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求2011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及答案
杭州市
2011年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學質量檢測
歷 史 試 題
考生須知:
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鍾。
2.答題前,在答題卷密封區內填寫學校、班級、姓名。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只須上交答題卷。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 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左傳》記載:「封建親戚,以蕃屏周。」這句話反映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有 ( )
①皇帝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郡縣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中國古代的手工業在許多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下列圖片與對應的文字說明正確的是
( )
A.為禮器的象徵,代表權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鑄造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
B.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漢字「蠶」和「絲」字,說明中國的養蠶和絲織技術是從商朝開始的
C.唐三彩是中國著名的傳統瓷器之一
D.反映了原始時代的彩陶已有相當高的工藝水平
3.唐代有一位書法家的作品千變萬化,神采飄逸,極有情趣,被人稱之為「變動如鬼神,不可端睨」、「揮毫落紙如雲煙」。下列作品最能體現其書法特點的是: ( )
A.《喪亂貼》 B.《肚痛帖》 c.《漢汲黯傳》 D.《玄秘塔碑》
4.「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製作……在外者,則有行省……其牧民者,則曰路,曰府,曰州,曰縣。官有常職,位有常員,其長則蒙古人為之,而漢人、南人貳焉。」上述材料反映出 ( )
①元代職官與宋代相比,又有一些變化 ②元朝 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③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設路、府、州、縣④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5.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思想家,他們的思想實質上是 ( )
A.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活躍 B.宋明理學的深化和發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復興 D.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興起[來源:Zxxk.Com][來源:學科網]
6.林增平的《近代中國資產階級論略》一文認為,中國封建社會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過於微弱,鴉片戰爭後因西方資本主義入侵,大多凋零,倖存者絕少,因之「在原始積累的過程中,就缺乏原來的手工工場作為發展的基礎。中國新興的近代企業,絕大部分是從無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業成套地移植過來的」。作者的觀點是: ( )
A.近代民族工業主要由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而來
B.近代民族工業主要由於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而產生
C.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對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同樣重要
D.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與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侵略無關
7.下圖為民國初年南洋煙草公司的營業狀況,你 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有: ( )
①辛亥革命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掃清了一些障礙[來源:學科網]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③抵制日貨等群眾性愛國運動擴大了國貨市場
④公司艱苦創業,經營有方
⑤南京國民政府採取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⑤
8.「光、宣之交,盛行文 明結婚,倡於都會商埠,內地亦漸行之。禮堂所備證書,由證婚人宣讀,介紹人、證婚人、男女賓代表皆有頌詞,亦有由主婚人宣讀訓詞,來賓唱文明結婚歌者。」材料能反映的歷史信息是 ( )
A.中西合壁,土洋並存成為此時社會習俗的突出特徵
B.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C.民國政府倡導舊式婚禮的穩定性
D.新文化運動已經蓬勃開展
9.毛澤東的詩詞,形象地再現了中國革命各個發展階段的歷史畫面。下列毛澤東詩詞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
①「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②「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③「百萬工農齊踴躍,席捲江西直搗湘和鄂」④「鍾山風雨起蒼 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10.《建國以來中國農村生產關系的改革》一書中指出:「從1953--1956年底,我國廣大農村基本完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在這期間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具有歷史的客觀性和必然性。」這里的「歷史的客觀性和必然性」是指 ( )
①當時農村生產資料微薄、生產分散規模狹小
②小農經濟的分散性和生產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產資料公有制主導地位確立不久,影響小
