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6年五華縣安流中學通知書什麼時候到
2016年五華縣安流中學通知書什麼時候到
錄取通知書一般在投檔錄取後一個月內發放。
錄取通知書,是經高校招生錄取,省教育主管部門批准錄取的考生,由高校統一發放表示同意該考生進入該校就讀的一種通知文書,具有法律效力。錄取通知書上一般須註明錄取人姓名、身份證編號、高考考號、錄取批次、科類、錄取專業、報到注冊時間、加蓋錄取高校公章。還須註明「該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字樣。
❷ 五華縣安流中學怎麼樣
簡介:五華縣安流中學位於風光秀麗的三江河畔。百年老校門樓對聯「三畏九思學問,江翻浪涌文章」,它激勵著一代代安中人艱苦創業,一屆屆莘莘學子茁壯成長。
注冊資本:1626萬人民幣
❸ 梅州五華的安流中學2018年的錄取分數線和宿舍怎麼樣
五華縣2011年普通高中出檔分數線
學校名稱
第一志願
第二志願
第三志願
第四志願
五華縣田家炳中學
605.8五華縣實驗學校
580
588.4
五華縣五華中學
492
499.3
500
五華縣安流中學
475
475.5
478.4
480
五華縣橫陂中學
305
305
306.8
310
五華縣琴江中學
390
390.7
391
395
五華縣城鎮中學
333
333.5
334
334
五華縣龍村中學
313.9
313.9
313.9
313.9
五華縣萃文中學
266.7
266.7
266.7
266.7
五華縣皇華中學
356.5
356.5
356.5
356.5
五華縣棉洋中學
322
322
322
322
五華縣城新中學
278.5
278.5
278.5
278.5
五華縣教育局
二○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❹ 五華縣安流鎮安流中學今年考上大學有幾個學生
回了一趟家,爸爸說,一直希望你早點結婚,只是希望你有個依靠,我們沒有金錢,沒有關系,怕你在外面受苦,我知道家人的擔心,在異鄉漂泊,有的,永遠是黯然神傷。
❺ 梅州市安流中學是重點中學嗎
不是,梅州重點中學主要是東山中學,曾憲梓中學,水寨中學,田家炳中學,實驗中學五個
❻ 2008年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安流中學高考結果
哥們,自個兒看了
五華縣安流中學2008年高考總結(轉)
發揚打拚精神 實現「低進高出」
——五華縣安流中學2008年高考總結
五華縣安流中學
二00八年十一月
大家知道,梅州人都把 「硬打硬」品格, 作為「長樂」——五華人「耿直,不服輸,吃苦耐勞,敢於打拚」的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已在當代各個領域得到了發揚光大。
今年高考,我們百年老校——五華安流中學再創歷史新高,爭創了「省線3A以上人數、單科成績、藝體類考生省線3A以上入圍人數「三個突破」,實現了「低進高出」的目標,超額完成了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下達的高額管理任務,就是發揚「打拚精神」的最好體現。
打拚一:主宰自己命運,「三年抓、抓三年」
目前的教育體制使得廣大家長「鑽破頭皮」都把子女弄進重點中學讀書,而經「層層抽剝」,處在生源極其劣勢的非重點中學,特別是邊遠山區的農村中學怎麼辦?這些學校在招生、升學、留住教師等方面已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大問題。
安流中學屬邊遠革命老區普通的非重點中學,地處風光秀麗的「三江」(琴江、棉江、周江)匯流處。學校創建於1894年,其前身為「三江書院」。校門對聯「三畏九思學問,江翻浪涌文章」,激勵著一代代「安中人」艱苦創業,一屆屆學子茁壯成長。東征時期,周恩來、廖仲凱等老一輩革命家曾駐足安中,點燃革命火種,成為五華縣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造就出象古大存那樣的革命家。百餘年為清華大學等著名高校輸送了古可、陳國凱、張靈漢,陳任昭、宋一秀、李思華、胡麗群、劉均謙、曾志權、馮朝陽等一大批優秀人才……
