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貴州男生校舍內遭圍毆是怎麼回事
今日(1月7日),就貴州省黎平縣第七中學校舍打人事件,黎平縣委宣傳部發布最新通報稱,公安機關已對涉事相關人員共11人進行詢問調查取證;被打學生正做進一步傷情診斷和治療。目前專班工作組已進駐該校徹查事情真相,追究問責相關責任人。
新京報此前報道,一名男生在校舍內遭四五名學生圍毆的視頻引發關注。1月6日,黎平縣委宣傳部通報稱,接到網路視頻舉報後,縣委、縣政府責令教育、公安部門立即開展調查。當日,事發地黎平縣第七中學一名負責處理此事的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該視頻拍攝於1月4日學生午休期間,校方正協調當事雙方家長進行處理。
針對此事,黎平縣委宣傳部今日上午再次發布通報稱,黎平縣已成立由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任組長,縣政府分管政法、教育副縣長和縣公安局局長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專班全面開展調查並啟動問責程序。
通報稱,公安機關已對涉事相關人員共11人進行詢問調查取證;有關部門進一步對被打學生進行傷情診斷和治療,專班工作組組織學生家長(親屬)到校進行協商處理,並安排專人對涉事學生進行教育和心理疏導。同時,專班工作組已進駐黎平七中徹查事情真相,追究問責相關責任人。目前,調查工作還在進行中,相關處理結果將及時向社會通報。
『貳』 黎平縣第一民族中學的歷史沿革
清王朝完結,中華民國成立,百端待興。原黎平府所轄各縣相繼廢學堂辦小學。黎平縣初等小學和初高兩等小學不斷發展,高等小學畢業生逐年增多,而多數學生沒有升學去處,只有極少數官紳和富裕人家的子弟能赴省城或外省中學深造,絕大多數貧寒家庭子弟失去了升學機會。此種狀況引起有識之士和開明紳耆的關注,多次動議創辦普通中學,但因黎平財力所限,獨立辦學尚有困難。適逢留學日本的趙學烺先生回歸故里,經他奔走鄰縣洽商聯合辦學事宜,往返省城多次請示,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四月六日,在黎平縣城召開5縣(黎平、榕江、永從、下江、錦屏)辦學聯席會議。會議由黎平縣長郭晉臣主持,經協商,與會者一致同意創辦五縣聯立中學。校址,定在黎平;辦學經費,按各縣人口數和地方財力分擔;擬定總開支為150份:黎平50份,榕江40份,錦屏30份,永從20份,下江10份;生源,來自5縣。
民國十八年(1929)春,五縣聯立中學正式成立於黎平城關神魚井旁的貴州會館,黎平縣長郭晉臣兼任校長。首期招生66人,第二期55人。未滿2年,因有的縣不能繼續提交辦學經費,學校被迫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秋停辦。
黎平縣決定獨力組建中學,經年余籌備,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春,成立黎平縣立中學。是年三月二十二日,首任校長彭四箴簽發第一張招生布告,招收初中、簡師(附設)各1 個班。簡師班為原五縣聯立中學肄業學生,修業1年畢業,畢業後多被聘為小學教師。此後,本省鄰縣榕江、錦屏、劍河、永從、下江和外省鄰縣湖南的靖州、通道、會同以及廣西的三江、長安等地的學子紛紛前來黎平就讀,黎平縣立中學成為當時黔、湘、桂3省邊區的人才培養基地。。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敵戰區的一些學校遷入內地,江蘇省南京棲霞鄉村師范學校遷到貴陽青岩鎮。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秋,再遷至榕江縣,更名為國立貴州師范學校(簡稱「國師」)。同時,教育部指令國師校長黃質夫在黎平縣開辦國立貴州師范分校。因創辦分校有困難,於是將黎平縣立中學改名為「國立貴州師范學校黎平分校」(簡稱「國師分校」),黃質夫兼任校長。當時黎平縣立中學有初中一、二、三年級各一個班,150多人。改名國師分校後,在三年級増開師資訓練課程,以培養小學師資。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春,因辦學經費緊缺,國師分校停辦,共畢業4屆學生,154人。這年,隨即恢復黎平縣立中學,謝鍾良、朱野民先後任校長,僅數月後,趙學烺即受命接任校長。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黎平縣立中學開始招收高中班,升格為完全中學。每年招收1個班,至1949年,共招4個班。至1950年,畢業2個班。
1949年11月,人民解放軍進駐黎平。政府官員逃散,黎平縣立完全中學停課。1950年4月,楊標叛亂。5月,派周宗銓為中學校長。12月,人民解放軍平息叛亂,中學由人民政府接管。經民主推薦,趙學烺為校長,郭必勖為副校長。1951年,停辦高中班,學校更名為「貴州省黎平中學」( 簡稱「黎中」) ,黎平縣縣長張和軒兼任校長。
1958年2 月,黎中建立中共黨支部,黎平縣委派宣傳部長胡廣傑擔任黨支部書記兼任校長。是年秋,首招高中1 個班,學校又升格為完中。9月,孟彥中學並入黎中。
1962年,調吳國強任黎中副校長。
1976年,黎平二中(簡稱「二中」) 成立,黎中改名為「貴州省黎平第一中學」( 簡稱「一中」) 。
1984年,縣內調整高中布局,中潮中學高中班並入一中。
1985年,一中、二中合並為「黎平中學」 。
1987年,恢復一中、二中,兩校又分開獨立辦學。
1994年6月,根據黔東南州府通字84號文,一中定名為「黎平第一民族中學」( 簡稱「第一民中」) 。