④當時我國工業化的進程需要加快農業生產發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下表反映了我國1961年至1962年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產值之間的比例關系,表中數據的變化趨勢主要反映了 ( )
年份[來源:Zxxk.Com][來源:學+科+網Z+X+X+K] 國民經濟比例(%)[來源:Zxxk.Com][來源:學&科&網][來源: 學科網ZXXK][來源:學科網ZXXK][來源:學.科.網Z.X.X.K]
農業 輕工業 重工業
1960 21.8 26.1 52.1
1961 33.8 30.3 36.3
A.新中國已經建成工業化國家 B.工業化建設嚴重受阻
C.農業發展最為迅速 D.國民經濟比例關系趨於合理
12.2 006年4月19日,某報紙刊登一篇題為《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 日子,四十年前的這一天,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政治運動爆發了。它無論是從廣度還是深度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害超越了任何一場戰爭,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浩劫。」導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 ( )
A.國際形勢的日益惡化 B.反黨集團的推動和利用
C.指導思想出現重大失誤 D.個人崇拜的發展和推動
13.從圖中信息看,新中國建立後,旨在變革土地所有制性質的措施是 ( )
A.土地革命 B.人民公社好
C.農民申請加入合作社 D.農民領取承包合同書
14.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後,毛澤東在1957年提出「趕英超美」 的口號,發動了「大躍進」運動;1978年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提出「發展是硬道理」的主張;進入2l世紀後,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種變化主要是由於 ( )
A.適應國際形勢由兩極向多極化變化的趨勢
B.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由注重數量到注重質量
C.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指導思想不斷發生變化
D.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成熟
15.據史料記載:「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生活愈益復雜,原先的羅馬法律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外國人在羅馬的財產可能被沒收,就是一個典型的問題。」這使得羅馬帝國( )
A.通過習慣法保護外邦人的利益 B.將習慣法完善為成文法
C.將公民法發展為萬民法 D.將萬民法上升為自然法
16.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是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兩大運動,兩者相比 ( )
①都是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
②都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
③前者側重於個性解放,後者側重於強調理性
④ 前者是文明再興,後者是文明新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學者們認為,從世界范圍內看,英國最早確立了現代的國家制度,如內閣制、君主立憲制、兩黨制、政府對議會負責等等。內閣制、君主立憲制、兩黨制等制度所體現的現代國家制度的核心是 ( )
A.對權力的監控 B.對君主的制約
C.突出法治 D.強調主權在民
18.1901年,法國等11個國家迫使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當時法國具有締結條約權的是 ( )
A.總統 B.參議院 c.眾議院 D.最高法院
19.1876年,美國為紀念建國100周年,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當時中國官員寧波海關文案李圭作為中國工商業的代表參加了這次博覽會。當時,李圭在博覽會上最可能見到的最新科技成就展品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 D.④
20.1918年夏,協約國與俄國國內的反革命勢力聯合向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發起進攻,很快佔領了蘇俄大約3/4的國土,致使國內最重要的糧食和燃料來源被切斷,40%的工廠因缺乏原料而停工、停產,交通運輸幾近癱瘓,人民忍飢挨餓,蘇維埃政權岌岌可危。在這種情況下,蘇維埃政府決定 ( )
A.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B.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c.實行新經濟政策
D.實行工業化
21.1933年5月12日,羅斯福簽署《農業調整法》,該法出台後,有1000多萬畝棉花田被耕掉,另外還屠宰了22萬頭母豬和600多萬頭小豬。實行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美國消費能力以促進市場恢復
B.增強美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c.保障美國農民的權益,以緩和階級矛盾
D.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穩定農產品的價格
22.以下哪一徽記所代表的組織體現了其成員「由單一的經濟聯合逐步走向貨幣、政治和防務全方位的聯合」 ? ( )
23.學習「美蘇爭鋒」這一課時,就美蘇兩極對峙對世界造成的消極影響,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結論,最後同學們一致認為不正確的是 ( )
A.浪費大量資源,不利於經濟發展
B.導致德國和朝鮮的分裂
c.使得世界人民一直處在核戰爭的恐懼之中
D.導致東歐劇變
24.中央電視台電視系列片《大國崛起》解說詞中說:「三百年前,人類的思想還充斥著迷信和恐懼,水為什麼會往低處流?太陽為什麼會升起落下?這些今天看來簡單至極的問題,在當時卻是根本無法認識和把握的。」這些「當時卻是根本無法認識把握」的問題,終於被人類破解的標志性科學成就是 ( )
A.牛頓的經典力學 B.達爾文進化論
C.愛因斯坦相對論 D.李四光地質力學
25.某中學舉辦一次文藝活動,邀請一些專家學者來校演講,演講的主題包括:司湯達的小說創作、巴爾扎克與人間喜劇、列夫•托爾斯泰與俄國革命等,還安排了一個音樂會,由鋼琴家表演一場「柴可夫斯基之夜」。這次文化活動的主題,應當定為 ( )
A.印象派的文化風格 B.浪漫主義的文藝
C.批判現實主義的文藝 D.後現代主義的藝術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本卷共3小題。第26題15分。第27題20分,第28題15分。共50分。
