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樅陽縣錢橋初級中學的介紹
樅陽縣錢橋初級中學,簡稱錢橋初中,由原石馬初中、錢塘初中、官青初中合並而成,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洪灣村,學校面積67928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0餘平方米,現有3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200餘人。教職工142人,其中大學本科學歷88人,具有高級職稱26人;省級優秀教師(工作者)2人,市級骨幹教師(工作者)3人,縣級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15人;擁有一批樂於奉獻、甘為人梯的優秀教師。
② 樅陽縣錢橋初級中學怎麼樣
簡介:樅陽縣錢橋初級中學,簡稱錢橋初中,由原石馬初中、錢塘初中、官青初中合並而成,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洪灣村,學校面積67928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0餘平方米,現有3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200餘人。教職工142人,其中大學本科學歷88人,具有高級職稱26人;省級優秀教師(工作者)2人,市級骨幹教師(工作者)3人,縣級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15人;擁有一批樂於奉獻、甘為人梯的優秀教師。
注冊資本:221萬人民幣
③ 柳關中學老師名單
柳是報春的使者,杜甫有詩:「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它告知楊柳是春天氣息的預報員,因而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愛楊柳,形成許多與柳有關的民間風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插柳】我國古代寒食節,清明節,那天家家門前有插柳枝的風俗。到宋代時,這種習俗更盛,不僅門前插柳枝,而且還在頭上戴個柳條帽圈,坐著插滿柳條的車子、轎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還有不少人在清明掃墓時把柳條插墳頭上以示紀念,這種習俗也就是由此而來的。【折柳】折柳贈別之俗始於漢朝。「折柳」一詞最早見於六朝無名氏所撰的《三輔黃圖》一書。此後「折柳」在詩文中為送別的同意語。古人贈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樹易生速長,用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徵著情意綿綿。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戴柳】「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含有願春色長留人間,永葆青春的意思,表現了人們珍惜春光的良好心願,此為其一,其二,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柳既是很容易扦插的樹種,又是極易長大的速生樹木,可謂生機蓬勃,戴柳又有前程發達之意。相傳,黃巢起義時,曾規定戴柳為號,就是取其生機勃發、容易成功的寓意,現在我國北方及閩台等還有清明戴柳的習俗。【射柳】據有關資料講,這是古人在清明前後開展的一項娛樂活動,即在距離柳樹一百步遠的地方,用弓箭射擊懸掛的柳葉。這一活動起始於戰國,流行於漢朝,至唐時,被官方確定為正式比賽項目。以後,不知何人又出新招,把原來射柳葉改成射葫蘆:在葫蘆里裝一隻鵓鴿,掛於百步之外的柳樹上,射中葫蘆,驚飛鵓鴿,以命中率高低決定勝負。雖是射葫蘆,仍舊叫「射柳」。【賞柳】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時機。《武林舊事》記載:「清明前後十日,城中仕女艷妝飾,金翠琛玉,接踵聯肩,翩翩游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踏青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看柳,這點,從許多關於清明的詩詞可以看出來,如,宋人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喻柳】柳是美好的象徵。