安流中學的考生在1996年、1997年和2000年雖三次摘取五華縣「高考狀元」桂冠,2000年馮朝陽考取清華大學。但前些年由於重點中學擴招,學校整體生源質量大大下降,高一新生錄取1300人,錄取分數低,500分以上不足150人,大部份學生成績在300、400分之間,學生素質差;師資力量薄弱,當年,從附近初級中學調進30多人,而且是初一、初二教師,難於適應高中教學,由於住房緊缺,骨幹教師外調現象嚴重,教師力量嚴重不足。嚴酷的現實存在告訴我們,如果「死老鼠盡在貓公拖」,不求思變,惡性循環的落伍是必然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高考的奇跡,全靠我們自己」。
2005年,學校新任領導班子在縣委、縣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下,敢於正視現實,更新觀念,志存高遠,主宰自己命運,三年磨一劍,決心改變被動落後現狀,提出「三年抓,抓三年,以德立校、特色興校,低進多出,低進高出」的治校方略,步步推進,力求實效。
三年來,安流中學領導班子凝成一股繩,全校上下一盤棋,首先對師生強化「信心教育」,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以「三江書院」代出人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現實校本教材,全方位,多渠道強調「前人能達,吾輩何妨?」的「打拚精神」, 樹立「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珍愛生命、學會感恩、培養特長,立志成才」的「新志向、新理想」, 根據學生實際,每月開展一個德育主題教育活動,堅持每周升旗儀式上由選拔出的優秀學生國旗下演講,以榜樣和向導帶動激勵,再加上其他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進,行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全校「勤奮誠信,認真讀書,發奮成才,報效家國」新風蔚然,師生們重新「拾回信心」,課堂內外,操場宿舍,處處可見勤奮讀書的身影……
打拚二:全力落實「五抓」,精心組織教改
通過一年多的「打拚精神「的引導和「信心教育」,全校師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學校因勢利導,在教學管理上全力落實「五抓」,精心組織教改:「一抓隊伍建設」(班子分工蹲級、組、班,班主任落實責任,班、團、學生會齊抓共管);「二抓考勤」(落實坐班、蹲級和後勤配合制度);「三抓考風」(從源頭抓起,杜絕僥幸,誠信做人,老實做事);「四抓校本培訓」(能者為師,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提高質量);「五抓福利」(人文關懷,獎勤罰懶,傾斜多勞優勞),全面而科學地升華了教職員工教書育人,嚴格把關,共同負責的工作積極性。
教學上,三年來,我們在教師中深入開展、組織實施了以新課程改革為切入點,以「優質課」教學改革為重點「九個一」(精讀一本專著,研究一個課例;撰寫一篇論文;設計一個優秀教案,上好一堂高質量的公開課,出好一份標准試題,設計一份好作業,寫好一篇總結,轉化一批後進生)工程計劃,認真組織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科研。一是秉承「勤、嚴、實、巧」的教風,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做到「四堅持、四落實」(堅持面向全體,落實分類推進;堅持圍繞管理目標,落實目標管理;堅持成績追蹤,落實培優補弱;堅持全面發展,落實全方位育人)。二是深入持久地開展全校性優質課教學研究活動,圍繞一個目標——高考管理目標;抓好「兩本」——以人為本,以本(課本)為本;落實「三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訓練;把握「三點」重點、熱點、難點;落實「四定」——定點難點,定位合理、定量適中、定度適宜。三是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推行「七以三精一好」(以思想為導向,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重點,以思維為主線,以訓練為主幹,以方法為媒介,以操作為體現;講授精確,語言精煉,傳授精彩,教學效果好)的教學模式,全面提升課堂教學品位。