26.「比較」是確定事物之間相同點和相異點的思維方法,它為客觀全面地認識事物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比較」也是一種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中國古代的「選舉」與源自西方、現在流行的「選舉」雖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實質內容方面無疑是有著根本性的差別的。
——戴維•米勒、韋農•博格丹諾《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網路全書》
材料二:中國進入近代以前,人們心目中所指的「選舉」又與現在人們心目中所指的「選舉」不同,它不是指人們投票選舉代表、議員或者自基層到高級的各級領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經相當陌生卻正是我們所要敘述的東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從一個側面見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變。
——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闡釋》
(1)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古代的「選舉」與西方現在流行的 「選舉」之間的根本性差別?(4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現在人們心目中所指的『選舉」』是指什麼選舉制度?西方這一制度與古代希臘的「選舉」制度有什麼不同?(4分)
材料三:「民主」一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最早出現於《尚書》:「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於成湯」。意思是說:暴君夏桀殘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湯才是民主。
「我們(雅典)的制度被稱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政權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而是在多數人手裡。
——《希臘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3)材料三中出現了古代東西方世界對「民主」一詞賦 予的不同含義,請指出它們的不同?(3分)
(4)近代資本主義國家最終都選擇了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國和法國作為這兩種政體的代表有著各自的特點。根據所學,填寫下表。(每空1分,共4分)
德意志帝國 法國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制 共和制
法律基礎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
元首及 產生方式 總統;由參眾兩院聯合組成的國民議會選出
權力中心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一:下面是《中國青年報》的特別報道《變遷:從「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題詞摘要。
時期 主題詞
「一五」(1953 —1957) 工業增速、趕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躍進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開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湧
「九五」(1996—2000) 宏觀調控、經濟軟著陸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計劃退場、市場配置資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開放、堅定 不移
(1)「二五計劃」期間的主題詞是「大躍進」,但事實並沒有「躍進」,而是出現了左圖所示的局面。結合所學知識,請客觀概括這一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特徵,並分析出現這一局面的原因?(5分 )
(2)結合所學知識,用史實說明「六五」計劃期間,我國是如何「走向改革開放」的?(6分)
(3)材料一中,從「一五」到「十一五」主題詞的變化能夠反映我們哪些認識上的進步?(2分)
材料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結構;二是社會主義 經濟管理體制。
——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新中國不同時期國民經劉成分比例示意圖
(4)依據材料概括新中國成立後經濟體制的兩次根本性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促成變化的主要原因。(7分)
28.經濟發展和思想文化的進步是高中歷史必修的內容,也是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課題,某校高中學生確定了一些具體的研究課題開展研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
研究課題一 春秋戰國的思想
材料一: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論語•為政》
材料二:我無為而民白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老子》
材料三:法者,編著於圖籍,設之於官府,而布2:T-N姓者也……。
——《韓非子•難三》
(1)根據上述材料,概括出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張。他們關注的共同點是什麼?(4分)
研究課題二 世界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創新與調節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60年來,資本主義不僅沒有崩潰,而且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政治、社會相對穩定,人民生活顯著提高,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跡象。原因在於羅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從傳統資本主義轉化為現代資本主義,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材料二:現代資本主義較之傳統資本主義正在發生如下變化:首先,國家對經濟實行系統的宏觀調控和干預,這是現代資本主義與傳統資本主義的主要區別之一……其次,國家職能的變化,即國家不再是單純的資本主義制度的維護者,而且是國民經濟的管理者、各種經濟法規的制訂者和執行者。……現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建立了福利制度,被稱為「福利國家」……社會階級關系的調整和中間階層的壯大。社會結構變為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即富人和窮人都是少數,中等收人的中間階層佔大多數。……