柳葉初生,似睡眼剛展,故稱「柳眼」。李商隱《二月二日詩》:「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女子秀眉細長為柳葉,喻為「柳眉」。王衍詩《甘州曲》:「柳眉桃臉上勝春」。女子身腰若柳條柔軟,故稱「柳腰」。韓屋詩:「柳腰蓮臉本忘情。」晉代衛灌的書像柳葉,世稱「柳葉篆」。柳絮散落為絮綿,又稱「柳綿」。晏殊《寓意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蘇東坡有「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詞句。【詠柳】歷代詩人以柳入題,歌詠不絕。古代的《詩經》中所寫的「楊柳依依」,早已成為人們吟詠的佳句。唐以後,詠柳的詩詞名篇迭出,如「柳絮飛來片片紅,夕陽方明桃花塢」,「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等等。但是在詠柳的詩詞中,把柳樹的柔美形象描繪得最真切動人的,要數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愛柳】春秋時,有個柳下惠,原來不姓柳,因為很愛柳才改姓,於是,他的後代都姓柳了;東晉陶淵明,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北宋歐陽修曾在揚州平山溏掘土種植柳樹,人稱「歐公柳」;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薩的大昭寺前栽植一柳樹,後人名之為「唐柳」;明末清初的蒲松齡臨泉卜居,泉邊栽柳,便自稱「柳泉居士」;清末名將左宗棠出征西北時,命令軍隊在河西走廊沿途種柳,長達數千里,人稱「左公柳」。現代畫家豐子愷曾將屋子取名為「小柳屋」;現代史學家陳寅恪也特別愛柳,他的書房叫「寒柳堂」,其著述編為《寒柳堂集》。【詠柳詩】柳詩文「春風楊柳萬千條」,柳樹在春風中吐綠綻芽,隨風起舞,搖曳生姿,極具風流,很早就贏得了國人的喜愛,成了歷代文人題頌謳歌的對象,寫下了大量的詠柳詩文。縱觀古代詩文,有關「柳」的形象比比皆是,如「章台柳」、「灞橋柳」、「水邊柳」、「隋堤柳」、「青門柳」、「江邊柳」、「城邊柳」、「東門柳」、「亭柳」、「河柳」、「垂柳」、「新柳」、「秋柳」、「煙柳」、「風柳」、「問柳」、「柳色」、「柳絮」「楊柳曲」、「折楊柳」、「楊柳枝」、「柳枝詞」等諸多柳詩、柳賦、柳記、柳詞、柳曲,構成「柳文化」的重要內容。柳作為文學形象出現是在先秦時期,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采微》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之句,西漢枚乘《忘憂館柳賦》是第一篇柳賦。魏晉六朝時期伴隨著詠物詩的產生,出現了以柳為題材的詠柳詩,梁簡文帝《折楊柳》則是第一篇詠柳詩。縱觀歷代詠柳詩文,則以唐賀知章的《詠柳》詩最著名、最傳神,詩曰:「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為文學作品中的「柳意象」最具象徵意義是表達「離情別意」的符號。柳色如煙,柳條曼長,猶如親友間繾綣的柔情,彷彿離人不盡的別恨,加之「柳」與「留」諧音,人們樂意把柳當做情感的寄託物和負載體,產生了「折柳贈別」和「折柳寄遠」的風俗。長期以往就把柳視為別離的代名詞,從而植根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自春秋時期產生「折柳」風俗以後,代代相傳。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折柳枝》(又名《折楊柳》、《楊柳枝》)的樂府詩。《宋書•五行志》載:「晉太康末,京洛為折楊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辭。」《唐書•樂志》也載:「梁樂府有鼓吹歌雲:『上馬不提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此歌辭源出北國,即鼓角橫吹《折楊柳枝》是也」。梁•簡文帝《折楊柳》就有「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的詩句。