞,現又由群眾自願集資重新恢復。 由旺老年協會,利用做廟會的機會集資
十多萬元人民幣,對土主廟重新擴建,新建了具有古建築風格、雕龍刻鳳的長廊八格、古亭三座、龍山水池一個,並修平道路、接通電源,每當廟會期間,便舉行講書、洞經、吹打彈唱等民間文藝表演,吸引了不少外地和當地的遊客,成為人們閑暇時的旅遊點。
由旺文筆塔(圖五),由原正安皮革工業公司投資14萬元人民幣重新建造。外觀上保留了原來的風格,又超過了原塔的高度。內部是空心的,轉角樓梯一直通向頂層,通過瞭望孔可以觀賞到四周風光,使由旺這方風水寶地更加增輝美麗,為施甸旅遊增色加彩。
竹編業在由旺比較普遍,農戶利用農閑時編織提籃、背籮、竹籃、囤籮、碗籮、坦笆等到集市上出售。作為一種副業收入。這些編織器具製作精密,工藝水平較高,還銷售到外地倍受親睞。
染織業,自明、清、民國及解放初期,由旺都有私營的染房,備有染缸、晾曬場。用人工織制的土白布染成青布(黑布)、藍布、紅布、黃布等。也有少量的蠟染,染制的花布多用於被包、背腰等。染料從一種植物「甸葉」中提取。由於輕工業的飛速發展,各種色彩鮮艷的棉布、絲綢及化纖布的大量生產,老式染織業已不存在。
紙扎(圖六、七),在解放前和文革後較為時興,一般有紙人、紙馬、靈床、棺罩等。還有專供表演用的如大龍、小龍、仙鶴、旱船、跑驢等。首先用竹篾編制,後用棉的紙裱糊,用布綳制,再上各種顏料、色漆、清光漆等。製作精良、形象逼真,美觀大方,有較高的工藝水平和觀賞價值,反映出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另外,還有用膠泥首先製成模子,再用棉紙層層裱糊,最後繪畫、上色、著漆而製作出來的「獅子頭」、「笑和尚」、「孫悟空」等面具,也是當地民間藝人的佳作。
由旺早在1929年便成立了「扶風社」,設置戲箱八個,購置服裝、道具價值二萬多大洋。先後到緬甸的果敢、耿馬及施甸壩八鄉地演出,很受群眾歡迎。由旺的群眾性文藝活動十分活躍,被世人冠以「滇戲之鄉」、「花燈之鄉」的美稱。多年來,無論是省或市組織的農民調演,凡是由由旺鎮出隊代表縣參加演出,大多獲獎。而縣內舉辦的文藝調演或大型群眾性文藝活動或其他節日活動,由旺從不缺席,演出的節目深受群眾歡迎,故而2000年3月由旺鎮被雲南省文化廳、保山行署命名為「雲南民間民族藝術之鄉」。
二、由旺花燈的基本情況
由旺不但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還是滇西通往南亞的交通要道。由旺人民祖祖輩輩都有愛好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活動的傳統習慣。解放前就有滇劇、老花燈、花鼓、山歌、小調、唱八仙、洞經、耍龍等民間文藝的表演隊伍。
由旺鎮現有滇劇團隊二個,花燈隊十一個,洞經隊三個,龍隊十個(其中大龍二個隊),獅子隊48個,高蹺隊五個,矮蹺隊一個,八仙隊一個,秧歌隊二個(其中百人秧歌隊一個)、腰鼓隊二個。共85個表演隊伍活躍在各村各寨,其中由旺街道老年花燈隊、銀川青年花燈隊、銀川青年龍獅隊影響力較大,演出地點已外延至德宏、緬甸等地。
由旺,素有施甸縣「滇劇窩子」之稱。由旺財神廟戲台,建於清朝光緒年間(1875年)。台柱楹聯:「檀板譜新聲,千古英雄歸月膽;梨園傳舊事,一時子弟檀風流」。抗戰時期,71軍87師師長張紹勛撰楹聯:「真中假,假中真,上下五千年無非似此;虛若實,實若虛,縱橫數萬里盡屬如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建太平寺戲台。1963年銀川公社建蓋現代戲台一個,1970年銀川中學、由旺中學各建露天舞台一個,1980年由旺街北門建活動戲台一個。
民國十九年(1930),由旺的楊世昌、楊應昌兄弟二人出資組織「扶風社」,購買了全套戲裝。並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到緬甸果剛縣土司及英國官貴蓋廳廳長家演出。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段林賓籌資成立銀川滇劇玩友班。