——陳啟懋《羅斯福「新政」是現代資本主義的開端》《美國研究》2006年第2期
(2)根據材料指出現代資本主義開始的標志是什麼?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現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新在何處?(4分)
研究課題三 近代以來的科學
所謂科學革命一般說來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學理論體系的急劇轉變……迄今 為止,科學史上有據可查的關於物質世界的一般理論總共不過三種,分別以亞里斯多德、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學革命,實際上只發生過兩次。
——馬克壺《世界文明史》
(3)概括指出材料中兩次「真正的科學革命」之成就,並說明兩者之間關系?(4分)
研究課題四 20世紀初中國的思想變革
不平等條約的這一個世紀(19世紀)對她(中IN)來說特別殘酷。……現在中國……發奮要成為一個大國,惟一的大國,不論付出什麼代價都在所不惜。因此它渴望付出雙倍的革命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進,並獲取新的資源,比如俄文版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寶鑒。正如過去中國欣然接受佛教聖典和試圖結識德先生(民主)和賽小姐(科學)那樣,她現在著力研究歷史、社會學和人種學。
—— 布羅 代爾《文明史綱》
(4)簡述「過去中國……試圖結識德先生(民主)和賽小姐(科學)」的概況。(3分)
參考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5BDBDA 6—10BAACC 11—15DCCDC 16— 20CAADB
21—25DADAC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本卷共3小題,第26題15分,第27題20分,第28題15分,共50分
26.(15分)(1)中國的「選舉」是指選拔官員的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選舉的范圍基本限於統治集團內部(奴隸主或地主階級);西方的「選舉」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礎上的資本主義「選舉」制度。(4分)(2)資產階級代議制度。不 同:起源階段的選舉是直接民主:現代西方的選舉是間接民主。起源階段的選舉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現代西方的選舉實 質是資產階級民主。(4分)(3)古代中國的「民主」是指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權」。(3分)(4)(每空1分,共4分)
德意志帝國 法國
政治體制
法律基礎 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元首及產生方式 皇帝;世襲制
權力中心 皇帝 議會
27.(20分)(1)特徵: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或答經濟發展起伏很大)。原因:
A.增長率下降的原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造成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連續的嚴重自然災害;我國面對的國際形勢日益惡化等。(3分)增長率上升的原因:1960年冬,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並對國民經濟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2分)
(2)史實:改革——80年代初中央並推廣「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責任制,1983年全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生產隊達93%,實現我國農村經濟體制的一次重大變革。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討論通過《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環節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開展。開放——80年代初開放四大經濟特區;1984年有開放包括寧波、溫州在內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6分)
(3)「一五」到「十一五」主題詞的變化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逐步完善,反映了對經濟發展規律認識不斷深化,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治國方略日益成熟。(2分)
(4)變化:第一次由私有經濟占優勢變為公有制經濟占絕對優勢,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形成;第二次由單一公有制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分)第一次變化的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蘇聯模式(或斯大林體制)的影響。第二次變化的原因: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農村和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入(或「十四大」召開。)(3分)
28.(15分)(1)以德治國;無為而治;依法治國。共同關注如何治國的問題。(4分)
(2)開始標志:羅斯福新政。(1分)新變化:國家對經濟實行系統的宏觀調控和干預;國家成為國民經濟的管理者、各種經濟法規的制訂者和執行者;普遍建立了福利制度;社會階級關系的調整和中間階層的壯大;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新經濟出現等。(3分,寫出3點即可)
(3)成就:第一次是17世紀的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第二次是20世紀初的相對論和量子論。關系:是繼承與發展關系。愛因斯坦相對論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發展了牛頓力學(牛頓力學反映的是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律,相對論反映的是物體高速運動的客觀規律。)(4分)
