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成績排名 > 通化縣綜合高級中學高考成績

通化縣綜合高級中學高考成績

發布時間:2021-02-14 10:06:42

1. 大連市綜合高級中學的學校概況

學校擁有抄一支以中青年教襲師為骨乾的教工隊伍,是大連市唯一一所市教育局直屬綜合高中,擁有獨立招生自主權利,可招收遼寧省內各市中考學生,是大連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樣該校。
該校高中開設專業特長班,自2009年以來美術專業考試通過率為100%,高考升學率為100%,升入魯迅美術學校等一二本院校的學生達80%以上。科技特色以人工智慧機器人為主要內容的科技特長生,曾獲全國高中生機器人競賽亞軍。
學校積極響應國務院提出的支持西部大開發和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的號召,先後與貴州六盤水等四所學校和吉林通化等學校建立了合作關系,為了解決貧困地區學生的上學費用,除市政府解決的貧困助學金外,學校組織學生半工半讀,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獎學金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現有佐藤·修獎學金和美國升望獎學金已達120餘萬人民幣。
學校開展了廣泛的對外交流,先後與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的企業和學校進行了良好的合作,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也開拓了部分學生到國外就業的渠道。

2. 通化市 通化縣高中

通化縣綜合高中、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通化縣東寶中學。

1、通化縣綜合高中

這所學校的前身是通化縣第一職業高級中學,1999年,縣政府為了擴大普通高中教育,在該校設立了普通高中班,2001年,縣政府正式命名該校為綜合高中,學校一套領導班子,實行行政統一領導,教學分塊管理。

2、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

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始建於1978年,是一所省級重點普通高中。學校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佔地面積53360平方米,建築面積16985平方米。創辦於1978年,是吉林省第二批辦好的83所重點高中之一。

3、通化縣東寶中學

通化縣東寶中學始建於1978年。原名為通化縣第十九中學,1981年12月更名通化縣第九中學,1993年5月因東寶葯業集團的贊助更名為通化縣東寶中學。2007年為了適應發展的需要,在通化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異地新建一所通化高標準的校舍。

(2)通化縣綜合高級中學高考成績擴展閱讀

1、通化縣綜合高中

2004年,學校被通化市教育局評為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校長王鐵波同志被評為國家級職業教育先進個人;高考成績獲全市普通高中高考二等獎,學校被縣政府授予普通教育教學管理特殊貢獻獎。學校先後被命名為市級花園式學校,省級綠色學校。

2、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

學校佔地面積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現有兩座教學樓、兩座學生公寓樓、1個學生餐廳。運動場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擁有標准化400米跑道、標准化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足球場等運動場地。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語言室配備齊全,58個教學班均為多媒體教室。

學校設有清華同方素材庫及校長評估系統,教室、微機備課室可隨時上網,為師生交流、教師工作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條件。

3、通化縣東寶中學

學校始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辦學理念,以德育工作為首,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走教研興校之路,把提高教學質量緊緊依託於教師的教研能力上,學校具有「進德修業,報效祖國」的校訓和「尊師愛生,和諧發展」的校風。