在全力落實「五抓」和教學「九個一」的同時,學校強化「一日常規」管理,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在落實備考措施上,把高考目標分解到科、組,加強基礎知識和能力的訓練,強化閱讀,擴寬知識;逐一落實「培優,托中,補弱」對象,加強偏科生、臨界生的思想、學法、考法的指導工作,及時總結,穩步提提高備考效益。
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努力,2005至2008學年,全校的各級各科教學成績得到迅速提高。學生參加全縣、全市質檢的成績比以前均提高10分至15分。
打拚三:凸顯辦學特色,「小三門」 作「大三門」
前面說到,山區農村普通高中,從根本上不是學校不行,更不是教師不行,雖然生源的極端劣勢造成普通學校「惡性循環」,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打壓著一些學校抬不起頭來,但是,決定學校高考成敗的還是——思路和辦法。
安流中學,素有美術、體育、音樂的教學優勢,問題就是如何進一步發揮和挖掘這一優勢。三年來,我們調整思路,十分明確地提出把美術、體育、音樂「小三門」當作「大三門」辦學特色抓好抓實。
踐行中,我們對部分對美術、體育、音樂有興趣的學生從高一開始加以引導培養,動員一批學生選學體育、藝術科類。學校十分重視,在縣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投入添置鋼琴、風琴、石膏像、畫板等和籃球場建設,引進和調入專業教師,把好各個專業的教學關,使「小三門」的高考成績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06年高考,僅美術考生省A線以上入圍率就達到51%,術科、文化「雙線」本科入圍率達到26.5%,今年對比分別增加27人、13人,分別增長15個和6個百分點。由於「小三門」闖出了「大世界」,激發和帶動了學生學習美術、體育、音樂的興趣。目前,安流中學學生選讀美術、體育、音樂的學生已從2006年的6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220多人,約佔全校學生的6%,這在全市也是唯一的學校。
今年高考,安流中學的藝術、體育類考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美術類83人參考,術科、文化「雙線」入圍省A線52人,本科26人,李志強美術術科266分,名列梅州市第一;音樂類11人參考,省A線「雙線」入圍7人,本科2人;體育類48人參考,「雙線」入省A線18人,本科8人,是全縣二間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最高管理目標的學校之一,成為全市今年高考藝術、體育類「雙線」入圍人數最多的學校。
三年汗水磨一劍,善於打拚天酬勤。一間地處革命老區的農村中學,經過全校師生三年的不懈努力,不斷打拚,發奮革新,在困難中不斷尋找新的出路,勵精圖治,在「三江」匯流的美麗土地上,向父老鄉親捧交出了一份培養輸送山區學子的滿意的答卷:在去年高考重點本科、本科入圍92人,省3A線以上255人,成為四間獲縣委、縣政府特別大獎學校之一、六間高考優勝獎學校之一的基礎上;今年高考再創歷史新高,省3A線入圍人數355人,比去年增100人,重點本科、本科120人,比去年增28人。賴志坤數學科136分,獲全市文科類考生第12名、全縣第一名。,美術類考生李志強同學美術科成績266分,居全市第一,獲得了鄒錫昌高考獎學金。獲五華三個獎:1、大獎,2、優勝獎,3、增幅獎(雙線入圍人數最大增幅獎)
我們發揚打拚精神,不怨天憂人,敢於直面辦學現實,自己主宰命運,善於創新,遇到「紅燈」繞著走,更新思路朝前走,團結一致,樹立必勝信念,就能實現預定目標,把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❼ 梅州市五華縣安流鎮安流中學高三生的學費是多少
收費標准:
(1)學雜費760元,住宿費200元;
(2)內宿男、女生的被、蚊帳、席、枕頭、枕巾等床上用品每套(八件套)198元;按文件規定由五華縣教育局教育用品有限公司提供,個人購買;
(3)按照上級有關文件規定,本期每生訂二套冬裝校 服,63元/套,合計126元;
(4)按照上級文件規定本學期每位學生收取電影費6元,體檢費19元;
合計預收費:內宿生1309元,外宿生911元。