(4)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此後,先進的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大旗,猛烈批判封建舊文化、舊思想、舊禮教,大力倡導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作用。(3分)
Ⅱ 8上期末歷史試卷包括答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一、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40分)
1、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 )
A.長期閉關鎖國的狀態被打破 B.中國開始遭受外來侵略
C.民族矛盾取代了階級矛盾 D.社會性質開始發生了根本變化
2、「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哀悼的民族英雄犧牲在( )
A.鴉片戰爭中 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 C.甲午中日戰爭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
3、二十世紀初中國居民李某有四個兒子,其工作情況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老大在天津的外國人的工廠上班 B.老二在北京外交部門工作
C.老三在北京東交民巷買了一套房子 D.老四居住在上海租界內
4、《馬關條約》中阻礙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最顯著的是( )
A.賠款二億兩白銀 B.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C.增闢沙市、重慶為商埠 D.割讓台灣等地給日本
5、義和團運動與太平天國運動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處是( )
A.參加者的階級屬性 B.對中外反動勢力的打擊
C 對西方文明的態度 D 活動時間的長短
6、下列在新疆地區的重大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阿古柏率軍入侵新疆 ②沙俄出兵占伊犁 ③中俄簽約,中國收回伊犁 ④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④③
7、在近代史上,曾經割佔中國領土的國家有( )
①俄國 ②法國 ③英國 ④日本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慈禧太後帶領倉皇逃跑的皇帝是( )
A 咸豐帝 B 同治帝 C 光緒帝 D 道光帝
9、洋務派興辦洋務的根本目的是( )
A.維護清朝統治 B.鎮壓太平天國起義 C.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D.建立資本主義制度
10、揭開戊戌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車上書 B.組織強學會 C.《馬關條約》簽訂 D.戊戌政變發生
11、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核心是( )
A 民族主義 B.民生主義 C.民權主義 D.社會主義
12、二十世紀中國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變,其中第一次是指( )
A.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成立 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鴉片戰爭爆發
13、被中國知識分子稱為「新世紀曙光」的事件是( )
A.三民主義的產生 B.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C.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D.武昌起義的勝利
14、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點是( )
A.都要求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B.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張推翻清朝統治 D.都頒布過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
15、下列屬於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的是( )
A.封建頑固勢力的破壞 B.袁世凱的出賣
C.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D.光緒帝沒有實權
16、維新派與洋務派的主張有根本區別的是( )
A.鼓勵開礦設廠 B.改革教育制度 C.改革政治制度 D.抑制農民起義
17、五四運動初步勝利的表現不包括( )
A.取消二十一條 B.撤銷賣國賊曹汝霖的職務
C.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D.北洋軍閥釋放被捕學生
18、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
A.反革命力量超過了革命力量 B.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C.反革命政變發生的突然性 D.蔣介石叛變革命
19、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的事件是( )
A.廣州起義 B.武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南昌起義
20、紅軍長征中,跳出敵人包圍圈的事件是( )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強渡大渡河 D.過雪山草地
二、材料分析題(共3題;第1題7分,第2題19分,第3題12分,共38分)
1、「有兩個強盜闖入夏宮,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諸一炬。原來勝利就是一場掠奪……在將來交付審判的時候,一個強盜會被叫做法蘭西,另一個叫做英吉利。」
請問:⑴文中的「夏宮」是指什麼?兩個強盜是誰?(3分)
⑵這次掠奪發生在哪次戰爭中?在戰爭中獲益最大的國家是哪個?(4分)
2、19世紀60年代,在清政府統治階級內部的「洋務派」,掀起了洋務運動。
請問:⑴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5分)
⑵請概括洋務運動的四項主要內容。(8分)
⑶洋務運動有哪些歷史作用?(6分)
3、「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獨秀文存》
請問:⑴此文首先發表在什麼刊物上?當時中國文化界興起了什麼運動?(2分)
⑵「德」、「賽」兩先生實際指什麼?此口號是誰最先提出的?(2分)
⑶此運動在前期的主要內容是什麼?(8分)
三、簡答題(22分;第一題10分,第二題12分)
1、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和不足分別是什麼?