唐代以後詩詠折柳極為興盛,如唐•王之渙《送別》有「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詩句,孟郊《古離別》詩有「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李白《勞勞亭》詩有「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楊柳青」,白居易《青門柳》詩也有「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許渾《重別》詩有「留卻一枝河畔柳,明朝猶有遠行人」,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有「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施肩吾《折柳枝》有「傷見路邊楊柳春,一重摺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宋•韓琦《新柳》有「驛路行人東復西,等閑攀折損芳枝;有生自是無根物,忍向東風贈別離」,歐陽修《詠柳》有「長亭送客兼迎雨,費盡春條贈別離」,周邦彥《六丑》詞有「長條故意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明•晏鐸《詠柳》有「河橋楊柳半無枝,多為行人贈別離」,等等,不勝例舉。學者羅宗濤先生分析古代文學作品中大量出現的以柳象徵「別離」原因時說:「我國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植物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楊柳,有人說『中國文學作品中最常見的樹木是楊柳』,似有道理。楊柳是別離的象徵,而中國人喜聚不喜散,最怕與別人與朋友分開。但在人生旅途中,不管是生離還是死別,別離又是經常發生的,於是在我國詩歌中,別離成為最重要的主題,詩人筆下經常出現那依依的柳條,飄舞的柳絮,以及笛聲鳴咽的折楊柳曲。」[36]正是如此。古代詩文中還出現「折柳寄遠」的亞意象符號意義。如唐•許景先《折柳篇》詩有「折芳遠寄相思曲,可惜容華難再持」,盧照鄰《折楊柳》詩有「攀折將安寄,軍中音信稀」,張九齡《折楊柳》詩有「纖纖折楊柳,持取寄情人」,張旭《柳》詩有「濯濯煙條拂地垂,城邊樓畔結春思」,李賀《致酒行》詩有「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唐彥謙《柳》詩有「春思春愁一萬枝,遠村遙岸寄相思」,等等,都是詩詠折柳寄遠的事象,藉此以表達對遠方親友的思念,祈盼早日歸來。
④ 無錫市錢橋有幾所中學
無錫市錢橋中學是一所鎮管完全中學,學校規模較大,現有33個教學班,為初中34班:初一12個、初二11、初三11,在籍學生2032人,公辦教職工157人,加上臨時工、代缺人員,全校有教職員工189人。 學校佔地111.17畝(74150.39M2),生均36.49M2,加上四個校辦工廠的土地,學校共有土地122.129畝(81460M2),校舍建築面積20477.42M2,生均10.07M2.(不含校辦廠的3573.9M2).全校綠地面積26377M2,生均12.98M2,綠地面積佔全校面積的35.57%,可綠化面積達95%以上。 有佔地近30畝的田徑場一塊,籃、排球場五塊,足球場三塊,生均運動場地9.67M2,有道路,水泥、彩磚廣場14734.8M2。 學校教學、教育、實習、實驗場所、設備齊全:有70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四幢,60隻教室,5000多平方米的實驗樓1幢。其中有理、化、生、勞技實驗室各三隻,微機房3隻,全校有各種型號的微機140台,有多媒體教室1隻,廣播演示中心一個。各班級三機一幕配套齊全,目前貫通全校的校園網已經建立。有供職高班學生實慣用的鉗工房2隻。有圖書、音樂專用教室二隻,有圖書閱覽室各二隻,教工閱覽室一隻,專業資料室一隻,現有各種圖書資料56780冊,生均30.1冊。 學校在九0年通過市級九年制義務教育驗收和省、大市的復查驗收,九七年通過市級教育基本現代化的合格驗收,九八年通過大市級復查驗收。 九八年開始啟動創建省級示範初中的工程。為爭取早日達到這一目標,學校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在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近三年來共投入360多萬元資金,用於這方面的建設。其中基礎性設施建設投入了211.2萬元,綠化、景點建設投入了10.48萬元,電教設備投入了74萬元,電器設備投入了19.275萬元,體育器具投入了0.96萬元,其它設備設施投入了44萬元。為了爭取完全達標和提高要求,明年學校打算再投入60-80萬元,用於這方面的建設。目前,已向鎮財政所提出申請,爭取在鎮人代會上通過後列入明年財政預算,並作為鎮辦的重要實事之一。 近幾年來,學校先後獲得縣、市文明衛生單位、文明單位、德育教育先進單位、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園林化式學校、省勞技先進學校和市實驗先進學校等殊榮。
麻煩採納,謝謝!