❽ 安流中學的佔地面積大小
五華縣安流中學,位於風光秀麗的三江河畔。她始建於1894年。2001年上期前是縣重點完全中學,2001年下期為高級中學。1998年上半年評為縣一級學校。2003年評為市一級學校。2006年申報省一級學校。
一、辦學基本情況
1、校園設施
學校佔地69922平方米,生均345平方米。建築面積22846平方米,生均13.4平方米。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現有兩幢教學樓,33個教室。一幢群英實驗樓,內設二個化學實驗室,二個物理實驗室,二個電腦室,一個生物實驗室以及理化生實驗准備室,一個語言實驗室、電腦室。一幢圖書館,內有藏書室二個,教師、學生閱覽室三個。生活區有二幢學生宿舍,二幢教師宿舍(67間)。三個師生廚房。另有一幢辦公大樓,內有行政辦公室、級組辦公室、地理室、歷史室、科技實驗室、多媒體電教室、會議室以及科組辦公室、德育展室、檔案資料室(共16間)。運動區佔地38200平方米。6條400米環形跑道、四個籃球場、一個足球場。還有雙杠場等設施一應俱全。校門雄偉壯觀,校園門內「今天樹正氣校榮我榮,明天創偉業我榮校榮」赫然入目,校訓:「求真、睿志、明禮、致遠」,校風「團結拼搏,求實進取」,文字激揚。兩座周恩來、魯訊先生石雕像巍然矗立。校園綠化覆蓋率61%,是一所環境優美舒適,布局完整合理的學校。
2、學校規模
我校長遠規模是90個教學班,每個級30個班。逐漸轉制,至今年全部轉為高中部,現有39個教學班,學生1983人,教職工146人。其中專任教師136人,本科以上學歷89人,佔65.4%,高級教師21人,中級職稱40人,初級職稱33人。有黨員50人,班子成員13人,正副校長5人,教務處3人,政務處1人,總務處2人,團委書記1人,保衛專干1人。
3、辦學效益
一個多世紀以來,我校師生發揚客家人愛國愛民重文惜禮的優良傳統,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學子。學校曾是五華黨組織的策源地,周恩來、廖仲凱在東征時期曾率軍駐扎我校。解放後,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輸送了一批批人才,諸如古可、陳國凱、陳任招,宋一秀,還有、張耀中、劉均謙、曾志權、胡麗群、李遠林、馮朝陽……人才輩出,譽飲五洲。
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在各級黨政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正確引導下,學校黨、團組織通力協作,全校師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構建人性化和制度化管理體制。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力求全面發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才觀,落實思想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學校有一個廉潔奉公、團結務實、民主辦校的領導班子和一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師德高尚,師業精良,師風清正,開拓進取的教師群體。校園內呈現生機勃勃的新氣象。
近年來學校效益顯著,「創辦特色,全方位育人」譽及梅州。九二年至九五年連續四次在梅州市教育工作會議上作辦學經驗交流。我們堅持「抓三年,三年抓」的辦學舉措,確保「低進多出,低進高出」,實現了良好的辦學效益。九六、九七、二000年三次獲五華縣高考「狀元」殊榮。二000年馮朝陽同學考入了清華大學,打破了五華二十年有紀錄。多年來,學生德育考核優良率達90%以上,合格率達99%以上,各科會考優良率達到縣下達的管理目標,合格率達98%以上,高中體育合格率達95%。高考年年超歷史,年年超額完成縣管理目標,連續獲縣教育基金會大獎,五華縣高考優勝獎。三年高考錄取率均在82%以上,超出市水平。學校各部門均獲縣、市先進或表揚。2002年至2004年連續三年評為縣先進學校
❾ 2013梅州五華縣各高中學校錄取分數線(田家炳中學、實驗中學、安流中學)
家炳592.3 實驗557 絕對准,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