3. 柳河縣第一中學的歷史沿革

1924年2月,創辦柳河縣立初級中學校,首任校長張慶雲(1924年2月—1925年末),繼任校長田作新(1926年春—1931年)。校址在原縣城東街小學。學制3年,招收初中一年級學生34名,教師2名。開設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公民、博物、物理、化學、體育、音樂、圖畫等課程。學校教育以提高公民道德教育,培養國民道德基礎,並授以生活所必須的知識技能為宗旨。1930年學校歷時六年時間,才發展到三個班,學生120名,教師8名。1931年9月,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北,全校師生群情激憤,抗議日寇侵略暴行。1932年因時局混亂,柳河縣初級中學被迫停辦。1933年縣立初級中學恢復,田作新繼續任校長(1933—1937年),招收學生27名。1937年縣女子師范學校改為女子初級中學(現縣委黨校校址)。全縣有男女初級中學兩所,共四個班,學生108名,教師7名。課程以日本語為主課,改國文為「滿語」,數理化教學內容支離破碎。1938年實行新學制,女子中學停辦,縣立初級中學改為「通化省立農林學校」,校長田作新(1938—1940年)。學制2年。以實物教育為主,以作物、園藝、林業、果園等專業課為主要教學內容,有25畝實習農園,農忙季節整天勞動。
1940年「通化省立農林學校」改為「通化省立柳河國民高等學校」(簡稱柳河國高)(屬農科),校長小原正章(1940—1944年)。共有5個班,194名學生,學制為四年。秋季遷到南門外新建校舍(現柳河二中校址。1944年柳河國民高等學校已有八個班,405名學生。1945年柳河光復,縣地方治安維持會將「柳河國民高等學校」改為「柳河縣中學校」,女子國民高等學校改為「柳河縣女子中學校」。柳河縣中學校,初中6個教學班。10月,柳河縣民主政府成立後,將兩所中學合並為「柳河縣聯合中學」(簡稱「聯中」),校長王學禮(1945年9月—12月)、葉誠(縣政府秘書兼任校長,1945年12月—1946年3月)。分男生部(今二中址)、女生部(今汽車配件廠址),共11個班,526名學生,教職員19人。1946年春,「柳河縣聯合中學」改名為「柳河縣初級中學」。王鐵騎任校長(1946年3月—1947年2月)。初中3個教學班,高中3個教學班。10月,國民黨軍隊侵佔柳河縣城後,又將「柳河縣初級中學」分為「柳河縣中學校」和「柳河縣女子中學」。「柳河縣中學校」除有初中8個班,325名學生外,又新招高中一年級一個班,學生50人。1947年3月,柳河再度收復後,將兩所中學合並成「柳河縣聯合中學」,田作新任代校長(1947年3月—7月)。8個班,320名學生,16名教職工。7月,王殿禮任校長(文教科長兼校長,1947年7月—1948年12月)。初中三年級以上學生全部參加教師集訓班,結業後分配到政府工作,或入軍校學習和參加土地改革工作隊。1948年5月,聯合中學共開辦3期師范訓練班,學員146人;一期農村幹部訓練班,學員38人。參加學習的學員均是初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學習三個月結業,為全縣培養一批小學教師和地方幹部。12月,王大群任校長(文教科長兼校長,1948年12月—1949年3月)。1949年3月,「柳河縣聯合中學」改稱「柳河縣立初級中學校」,王蔭南任校長(縣長兼校長,1949年3月—1949年12月)12個班,428名學生(其中師范班、農干班學生102人)。1950年校長庄英武(1950年1月—1952年3月)。初中9個教學班,簡師2個教學班,幹部班2個。
1951年「柳河縣立初級中學校」根據遼東省政府指示,光復後在該校辦了三年制初師班和半年制簡師班,共為我縣小學培養了241名教師,基本上解決了小學教師緊缺問題。初中11個教學班。
1952年校長徐樹(1952年3月—1955年8月)。學校辦學重點是學習蘇聯教育經驗,各中學普遍實行綜合課、復習課、練習課等三種課堂類型教學,廢除百分制,採取「五級分制」。初中11個教學班,師范4個教學班。
1953年「柳河縣立初級中學」改名「柳河縣立第一初級中學」(簡稱一中),校長徐樹。初中12個教學班,師范3個教學班。
1954年秋,柳河一中遷至東門外新校舍(現一中校舍),校舍面積4376平方米。初中12個教學班,師范2個教學班。
1955年校長何士懿(1955年8月—1957年3月)。初中13個教學班,師范2個教學班。1956年初中13個教學班,師范2個教學班。
1957年校長袁平(1957年3月—1960年10月)。初中13個教學班。
1958年初中12個教學班,招收高中一年級一個班,54名學生。
1959年初中12個教學班,高一2個教學班,高二1個教學班。
1960年1月—8月,初中12個教學班,高中5個教學班。9月,柳河一中改名為「柳河縣實驗學校中學部」,開始試行「九年一貫制」。高中6個教學班。10月,何士懿再度任校長(1960年10月—1966年8月)。1961年初中12個教學班,高中6個教學班。1962實行新的《吉林省中學生學業成績考查辦法》,恢復使用百分制記分法。初中12個教學班,高中5個教學班。1963年恢復「柳河縣第一中學」校名。學校被列為吉林省重點中學。初中12個教學班,高中5個教學班。1964年初中12個教學班,高中5個教學班。1965年初中15個教學班,高中6個教學班。學生總數達1260餘名,教職工100餘名。