⑤ 啟秀中學初中部初三老師名單
他回國後共和國和計工會法人和通話規劃和飛合格後劃計劃環境和國家和回家
⑥ 數學老師名單
人生總有許多的第一次,而初為人師,對於我們師范生而言,卻是件極具挑戰,又頗富誘惑的事情。金秋十月,我們一行28人,浩浩盪盪開進甌海中學,開始了為期50天左右的教育實習,實習的點點滴滴折射出我們隊員的無限努力和太陽底下最光榮的事業的崇高和艱辛。
在浙師大帶隊老師和甌海中學的相關領導和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們28名隊員始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宗旨,牢記鄭書記「努力學習求真知,虛心求教長才幹」的教誨,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把大學課堂所學知識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認真開展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實習,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我們付出很多,收獲很多。
一、轉變角色,調整心態,統籌規劃,全面做好前期工作
於9月12日入住甌海中學,我們隊及時召開全體會議,布置落實現階段工作。《浙師大實習教師作息表》,《浙師大實習教師衛生值日安排表》,《浙師大實習教師聽課安排表》,《浙師大實習教師行為規范》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保障了我們實習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以第一時間使隊員們完成角色轉換,以准教師的身份要求自己的言行。
校領導及指導老師的見面會,讓我們迅速明白自己所帶班級的基本情況和所要進行教學工作的具體任務,一切准備就緒,我們以最佳的精神風貌和心態去迎接之後繁忙而復雜的實習工作。二、名師指導,自己努力,總結提高,全面提高教學水平
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主要分三階段。實習第一個星期,全面熟悉高一政治教材,聆聽指導老師的每一堂政治課,深入了解課堂教學的要求和過程。在此基礎上,各位同學根據教學安排,自主備課、寫教案、試講。每備一課,將教案交於指導老師嚴格審查,並加以修改,然後進行分組試講,在指導老師的指導和隊員的修改意見下進行二度修改;最後在至少試講三次的前提下,進實習的班級進行授課。授課後根據課堂效果和指導老師評課,全面總結,努力改進不足之處,以便在下節課中達到更好的效果。每位同學的四堂授課,總是在不斷的進步,從教態、語言、板書、說話藝術、課堂氣氛無不顯示出「初生牛犢不怕虎」及虛心求教長才乾的蓬勃朝氣,使我們的教學水平有了質的提高。
最後的公開課也正是由於大家的通力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受到指導老師和校領導的好評。
學生的肯定、指導老師的肯定和校領導的肯定是對我們教學水平的肯定,也是我們教學工作的完美追求。正如金校長說的「教學上要不斷追求、不斷努力」,我想我們每一位隊員都是這樣做的,也會一如既往的這樣做。三、認真負責,勤勤懇懇,為人師表,積極開展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細致、認真和負責,是我們實習隊的最大特色,正如汪海老師的評價「他們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勤奮、謙遜、塌實……」
從全面熟悉了解班級學生概況,到每天早上6點出現在田徑場監督學生晨跑,到課間操、夜自習的管理,再到班會課、競賽場上的指導,無一不顯示出我們的敬業和刻苦。教室里、操場上、學生寢室里、病床前無不閃動著我們的身影。
批改作業、周記;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朋友、師生、師姐、師兄,這就是多變而又朴實的稱謂。
學會了寫班主任工作計劃、主題班會活動方案;學會了制定班規;學會了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學會了……嘗試了家訪,嘗試了召開班委會,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實習工作的真實寫照。四、相互關心,團結協作,齊心協力,做好總結收尾工作
從前期的准備工作,到期間的具體工作開展,再到後期的總結、反思,我們28名隊員緊緊圍繞著「浙師大實習隊」的旗幟,團結協作著。日常生活中,我們相互照顧,齊心協力,確保每一位隊員的健康開心;教學過程中,我們相互鼓勵,相互提攜,在批評與被批評中不斷進步;班級管理中,我們相互幫助,相互督促;在分工合作中,不斷完善,無論是男還是女,無論是忙是閑,無論是晴是雨,我們一如既往,不斷總結,不斷前進。無論是隊員間的批評指導,還是指導老師、校領導的批評指導,還是指導班主任的經驗之談,我們都虛心接受,不斷改進。正是在這樣的大家庭中,我們才有如此大的收獲,如此快的成長。
正如中秋節時那圓圓的明月,團團圓圓,合合美美。那皎潔的月光、悠揚的歌聲,見證著我們的一切、訴說著我們28人的點點滴滴。
雖說我們實習已接近尾聲,但我們對教學的追求和努力將一如既往,永不停息,我們對學生的關愛也將永不褪色。正如金校長所說「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我們這些准老師將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不斷努力,不斷前進,不斷成長。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⑦ 望江初級中學政治老師名單
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雷陽書院為官立高等小學堂,實行」癸卯學制」,初小5年,高小4年。
光緒三十三年,改壇山書院為私立壇山初等小學堂。
宣統二年(1910),桃花嶺余姓辦私立養正初等小學堂。
次年,胡帥兩姓聯合在高士嶺辦私立翠珍初等小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