2002年,第一民中被州政府命名為「黔東南州普通高中示範性學校」 。
2003年,全國三級師范(中師、師專、師大)開始逐步向兩級師范過渡。黔東南州政府根據州內兩所中師的情況,以州府函(2003)256號行文,將黎平民族師范移交給黎平縣辦省級示範高中。根據黎平縣黨辦發(2003)17號文,第一民中於7月遷入黎平民族師范校址。
2005年6月,第一民中經省專家評審,省教育廳行文並授牌定為「省級二類示範性普通高中」 。
八十多年的風雨滄桑,八十多年的艱苦創業,黎平一中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和上級領導的關懷下,一代代黎平一中人努力朝著和諧美麗校園前進。八十多年的風雨中,黎平一中的學校規模不斷擴大,面貌日新月異。
學校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辦學理念,求實創新,負重奮進,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多次榮獲黔東南州高考教學質量獎。學校先後獲得貴州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貴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貴州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貴州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貴州省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教育部「十一五」專項任務項目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全國體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014年7月,學校黨總支被中共貴州省委黨的建設領導小組授予「省級『五好』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受到表彰。
『叄』 黎平縣第一民族中學的介紹
黎平縣第一民族中學創辦於1928年,建校史已達87年,當年叫五縣聯立中學,後來幾版度更名,1994年6月,權黔東南州人民政府正式批文更名為黎平縣第一民族中學,新中國成立至今,歷經了十四屆校長。2002年元月,我校被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命名為「黔東南州普通高級中學示範學校」,2003年,我校從舊校區(現黎平縣第三中學校區)搬至新校區(原黎平師范校區),2005年6月省教育廳授牌為「省級二類示範性普通高中」。
『肆』 貴州省黎平縣第三中學的石紅梅同學被專科學校錄取了嗎
貴州省黎平縣茅貢鄉額洞村四組的石紅梅同學丁錄取情況,
不掛網公布的。
如有合法需要,
可詢問額洞村委會。
『伍』 想知道: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黎平翹都 在哪
在黎來平縣的平街路,從五貴三源叉路往上靠左邊第四個路口,第一個路口和第二個路口就是休閑廣場的兩邊,第三個路口就是往公安局的,第是個路口就是翹都街了,大路呈台階梯形狀,走上去會看到一個大門的。要是從上面黎陽路下來的話黎平縣第三中學下來是靠對面的,三中下來第一個路口便是了。
『陸』 黎平縣第四中學成績前50名有哪些學生
黎平縣第四中學
相關信息
可嘗試咨詢學校教務處。
只要努力付出過,
就會有收獲。
『柒』 榕江一中2011年高考應屆生一本上線學生名單
名
所在班級
高考總分
初中畢業學校
1
吳勇勇
17
661
凱里市二中
2
梁衛紅
17
658
桐梓縣復興中學專
3
姚本林屬
18
648
天柱縣鳳城中學
4
周武潔
18
629
凱里市凱里學院附中
5
黃碩
18
622
黎平縣二中
6
李亞男
16
612
凱里市凱里學院附中
7
劉吟
18
612
凱里市凱里學院附中
8
黎永久
17
611
獨山縣堯梭中學
9
吳龍漢
17
610
黎平縣二中
10
吳黎明
18
610
珠海市第四中學
11
鍾明勰
17
608
凱里市凱里學院附中
12
鄭夢如
18
607
凱里市凱里學院附中
13
姚國政
17
605
江口縣三中
14
秦啟強
17
598
凱里市凱里學院附中
15
劉君潔
18
596
天柱縣三中
, , ,
16
張指銘
16
593
黎平縣中潮中學
17
雷歡玲子
7
592
凱里市凱里學院附中
18
趙文芳
18
591
凱里市六中
19
鄧再兵
18
590
三穗縣中學
20
張許
17
589
慈溪西門中學
21
李博文
11
588
凱里市凱里學院附中
22
陳禮鵬
16
588
天柱縣三中
23
胡侶航
18
585
凱里市凱里學院附中
24
姚順瑜
18
584
凱里市凱里學院附中
25
劉文城
18
582
凱里市凱里學院附中
『捌』 貴州省黎平縣第一民族中學怎麼樣
簡介:黎平縣第一民族中學創辦於1928年,建校史已達87年,當年叫五縣聯立內中學,後來幾容度更名,1994年6月,黔東南州人民政府正式批文更名為黎平縣第一民族中學,新中國成立至今,歷經了十四屆校長。2002年元月,我校被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命名為「黔東南州普通高級中學示範學校」,2003年,我校從舊校區(現黎平縣第三中學校區)搬至新校區(原黎平師范校區),2005年6月省教育廳授牌為「省級二類示範性普通高中」。
注冊資本:4801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