2、中共「一大」召開的時間、內容和意義分別是什麼?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C A C C A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A C C A B D B
二、材料分析題
1、⑴圓明園;英國、法國 ⑵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
2、⑴中央:奕欣;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⑵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建三支海軍、興辦新式學堂。
⑶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它為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3、⑴《新青年》或《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
⑵是指民主與科學;陳獨秀
⑶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向尊孔復古的逆流發起沖擊。
三、簡答題
1、功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不足: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袁世凱開始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2、時間:1921年7月
內容:①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綱。②黨綱規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最終實現共產主義。③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④大會選舉了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意義:①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②她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
Ⅲ 初一歷史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 )1、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2、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
A、巴拿馬運河 B、京杭運河 C、隋朝大運河 D、蘇伊士運河
( )3、唐朝出現「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兩位統治者
A、善於用人,重視納諫 B、具有雄才大略治國安邦
C、善於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 D、順應歷史潮流和人民的意願
( )4、科舉制的殿試開始於
A、武則天時期 B、隋文帝時期 C、隋煬帝時期 D、唐玄宗時期
( )5、我國封建社會歷時最長的朝代是
A、西周 B、唐朝 C、西漢 D、元朝
( )6、下列內容是唐朝與國外友好交往的史實,出現在唐玄宗時期的是
A、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國
C、高僧玄奘西遊天竺取經 D、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
( )7、下列關於「開元盛世」的敘述,錯誤的是
A、出現於唐玄宗統治前期
B、史稱唐玄宗有貞觀遺風
C、這時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D、唐玄宗任用富於改革精神的房玄齡等人為相
( )8、唐朝被稱為「詩仙」、「詩聖」和「畫聖」的是
①李白 ②閻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吳道子 ⑥柳公權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 )9、「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作者是
A、李白 B、王維 C、杜甫 D、白居易
( )10、下列關於唐朝與少數民族交往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C、吐蕃贊普上書唐皇帝說,吐蕃與唐朝已經「合同為一家」
D、唐玄宗冊封過回紇、南詔和粟末靺鞨的首領
( )11、下列有關唐對外交往的正確敘述是
A、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
B、天竺參照漢字創制了文字,在社會上至今還保留著唐人的某些風尚
C、唐太宗時,鑒真應日本邀請,東渡日本
D、唐玄宗後期,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
( )12、隋唐時期開鑿的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
A、龍門石窟 B、敦煌莫高窟
C、雲岡石窟 D、樂山大佛
( )13、澶淵之盟簽訂雙方是
A、南宋與金 B、北宋與遼
C、南宋與西夏 D、北宋與西夏
( )14、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和議」共同點的是
A、緩解了雙方的戰爭狀態
B、宋朝都需交納「歲幣」
C、導致了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觀上有利於雙方和平共處
( )15、北宋、遼、夏、金四個政權從建立的時間排列順序是
A、北宋、遼、夏、金
B、遼、金、北宋、夏
C、北宋、遼、金、夏
D、遼、北宋、夏、金
( )16、下列關於紙幣出現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A、宋朝的造紙業發達
B、紙幣的製造比鐵錢製造方便
C、由於商業發展很快,攜帶鐵錢不方便
D、對外貿易中,對方不使用鐵錢
( )17、下列關於兩宋時期社會經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B、兩宋時,從越南引進了占城稻得到推廣
C、北宋時,南方的絲織業勝過北方
D、宋朝時海外貿易超過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
( )18、後來發展為著名瓷都的景德鎮興起於
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 )1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為