1966年潘浚澎任學校革委會副主任(1966年8月—1969年8月)。初中15個教學班,高中6個教學班。「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初高中畢業生廢除升學考試,暫不畢業,留校「鬧革命」。8月,成立紅衛兵組織,學生外出串聯,回校後成立名目繁多「革命組織」,後形成勢不兩立、針鋒相對的兩大派。
1967年初中15個教學班,高中6個教學班。5月,一部分學生走向社會參加辯論和武鬥,學校陷入混亂狀態。
1968年初中15個教學班,高中6個教學班。秋,學校復課。初高中均改為二年制。9月,工人宣傳隊進駐學校,帶領師生進行「斗、批、改」,部分學校領導和教師被批鬥,實行「群眾專政」,學校各學年改稱連隊,各班級改為排,各小組改為班。12月,1966—1968年的三屆高中畢業生,全部下鄉插隊落戶,農村籍學生回到本鄉生產隊參加勞動。1969年劉金友任學校革委會副主任(1969年9月—1976年3月)。初中18個教學班,高中12個教學班。
1969—1970學年度,中學恢復招生,實行春季始業。在學習海龍「五、七」中學「教育革命經驗」中,對原有教材進行「砍、換、補」,原有的學科體系、教學內容被打亂。學校實行「開門」辦學,學工,學農,工人、農民上講台。1970年初中18個教學班,高中12個教學班。全國廢除大中專考試制度,實行推薦與選拔相結合的制度,只重視家庭出身、社會關系和政治表現,不重視文化程度,造成學生普遍不重視文化課學習的後果。一中少部分初、高中畢業生被推薦進入大專院校。
1971年初中18個教學班,高中12個教學班。12月,柳河縣召開了教育戰線教職員工大會,傳達《全國教育工作座談會紀要》,提出所謂的「兩個基本估計」,廣大教師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無所適從。
1972年初中18個教學班,高中12個教學班。一中發展到30個教學班,1270名學生,70多名教職工。
1973年初中18個教學班,高中12個教學班。一中按吉林省教育廳決定改為五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二年。
1974年初中18個教學班,高中12個教學班。改為秋季始業。10月,實行「廠校掛鉤」,「開門辦學」,學校正常秩序被打亂。
1975年初中22個教學班,高中16個教學班。推廣朝陽農學院辦學經驗,造成教師無法教、學生無法學的極端混亂的局面。
1976年石松齡任學校革委會副主任(1976年6月—1978年8月)。初中22個教學班,高中16個教學班。1976年10月6日,黨中央粉碎「四人幫」,柳河一中教育教學逐漸走向正軌,學校教育教學秩序井然。
1977年初中22個教學班,高中16個教學班。7月,柳河一中被省列為第二批辦好的吉林省83所重點中學之一。柳河一中恢復招生,共招生4個班。
1978年6月,柳河一中改制,確定初中為三年制,高中為二年制。初中2個教學班,高中8個教學班。全校學生總數500名,畢業生188名,錄取大專學生39名。8月,李廣雲任校長(1978年8月—1980年3月)。教職工78名。9月,一中校址遷至柳河縣南大街(今柳河八中校址)。在籍學生680名,高中4個班,初中14個班。
1979年初中4個教學班,高中10個教學班。79名教職工,在校生680人,畢業生187人。大專以上院校錄取31人。1980年初中4個教學班,高中10個教學班。在校生916人,畢業生198人。3月,一中領導班子有了較大調整。李超任校長(1980年3月—1988年3月),73名教職工。學校加大隊伍建設的力度,注重提高教育、教學工作質量。7月, 51名學生考入大專院校。8月,部分骨幹教師調入一中任教。
1981年初中4個教學班,高中10個教學班,79名教職工,750名學生。畢業生198人。7月,67名學生考入大專院校。
1982年初中4個教學班,高中11個教學班。教職工76人,在校生780名,畢業生216人。錄取大專以上院校59人。8月,高中改制,由原二年制改為三年制,一中撤消初中部,變為獨立高中,原初中任課教師調離一中。
1983年教職工62人。高中11個教學班,在校生670人,畢業生223人。錄取大專以上院校74人。
1984年在校生615人,由於改制當年沒有畢業生,只有高三復習生204人參加高考,考取大專院校56人,考入中專51人,升學率50.9%。教職工65人。9月,14個教學班,學生635名。
1985年高中15個教學班,在校生730人,畢業生345人。教職工67人。春,柳河一中改屬吉林省梅河口市教育局管轄。學校實行校長組閣任期責任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採取「系統管理」、「目標管理」、「對比管理」、「數據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種形式,加強了學校各項工作。貫徹執行黨政工「三條例」。參與跨市區的重點中學「八校聯考」。