「扶風社」、「玩友班」兩劇團自成立後,不斷擴大,經常活動,同時注重培養新人。先後共演出傳統滇劇「秦香蓮」、「孔明弔孝」、「山伯訪友」、「五台會兄」等160多個劇目。自創滇劇「創業」、「第一炮」、「擁軍優屬」、「搶婆婆」等10個劇目。在長期的表演和編創過程中,他們對傳統的滇劇表演形式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把清唱改為坐唱。代表劇目:《秦香蓮》,表演時,由樂手自打自唱,自拉自唱,四個樂手分別飾演包公、陳世美、秦香蓮、張龍、趙虎、王朝、馬漢七個角色,1981年代表地區參加省農民調演,式榮獲表演獎。由旺滇劇靠長輩藝人以教傳授,世代相傳積累,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民間鄉土文化。
由旺花燈是從老花燈(玩燈)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地方劇種。演出場地由一家一戶走上舞台演出。演出時增加故事情節、突出人物性格、明朗戲劇沖突,提高了藝術水平。由旺花燈的曲調始終保持著老花燈的基調,不斷地豐富曲牌、劇情。所以在演出時,劇情能抓住觀眾的心,曲調通俗易懂,幽雅動聽,深受廣大觀眾歡迎。
老花燈相傳起源於唐朝貞觀年間,是時,國泰民安。起初在正月初二至十五幾日中,人們自願組織起來進行說唱,自娛自樂。逐步發展成固定團體到親朋好友家或者有錢人家演唱,獲取一定的「彩頭」(錢物)。傳到皇宮後,皇帝李世民微服出宮觀看,十分贊賞,與民同樂,於是下旨全國大放花燈,演出范圍逐步擴大。從此,花燈這種自娛自樂形式也逐漸在全國流傳開來。
由旺的老花燈是隨著外來人員傳進來的。起初,較為簡單,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遠征軍七十一軍八十八師二六四團進駐由旺,隨軍帶來中原花燈曲調及演唱技法,由旺花燈得以進一步完善。
起初,花燈演出,有固定時間,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為花燈的表演日。正月初二「出燈」,先到財神廟或山神廟及寺院向神祈禱,唐二(賀彩人)先賀彩,花燈隊員演唱《參佛調》,然後才開始為期十四天的演出。正月十五過後,選一天「燒燈」,花燈隊員演唱《送王調》,以示一年的表演全部結束。如今,花燈表演已不受時間限制,全年中,各種節慶、私人家做壽或其它紅白喜事都可表演,只需在唱詞或服飾上稍做變化即可。
花燈的傳統調有:「參佛調」、「十二屬」、「猜花調」、「祝英台探梁山伯」、「農諳調」、「勸世文」、「二十四孝調子」、「送王調」等100多首。
花燈的演出,民國時期一般由一些文藝愛好者自發組織,有的以村寨為單位;有的由幾個玩友組成;有的由當地的開明紳士組織幾個村寨的文藝骨幹進行演出。
解放後,黨委、政府對民間傳統文化非常重視,1950年下半年成立秧歌隊,每年的年關、節日均由當地政府或群眾自發地組織文藝活動。以豐富人民群眾節日文化生活。
1951年由政府組織組織了「歌詠隊」。
1952年成立了「秧歌隊」,慶祝土地改革的勝利。
1954年成立了「由旺、銀川文化室」。
1955年成立了由旺「銀川俱樂部」。
1957年由旺組織了「玩友班」。
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山軍分區命名「銀川公社民兵俱樂部」,並贈送月琴、笛子、板胡等樂器及各種演唱材料。
1966年至1976年成立「毛澤東思想宣傳隊」。
1977年1月成立「銀川公社文化站」。
1981年11月成立「由旺公社文化站」。
1981年8月銀川公社向浙江購買價值近萬元人民幣的古裝戲服及戲劇導具等。
由旺花燈隊自成立至今,經歷五十多個春秋,培養出花燈藝術人才六代近四百人。並向上級有關部門輸送專業人才數十人。先後共演出傳統花燈劇:「三訪親」、「鬧渡」、「狀元與乞丐」、「游春」、「勸賭」等五十多個劇目。大型歌劇:「洪湖赤衛隊」、「紅姐妹」、「紅嫂」、「白毛女」等,花燈劇移植「沙家浜」等。自創花燈劇「送子參軍」、「擁軍優屬」、「良種迷」、「爭婆婆」等六十多個(件)。除參加縣、地區文藝調演獲獎外。部分劇本刊登在《施甸文藝》、《保山地區劇目選》,雲南省戲劇編輯部編輯出版社90年出版的《紅紅的咖啡果》等刊物。
❽ 施甸縣第二完全中學要用什麼被子
施甸縣第二完全中學,
對被子並沒有特別規定。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❾ 雲南省施甸縣有多少年的歷史
很久了,都是一些不知道的歷史!