A、士大夫的提倡 B、達官貴人的需要
C、市民階層不斷壯大 D、農民的需要
( )20、成吉思汗主要功績是
A、滅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建立元朝 D、統一蒙古
( )21、下列敘述與回族的形成有關的是
A、回族是漢族與畏兀兒人融合的結果
B、漢族與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結果
C、蒙古草原的統一
D、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來中國後與漢、蒙、畏兀兒等民族融合的結果
( )22、下列對唐都長安和北宋東京相同點敘述,不對的是
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B、城內大街小巷店鋪林立,熱鬧非凡
C、都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D、都居住著大量人口
( )23、與北宋和南宋關系類似的政權是
A、西漢與東漢 B、西晉與東晉
C、唐朝與後唐 D、西魏與東魏
( )24、我國歷史曾出現過幾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實現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A、封建統治者採取促進民族融合政策
B、各民族之間的長期交往
C、經濟繁榮,社會生產的不斷進步
D、少數民族大量的內遷
( )25、下列人物屬於古代蒙古族的傑出統治者的是
①完顏阿骨打 ②元昊 ③鐵木真 ④耶律阿保機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 D、②④
二、仔細推敲,准確填空(共15分)
26、從公元581年 朝建立,到 年唐朝滅亡,是我國封建社會 時期。
27、 設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誕生;殿試開始於 時期。
28、 時,鑒真應日本邀請,東渡日本。
29、隋朝書法融合 的秀美和 的雄健,為唐代書法創新奠定了基礎。
30、宋朝時期,太湖流域的 、 ,成為重要糧倉。
31、宋朝海外貿易超過前代, 、 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 ,加以管理。
32、元朝時義大利旅行家 ,在元世祖來華,居住十幾年。他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三、情境再現,體會回答(本題12分)
33、閱讀下列材料:
唐太宗貞觀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開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有人口45310000
唐玄宗天寶14年(755年)有人口52910000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16900000
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0000
請回答:
(1)從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現什麼趨勢?為什麼?
(2)從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現何種趨勢?為什麼?
(3)從上面材料人口變化中,我們能得到怎樣的認識?
34、閱讀下列材料:(本題13分)
材料1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戶) 佔全國戶口數比例 人口(戶) 佔全國戶口數比例
西漢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2 朝廷在故都(東京)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江蘇)中又為東南根抵。語曰「蘇常熟,天下足」。
請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麼問題?
(2)從材料上看我國古代經濟發展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3)南方經濟發展原因是什麼?
四、活學活用,解答疑難(10分)
35、簡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績。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A B A D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C D C A B C D
21 22 23 24 25
D A B B C
二、仔細推敲,准確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26、隋 907 繁榮
27、隋煬帝 武則天
28、 唐玄宗
29、南朝 北朝
30、蘇州 湖州
31、廣州 泉州 市舶司
32、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行紀
三、情境再現,體會回答((第33題:12分;第34題:13分,本大題共25分。)
33、(1)人口呈直線上升趨勢。經過貞觀之治,到唐玄宗時,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人口增長迅速。(4分)
(2)從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現下降趨勢。主要由於安史之亂,生產受到破壞。再加上之後的長期戰亂,戰爭不斷,社會動盪不安,不僅人口大量死亡,而且由於中央對地方的失控,使注冊的人數也日益減少。(4分)
(3)從唐朝人口上升與下降趨勢的變化中,我們認識到只要社會安定,生產發展,人口的增長就快。反之,人口增長緩慢或出現減少的趨勢。(4分)
34、(1)從材料看,唐代南方戶口增加,數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人口數量大大超過北方,農業迅速發展,國家賦稅仰仗南方。(5分)
(2)隨著南方經濟發展,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北方轉到南方。(3分)
(3)南方社會相對穩定;人口增長,勞動力增加,特別是北方農民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南方自然條件優越,有利農業發展。(5分)
四、活學活用,解答疑難
35、唐太宗的主要政績可概括為以下幾點:(10分)