1986年1月,柳河一中改屬通化市教委管轄。教職工67人。高中15個教學班,在校生752人,畢業生357人。錄取大專以上院校109人。
1987年教職工73人,高中15個教學班, 在校生837人,畢業生407人。錄取大專以上院校121人。春,由遼陽工程隊施工新建五層教學樓,共5750平方米,設有各學科教研室、理化生實驗室、儀器室、微機室、電教室、圖書室、閱覽室、資料室、檔案室、醫務室、印刷室等。
1988年3月,杜長江任校長(1988年3月—1990年2月)。在校學生939人,15個教學班,高三7個教學班,387人參加高考,考取大專院校146人。教職工72人。新建教學樓和學生宿舍樓投入使用,從此,學校告別了幾十年的「工字房」校舍。
1989年17個教學班,在籍生增至1037人,畢業生337人,升入大專院校152人。教職工72人。
1990年2月,嚴仲山任校長(1990年2月—1992年2月)。教職工76人。16個教學班,在籍生1137人,450名畢業生,考入大專院校169人。
1991年78名教職工,18個教學班,在校生1136人,畢業生523人,考入大專院校218人。
1992年2月,縣委組織部調整一中領導班子,孫立軍任校長(1992年2月—1997年8月)。新班子組建後進行了學校內部管理體現制改革,制定並實施「四定」和「四制」三年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五年奮斗目標:「一年穩步過渡,兩年有所提高,三年有較大突破,四年大面積豐收,五年突破400人大關」。由於加強了學校管理,穩定了教育教學秩序,使學校工作緊張有序,忙而不亂。4月,建立柳河一中、集安一中和通化縣七中三校聯考機制。81名教職工,18個教學班,在校生1249人,畢業生580人,考入大專以上院校187人。實現了「一年穩步過渡」目標。
1993年確立並實施《學校管理「321」系統工程實驗方案》。83名教職工,19個教學班,在校生1278人,畢業生526人,考入大專院校242人。實現了「兩年有所提高」目標。
1994年教育局1993年在一中東側道北建教師住宅樓,因佔一中地界,學校投入29萬元在一樓建門市四個單元400平方米,其中教師集資18萬元。為緩解當時經濟壓力,教育局1994年特批一中多招自費生65人。雖然一次性還清了教師的集資款,但由於自費生的增加給三年後(1997年)的教學質量帶來一定影響。87名教職工,20個教學班,在校生1288人,畢業生450人,考入大專院校315人,實現了「三年有較大突破」目標。
1995年89名教職工,21個教學班,在校生1360人,畢業生515人。考入大專院校352人。實現了「四年大面積豐收」目標。6月,建設語音室和電教室。7月,特大洪水沖倒一中家屬房一棟。
1996年91名教職工,任課教師73名。2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364人,畢業生605人。考入大專院校402人。升學人數列全市重點高中之首,實現了「五年突破400人大關」目標。當時,在全國高校還沒有大量擴招的情況下,考取大專以上院校402人是難能可貴的。為此,當日下午,學校在操場召開全校師生慶祝大會。當晚學生放假(停上晚自習),教師聚餐慶賀至深夜,喜慶場面令人終生難忘。4月,建設計算機室。11月,《學校管理「321」系統工程實驗研究》結題,縣教育局和縣教科所召開專門會議,在二中、九中、長青小學等十所中小學推廣柳河一中學校管理「321」系統工程研究成果。
1997年93名教職工,22個教學班,在校生1394人。畢業生620人,高考全市600分以上17名,柳河一中進入4名,並列全市第一,英語考生費立森628分,居全市之首。當年升入大專以上院校人數為297人,列全市重點高中升學人數第3名。8月,由一中教師民主推薦,組織部考核任命,閆順利任校長(1997年8月—2003年10月21日)。11月,柳河一中學校管理「321」系統工程科研成果獲通化市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998年佔地面積2510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320平方米。教職工92名,特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15名,中學一級教師41名,學歷達標率90%。21個教學班,在校生1484名,畢業生607人,升入大專以上院校403人。
1999年教職工93人。21個教學班,學生1263人,畢業生534人,升入大專以上院校385人。
2000年春,在校園北側新建3000平方米的高二年級部教學樓。教職工93人,中高級教師66人。高中擴招,達26個教學班,學生1370人,畢業生542人,升入大專以上院校515人。改造了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使之達到省規定標准。更新了計算機設備,提高了計算機教學水平。在柳河一中、集安一中和通化縣七中的三校聯考的基礎上,建立了聯合教學研究機制。