施甸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縣境南部姚關蒜園村的小漢庄北側萬仞崗發掘出土的智人頭骨化石(稱姚關人),距今約8000年左右。從發現多處舊石器、新石器遺址所出土的大量石器、陶片及獸骨化石,表明距今約3500——4000年左右,古人類活動頻繁,各族先民在這塊上勞動、生息、繁衍。在姚關境內先後出土春秋戰國至東漢時期的青銅器,展示2000多年前,境內的人民從事原始農業、牧業和狩獵的場景,創造出了燦爛的史前文化。
據《雲南各族古代史略》文字記載,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就置了不韋縣,縣令陳立,屬益州郡;到南北朝(齊)(561-578年)時期置不建縣,隸永昌郡;元朝十一年(1274年)設石甸長官司,隸鎮康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更名施甸,隸永昌府;二十二年置施甸巡檢司;嘉靖十九年(1540年)置姚關守備道;清順治六年(1649年)設平彝州;十八年裁州並入保山縣;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設永昌府分防施甸巡政廳;民國元年(1912年)設施甸分治縣,二十一年裁撤分治縣。1950年設三、四、五、六、七區,屬保山縣;1962年12月1日,經國務院第123次會議批准設立施甸縣,隸屬德宏州;1963年12月改屬保山地區。
據族譜記載,我們的祖先大都居住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在元、明、清三代充軍,經商和遷徒入境定居。夏、商、周時為哀牢部族所居,按雲南史學家之見,永昌濮即哀牢,故當時施甸歷史文化,可稱之「哀牢文化」,即布朗、彝等民族文化源。南沼統一雲南後,大量漢文化傳入,漢語與民族語言逐步釋同。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鄧子龍率兵3000南下,駐守姚關,築五關即大關、小關、里騷關、芭蕉關、茨竹關,軍民大規模開發建設,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融為一體。隨著佛教文化的傳入和中原文化結合,明代古建築、天王廟、玄帝觀、玉皇閣、武候祠、萬壽宮、戒月庵、財神廟、觀音寺等仿效內地,至民國時期多達110座。建築飛檐翹角,雕梁畫柱,風格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永昌兵備副使朝廷偉開創施甸、姚關和木瓜榔三所社學。雍正十二年(1734年)保山知縣張福昶改設施甸文昌宮、姚關文昌宮、由旺玄帝觀3個義學館。光緒六年(1880年)由旺貢生李濟川和廩生孔繼勛創辦少保書院,貢生朱以仁創辦摩蒼書院;十年(1884年)施甸街陸家巷陳小園在施甸街開辦私塾,姚關大烏邑蔣文熾在大烏邑開辦私塾;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設施甸、姚關、由旺高等小學堂,1912年開辦第一所女子小學。民國13年(1924年)河北人戚福山率雜技班到由旺、銀川、施甸等地表演;17年(1928年)四川藝人梁文興到由旺龍井寺傳授滇劇打擊鑼鼓技藝;18年(1929年)貴州藝人范秉章到保場蕭祠,銀川木瓜榔傳授滇劇武打技藝;19年(1930年)由旺民間文藝表演團體扶風社成立,開始演出滇劇,並於民國25、29、31年三次出訪緬甸演出。民國28年秋,八鄉教育紳士段子勉及其他紳士在施甸街創辦甸陽中學,1950年1月1日改名潞江人民中學,並創辦第1期校刊《潞中學報》,8月,由旺區銀川建立秧歌隊和歌詠隊,1955年成立銀川農村俱樂部。1954年施甸街成立滇劇團,1963年1月建立施甸放映隊,8月5日建立縣文化館,25日建立縣新華書店;11月在銀川何家寺創辦第一所農業中學。1965年12月建立山區文藝工作隊,開展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放映幻燈、代售圖書等活動,1976年3月18日創辦教師進修學校,1977年1月建立銀川文化站,1978年3月15日創辦師范學校;1979年10月1日,縣電影院落成首映,1980年1月1日縣檔案館成立,9月7日建立縣圖書館,藏書2萬冊。1983年12月設立文化局,1995年成立縣文化體育局。1984年6月4—5日,縣城舉辦第一屆端陽花木展銷會;8月創辦高級職業中學,1986年8月,《大西南文學筆會》編輯部和正安皮革工業公司聯合舉辦首屆「雪蘭文學筆會」,10月30日縣首屆青年歌手調賽匯演開幕,石鼓山地面衛星接收站破土動工。各種外來文化和傳入與各類文化機構的建立,使施甸文化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能和文化知識,還帶來數千年培育而成的華夏文明與禮儀,遂使施甸告別了蠻荒狀態,逐步邁向文明、進步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