①吸收隋亡教訓,勤政愛民;②善於用人,重視納諫,聚集了不少人才;③沿用、完善隋朝的官制,對國家機構做了改革和整頓;④沿用隋朝的科舉制,以進士、明經兩科最為重要;⑤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經濟出現繁榮景象;⑥重視文化教育,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⑦實行了開明的民族政策;⑧促進了中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總之,唐太宗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總結其中五點以上者給滿分,其餘可酌情給分)
Ⅳ 杭州第四中學的知名校友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專家、屬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徐志摩:出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現代詩人、散文家。
郁達夫: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
潘天壽:現代畫家、教育家。浙江寧海人。
潘公凱: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專欄作家、專家等。
蔣築英:浙江省杭州人,中共黨員,全國勞動模範。
黃亞洲: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影視委員會副主任,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
華君武:1979年華君武當選中國美協副主席,曾任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蔣國梁: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Ⅳ 杭州市第四中學保送生入學能力測試四科試卷
同學不要急的!你目前所在的學校會組織培訓的!學校有以前的試卷給你們做的。
9年下來,好好放鬆一下。出遠門去玩玩。
Ⅵ 杭州第四中學的歷史沿革
杭州第四中學的前身是杭州養正書塾,由林啟(創始人、首任校長)創建於1899年。
1901年8月,清朝政府頒布《興學詔》,另個省將書院改設學堂;10月,杭州養正書塾改名為杭州府中學堂,學制由五年改為四年,開設科目有:經學、史學、政治、輿地、算學、格致、化學、圖繪、外國文、體操。
1911年夏,杭州府中學堂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辛亥革命爆發後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被迫停課。
1913年春,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
1922年11月,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並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
1927年7月,浙江省立女子中學校並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
1928年5月,學校改稱浙江省立第一中學。
1930年,浙江省立第一中學一部(男生部),遷入吳山校址。
1931年,浙江省立第一中學二部(女生部)重新獨立為浙江省立女子中學。
1933年8月,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更名為浙江省立杭州初級中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浙江省立杭州初級中學師生遷往浙西、浙南並和其他7所內遷學校合並,組成浙江省立臨時聯合中學,簡稱聯中。
1939年6月,學校改名為浙江省立臨時聯合初級中學。
1946年春,學校恢復浙江省立杭州初級中學校名。
1954年,學校更名為杭州第一初級中學,同年,被認定為浙江省重點中學。
1955年,學校更名為杭州第四中學,同年7月恢復高中招生。
1959年,學校第二次被浙江省教育廳認定為省重點中學。
1960年,學校被確定為杭州市唯一的「五年一貫制」試點學校。
1981年4月,學校被浙江省教育廳重新確定為省重點中學。
1996年,學校被確定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2000年,學校停止招收初中學生。
2004年,學校創辦國有民辦的杭州第四中學分校,11月,學校開啟集團辦學。
Ⅶ 養正書塾的杭州第四中學
杭州第四中學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師資精良、學風嚴謹、設施完備的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學校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注重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在省內外聲譽卓著。
杭州第四中學人文景觀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德育先進學校,浙江省文明單位,被譽為杭州城的求學勝地。
杭州第四中學注重學生行為習慣培養和基礎教育,注重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創立以自我管理為中心內容的「值周班」制度,以弘揚「儉朴」精神為目的「全年校服」制度,讀名著、聽名曲、賞名畫、看名影視的「四名」教育以獨特的藝術魅力感染學生,藝術周、拉技節、四中電視台,更為學生施展才華提供了一塊天地。杭州四中的德育工作以它易操作、易示範、易推廣而為教育界同仁推崇。
學校以「正直、儉朴、尚禮、揚善」為校訓,以嚴謹、求實「為校風,執著地致力於中等教育的發展。學校以「科研興教」為辦學方針,系統地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探索,如學習 方法研究和指導、學生心理輔導等,較早和較完整地構建了必修、選修、活動課程體系,還設立王氏獎學金[美國],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學生素質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學校重視加強國際交往,先後接待來自歐、亞、美、澳等地的教育代表團,並組織師生出訪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 學生毛甬獲1989年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銀牌,陳磊獲浙江省第二屆億利達發明一等獎,李建強贏得1986年省高考文科狀元,陳樺在國際游泳競賽中多次奪取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