2001教職工94人,27個教學班,在校生1413人,畢業生571人,升入大專以上院校528人。加強電化教學,建設了電視教學閉路雙控系統。
2002年學校基本建設有突破:在後樓原三層基礎上新接教學樓兩層;新建階梯教室812平方米;新建學生宿舍樓3878平方米;購買十中教學樓一棟3900平方米。使學校擁有一棟階梯教室,兩棟學生宿舍樓,三棟教學樓,一個年部一棟教學樓,分年部管理。教職工94人,29個教學班,在校生1641人,畢業生633人,升入大專以上院校616人。十月,成功舉辦五十五周年校慶。1961年畢業生,原空軍情報部部長於增河為母校贈價值五萬元鋼琴一架。
2003年教職工97人,學校再度擴招,達到33個教學班,學生2094人,畢業生761人,升入大專以上院校723人。2003年10月21日,縣委組織部調整一中領導班子,經柳河一中全體教職工、全縣中小學副校長以上領導幹部和全體教育局機關幹部大會民主推薦,組織部考核任命,孫立軍再度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新班子組建後,重新修改、完善和使用《柳河一中學校管理「321」系統工程》,很快穩定學校局面,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進入健康軌道。
2004年6月,全校37個教學班,學生2300人,畢業生760人,升入大專以上院校685人。教職工104人,男57人,女47人。專任教師91人,行政、後勤人員13人。專任教師,相當於研究生學歷6人,本科80人,專科5人。9月,高一11個教學班,1個分校班。高二12個教學班,1個分校班。高三16個教學班(其中3個補習班),1個分校班。共42個教學班,學生2300多人。在崗教師128人。改善教師辦公條件,全部更新教師辦公桌椅,為每位教師配備一台電腦。新增計算機室和數字化語音室各一個,基本滿足教學需要。
2005年教職工142人。42個教學班,學生2370人,畢業生887人(含復習生),升入大專以上院校701人。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建設步伐,全校為每個教學班級(42個)都裝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電腦、投影機、電子大屏幕、實物展台、中控系統等)。2006年全校44個教學班,2430名學生,畢業生958人(含復習生),升入大專以上院校728人。教職工146人(含在編但由一中自行開資17人),專任教師130人,其中高級教師42人,中級教師42人,省級學科骨幹教師4人,市、縣級學科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35人。校園佔地面積40000平方米,三棟教學樓、二棟宿舍樓、一棟階梯教室,總建築面積20570平方米。綠化面積4580平方米;硬覆蓋面積18760平方米。
2007年全校44個教學班,2410名學生,畢業生861人,16個教學班(含復習生198人),其中,理科667人,文科194人,高考錄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各1人;中國科技大學3人,本科以上錄取537人。教職工152人,專任教師140人,其中高級教師42人,中級教師45人。
2012年曲長秋任柳河一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2014年柳河一中擴大招生量,公費招生分數線535分,自費招生分數線519分,招得公費生500餘人,自費生63人為一中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

4. 汽車檢測與維修的學校

如果成績不是很好的話,我建議你上技工學校,因為我感覺技工學校主要內注重的是技術,理論只容是輔助的,學起來應該會更得心應手。
如果考得好的話還是先上正規的大學比較好,以後想培養動手能力的話還可以上技工學校進修,學歷與技能都具備,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以上之是我自己的個人意見,你可以參考一下,關鍵還在於你自己。

5. 以下哪個高中好把最好的前五名列出來。急!

舒蘭市第一中學(高中)
朝昌圖縣喀左縣第二高中(高中)第一高級中學(高中)陽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學林甸縣第一中學(高中)

6. 通化哪個高中學生最多,有知道的嗎地理位置在市區的繁華地段。

通化縣綜合高中、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通化縣東寶中學。 1、通化縣綜合高中 這所學校的前身是通化縣第一職業高級中學,1999年,縣政府為了

閱讀全文

與通化縣綜合高級中學高考成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